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中國歷史發展不易

中國歷史發展不易

發布時間:2021-03-09 19:06:21

① 從歷史的角度看是什麼阻礙了中國的發展

提綱:
1、外族的入侵是客觀的重大原因,一者宋末的金、遼、蒙古人的長期入侵嚴重破壞了當時漢文明的原本繁榮的經濟和文化;再是明末清軍對中原的入侵,再次撼動了漢文明的延續。是有宋後無中國,明後無華夏,蒙、滿的血腥和野蠻摧毀了早該到來的資本主義萌芽,而游牧民族的文化短淺、未受教化、野蠻愚昧的劣根性註定在治國之時,以短淺和生硬的方式禁錮著這個國家的發展,雖有漢臣為輔亦未濟,整個漢民族及其經濟、文化出現了不可估量的徹底衰退。
2、在此基礎上的中國,本在明末就出現的資本主義雛形本被徹底打壓,從此閉關鎖國的蠻族統治者陷入 自大和愚昧的閉門造車之路,而晚於中國出現資本主義的西方卻開始大力地發展起來。而後以蒸汽機為代表的近代科學的發展,註定了開始了全球共通化的進程。直到1840-1945,這一百年我國陷入了被蠻族統治後的更嚴重的創傷,戰爭、割地、賠款、血腥殺戮不斷上演,偌大帝國成了任人魚肉的肥肉。民族自信心也陷入了歷史的最低谷。
3、而1949後,為了鞏固政權和權力斗爭及外交的需要,中國曾窮兵黷武、大搞愚民之全民政治斗爭,此亦中華浩劫,遲緩了發展機會,傷害了經濟,割裂了文化!直到鄧公入主中南海,始撥亂反正、力行發展時至今日,然後西方國家早已在資本主義發展中、在侵略戰爭中積累了大量的財富、科技、人才,吾國雖奮起直追但綜合各方面水平落後其至少十幾二十年。

中國歷史發展興衰的利和弊端

縱觀中國兩抄千多年的襲封建歷史,我們首先看一下漢朝,漢朝這個偉大的朝代的興衰應該是具有一定的代表意義的。漢朝之所以興盛,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但最大的一個是統治者的勤政。之所以衰敗,是逃不過一些宦官之類的(東漢尤其嚴重)誤國。但這些都給我們留下了巨大的財富——前車之鑒,所以可以說,無論是興還是衰,留下的都是「利」。如果一定要說弊端的話,那麼可以以清朝為例子,它的衰敗導致的是中華近五千年燦爛文化的毀壞或遺失。 不求採納,但求解問就好。

③ 中國歷史發展軌跡

封建社會——西周、春秋
鑒於古史渺茫,討論從西周開始。西周初建,周王室"將大批宗室親戚分封各地,以便統制。先由天子分封諸侯,再由諸侯分封卿大夫,逐步擴張。"實質上,這種封建"是武裝集團的向外墾殖",作為一個農耕部族,這一批批的農墾部隊,"擇定交通及軍略要地,圈地築城,長期囤駐。一面耕墾自給,一面建立起許多軍事據點 "。如此,"一是便於對付舊殷王朝之反動,一是防禦四圍游牧人侵擾。"可見,西周之"封建",不是我們原來想像的是派一幫貴族王爺到各地剝削勒索、作威作福,而實是一個開疆拓土之過程,守土墾荒之事業。
了解了這個"封建"過程,可知"四封之內,莫非王土,食土之毛,莫非王臣"絕非理念,也不是專制壓迫,而是一種集體屯墾的必然產物。土地為封建貴族、國家專有,"井田制"是對公有耕地使用的管理辦法。"民,年二十受田,六十歸田。七十以上,上所養也。",這是一種"為民制產"的均產經濟和政府管理經濟。這就是西周"封建社會"。(封建是中國固有的名詞,不是西方中世紀所謂"封建社會"。)
請大家一定要仔細體會這"封建"的實質。我們受的教育給了我們太深刻的印象,滿腦子都是專制剝削、分裂割據、壓迫與反抗,已經損害了我們正確理解某些情形和事務本質的能力。
後來,技術、人口和生產力發展了,"貴族容許農民量力增闢耕地,又不執行受田還田手續,貴族只按畝收租。循而久之,土地所有權確無形中轉落到農民手裡。"土地所有權既已改變,井田制度隨之逐漸崩壞。"井田制度的破壞,必連帶促進封建制度之崩潰。"
我們用了大的篇幅來描述封建社會之形成和消亡,一是因為,這是中國政治、文化的原點,"冥冥中必會發生無限力量,誘導著它的前程,規范著它的旁趨"。二是能盡量拋棄我們腦中固有之概念,來重新認識當時實際的情形。三是有助理解歷代有儒家所謂"復古",不是他們愚蠢扁狹,不知與時俱進,實是建立一種國家高度控制的均產經濟和和諧社會的理想,這是後話。

