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求廣東省級歷史文化名城名錄!
http://www.lztour.com/culture/culture_history_culturecity.htm
內容如下
【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
我省被國務院核定公布為國專家級歷史文化名城的共有6個:
廣州、潮屬州、佛山、肇慶、梅州、海康
【省級歷史文化名城】
廣東省人民政府核定公布的省級歷史文化名城共有16個:
高州、連州、新會、平海、佗城、碣石、揭陽、揭西、惠州、南雄、羅定、德慶、韶關、英德、海豐、東莞
2. 我省國家級和省級歷史文化名城各有哪些選擇其一進行詳細介紹
西安,古稱長安、京兆,是舉世聞名的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居中國四大古都之首,是回中國歷史答上建都朝代最多,影響力最大的都城。是中華文明的發揚地、中華民族的搖籃、中華文化的傑出代表。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最早確定的「世界歷史名城」和國務院最早公布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世界著名旅遊勝地。如今的西安是中國七大區域中心城市之一,亞洲知識技術創新中心,新歐亞大陸橋中國段和黃河流域最大的中心城市,中國大飛機的製造基地。2011年國務院《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將西安確定為「全國歷史文化基地」。
3. 湖南省省級歷史文化名城
湖南汝城縣榮膺省級歷史文化名城
人民網4月22日電 記者 鄧義波 通訊員 劉楊曹安報道:月18日,從湖南省人民政府傳來好消息,汝城縣被評為湖南省歷史文化名城,這是全省本批唯有的兩個縣市之一。
汝城位於湘、粵、贛三省交界之處,文化歷史悠久,自東晉穆帝昇平二年置縣,至今已有1600多年歷史,是宋、元、明、清統治思想——理學的策源地之一,理學鼻祖周敦頤在此任縣令時著千古名篇《愛蓮說》、《拙賦》等,神農在耒山發明耒耜。毛澤東、朱德、彭德懷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曾在這里留下了光輝足跡,孕育了李濤、朱良才2位開國上將及宋裕和等開國功臣,是省政府認定的革命老游擊區和第一批井岡山老區縣。縣內文物古跡眾多,是古建築至今保存較多的縣,有「湖南第一坊」之稱的鄉衣坊,是我省唯一一處旌表古代監察官員的文物。全縣有明清時期的祠堂400多座,被稱為「湖南第一祠」。熱水鎮仙人橋是「湖南最古老的單孔橋」。國家級4A旅遊景區汝城溫泉,是華南地區「水溫最高、水質最好、面積最廣」的溫泉。
近年來,該縣高度重視歷史文化遺產搶救維修工作,把創建歷史文化名城作為繼承和弘揚優秀的民族傳統文化,構建和諧社會和發展旅遊文化事業的大事來抓,認真貫徹保護第一、搶救第一、合理利用、科學管理的原則,加大投入,全面加強了歷史文化遺產的修繕保護, 濂溪書院、紅軍樓、金山古祠堂群、文塔、皇妃橋、太保弟、八角樓、雲頭書院等文物古跡及歷史遺存的古建築迅速得到了恢復和保護,並相繼列入了省、市、縣文物保護單位,汝城香火龍被評為湖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本次歷史文化名城的成功創建將進一步提升該縣的城市文化品位,充實旅遊業的文化內涵,為該縣經濟社會事業的全面發展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
2003年洪江市治黔城成為湖南省級歷史文化名城,現市府正著力打造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從2000多年深厚的歷史文化中淘出精華,以煌洪江之黔城美麗!
4. 廣西有省級歷史文化名城嗎
桂林市、柳州市
5. 求雲南省級歷史文化名城名錄!
