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第一個對中國免簽的歐洲國家,是哪一個國家
一直以來想去歐洲旅行,就意味著出發前需要准備大量的簽證資料,走最繁瑣的流程,才能獲得一張歐洲申根簽證。而當有第一個歐洲國家宣布對中國免簽的時候,似乎去歐洲不再像以往那麼困難。2017年1月1日塞爾維亞官宣對持有普通護照的中國人執行免簽入境30天的政策,成為第一個對中國免簽的歐洲國家。不少驢友聽到這一消息,就開始蠢蠢欲動看機票酒店了。
而且曾經有調查顯示,塞爾維亞的國民對中國的好感度達到了70%。中國曾幫助塞爾維亞“救活”了當地唯一一家鋼鐵企業,當時是個大新聞幾乎所有塞爾維亞人都知道這件事。在塞爾維亞街頭經常能看到中國製造的身影,比如HW和DJ;首都貝爾格萊德那幾座出名的大橋也是我們國家造的,當地人一致認為中國人修建的大橋質量就是好。因此中國遊客在塞爾維亞會受到非常熱情的歡迎。甚至貝爾格萊德很多遊客集中的地方,中文的路牌更是隨處可見,遊客在這里既感到親切又不用害怕迷路。
❷ 我想知道歐洲歷史發展的詳細的過程,就是一個時期脈絡,越詳細越好,需要從史前文明開始,一直到現在的
歐洲有著悠久的文明發展史。公元前4000~前2500年在南歐和西歐曾廣泛分布有巨石文化,隨後位於歐洲東南部的愛琴海地區勃興為世界古文明的發祥地之一,稱愛琴文明,給人類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產。公元前6世紀,古羅馬國家興起,逐漸發展成一個囊括半個歐洲(大不列顛群島至多瑙河口一線以南)及北非、西亞在內的龐大帝國,而義大利所在的義大利半島一直是其政治和經濟的核心區域。紀元初年,歐洲人口約3200萬,其中半數以上分布於南歐,而東歐、北歐及不列顛群島合計尚不足1/10。公元3世紀後,羅馬帝國漸趨衰弱,原先居住在北歐的日耳曼人及居住在東歐的斯拉夫人相繼大量入侵,這一歷史進程所伴隨的人口大遷移和經濟、文化上的廣泛交流,大大促進了歐洲的全面開發,14世紀中葉全洲人口達到8100萬,南歐的比重降至1/3,其他地區尤其是東歐均明顯上升。
15~16世紀,在南歐和西歐的一些國家中,資本主義開始萌芽,通過地理大發現和對海外殖民地的掠奪,西班牙、葡萄牙、荷蘭、法國和英國相繼發展成為具有世界影響的強國,在隨後的資產階級革命和產業革命中,西歐進一步確立了在歐洲經濟、文化中的領先地位。19世紀中葉,北歐、中歐和東歐諸國也走上了資本主義發展道路,南歐國家發展則相對緩慢。1900年歐洲人口為4.15億,南歐的比重已不足1/4。由於資本主義的迅速發展,19世紀歐洲的經濟、文化水平在世界上已遙遙領先,幾個歐洲列強的殖民地遍布各大洲,幾千萬歐洲人移居海外,對世界人文地理和經濟地理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20世紀的前半期,歐洲先後成為兩次世界大戰的主要策源地。由於戰爭的破壞,以及資本主義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規律的作用,歐洲在世界上的地位相對下降,其人口佔世界的比重由1900年的25%下降到1950年的20%,工業生產所佔比重亦由65%降至45%。在這個過程中,歐洲政治地圖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1917年並誕生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蘇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又涌現出一批新的社會主義國家。自50年代起,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成員國為一方,以華沙條約締約國為另一方,在歐洲形成了政治上和軍事上的長期對峙,這一基本形勢迄今沒有根本變化。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的40年中,歐洲的經濟得到了迅速的恢復和發展,在世界上仍有著廣泛的、舉足輕重的影響。由於原有基礎或社會制度等的不同,戰後歐洲各地區的發展速度有較大差異,南歐、中歐和東歐發展較快,但西歐、北歐的經濟、科技發展總的水平在全洲范圍內仍處於領先地位。
這個問題問得倒不錯,在知道里很少見到不帶愚笨色彩的問題,沒想到今天還真看到了,很榮幸回答這樣的問題。
❸ 歐洲歷史是怎麼發展的
羅馬的覆滅——文藝復興——大航海時代——工業革命——第一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後重建(歐盟成立)——???
