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雙水鎮歷史文化名人

雙水鎮歷史文化名人

發布時間:2021-03-09 14:46:55

㈠ 福建歷史文化名人名單,並了解他們的相關事跡

福建歷史名人: 閩王無諸 漢初 生於戰國晚期,卒於漢初 不詳 開閩始祖 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0年)劉邦即帝位,封無諸為閩越王。無諸為閩越國的發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2 董奉 三國 220—280 長樂 神醫 與華倫齊名於世,醫術精湛,醫德高尚。病人多以在其宅周圍種杏樹以示報答。
3 嚴高 西晉 生卒不詳 福州 開鑿東、西湖 任原本(今福州市)首任太守,勤政愛民,以治城隘,開城北鑿東、西湖,溉田數萬畝,被後人愛戴。
4 王審知 唐 862—925 固始 開閩王 王審知為福建的經濟、文化、農業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受到後人好評。
5 陳元光 唐 657—711 河東 開漳聖王 他開漳立州,為漳州發展做出卓越貢獻。
6 薛令之 唐 683—? 長溪 福建歷史上第一個進士 官至太子講學。
7 林鼎 五代 生卒不詳 侯官 五代著名書法家 書法造詣深厚,影響後世,官至丞相。
8 朱熹 南宋 1130—1200 尤溪 著名理學家 進士、中國大儒集大成者,「閩學」創始人。
9 游酢 宋 1058—1123 建陽 卓越理學家 集理學、政治、教育、文學為一體。
10 楊時 宋 1044—1130 長樂 理學家 宋代著名理學家。
11 李侗 宋 1093—1163 南平 理學家 朱熹老師,平民布衣,著作多。
12 蔡元定 南宋 1135—1198 建陽 理學家 終身布衣。
13 劉勉文 南宋 1092—1149 武夷山 理學家 教育家,布衣。
14 胡安國 宋 1074—1138 崇安 理學家 進士、太學博士。
15 羅從彥 宋 1072—1135 羅源 著名理學家 教育家、布衣。
16 劉棠 宋 生卒不詳 漳平 進士 學問造詣深。
17 鄒應龍 宋 1172—1245 泰寧 廣佑聖王 任四個部尚書,民間稱之「廣佑聖王」。
18 葉祖洽 宋 1046—1117 泰寧 狀元 與鄒應龍等3人被稱為「五位科舉名人」。
19 黃應南 宋 生卒不詳 泰寧 省元 與鄒應龍等4人被稱為「五位科舉名人」。
20 江廷賓 宋 1109—1166 泰寧 解元 與鄒應龍等5人被稱為「五位科舉名人」。
21 肖舜咨 宋 生卒不詳 泰寧 解元 與鄒應龍等6人被稱為「五位科舉名人」。
22 陳普 南宋 1244—1315 寧德 著名政治家 理學家。
23 劉子羽 宋 1096—1146 崇安 北宋名戰 戰功卓著(年輕)。
24 留正 宋 1129—1206 泉州 丞相 魏國公,從政40年,清正廉明。
25 嚴羽 宋 逝於元初 邵武 一代詩歌宗師 被譽為宋、元、明之桂,詩話第一人。
26 蔡襄 宋 1012—1067 仙游 著名政治家、書法家 著名政治家、書法家、文學家、植物學家。
27 吳夲 宋 979—1036 同安 醫神 曾任御醫,醫術高,深受人民愛戴。
28 李鋼 宋 1083—1140 邵武 抗金英雄 進士、金兵南犯,他冒死上血書抗金,任宰相,後被貶,含恨去世。
29 宋慈 宋 1186—1249 建陽 傑出的醫學家 一生經辦刑案。著《洗冤集錄》。
30 柳永 宋 987—1053 武夷山 著名詞人 北宋第一個專業的詞人,放盪不羈,終身潦倒。
31 蘇頌 宋 1020—1101 南安 宰相科學家 以制永運儀象台聞名於世。
33 陳文龍 宋 ?—1276 莆田 民族英雄 文官,抗元軍,絕食而亡。