大理州 漾濞歷史文化名城 省級 2001年4月 省政府
劍川歷史文化名城 省級 2003年12月 省政府
賓川縣州城鎮歷史文化名鎮 省級 2001年4月 省政府
洱源縣鳳羽鎮歷史文化名鎮 省級 2001年4月 省政府
雲龍縣諾鄧村歷史文化名村 省級 2002年1月 省政府
劍川縣沙溪鎮歷史文化名鎮 省級 2002年1月 省政府
祥雲縣雲南驛鎮歷史文化名鎮 省級 2003年12月 省政府
洱源縣雙廊鎮歷史文化名鎮 省級 2003年12月 省政府
楚雄州 大姚縣石羊鎮歷史文化名鎮 省級 1995年8月 省政府
祿豐縣黑井鎮歷史文化名鎮 省級 1995年8月 省政府
祿豐縣煉象關歷史文化名村 省級 2002年1月 省政府
保山市 保山歷史文化名城 省級 1993年1月 省政府
騰沖歷史文化名城 省級 1987年7月 省政府
保山市板橋鎮歷史文化名鎮 省級 2001年4月 省政府
迪慶州 香格里拉歷史文化名城 省級 2002年1月 省政府
維西縣葉枝鄉歷史文化名鎮 省級 2001年4月 省政府
曲靖市 會澤歷史文化名城 省級 1995年6月 省政府
會澤縣娜姑鎮歷史文化名鎮 省級 1995年8月 省政府
文山州 廣南歷史文化名城 省級 1999年1月 省政府
廣南縣舊莫鄉歷史文化名鎮 省級 2001年4月 省政府
紅河州 石屏歷史文化名城 省級 1999年1月 省政府
石屏縣鄭營村歷史文化名村 省級 1999年1月 省政府
思茅地區 孟連歷史文化名城 省級 2001年4月 省政府
昭通市 威信歷史文化名城 省級 1987年7月 省政府
合計 省級歷史文化名城10座,省級歷史文化名村(鎮)14座
雲南省劍川縣城、洱源縣雙廊鎮和祥雲縣雲南驛村等3個城(鎮、村)正式被定為省級歷史文化名城(鎮、村)。
通海縣城、姚安縣光祿鎮和鹽津縣豆沙鎮3個城鎮,被定為雲南省省級歷史文化名城(鎮)。
6. 歷史上有過廣南省嗎
沒有啊 到是有個廣南縣:廣南縣位於雲南省東南部,鄰接廣西壯族自治區。廣南縣總面積7983平方千米。總人口75萬人(2004年)。縣人民政府駐蓮城鎮,郵編:663300。代碼:532627。區號:0876。拼音:Guangnan xian。
廣南縣位於雲南省東南部,文山州東北部,滇、桂、黔三省(區)交界處。地處東經 104°31′至105°39′,北緯23°29′至24°28′之間。雲貴高原向桂東延伸的斜坡地段,屬滇東南岩溶高原的一部分,是一個山地高原的丘陵地區。從整體上看,地勢由西南向東北呈階梯狀傾斜,西南高,東北低。最高海拔2035米,最低海拔420米。東西長105公里,南北相距103公里。東連富寧縣,南接麻栗坡縣、西疇縣,西與硯山、邱北縣毗鄰,北與廣西壯族自治區西林縣接壤並與貴州省興義市相望,是雲南省通往廣西、廣東的交通要道之一。北部多為構造侵蝕低山、低中山、中山及侵蝕低中山,中小河流、溪溝星羅棋布,多為小壩子;南部為可溶岩性地區,廣布岩溶,以碳酸岩為主,發育成千姿百態的岩溶地貌。全縣自然風光優美,具有重要的旅遊開發價值。主要有歷史文化名城—蓮城、八寶省級風景名勝區、 「天下第一奇村」—峰岩洞、「世外桃源」 —壩美村、「萬山鼻祖」—九龍山等景點。
行政區劃
廣南縣轄7個鎮、11個鄉:蓮城鎮、八寶鎮、南屏鎮、珠街鎮、那灑鎮、珠琳鎮、壩美鎮、董堡鄉、舊莫鄉、楊柳井鄉、板蚌鄉、曙光鄉、黑支果鄉、篆角鄉、五珠鄉、者兔鄉、者太鄉、底圩鄉;堂上農場、石山農場。