游士社會——戰國
封建制度崩潰,"春秋上層貴族階級世襲的政治特權,到戰國時取消了。下層平民階級農工商諸業被制約的均產經濟,到戰國時也解放了。""兩種新興勢力,自由經濟和平民學術產生。自由經濟走向下層,而平民學術走向上層。"這兩種勢力在春秋末至戰國時期,共同早就了一個新的社會群體——游士。
游士之所以能游,一是各諸侯國文化的本源是同一的,皆為一種農耕文化。二是「他們忘不了封建制度所從開始的天下,只有一個共主,一個最高中心的歷史觀念。」「無不抱有天下一家的大同觀念,而不看重那種對地域家族有限度的忠誠。因此造成了中國自秦漢以下的大一統。」以歷史性、社會性、世界性的人文精神出發,企圖以學術思想引領政治發展,「對政治理想總是積極向前,而對現實政治卻常是消極不能妥協」,出則參政議政,入則講學著述,這一意思形態傳至後代,希望中國標准知識分子一特點。
正是游士將各國的文化更緊密的融合,將天下一統的觀念進一步的加強。
(這里多說兩句,黃仁宇在《中國大歷史》中總結中國之所以能一統,主要有三個內在的驅動力:一是黃河水患成災,無一統一政府無法統籌治理。二是中國自然災害頻仍,分裂小國自己無法獨立抵禦。三是北方游牧族強大,無統一之政府無法抗衡。此乃用結果去解釋原因,禁不起推敲論證。)
春秋戰國學者闡發了中國知識分子的人文理想:「政治不是遷就現實,應付現實,而在為整個人文體系之一種積極理想作手段作工具。」孔子《論語》中說:「孝乎唯孝,友於兄弟,施於有政,是亦為政,奚其為為政。」即是說,家庭生活亦就是政治生活,家庭理想亦就是政治理想。《大學》從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一以貫之,歸宿到「一是皆以修身為本」。莊周「內聖外王之道」,內聖即誠意、正心、修身、齊家,外王即治國、平天下。
「人人生來平等,人人都可是聖人,治國平天下之最高理想,在使人人能成聖人。」 「政治事業不過在助人促成這件事,修身則是自己先完成這件事(做理想人)」,「使人人到達一種理想的文化人生之最高境界」。
此階段學者精神上豪放自信,融通開明,理想高標,朝秦暮楚。儒、墨為社會大人群建立理想,作為奮斗目標,以明知不可為而仍為之的宗教式熱忱去追求,是戰國精神。

郎吏社會——西漢至東漢中葉
秦漢大一統,削滅封建貴族,入仕有法定程序。"西漢武帝建立太學,高者為郎,低著為吏。"吏經數年地方任職,擇優異者選為郎。郎作一段時期侍衛,分派各地為官。這些郎吏漸次組成了一個平民學者的集團。
相比戰國時代,士人進入政府的渠道和自身的行為都被規范。因有大一統之政府,士人也就無處可游,再不能如戰國時一席談既可拜卿相。士人只能按照政府規定的路線,亦步亦趨地走自己的進身之路。但也正因如此,有了這套嚴格的"組織法",西漢漸成一個平民學者、士人政府。
「若論平民學者的出身,小部分是由貴族階級遞降而來,大部分是由農村社會半耕半讀的淳樸生活中孕育而出,先天含有向上注意爭取政治權,向下偏於抑制導致貧富不均的自由經濟的內在傾向。"因此,中國歷史走上由政治來指導社會,不由社會來搖撼政治,由理想來控制經濟,不由經濟來規范理想的道路。」
此時,經由太學補郎補吏的法定資歷而參政,是政治的一套制度,社會上並沒有一個固定的階級。
西漢平民學者自下層而來,較之春秋戰國氣焰抑低,敦篤、穩重、謙退、平實,藉助神化孔子,要求王者尊其為教主,拉平學者與王者地位。
學者士人集團掌握政權,形成當時社會中心指導力量。王莽是這個學者集團發展到高潮的最強音,試驗用完全學術的理想徹底改造現實的社會。慘痛失敗的結果是自此中國再沒有出現這種革命,取而代之的是溫和的改良。但用政治理想來改造社會、控制經濟已經成為士人階層治平天下方式。
經王莽新政失敗,東漢、知識分子對運用政治來創建理想社會實現理想人生的勇氣與熱忱,更萎縮了,乃回身注意私人生活,由儒轉道、陷入個人主義,而又為門第與書生社會所封閉,在個人主義下逐漸昧失對大眾群體關注。

