Ⅰ 從中國考古學的發展史談談中國考古學的特點
第一期,解放前,由歷史與語言研究所主導,在傅斯年的領導下,主要工作是李濟內主持,探索上古時代容,比如殷墟的商文化來龍去脈。待梁思永歸國後,標志著現代考古學在中國的開始(因為李濟是偏向人類學的,對於田野並不是很在行),特別是後岡三疊層的發現。直到抗戰爆發,在長沙聚會後考古開始衰落,轉向西南後方,進行了一系列民俗、民族學調查研究,比如吳金鼎等人。
第二階段,解放後到文革時。類型學開始在考古發掘研究中占據主導地位,特別是以蘇秉琦為主的北大,夏鼐等轉入考古所,在隨後的學術發展方向上沒有蘇等人影響大。這是中國考古學的第一個發展高潮,開始形成自己的特色,比如利用豐富的地下材料和廣闊的地域關系來構建史前考古文化序列。
第三階段,就是改革開放後至今了。八十年代慢慢引入西方考古學理論,產生了不斷的爭論與反思。類型學雖然還占據並且將長期占據研究的主流,但其他研究方法也受到重視。像一些分支學科蓬勃發展起來,多學科研究越來越重要。
具體你可以參照陳星燦的中國史前考古學史和沈頌君的中國考古學史。還有閻文儒的。欒豐實的考古學理論方法實踐也可以。
Ⅱ 簡述考古學如何受到進化論的影響
現代考古學是一門什麼樣的學科呢?我自己認為,它是在進化論的哲學觀點之下,借鑒了地質學和生物學的方法和技術,從而建立的新的學科。它並不古老,古老的古物研究不會有進化論的觀點。現在的考古學由兩個基本觀點組成:層位學和類型學。田野發掘一個最基本的思想就是以文化堆積確定時代的先後,同時文化遺物都可以根據類型排隊,兩者結合就成為考古學的基本方法。層位學和類型學是根據進化論觀點形成的。層位學首先是在地質學上實現。地質可分為種種地層,按照進化論的觀點來排列。生物學上,可以把生物分為多種類型,比如說多少科,多少屬,多少種。這些都是在進化論的哲學觀點指導之下,在自然科學領域出現的。生物學上植物分類貢獻最大的是瑞典人林奈。北歐的學者把這些觀點擴展到人類歷史文化的范圍,從而奠定了現代考古學的基礎。
Ⅲ 考古學和歷史學哪一個發展潛力更大
歷史學,研究人類社會歷史的科學,依靠文獻資料研究人類社會歷史的學科. 考古學,根據古代人類通過各種活動遺留下來的實物以研究人類古代社會歷史的一門科學」,「考古學屬於人文科學的領域,是歷史科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按照我們的學術傳統,考古學與歷史學更是不可分離的兄弟,它們的目標大致相同,都以揭示人類社會的歷史發展規律為己任,所以夏鼐先生將考古學與狹義歷史學比作車之兩輪、鳥之雙翼,缺一不可。傳統歷史學主要是從古代文獻中發掘研究資料,隨著考古學的發展,歷史學也越來越關照考古學,歷史學一些關鍵的研究領域離開了考古學就會一籌莫展。就歷史考古學而言,考古學與歷史學更是難分彼此。
歷史學比起人類學和考古學來,它自身的歷史要古老得多,它們本來是同宗同源的,沒有將它們對立起來的理由。寫到此處,冷不丁想起了俞偉超先生,記得他在生病前的兩年,曾經醞釀著辦一個新的學術雜志,就是要將考古學、歷史學與人類學融於一爐,主要還是希望為考古學的發展搭建一個全新的平台。斯人已去,宏願尚存,不知何時會有這樣的雜志擺到學人面前?