2000年,廣南縣轄6個鎮、14個鄉:蓮城鎮、八寶鎮、南屏鎮、珠街鎮、那灑鎮、珠琳鎮、那倫鄉、董堡鄉、舊莫鄉、楊柳井鄉、板蚌鄉、曙光鄉、黑支果鄉、篆角鄉、五珠鄉、者兔鄉、者太鄉、底圩鄉、阿科鄉、八達鄉。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730376人,其中各鄉鎮人口(人): 蓮城鎮 67134 八寶鎮 66749 南屏鎮 40198 珠街鎮 35241 那灑鎮 48010 珠琳鎮 61121 那倫鄉 15147 董堡鄉 19993 舊莫鄉 55681 楊柳井鄉 35725 板蚌鄉 14033 曙光鄉 28485 黑支果鄉 46183 篆角鄉 23509 五珠鄉 26787 者兔鄉 35167 者太鄉 18585 底圩鄉 30073 阿科鄉 29043 八達鄉 33512。
2003年,廣南縣行政區劃:
蓮城鎮 轄:北寧社區、蓮湖社區、南秀社區、永安社區、龍井社區、北壇社區、菜園社區、蓮花村、那們村、小廣南村、董那孟村、平山村、岜奪村、壩汪村、細掌村、端諷村。
八寶鎮 轄:八寶村、壩龍村、八甲村、河野村、板幕村、百樂村、楊柳樹村、甲壩村、交播村、壩哈村、甘蔗園村、老寨村、平邑村、樂共村、俄色村、沙斗村。
南屏鎮 轄:馬街村、小阿幕村、干溝村、花榜村、老街村、大牙掃村、冉家屋基村、壩聾村、安王村。
珠街鎮 轄:珠街村、樹科村、老卧村、小阿章村、里吉村、尼錄村、放羊村。
那灑鎮 轄:那灑村、維莫村、董德村、岜皓村、貴馬村、長箐村、魁母甲村、龍汪洞村、麻巫村、石丫口村、松樹腳村。
珠琳鎮 轄:珠琳村委、以兔村、白泥塘村、吊井村、西吉村、西基德村、新寨村、羊街村、阿卡黑村、中寨村、阿哈村。
那倫鄉 轄:坡孟村、賽京村、端鳩村、老龍村、那朵村。
董堡鄉 轄:董堡村、董仕基村、老路村、老井村、羅瓦村、牡路村、董弄村。
舊莫鄉 轄:舊莫村、威龍村、貓街村、里卡村、底基村、龍瓜村、里洋村、昔扳村、板茂村、西洛村、板榔村。
楊柳井鄉 轄:楊柳井村、西洋村、普弄村、罵然村、寶月關村、海子村、扣來村、石筍村、龍哈村、阿用村。
板蚌鄉 轄:板蚌村、木艾村、永懷村、平老村、麻栗村。
曙光鄉 轄:空山村、雞街村、田新寨村、田房村、牛泥塘村、馬堡村。
黑支果鄉 轄:黑支果村、阿章村、牡宜村、木浪村、新街村、夷郎村、天生橋村、腳木塘村、龍潭村、鼠街村、馬稍村、平寨村。
篆角鄉 轄:阿渺村、大坪村、布標村、干壩村、壩熬村、下寨村、紅岩村。
五珠鄉 轄:五珠村、九克村、老廠村、紅石岩村、石盆村、六良箐村。
者兔鄉 轄:者兔村、者街村、木乍村、革佣村、斗月村、者媽村、那耐村、者莫村。
者太鄉 轄:者太村、未昔村、大田村、三卡村。
底圩鄉 轄:底圩村、普盆村、普龍村、叮當村、者嘎村、石堯村、同剪村、壩庄村。
阿科鄉 轄:阿科村、者烈村、董幕村、革乍村、那洞村、者卡村、青石村、普南村。
八達鄉 轄:八達村、堂上村、同應村、洛里村、者歪村、者孟村、底先村。