❹ 歐洲簽證
就經驗來說,法德兩個國家最好簽,如果你的入境國打算是德國的話,最好就去簽德國吧,省得填申請表的時候麻煩。
其他手續提前一個月辦就來得及,但是如果你要是自己在國內自保的話,自保金要提前6個月在一個活期賬戶里存入幾萬塊錢,因為使館不接受定期存款證明和近期存入活期的資金。
是申根簽證,申根簽證大分類下邊的旅遊簽證小分類。
❺ 關於歐洲簽證
關於歐洲簽證有以下幾點
1、去歐洲國家只需要申請兩個簽證,一個為英國簽證、一個是歐洲的申根簽證,英國簽證和申根簽證所需要的簽證資料都是一樣的
2、向使館預約的人數和最終送簽人數差距必須控制在10%之內,否則使館將拒絕受理。
3、如果有舊護照必須提供;如舊護照丟失,需要當地派出所掛失的報案手續單或本人寫的詳細的丟失說明。
拓展資料
在職證明:需要體現申請人的工作年限,月薪,出行的具體時間,並要求標明公司地址和工商局注冊號。
❻ 歐洲簽證什麼時候知道自己通過了
商務簽證比較快 差不多三到四周 有兩周就拿到的
最快的是外交公務簽證 五天
根據不同的居留目的,使館會決定是不是提交到德國外貴人管理局,如果是,使館會告訴你八到十二周;如果不是就要快的多。
使館給你的答復並不說明你簽過了。還需要「冷靜期」,也就是他告訴你的20天,著這段時間內可能會有各種各樣的問題,比如簽字,補交材料等。
❼ 我想了解一下歐洲的發展歷史
歐洲有著悠久的文明發展史。公元前4000~前2500年在南歐和西歐曾廣泛分布有巨石文化,隨後位於歐洲東南部的愛琴海地區勃興為世界古文明的發祥地之一,稱愛琴文明,給人類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產。公元前6世紀,古羅馬國家興起,逐漸發展成一個囊括半個歐洲(大不列顛群島至多瑙河口一線以南)及北非、西亞在內的龐大帝國,而義大利所在的義大利半島一直是其政治和經濟的核心區域。紀元初年,歐洲人口約3200萬,其中半數以上分布於南歐,而東歐、北歐及不列顛群島合計尚不足1/10。公元3世紀後,羅馬帝國漸趨衰弱,原先居住在北歐的日耳曼人及居住在東歐的斯拉夫人相繼大量入侵,這一歷史進程所伴隨的人口大遷移和經濟、文化上的廣泛交流,大大促進了歐洲的全面開發,14世紀中葉全洲人口達到8100萬,南歐的比重降至1/3,其他地區尤其是東歐均明顯上升。
15~16世紀,在南歐和西歐的一些國家中,資本主義開始萌芽,通過地理大發現和對海外殖民地的掠奪,西班牙、葡萄牙、荷蘭、法國和英國相繼發展成為具有世界影響的強國,在隨後的資產階級革命和產業革命中,西歐進一步確立了在歐洲經濟、文化中的領先地位。19世紀中葉,北歐、中歐和東歐諸國也走上了資本主義發展道路,南歐國家發展則相對緩慢。1900年歐洲人口為4.15億,南歐的比重已不足1/4。由於資本主義的迅速發展,19世紀歐洲的經濟、文化水平在世界上已遙遙領先,幾個歐洲列強的殖民地遍布各大洲,幾千萬歐洲人移居海外,對世界人文地理和經濟地理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20世紀的前半期,歐洲先後成為兩次世界大戰的主要策源地。由於戰爭的破壞,以及資本主義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規律的作用,歐洲在世界上的地位相對下降,其人口佔世界的比重由1900年的25%下降到1950年的20%,工業生產所佔比重亦由65%降至45%。在這個過程中,歐洲政治地圖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1917年並誕生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蘇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又涌現出一批新的社會主義國家。自50年代起,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成員國為一方,以華沙條約締約國為另一方,在歐洲形成了政治上和軍事上的長期對峙,這一基本形勢迄今沒有根本變化。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的40年中,歐洲的經濟得到了迅速的恢復和發展,在世界上仍有著廣泛的、舉足輕重的影響。由於原有基礎或社會制度等的不同,戰後歐洲各地區的發展速度有較大差異,南歐、中歐和東歐發展較快,但西歐、北歐的經濟、科技發展總的水平在全洲范圍內仍處於領先地位。