34 吳玠 宋 1093—1139 南宋抗金名將 曾大敗金兵兀術部,官至四川宣撫使。
35 吳璘 宋 1100—1166 武夷山 南宋抗金名將 紹興初與吳玠共抗金兵,管至太傅。
36 楊億 宋 974—1020 浦城 進士 管至工部侍郎,性耿直,重氣節。
32 浦壽庚 元 1205—1290 泉州 著名商業領袖 初為宋官,後入元,成為元商人。
37 盧奇 元 1306—1362 惠安 進士 詩人,做官清正廉明。
38 張以寧 元 1300— 古田 文學家 進士,詩人,有較大影響。
39 李贄 明 1527—1602 晉江 著名思想家 文史學家,其實想影響後世,官至國子監博士。
40 隱元 明 1592—1673 福清 明末高僧 攜徒東渡日本揚法,為日本黃檗宗始祖。
41 黃道周 明 1585—1646 漳浦 著名學者、書畫家、民族英雄 通天文,理數諸書,精詩文,書法,世人尊稱聖人,官至尚書,抗清殉國。
42 曾鯨 明 1568-1657 莆田 著名人物畫家 專門從事人物肖像創作,是中國繪畫史上傑出的人物畫家。
43 顏思齊 明 1589-1625 海澄 開台第一人 生性豪放,仗義疏財、身材高大魁梧、率眾進台灣、開拓台灣。
44 張瑞圖 明 1570-1641 晉江 著名書法家 進士、文學史家、書法影響後世。
45 葉向高 明 1559-1627 福清 明朝名臣 任明朝首輔大學士。
46 曹學佺 明 1574-1646 福州 明末名臣 著名官員、學者、藏書家、閩劇創始者、自縊殉國。
47 游朴 明 1526-1599 柘榮 進士 萬曆年進士、刑部郎中,廉史、愛民。
48 江日彩 明 1570-1625 泰寧 進士 官至少卿、引薦袁宗煥掛帥(四品)。
49 陳第 明 1541-1617 連江 旅行家 71-75歲游遍五嶽、曾任游擊將軍。
50 馮夢龍 明 1574-1646 長州 著名作家 明末文學家,著《三言二拍》。
51 劉中藻 明 1605-1649 福安 名族英雄 崇禎年刑部尚書,清兵進攻時,他率兵堅守福安城4個月不降、自殺。
52 鄭成功 明 1624-1662 名族英雄 戰勝侵略台灣的荷蘭統治者,一舉收復台灣。
53 威繼光 明 1528-1588 登州 抗倭英雄 與余大猷齊名,被後世推崇。
54 余大猷 明 1504-1580 晉江 抗倭英雄 明朝著名民族英雄,戎馬47年,四為參將、六為總兵,身經百戰、守海防,抗倭一生。
55 鄭和 明 1371-1438 晉寧 航海家 官到四品、率明朝艦隊七下西洋。
56 蔡新 清 1707-1799 漳浦 帝師 為官50年,任五部尚書,乾隆、嘉慶師傅。
57 林鴻年 清 1804-1886 福州 清代名人 道光間狀元,任雲南巡撫,福州下誼書院院長。
58 林則徐 清 1785-1851 閩侯 民族英雄 管至一品,兩度受命欽差大臣,主張嚴禁鴉片,「虎門銷煙」。
59 施琅 清 1621-1696 晉江 維護國家統一名將 初為台灣鄭部將領,後降清。任福建水師提督,收復台灣。
60 甘國寶 清 1709-1776 屏南 清朝名將 戎馬一生,平匪患,保衛邊防,威懾一方。
61 陳化成 清 1776-1842 福州 抗英英雄 著名將領,英艦船侵犯吳淞口時,他率軍守炮台,痛擊英軍,英勇犧牲。
62 李光地 清 1647-1718 泉州 名臣 康熙年間名臣,政績顯著。
63 陳壽祺 清 1771-1834 福州 著名經濟學家 清代經濟學家、史學家。
64 陳夢雷 清 1650-1741 福州 進士 清代康熙年間進士,入翰林。
65 尹秉綬 清 1754-1815 寧化 書法家 清代名臣、揚州知府。
66 梁章鉅 清 1775-1849 長樂 清代名臣 文學家,楹聯大師。
67 黃乃棠 民國 1849-1924 閩侯 愛國華僑 與陳嘉庚共為華僑領袖
68 張享嘉 民國 1847-1911 福州 教育家 近代著名教育家,任京師大學總督。