廣南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從已發現,出土鑒定的文物、古跡、化石、墓葬、生產生活用具等證明,萬年前就有人類在廣南這塊土地上勞動、生息、繁衍。公元前三世紀境內九個句町部族組成句町國,西漢元鼎六年置牂牁郡,在廣南、富寧及右江上游設句町縣;三國蜀漢至東晉隨屬興古郡;唐初隸南寧州都督府,唐中葉,隸嶺南西部邕州為僚子部,自立200餘年;宋為特磨道; 元為廣南西路宣撫司、宣慰司,明朝洪武十五年設廣南府;清代仍然設廣南府;民國2年廢府改為廣南縣,隸蒙自道, 民國10年廢道改為雲南省直隸廳,民國31年隸文山專區,1958年4月l 日成立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廣畝縣隨屬至今。
廣南境域古屬「西南夷」的一部分,居住著濮人、儂人、山僚、沙人等少數民族。宋仁宗五
年,宋朝將領樞密副使狄青和楊文廣率部征討「南天國」仁惠皇帝儂智高,大批宋朝軍隊尾儂智高進入特磨道(即今廣南、 富寧和滇東南)。公元1055年,儂智高敗走大理國後, 大部宋軍在此地領命從俗,逐步變為封建領主,宗支繁衍。明朝初期在雲南建立二十二衛,三銜十八所,廣南為二十二衛之一。明太祖朱元璋命沐英鎮守雲南,這些戍守邊疆之兵及家屬子女就地屯田,就這樣逐漸落籍下來。
漢族軍民與當地少數民族共同開荒墾田,興修水利,戍邊衛民。洪武十六年,沐英到南寧徵招了大批工匠到雲南,分配到二十二衛,調集江西、浙江、湖南、河南等四個都司兵到雲南各地守邊置屯。漢族軍民屯田戍邊,對開發廣南發揮了積極作用。明朝後期,軍屯制度漸廢,諸多軍戶落籍雲南州縣為民,明清時代,朝廷在廣南實行土司和流官並存制,朝廷官員的到任,加強了對廣南的開發和治理,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也明顯加快。
清宣統三年之前,廣南商賈往來較多,市場繁榮,人丁興旺。隨著改土歸流的變革更是吸引了
很多籍少地無地或生產、生活無著的漢族移民源源而來,或殖墾,或用工,或做小買賣。內地漢族不斷湧入廣南,傳入先進的文化、技術和鐵農具、工具,促進了農業、商業、手工業、文化教育的發展。
民國期間,廣南人民在共產黨的領導下,積極參與邊縱部隊對國民黨反動政府的斗爭。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廣南人民在黨的領導下、進行大規模的經濟建設,改革開放以來,廣南的經濟建設,基礎設施建設,社會事業等各方面都有了長足的發展。
廣南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從已發現,出土鑒定的文物、古跡、化石、墓葬、生產生活用具等證明,萬年前就有人類在廣南這塊土地上勞動、生息、繁衍。公元前三世紀境內九個句町部族組成句町國,西漢元鼎六年置牂牁郡,在廣南、富寧及右江上游設句町縣;三國蜀漢至東晉隨屬興古郡;唐初隸南寧州都督府,唐中葉,隸嶺南西部邕州為僚子部,自立200餘年;宋為特磨道; 元為廣南西路宣撫司、宣慰司,明朝洪武十五年設廣南府;清代仍然設廣南府;民國2年廢府改為廣南縣,隸蒙自道, 民國10年廢道改為雲南省直隸廳,民國31年隸文山專區,1958年4月l 日成立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廣畝縣隨屬至今。
廣南境域古屬「西南夷」的一部分,居住著濮人、儂人、山僚、沙人等少數民族。宋仁宗五
