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南美洲歷史文化

南美洲歷史文化

發布時間:2021-03-09 20:38:45

1. 求南美的歷史!

《美洲歷史》許海山主編
目錄:
導言
上部 拉丁美洲
第一章 拉丁美洲的地理環境與文明發育
第二章 拉丁美洲古代文明
第三章 美洲的「發現」與殖民地的形成
第四章 拉美近代文明的形成(1492年~18世紀末)
第五章 拉丁美洲的獨立運動
第六章 拉丁美洲近代文明的發展(18世紀末~20世紀末)
第七章 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拉丁美洲
下部 北美史
第一章 北美的自然地理條件和早期居民
第二章 法蘭西殖民統治下的北美
第三章 大英帝國殖民統治下的北美
第四章 獨立戰爭與美利堅合眾國的建立
第五章 美國西部擴張與南北戰爭
第六章 20世紀美帝國的崛起與全球霸權
第七章 美國的多元化移民社會與美國民主
第八章 飛速發展的美國經濟、科技與文化藝術
第九章 美國的宗教信仰與科學精神
第十章 從英國殖民統治到加拿大自治
第十一章 加拿大麴折的建國之路
第十二章 二戰後加拿大的飛速發展
第十三章 加拿大的政治與憲法

2. 南美洲的古文明 是什麼文化

印加文化南美安第斯地區印加帝國統治時期的印第安 人文化。「印加」,意為「太陽之子」。年代為15~16世紀早期。分布於厄瓜多、秘魯、玻利維亞、智利北部及阿根廷的一部分,中心在秘魯南部的庫斯科地區。印加人的歷史印加族原為居住在秘魯南部高原的一個講歧楚阿語的小部落。據傳其最早的統治者曼科·卡帕克於1000年左右(一說為1200年)帶領部落來到庫斯科,後來逐漸擴展,佔領整個庫斯科河谷。15世紀印加人在帕查庫提·印加·尤潘基及其子圖帕克的領導下,建立起中央集權的奴隸制帝國,疆界北起南哥倫比亞,南至智利中部,南北長達4000公里,面積約90萬平方公里。1530年,圖帕克之孫瓦斯卡和阿塔瓦爾帕爭位,阿塔瓦爾帕擊敗其兄,取得王位,但其國力已大大削弱。1532年西班牙殖民者侵入印加帝國,次年誘殺了阿塔瓦爾帕,印加帝國遂告滅亡。