門第社會——東漢中晚期至隋
但從東漢中期,"終於慢慢形成了一各固定的階級。一則是教育不普及,二則是書籍流通不易。雖然在法律上並沒有特許某個家庭以世襲的特殊權益,但只要這個家庭將學業世襲了,在政治上的特殊權益,也就變相的世襲了。於是東漢以下由了世家大族所謂門第的出現。
中央政府失去控制,民眾得不到保護,只得依附於世家,形成相互間的私契約。"民眾由國家公民身份轉變為門第的私戶。於是政府和社會之間隔著一條鴻溝,政府並不建築在公民的擁護上,而是只依存於世家。"世家也因此挾持政府。
世家門第使中國幾經動盪,無法形成一個強力的政府。政府雖是一個門第勢力支撐的政府,卻時時想裁撤門第。直至北魏均田制的出現,始將農民從世家門第的掌握中解放出來。國家分派土地給農民,農民不擁有土地所有權,只向國家繳稅。"這一新制,依然是由北方門第中的中國知識分子,根據歷史傳統制定的。均田制,是中國傳統的均產經濟思想改造社會的一次成功。
北魏的均田制和北周的府兵制,終於為中國的統一提供了新的理論和制度的准備,並直接造就了隋唐兩代之復興盛運。
至於精神氣質,東漢末,太學生增到3萬人,世代書生成世代官宦,自成一個大集團,形成書生貴族,高尚不仕,蔑權貴、重名節、清高雍雅,與時局黑暗腐敗成大沖突,黨錮之獄,名士殆盡,東漢隨踵滅亡。
三國則儼然是段小春秋,「曹操、諸葛亮、魯肅、周瑜,都從書生在大亂中躍登政治舞台。」諸葛亮、司馬懿在五丈原,陸遜、羊祜的荊、襄對壘,有書生氣與豪傑氣,有門第世家之風。三國士大夫重朋友更重於君臣。追隨曹操、劉備、孫權,造成三份鼎立的,不是君臣一倫的名分,而是朋友一倫的道誼私情。
兩晉的個人主義,則開門是朋友,關門是家族,追求圓滿具足,外無所待的藝術性或佛教人生。
東晉南朝,「門第逼窄了心胸。」「南方門第在優越感中帶有退嬰保守性,北方門第在艱危感中帶有掙扎進取性。然而雙方同為有門第勢力之依憑,而在大動亂中,得以維護歷史傳統人文遺產。」中國文化因南方門第之播遷,而開辟了長江以南的一片新園地,又因北方門第之困守,而保存了大河流域之舊生命。這是門第勢力在歷史激盪中不可磨滅之功績。
佛教東來,打進新血清。魏晉南北朝佛學大貢獻,在於吸收消化融入中國傳統文化。「人人皆具佛性,人人皆可成佛」。至唐朝創造完成中國傳統下的新佛教,尤其六祖慧能以下的禪宗,在精神、意態上,是一番顯明的宗教革命。