年,宋朝將領樞密副使狄青和楊文廣率部征討「南天國」仁惠皇帝儂智高,大批宋朝軍隊尾儂智高進入特磨道(即今廣南、 富寧和滇東南)。公元1055年,儂智高敗走大理國後, 大部宋軍在此地領命從俗,逐步變為封建領主,宗支繁衍。明朝初期在雲南建立二十二衛,三銜十八所,廣南為二十二衛之一。明太祖朱元璋命沐英鎮守雲南,這些戍守邊疆之兵及家屬子女就地屯田,就這樣逐漸落籍下來。
漢族軍民與當地少數民族共同開荒墾田,興修水利,戍邊衛民。洪武十六年,沐英到南寧徵招了大批工匠到雲南,分配到二十二衛,調集江西、浙江、湖南、河南等四個都司兵到雲南各地守邊置屯。漢族軍民屯田戍邊,對開發廣南發揮了積極作用。明朝後期,軍屯制度漸廢,諸多軍戶落籍雲南州縣為民,明清時代,朝廷在廣南實行土司和流官並存制,朝廷官員的到任,加強了對廣南的開發和治理,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也明顯加快。
清宣統三年之前,廣南商賈往來較多,市場繁榮,人丁興旺。隨著改土歸流的變革更是吸引了
很多籍少地無地或生產、生活無著的漢族移民源源而來,或殖墾,或用工,或做小買賣。內地漢族不斷湧入廣南,傳入先進的文化、技術和鐵農具、工具,促進了農業、商業、手工業、文化教育的發展。
民國期間,廣南人民在共產黨的領導下,積極參與邊縱部隊對國民黨反動政府的斗爭。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廣南人民在黨的領導下、進行大規模的經濟建設,改革開放以來,廣南的經濟建設,基礎設施建設,社會事業等各方面都有了長足的發展。
7. 雲南省屬於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有哪些
大理州漾濞歷史文化名城
劍川歷史文化名城
川縣州城鎮歷版史文化名鎮
洱源縣鳳羽鎮歷史文化名鎮
雲龍縣諾鄧村權歷史文化名村
劍川縣沙溪鎮歷史文化名鎮
祥雲縣雲南驛鎮歷史文化名鎮
洱源縣雙廊鎮歷史文化名鎮
楚雄州大姚縣石羊鎮歷史文化名鎮
祿豐縣黑井鎮歷史文化名鎮
祿豐縣煉象關歷史文化名村
保山市保山歷史文化名城
騰沖歷史文化名城
保山市板橋鎮歷史文化名鎮
迪慶州香格里拉歷史文化名城
維西縣葉枝鄉歷史文化名鎮
曲靖市會澤歷史文化名城
會澤縣娜姑鎮歷史文化名鎮
文山州廣南歷史文化名城
廣南縣舊莫鄉歷史文化名鎮
紅河州石屏歷史文化名城
石屏縣鄭營村歷史文化名村
思茅地區孟連歷史文化名城
昭通市威信歷史文化名城
合計省級歷史文化名城10座,省級歷史文化名村(鎮)14座。
雲南省劍川縣城、洱源縣雙廊鎮和祥雲縣雲南驛村等3個城(鎮、村)正式被定為省級歷史文化名城(鎮、村)。
通海縣城、姚安縣光祿鎮和鹽津縣豆沙鎮3個城鎮,被定為雲南省省級歷史文化名城(鎮)。
8. 省級歷史文化名城(是省級 不是國家級)
直轄市:北京、天津、上海、重慶
河北:保定市、承德市、正定縣、邯鄲市、山海關
山西:平遙縣、大同市、新絳縣、代縣、祁縣
內蒙古:呼和浩特市
黑龍江:哈爾濱市
吉林:吉林市、集安市
遼寧:沈陽市
江蘇:南京市、徐州市、淮安市、鎮江市、常熟市、蘇州市、揚州市、無錫市
浙江:杭州市、紹興市、寧波市、衢州市、臨海市、金華市
福建:福州市、泉州市、漳州市、長汀縣
江西:南昌市、贛州市、景德鎮市
安徽:亳州市、歙縣、壽縣、安慶市、績溪縣
山東:濟南市、曲阜市、青島市、聊城市、鄒城市、淄博市、泰安市
河南:鄭州市、洛陽市、開封市、安陽市、南陽市、商丘市、浚縣、濮陽市
