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博羅縣歷史文化飲食

博羅縣歷史文化飲食

發布時間:2021-03-09 21:25:03

① 惠州市博羅縣上良村有哪些人文歷史

惠州市博羅縣上良村都有哪些人文歷史我不清楚啊!

② 博羅歷史簡介

博羅縣(拼音:Bŏ LuŎ Xiàn)為中國廣東省下轄縣份,隸屬惠州市。博羅於前214年置縣,名「傅羅」,280年改「傅羅」稱「博羅」縣至今。博羅縣位於廣東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東北端,東江下游北岸,處北緯23°03′50″至23°43′20″,東經113°49′50″至114°45′50″之間。縣境東北與河源市源城區、東源縣和紫金縣交界,東南與惠陽區、惠城區相連,南隔東江與東莞市相望,西與增城市相連。全縣面積2,795平方公里,年末戶籍人口813,730人(2009年)。博羅為廣東省較具實力的縣(市),綜合競爭力2010年位居全國百強縣(市)第89位。2009年,全市GDP總量252.6705億元(摺合36.9888億美元),居廣東各縣(市)第3位;人均GDP為26,398元(摺合3,864美元),居各縣(市)第6位。博羅下轄17個鎮,政府駐地羅陽鎮[1]。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設傅羅縣,晉武帝太康元年(280年)改為博羅縣。1963年屬於惠陽專區管轄,1988年屬於惠州市管轄。是廣東省四大古縣之一。

③ 廣東飲食文化的簡介

開懷飽餐廣東美食確實是最誘人的享受之一。中國各大菜系中,粵菜顯得格外突出。其烹飪技術之精妙,菜式美點之紛繁多樣,味道之鮮美,色、香、味、形整體設計之完美,以及飲食環境、氣氛之優雅和服務之細致周到等等,都可謂首屈一指。粵菜主要由廣州、潮州、東江三種風味組成,以廣州風味為代表,具有獨特的南國風味。在今日中華大地,從京城到邊疆,從沿海到關外,一股「粵菜風」正風靡全國,甚至沖擊著其它菜系原先佔據的市場。

④ 博羅縣有什麼美食

【麻陂肉丸】
麻陂肉丸相傳有100多年歷史,因選料製作獨特,採用祖傳秘笈,口感爽滑、肉質鮮美而遠近聞名,主要分布在博羅縣縣城及和博東地區各鎮,還遠銷深港澳等地。2008年,麻陂肉丸已經成為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列入惠陽區首個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並已被列入惠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痳陂肉丸肉美湯鮮、口感獨特、韌勁十足而聞名遐邇,堪稱為當地民間美食中的極品佳味,在惠州地區東江流域享有盛名和廣泛流傳,對研究傳統美食文化,特別是「客家人」的美食文化起到推動作用。

【羅浮山土窯雞】
運動充足的走地雞。製做「土窯雞」的專用土窯建在小土坡上,這種土窯有三個窯口,每隻窯一次能烤八隻「土窯雞」,內里的土磚都是從博羅當地鄉下專用磚,具有其特殊的泥土異香。

【客家鹽焗雞】
咸香是客家菜的特色,而鹽焗雞最好地體現了這一點。皮爽肉滑骨出味,故有天下第一雞的稱道。東江菜也因為有鹽焗雞而在以食雞聞名的廣東與潮州菜、廣州菜齊名。

【釀苦瓜】
釀苦瓜、釀辣椒、釀茄子、釀豆芽、釀冬菇等等,廣泛分布於客家地區,是家常菜。有把釀苦瓜辣椒茄子為「釀三寶」的講法。其中,釀苦瓜為經典中的經典,甘香可口,回味綿長。

