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青海阿柔大寺,曾是世界最大的帳房寺院,為何現在鮮為人知
青海位於世界屋脊的東北部,這里氣勢磅礴,周圍的群山聳立。青海從古時候就是漢族,藏族各個民族文化交融的地方,最具代表性的文化遺跡,就是塔爾寺,東關清真大寺等。但在青海,還有這么一座古老的藏傳佛寺。他在茫茫的天地之間,位於雪山一帶。周邊是沒有鄰居的,也沒有居民區,也沒有樹木,他安靜的讓人們都忘了他。
雖然他比不上別的寺廟,但是在這一片片安靜之中吸引了我,在茫茫的大草原上,阿柔兩個字,讓人浮想聯翩。寺院非常的古樸,只要是去過高原旅遊的朋友們都對藏族的寺廟建築風格有一定的認識。不同的寺廟因為有著不同的歷史,所以有著不同的文化。就像這個阿柔大寺,最早是一座帳篷寺院,這種風格在高原是一種非常罕見的建築形式。
② 關於藏族的各種文化和傳說
很早以前,千里草原上只有一眼清泉,一塊石板蓋在其上,泉水長流不溢。周圍居住的放牧百姓,飲水後必須把石板蓋好,否則將會大禍降臨。有一年,吐蕃王朝宰相隆布嘎爾父子逃亡來到這里,兒子飲完水忘記蓋石板,泉水便洶涌奔瀉出來,越來越大,千里草原變成了汪洋大海,成千上萬牧民被海水淹沒。此事震憾了天神,天神將印度赤德山崗的峰頭搬來壓住了海眼,青海湖和海心山就這樣形成了。
③ 藏族古代歷史目錄論文
更敦群培
曾國慶
1956年10月出生,1972年10月參加工作。1982年7月畢業於中央民族大學。2000年上半年入北京外國語大學強化英語學習,2000年8月—2001年8月赴美國弗吉尼亞州喬治·梅森大學學習英文。1972年—1978年於中國人民銀行拉薩市中心支行工作,任會計。1982年迄今,大學畢業留校從事藏學科研及教學工作
《清代藏史研究》(專著),西藏人民出版社、山東齊魯書社1999年3月版。
《歷代藏族名人傳》(二人合著),西藏人民出版社1996年9月版。
《西藏封建奴隸制社會形態》(集體著作),中國藏學出版社1996年5月版。
《歷代達賴、班禪年譜》(集體著作),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1998年3月版
《西藏歷史文化詞典》(集體著作),浙江、西藏人民出版社。
《西藏通史》(集體著作),中外古籍出版社。
《藏族歷史文化》(教材),民族出版社2004年6月。
《清代藏區驛站制度蠡測》,《西藏研究》1996年第1期。
《芻議清代藏區土司制度》,《西藏研究》1997年第2期。
《論駐藏大臣的歷史作用》,《西藏研究》1998年第2期。
《前清藏族文化面面觀》,《西藏研究》1999年第1期。
《從人身權談廢除西藏封建農奴制的必要性》,《人民日報》1999年4月28日。
《簡述前清西藏地方政治體制》,《西藏研究》2002年第2期。
《論頗羅鼐的文韜武略》,《西藏研究》2004年第1期。
《英、漢、藏西藏地名對照》(上)翻譯,《西藏研究》1997年第4期。
《英、漢、藏西藏地名對照》(下)翻譯,《西藏研究》1998年第1期。
《從駐藏大臣設立談中央政府對西藏主權》,《藏學研究論叢》(六),西藏人民出版社 1996年版。
《概說歷代中央政府對西藏的施政》,《藏學研究》(八),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
《知無一生有九死,誅逆安邊千秋傳》,《藏學研究》(九),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
一般刊物文章:
《士林哲人,藏學耆英—記吳豐培教授》,《中國西藏》1997年第3期。
《六世達賴喇嘛傳奇》,《西藏旅遊》1997年第3—4期。
《小議駐藏大臣》,《中國西藏》1998年第2期。
《駐藏大臣傅清、拉布敦政績鉤沉》,《中國西藏》1998第6期。
《歷代達賴喇嘛知多少》,《中國西藏》2004年第3期。
《一部藏學研究的厚重之作—評〈西藏民俗文化〉》,《中國西藏》2004年第5期。
編輯藏學前輩之論文:
《藏學研究論叢·吳豐培專輯》(九輯),西藏人民出版社1999年3月版。
縮編藏學先輩專著:
《西藏通史簡編》(第七章本人負責),五洲傳播出版社出版。
廖祖桂
筆名馨庵,男,漢族,1929年生,1953年四川大學中文系畢業。曾任中國藏學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藏學出版社總編輯,《中國藏學》雜志漢文主編,編審,現已退休。主要從事古代漢語民族理論與政策研究。
李鵬年
男,漢族,1932年12月生,黑龍江省齊齊哈爾人。1948年5月參加工作,1950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59年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歷史檔案系本科。歷任中央檔案館明清檔案部代組長,故宮博物院明清檔案部組長,副主任,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輯部副主任兼《歷史檔案》雜志主編,中國藏學研究中心文獻資料所所長等職。研究館員。1995年獲政府特殊津貼。1998年6月離休。