3. 南美洲的歷史

印第安人是南美洲最早的開拓者。安第斯山脈中段高原地帶是南美大陸古文明發原地。早在公元10世紀前後,居住在這一帶的印第安人部族──印加人,建立了以秘魯南部庫斯科為中心的印加帝國。
印加帝國在1438年到1533年間,運用了從武力征服,到和平同化等各種方法,使得印加帝國的版圖幾乎涵蓋了整個南美洲西部。帝國的國力在君主瓦伊納·卡帕克統治期間達到頂峰。1526年,西班牙殖民者弗朗西斯科·皮薩羅發現印加帝國。1529年,印加帝國爆發了爭奪王位的內戰,實力大大削弱。1533年,皮薩羅率軍入侵印加帝國,設計殺害了帝國末代君主阿塔瓦爾帕,印加帝國滅亡,淪為西班牙帝國的殖民地。
到15世紀鼎盛時期,其疆域北起厄瓜多北部,南達智利的塔爾卡,人口約900~1200萬。當時農業已相當發達,栽培玉米、豆類、馬鈴薯、木薯、昆諾阿等作物,馴養駱馬和羊駝,在水利灌溉工程、交通驛道、建築、手工業等方面也達到較高水平。光輝的印加文化是人類物質和精神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哥倫比亞、智利南部和巴拉圭是印加帝國以外人口較集中的地區。 16世紀初,來自歐洲伊比利亞半島的葡萄牙、西班牙殖民者開始入侵。葡萄牙侵佔了巴西,西班牙統治了除巴西以外的南美廣大地區。
16世紀末,英國、法國和荷蘭殖民者經過激烈爭奪,分割了蓋亞那地區和近海一些島嶼。從此,全洲進入了長達 300年的殖民統治時期。西班牙先後在南美洲建立了秘魯(包括秘魯和智利)、新格拉納達(包括哥倫比亞、厄瓜多和委內瑞拉)和拉普拉塔(包括阿根廷、玻利維亞、巴拉圭和烏拉圭)3個總督轄區,葡萄牙在巴西建立了總督區。殖民者用暴力推行各種奴役制度,強迫印第安人在種植園或礦場作無償勞動,大肆掠奪南美洲的土地和金銀財富。
印第安人的家園被破壞,古文明遭摧毀,人口銳減。為補充勞動力的不足,殖民者又從非洲販入大量黑奴。宗主國實行重商主義政策,強迫殖民地人民專門生產一、二種能在國際市場牟取暴利的農礦產品,形成單一產品制,導致社會經濟畸形發展。西班牙、葡萄牙等國的社會制度、風俗習慣、宗教信仰以及文化傳統,隨移民大批湧入,傳播到南美各地,西班牙語、葡萄牙語也逐漸取代印第安語,成為普遍使用的正式語言。
到18世紀後半期,宗主國所竭立維護的殖民制度日益成為社會發展的最大障礙,這個主要矛盾的發展,推動著南美洲人民走上獨立戰爭的道路。
1810年,武裝起義烈火燃遍整個南美洲。經過十多年浴血奮戰,終於推翻了西、葡殖民統治。
南美洲人民為爭取自由和解放,進行了長期英勇的斗爭。其中以西蒙·玻利瓦爾解放委內瑞拉、建立共和國最具代表。1819年2月15日,玻利瓦爾建立安戈斯圖拉議會,並發表了著名的演說。他被選為委內瑞拉總統,立即發動解放新格拉納達的戰役。8月7日,博亞卡戰役。12月17日,玻利瓦爾創建哥倫比亞共和國,並把它分為三個省:委內瑞拉、昆迪納馬卡和基多。議會選舉他為哥倫比亞總統。在之後玻利瓦爾解放利馬,整個西班牙美洲徹底解放。
到1826年,相繼建立起10個民族獨立國家,只有蓋亞那等少數地區尚處於英、法、荷殖民統治之下。獨立後,名義上的資產階級共和國政權為土生白人地主階級和官僚買辦資產階級所掌握,實行獨裁統治,維護大庄園土地所有制和封建剝削,經濟發展緩慢。英、美等國乘虛而入,將各國變成他們的原料供應地,傾銷商品和輸出資本的場所。
19世紀初,整個歐洲經歷了拿破崙戰爭。葡萄牙更在1808年被法國所佔領。因此,葡萄牙的布拉干薩王朝(Dinastia de Bragança)逃亡到南美洲的殖民地巴西,1809年更遷都里約熱內盧。1815年,巴西得以成為王國。而後巴西分別被佩德羅一世和二世統治,1870年代以後,廢奴主義的呼聲愈來愈大。1879年,主張廢奴的人士開展了廢奴運動,各省議員隨即開展了省議會,投票表決廢奴運動。1883年,「廢奴聯盟」成立,廢奴運動蔓延全國,1889年佩德羅二世逃亡至法國,巴西帝國正式瓦解。
19世紀末崛起的美國,憑借其經濟實力和有利的地理位置,排擠其他國家的勢力,成為南美洲的霸主。南美各國人民進行了反帝、反霸、反殖,維護國家主權的長期斗爭。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斗爭日益深入和廣泛。南美國家帶頭發起反對超級大國海洋霸權的斗爭,掀起了以收回民族資源為主要內容的國有化浪潮,積極推行地區經濟一體化,爭取建立國際前英屬蓋亞那經濟新秩序,在發展民族經濟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
1966年和1975年,英屬蓋亞那和荷屬蓋亞那(蘇利南)先後擺脫殖民統治取得獨立。南美洲除法屬蓋亞那和英國、阿根廷的爭議地馬爾維納斯群島(英國稱福克蘭群島)外,共有12個獨立國家。它們均屬發展中國家。

