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寧武縣的歷史文化遺產

寧武縣的歷史文化遺產

發布時間:2021-03-09 06:09:01

❶ 山西寧武有什麼名勝古跡

寧武縣,縣內名勝古跡頗多,較著名的有寧武關、天池、玄池、明代古樓等。寧武關與偏頭關、雁門關、平型關遙相呼應,古有樓煩重鎮之稱,一向為兵家必爭之地。寧武是座關城,歷史悠久,古跡名勝甚多,旅遊資源得天獨厚,素有黃土高原上綠色明珠之稱,境內山、水、關、林、洞、谷、石、瀑、寺、甸、草、湖、泉、谷、廟等自然、人文景觀獨具特色,積淀著深厚的歷史文化,折射出燦爛的汾河文明,旅遊資源品種之多、密集度之高都是全國少有的。早在隋、唐時,寧武就是馳名遠近的風景名勝地。著名的寧武八景有:汾源靈沼、天池錦鱗、蘆芽滴翠、支鍋奇石、旁橋煙虹、梁峪流蝦、禪房夕照、恢河伏流。此外還有寧武關古樓、鳳凰古城、冰窖、寧化萬佛洞、涔山仙人洞、青龍山天花洞,曉祖寶塔、昌寧公祠、萬佛寺等名勝古跡。境內山川秀美,峰巒疊嶂,關城巍峨,寺廟林立,既有險峻奇特、風景秀麗的名山大川,又有歷史悠久、珍寶薈萃的人文景觀。擁有蘆芽山國家自然保護區、管涔國家森林公園、萬年冰洞國家地質公園。古代就有風景優美的八景,現在挖掘出大小景點160多處,其中有世界級景點萬年冰洞,國家級景點懸崖棧道和懸棺,省級景點高山天池群、高山草甸馬侖草原、蘆芽山等,還有三晉母親河的發源地汾河源頭,吸引著大量中外遊客。管涔山國家森林公園棲息著世界珍禽褐馬雞,其主峰蘆芽山海拔2754米,因狀如出水蘆芽而得名,以險、奇、絕聞名於世。山上怪石嶙峋,壯麗驚險,山間流水虹布,鳥語花香,山下森林茂密,野生動物出沒無常,整個山勢粗獷雋秀,原始古樸,是當代返樸歸真回歸自然式旅遊的極好去處。與蘆芽山遙相對峙的荷葉坪山和馬侖草原,幾萬畝高山草甸水草豐盛,是歷代帝王的飼牧、馴馬基地。天池湖泊群鑲嵌在海拔1954米的高山之巔。世界奇觀萬年冰洞,巨石陡峭,冰柱林立,積冰終年不化,形成於第四世紀,為目前已發現的冰洞之最。中國最早的《辭海》版本記載了兩處天池,寧武天池為其中之一,是鑲嵌在海拔1954米高山之巔的湖泊群系中最大的湖泊,面積達0.8平方公里。天池水「陰霖不溢,陽旱不涸,澄清如鏡」。從古至今是避暑、觀光、狩獵的勝境。漢武帝劉徹、北魏孝文帝跖跋元宏,北齊文宣帝高洋高渲及北齊後主高緯,後漢劉淵、劉曜,隋楊堅父子、唐李淵父子均在此留下足跡。尤其是隋大業四年(608)隋煬帝敕令環天池築起避暑行宮汾陽宮,七年修建樓台亭榭,宮宇殿閣,迤麗百里達今寧化鄉。寧武萬年冰洞是中國一萬多個洞中僅有的八九個冰洞之一,且儲冰量最大。炎炎盛夏依然是滴水成冰,不愧為中華一絕,世界奇觀。象頂一品石形象逼真,驚險絕倫,相傳為古代治水英雄台駘治水時的指揮台。情人谷溫馨、浪漫,暢游於此倍感情真、景親。翔風山古寺廟時隱時現,以懸棺、懸空寺、懸空村、懸崖棧道為主的「四懸」景觀令人驚嘆不已,回味無窮。寧武古關、寧化城、趙長城等人文景觀給世人留下了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寧武還是三晉母親河、黃河中游最大的支流汾河的發源地,汾河水縱貫山西760km。清真山上有懸空棧道42公里,用於連接建立在縣空近百米的石崖半腰間的眾多的古代佛教名剎。寧武還有聞名於世的趙國長城、紫塞長城的支鍋奇石、龍口飛翠的汾源靈沼,還有縣城巍然挺拔的鼓樓。寧武山清水秀資源多,是一塊流金溢彩、神奇美麗的寶地,是一方潛力巨大、亟待開發的熱土一年四季皆為旅遊的佳期。不遠的將來,神奇美麗的寧武定會成為一處集游樂、觀光、避暑、休閑、度假、狩獵、探險、自然保護、區域研究於一體的聞名全國、享譽世界的新型自然風光與濃郁文化交融的旅遊區。