69 沈葆楨 清 1820-1879 閩侯 洋務運動重臣 林則徐女婿,洋務運動重臣。
70 辜鴻銘 清 1857-1928 學貫中西的國學大師 精通9國語言,對古漢語文化修養極深。
71 嚴復 清 1854-1921 福州 近代著名思想家 是清末很有影響的資產階級啟蒙思想家,翻譯「天演論」一書。
72 林紓 清 1852-1924 福州 著名文學家 我國近代著名文學家,畫家。
73 林覺民 清 1887-1911 福州 「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一 1907年考入日本慶應大學,入同盟會,參加同盟會起義,從容就義。
74 林森 民國 1868-1948 閩侯 中華民國主席 早年追隨孫中山,入同盟會。
75 弘一 民國 1880-1928 「新文化運動」啟蒙者,高僧 精通文學、音樂、美術、書法、詩詞,原名李叔同,高僧。
76 上官周 清 1665-1749 長汀 著名畫家 終生布衣,精詩文、書法、繪畫。
77 黃慎 清 1687-1768 寧化 著名畫家 活80餘歲,以賣畫為生,「揚州八怪」之一。
78 華喦 清 1682-1762 長汀 著名畫家 工詩善畫、山水、花卉、人物皆精,「揚州八怪」代表人物。
79 陳衍 民國 1856-1937 福州 近代文學 清末詩壇「同光體」代表人物。
80 林白水 民國 1874-1926 閩侯 報界先鋒 參加過同盟會,1926年被軍閥殺害。
81 高魯 民國 1877-1947 長樂 天文、氣象家 現代中國天文、氣象事業奠基人。
82 陳寶琛 清 1848-1935 福州 著名教育家 清末帝師,教育家,福建教育事業的奠基人。
83 薩鎮冰 民國 1859-1952 福州 著名海軍將領 曾任民國代(屏蔽字眼),解放後任福建省gov-ern-ment副主席,愛國人士。
84 陳紹寬 民國 1889-1967 福州 著名海軍將領 解放後任福建省gov-ern-ment副主席,愛國人士。
85 陳嘉庚 現代 1874-1961 集美 著名華僑領袖 一生興辦教育事業,將全部資產用於興建廈門大學,集美大學。
86 林旭 清 1875-1898 福州 「戊戌六君子」之一 反清英烈。
87 林語堂 民國 1895-1976 龍溪 中國文化大師 早年留學哈佛大學、萊比錫大學,獲博士、北京大學教授。一生著作頗豐,對文學影響深遠。
88 林祥謙 民國 1892-1923 閩侯 「工人運動」的領袖 「二、七」大罷工領袖之一,中國工人運動先驅,被軍閥殺害,31歲。
89 李周 清 1662-1795 惠安 石雕大師 康熙、乾隆年間惠安石雕史上第一位石雕大師(身材小)
90 吳清源 現代 1914- 閩侯 棋聖 少年圍棋神童,曾橫掃日本棋壇。
91 楊成武 現代 1914-2004 長汀 軍事家 中國人民解放軍上將、軍事家。
92 葉飛 現代 1914-1999 南安 軍事家 中國人民解放軍上將、軍事家。
93 劉亞樓 現代 1910-1965 武平 軍事家 中國人民解放軍上將、軍事家。
94 冰心 現代 1900-1999 長樂 文學家 任中國文聯副主席、著有大量文學作品。
95 陳景潤 現代 1933-1996 福州 著名數學家 因發表《哥德巴赫猜想》論文名譽世界。
96 高士其 現代 1905-1988 福州 科普作家 中國現代科普文學奠基人。
97 林巧稚 現代 1901-1983 廈門 著名婦產科專家 中國婦產科學界的帶頭人。
98 林微因 現代 1904-1955 閩侯 著名詩人、建築師 用現代科學之法研究中國古代建築。文採好、詩歌佳。
99 鄭振鐸 現代 1898-1958 長樂 著名文學家 「五四」運動會時期創辦《小說月報》,曾任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副部長。