4. 為什麼所學的南美洲歷史除了被殖民之外幾乎

美洲包括北美洲和南美洲。美洲這個詞是亞美利加洲的簡稱。美洲的命名,普遍的說法是為紀念義大利的一位名叫亞美利哥·維斯普奇的著名航海家。1499年。亞美利哥隨同葡萄牙人奧赫達率領的船隊從海上駛往印度,他們沿著哥倫布所走過的航路向前航行,克服重重困難終於到達美洲大陸。亞美利哥對南美洲東北部沿岸作了詳細考察,並編制了最新地圖。1507年,他的《海上旅行故事集》一書問世,引起了全世界的轟動。在這本書中,引人入勝地敘述了「發現」新大陸的經過,並對大陸進行了繪聲繪色的描述和渲染。亞美利哥向世界宣布了新大陸的概念,一下子沖跨了中世紀西方地理學的絕對權威普多列米制定的地球結構體系。於是,法國幾個學者便修改和補充了普多列米的名著《宇宙學》,並以亞美利哥的名字為新大陸命名,以表彰他對人類認識世界所做的傑出貢獻。新《宇宙學》一書出版後,根據書中的材料,在地圖上也加上了新大陸——亞美利哥洲。後來,依照其他大洲的名稱構詞形式,「亞美利哥」又改成「亞美利加」。起初,這一名字僅指南美洲,到1541年麥卡托的地圖上,北美洲也算美洲的一部分了。
折疊中古時代
印第安人是南美洲最早的開拓者。安第斯山脈中段高原地帶是南美大陸古文明發原地。早在公元10世紀前後,居住在這一帶的印第安人部族──印加人,建立了以秘魯南部庫斯科為中心的印加帝國。
到15世紀鼎盛時期,其疆域北起厄瓜多北部,南達智利的塔爾卡,人口約900~1200萬。當時農業已相當發達,栽培玉米、豆類、馬鈴薯、木薯、昆諾阿等作物,馴養駱馬和羊駝,在水利灌溉工程、交通驛道、建築、手工業等方面也達到較高水平。光輝的印加文化是人類物質和精神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哥倫比亞、智利南部和巴拉圭是印加帝國以外人口較集中的地區。
折疊近代以後
16世紀
解放者「西蒙·玻利瓦爾」
初,來自歐洲伊比利亞半島的葡萄牙、西班牙殖民者開始入侵。葡萄牙侵佔了巴西,西班牙統治了除巴西以外的南美廣大地區。
16世紀末,英國、法國和荷蘭殖民者經過激烈爭奪,分割了蓋亞那地區和近海一些島嶼。從此,全洲進入了長達 300年的殖民統治時期。西班牙先後在南美洲建立了秘魯(包括秘魯和智利)、新格拉納達(包括哥倫比亞、厄瓜多和委內瑞拉)和拉普拉塔(包括阿根廷、玻利維亞、巴拉圭和烏拉圭)3個總督轄區,葡萄牙在巴西建立了總督區。殖民者用暴力推行各種奴役制度,強迫印第安人在種植園或礦場作無償勞動,大肆掠奪南美洲的土地和金銀財富。
印第安人的家園被破壞,古文明遭摧毀,人口銳減。為補充勞動力的不足,殖民者又從非洲販入大量黑奴。宗主國實行重商主義政策,強迫殖民地人民專門生產一、二種能在國際市場牟取暴利的農礦產品,形成單一產品制,導致社會經濟畸形發展。西班牙、葡萄牙等國的社會制度、風俗習慣、宗教信仰以及文化傳統,隨移民大批湧入,傳播到南美各地,西班牙語、葡萄牙語也逐漸取代印第安語,成為普遍使用的正式語言。
南美洲
南美洲人民為爭取自由和解放,進行了長期英勇的斗爭。到18世紀後半期,宗主國所竭立維護的殖民制度日益成為社會發展的最大障礙,這個主要矛盾的發展,推動著南美洲人民走上獨立戰爭的道路。
1810年,武裝起義烈火燃遍整個南美洲。經過十多年浴血奮戰,終於推翻了西、葡殖民統治。到1826年,相繼建立起10個民族獨立國家,只有蓋亞那等少數地區尚處於英、法、荷殖民統治之下。獨立後,名義上的資產階級共和國政權為土生白人地主階級和官僚買辦資產階級所掌握,實行獨裁統治,維護大庄園土地所有制和封建剝削,經濟發展緩慢。英、美等國乘虛而入,將各國變成他們的原料供應地,傾銷商品和輸出資本的場所。
特別是19世紀末崛起的美國,憑借其經濟實力和有利的地理位置,排擠其他國家的勢力,成為南美洲的霸主。南美各國人民進行了反帝、反霸、反殖,維護國家主權的長期斗爭。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斗爭日益深入和廣泛。南美國家帶頭發起反對超級大國海洋霸權的斗爭,掀起了以收回民族資源為主要內容的國有化浪潮,積極推行地區經濟一體化,爭取建立國際前英屬蓋亞那經濟新秩序,在發展民族經濟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
1966年和1975年,英屬蓋亞那和荷屬蓋亞那(蘇利南)先後擺脫殖民統治取得獨立。南美洲除法屬蓋亞那和英國、阿根廷的爭議地馬爾維納斯群島(英國稱福克蘭群島)外,共有12個獨立國家。它們均屬發展中國家。