科舉社會——隋至清末
隋唐科舉制度的建立,使任何一個公民都可通過考試獲得進入政府的資格。這是中國歷史上劃時代的社會形態的革命。這個制度保證了政府機構由民間產生,由士人知識分子組成,有力地防止貴族、門第世襲割據勢力的復辟。隨著這一制度的推行,門第這種變相的貴族階級也逐步衰退而終於消失了。
藩鎮勢力的創痛,使宋代矯枉過正,尚文輕武,造成長期衰弱。從宋代起,科舉制度日臻成熟,文化教育日益普及,自此,中國在也沒有出現大的分裂割據時期。中央集權愈發加強,社會階級也日趨消融。
自宋代以下的中國社會都相類似。"在政治上,沒有特殊的階級分別。在社會上,全國公民受到政府同一法律的保護。在經濟上,仍在一個有寬度的平衡性的制約制度下,避免過貧和過富的尖銳對立。"
上承戰國游士、郎吏的傳統,代表學術理想的知識分子來主持政治,在由政治來領導和規范政治。這是中國歷史的主基調。通過隋唐科舉制度實行,到宋代的成熟,為士人知識分子成為社會的中心力量提供了堅實的制度保證。
進士制度在政治史上,是政權的開放,目的是選拔賢才。然而經寒窗苦讀、繁冗手續、門吏輕慢、求告權貴上來的新科進士,一旦名列金榜,便覺富貴在望,大開宴會,歡呼若狂,一旦掌握政權,記得「灞橋風雪在驢子背上尋覓詩句」的舊習,已算好進士。
「他們有西漢人的自卑心理,而沒有西漢人的淳樸。有東漢人結黨聚朋的交遊聲勢,而不像東漢人那樣尊尚名節。有像南北朝以下門第子弟的富貴機會,卻又沒有門第子弟的一番禮教素養與政治常識。有像戰國游士平地登青雲的夢境,又沒有戰國游士藐大人賤王侯的氣魄。他們黃卷青燈,嘗過和尚般的清苦生活,但又沒有和尚般的宗教精神與哲學思想。」
所以進士輕薄,只求富貴功名,失卻名節與理想,成為晚唐社會及政治上一大惡態,風氣相傳,引起中國知識界一大墮落。唐代政府,在這輩輕薄進士的手裡斷送了。
北宋開始,門第不存,和尚寺衰落,進士輕薄,擔當不了天下大事。書院講學,由此醞釀。要「在人格上作榜樣,在風度上作熏陶,學術思想上作具體的領導」,公立學校不如書院,私人講學遂變成宋代一大運動。「那些私人,不能憑借政府,免得受牽制而官僚化,」沒有大貴族大門第大資力之援助,又要脫離宗教形式。而且考試制繼續存在和發展,有的知識分子一心學詩賦,博官祿。清高者鄙棄那些,走進和尚寺尋究人生。宋儒要著眼於文化上,執著理想,「要在政治的和宗教的引誘中,帶人走上一新路。對上面總帶有反政府的姿態,對下面又走了反宗教的道路,置身夾縫里,這又是一件絕大艱苦事」。他們排斥佛教,但仍要有佛教普渡眾生的犧牲精神。他們反抗政治,但仍要自己走進政治來完成他們治國平天下的大抱負,」使儒家精神復活。范仲淹以天下為己任,「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成為開這時代風氣的標准人物。
他們過分嚴肅,讓後人聽到道學先生一稱呼,便想像他們不近人情。但他們的精神,直到清代,七八百年,「中國的政治和社會,畢竟端賴此種精神來支撐。」宋代周濂溪、二程、朱子,明代方孝儒、王陽明、顧高東林黨,清初顧亭林、黃梨洲、王船山、李二曲等人,有維系中華民族之文化生命於亡國之餘之功。
「中國學風,在東漢,在兩宋,都有以學術凌駕政治的的意向。」「南北朝、隋、唐佛學,借宗教來避開政治。」「然而東漢黨錮,兩宋偽學,晚明黨社,終於扭不轉政治黑暗而失敗。像戰國、西漢、唐代門第,都是知識分子直接參加政治,掌握到實際政權而使時運光昌。」
隨門第衰落,唐、宋、明三代政治實權,實際以操在平民社會知識分子中,又自分門庭。「一派是沿襲傳統精神,期以政治來推進社會的真士。另一派是專注意在憑借科舉制度,混進政治界,僅圖攫取爵位的假士。」書院講學與科舉利祿對抗。「在此對抗下,假士可以不擇手段而獲勝,真士則另有一套高尚其事不仕王侯的傳統潛流,反身到社會下層去用力。」「另一條路,則退身躲入佛教寺廟里去。元代佛教變質,全真教即在北方廣泛流行,亦是此故。」
「總括言之,東漢以下知識分子之躲避藏身處在門第,南北朝以下在佛寺,宋、明則在書院。書院最無真實力量,因此蔡京、張居正,魏忠賢,都能隨便把他們摧殘了。」唐代以下,「政權急劇開放,而作育人才的教育機關,不能相隨並進。如是則開放政權,轉為引誘了假士,來阻礙了真士所理想的前程。」
「明中葉以後,科舉制度里的八股文開始了,那才是一條死路,可以葬送此下三四百年的學術生命。」
滿清政權高壓,書院講學精神再難復興。八股流毒,激起明、清之際博學鴻詞的考證學派,以「求在過去歷史中診察利病,定新方案,期待興王。」不幸他們的理想時期,遲不出現,漸漸此希望黯淡迷糊,博學派遂轉以古經籍之研索為對象。朝廷功令,對古經籍根據宋儒解釋。清儒在校勘、訓詁、考訂各方面排擊宋儒。「反宋無疑在反政府、反功令,但其能事亦到此而止。他們的反政府,已避開了現實政治,最多不曲學阿世,卻不能正學以言。」「再不在治國平天下的當前具體事情上」,「遠離知識分子之舊路向」,「在鑽牛角尖,走向一角落,遠離人生,逃避政治社會之現實中心」,「為學術而學術」,不再「關切人群大共體」了。
從龔自珍、到康有為,重新想把孔子神化,再把神化的孔子來爭取政治領導(像西漢)。湖南江忠源、曾國藩、胡林翼、羅澤南有意提倡宋學,但又捲入軍事生活。在學術界又以桐城派古文自限,沉潛不深,影響不大。晚清學術界,未能為後來的新時代預作一些准備與基礎。
後面的新時代,「實在全都是外面之沖盪,而並不由內在所孕育。」辛亥革命,只革了清代傳統政權的命。而存在240年的清代政權,「卻早已先革了中國傳統知識分子之命。」於是辛亥後,「中國知識分子急切從故紙堆中鑽出,又落進狂放怪誕路徑,一時摸不到頭腦,而西方知識新潮流已如狂濤般卷來,沒有大力量,無法引歸己有。於是在此短時期中,因無新學術,遂無新人才。因無新人才,遂亦無法應付此新局面。只想憑空搭起一政治的新架子,無棟梁,無柱石,這架子又如何搭得成?」