謝謝

㈡ 紹興的歷史文化,紹興歷史名人有哪些

一、歷史文化:

1、方言,紹興話,是一種吳語方言,屬於吳語太湖片臨紹小片。

2、曲藝

越劇起源於紹興。越劇長於抒情,以唱為主,聲腔清悠婉麗,優美動聽,表演真切動人,極具江南地方色彩。

社戲是流行於紹興的傳統民間娛樂風俗,是舊時紹興城鄉春秋兩季祭祀社神所演的戲,用以酬神祈福。社戲源於該地農村春秋兩季祭祀社神(土地神)習俗。先時,春社為祈求五穀豐登,秋社為慶賀一年豐收,後發展為以演戲酬神祈福,進而沿習為民間文化娛樂活動。紹興演社戲風俗,早在南宋即已盛行,到清末仍風行一時。

3、地域文化

烏篷船、烏氈帽;社戲、紹劇、越劇;水鄉、橋鄉、酒鄉、書法之鄉,這些都是古城紹興的文化元素。

二、歷史名人: 魯迅、夏丏尊、朱自清、謝扶雅、錢三強、周作人、周建人、許壽裳、邵力子、陶成章等。

1、魯迅,

中國現代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翻譯家及新文學運動的奠基人。魯迅原名周樹人,字豫山、豫亭、豫才,浙江紹興人。

1918年,至三十八歲,首次用「魯迅」為筆名,發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奠定了新文學運動的基石。在他從文的30年間,共有「述著29種,250餘萬言」,為我們留下了珍貴的文化遺產。

2、夏丏尊(1886~1946年),出版家、教育家、文學家。原名夏鑄,字勉旃。1886年出生於浙江紹興上虞縣後(1912年)改字丏尊,號悶庵。浙江上虞人。1886年6月15日出生。夏丏尊自幼從塾師讀經書,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考中秀才。

次年到上海中西書院(東吳大學的前身)讀書,後改入紹興府學堂學習,都因為家貧未能讀到畢業。光緒三十一年他借款東渡日本留學,先在東京弘文學院補習日語,畢業前考進東京高等工業學校,但因申請不到官費,於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輟學回國。

3、錢三強(1913~1992),核物理學家。原籍湖州,生於紹興。1936年畢業於清華大學物理系,次年赴法國留學,在約里奧·居里夫婦指導下從事原子核科學研究,發現鈾核三分裂現象,深化了人類對核裂變的認識。

4、周作人(1885.1.16~1967.5.6),浙江紹興人。中國現代著名散文家、文學理論家、評論家、詩人、翻譯家、思想家,中國民俗學開拓人,新文化運動的傑出代表。

5、邵力子(1881~1967),政治活動家、學者。原名夙壽,字仲輝,筆名景墨、聞泰。紹興陶堰人。清末舉人,同盟會會員。曾任上海大學代校長,提倡革新文學,主持上海《民國日報》,辟《覺悟》副刊。

㈢ 鄰水有哪些歷史名人啊

李准:清光緒年間任廣東水師提督的鄰水人在西沙群島刻石命名,庄嚴宣稱南海諸島是中國領土。
許建業:川東革命游擊隊,紅岩英魂(《紅岩》許雲峰原型)。中共鄰水特支委書記。1948年7月,在重慶渣滓洞被國民黨殘忍殺害,新中國成立後被重慶市人民政府追認為革命烈士。
游雪程:跟隨毛澤東井岡山鬧革命的。1929年奉毛澤東派遣,同何長工帶領千餘人充實紅五軍,先後擔任大隊長、支隊長兼政委、縱隊副司令員等職。
段顯榮,1938年12月率部冒著日軍的飛機大炮,身先士卒,直至全團官兵傷亡殆盡,最後為國捐軀。
熊復:馬列思想家。中國共產黨新聞宣傳活動家,歷任中央宣傳部副部長,新華總社社長,《紅旗》雜志總編輯。
馮叔瑜:著名工程爆破專家。
黃璋(約1879年-?年),字璧如。曾當選為中華民國第一屆國會眾議員。
馮達仕(1915—1992),綿陽市功勛科學家。
吳干(1903年2月24日-1990年),字貞盦光緒廿九年正月廿七日生,經濟學家,中華民國第一屆立法委員,東吳大學經濟系,商學院的創始人.
季水河,生於1954年,現任湘潭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院長、教授,中國比較文學學會理事,馬列文論研究會理事,湖南省文學學會副會長,湖南省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學會副會長。
甘惜分,中國新聞教育家、理論家,教授。被譽為當代「中國新聞學界泰斗」,著有《新聞理論基礎》、《新聞論爭三十年》兩書。

㈣ 歷史文化名人有哪些

書法家:
李斯、蔡邕、王羲之、王獻芝、鄭道昭、歐陽詢、楮遂良、版張旭、顏真卿、懷權素、蔡襄、黃庭堅、蘇軾、米芾、宋徽宗、董其昌、劉鏞、康有為、翁同禾、

文學家:
老子、左丘明、孔子、墨子、孟子、莊子、屈原、荀子、呂不韋、韓非、賈宜、司馬相如、東方朔、司馬遷、張衡、孔融、蔡文姬、曹操、謝道韞、陶淵明、謝靈運、酈道元、駱賓王、王勃、宋子問、陳子昂、賀知章、張九齡、高適、杜甫、韋應物、韓愈、劉禹錫、白居易、柳宗元、杜牧、李商隱、李後主、范仲淹、歐陽修、蘇洵、蘇軾、李清照、陸游、朱熹、辛棄疾、文天祥、關漢卿、王實甫、施耐庵、羅貫中、吳承恩、湯顯祖、馮夢龍、徐霞客、蒲松齡、孔尚仁、鄭板橋、曹雪芹、龔自珍、等