5. 南美洲的自然文化遺產

截止2016年7月17日第40屆世界遺產大會結束,南美洲共計11個國家擁有70項世界遺產(其中1項為2國共有,1項為6國共有,1項與歐洲、亞洲共有)。
擁有世界遺產最多的南美洲國家是巴西,共計20項;秘魯擁有12項,位居第二;阿根廷擁有10項,位居第三。

6. 南美三大文明是。。。

印卡文明又譯印加文明(Incan Civilization)是以古代印卡人為代表的印第安文明,為南美安第斯地區的古代文明,是美洲古代三大文明之一。 簡史:「印卡」(Inca),意即「太陽之子」,是安第斯地區講克丘亞語的印第安人對他們首領的尊稱。公元13世紀,印卡部落在秘魯的庫斯科谷地附近定居,15世紀初,崛起成為安第斯地區的強國。到15世紀末16世紀初瓦伊納·卡帕克(Huayna Capac)在位時,印卡帝國處於鼎盛時期,其疆域北至今厄瓜多和哥倫比亞南部,南達智利和阿根廷北部,南北4000千米,人口約1000萬,成為古代美洲最大的一個印第安國家。 國家組織和社會:印卡古國正式的名稱為「塔萬廷蘇約」(Tahuantinsuyo),國王在政治、宗教和軍事上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其下有貴族、祭司充任各級軍政、宗教職務,組成嚴密的行政體系和統治機構。印卡王被認為是太陽之子,當他繼承王位時,他將和他的最大的被叫做科婭(Coya)的姐妹結婚,而他們所生的第一個兒子將會是下一屆印卡王。印加王可以有很多的妻子,但是能夠繼承王位的那個孩子只能是他和他的姐妹生下的孩子。 印卡社會的基層結構是「艾柳」(Ayllú),相當於氏族公社。土地被分為太陽田、印卡田和公社田,公社成員先要耕種供祭祀和王室使用的太陽田、印卡田,最後才能耕種公社的土地。公社田分配給每個家庭耕作。在勞動組織方面,帝國設立一種稱作「米達制」(mita)的勞役制度,輪流徵調壯年男子去建造公共和宗教工程。還有一種從事特殊差役的「亞納科納」(yanacona),相當於奴隸或半奴隸。 經濟生活:印卡人已有發達的農業,培育了玉米、馬鈴薯等40多種作物。他們在深谷陡壁、氣候乾燥的安第斯山區修建了龐大的梯田系統和引水工程,這些用石板砌成的水渠有的長達百餘千米。亦馴養駱馬和羊駝,作為馱載工具,並提供紡織用毛。 文化藝術和宗教:印卡人文化上的成就突出表現在雄偉的巨石建築方面。