❽ 歐洲的歷史發展的階段
中世紀
中世紀史也叫中古史,指的是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到1640年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爆發這一時期的歷史。封建制度的形成、發展和解體是這一時期歐洲歷史的主線。但是世界各國封建社會的發展是不平衡的,當西歐在5世紀剛剛進入封建社會的時候,中國已經走完了約1000年封建社會的歷程。
在歐洲的封建社會里,國王、貴族和騎土等大大小小的封建主構成了金字塔般的等級制度,但是他們的權力和義務都是有限的,「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這種復雜的等級關系使得歐洲封建國家長期處在割據狀態,和東方中國「普天之下,莫非王上;率土之濱,莫非王巨」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君主專制大不一樣。各國統治者仍不斷進行戰爭,相互搶掠吞並,許多國家一直沒有出現統一的穩固政權。封建地主憑借土地所有權和政權對農民進行剝削。在歐洲,基督教會已成為封建統治工具,他們和世俗封建主共同維護封建制度。農民和農奴的勞動被封建主以勞役、實物地租、名目繁多的捐稅和教會「什一稅」等形式侵吞。農民的反抗持續不斷,但是起義的規模一般比較小,沒有像中國那樣發生過多次推翻了一個王朝的大規模農民戰爭。
無論是西方還是東方,封建經濟主要是以一家一戶農民為基本生產單位的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農民由於可以擁有一些基本的生產、生活資料,可以獲得一定的勞動產品,因此,勞動積極性比奴隸高得多。中世紀時代鐵制工具早已普及,再加上生產技術不斷進步,使社會財富大大豐富起來,並且促進了商業的發展。14、15世紀在地中海沿海地區,商品經濟發達的城市出現了專門從事商品生產的資本主義工場手工業。中國在16、17世紀,在江南一帶城市中也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在封建生產關系中滋生出資本主義生產關系,說明封建社會已經走到它的盡頭。從那時候起,歐洲一些國家的資本主義興起已形成一個不可逆轉的勢頭。
中世紀的歐洲,文化落後,思想愚昧,是歷史上所謂的「黑暗時代」,而在中國,正是文化和科學技術高度發達的時期,東西方文化形成了強烈的對比。宗教在世界廣大地區占據了思想領域的統治地位。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在許多國家成為「國教」。儒家學說則主宰了中國的思想領域。這種文化現象雖然對封建社會的鞏固一度有推動作用,而當資本主義興起後,它就成為社會進步和科學發展的障礙。伴隨著資本主義萌芽的產生,歐洲出現的「文藝復興」是人類思想的一次大解放,它促進了文化藝術的繁榮和近代科學的大飛躍。在東方,由於封建思想的長期桎梏,社會發展趨於緩慢,從此開始落後於西方。
啟蒙運動
啟蒙運動發生在十八世紀的歐洲,最初產生在英國,而後發展到法國、德國與俄國,此外,荷蘭、比利時等國也有波及。法國的啟蒙運動與其他國家相比,聲勢最大,戰斗性最強,影響最深遠,堪稱為西歐各國啟蒙運動的典範。
從字面上講,啟蒙運動就是啟迪蒙昧,反對愚昧主義,提倡普及文化教育的運動。但就其精神實質上看,它是宣揚資產階級政治思想體系的運動,並非單純是文學運動。它是文藝復興時期資產階級反封建、反禁慾、反教會斗爭的繼續和發展,直接為一七八九年的法國大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礎。啟蒙思想家們從人文主義者手裡把反封建、反教會的旗幟接過來,進一步從理論上證明封建制度的不合理,從而提出一整套哲學理論,政治綱領和社會改革方案,要求建立一個以"理性"為基礎的社會。他們用政治自由對抗專制暴政,用信仰自由對抗宗教壓迫,用自然神論和無神淪來摧毀天主教權威和宗教偶像,"天賦人權"的口號來反對"君權神授"的觀點,用"人人在法律面前平"來反對貴族的等級特權。他們就用這些思想啟發教育群眾,去推翻封建主義的統治,進而建立資產階級的政權.上述的這種思想,稱為啟蒙思潮,宣傳這種思想的話動,就稱為啟蒙運動。啟蒙運動,既是文藝復興時期新興資產階級反封建、反教 會斗爭的繼續和深化,也是資產階級政治革命的理論准備階段。如果將它同文藝復興運動作一比較,那就更為清楚了。首先,從反封建方面說,文藝復興運動的反封建,主要是反對封建領主的割據狀態,要求建立民族統一的君主專制政 體,以便在王權保護下發展資本主義經濟。而在啟蒙運動中,資產階級已完成資本原始積累的過程,進一步提出要求獲得政權,建立資本主義政治制度。文藝復興時代的反封建側重於思想意識、倫理道德的范疇;而啟蒙運動側重於政治制度和政權性質方面。