【紅燜肉】
紅燜肉是客家十大特色菜之一,其特點是色澤金黃、爽口軟滑、肥而不膩,是客家人擺辦酒席,招待親朋好友不可缺少的一道地方菜。

【柏塘白切鵝】
柏塘白切鵝已成為博羅縣特色美食之一,早已名聲在外,也成為博羅縣成行成市、規模經營的特色美食。柏塘白切鵝選用本地放養鵝,肥而不膩,香滑可口。

【客家釀豆腐】
釀豆腐是客家菜的代表,鮮嫩滑香,營養豐富。一家煮,十家香,是客家逢年過節的保留菜式。

⑤ 惠州有什麼民風民俗

春節舞龍、舞獅

春節舞龍、舞獅,在惠州的歷史已十分悠久。自古以來,惠州人從正月初一至正 月半(即正月十五),龍隊、獅班穿街過巷,天天熱鬧非凡,頗有惠州的地方特色。

惠州傳統的舞龍、舞獅活動由民間自發組成,多為一街一龍,武班、鄉村舞獅。

惠州民間的舞龍具有典型的廣東風格。所舞的龍自己扎造。龍頭主骨架由竹料紮成,外表糊紙上漆,彩布作龍身,整條龍長達13丈,約合42米。舞龍時,最前面由日月牌、匾額、宮燈、扮色隊(化裝成歷代的民間故事人物),鰲魚、鳳、獅、雜水(由人扮裝的魚蝦蟹蚌等)在前面引路,最後才是活靈活現的龍。一路鼓樂不斷, 一路鼓樂不斷,人數從多,浩浩盪盪,穿街過巷,滿城轟動。龍過之處,不時有長者帶子、孫在龍的肚子下鑽來鑽去,謂「鑽龍架」, 意思是望子成龍,舞龍時的「鑽龍架」、「獵龍公」、「派龍貼」等民俗,頗有惠州的地方特色。

惠州民間的舞獅活動與舞龍有相同的特點。把獅紮好後,先到元妙觀「開眼」,並進行「搶青」活動。新春的第一天清晨,各路獅隊由師爺攜匣領路,獅子、鑼鼓鑔鈸、手持各種冷兵器的武術隊伍依序表演,所到之處,店家、住戶鞭炮相迎,並封紅包,熱熱鬧鬧,一直延續到正月十五才告一段落。

端午節龍舟競渡

端午節,惠州民間稱之為「五月節」。賽龍舟,惠州民間稱之為「扒龍船五月節」。在惠州,流傳著一首民謠:「五月節,扒龍船,龍鼓響,大江邊」。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一至初六,惠州都舉行傳統的賽龍舟活動,歷經千年,常盛不衰。

每年農歷「五月節」,惠州多為河水漲滿,「龍舟水」使各街(村)的龍船隊興趣倍增。以往的五月節,在東江河畔,完成了賽前儀式的龍船隊沿江分批舉行龍舟賽。參賽龍舟先是順水而下,而後逆水而上,最後沖刺決出輸贏。獎品多為花江(用竹串吊整幅衣布,上面貼滿紙巾),設獎者也多為地方的殷商巨賈。得者把「花江」插在船頭,沿江而上,以為榮耀。

中秋賞月

每年的農歷八月十五日是中國傳統的中秋節,惠州稱:八月半。

惠州民間過中秋節僅次於春節的一個大型歡慶節日。

為了能過好中秋節,惠州民間從節羊一個月就著手節日的籌備,購買月光餅(一種用白糯米粉加白糖做成的白餅),風粟、菱角、表欖、紅柿、芋頭、柚子、花生等吃物,當然,每家必不可少的是月餅和燈籠。

中秋節當天,遠出他鄉的人們各自回到家中最長者的家吃團圓飯,向家人講述自己今年以來所做的事和下一步的目標,長年當家的人則多講一些好話(激勵的話)。當月光初升時,合家一起開月餅、點燈籠,開始一年一度的賞月。

隨著時代的發展,惠州民間的賞月活動正在由庭走公共場所。目前,已具規模的有平湖賞月和湯泉賞月兩個場所。

重陽節登高、放風箏

每年農歷九月初九為重陽節。惠州民間重陽節有登高和放風箏的習俗。

據民間傳說,重陽節登高能給登高者帶來好運,連續三年登高則能時來運轉。從鍛煉身體的意義上來盾,重陽節登高確實有其獨到的益處。重陽節時值初秋,秋高所爽,此時登高,身心收益非平時可比,既能鍛煉身體,增強體質,到高山這巔,舉目遠眺,山河秀色盡收眼底,令人精神振奮,心情舒暢。