在庫斯科、薩克薩瓦曼、馬丘比丘等地用巨石建成的宮殿和城堡,石塊之間結合緊密,以致刀片也難以插入,有的城堡建於陡峭山崖,高聳入雲。為了治理這個幅員遼闊的國家,印卡人修建了兩條大道,一條稱「海岸大道」,一條稱「高原大道」,形成貫穿南北全境總長1.8萬千米的道路網。沿途設有驛站,供信使傳達信息。另外,在冶煉澆鑄、紡織制陶、天文歷法、外科醫術、文學音樂等多個領域,都取得了傑出的成就。印卡人還創造了被稱為「基普」(quipu)的結繩記事法。 印卡國的主神是創造之神維拉科查(Viracocha),是其他神靈和包括天、地、人類在內的萬物的創造者。其他神靈主要有:太陽神、雷神、月亮神等。印卡人信奉自然神,對世間萬物均奉為神明。 瑪雅文明(最主要)
瑪雅文明是南美洲古代印第安人文明,美洲古代印第安文明的傑出代表,以印第安瑪雅人而得名。主要分布在墨西哥南部、瓜地馬拉、巴西、貝里斯以及宏都拉斯和薩爾瓦多西部地區。
約形成於公元前2500年,公元前400年左右建立早期奴隸制國家,公元3~9世紀為繁盛期,15世紀衰落,最後為西班牙殖民者摧毀,此後長期湮沒在熱帶叢林中。
公元1502年,哥倫布最後一次遠航美洲,距離他第一次發現「新大陸」恰好10年。船在宏都拉斯灣靠岸,哥倫布和他的船員們興奮地踏上久違的蔥蘢陸地。在當地的市場上,一種製作精美的陶盆吸引住他的目光,賣主告訴他,這漂亮的陶盆來自「瑪雅」。這個神奇的名字,第一次傳入了歐洲人的耳朵。1519年,西班牙探險家科爾特斯(Hernan Cortez)率領西班牙軍隊橫掃墨西哥,征服正處於文明鼎盛時期的阿茲特克帝國,「鏟除一個文化,如同路人隨手摺下路邊一朵向日葵」。此時,瑪雅文明已近尾聲,但在尤卡坦半島上,還殘存著一些瑪雅小邦。1526年,一支西班牙探險隊前往尤卡坦,試圖用暴力建立西班牙殖民地,並強制推行基督教信仰。不肯屈服的瑪雅人展開了長達百餘年的游擊戰,直到1697年,最後一個瑪雅城邦在西班牙人的炮火中灰飛煙滅。18世紀末開始引起學術界注意,19世紀末發掘一批重要遺址,開始了瑪雅文明的現代考古學研究。20世紀50年代後,研究進展較快,形成專門的瑪雅學,是世界考古學及歷史學研究的重要領域。瑪雅文明的發展階段,學者間說法不一。據美國考古學家N.哈蒙德的劃分,可分為前古典期、古典期、後古典期3個階段。 查文
坐落在西安第斯山系布蘭卡山脈東坡,屬秘魯安卡什省。公元前1500~前300年,這里曾出現查文·德胡安塔爾文化,是哥倫布之前時期美洲最著名的地區之一。