其實,與考古發生瓜葛的學科,遠不僅限於歷史學與人類學,考古學的許多方法都來自地質學、生物學、物理學、化學等自然科學,這也是它被理解成是一門邊緣性學科的原因。有的學者已經注意到,從某種意義上說,考古學正在成為一個多學科的匯合點。考古學的內涵越來越復雜了,新思潮導致新考古學流派陸續出現,與其他學科交叉滲透導致新的分支學科出現,考古學呈現出多樣化發展的趨勢。事實上只要可能,考古學是可以將全部人類的知識體系都包容在內的,但我們卻又不能說考古學是「邊緣性學科」,如果讓那些分支學科都獨立出來,它們都會是獨立性很強的學科。
考古學在中國發展已過百年,比起它的童年,已經有了許多的改變,相信還會有新的改變。當然改變的如果是方法論層面,一般還比較容易接受。如現下當紅的所謂科技考古,其實就是科技手段在考古上的運用,嚴格一點應稱為考古科技,這是方法上的完善。考古學從一開始就在不斷引進其他學科的研究方法,包括傳統意義上的地層學和類型學,整個的考古學都可以說是科技考古,看來科技考古這個詞似乎顯得有些多餘。考古學方法論本身就是一個雜交體,從一開始就是如此,而且還在不斷豐富完善,從這一點上說,考古學沒有純潔性可言。不過,考古學不是百變金剛,它有自己的發展方向。
如果說在上世紀結束時學術界對那些遊走在考古學、歷史學和民族學(人類學)之間的學者還頗有微辭的話,那在考古學幾乎每天都有改變的今天,在學術氛圍有了明顯改變的今天,會不會略為寬容一點呢?
Ⅳ 考古學的起源與考古學的意義是什麼
編輯詞條 考古學文化所謂考古學文化,是指同一個歷史時期的、不以分布地點為轉移的遺跡、遺物的綜合體,同樣的工具、用具以及相同的製造技術等是同一種文化的特徵。以著名的仰韶文化為例,其以1921年最先發現於河南澠池仰韶村而得名,目前國內已發現上千處仰韶文化遺址,分布於整個黃河中下游地區。在對仰韶文化遺址的認定上,通常將以磨製為主的石器、彩陶、農業經濟、家畜飼養等方面作為基本的標准。
【中國大網路全書中的權威解釋】
考古學文化
Archaeological Culture
考古學研究中的專門術語,用以表示考古遺存中(尤其是原始社會遺存中)所觀察到的共同體。文化一詞有著不同的含義,一般是指人類社會在科學、技術、藝術、教育、精神生活以及其他方面所達到的總成就,如中國文化、文化遺產等。但考古學中所講的文化,有其特定的含義,專門指考古發現中可供人們觀察到的屬於同一時代、分布於共同地區、並且具有共同的特徵的一群遺存。例如在考古工作中,發現某幾種特定類型的器物,經常地在一定地區的某一類型的居址或墓葬中共同出土,這樣一群有著特定組合關系的遺存,即可以稱為一種「文化」。由於它們總是共同存在於同一文化層或墓葬中,表明它們屬於同一時代。一個文化不能由一種特徵來劃分,因為在不同的文化中可能找到類似的文化因素。只有許多特徵的總合,才能把一個文化和另一個文化劃分開來。
考古學文化概念的由來19世紀60年代法國考古學家G.de莫爾蒂耶將歐洲舊石器時代分為5期(後來增至6期),仿照地質學上地史分期的方法以第一次發現的地點來命名。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由於考古發現地區的擴大,知道同一地質時期中不同地區的遺存的面貌並不相同,特別是到了新石器時代和青銅時代,遺存的內容更加復雜,各地區的差異十分明顯。同時,隨著研究工作的深入,發現有些原來以為是前後相銜接的不同時期文化,實際上是同時並存的不同文化。因此,產生了考古學文化這個概念,用來指同一時期中不同類型的遺存,也指同一地區時代有先後的不同類型的遺存。目前歐洲舊石器時代的6期,已基本上移作了文化的名稱。在中國考古學發展史上也有類似的情況,最初瑞典地質和考古學家安特生將甘肅新石器時代遺存分成6期,推斷每期300年並前後相接。後來知道它們代表不同的文化,已都移作文化名稱。在考古學發展史上除了分期的概念之外,又增加了考古學文化的概念,這是很有意義的。