現代社會——辛亥革命至今
「從前中國知識分子,常向用學術來領導政治,這四十年來(錢於1951年寫作此文)的新知識分子,則只想憑借政治來操縱學術。」「從其最好處說,今天中國的知識分子,依然未脫中國自己傳統文化之內在束縛,依然是在上傾,非下傾,依然在爭取政治領導權,依然是高唱治國平天下精神。」
然而辛亥後,「舊的接不上氣」,西方革命新風熏染,到中國,即混成摹仿西方一大洪流,「推翻舊傳統、推翻舊文化、創造新政治、建立新社會」成為時尚。
馬克思的唯物史觀與共產主義,成為共產黨一種宗教信仰,由此激發了中國近代知識分子對社會大群體之關切,原因是「共產主義究有一種世界性,一種萬國一體性,即有一種人類大群之共同性」。
然而「西方之共產主義則為唯物的,僅重血氣外向的人生,不近中國傳統心性內向的人生,其間有一大區別,而中國人乃不自知。」且馬克思唯物史觀與階級斗爭,「由西方傳統(耶教)性惡觀點下演出」,是「徹頭徹尾之性惡論」。「耶教上帝關切全人類每一個人之整個人生,馬克思共產主義最多隻關切到某一個階級的物質生活。馬克思只討論經濟,不討論靈魂,因此共產主義在西方,便斷不能與耶教並存。信仰馬氏,必先推翻耶穌。」同理,若要共產主義在中國生根,則勢非徹底推翻以「關切人群大共體」為己任的中國傳統文化不為功。「故中國共產黨,其摧殘中國傳統文化乃益甚」,「更趨於唯物化,此則距中國人自己傳統為更遠。而這個人苦於不自知,此尤大堪磋嘆」。
「如是則近代中國知識分子,自外言之,已不能有超越現實,而作高一級的嚮往之精神表現。自內言之,又不能超越小我,犧牲個人,對社會大群體生關切。在此情形下,其先對西方文化,因其對於自己傳統的模糊觀念而存一種鄙夷輕視的心理,其次又迫於現實利害之權衡而轉身接受。無論其拒其受,總是涉其淺,未歷其深,遇其害,不獲其利。」「而自己傳統文化,又一時急切擺脫不掉,菁華丟了,糟粕還存。民主政治與科學精神在此潮流下全會變質,於是政治高於一切,一面還是人文中心,而一面走向極端的性惡論。」
「兩漢有地方察舉,魏晉南北朝有門第,隋唐以下有公開開始,傳統政治下銓敘與監察制度,」都使傳統中國知識分子「一面有所倚仗,一面有所顧忌。從倚仗中得心安,從顧忌中得使心不放。中人以下也可循此軌轍,幸無大過。而農村經濟之淡泊安定,又是他們最後一退步。」
「近百年來,政體急劇轉變,上經濟亦同時變形。以前知識分子之安身處,現在則一切皆無,於是其內心空怯,而又無所忌憚。而近代中國知識分子之新出身,則又是古無前例,完全走上以外國留學為惟一的門徑。」然而「試問舉世間,哪一個國家,了解中國?哪一個國家,真肯關心為中國特地訓練一輩合適中國應用的知識與人才?」「各國間的政治淵微,本原沿革,在他們是茫然的。本國的傳統大體,利病委曲,在他們則更是茫然的。結果都會感得學非所用。激進的,增加他們對本國一起人的憎厭和仇恨。無所謂的,則留學外國變成變相的科舉。」「結果使國內對國外歸來者失望,國外歸來者也同樣對國內的失望。憎厭中國,漸漸會轉變成憎厭西方。」於是,「一切新風氣、新理論、新知識,正面都會合在對中國自己固有的排斥與咒詛,反面則用來作為各自私生活私奔競的敲門磚與護身符。
然而「我們卻無所用其憤慨,也無所用其悲觀。中國將仍還是中國,中國的知識分子,將仍還成其為中國的知識分子,有了新的中國知識分子,不怕會沒有新中國。最要關鍵所在,仍在知識分子內在自身一種精神上之覺醒,一種傳統人文中心宗教性的熱忱之復活。」「若我們肯回溯兩千年來中國傳統知識分子之深厚蘊積,與其應變多方,若我們肯承認中國傳統知識文化有其自身之獨特價值,則這一番精神之復活,似乎已到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時候了。風雨如晦,雞鳴不已,新中國的知識分子呀!起舞吧!起舞!」

④ 分析古代中國社會停滯發展的原因

孔子及其儒家思想泛濫的結果 如果沒有儒家思想 中國絕不會是現在這個樣子

⑤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建黨98周年,回顧歷史,中國共產黨一路走來,很不容易,

2019年,是中國共產黨建黨98周年,回首這近一個世紀的風雨歷程,我們黨從血雨腥風中走來,從槍林彈雨中走來,經歷了無數血與火的洗禮,從小到大,由弱變強,帶領中華各族兒女從一個勝利走向另一個勝利,從一個輝煌邁向另一個輝煌,我們黨不愧是民族之魂,國家之基。