高淑芬
女,漢族,1941年生,1966年中央民族學院歷史系畢業,曾任中國藏學出版社副總編,編審。現已退休。
責編著作有數十本藏學書籍,如:《西藏佛教發展史略》、《西藏知識叢書》、《西藏山南基巧、乃東窮結社會歷史調查》、《邊疆史地資料叢刊西藏卷》等。
發表論文有《一部科學全面揭示西藏封建農奴制社會形態的長卷--讀〈西藏封建農奴制社會形態〉》(載《中國藏學》1996年第4期)等。
拉巴平措
男,藏族,1942年11月11日生,西藏自治區江孜縣人,研究生學歷。現任中國藏學研究中心總幹事、學術委員會主任,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博士研究生導師。全國政協委員。
長期從事藏族歷史、宗教、文化和藏學理論研究。代表性學術專著《藏式健身寶卷:藏族傳統健身法集成》(中國藏學出版社,2007年12月第一版);發表學術論文《藏族傳統健身方法中的保健按摩——預備式擦身法簡介》(《中國藏學》2006年第4期)、《關於藏族傳說中的人類起源問題》(《西藏日報》1981年6月31日)、《剖析江孜宗的跳神大典》(《西藏日報》1981年7月31日)等數十篇;主持編撰和組織編寫了《西藏自治區概況》、《簡明西藏通史》(藏文版)、《當代中國?西藏卷》、《當代西藏簡史》、《當代中國的西藏》、《西藏學漢文文獻叢書》、《藏文文獻古籍叢書》、《民族文化大觀叢書》、《西藏通史》等學術專著數十部。藏文小說《三姊妹》、《雨後森林》發表後獲獎。
格勒
藏族,1950年5月1日生,四川省甘孜縣人,人類學博士。現任中國藏學研究中心副總幹事、學術委員會副主任,研究員。
《西藏昌都--歷史、傳統、現代化》,主編(合著),重慶出版社,重慶,2000年。
《月亮西沉的地方--對西藏阿里人類學田野考察側記》,獨著,山東畫報出版社,2001年。
《西藏家庭四十年變遷--西藏百戶家庭調查報告》,主編(合著),中國藏學出版社,北京,1996年。
《中國國情叢書--百縣市經濟社會調查拉薩卷》,主編(合著),中國大網路全書出版社。北京,1995年8月。
《藏北牧民》,合著,中國藏學出版社,北京,1993年。
《多樣性的世界--文化人類學概論》,合編,四川民族出版社,成都,1990年5月。
《論藏族文化的起源形成與周圍民族的關系》,獨著,中山大學出版社,廣州1988年。
《甘孜藏族自治州史話》,獨著,四川民族出版社,成都,1984。
「西藏現代化亟待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佔87%以上人口的農民民的現代化問題」,見《中國民族工作五十年理論與實踐》,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北京,1999年9月。
「瓦虛色達:東部藏區的一個游牧部落群體」,見《世界民族》雜志,1998年第2期。
「Marital Payments: The Case of Tibetan nomads」(in English). Tibetan Studies, Vol. 1, Edited by Helmut Kraaaer, Michael Torsten Much, Ernst Steinkellner, Helmut Tauscher. Wien 1997。
「The Washu-Sethar: A Nomadic Community of Eastern Tibet」(in English). Min Zu Xue Bao(ethnological Journal), Vol.22. National political University, Taiwan(1996)。
「中國西藏文化的的人類學研究「見《社會文化人類學演講集》下816-830頁,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
「Rural Urbanization in China』s Tibetan Region-Todlung」 Deching County as a Typical Example」(in English), Rural Urbanization(II).. Chinese Sociology ana Anthroplogy, Summer 1996 Vol.28.No.4. Pacific Lutheran University. Tacom。
「西藏家庭四十年變遷――緒論」,見《西藏家庭四十年變遷》1-19頁,中國藏學出版社,1996年。
「西藏家庭結構和功能變遷初探」,見《西藏家庭四十年變遷》385-413頁,中國藏學出版社,1996年。
「西藏傳統社會中的宗教信仰」,見《西藏封建農奴制社會形態》321頁-334頁,中國藏學出版社,北京,1996年。