㈤ 漳州歷史文化名人有哪些並簡述他們的成就

漳州歷史名人——黃道周

黃道周(1585~1646)明末學者、書畫家、抗清英雄。字幼玄,版一作幼權平或幼元,又字螭若,螭平,號石齋,漢族,福建漳浦銅山(現東山縣)人。天啟二年進士,歷官翰林院修撰、詹事府少詹事。南明隆武時,任吏部兼兵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抗清失敗,被俘殉國,謚忠烈。

生平簡介
早年苦學
祖籍莆田文賦里雙牌鋪(今莆田山牌村),是福建莆田始祖唐進士桂州刺史開國公謚忠義黃岸

公三十世孫、興化軍城始祖北宋會元鄭獬榜傳臚進士太常寺卿侍中兼樞密副使謚文正黃中庸二十一世孫、宋隆興癸未特奏進士潭州知府黃豐十八世孫。黃道周乞言自序狀雲:「先代從莆田徙居銅海(今福建省東山縣)再世矣。」
明萬曆十三年(1585年)二月初九(3月9日),道周生於漳浦縣銅山所,即令東山縣銅陵鎮,出生世家,年少家貧,自幼聰穎好學,5歲就學於銅山崇文書院;11歲即善文章;14歲游學廣東博羅,獲譽「閩海才子」;18歲居銅山海中塔嶼耕讀攻《易》;23歲始致力講學著作;25歲攜母遷居漳浦縣城;28歲後隱於縣城東郊的東皋攻書。
記得點好評哈

㈥ 宜賓有哪些歷史文化名人

曾任總政治部秘書長的孫炳文
孫炳文,字浚明,1885年(清光緒11年)出生於四川省南溪縣的城郊魏家山。有兄弟姐妹十一人,孫炳文排行第九。父步蟾,務農為業,家貧寒,生計艱難,常求助於親友。他有個富紳之家的姐夫為富不仁,偶有求助,輒遭拒斥。孫炳文屢受其辱,因而對之深惡痛絕,並由此對貧富不均的封建社會萌發出不滿情緒。

文壇泰斗陽翰笙
追求真理 投身革命
新文化運動先驅之一、著名革命作家陽翰笙,1902年11月2日(農歷十月初八)出生於四川省高縣羅場鎮。原姓歐陽,名本義,又名歐陽繼修,陽翰笙是他的主要筆名。

曾任中共中央秘書長的余澤鴻
余澤鴻,字世恩,名曉野、因心。1903年2月15日出生於四川省長寧縣梅硐鄉。
余澤鴻的父親余淑皋,有田地30餘畝,家境寬裕,為人勤樸。其叔余春凱,是長寧縣教育界名流,思想進步,傾向革命。余澤鴻少年時代受其影響頗深。
余澤鴻少時聰明、勇敢,勤奮好學,秉性正直、剛強,在私塾館讀書時,反對封建禮教制度。一次,見到老師余永隆打、罵學生,他立即據理抗議。

哲學大師唐君毅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宜賓,山川秀美,物產富饒,歷史文化底蘊十分豐厚。以「思想家、教育家、哲學家」、「理想之人文主義的代表」、「現代新儒家的一代宗師」、「文化意識宇宙中之巨人」而享譽海內外學林的唐君毅先生,即是這方沃土毓出的一位學界泰斗。
唐君毅,1909年1月17日(即農歷戊申年臘月26日)生於四川省宜賓縣普安鄉周壩村水槽頭故居。祖籍廣東五華(古之嘉應州長樂縣,今屬梅縣)的客家,15世祖宗禧公始由粵遷川南宜賓(清康熙年間),初為人傭工,後業農置田產於宜賓縣城柏(樹)溪鎮金沙江對面之普安鄉周壩,自其曾祖父東山先生始尊儒讀書,遂成書香。其祖父樹寅公,就塾讀書,習八股文,未及冠而病歿。祖母盧氏,苦節一生,1920年謝世於成都,後移樞葬於宜賓故里。