現在,每年重陽節登高最為壯觀的是羅浮山、九龍峰、象頭山,市區的高榜山、豐山等,尤其是位於博羅的羅浮山,每年重陽節前夜(農歷九月初八)十多萬來自本市各縣和東莞、增城、廣州、深圳的登高者陸續登上羅浮山的頂峰飛去頂,通宵等待日出的人們在山頂圍坐,互相祝福。日出時,煙花、炮竹響徹去霄,與初升的太陽交融在一起,頗為壯觀,據有關部門統計,近年到羅浮山登高的人數每年都有十多萬最多時有三十多萬,使羅浮山重陽登高成為嶺南重陽節的盛事。

重陽節放紙鷂則是惠州較為獨特的習俗。惠州民謠中唱道:九月九,是重陽;放紙鷂,線愛長。按我國傳統習慣,放風箏一般多在清時時候。由於氣候原因,惠州人則利用重陽節期間風力適中,又不會下雨,秋高氣爽,所以,到了重陽節,放風箏的愛好者帶著各式各樣的風箏來到空曠的地方展示各自的技能,現在較受放風箏者偏愛的地方是市區內的賓江公園和位於江北的體育公園。

漁家婚俗

改革開放使大亞灣的漁村面貌發生了巨大變化,但現代化的生活依然掩不住濃郁的漁家傳統氣息。前日,記者有幸參加了東升漁村一位青年漁民的迎親儀式,親身感受了漁鄉婚俗禮儀的文化魅力。

珠三角民間采風

大海中,貼著「喜」字的兩條漁船上遍插彩旗,破浪前行。二十位婦女列隊船舷,頭束紅帶、梳發髻,插滿金簪銀釵,身穿滾邊藍衫黑褲,光腳,手持彩竿。鞭炮一響,鑼鼓齊鳴,船舷上的婦女們踩著鼓點,擺動彩竿作奮力劃水狀,口中發出有節奏的呦喝聲,兩船遙相呼應。船頂層的獅子也和著鼓點起舞,顧盼生姿。這是曾盛行在大亞灣一帶漁鄉婚禮上的迎親儀式。

改革開放使大亞灣的漁村面貌發生了巨大變化,但現代化的生活依然掩不住濃郁的漁家傳統氣息。前日,記者有幸參加了東升漁村一位青年漁民的迎親儀式,親身感受了漁鄉婚俗禮儀的文化魅力。

劃槳舞里存記憶

上午八時,東升漁村碼頭喜氣洋洋。孩子們穿著漂亮的新衣裳嬉戲著、打鬧著。而婦女們則三三兩兩、有說有笑地忙著洗菜切菜。村民說這里的風俗是一家辦喜事,親朋來幫忙。

新郎的舅公帶我們參觀了洞房。床頭邊上亮著的兩盞桅燈和桌頭上擺放的四個桔橙卻顯示著別具一格。新郎的舅公介紹說,桅燈象徵著夫妻幸福美滿白頭偕老,而桔橙則是祝福小兩口早生貴子。

村裡老人介紹,長期以來,漁村的青年男女多是托媒通婚的。如今雖然是自由戀愛,但托媒的習俗還是保留了下來。媒婆通常由女方指定,主要傳遞女方婚嫁意願。接下來,男女雙方共同擇日結婚,這叫做「報日」。當天,男方要設宴席,款待雙方親屬和鄰里。

九時,迎親的兩條漁船前往新娘家迎娶。一離開碼頭,銅鑼開響,鼓聲陣陣,兩條船船舷邊上的漁女們就手持長竿,模仿起劃槳的動作,和著節拍,跳起了歡快的「劃槳舞」。以前人們是劃著船去迎親的,現在漁民用上了現代化的漁船,不再劃船槳了,漁民們就把劃槳動作演變成了舞蹈,用這種方式來保存久遠的記憶。

讓簸箕篩掉厄運

二十分鍾後,漁船到達大陸岸邊。迎親漁船吸引了大批行人駐足觀看,兩位外國遊人也在一旁好奇地張望,記者邀請他們一起前去觀禮。

此時,新郎和新娘坐的轎車來到海邊。頓時,船上的鞭炮響成一片。一位迎賓打著一把纏上紅巾的傘,另一位迎賓手拿一個小小的簸箕來到小車旁。老漁民告訴記者,用傘和簸箕放在新娘頭頂,可以篩掉厄運。