「西藏高原也是原始人類的故鄉」,見《藏學論文選集》上,中國藏學出版社,北京,1996。
「阿里農村的傳統土地制度和社會結構」,見《藏學論文選集》上,中國藏學出版社,北京,1996。
「都市化與堆龍德慶鄉村的變遷「(合著),見《中國藏學》雜志1995年第3期,合訂本123頁-139頁。
「色達牧區的嫁妝和娉禮」(合著),見《中國藏學》雜志1995年第2期20頁-29頁。
「色達游牧社區的人類學田野考察記」(藏文,合著),見《中國藏學》雜志1995年第1期。
「拉薩歷史沿革」,見《中國國情叢書――百縣市經濟社會調查?拉薩卷》第26頁-46頁,中國大網路全書出版社,北京1995年8月。
「拉薩的人口與民族構成」,見中國國情叢書――百縣市經濟社會調查?拉薩卷》第47頁-85頁,中國大網路全書出版社,北京1995年8月。
「The Tibetan Plateau - One of the Homes of Early Man,」(in English). Anthropology of Tibet and the Himalaya, C. Ramble and M. Brauen, eds. Zurich: Ethnologische Schriften Zurich (1993)。
「西藏阿里傳統稅收制度的比較研究」(合譯),見《西藏研究》1993年第1期20頁-37頁。
「骨系與親屬、繼嗣、身份、和地位」(合譯),見《中國藏學》雜志1991年第1期。
「霍爾十三寺及其創建者霍爾曲傑昂翁彭錯「,見《藏學研究文選》,西藏人民出版社,拉薩,1989年8月。
「關於藏族源於印度說的質疑「,見《藏族史論文集》,四川名字出版社,成都,1988年1月。
「藏族源於『發羌』的幾點質疑」,見《中國藏學》,1988年第2期。
「古代族同化融合西山諸羌與嘉戎藏族的形成」,見《西藏研究》1988年第2期。
「中華大地上三大考古文化系統和民族系統」,見《中山大學學報》1987年第4期。
「木雅藏族的形成及其族屬考辯」,見《康定民族師專學報》1988年第3期。
「新龍穀日的石棺葬及其族屬問題」,見《四川文物》1987年第3期。
「藏族本教的起源與發展問題探討」(合著),見《世界宗教研究》1986年第2期(總第24期)。
「略論西藏的原始文化與中原地區的關系」,見《民族研究》1986年第3期。
「論南方少數民族古代哲學中的共性和個性」,《貴州民族研究》1986年第1期。
「論古代羌人與藏族的歷史淵源關系」,見《中山大學學報》1985年第2期。
「略論藏語輔音韻尾的幾個問題」,見《民族語文》1985年第1期。
「隋唐時期的西山諸羌和康巴藏族的形成」,見《民族文化》1985年第1期。
「藏族本教的巫師及其巫術活動」,見《中山大學學報》1984年第2期。
「一個藏族游牧部落的宗教、法律、家庭、婚姻的調查和研究」,見《中山大學研究生學刊》1984年11月特刊號。
「論藏族本教的神」,見《藏族學術討論會論文集》,西藏人民出版社,拉薩,1984年9月。
「急待整理發掘的文化寶庫――藏文歷史檔案」,見《西藏研究》1983年第1期。
「解放前藏族牧民的生產方式」,見《中山大學研究生學刊》1983年第2期。
「對解放前四川色達草原游牧部落社會的研究」,見《西南民族學院學報》1982年第4期(總第14期)。
陳慶英
男,漢族,原籍廣東省台山縣,1941年10月21日生於四川省南充市。1958年隨家庭遷居青海。1960年畢業於青海師范學院附屬中學,考入青海民族學院物理系讀書。在青海民族學院開始學習藏語文。1963年青海民族學院物理系並入青海師范學院,1965年畢業於青海師范學院物理系。1967年至1978年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中學和海西州民族師范學校擔任教員。1978年10月考入中央民族學院民族語文系古藏文專業,學習敦煌古藏文文獻,1981年10月畢業時獲得文學碩士學位。1981年10月至1984年3月在中央民族學院藏學研究所從事藏學研究,任助理研究員,研究藏傳佛教薩迦派歷史以及蒙藏關系史,1983年曾到西藏薩迦等地考察三個月。編輯《藏學研究論文集》、《藏學研究譯文集》各兩冊。1984年3月調到青海省社會科學院藏學研究所,負責塔爾寺藏文藏書目錄編寫及塔爾寺歷史文物研究,1986年任副研究員、副所長,再次去西藏考察。1987年起任青海省社會科學院藏學研究所所長,1988年起任研究員,主持青海藏族社會歷史研究課題,主編《中國藏族部落》、《藏族部落制度研究》、《塔爾寺概況》等。1990年4月參加中日佛教文獻研究交流代表團訪問日本大正大學、京都佛教大學、民族學博物館。1993年8月到中國藏學研究中心,任歷史宗教研究所所長和研究員至今。1995 年10月到台灣政治大學民族學系任客座教授3個月。1999年4月至12月作為美國哈佛大學燕京學社訪問學者在哈佛大學燕京學社合作研究。
④ 關於青海的藏族的資料
給你介紹一個專門介紹青海的網站,www.okwest.net 裡面有一個民族文化專欄,可能有你需要的東西.