其次,從反教會方面說,文藝復興時期主要是揭露中世紀天主教會的貪污腐化,譴責修道院戕害人性的罪惡,要求進行宗教改革,廢除煩瑣的宗教儀式,提倡比較簡便的禮儀。在啟蒙運動時,由於唯物論和自然科學的發展,因此在反教會方面就比文藝復興時期更為徹底,它已把反教會提高到自然神論和無神論的高度。
再次,從人文主義思想的內涵上說,文藝復興時代強調的是反禁慾主義,要求個性解放,執著塵世,面向現實。到了十八世紀啟蒙時代,人文主義思想的重點,就轉移到提倡"自由、平等、博愛"等政治原則方面來。由於啟蒙運動具有政治思想革命運動的性質,因此啟蒙運動的參加者決不限於文學家。除法國的盂德斯鳩、伏爾泰、狄德羅、盧梭等四大啟蒙作家外,英國的哲學家洛克,科學家牛頓德國的美學家萊辛和海爾德爾,荷蘭的哲學家斯賓諾莎等等,均屬啟蒙思想家的行列。
還有,從文藝的風格和方法上說,啟蒙時期的現實主義,是文藝復興時期現實主義的繼續,但又有新的發展。它的特徵不在於情節的生動性和豐富性,不在於刻畫人物的性格,而在於具有更多的政論性,作家們都有意識地把他們自己的政治思想貫穿在文學作品之中。這些啟蒙著作,成了資產階級與封建階級爭奪政權的精神武器,是傳播資產階級世界觀的"網路全書"。作品中的語言不是詩化,而是流暢的雄辯的政論性散文,富有邏輯性,啟發性和戰斗性。有些作品,由於哲學意義的深刻、強烈,使它們變成小說化了的哲學淪文。啟蒙作家的作品都具有純理性的特點。
文藝復興
文藝復興是14世紀至16世紀歐洲文化和思想發展的一個歷史時期,是歐洲歷史上一次重大的新文化運動,是人類歷史上一個百花齊放、碩果累累、群星爭艷、人才濟濟的光輝時代。恩格斯稱之為《人類從來沒有經歷過的最偉大、進步的變革》,《是一個需要巨人而且產生巨人》的時代。
文藝復興最早源於義大利。義大利在當時的歐洲已經率先完成了從封建主義走向資本主義過渡的階級准備、思想准備和物質准備。馬克思曾說,《資本主義生產,最早是在義大利發展》。14、15世紀的義大利佛羅倫薩等地,隨著工場生產規模的不斷擴大以及生產技術的不斷進步,富裕的匠師和大作坊主成為了新興資產階級。他們需要取得與自身經濟地位相適應的社會地位,需要將本階級的價值觀、思想文化提升為社會主流。但當時的資產階級還是剛剛登上歷史舞台、正在成長的新生力量,為抗衡並最終戰勝其時頑固、保守、愚昧而殘暴的天主教會,必須找到一種強大的思想武器來武裝自己。它必須能喚起大眾的覺醒意識,同時應以非暴力、非革命的面目出現。於是,資產階級將目光投向了古希臘、古羅馬時期。他們認為,那是歐洲人都引以為豪的光輝時代,是歐洲文化史上的一個高峰,那時盛極一時的古典自然科學、哲學、文學、藝術和羅馬法將可用以同天主教會作斗爭的實用的、有效的武器。於是,資產階級積極倡導《復活》、《再生》古希臘、古羅馬文化,掀起了從文化到社會各領域的變革活動。《文藝復興》即由此得名。
文藝復興的指導思想是人文主義,其核心是《人乃萬物之本》,主張以個人作為衡量一切事物的尺度。人文主義者重視人的價值,提倡個性與人權,主張個性自由,反對天主教的神權;主張享樂主義,反對禁慾主義;提倡科學文化,反對封建迷信。
文藝復興的發展大致經歷四個階段:(一)13世紀屬文藝復興運動早期,突出特點是文學的發展達到了空前的水平。這一時期的文化中心城市是佛羅倫薩。代表人物是被譽為《前三傑》的三位文學家:但丁(1265至1321)、彼特拉克(1304至1374)和薄伽丘(1313至1375),他們的傑作《神曲》、《阿非利加》和《十日談》在世界文學史上佔有突出位置。由於他們的作品廣為流傳,這三位詩人的家鄉------佛羅倫薩------的方言成為現代義大利語的前身。本階段值得一提的還有被尊為《歐洲繪畫之父》的大師喬托(1267至1337),他的藝術手法直接影響了其後一百年的義大利畫風。(二)14世紀末至15世紀上半期為文藝復興高潮的准備期。