新娘籠著潔白的婚紗從汽車里出來,在迎賓的護送下登上漁船。

船剛一駛離海岸,鼓點一響,漁女們就又跳起劃槳舞。一位老人說,以前,漁民靠人力劃槳,迎親回來時大家高興,就會互相競速,表達自己的興奮之情。現在不用劃槳了,人們改用唱歌跳舞表達自己的心情了。

漁歌唱答曲悠揚

船過半渡,舞停。忽一人在船頭用閩南語唱起漁鄉小調,聲調婉轉悠揚。曲音剛落,那船一女從人群中站起,引吭高歌,歌聲在大海中飄揚。你方唱罷我登場,漁歌唱答,引來陣陣笑聲。一位漁民向記者介紹,以前迎親時新郎要帶上「唱歌婆」,用「叫白」方式(即對唱)讓新娘出來,現在很多儀式雖不是那麼嚴格了,但人們還是藉此表達自己激動愉悅的心情。

快到東升漁村碼頭時,兩船扯起一面面小小風帆,風帆上面掛一塊花布。新郎的一位香港親戚說,風帆既是緬懷祖先海上謀生故往,又寄託了一帆風順、萬事如意的良好祝願。

婚俗表演旺旅遊

船一抵岸,鞭炮聲響成一片。碼頭上擠滿了村裡的鄉親和外鄉遊客。女孩子們在岸邊手持彩棍,也跳起了劃槳舞。兩位漁家少女一個拿一把纏著紅帶的傘,一個拿上有綠葉紅包的簸箕分開人群,登上迎親船。片刻,在傘和簸箕的遮擋之下,新郎偕頭頂紅蓋頭的新娘走出船艙。岸邊,鞭炮、鑼鼓聲響徹海濱。

新郎帶著新娘走向新家,一路上接受人們的祝賀。人們把迎親船上的那小小風帆也帶了過來,不斷地扯起放下。圍著風帆,婦女們又跳起了自創的舞蹈,笑聲連成一片,把迎親推向了高潮。記者問旁邊一位興奮的小夥子,以後結婚打不打算也用這種方式。那小伙回答說:「當然嘍,這是老祖宗傳下來的嘛。」

據說,漁村的迎親習俗,世代沿襲200多年。旅遊局袁秀新副局長說,漁家婚俗吸引了來自各地的遊客前來觀禮,其中有不少港澳同胞和外國友人。旅遊局已經把婚禮習俗改編成文化表演項目,為前來大亞灣旅遊的團隊演出。