靡不有初,鮮克有終;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初心是起點時心懷的承諾與信念,是困境時履行的責任與擔當。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是黨旗下庄嚴許下的諍諍誓言,是融入血脈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不變宗旨。

98年前,我們黨從南湖上的一頁小舟起航,緊緊依靠和團結全國各族人民,一路高歌,披荊斬棘,成為大國。我們堅信未來將是中國開啟強國進程,實現大國崛起、民族復興的重要歷程。

(5)中國歷史發展不易擴展閱讀

牢記黨的達三個「不忘」

1、不忘黨的光榮歷史

98年來,我們黨從小到大,由弱變強,領導全國各族人民,歷經千錘百煉,以實際行動和輝煌業績贏得群眾擁護和信賴;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經過艱苦卓越的斗爭。

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社會主義新中國,結束了國家四分五裂,任人宰割的局面,從根本上改變了一窮二白的落後面貌,中國共產黨在世界社會主義運動處於低潮之時,頂住壓力,中流砥柱,使社會主義中國巍然屹立於世界的東方。

2、不忘黨的根本宗旨

執政為民,是新時期我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的新概括。人民是我們黨的生命之根、力量之源、勝利之本。黨來自人民、代表人民,人民哺育了黨,支持著黨。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我們黨的根本宗旨,革命戰爭年代黨領導人民浴血奮戰,是為了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和平建設時期,黨領導人民艱苦奮斗,是為了實現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

3、不忘黨的傳統本色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艱苦奮斗是中國共產黨在長期革命斗爭中形成的優良傳統,也是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是我黨同人民群眾密切聯系的一個法寶。

98年來,我們黨已經從領導人民為奪得全國政權而奮斗的黨,成為領導人民掌握全國政權並長期執政的黨,成為對外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領導全國建設的黨,所肩負的歷史任務和所處的時代環境發生了重大的變化,黨面臨著長期執政和政策開放的雙重考驗。