期間人文主義和文學藝術有了進一步的發展,產生了一批高水平的畫家、雕刻家和建築家,如畫家馬薩喬(1401至1428)、雕刻家多納太羅(1386至1464)和建築家布魯涅列斯基(1377至1446)。其中,由布魯涅列斯基於1434至1437年間主持設計的佛羅倫薩教堂大拱頂,規模宏大、巍峨華麗,令人過目難忘。(三)15世紀末至16世紀上半期是文藝復興的盛期,文化中心城市已從佛羅倫薩轉移到了羅馬。主要代表人物是《後三傑》----達.芬奇(1452至1519)、米開朗基羅(1475至1564)和拉斐爾(1483至1520)。他們留下的《蒙娜麗莎》、《最後的晚餐》、《大衛》、《聖母悲戚》和《西斯多聖母》以及梵蒂岡博物館內拉斐爾畫室的大量壁畫堪稱世界藝術畫廊珍品,在中國也是家喻戶曉、婦孺皆知。(四)16世紀下半期至17世紀上半期為文藝復興晚期,這一時期的代表人物有威尼斯畫派四大名家:喬爾喬內、提香(1490至1576)、委羅奈斯和丁托列托,還有三位著名科學家、思想家:布魯諾、伽利略和康帕內拉。
文藝復興運動對歐洲乃至世界的社會、文化的發展起了重要的推動作用:文藝復興誘發了宗教改革,開創了現代世俗國家的雛型;文化領域內以個人為本的內容及嚴謹典雅的形式都成為後世學習的典範;人文主義者傑出貢獻在於奠定了現代自然科學的基礎;文藝復興運動是歐洲歷史上一次思想大解放,表達了資產階級破除封建思想休系的精神桎梏,解放生產力、建立新的生產關系的要求。
❾ 求歐洲的歷史發展階段特徵
中世紀
中世紀史也叫中古史,指的是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到1640年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爆發這一時期的歷史。封建制度的形成、發展和解體是這一時期歐洲歷史的主線。但是世界各國封建社會的發展是不平衡的,當西歐在5世紀剛剛進入封建社會的時候,中國已經走完了約1000年封建社會的歷程。
在歐洲的封建社會里,國王、貴族和騎土等大大小小的封建主構成了金字塔般的等級制度,但是他們的權力和義務都是有限的,「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這種復雜的等級關系使得歐洲封建國家長期處在割據狀態,和東方中國「普天之下,莫非王上;率土之濱,莫非王巨」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君主專制大不一樣。各國統治者仍不斷進行戰爭,相互搶掠吞並,許多國家一直沒有出現統一的穩固政權。封建地主憑借土地所有權和政權對農民進行剝削。在歐洲,基督教會已成為封建統治工具,他們和世俗封建主共同維護封建制度。農民和農奴的勞動被封建主以勞役、實物地租、名目繁多的捐稅和教會「什一稅」等形式侵吞。農民的反抗持續不斷,但是起義的規模一般比較小,沒有像中國那樣發生過多次推翻了一個王朝的大規模農民戰爭。
無論是西方還是東方,封建經濟主要是以一家一戶農民為基本生產單位的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農民由於可以擁有一些基本的生產、生活資料,可以獲得一定的勞動產品,因此,勞動積極性比奴隸高得多。中世紀時代鐵制工具早已普及,再加上生產技術不斷進步,使社會財富大大豐富起來,並且促進了商業的發展。14、15世紀在地中海沿海地區,商品經濟發達的城市出現了專門從事商品生產的資本主義工場手工業。中國在16、17世紀,在江南一帶城市中也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在封建生產關系中滋生出資本主義生產關系,說明封建社會已經走到它的盡頭。從那時候起,歐洲一些國家的資本主義興起已形成一個不可逆轉的勢頭。
中世紀的歐洲,文化落後,思想愚昧,是歷史上所謂的「黑暗時代」,而在中國,正是文化和科學技術高度發達的時期,東西方文化形成了強烈的對比。宗教在世界廣大地區占據了思想領域的統治地位。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在許多國家成為「國教」。儒家學說則主宰了中國的思想領域。這種文化現象雖然對封建社會的鞏固一度有推動作用,而當資本主義興起後,它就成為社會進步和科學發展的障礙。伴隨著資本主義萌芽的產生,歐洲出現的「文藝復興」是人類思想的一次大解放,它促進了文化藝術的繁榮和近代科學的大飛躍。在東方,由於封建思想的長期桎梏,社會發展趨於緩慢,從此開始落後於西方。