川南農民運動領袖鄭佑之
鄭佑之,字自申,化名尤痴、張裕如、張榮山、張止民。四川早期傑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馬克思主義的傳播者,川南黨組織的創建人,農民運動、婦女運動、學生運動的開拓者,四川黨內卓越的領導人,享有「卡爾」、「馬克思」、「農王」的美稱。1891年3月13日出生於四川省宜賓縣古羅鄉一個封建地主家庭。5歲接受啟蒙教育,天資聰穎,11歲讀完家藏各類書籍上百冊,通曉詩文,被鄉人譽為「秀才」。曾在榮縣五顯廟、自貢珍珠寺就讀。15歲考入宜賓縣高級小學,成績特好,提前升入敘府聯中(現宜賓市一中)。這兩所學校的教員,大都有民主主義思想和強烈的愛國熱情,有同盟會員在學生中宣傳反帝反清思想,鼓動革命。鄭佑之在這里受到良師薰陶,為他後來投身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礎。聯中畢業後,考入成都四川高等農業學校,選學蒙藏語言文字,立志開發邊疆。他勤奮好學,入學不久就撰寫出《養蠶新論》等有價值的論文。

曾任紅七軍軍長的張錫龍
張錫龍,紅軍高級指揮員。宜賓敘聯中學、重慶中法大學、武漢黃埔軍校留下了他的革命斗爭史跡,參加「八一」南昌起義後被我黨送到蘇聯學習。曾任紅十三軍參謀長,紅七軍軍長,紅三軍團第四師師長等職。他的豐功偉績將永留青史。

戰斗英雄陳紹光
一九三八年農歷五月初三中午,宜賓縣高洞鄉(今屬宜賓市翠屏區金坪鎮紹光村)牛角咀一戶農民家裡,一個嬰兒降生了,他就是三十二年後我國珍寶島自衛反擊戰中犧牲的戰斗英雄陳紹光。

工人運動領袖劉華
勤奮學習 立志報國
一八九九年九月,劉華出生在四川宜賓縣泥溪陳車沱的一個佃農家庭。家境雖然十分貧困,但是,飽嘗了沒有文化之苦的父親,仍然節衣縮食,忍飢受辱讓幾個孩子上學。
劉華雖年幼,但有著強烈的進取心,學習上勤奮刻苦,勤於動腦筋,有問必究,從不馬虎敷衍,因而學習成績突出。由於他出身農家,自幼養成了熱愛勞動、樂於幫助別人的優秀品質,他除了課堂上刻苦學習外,有空便到伙房幫助伙夫做飯、挑水、打掃衛生。正當他幹得起勁的時候,卻遭到一些同學的譏諷和嘲笑。有一天,幾個富家子弟學生刮著臉皮說他賤,賤,賤,鄉巴佬。當時,他氣得臉發紫。但是,第二天他照舊去伙房幫忙,埋頭干,不理睬他們。
他有很好的閱讀能力,除了老師教的課本,他還閱讀了許多古代文學作品,裡面眾多的英雄形象深深地埋進了他的腦子里。
隨著文化知識和社會知識的增長,面對腐朽的社會現實,他開始懂得了一些道理——眼前的社會是黑暗的,人與人是不平等的;國家是破碎的,受帝國主義欺侮的。從此,他的心胸敞開了,腦子里油然升起一種憂國憂民的激情。不知什麼時候,他在自己的作業課本上寫下了這樣一句話:「天生我材必有用。」

著名土壤學家侯光炯
侯光炯,著名的土壤學家、教育家、中國科學院院士、西南農業大學名譽校長、一級教授、博士生導師、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屆代表,中共四川省委第三、四屆委員。他同時獲得過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四川省自然科學界精神文明標兵、國家級突出貢獻專家以及四川省有重大貢獻科技工作者等榮譽稱號。一九九六年十一月六日,侯光炯走完了他人生不平凡的92個春秋。

孤膽英雄金燧
金燧(又名金克倫),1918年出生於四川省興文縣五村鄉(今石林鎮)紅魚村一個地主家庭,父親金顯模是該村的團總,家中收租400多石,是當地有名的富豪。1934年秋,他背棄了家庭,拋棄了富裕、腐朽的剝削生活,毅然參加了革命,過著槍林彈雨、出生入死的艱苦生活。歷任紅軍游擊隊偵察員、縱隊偵察參謀、川南遊擊支隊隊長。193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為人民求解放而英勇獻身的革命者,他那栩栩如生的形象和驚險的戰斗故事,無不使人們敬仰,至今在川滇黔交界一帶廣為傳頌。