查文·德胡安塔爾古跡區位於安第斯山脈—高山谷地,海拔3177米。安東尼奧·巴斯克斯·德埃斯皮諾薩曾在1616年到過此地。他寫道:「在靠近查文城的地方有一座很大的由雕刻巨石砌成的建築。它曾是著名的聖地之一,就像我們心目中的羅馬和耶路撒冷一樣。許多印第安人都到那裡去奉獻他們的犧牲。」

查文一帶產生的文化就叫查文文化。它存在於公元前1500~前300年,為南美洲地區最早的文明——薩利納爾文明、馬蘭瓜文明和那斯卡文明開了先河。從1919年起秘魯考古學家胡里奧·塞特尤開始研究這種文化,其研究成果使該地區聞名於世。1945年一次泥石流吞沒了大量文物和建築,1970年的地震又使這一地區再遭劫難。

查文城曾是宗教和文化中心,這一特點在建築風格上有明顯體現,尤其是縱橫交錯的長廊和高大的蘭宋廟及泰優金字塔即為明證。此外,從巨石碑的雕刻裝飾中也可略見一斑,其中有4米多高的蘭宋花崗岩獨石碑,用閃長岩雕成的2米高的拉依模狄石碑以及泰優方尖碑。

石板、房梁及石柱上的淺浮雕裝飾一般以動物形象為主,如美洲豹、蛇、鷹及鱷魚等,也雜有一些人像雕刻。查文最突出的藝術作品要數著名的鑲嵌頭像(即將人物頭像嵌入牆上巨石之中),鑲嵌頭像至今僅在廟宇南側城堡牆壁上有一幅尚存。
我是這樣認為的,因為完全是人來排名的

7. 南美「三大文明」是什麼

1、印卡文明又譯印加文明(Incan Civilization)是以古代印卡人為代表的印第安文明,為南美安第斯地區的古代文明,是美洲古代三大文明之一。簡史:「印卡」(Inca),意即「太陽之子」,是安第斯地區講克丘亞語的印第安人對他們首領的尊稱。

公元13世紀,印卡部落在秘魯的庫斯科谷地附近定居,15世紀初,崛起成為安第斯地區的強國。到15世紀末16世紀初瓦伊納·卡帕克(Huayna Capac)在位時,印卡帝國處於鼎盛時期,其疆域北至今厄瓜多和哥倫比亞南部,南達智利和阿根廷北部,南北4000千米,人口約1000萬,成為古代美洲最大的一個印第安國家。

2、瑪雅文明是南美洲古代印第安人文明,美洲古代印第安文明的傑出代表,以印第安瑪雅人而得名。主要分布在墨西哥南部、瓜地馬拉、巴西、貝里斯以及宏都拉斯和薩爾瓦多西部地區。

約形成於公元前2500年,公元前400年左右建立早期奴隸制國家,公元3~9世紀為繁盛期,15世紀衰落,最後為西班牙殖民者摧毀,此後長期湮沒在熱帶叢林中。

3、查文文化。它存在於公元前1500~前300年,為南美洲地區最早的文明——薩利納爾文明、馬蘭瓜文明和那斯卡文明開了先河。從1919年起秘魯考古學家胡里奧·塞特尤開始研究這種文化,其研究成果使該地區聞名於世。1945年一次泥石流吞沒了大量文物和建築,1970年的地震又使這一地區再遭劫難。

查文城曾是宗教和文化中心,這一特點在建築風格上有明顯體現,尤其是縱橫交錯的長廊和高大的蘭宋廟及泰優金字塔即為明證。此外,從巨石碑的雕刻裝飾中也可略見一斑,其中有4米多高的蘭宋花崗岩獨石碑,用閃長岩雕成的2米高的拉依模狄石碑以及泰優方尖碑。

8. 介紹一下南美的各個古文明。

1查文
坐落在西安第斯山系布蘭卡山脈東坡,屬秘魯安卡什省。公元前1500~前300年,這里曾出現查文·德胡安塔爾文化,是哥倫布之前時期美洲最著名的地區之一。

查文·德胡安塔爾古跡區位於安第斯山脈—高山谷地,海拔3177米。安東尼奧·巴斯克斯·德埃斯皮諾薩曾在1616年到過此地。他寫道:「在靠近查文城的地方有一座很大的由雕刻巨石砌成的建築。它曾是著名的聖地之一,就像我們心目中的羅馬和耶路撒冷一樣。許多印第安人都到那裡去奉獻他們的犧牲。」

查文一帶產生的文化就叫查文文化。它存在於公元前1500~前300年,為南美洲地區最早的文明——薩利納爾文明、馬蘭瓜文明和那斯卡文明開了先河。從1919年起秘魯考古學家胡里奧·塞特尤開始研究這種文化,其研究成果使該地區聞名於世。1945年一次泥石流吞沒了大量文物和建築,1970年的地震又使這一地區再遭劫難。

查文城曾是宗教和文化中心,這一特點在建築風格上有明顯體現,尤其是縱橫交錯的長廊和高大的蘭宋廟及泰優金字塔即為明證。此外,從巨石碑的雕刻裝飾中也可略見一斑,其中有4米多高的蘭宋花崗岩獨石碑,用閃長岩雕成的2米高的拉依模狄石碑以及泰優方尖碑。

石板、房梁及石柱上的淺浮雕裝飾一般以動物形象為主,如美洲豹、蛇、鷹及鱷魚等,也雜有一些人像雕刻。查文最突出的藝術作品要數著名的鑲嵌頭像(即將人物頭像嵌入牆上巨石之中),鑲嵌頭像至今僅在廟宇南側城堡牆壁上有一幅尚存。