⑥ 廣東飲食文化

粵菜,即廣東地方風味菜,是我國著名四大菜系之一,它以特有的菜式和韻味,獨樹一幟,在國內外享有盛譽。
廣東地處我國南端沿海,境內高山平原鱗次櫛比,江河湖泊縱橫交錯,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故動植物類的食品源極為豐富。同時,廣州又是歷史悠久的通商口岸城市,吸取了外來的各種烹飪原料和烹飪技藝,使粵菜日漸完善。加之旅居海外華僑把歐美、東南亞的烹調技術傳回家鄉,豐富了廣東菜譜的內容,使粵菜在烹調技藝上留下了鮮明的西方烹飪的痕跡。
「粵菜」廣州菜、潮州菜、東江菜組成,而以廣州菜為代表。,它有著悠久的歷史。早在二千年前西漢人所著的《淮南子》一書中,就有「越人得蚺蛇以為上餚」的記載,南宋人也誇張描述:粵人「不問鳥獸蛇,無不食之」,在公元前122年左右的南越王第二代王趙胡墓中已有燒乳豬用的爐、叉和乳豬殘骨等物。1956年,舉辦了第一次大型「廣州名菜美點展覽會」,展出和介紹的菜品有5457種,點心825種,盡顯廣東飲食文化之精華。
廣州菜是在匯集我省各地優秀民間美食的基礎上不斷地吸取我國各大菜系之精華,借鑒西方食譜之所長,融匯貫通而成一家的。廣州菜用料廣博,選料精細,技藝精良,善於變化,品種多樣。1956年「廣州名菜美點展覽會」上介紹的萊品便有5447個。與菜品有淵源關系的點心815款,小吃品數百個。廣州菜是粵菜的主體和代表。廣州菜的烹調方法有二十一種之多,尤以炒、煎、燜、炸、煲、燉、扣等見長,講究火候,制出的菜餚注重色、香、味、形。口味上以清、鮮、嫩、脆為主,講究清而不淡,鮮而不俗,嫩而不生,油而不膩。時令性強,夏秋力求清淡,冬春偏重濃郁。較為常見的廣州菜色有白切雞、白灼海蝦、明爐乳豬、掛爐燒鴨、蛇羹、油泡蝦仁、紅燒大裙翅、清蒸海鮮、蝦籽扒婆參等……
潮汕地區的飲食習慣與閩南接近,同時又受廣州地區的影響,漸漸地匯兩家之所長,風味自成一格。近年來新派潮菜吸收了世界各地美食的精華,聲名大振,成為聞名中外的菜系。潮菜注重刀工和造型,烹調技藝以燜、燉、燒、炸、蒸、炒、泡等法擅長。以烹制海鮮、湯類和甜菜最具特色。味尚清鮮,郁而不膩。愛用魚露、沙茶醬、梅糕醬、紅醋等調味品。風味名菜有燒雁鵝、護國萊、清湯蟹丸、油泡螺球、縐紗甜肉、太極芋泥等。
東江菜又稱客家菜。客家原是中原人,南遷後,其風俗習食仍保留著一定的中原風貌。菜品多用肉類,極少水產,主料突出,講求香濃,下油重,味偏咸,以砂鍋菜見長。代表菜有鹽鋦雞、黃道鴨、梅菜扣肉、牛肉丸、海參酥丸……等。
除了正式菜點,廣東的小食、點心也製作精巧,而各地的飲食風俗也有其獨到之處,如廣州的早茶,潮汕的功夫茶,這些飲食風俗已經超出「吃」的范疇,成為廣東的飲食文化。
編輯本段菜式介紹
粵菜食譜絢麗多姿,烹調法技藝精良,並以其用料廣博而雜著稱。據粗略估計,粵菜的用料達數千種,舉凡各地菜系所用的家養禽畜,水澤魚蝦,粵菜無不用之;而各地所不用的蛇、鼠、貓、狗、山間野味,粵菜則視為上餚。早在南宋周去非《領外代答》就有精闢的記載:「深廣及溪峒人,不問鳥獸蛇蟲,無不食之。其間野味,有好有丑。山有鱉名蟄,竹有鼠名猷。鴿鸛之足,獵而煮之;鱘魚之唇,活而臠之,謂之魚魂,此其珍也。至與遇蛇必捕,不問長短,遇鼠必捉,不問大小。蝙蝠之可惡,蛤蚧之可畏,蝗蟲之微生,悉取而燎食之;蜂房之毒,麻蟲之穢,悉炒而食之;蝗蟲之卵,天蝦之翼,悉炒而食之。」粵菜雜食之風,常令一些外人瞠目結舌。唐代韓愈被貶至潮州時,見到當地群眾嗜食蚝、鱉、蛇、章魚、青蛙、江珧柱等幾十種異物,大為驚異,害怕得「臊腥始發越,咀吞面汗巰。」發展至現在,鮑、參、翅、肚、山珍海味已是許多地方菜之上品了,而蛇、鼠、貓、狸等野味仍為粵菜中具有獨特風味的佳餚和葯膳。
粵菜的影響較為廣泛。據近年來的一些報刊介紹,目前的美國有中國餐館的近萬家;英國又4000家;法國、荷蘭各有二千多家;日本不下數千家。這些地方的中國餐館,多數是粵式茶樓、菜館,生意很旺。澳大利亞的悉尼市,在「唐人街」的影響下,飲茶已成為一個專門名詞,凡到悉尼市游覽的人,都以一到「唐人街」享受一下粵式飲茶用餐的韻味為時尚。粵菜的其獨特的清淡風味,獨領風騷,以「食在廣州」的聲譽馳名中外。
「食在廣州」還離不開廣東飲茶,它實際是變相的吃飯,各酒樓、酒店,茶樓均設早、午、晚茶,飲茶也就與談生意、聽消息、會朋友連在一起了。廣東飲茶離不開茶、點心、粥、粉、面,還有一些小菜。值得一提的是潮汕工夫茶,它備用特製的微型茶壺、白瓷小杯和烏龍茶,斟茶時有「關公巡城」和「韓信點兵」兩步,所沖茶濃香帶苦,回味無窮。廣東點心是中國面點三大特式之一,歷史悠久、品種繁多,五光十色,造型精美且口味新穎,別具特色。
廣東粥特點是粥米煮開花和注意調味,有滑雞粥、魚生粥、及第粥和艇仔粥。廣東粉為沙河粉,軟中帶韌。廣東面以「伊府麵」最為出名。
總之,粵菜廣采「京都風味」,「姑蘇風味」和「揚州炒賣」之長,貫通中西,揚名海內外。