啟蒙運動
啟蒙運動發生在十八世紀的歐洲,最初產生在英國,而後發展到法國、德國與俄國,此外,荷蘭、比利時等國也有波及。法國的啟蒙運動與其他國家相比,聲勢最大,戰斗性最強,影響最深遠,堪稱為西歐各國啟蒙運動的典範。
從字面上講,啟蒙運動就是啟迪蒙昧,反對愚昧主義,提倡普及文化教育的運動。但就其精神實質上看,它是宣揚資產階級政治思想體系的運動,並非單純是文學運動。它是文藝復興時期資產階級反封建、反禁慾、反教會斗爭的繼續和發展,直接為一七八九年的法國大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礎。啟蒙思想家們從人文主義者手裡把反封建、反教會的旗幟接過來,進一步從理論上證明封建制度的不合理,從而提出一整套哲學理論,政治綱領和社會改革方案,要求建立一個以"理性"為基礎的社會。他們用政治自由對抗專制暴政,用信仰自由對抗宗教壓迫,用自然神論和無神淪來摧毀天主教權威和宗教偶像,"天賦人權"的口號來反對"君權神授"的觀點,用"人人在法律面前平"來反對貴族的等級特權。他們就用這些思想啟發教育群眾,去推翻封建主義的統治,進而建立資產階級的政權.上述的這種思想,稱為啟蒙思潮,宣傳這種思想的話動,就稱為啟蒙運動。啟蒙運動,既是文藝復興時期新興資產階級反封建、反教 會斗爭的繼續和深化,也是資產階級政治革命的理論准備階段。如果將它同文藝復興運動作一比較,那就更為清楚了。首先,從反封建方面說,文藝復興運動的反封建,主要是反對封建領主的割據狀態,要求建立民族統一的君主專制政 體,以便在王權保護下發展資本主義經濟。而在啟蒙運動中,資產階級已完成資本原始積累的過程,進一步提出要求獲得政權,建立資本主義政治制度。文藝復興時代的反封建側重於思想意識、倫理道德的范疇;而啟蒙運動側重於政治制度和政權性質方面。
其次,從反教會方面說,文藝復興時期主要是揭露中世紀天主教會的貪污腐化,譴責修道院戕害人性的罪惡,要求進行宗教改革,廢除煩瑣的宗教儀式,提倡比較簡便的禮儀。在啟蒙運動時,由於唯物論和自然科學的發展,因此在反教會方面就比文藝復興時期更為徹底,它已把反教會提高到自然神論和無神論的高度。
再次,從人文主義思想的內涵上說,文藝復興時代強調的是反禁慾主義,要求個性解放,執著塵世,面向現實。到了十八世紀啟蒙時代,人文主義思想的重點,就轉移到提倡"自由、平等、博愛"等政治原則方面來。由於啟蒙運動具有政治思想革命運動的性質,因此啟蒙運動的參加者決不限於文學家。除法國的盂德斯鳩、伏爾泰、狄德羅、盧梭等四大啟蒙作家外,英國的哲學家洛克,科學家牛頓德國的美學家萊辛和海爾德爾,荷蘭的哲學家斯賓諾莎等等,均屬啟蒙思想家的行列。
還有,從文藝的風格和方法上說,啟蒙時期的現實主義,是文藝復興時期現實主義的繼續,但又有新的發展。它的特徵不在於情節的生動性和豐富性,不在於刻畫人物的性格,而在於具有更多的政論性,作家們都有意識地把他們自己的政治思想貫穿在文學作品之中。這些啟蒙著作,成了資產階級與封建階級爭奪政權的精神武器,是傳播資產階級世界觀的"網路全書"。作品中的語言不是詩化,而是流暢的雄辯的政論性散文,富有邏輯性,啟發性和戰斗性。有些作品,由於哲學意義的深刻、強烈,使它們變成小說化了的哲學淪文。啟蒙作家的作品都具有純理性的特點。
文藝復興
文藝復興是14世紀至16世紀歐洲文化和思想發展的一個歷史時期,是歐洲歷史上一次重大的新文化運動,是人類歷史上一個百花齊放、碩果累累、群星爭艷、人才濟濟的光輝時代。恩格斯稱之為《人類從來沒有經歷過的最偉大、進步的變革》,《是一個需要巨人而且產生巨人》的時代。
文藝復興最早源於義大利。義大利在當時的歐洲已經率先完成了從封建主義走向資本主義過渡的階級准備、思想准備和物質准備。馬克思曾說,《資本主義生產,最早是在義大利發展》。14、15世紀的義大利佛羅倫薩等地,隨著工場生產規模的不斷擴大以及生產技術的不斷進步,富裕的匠師和大作坊主成為了新興資產階級。他們需要取得與自身經濟地位相適應的社會地位,需要將本階級的價值觀、思想文化提升為社會主流。但當時的資產階級還是剛剛登上歷史舞台、正在成長的新生力量,為抗衡並最終戰勝其時頑固、保守、愚昧而殘暴的天主教會,必須找到一種強大的思想武器來武裝自己。它必須能喚起大眾的覺醒意識,同時應以非暴力、非革命的面目出現。於是,資產階級將目光投向了古希臘、古羅馬時期。他們認為,那是歐洲人都引以為豪的光輝時代,是歐洲文化史上的一個高峰,那時盛極一時的古典自然科學、哲學、文學、藝術和羅馬法將可用以同天主教會作斗爭的實用的、有效的武器。於是,資產階級積極倡導《復活》、《再生》古希臘、古羅馬文化,掀起了從文化到社會各領域的變革活動。《文藝復興》即由此得名。