❷ 寧武縣的歷史沿革

漢朝置樓煩縣,魏、西晉屬樓煩縣,永嘉年廢樓煩縣。
北魏置太平郡,後置廣寧郡、神武郡。
隋大業四年(608年),置樓煩郡,隋末廢。
唐於樓煩郡治置寧武軍,後廢。
五代北漢乾佑五年(952年),置寧化軍,後廢,又置固軍,屬嵐州。
宋太平興國四年(979年)改為寧化縣。太平興國五年(980年)置寧化軍。熙寧三年(1070年)廢。元佑元年(1086年)復置寧化縣,崇寧三年(1104年)廢。
金大定二十年(1180年),置寧化縣。
金大定二十二年(1182年),升寧化軍為州。
明洪武三年(1370年),置寧化所。成化三年(1467年),寧武設關。
清雍正三年(1725年),寧武設府。
民國二十五年(1937年),日軍侵入寧武縣。
民國三十四年(1946年),寧武解放至今。

❸ 寧武的人文歷史

寧武縣,漢置樓煩縣,魏、西晉因之,永嘉年廢。北宋置寧化軍。金稱寧化縣,為寧化州治。明洪武三年置寧化所(故址在進縣南之寧化鄉)。成化處建寧武關,清雍正三年置寧武縣,為寧武府治。民國元年廢府留縣,今因之。
寧武歷史文化悠久,早在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繁衍。楊庄等處古文化遺址所遺貿的石斧、陶片,為史學界研究黃河中游地區文化發展,提供了依據。公元前11世紀到公元前476年,古老而善於射騎的樓煩部族(或氏族)便活動在今寧武一帶。公元前277年,趙國征服樓煩,趙武靈王為實現滅秦大計,重用樓煩將士,今寧武是其駐扎的主要地域。隋代,幾十萬工匠在今寧武天池、汾源一帶,建築了規模宏大的汾陽宮。唐代、天池、元池、樓煩是朝遷的重要軍馬基地。元代,戌邊軍民開始在今寧武一帶屯田墾植,結束了當地有史以來的荒漠狀態。明清以來,修內邊、築城池,營建寺廟,寧武一步步發展起來。
明洪武年間設鎮西衛、屬太原府管轄。成化四年立寧武關。嘉靖十九年,寧武為山西鎮,統領雁門、寧武、偏頭三關軍事。清雍正三年始改為寧武縣為寧武府治,領「寧武」、「神池」、「五寨」、「偏關」四縣,屬山西雁門道。民國初年廢府,建國後為「寧武縣人民政府」,隸屬山西省忻縣地區行署轄。1959年1月劃歸晉北專署,1961年重歸忻縣專屬。 「文革」期間改「縣人民政府」為「縣革命委員會」,屬忻縣地區革命委員會管轄。1981年3月,縣七屆人民代表大會改「縣革命委員會」為「縣人民政府」至今,現為山西省忻州市人民政府管轄。
自戰國到明末,寧武地區或邊關要地,聯絡內地和北方少數民族的重要通道,或內地漢民族與北方少數民族的雜居地,民族商賈文化交往的主要地段。寧武特殊的地理環境養育了粗獷、剛強的寧武人民,勤勞淳樸的寧武人民創造了光輝燦爛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古代疏通汾水河道、降伏水患的治水始主台駘長期生活在今寧武一帶,在今寧武定河村建有「昌寧公家廟」,立祠紀念。漢代著名女文豪班姨妤就是古樓煩人。劉肇文開本縣留學外國的先河。丁致中、南桂馨早年參加同盟會,參與辛亥革命太原起義,在推翻清朝統治的革命 斗爭中曾作出重要貢獻著名文學呈敬梓之長子吳良曾任寧武知府,政績顯著。寧武籍王春菁、王春葳姐妹在30年代括襄全國網球單打、雙打冠軍,為寧武和山西人民爭得殊榮。抗日戰爭期間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賀龍、關向應、王震、余秋里長期戰斗在寧武一帶,留下許多革命足跡和光榮傳統。寧武人民出生入死英勇斗爭,涌現出無數可歌可泣的英雄模範。舊堡村民兵分隊長、晉緩特級民兵英雄張初元創造了一手拿槍一手拿鋤,敵人來了就戰斗,敵人走了便生產的勞武結合的經驗,譽滿晉綏。席麻窪村民兵隊長邢四娃組織帶領民兵開荒地種軍火田,創辦「軍火合作社」,婦幼皆知,聞名遐邇。抗日、解放戰爭期間寧武數以萬計的人民支前參戰,為革命有1076名烈士犧牲。