廣東古為百越之地,民族成分復雜多樣。隨著歷史上漢族人的不斷南遷,民族間不斷融合,現在廣東以漢族人占絕大多數,少數民族有瑤族、壯族、苗族、黎族、畲族、回族等。
全國56個民族中廣東就有53個,少數民族人口約佔全省總人口的0.7%,以壯、瑤、畲、回、滿等為主. 漢族人口有8100多萬人,少數民族人口有127萬人。廣東主要宗教有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天主教和基督教,全省性的宗教團體有7個。
廣東三大支系
廣東三大支系是指廣東廣府、客家、潮汕一帶的人們,他們佔了廣東漢族人的大多數,客家人與潮汕人在風俗生活起居及使用的漢語方言都有著許多相近之處並同時保留了許多古漢語及古漢字沿用至今,這主要是其當地先人南遷途徑相同有關,尤其是梅州至潮汕一帶,這也是在廣東的古時候常稱客家人及潮汕人為外來客主要的原因之一。在後來的歲月年輪中三者也開始逐步融合交流。

⑦ 惠州的文化

惠州是廣東省的歷史文化名城,在古代即有嶺南名郡、粵東門戶之稱。從唐到近代的一千多年間,有480多位中國名人客寓或履臨惠州,其中北宋大文豪蘇東坡曾寓居惠州三年,孫中山、周恩來曾在此進行過革命活動,廖仲愷、鄧演達、葉挺、曾生等一批民主志士和革命家皆出自惠州。
語言
惠州市境內主要通行漢語方言,也有少數人講瑤語或畲語。龍門縣北部的藍田瑤族鄉有講瑤語的,但已逐漸漢化;惠東和博羅有少數人講畲語。
客家話是惠州市第一大漢語方言,這與市境固有的人文歷史背景和長期與其北邊的客家地區梅州、韶關、河源等地密切往來有關。東邊的汕尾市主要講閩語,故市境的東部地區有講閩語(福佬話)的。西邊的廣州市、東莞市主要講粵語,故西部地區有講粵語(白話)的。另外,博羅、龍門還有一部分人講「本地話」。
在現今惠州市轄境范圍內,除了常見的興梅,惠陽口音的大宗客家話之外,還分布著一種其系屬尚有爭議的「土話」群。經過研究發現,粵中地區的「本地話」多數地點與近代遷自梅州地區的晚近客家話在方言本質屬性上是同中有異的,分布在東江流域的惠州、河源及韶關三市11縣。根據劉叔新,侯小英收集,這種方言的分布於:
1, 惠州市區及郊區瀝林、水口、馬安、平潭、橫瀝、蘆洲。
2, 博羅縣:主要分布於南部東江北岸,如羅陽(縣城)、龍溪、龍華、湖鎮、橫河、楊村、公庄、觀音閣等鎮;
3, 惠陽區:與惠城區相鄰的平潭、鎮隆等鎮有少數村落使用本地話;
4, 惠東縣:分布於多祝鎮的三勝、明溪,大嶺鎮的大埔、蕉田等少數村落。
5, 龍門縣:本地話主要分布於東南部的平陵、路溪等鄉鎮;
6, 源城區、東源縣:以本地話為主流,主要分布在市區及燈塔、船塘,康禾等地。
7, 龍川縣:南部的老隆(縣城)、佗城、附城、義都、四都、鶴市、通衢等處於東江兩岸的鄉鎮。
8, 紫金縣:西部靠近河源市區的臨江、古竹、柏埔、義容、黃塘等鄉鎮有不少村落的居民使用。
9, 連平縣:南部與東源縣、新豐縣毗鄰的忠信、油溪、三角、大湖、綉緞、高莞、隆街、田源、溪山等鄉鎮。
10, 和平縣:東南部的林寨、東水鎮大部分及彭寨、古寨等鎮的部分村落。
11, 韶關市新豐縣:本地話(「水源話」)主要分布於東部的馬頭、石角和大席三個鄉鎮,豐城及梅坑鎮也有部分居民使用。
隨著社會的前進和新事物的不斷涌現,惠州市境內的漢語方言也在逐漸發生變化,主要表現為新詞的引進和一些舊詞的退出。同時,客家話、福佬話和白話詞語也在交流中相互吸納應用。這樣就使得幾個方言的一般詞彙都有一定的變動。
由於普通話的推廣和較多外來人(特別是外省人)的進入,惠州市境內使用漢語方言和普通話的情況也在發生變化,尤其是在惠城區內,變化相當大,在公共場合,方言的使用率已大大低於普通話的使用率。各縣城內方言的使用率也有降低趨勢。 四東文化是惠州獨具特色的文化亮點,指:東江、東坡、東征、東縱。