文藝復興的指導思想是人文主義,其核心是《人乃萬物之本》,主張以個人作為衡量一切事物的尺度。人文主義者重視人的價值,提倡個性與人權,主張個性自由,反對天主教的神權;主張享樂主義,反對禁慾主義;提倡科學文化,反對封建迷信。
文藝復興的發展大致經歷四個階段:(一)13世紀屬文藝復興運動早期,突出特點是文學的發展達到了空前的水平。這一時期的文化中心城市是佛羅倫薩。代表人物是被譽為《前三傑》的三位文學家:但丁(1265至1321)、彼特拉克(1304至1374)和薄伽丘(1313至1375),他們的傑作《神曲》、《阿非利加》和《十日談》在世界文學史上佔有突出位置。由於他們的作品廣為流傳,這三位詩人的家鄉------佛羅倫薩------的方言成為現代義大利語的前身。本階段值得一提的還有被尊為《歐洲繪畫之父》的大師喬托(1267至1337),他的藝術手法直接影響了其後一百年的義大利畫風。(二)14世紀末至15世紀上半期為文藝復興高潮的准備期。期間人文主義和文學藝術有了進一步的發展,產生了一批高水平的畫家、雕刻家和建築家,如畫家馬薩喬(1401至1428)、雕刻家多納太羅(1386至1464)和建築家布魯涅列斯基(1377至1446)。其中,由布魯涅列斯基於1434至1437年間主持設計的佛羅倫薩教堂大拱頂,規模宏大、巍峨華麗,令人過目難忘。(三)15世紀末至16世紀上半期是文藝復興的盛期,文化中心城市已從佛羅倫薩轉移到了羅馬。主要代表人物是《後三傑》----達.芬奇(1452至1519)、米開朗基羅(1475至1564)和拉斐爾(1483至1520)。他們留下的《蒙娜麗莎》、《最後的晚餐》、《大衛》、《聖母悲戚》和《西斯多聖母》以及梵蒂岡博物館內拉斐爾畫室的大量壁畫堪稱世界藝術畫廊珍品,在中國也是家喻戶曉、婦孺皆知。(四)16世紀下半期至17世紀上半期為文藝復興晚期,這一時期的代表人物有威尼斯畫派四大名家:喬爾喬內、提香(1490至1576)、委羅奈斯和丁托列托,還有三位著名科學家、思想家:布魯諾、伽利略和康帕內拉。
文藝復興運動對歐洲乃至世界的社會、文化的發展起了重要的推動作用:文藝復興誘發了宗教改革,開創了現代世俗國家的雛型;文化領域內以個人為本的內容及嚴謹典雅的形式都成為後世學習的典範;人文主義者傑出貢獻在於奠定了現代自然科學的基礎;文藝復興運動是歐洲歷史上一次思想大解放,表達了資產階級破除封建思想休系的精神桎梏,解放生產力、建立新的生產關系的要求。
❿ 歐洲旅遊各個國家都要辦簽證嗎
今天來吐嘈一下這些移民國家的各種奇葩簽證政策和行為。
移民國家主要是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和紐西蘭這四個主流移民國家,並不是說別的國家不接受移民,而是上述四國的國民主要都是由來自世界各地的民眾構成的國家。他們都有以下幾個共同特點:
第一、最初的移民都由WASP構成(W是white,AS是Anglo-saxon,P是清教徒),也即是白色皮膚盎格魯撒克遜人的清教徒為主,大多在17、18世紀陸續移民到這幾片土地並進而建立了國家。這其中加拿大、澳大利亞和紐西蘭到今天都還是英聯邦國家,名義上的國家元首都還是英國老太太。
第二、十九、二十世紀以歐洲其他國家的移民為主,然後接下來就是世界各地的多民族移民。
第三、有了近兩百年的接受移民的經驗,這幾個國家都有完善的移民法律和移民申請流程,簽證處理也比較有章法。
針對中國簽證申請人,目前美國需要面談,而加拿大、紐西蘭和澳洲都可以通過郵寄進行申請,由於簽證官和入境官員具有很大的獨立決定權,這當中各種奇葩的拒簽和拒絕入境理由就由此而生了。
世界經濟論壇(WorldEconomicForum)的研究指出,加拿大的簽證要求可能是世界上最復雜和最不透明的。在去年的全球排名中,加拿大名列第120位,在136個國家中可憐到幾近墊底。
環球郵報的報道則指出,2017年,加拿大拒絕了60萬人因為旅遊、讀書、商務、學術會議、探親而申請短暫停留的個案,被拒簽個案比例高達26%,學生簽證的拒簽率更飆至去年的33%。至於拒簽原因,說起來真是有一言難盡的感覺。