⑥ 中國歷史的發展軌跡

⑦ 中國的歷史的全過程

中國歷史悠久,常被稱為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目前發現最早的遠古人類遺址距今約170萬年。中國歷史分為幾個階段,中國大陸官方通常認為夏、商、周三朝是奴隸社會時期,秦朝正式進入封建社會時期,直到清朝滅亡,之後是民主時期的開始,而大陸之外的地區對「封建」的概念和秦至清的社會性質劃分並不相同。從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以來,中國基本上就是一個中央集權制的帝制國家。秦朝後,中國歷史的發展受到了儒家、法家、道家思想的極大影響,佛家在中國的影響也很大,但達不到基督教對西方那樣的影響,中國歷朝政治方針受儒家影響最深。而漢字也使不同地區的人們更緊密地連接在一起,這一種文字有不容易改變字體的特點,中國各個地方的語音雖然不同,但對這種文字的理解是相同的,所以漢字也成為中國統一的一種有力的工具,而最先是秦始皇下令統一中國的文字。 元謀人是中國遠古遺存中目前所見最早的人類,距今約170萬年。著名的北京猿人距今約四五十萬年。這些都是所知較早的原始人類蹤跡。 中國史前時代的各種文化是經過了以下幾個階段: 中國猿人時期——舊石器時代初期,距今約50至40多萬年前 河套時期——舊石器時代中期,距今約20至10餘萬年前 山頂洞人時期——舊石器時代晚期,距今約10至2萬多年前 彩陶文化時期(仰韶文化時期)——新石器時代晚期,大約在公元前2500年到公元前1300年 黑陶文化時期(龍山文化時期)——新石器時代末期 母系氏族社會在中國形成於四五萬年前的彩陶文化時期,中心區域分布在陝西省中部、河南省西部和山西省南部一帶,以原始農業為主。 半坡聚落、河姆渡聚落是這一時期的代表。到了黑陶文化時期,父系氏族社會逐漸形成,農業和畜牧業有較大的發展,制陶、冶銅等手工業的工藝水平也逐漸提高。大汶口文化是這一時期的代表。在此期間,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逐漸成為文明的中心地帶。 中國是世界早期人類文明的發源地之一,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火,發明弓箭和陶器、出現農牧業、觀察天文、開創醫葯的地區之一。而且這時也開始利用蠶絲。 [編輯] 神話傳說 主條目:三皇五帝 後人所繪的黃帝像在中國神話中,中國最早有三皇五帝,三皇有爭議,有說伏曦,神農,燧人,五帝也有多種說法。最常見的說法為黃帝、顓頊、帝嚳、堯、舜。在上古時期,現中國區域有3個最大的部落,華夏部落,兩昊部落和三苗部落,相傳蚩尤是兩昊部落最後一個首領,在涿鹿大戰中被華夏部落的炎黃二帝打敗,在堯舜時期,華夏部落數次大規模征伐遠在南方的三苗,最終使苗民臣服,此是後話. 後來黃帝的孫子顓頊和玄孫帝嚳繼續擔任部落聯盟的首領。帝嚳的兒子堯繼位,他是一名賢君,創立了禪讓制傳位給了舜。在舜時期,洪水泛濫,鯀採用堵塞的方法,結果洪水更厲害了,鯀被處決,他的兒子禹採用疏導的方法,成功治理了洪水,因此被推舉為首領。然而他的兒子啟破壞了禪讓制方式,自立為王(根據香港中學課本所述,啟是被推舉為領袖),建立了第一個王朝——夏朝,夏朝持續了400多年,在最後一個夏朝君主——桀末期,東方商族首領成湯奪取了政權,建立了商朝。 [編輯] 先秦時期 [編輯] 三代 主條目:夏朝、商朝、周朝、西周 甲骨文最早的朝代夏朝約在前21世紀到前16世紀,由於這段歷史沒有文字性文物印證,所以只能靠後世的記錄和出土文物互相對照考證,部分學者認為河南二里頭遺址可能就是夏朝的遺存,但是也有學者對此持有疑問。根據文字記載,夏朝有了中國最早的歷法--夏小正。不過之後的商朝是目前所發現的最早有文字文物的歷史時期,存在於前16世紀到約前1046年。據說夏朝最後一個君主——桀,由於荒淫無道而被湯推翻。而商代時文明已經十分發達,有了歷法、青銅器以及成熟的文字——甲骨文等。商王朝時已經有一個完整的國家組織,並且具有了奴隸主王朝的規模。當時的主要生產部門是農業,不過手工業,特別是青銅器的冶鑄水平也已經十分高超。並且已經出現了原始的瓷器。商朝自盤庚之後,定都於殷(今河南安陽),因此也稱為殷朝。商朝的王位繼承製度是傳子或傳弟,多按年齡的長幼繼承。 與此同時,黃河上游的另一個部落周正在逐步興起,到了大約前1046年,周武王伐紂,在牧野之戰中取得決定性勝利,商朝滅亡。周朝正式建立,建都渭河流域的鎬京(今陝西西安附近)。之後周朝的勢力又慢慢滲透到黃河下游和淮河一帶。周王朝依然是奴隸主以及貴族統治,有許多貴族的封國(諸侯)。到鼎盛時,周朝的影響力已經在南方跨過長江,東北到今天的遼寧,西至甘肅,東到山東。周朝時的宗法制度已經建立,政權機構也較完善。中國最早有確切時間的歷史事件是發生於公元前841年西周的國人暴動。 [編輯] 春秋戰國 主條目:周朝、東周、春秋、戰國 (中國) 先師孔子行教像,為唐朝畫家吳道子所畫前770年,由於遭到游牧部落犬戎的侵襲,周平王東遷黃河中游的洛邑(今河南洛陽),東周開始,。此後,周王朝的影響力逐漸減弱,取而代之的是大大小小一百多個小國(諸侯國),史稱春秋時期。春秋時期的大國共有十幾個,其中包括了晉、秦、鄭、齊及楚等。這一時期社會動盪,戰爭不斷,先後有五個國家稱霸,合稱春秋五霸。到了前546年左右,黃河流域的爭霸基本結束,晉、楚兩國平分了霸權。前403年,晉國被分成韓、趙、魏三個諸侯國,再加上被田氏奪去了政權的齊國,和秦、楚及燕,並稱戰國七雄,戰國時期正式開始。大部分馬克思主義史學家將戰國開始劃為封建社會,然而大部分西方及台灣學者卻又將之劃為封建社會的崩潰。前356年秦國商鞅變法開始後,秦國國力大大增強,最後終於在前221年消滅其他六國,中國歷史也進入了新時代。 春秋戰國時期學術思想比較自由,史稱百家爭鳴。出現了多位對之後中國有深遠影響的思想家(諸子百家),例如孔子、老子、墨子、莊子、孟子、荀子、韓非等人。出現了很多學術流派,較出名的有十大家,即儒家(倫理)、道家(自然)、陰陽家(星象占卜)、法家(法治)、名家(修辭辯論)、墨家(科技)、眾、雜、農家(農業)、小說家(小說)等。文化上則出現了第一個以個人名字出現在中國文學史上的詩人屈原,孔子編成了詩經。戰爭史上出現了傑出的兵法家孫武、孫臏。科技史上出現了墨子,建築史上有魯班,首次發明了瓦當,奠定了中國建築技術的基礎。能製造精良的戰車與騎兵,同時此時中國的冶金也十分發達,能製造精良的鐵器,在農業上出現了各種灌溉機械,大大提高了生產率,從而為以後人口大大膨脹奠定了基礎。歷史上出現了春秋(左傳),國語,戰國策。中華文化的源頭基本上都可以在這一時期找到。 這一時期科技方面也取得了很大進步。夏朝發明了干支紀年,出現了十進位制。西周人用圭表測日影來確定季節;春秋時期確定了二十八宿;後期則產生了古四分歷。 [編輯] 秦漢時期 北京八達嶺長城主條目:秦朝、漢朝、西漢、新朝、東漢 前221年秦滅其他六國後統一了中國主體部分,成為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帝國,定都咸陽(今西安附近)。由於秦王嬴政自認「功蓋三皇,德過五帝」,於是改用皇帝稱號,自封始皇帝,人稱秦始皇,傳位後的皇帝稱二世,直至千世萬世。他對國家進行了許多項改革,包括了郡縣制的確立,取代了周朝的諸侯分封制;統一了文字,方便官方行文;統一度量衡,便於工程上的計算。秦始皇還大力修築道路,並連接了戰國時趙國、燕國和秦國的北面圍城,築成了有名的萬里長城以抵禦北方來自匈奴,東胡等游牧民族的侵襲。秦始皇推崇法治,重用法家的李斯作為丞相,並聽其意見,下令焚書坑儒(有部分學者對這一行為是否確實存在有爭議),收繳天下兵器,役使七十萬人修築阿房宮以及自己的陵墓——包括兵馬俑等。部分史學家對以上事件存有懷疑,認為由於秦始皇的一系列激進改革得罪了貴族,平民無法適應,才在史書上留此一筆。 前210年秦始皇病死於出巡途中,胡亥(即秦二世)即位。但十個月後,陳勝、吳廣在大澤鄉揭竿而起,包括六國遺臣等野心家乘勢作亂,前206年劉邦圍攻咸陽,秦王子嬰自縛出城投降,秦亡。此後,劉邦與項羽展開了爭奪天下的楚漢戰爭。 前202年十二月,項羽被漢軍圍困於垓下(今安徽靈壁),四面楚歌。項羽在烏江自刎而死。楚漢之爭至此結束。漢高祖劉邦登基,定都長安(今陝西西安),西漢開始。到了漢武帝時,西漢到達鼎盛。並與羅馬,安息(帕提亞),貴霜並稱為四大帝國。武帝實行推恩令,徹底削弱了封國勢力,強化監察制度,實現中央集權;他成功地擊潰了匈奴,控制了西域,還開拓了著名的絲綢之路,發展了對外貿易,使中國真正了解了外面的世界。儒家學說也被確立為官方的主流意識形態,成為了占統治地位的思想。其他藝術與文化也蒸蒸日上。同時期還出現了第一部通史性質的巨著——《史記》,同時這時的中國出現造紙術,大大推動了文化發展。 西漢發展到了一世紀左右開始逐漸衰敗。公元9年,外戚王莽奪權,宣布進行一系列的改革,改國號為新。然而這些改革卻往往不切實際,最終導致農民紛紛起義。公元25年劉秀復辟了漢朝,定都洛陽,史稱東漢。東漢的發展延續了西漢的傳統,此時出現了天文學家張衡。漢的文化吸取了秦的教訓,顯得相當開明,當時佛教通過西域到達中國,在河南洛陽修建了中國的第一座佛教寺廟——白馬寺,佛教正式傳入中國。