⑤ 青海省,古代的時候有過什麼文明或是什麼王國嗎,詳細一點。急!!
青海是祖國的一個十分可愛的地方。距今約23000年以前,就有人類生活在青海高原上,並創造了燦爛豐富的古代文化。 舊石器時代的文化1956年夏,科學工作者在長江源頭的沱沱河沿岸、可可西里等地,發現了一批打制石器。這充分說明早在舊石器時代,唐古拉山地區就有人類活動。1982年,在海西小柴旦湖東南岸,發現了一處舊石器時代的文化層,據考古工作者測定,其年代至少在23000年以前。這是目前已知的青海境內最早的遠古文化。1980年,在貴南縣又發掘出距今約6000多年的拉乙亥文化,出土文物除石器外,還有許多獸骨和骨器,說明狩獵已是當時主要的生產活動之一。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青海的新石器時代文化發現的很多,最著名的是距今約4000年左右的柳灣文化。在柳灣遺址出土文物30000餘件,其中彩陶多達15000餘件,這些彩陶造型多變,花紋和圖案精美,藝術水平很高。柳灣遺址堪稱是一座彩陶藝術的寶庫。1、柳灣文化:柳灣文化早期墓葬中的陶器和裝飾品較多,晚期墓葬中生產工具大量增加,表明當時的原始農業和畜牧業有了進一步的發展。晚期墓葬中,主人往往是男性,多側身直肢;女性緊靠男性,多側身屈肢,這表明柳灣文化晚期已進入父系氏族公社時期。2、彩陶盆:1973年秋,在大通縣上孫家寨,出土了一件內壁繪有舞蹈圖案的彩陶盆。這件彩陶的舞蹈圖案花紋極其精美,堪稱青海古代文化的珍品,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和研究價值。盆高12.7厘米,口徑28.5厘米;舞蹈花紋圖案共3組,每組5人。3、青銅時代的文化:我國在夏朝時進入青銅時代,跨越商朝、西周,截止於春秋,延續了1600年左右。青海發現的青銅時代文化遺址很多,具有代表性的是相當於夏、商時期的卡約文化,和相當於西周時期的諾木洪文化。卡約文化主要分布在青海東部的湟水流域及黃南、海南、海北等地區。迄今為止,已發現遺址1000餘處,出土文物異常豐富,除大量陶器之外,還有石制、骨制的生產工具。諾木洪文化主要分布在海西的柴達木盆地。出土文物除毛織品殘物及銅刀、銅斧等銅器外;還發現了翻地用的骨耜,收割用的石刀,以及定居的房屋和牧畜圈欄。表明當時的人們在冶銅、毛紡織技術方面,已經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經考古研究確認,卡約文化和諾木洪文化都是青海的本土文化。從經濟類型來看,農牧業並舉是當時主要的生產活動,在某些地區,以畜牧業為主。根據當時的民族分布來看,這兩種文化應屬羌人文化。
⑥ 詳談「青海阿柔部落」
青海阿柔部落是全名藏阿柔部落,藏族部落名。青海省河南蒙古族自治縣6大部落中的藏族部落。在自治縣西部。東鄰智後茂和托葉瑪部落,南連甘肅瑪曲縣,西接果洛瑪沁縣之雜斯合部落,北毗同德縣葉吾部落和澤庫縣隆務三庄。黃河流貫該部。為黃河南蒙古親王旗直轄4大部落之一。
境內一度設有蒙古親王府,並有河南縣最大寺院曲格寺。青海和碩特部蒙古首領察罕丹津曾在此迎接拉卜楞寺一世嘉木樣活佛,接待七世達賴喇嘛格桑嘉措。
二百年前自果洛游牧至此定居。其先人魯哇嘉本小頭人,始稱所部為「藏阿柔」,下轄小部。部落設贊格(章京)1人,在蒙古親王統轄下執掌部務,贊格下設尕保若幹人,協理日常事務。
(6)青海藏族阿柔部落社會歷史文化研究擴展閱讀:
藏族最早起源於雅魯藏布江流域中部地區的一個農業部落。據考古發現,早在4000多年前,藏族的祖先就在雅魯藏布江流域生息繁衍了。據漢文史籍記載,藏族屬於兩漢時西羌人的一支。藏族的先民們像許多經歷石器時代的先民一樣,他們先經過群居採集、狩獵生活階段,逐步學會了飼養和農耕。
雅魯藏布江南岸雅隆地區的藏族先民後來又分成六部,即六氂牛部諸部落。公元6世紀,雅隆部落首領做了部落聯盟的領袖,號稱王(藏語音「贊普」)。此時已進入奴隸制社會。
⑦ 有關藏族的文化介紹,越簡短越好。
藏族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藏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藏語支,分為藏、康、安多三種方言,並且是有文字的,而嘉絨藏族很少見是沒有文字的方言。現行藏文是7世紀初根據古梵文和西域文字制定的拼音文字。藏文的使用加強了藏族與中原地區經濟的聯系。
藏族文學豐富多彩,包括作家文學和民間文學,在數量上居中國少數民族前列。《格薩爾王傳》是民間說唱體英雄史詩,它是已知世界上最長的說唱史詩;藏族文學經典《倉央嘉措情歌》也已享譽世界。
藏歷是藏族先民所創造的屬於藏族的歷法,它不同於漢族的歷法,已經有了1000多年的歷史。藏歷有三大元素,包括藏族文化固有的物候歷,由印度引進的時輪歷,與及由漢人引進的時憲歷。是藏族文化中最富有價值的一種民間文化。現有史可證的藏族歷書,最早出現在13世紀(元朝),到19世紀,藏族歷書的編定已經趨於完善。
藏族的歷史是中國歷史不可分割的一個組成部分,是中國及南亞最古老的民族之一。7世紀初期吐蕃建政之後,吐蕃與唐朝的接觸日益頻繁。10世紀到16世紀,是古代藏族文化興盛時期。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
藏族普遍信仰藏傳佛教。公元七世紀佛教從天竺傳入吐蕃,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藏族人民創造了燦爛的民族文化,在文學、音樂、舞蹈、繪畫、雕塑、建築藝術等方面,留下了極為豐富的文化遺產。藏族雕刻技藝高超。此外藏戲獨具特色,藏醫葯學也是人類重要遺產。
⑧ 青海的歷史 發展次序!南涼 北凉 西夏 吐蕃 漢朝 唃斯啰 羌族 等部落 是怎麼演變的!貴德 羊峽古碑 指什麼
青海歷史悠久,地處華夏民族的搖籃——黃河、長江的源頭。早在距今二三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晚期,青海先民即在今柴達木盆地、昆侖山一帶活動生息。據考古發掘,眾多的古文化遺存證明,青海的開發至少已有五六千年的歷史。省境內新石器時代文化燦爛輝煌 ,青海彩陶舉世聞名。青海的古文化與羌人及其先民有關。古羌人活動地區很廣,西起黃河源頭,東到隴西地區,南達四川西部,北至新疆鄯善一帶。秦漢時,羌人部落有150多個 ,每一部落有酋長,互不統屬,過著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生產力低下,屬原始社會形態 。商周時代形成了羌部落,史稱「西羌」。據商朝甲骨文記載,商高宗武丁出兵征伐西羌,青海東部大片地區納入商朝版圖。西周時期,青海與中原地區發生了政治、經濟聯系。 從中國戰國時代到漢朝,匈奴向南入侵幾百次,屠殺平民,搶掠財物,嚴重破壞了中原的正常生活,漢朝被迫反擊匈奴。漢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西漢王朝派驃騎將軍霍去病出兵擊敗河西匈奴,設令 居塞,並在河西設4郡。