❹ 山西忻州寧武的民俗民風

山西的民風民俗是千百年來地方流傳下來的傳統歷史,它是祖國的文化遺產,其獨特的形式和濃厚的氣氛,蘊藏著中國文化的底蘊。它並非是每個人的意願而行成和改進增補的,如:
威風鑼鼓:

威風鑼鼓是流行於臨汾地區的一種集體敲擊表演,得名於鼓手錶演時展示的各種勇猛姿態。它常常在慶祝農歷新春,豐收,群眾遊行和其它歡樂的場合表演。 威風鑼鼓最早據說是在古代堯帝時期出現。到現在已經有4000多年的歷史。每年農歷四月初八,堯帝的兩個妻子娥皇和女英去看她們的父母時,堯所在的部落的人們敲鑼打鼓為她們送行。當她們回來時,她們村的人們也以同樣的方式歡送她們。從那時起,威風鑼鼓就成了一種習俗。許多大村莊都有他們自己的鑼鼓隊。

晉南花鼓:

晉南花鼓起源於萬榮縣,後來流行於整個晉南地區。據說晉南花鼓是在明朝時期由安徽鳳陽逃荒的人們將它帶到了萬榮縣。萬榮花鼓表演有三種形式:高鼓(鼓置於胸前),低鼓(鼓置於腰間)和多鼓(身體攜帶多面鼓)。表演者邊敲邊舞,通常還伴有大鑼和鐃鈸。

象木偶戲一樣,皮影戲也常常演出一段民間故事。戲中人物和道具由皮革製成,它們的輪廓被投影到屏幕上。表演者在幕後為戲中的人物配音和演唱。

炕畫

山西有在炕周圍牆上作畫的習俗。這些畫用來裝飾房間和保護粉刷的牆壁。 炕畫內容豐富,從風景,花鳥,野獸到歷史和傳說故事。在原平發掘的宋代古墓中發現了與現代炕畫相似的壁畫,證明了炕畫這種民間藝術至少已有800年的歷史了。

刺綉

山西農村的這種手工作品十分普及。各地的刺綉都有它們獨特的形式:有的華麗精美,有的庄嚴清晰,有的簡單精製。 刺綉作品有三種,衣服、日常用品和典禮裝飾。在傳統衣服上,刺綉通常用來裝飾領子、袖子和童鞋、圍兜和童帽。日常用品中,一種典型的刺綉作品是枕頭,有的設計成兩只虎頭、一隻人臉虎頭、一隻魚尾虎頭或一隻青蛙。現在,刺綉更廣泛地作在墊子、鞋墊、錢包和旅遊紀念品。用於典禮的刺綉作品主要有掛在廟宇上的垂簾和殉葬衣服。