2昌昌
昌昌城是奇穆王國的首都, 十五世紀是該國的鼎盛時期, 不久即被印加帝國吞沒。 這個哥倫布前拉丁美洲最大的城市的規劃, 反映了其嚴格的政治和社會策略, 城市劃分為九個「城堡」或者「宮殿」,都是獨立的單位。

昌昌城建立於公元12世紀,這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座土磚城,那裡的人們在遠古時代就用黃金裝飾建築物,那裡還盛傳有些用貴金屬製作的植物。
秘魯位於安第斯山麓與太平洋之間,在其狹窄的沿海地區並沒有石頭這一自然資源,所以土磚便是人們造房的材料,所謂土磚即把泥土在太陽下烤乾後製成的磚。而昌昌便是用這種土磚建築造起來的是一個巨大古城的遺跡所在。
這古城曾是人口眾多,強盛而富有的奇穆帝國之都。奇穆帝國的韁土就是從佔地約16平方公里的昌昌開始的,隨後向沿海地區伸展966公里。
據信,這個民族是從12世紀,強大的蒂亞瓦納科衰落之後,才開始興起。這個民族有很出色的建造者和工程師,他們還是金屬製品的能工巧匠(若沒有當地人民的聰明才幹,昌昌一個如此嚴重缺水之城,難以倖存)。
城裡一些主要的建築群,都用是用各種不同開頭的土磚所造,看上去簡單朴實。但在另一些重要的建築物上,有飾有金箔嵌在泥土牆面上的裝飾圖案。可惜的是那些最珍貴的東西已流失多年(今天還在傳說,昌昌城的有些花園里,曾有過一些植物是用黃金製作出來的)。
關於昌昌城的建立,傳說有個名叫內依姆拉普的人,從海上來到此地,建立起一座城市,此後他又往西去了。又傳說這城與一條龍有關,而這條龍則創造了太陽與月亮。這種種傳說與神話未能提供有價值的線索。但明顯的是奇穆帝國具有發展社會團體的強烈意識。在昌昌城裡許多不同地區都出現排列成矩形的各種建築物,這無疑是邏輯與秩序的象徵。
昌昌城的中心是廟宇般的查珠第城堡,有一個至今保存特別完好的議事廳。24個座席圍著矩形庭院的土牆,看上去很像是個進行辯論會議廳。此廳內部傳聲效果不同尋堂,坐在不同座位上的人哪怕用低聲輕輕說話,都能被聽得很清楚(這種傳聲效果,至今仍能得以體現)。一些建築,其中也包括這個議事廳,周圍都修築了防禦性的土圍牆。除此而外,周圍還有巴拉科斯水庫、一些居住區和舉行宗教儀式的平台等。查珠第堡似乎是昌昌城內十來個分散的建築群中的一個。它們中有些建築外面的圍牆高達9.1米。
在其他一些有趣的建築物中,更突出的是:赫瓦卡·艾斯米拉達(綠寶石廟)和赫瓦卡·阿克歐愛麗斯(彩虹廟)。前者是1923年才被發現的。此後兩年曾遭暴雨的摧殘。該廟宇是金字塔形狀的,有兩個寺院平台,周圍有珍貴的浮雕,雕的是海底生物與魚類。另一座塔形寺廟是彩虹廟,周圍高牆環抱,牆上精心雕刻著各種各樣的生物(這廟宇的名字同樣使人聯想起龍或者蛇一般的生物)。
在離特魯希略不遠處,在莫切河附近,人們傳說那兒的神先創造了太陽與月亮,然後又創建了昌昌與這些金字塔形狀的寺廟。太陽寺似乎更早於奇穆帝國,它屬於莫奇卡人所有。據說是公元6世紀的產物。但也有些權威人士稱,它建於此後200—300年間。結構是龐大的磚坯建築,佔地140平方米,在23米高處為一平台,平台高18米。月亮寺較近,也建於同時代。建築學家認為兩個寺廟是一個整體,很可能與葬祭有關。此外,還發現一個很大的墓地,那裡曾有一些舉行宗教儀式的建築物。月亮寺以其壁畫著稱。有些畫的是兵器,如盔甲,武器等一些無生命的東西。這些東西在莫奇卡陶器上也能見到,這一點更證實了這些寺廟是屬於公元6世紀