考古學文化的命名以首次發現的典型遺址所在的小地名作為考古學文化名稱的作法,應用得最為普遍。如歐洲的莫斯特文化、梭魯特文化、馬格德林文化,以及中國的周口店文化、丁村文化、小南海文化、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河姆渡文化等。也有以地區或流域來命名的,多為事後弄清這一文化分布范圍而命名。如歐洲的多瑙河文化等。另外,還有對發現地點的名稱加前綴的,如甘肅仰韶文化、河南龍山文化等,這是因為它們和典型龍山文化有相同處,也有差異處。如果僅屬地方性的小差異,當然可採用這種辦法,如果差異大到可認為是獨立的文化時,那便應該另起一個文化名稱。由於發掘地點中不止一個文化,可對地名加後綴,以資區別,如廟底溝二期文化、青龍泉三期文化(見屈家嶺文化)等。以特徵遺物來命名的方法也經常被採用,如中國過去所稱的細石器文化、彩陶文化、黑陶文化和歐洲的巨石文化、鍾杯戰斧文化等,不過這種命名,容易以片面的特徵代替整個文化的特徵,同時這種個別類型的特徵遺物,還可能分屬於不同的考古學文化,因而近年來已逐漸不大為人們所採用。此外還有以族別來命名的,如巴蜀文化便是一例,不過這只能適用於較晚的文化,並要經過精確考據,否則易於造成混亂,最好仍以小地名命名而另行指出這種文化可能屬於某族。至於歷史時期的商周文化、秦漢文化或隋唐文化等,是一般用語的文化,即指一民族在特定時期中各方面的總成就,包括物質文化以外的一切文字記錄所提及的各個方面。嚴格地講,這與考古學上有特定意義的文化,是要加以區別的。
考古學文化的研究對考古學文化進行研究,除了要解決時代和分期以外,還要研究它的內容、特徵、分布范圍、起源、發展,以及同其他文化的聯系等。而要對一文化的內容有充分的了解,則至少應對該文化的一處典型遺址作較全面、深入的研究,以把握這一文化的主要內容。
一個考古學文化包括有不同的文化因素,例如某幾種特定類型的住宅、墓葬、工具、陶器和裝飾品以及某些特定的工藝技術等。每個考古學文化的內容是一個有機的整體,顯示其背後有著共同的文化傳統。考古學作為歷史科學的一個部門,不僅要研究人類社會發展史的共同規律,還要研究各地區各個族的共同體發展的特殊性。因而必須確立考古學文化這一概念,以便對不同的文化共同體,分別地加以深入研究,以探尋物質文化和社會發展的特殊規律性。
對同時並存的各種考古學文化,我們要根據考古調查和發掘,來搞清它們的分布范圍。這些范圍同自然地理的區劃並不完全一致。一種文化在發展過程中,各個階段的分布范圍也會有所不同,文化因素也不斷發生變化。當一種文化發展成為顯然不大相同的另一類型時,可稱為同一文化的一個新階段(或時期),如果發生了質的改變,則應視為另一文化。但這需要有充分的資料,作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才能確定。一種文化特徵的形成,主要由於其內部發展,但有時也因接觸而受到另一文化的影響。這些,都是在對考古學文化進行研究時需要重視的問題。
參考書目
夏鼐:關於考古學上文化的定名問題,《考古》1959年4期。
Ⅳ 簡述中原地區夏商周時期考古學文化發展的基本序列
二里頭文化(夏文化)——二里崗文化(早商文化)——殷墟文化(晚商文化)——西周文化——東周列國文化(中原地區主要是三晉兩周考古學文化)
Ⅵ 中國考古學的發展經歷了哪幾個階段