2016年,一份被曝光的內部機密文件顯示,加拿大移民部畫了一個特殊的中國地圖,在這份地圖上,遼寧、河北、河南、湖南、福建和廣東六個省份及一個直轄市天津被單獨做了標記。
這也就意味著:加拿大簽證官對來自這六個省份的簽證申請人會"另眼看待",從嚴審核,換句話說,處於可批可不批邊緣的就一律拒絕。
隨隨便便舉幾個例子都能讓人覺得震驚和不可思議。
比如環球郵報曾經報道,今年5月底,溫哥華舉辦了第九屆世界廣東同鄉聯誼大會,但該會議的組織者表示,200名中國大陸的與會者原打算申請簽證來加拿大,結果199人集體被拒簽,包括幾十名政府官員,只有一個人拿到了簽證。會議主辦者心裏面一定一萬匹草泥馬在奔騰。要知道2018年可是中加旅遊年啊?加拿大帥哥總理特魯多多次為此站台,你們簽證官擺明了要拆他的台?說好的更多直飛航班呢?說好的旅遊收入呢?有網友說,現在這樣的結果,是不是感覺很搞笑~
去年,江蘇省原計劃派出一個高級代表團出席在多倫多舉辦的中加經濟論壇,結果基本上只有江蘇省長能夠成行,其他包括省旅遊局以及南京旅遊局的高級官員,都因為拿不到簽證而不能出席。
來加拿大難,去其它國家也並非想像中那樣容易。
去年,一位吉林老爸打算去美國探望女兒。為了證明自己不打算移民,他說:"我在中國有車有房,要不是為了看女兒,去你們美國幹嘛!"。
結果,就因為這句"狂言",他被以"藐視簽證官"為由拒簽。
當然,拒簽的理由五花八門,有時也真是讓人摸不著頭腦,感覺只能看簽證官的心情和拼人品了。一起來看看這些奇葩的拒簽理由吧:
1、"能給我個拒簽的理由嗎?""因為你無房無車無老婆。"(聽上去多麼耳熟,像上海的准丈母娘)
2、澳洲簽證體檢,面試官看了一眼我的胸部,說:"你這個罩杯,去了會把我們的奶粉全部買完吧"……拒了"
3、以前做留學,面簽官老頭兒看到戶籍福建的學生一律拒簽……什麼仇什麼怨……
4、朋友打算去美國玩,在大使館簽證官問他去美國幹嘛。他笑而不語地做出一個推籌碼的動作,大喊一聲"showhand",結果就被拒簽了,理由是怕他輸光回不來了,贏太多了不想回來。
5、記得第一次申請加拿大簽證,說我不具自由行資格,被拒!第二次繼續要簽,理由是我到了適婚年紀,被拒!第三次拿先生和我的護照繼續簽加拿大,理由是"已婚,夫妻出遊,有可能打黑工"。再次被拒!
當然,近幾年由於中國經濟的迅猛發展,簽證通過率相比之前已經高了許多。但別忘了,過了簽證這關,還有入境檢查等著。尤其是現在的美國,入境官員有生殺大權,有簽證嘛用木有,拒絕入境就拒絕入境,還沒處申冤。
有一個悲催的上海土豪,也在入境澳洲的時候被拒簽,直接遣返。理由說起來也是夠奇葩,就是因為這個土豪在澳洲海關人員面前赤裸裸地地"炫富"還貶低澳洲。
一起來看看當時的情況吧。入境的時候,邊檢大哥問他:"你來澳洲幹嘛的呀?"
土豪說:"消費。"
邊檢大哥又問:"你會在澳洲待多久?有非法滯留的傾向不?"土豪立刻擺出一副"老子有錢,怎麼會打黑工"的腔調。
"我在上海有套價值240萬澳元的房產,還有一套價值60萬澳元的房子,你知道現在上海房價多少嗎?你們澳洲在我眼中,就是窮國的代名詞!我為何要滯留?"
厲害了我的哥,本來只需要證明自己沒有移民傾向就行了,可這位哥不僅得瑟自己有多少多少錢,還要鄙視人家大土澳,說他們窮!
估計邊檢大哥也怒了:嫌澳洲窮,那你還來幹嘛啊?!怎麼坐飛機來的,就怎麼再坐回去吧!
入境檢查主要是由移民局的官員檢查護照,簽證和入境登記卡,並詢問一些簡單的問題,很多情況都是不怎麼問就放行了一般來說不會刁難人,情景模擬可以看女神電影《北京遇上西雅圖》的開場那段戲。
通常會問的問題包括:
"來加拿大(澳洲、紐西蘭、美國)的目的?"
"計劃停留多久?"
"上學還是度假?"
"打算什麼時候回國?"
"怎麼解決住宿問題?"
"有沒有攜帶違禁物品?"
"有沒有帶超過一萬美元(加元)現金?"這條猛,最近很多國內小夥伴都因為這條被帶進小黑屋進一步檢查了。
"准備去哪些景點玩?"
"在這邊是否有親戚?"
"有打工的計劃么?"
通常大家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用英語簡單回答就可以了。另外入境檢查一般還可以要求安排免費的翻譯服務,英語不好的可以申請。千萬不要猜謎似的回答問題,以免造成意外的誤會。要知道入境檢查官員是有一票否決的生殺大權的,在這個點上你連請律師的資格都是木有的。
溫馨提醒:投資有風險,移民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