3聖阿古斯丁
哥倫比亞中南部城鎮,重要的考古地。在烏伊拉省南端帕帕斯荒原上,近馬格達萊納河上源,海拔1,725米。面積連郊區1,310平方公里,人口1.9萬(1981)。附近斯塔圖埃斯各地有類似中美洲瑪雅文化的古跡(幾百個巨大石像);離鎮10公里的山崗上有大量稱為「守衛者」的雕像,守衛在石棺墓丘之旁。建有「考古公園」和現代化旅館。周圍出產玉米、咖啡、甘薯、甘蔗、水果等。

4阿比塞
里奧阿比塞奧國家公園及其周圍方圓1,500平方公里處,存在著大量的古遺址,留下了人類曾經在此活動的跡象。自1985年以來進行的研究,已經發現了三十六個前所未知的考古地點,均位於兩千五百米到四千米之間的高度,這非常有利於對印加前的社會的了解。

5.瑪雅文明(最主要)
瑪雅文明是南美洲古代印第安人文明,美洲古代印第安文明的傑出代表,以印第安瑪雅人而得名。主要分布在墨西哥南部、瓜地馬拉、巴西、貝里斯以及宏都拉斯和薩爾瓦多西部地區。
約形成於公元前2500年,公元前400年左右建立早期奴隸制國家,公元3~9世紀為繁盛期,15世紀衰落,最後為西班牙殖民者摧毀,此後長期湮沒在熱帶叢林中。
公元1502年,哥倫布最後一次遠航美洲,距離他第一次發現「新大陸」恰好10年。船在宏都拉斯灣靠岸,哥倫布和他的船員們興奮地踏上久違的蔥蘢陸地。在當地的市場上,一種製作精美的陶盆吸引住他的目光,賣主告訴他,這漂亮的陶盆來自「瑪雅」。這個神奇的名字,第一次傳入了歐洲人的耳朵。1519年,西班牙探險家科爾特斯(Hernan Cortez)率領西班牙軍隊橫掃墨西哥,征服正處於文明鼎盛時期的阿茲特克帝國,「鏟除一個文化,如同路人隨手摺下路邊一朵向日葵」。此時,瑪雅文明已近尾聲,但在尤卡坦半島上,還殘存著一些瑪雅小邦。1526年,一支西班牙探險隊前往尤卡坦,試圖用暴力建立西班牙殖民地,並強制推行基督教信仰。不肯屈服的瑪雅人展開了長達百餘年的游擊戰,直到1697年,最後一個瑪雅城邦在西班牙人的炮火中灰飛煙滅。18世紀末開始引起學術界注意,19世紀末發掘一批重要遺址,開始了瑪雅文明的現代考古學研究。20世紀50年代後,研究進展較快,形成專門的瑪雅學,是世界考古學及歷史學研究的重要領域。瑪雅文明的發展階段,學者間說法不一。據美國考古學家N.哈蒙德的劃分,可分為前古典期、古典期、後古典期3個階段。

9. 美洲三大古文明

1、瑪雅文明

瑪雅文明是南美洲古代印第安人文明,約形成於公元前2500年,公元前400年左右建立早期奴隸制國家,公元3~9世紀為繁盛期,15世紀衰落,最後為西班牙殖民者摧毀,此後長期湮沒在熱帶叢林中。主要分布在墨西哥南部、瓜地馬拉、巴西、貝里斯以及宏都拉斯和薩爾瓦多西部地區。

2、阿茲特克文明(或譯為阿茲台克)

阿茲特克文明是中美洲古老印第安文明的一部分。主要分布在墨西哥中部和南部。形成於14世紀初,1521年為西班牙人所毀滅。

3、印加文明

印加文明是在南美洲西部、中安第斯山區發展起來的又一著名的印第安古代文明,15世紀起勢力強盛,極盛時期的疆界以今秘魯和玻利維亞為中心,北抵哥倫比亞和厄瓜多,南達智利中部和阿根廷北部,首都在秘魯南部的庫斯科。

閱讀全文

與南美洲歷史文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