平陽木板年畫

源於宋朝平陽(古臨汾)的木板年畫藝術在元、明、清時期得到廣泛發展。宋朝滅亡以後,元代統治者強迫許多印刷工人從南方遷到平陽,使這里成為印刷工業的中心,從而產生了平陽木板年畫。大部分平陽木板畫是由有此嗜好的農民在業余時間雕刻印製而成的。取材於當地的習俗和傳說故事,木板畫的內容主要是些花、鳥、魚和歷史人物。採用誇張生動的描寫手法和鮮明的顏色,畫面充滿當地的風味,反映了當地人民健康、勇敢、浪漫的性格。平陽年畫根據不同的用途有不同的種類。有的懸掛在卧室,有的貼在門窗上,有的則用來裝飾廚房或桌子。

霍州麵塑

當地人稱之為羊羔兒饃,古時的「羊」同「祥」,取吉祥的寓意。春節來臨前,農家婦女會捏制小貓、小狗、小虎、玉兔、雞、鴨、魚蛙、葡萄、石榴、茄子、佛手、等形象的麵塑製品,以象徵吉祥如意、福壽榮華。在寒食節時,上墳祭祖用的麵塑造型是「蛇盤盤」。據說,吃掉「蛇頭」便能「減毒頭,免災禍」。

農歷七月十五,霍縣境內麵塑種類最多,有豬頭、羊頭、麥秸集、針線籮筐、頂針、剪子、針線、坐餑餑、獅、虎、狐狸等等造型。農歷七月七日「乞巧節」,傳說在這一天婦女吃了「針線」、「頂針」之類的麵塑就心靈手巧。新媳婦過門第一年,娘家要給女兒送「羊羔兒饅頭」。嬰兒滿月,姥姥家製作直徑達尺余的「囫圇」,即在面圈上塑出十二屬相的麵塑。賓客來祝賀,便把「囫圇」切一塊送給來人享用。絳州麵塑 降州即今日新絳縣。逢年過節,這里的家家戶戶都要用麵粉捏制出千姿百態的麵塑歡度節日。由於這里的麵塑注重彩色點染,花色絢麗,所以當地人稱之為「花饃」。花饃造型比較誇張,尤其以「走獸花饃」最為出色。五寨面魚 晉西北五寨縣的老百姓,有一種捏面魚的習俗。捏面魚就是用麵粉捏成魚的形狀。捏制的面魚經過著色加彩,然後用文火烘乾,便可當工藝品收藏了。面魚可用來贈送親友或外出時作干糧。除了捏面魚外,還捏制瓜果類,花草類、動物類、禽獸類、人物類等多種類型的製品,也習慣稱之為面魚兒。等這些都是歷史的回顧和展望,讓我們共同去維護祖國的文化遺產,希望我的回答你能滿意

❺ 介紹一下寧武縣

寧武縣是中國山西省忻州市所轄的一個縣。 寧武縣總面積為1966平方公里,2003年人口為16萬人。寧武位於山西省北中部,東徑111°50′-120°40′,北緯38°31′-39°8′之間。境北以內長城為邊,與朔州相鄰;西北以黃花嶺為界,與神池縣接壤;西南以荷葉坪山、蘆芽山為屏,與五寨、岢嵐相望;南部與靜樂縣相銜;東南以雲中山與忻州分界;東部與原平市連通。縣境南北長約105km,東西寬約45km,總面積1987.7平方公里。城南距太原180km,北達大同180km。由於古寧武城酷似一隻展翅欲飛的鳳凰,故又稱「鳳凰城」。
政府駐鳳凰鎮。郵編:036700。行政區劃代碼:140925。區號:0350。