抗日民族英雄趙一曼
沖破封建網羅
著名的抗日女英雄趙一曼,原名李坤泰,字淑寧,參加革命後用名一超,在東北從事抗日斗爭時化名趙一曼。
一九0五年十月二十五日,趙一曼出生在四川省宜賓縣北部白楊嘴村一個封建地主家庭。父親李鴻緒,曾花錢捐了個「監生」的功名,後自學中醫,為鄉里看病。母親蘭明福,操持家務,共生六女三男,一曼排行為七。她八歲入「私塾」,學習成績良好。十三歲時父親逝去,由封建思想嚴重的大哥李席儒和大嫂周幫翰管家。

革命先烈李碩勛
投身革命洪流

1903年2月23日(農歷正月十六),李碩勛誕生於慶符縣城(今宜賓市高縣慶符鎮)。少年時代的李碩勛接受的是中國傳統文化教育。李碩勛8歲時,中國爆發了辛亥革命,清王朝垮台。四川保路同志會、同志軍在反清斗爭中表現出的前仆後繼、不怕犧牲的精神,使他深受鼓舞。他自覺剪去長發,穿上新裝,表現出大膽的反抗精神。
1918年7月,李碩勛小學畢業。10月,父親因病去世,李碩勛和二哥李仲耘離家赴成都求學。本打算報考四川講武堂的他,由於年僅16歲沒被錄取,遂就讀成都儲才中學。

英風千古梁伯隆
國共合作興北伐,沖鋒陷陣我輩先;
大業未定遭屠戮,江蔣賊奴實可恨。
吾黨楷模在井岡,赤旗揮舞振中華;
工農大眾團結起,星星之火可燎原。
奉黨指令返天府,與敵苦鬥在渝蓉;
大志未成身先碎,流芳百世主義真。
為黨為民盡生死,勇斗磨鬼志更堅;
要殺吾頭何所懼,共產真理留人間。
千錘萬擊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身碎骨全不怕,留得清白在人間。
這首詩,是梁伯隆在被敵人殺害前夕寫下的就義詩。他在詩中為大革命的失敗深感痛惜,同時又熱情地贊頌了井岡山的道路,表達了自已為黨為革命獻身的決心。一種視死如歸的革命英雄氣概令人肅然起敬,催人淚下。

流芳的人生報告文學 記中國夏橙之父張文湘
春光明媚。江安山野,白皚皚的橙花,開得汪洋恣肆!夏橙枝頭,皎潔花團又簇擁累累碩果。花果同枝,是這種晚熟甜橙特有的奇觀。三月的夏橙,白花,金果,綠葉;富麗堂皇的夏橙林,掩映著農家的幢幢新樓。一派富足興旺!
全國夏橙基地縣,別有一番氣象。
夏橙之鄉說夏橙,總是離不開夏橙引種人張文湘。在這片橙林如海的大地上,夏橙彷彿就是張文湘的化身。

秋收起義總指揮盧德銘
盧德銘,字邦鼎,號又新,參加革命後改名繼雄,四川省宜賓縣雙石鋪獅子灣(現為自貢市沿灘區仲權鄉竹元村)人,生於一九O五年農歷五月初七日。父親盧安炳,頗通書理,曾在自流井「有道生」鹽號管帳(即當掌櫃)。家裡有二十石租谷的田地。母親黃氏,是一個封建社會的典型婦女,很懂舊禮教。安炳夫婦一共生了七個兒女,盧德銘是最小的一個

㈦ 麗水十大歷史名人

滄桑歷史,誰是英雄?昨日下午,由《處州晚報》與市方誌辦聯合舉辦的「燕京啤酒•處州十大歷史名人」 評選活動揭曉。劉基、湯顯祖、盧鏜、張玉娘、葉紹翁、杜光庭、何澹、范成大、吳煜(吳三公) 、陳言等十位生活在1911年以前的歷史人物入選。

為紀念麗水撤地設市十周年,進一步挖掘和展示麗水的歷史文化內涵,弘揚麗水精神,讓廣大群眾更加全面、深刻地了解麗水,激發全市人民熱愛家鄉、努力建設生態麗水、積極構建和諧社會的熱情,推動麗水經濟又好又快發展。《處州晚報》和麗水市地方誌辦公室聯合開展「處州十大歷史名人」評選活動。