東江文化,是指綜合以惠州為中心的東江地區主要文化資源。其主體是客家文化,包涵東江流域自然地理的、古代的、民俗的、宗教的、革命歷史的文化。
東坡文化,是指蘇東坡寓惠文化。即蘇東坡在惠期間的社會文化活動、思想文化內涵及其所產生的巨大影響。
東徵文化,是指孫中山領導的國民政府為實現全國統一所發動的兩次東征及工農運動。
東縱文化,是指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游擊隊創建東江根據地的光輝歷史,包括東縱發展歷程和英雄人物事跡等。
「東江文化」的提出有人拍手有人反對,而後,雖然「新四東文化」的概念已正式推出,但在學界和官方仍存在不少爭議。「新四東文化」是指「東江惠州民俗文化」、「東坡寓惠文化」、「東江革命歷史文化」和「東樵宗教文化」。 客家人從粵東、閩西、贛南遷到惠州不過四百多年歷史,但惠州客家人立足傳統,博採眾長,創造出了富有地域特色的客家文化。惠州客家文化,既有其來源地梅州、贛南、閩西客家的傳統,又善於吸取廣府、閩南文化的精華,形成獨特的風采。如惠州山歌雖然源於梅州,但受當地土著歌謠的影響,曲調沒有梅州山歌那麼圓潤柔和,卻顯得高亢豪放。東江美食也獨具一格,與梅州美食有所不同。
廣東漢劇
漢劇與粵劇、潮劇並列為廣東三大劇種。漢劇別稱外江劇,已有300多年的歷史,素有「南國牡丹」的美稱。惠陽漢劇團是在1963年以龍川的東江漢劇團為基礎,吸納了來自汕頭、韶關和梅州等地的漢劇漢樂人才組成的文化團體,曾經成功地演出了《秦香蓮》、《海瑞罷官》等漢劇。該團1976年在惠州人民會場(今花都影劇院)連續上演了《秦香蓮》47場,場場滿座,盛況空前。1984年該團撤銷。但許多藝人仍滿懷對客家傳統地方劇的執著追求,自願組建了惠州市漢劇樂研究會,力爭讓這朵客家藝術奇葩重放異彩。
客家山歌
惠州客家山歌具有鮮明的地方色彩和獨特的藝術風格。其歌詞基本上七字一句,四句一首。通俗易懂,生動形象,情真意切,反映了當地風土人情,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惠陽客家山歌「日頭一出半天高,看牛阿姐好轉朝,若然轉去無朝食,番薯芋仔拿兩條」。(含曲調)就被星海音樂學院溫萍教授收入所著《客家山歌攬勝》一書中。良井鎮樓角村客家人王俊文44年共自編自唱山歌7200多首,他堅持用山歌幫助農民少盲,表揚好人好事,宣傳黨的方針政策,被群眾譽為「山歌王」。永湖鎮客家女歌手黃紅英更是馳名海內外的「山歌明星」,她以一首《客家妹子愛唱歌》唱紅大江南北。
客家歇後語
惠州本地客家口頭的熟語客家歇後語多是惠州人在工作勞動中經過日積月累創造出來的。這種口語的引注語,一般由兩部分組成,前一句是類似謎語的謎面,後一句是謎底,也有省去後一句的。如:「木匠戴枷――自作自受;床底下破柴――撞板」;「黃牛過水――各顧各;駝背睡覺――兩頭不搭席;狗咬烏龜――無從下口;臘蔗打狗――少一轆;單眼仔看老婆――一眼看清;老公背老婆看戲――辛苦搭出醜······」這種客家歇後語,善用比擬、雙關、誇張等藝術手法,把客家方言形象化了,既豐富又生動。
飲食文化
惠州美食有三件寶:東江鹽焗雞(客家鹽焗雞)、客家釀豆腐、梅菜扣肉。尤其是梅菜扣肉在海內外頗具盛名,是東江客家人在飲食文化方面的傑作。
惠州地域名優特產還有龍門西溪竹筍、蜂蜜;博羅酥糖、麻陂肉丸,羅浮山酥醪菜、百草油,石壩三黃雞;惠東鐵涌獻蚝,高潭明姜;惠陽淡水沙梨,鎮隆荔枝,等等。 1990年在區內出土的一窩近30個恐龍蛋化石,證明7000萬年前,這里已是陸地沼澤地帶。迄2014年為止,惠州市考古發現山崗遺址、古窟址等古遺址28處,年代最久遠的是三棟瓦窯嶺春秋遺址,其出土文物說明,在新石器晚期到青銅器時代,即有先民在這土地上繁衍、生息。