中國古代軍事思想的形成和發展經歷了四個階段:(一)初步形成時期(夏,商,西周),(二)成熟時期(春秋,戰國時期),(C )廣泛的發展時期(先秦至五代時期),(四)音響系統在(預宋代到清代的)
阿爾法
Alpha
Ⅶ 考古學對歷史研究的意義有什麼
中國近代考古學發軔於20世紀初興起的「古史辨運動」。為尋找與傳統史學論戰的證據,疑古派將目光轉向考古學,「他們掃除了建立『科學的中國上古史』的道路上的一切障礙物,同時使人痛感到中國古史上科學的考古資料的極端缺乏」。他們當時「最要注意的是求新材料……我們不是讀書的人,我們只有上窮碧落下黃泉,動手動腳找東西」。他們甚至認為,「解決古史唯一的方法就是考古學」。在這種背景下,中國近代考古學誕生。雖然當時它只為「證經補史」,只是服務於文獻史學的一門工具,但畢竟是文獻史學的研究危機誘發了它的產生和發展,從此中國考古學逐漸地走向成熟,與文獻史學同為歷史研究的左右翼。由於特殊的學術背景和大量歷史記錄的存在,中國考古學從一開始就存在著編史的傾向。盡管有些學者對這一問題和中國考古學的發展提出尖銳的批評[9],但考古學在歷史研究中仍然起著很重要的作用。
第一、復原和重建中國古史。「從傅斯年揭舉古史重建,李濟以考古學來實踐,歷經夏鼐、蘇秉琦前後70年,中國考古皆以重建歷史為基調」。考古學為歷史研究提供了大批可資利用的資料,包括出土文獻如甲骨文、金文等,還有各種大量考古實物,它們都包含著許多重要的歷史信息,「凡是經過人工的、埋在地下的資料,不管它是否有文字,都可以作研究人類歷史的資料」。正是考古學一下子把歷史研究延長到整個人類的歷史,但是「只有當歷史的框架建設起來之後,考古學才有了對如何重建中國歷史的問題進行整體思考的基礎」。通過考古學家們對實物資料的解釋,全國各地基本上建立起較為概略的獨立的考古學文化序列與古史結構,向我們展示了一個較為完整的時空框架。
史前史是一部人類社會發展史,除了傳說材料沒有任何文獻記載,史前史的重建完全依賴於史前考古學。考古發現已經使古史傳說成為歷史研究的對象。史前考古學文化的發現和研究,為重建史前史提供了重要前提,因為史前史並不等於史前考古學。「從史前考古學到中國史前史要有個升華過程,即概括和抽象的過程,科學思維的過程……從研究史前考古學到研究史前史,考古學家在思想觀念上、工作上要有個轉變」。史前史的重建不僅要吸收人類學、民族學的成果,還要藉助地質學、古生物學以及許多自然科學或新技術手段。蘇秉琦不僅為重建中國史前史提出了內容和時空框架,還從宏觀上系統總結了中國史前文化特徵。張光直提出了「相互作用圈」的概念,闡明了中國古代文明形成的機制。
歷史時期因為有大量文獻為佐證,似乎考古學的作用顯得不重要,其實不然。1928年開始的殷墟考古是歷史時期考古學最早的發掘,出土甲骨文印證了文獻所載商史是信史。考古學者也依據考古資料進行了文化分期和年代學研究,確立了殷墟文化的時空框架。所以,安陽的發現,一方面把地上和地下的材料聯系起來,一方面把歷史和史前史聯系了起來。殷墟以前的夏文化、早商文化,文獻雖有所涉及,但並不能確認其為信史,考古學界對此多有努力。1959年,徐旭生依文獻發現二里頭遺址,此後學者對「二里頭文化」進行了分期與編年研究,並將「二里頭文化」與夏文化聯系起來;20世紀50年代,鄒衡以鄭州出土的考古資料為基礎,系統研究了早商文化的分期。它們與兩周時期的考古學文化分期構成青銅時代完整的文化發展序列。就是剛剛結項的「夏商周斷代工程」中,考古學研究也是「夏商周斷代工程」能否順利實施並達到預期目的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