人口民族
2003年總人口16萬人。

2000年,寧武縣轄4鎮18鄉,總人口152938人,各鄉鎮人口:鳳凰鎮44843陽方口鎮19442東寨鎮14951石家莊鎮4214盤道梁鄉1556薛家窪鄉2664下白泉鄉2371餘庄鄉4628東庄鄉2898迭台寺鄉4144春景窪鄉1519涔山鄉2830大廟鄉929前馬侖鄉1060化北屯鄉8013寧化鄉4581西馬坊鄉8689新堡鄉6600懷道鄉6196圪廖鄉3307東馬坊鄉5776輝順淘鄉1727(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自然地理
屬溫帶大陸性氣候,按1959年山西省氣象局氣候區劃,屬高山嚴寒區和寒冷乾燥區。特別是:氣候寒冷,多大風,冬季漫長,無霜期短,山區雨多,其它地區雨量偏少,溫度差別大,雨量高度集中於7月和8月。氣溫、降水有明顯的垂直分布,光照時間在各地,以及一地的向陽坡和背陰坡有很大差異。

年平均氣溫6.2℃,極端最低氣溫-27℃,7月平均20.1℃,1月平均-9.9℃,年較差為30.0℃。無霜期120至130天。日照總時數平均為2835時,日照百分率67%,年平均太陽總輻射142.3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氣溫為2-6℃。

平均降水量470-770mm,山區降水較多,在600mm以上。各季降水佔全年降水量的百分比為:春季13%,夏季65%,秋季20%,冬季2%。在歷年記錄中,降水年際變化十分明顯。最多年降水量710.5mm(1959年),最少為226.1mm(1965年),一日最大降水量100mm。

地勢高峻,山嶺縱橫,一般海拔在2000m左右。東部有雲中山,以土石山為主,主要山峰有大石人梁、雞關山和老龍庵等。以大石人梁為最高,海拔2428m。西部由管涔山、蘆芽山組成,諸山層巒疊嶂,峻峭壁立、密林叢生。主要山峰有卧羊?⒒撇萘骸⒑梢鍍旱齲

❻ 山西的歷史文化遺產都有哪些

山西是中華文明發祥地之一,春秋時為晉國,故簡稱晉。悠久的歷史留下眾多的文化遺產,加上復雜的地形地貌、河流山川形成的自然景觀,旅遊資源十分豐富。

山西現存的古建築居全國之首,列為國家重點保護的有50處,省級400多處。四大佛教聖地之一的五台山,寺廟群集千年之萃。其中,以我國現存最古的木構建築南禪寺。集北魏至清代多種建築為一體的佛光寺及顯通寺,塔院舍利塔最為有名;

建於北魏的恆山懸空寺懸於懸崖峭壁之上,以驚險奇特著稱;

太原的晉祠是形式多樣的古建築薈萃的游覽勝地;

平遙古城是全國現存三座古城之一,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芮城永樂宮是典型的元代道觀建築群,宮內壁畫是我國繪畫藝術的珍品;

永濟普救寺是《西廂記》。《鶯鶯傳》故事發生地;

解州關帝廟是全國規模最大的武廟;

雲崗石窟是全國三大佛教石窟之一,氣勢雄偉。雕刻精細;

應縣木塔建於文代,高67.31米,是我國最高的古木構建築;

因拍攝《大紅燈籠高高掛》而聞名的祁縣喬家大院,加上祁縣渠家大院。靈石王家大院,太谷三多堂,共同組成山西晉中的大院民俗文化。

山西名山大川遍布,自然風光資源豐富優美。

北嶽恆山是五嶽之一,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綿山氣候宜人,自古就是避暑勝地,晉國名臣介於推攜母被燒死於此山;

北武當山、靈空山、管涔山等也各有特點;

黃河壺口瀑布是僅次於黃果樹瀑布的全國第二大瀑布,

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山西還建有龐泉溝、蘆芽山、歷山、莽河等自然保護區,風景秀麗。景緻各異,有古樹名木,珍稀動物出沒,褐馬雞是國家珍稀動物

閱讀全文

與寧武縣的歷史文化遺產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