活動專門成立了評選委員會,由市委常委、宣傳部長陳建波,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劉國安,原麗水地區人大工委副主任、《麗水市志》顧問虞文喜,麗水學院副院長呂立漢等人擔任評委會顧問,並由多位麗水學院教授和麗水文化界知名人士擔任評委,以保障評選活動的專業性和科學性。

評選活動自1月份啟動以來,歷時半年,經歷了各縣市推薦、140進50復選、50選10終選三個階段。《處州晚報》、麗水網還專門刊登了50名最終候選人的詳細事跡,並開展群眾投票。活動中,廣大讀者參與活動的熱情空前高漲,紛紛通過信件、郵件、電話、網路、論壇、手機簡訊等各種方式推選心目中的處州歷史名人,累計參與近13萬人次。

評選活動已經結束,但是進一步宣傳處州文化,弘揚麗水優秀歷史文化的大幕才剛剛開啟。《處州晚報》將開設專欄,講述「處州十大歷史名人」的故事,解讀名人的歷史功績及社會意義。同時,還將組織編寫《處州十大歷史名人》,作為課外讀本供在校學生學習使用,讓下一代更加深入了解家鄉的文化。

中國歷史文化名人有哪些

1、老子

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陽,或曰謚伯陽。春秋末期人。中國古代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和史學家,道家學派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歷史名人之一,老子存世作品有《道德經》。《道德經》是全球文字出版發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

老子思想對中國哲學發展具有深刻影響,其思想核心是樸素的辯證法。在政治上,老子主張無為而治、不言之教。在權術上,老子講究物極必反之理。在修身方面,老子是道家性命雙修的始祖,講究虛心實腹、不與人爭的修持。

2、孔子

名丘,字仲尼,世稱"聖人",春秋時期魯國人。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私學創辦人。孔子及其弟子的主要言行思想由孔子的弟子及再傳弟子記錄在《論語》20篇中。

《論語》各取篇中開頭二字為篇名,是儒家經典"四書"(《論語》《孟子》《大學》《中庸》)之一。

3、屈原

名平,字原,號靈均,戰國末期楚國人。我國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另有波蘭的哥白尼、英國的莎士比亞、義大利的但丁)。

他用楚辭形式寫成了我國第一首長篇政治抒情詩《離騷》,其中的名句"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千古傳誦。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就是紀念屈原的。

4、孟子

名軻,字子輿,戰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世稱"亞聖"。主要作品為《孟子》7篇,各篇取開頭幾字為篇名,該書記載了孟子的思想和政治言論,為"四書"之一。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魚我所欲也》即出自《孟子》。

5、墨子

名翟,戰國時期墨家學派的創始人。《墨子》一般認為是墨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對墨子言行的輯錄,其中《兼愛》《非攻》等代表了墨子的主要思想。

《公輸》即選自《墨子》。

㈨ 我想知道章水鎮最有名的歷史文化名人是誰

那是著名的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與全國百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之一。屹立在章水鎮街頭烈士陵園旁的是「浙東劉胡蘭」李敏烈士高大的漢白玉塑像。 至於文化名人。。。。

希望採納

㈩ 恩施市歷史文化名人

恩施市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歷史名城。

古代,恩施是廩君的領地。春內秋,恩施地屬巴國容。戰國,屬楚巫郡。封建社會,中原王朝稱此為蠻夷之地,先後在此實行稽麻州郡制和土司制。其間,恩施市境在秦時屬南郡;三國及晉屬建平郡,名沙渠縣;南北朝、後周置施州及清江郡;隋改庸州;唐為施州,後改清江郡、清華郡,又復為施州;宋、元均為施州;明為施州衛;清初因之。雍正六年(1728年)設恩施縣,雍正十三年(1736年)改土歸流,為施州府附廓縣。中華民國初年,廢府留縣,直隸湖北省;旋先後隸湖北荊南道、荊宜道、施鶴道和鄂西行政區。1932年至1949年10月,是湖北省第十行政督察區(後改第七區)專員公署駐地。抗戰期間,1938年至1945年,又為湖北省臨時省會。

1949年11月6日,恩施解放,翌日成立恩施縣人民政府。1982年4月30日,原縣城及郊區168平方公里的地方成立恩施市,實行縣市分治。1984年1月,撤銷恩施縣,將其行政區域全部並入恩施市。

50多年以來,恩施市(縣)一直是恩施專署、恩施地區行署駐地和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首府。

閱讀全文

與雙水鎮歷史文化名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