⑧ 博羅縣的介紹

博羅縣是廣東省惠州市轄縣,位於廣東省東南部,珠江三角洲東北部,東江中下游北岸。東與惠州市區相接,南與東莞隔江相望,西連增城,北靠龍門、河源,毗鄰港澳,是京九鐵路經濟增長帶的咽喉地帶。博羅是珠三角最大的可連片開發的縣區,是廣東省兩個全國百強縣之一。境內的羅浮山,集道、佛兩教於一山,融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於一體,是中國道教十大名山之一,素有「嶺南第一山」和「中國道教聖地」之美稱。博羅土地肥沃,四季如春,年平均氣溫21℃,屬亞熱帶季風氣候,發展「三高」農業條件優越,是廣東重要的農業生產基地。博羅戶籍人口80萬,外來人口40萬。海外僑胞和港澳台同胞15萬人。博羅縣的大部分鄉、鎮說客家話、惠州話;西部的石灣、園洲2鎮則以粵語為主;有數千人說畲語。博羅縣置縣始於秦朝,有羅浮山,自會稽浮往博羅山,故置博羅縣。一說原為傅羅縣,後訛傅為博。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客家文化、南粵文化在此相互輝映交融,使博羅積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蘊。博羅古城在以前還形成三街六十四巷。11945年7月6日至22日,在博羅縣羅浮山沖虛觀,由中共廣東省臨委書記、東江縱隊政治委員林平主持召開的擴大幹部會議,稱「羅浮山會議」。

⑨ 博羅縣歷史最久村

查不到
博羅縣是廣東省惠州市轄縣,位於廣東省東南部,珠江三角洲東北部,東江中下游北岸。東與惠州市區相接,南與東莞隔江相望,西連增城,北靠龍門、河源,毗鄰港澳,是京九鐵路經濟增長帶的咽喉地帶。
博羅是珠三角最大的可連片開發的縣區,是廣東省兩個全國百強縣之一。境內的羅浮山,集道、佛兩教於一山,融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於一體,是中國道教十大名山之一,素有「嶺南第一山」和「中國道教聖地」之美稱。博羅土地肥沃,四季如春,年平均氣溫21℃,屬亞熱帶季風氣候,發展「三高」農業條件優越,是廣東重要的農業生產基地。博羅戶籍人口80萬,外來人口40萬。海外僑胞和港澳台同胞15萬人。博羅縣的大部分鄉、鎮說客家話、惠州話;西部的石灣、園洲2鎮則以粵語為主;有數千人說畲語。
博羅縣置縣始於秦朝,有羅浮山,自會稽浮往博羅山,故置博羅縣。一說原為傅羅縣,後訛傅為博。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客家文化、南粵文化在此相互輝映交融,使博羅積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蘊。博羅古城在以前還形成三街六十四巷。

閱讀全文

與博羅縣歷史文化飲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