⑧ 中國歷史

第一,中華歷史不等同於中國文明史,中華文明史是上下五千年,不回是五千年,中國歷史答從叫中國開始大約僅百年。

第二,中華文明史具體有多少年誰也說不清,五千年從某種意義來講是一種修辭,不容機械理性去分析,這是一種民族自信。你說到埃及和印度,閣下可曾知道,他們的文明已經斷裂了,沒有絲毫的古埃及古印度的文化因子,這個能算?埃及人和古埃及人的人種都不一樣

第三,文明史雖然不易考證,但也需要有一定的依據,但第一點是你該如何定義你的文明,想想韓棒子吧,他們最近把祖先認定是蚩尤,於是他們的歷史就不是三千年了,是五千年!樓主可曾想,他們要是再認定那隻人猿做祖宗,其文明將何其壯觀?

⑨ 中國悠長的歷史在耽誤中國的發展嗎

話不能這么說,得一分為二看待。不要懷疑中國燦爛輝煌的五千年文明,它給我們後人留下很多有價值的東西,比如:管子的四維,鬼穀子的管理,孫子兵法與三十六計,還有二十四史中浩瀚無窮的智慧等等。這些都是現代西方文明當中所沒有的,而正也是現代文明前進發展的重要武器!也許現在一時半會兒看不出來,但你看看歐債危機就知道了,就缺乏中國的中庸,與理學的忍。關鍵是從悠長的歷史中吸取教訓,歷史長,說明教訓多,意義大。當然,凡事皆有兩面性,不得不承認中國的歷史是在封建社會中步履蹣跚的,還是有些消極影響

閱讀全文

與中國歷史發展不易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