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漢軍征討河湟羌人,在湟中設「護 羌校尉」,開始經略湟中,築西平亭(今西寧市)。從此,漢王朝開始了對青海東部的控制 。漢宣帝神爵元年(前61年),趙充國奉命平先零羌楊玉得勝後,罷兵田於河湟,設「金 城屬國」,先後設置臨羌(治所在今湟源縣)、安夷(治所在今平安縣)、破羌(治所在今 樂都縣)、允吾(治所在今民和縣)、允街(治所在今甘肅省蘭州市紅古區)、河關(治所 在今貴德縣)7縣,青海東部地區正式納入中原封建王朝郡縣體系。三國時,魏文帝黃初三 年(222年),憑依漢西平亭故城,修成西平郡城。古代青海東部屬於中原王朝統治,漢時曾設西海郡、河源郡、湟源郡、金城郡,控制了今天的青海貴南、貴德以及西寧和湟源等地,還設立護 羌校尉。 東晉十六國時,前涼、前秦、後涼、南涼、西秦、西夏、北涼相繼統治過青海河湟地區。 公元7世紀,松贊干布統一西藏高原,建立了吐蕃王朝。先後兼並了羊同、蘇毗、白蘭 、黨項諸羌,盡得其地。唐「安史之亂」後,吐蕃進一步東進,控制了青海全境,統治近200年。五代十國青海吐蕃部落分散,不復統一。唐末,「嗢末」一度控制河湟地區。 宋時,角廝羅勢力漸 強,以青唐城(今西寧)為中心,在河、湟、洮地區建立了以吐蕃為主體的宗咯地方政權, 臣屬於宋。徽宗初,角廝羅政權勢力日衰,宋軍遂進占河湟地區。崇寧三年(1103年),宋改鄯州為西寧州,是 「西寧」見於歷史之始。北宋亡後,金和西夏佔有河湟地區,約一個世紀。 公元13世紀,南宋理宗元慶三年(1227年),成吉思汗進軍洮、河、西寧州,青 海東部地區納入蒙古汗國版圖。忽必烈即位初,在河州設吐蕃等處宣慰使司都元帥府,管轄 青、甘一帶吐蕃部落。至元十八年(1281年)設甘肅行中書省,轄西寧諸州。 明洪武六年(1371年)改西寧州為衛,下轄6千戶所。以後又設「塞外四衛」:安 定、阿端、曲先、罕東(地當今海北州剛察西部至柴達木西部,南至格爾木,北達甘肅省祁 連山北麓地區)。孝宗弘治元年(1488年),設西寧兵備道,直接管理蒙、藏各部和西 寧近地,「塞外四衛」由西寧衛兼轄。明初青海東部實行土漢官參設制度。在青南、川西設 有朵甘行都指揮使司,又在今青海黃南州、海南州一帶設必里衛、答思麻萬戶府等。 16世紀初,厄魯特蒙古4部之一的和碩特部移牧青海,一度成為統治青海的民族。清 雍正初年,羅卜藏丹津反清斗爭失敗後,清朝在青海設置青海辦事大臣,統轄蒙古29旗 和青南玉樹地區、果洛地區及環湖地區的藏族部落。青海東北部西寧衛改為西寧府,仍沿襲 明朝的土司制度,屬甘肅省管轄。 1912年北洋軍閥政府任命馬麒為西寧總兵,1915年又任命其為蒙番宣慰使和甘邊寧海鎮守使。從此,馬家軍閥統治青海近40年。1928年9月5日,南京國民政府決 定新建青海省,治設西寧。1929年1月,青海省正式建制。1949年9月5日,西寧解放。1949年9月26日,青海省人民軍政委員會宣告成立。1950年1月1日青海省人民政府正式組成,以西寧為省會羊峽古碑 :
羊峽即龍羊峽,在貴德縣城西20公里處,是黃河上游最大峽谷之一。黃河貫流其中,兩岸峙立,勢若門戶,洶涌澎湃,龍吟虎嘯,極其壯觀。"古碑"指峽中峭壁上刻的文字。據民國二十一年(1923年)縣長張祜周的《貴德風土調查大綱》記載"明洪武九年(1376年),吐蕃所部州城邀陰烏斯藏使者,掠其輜重,復以愈為征西將軍,往討之。愈分軍為三,覆其巢穴。窮追之昆侖山,斬首無算,獲馬畜一千餘萬,刻石記銘,遂置歸德……謂是此刻"。然年代久遠,古壁上字跡,模糊不清,不知所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