湖北:江陵、武漢市、荊州市、襄樊市、隨州市、鍾祥市
湖南:長沙市、岳陽市、鳳凰縣
廣東:廣州市、潮州市、肇慶市、佛山市、梅州市、雷州市
廣西:桂林市、柳州市
海南:瓊山市、海口市
四川:成都市、自貢市、宜賓市、閬中市、樂山市、都江堰市、瀘州市
雲南:昆明市、大理市、麗江縣、建水縣、巍山縣
貴州:遵義市、鎮遠縣
西藏:拉薩市、日喀則市、江孜縣
陝西:西安市、延安市、韓城市、榆林市、咸陽市、漢中市
甘肅:張掖市、武威市、敦煌市、天水市
青海:同仁縣
寧夏:銀川市
新疆:喀什市、吐魯番市、特克斯縣
第一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國務院1982年2月8日批復):
北京市,河北承德,山西大同,江蘇南京、蘇州、揚州,浙江杭州、紹興,福建泉州,江西景德鎮,山東曲阜,河南洛陽、開封,湖北江陵縣(原沙市江陵縣,今荊州市江陵區),湖南長沙,廣東廣州,廣西桂林,四川成都,貴州遵義,雲南昆明、大理,西藏拉薩,陝西西安、延安。
第二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國務院1986年12月8日批復):
上海市,江蘇常熟,河南安陽,西藏日喀則,天津市,江蘇徐州,河南南陽,陝西韓城,遼寧沈陽,江蘇淮安,河南商丘,陝西榆林,湖北武漢,浙江寧波,湖北襄樊,甘肅武威,江西南昌,安徽歙縣,廣東潮州,甘肅張掖,重慶市(原四川重慶),安徽壽縣,四川閬中,甘肅敦煌,河北保定,安徽亳州,四川宜賓,寧夏銀川,山西平遙,福建福州,四川自貢,新疆喀什,內蒙古呼和浩特,福建漳州,貴州鎮遠,江蘇鎮江,山東濟南,雲南麗江。
第三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國務院1994年1月4日批復):
河北正定、邯鄲,山西新絳、代縣、祁縣,黑龍江哈爾濱,吉林省吉林市、集安,浙江衢州、臨海,福建長汀,江西贛州,山東青島、聊城、鄒城,山東淄博市臨淄區,河南鄭州、浚縣,湖北隨州、鍾祥,湖南嶽陽,廣東肇慶、佛山、梅州、雷州市(1994年前名海康縣),廣西柳州,海南瓊山,四川樂山、都江堰、瀘州,雲南紅河州建水、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西藏江孜縣,陝西咸陽、漢中,甘肅天水,青海黃南州同仁縣
9. 誰能告訴我雲南的歷史文化名城有哪些(包括國家級和省級的),非常感謝
昆明歷史文化名城 國家級 1982年2月 國務院
大理歷史文化名城 國家內級 1982年容2月 國務院
麗江歷史文化名城 國家級 1986年2月 國務院
建水歷史文化名城 國家級 1994年1月 國務院
巍山歷史文化名城 國家級 1994年1月 國務院
10. 雲南的歷史文化名城有哪幾個
國家級的有6個:
1、昆明歷史文化名城
2、大理歷史文化名城
3、麗江歷史文化名城
4、建水歷史文化名城
5、巍山歷史文化名城
6、會澤歷史文化名城
省級歷史文化名城9個:
1、騰沖歷史文化名城2、威信歷史文化名城
3、保山歷史文化名城
4、廣南歷史文化名城
5、石屏歷史文化名城
6、漾濞歷史文化名城
7、香格里拉歷史文化名城
8、劍川歷史文化名城
9、通海歷史文化名城
(10)廣南省級歷史文化名城擴展閱讀
從1988年開始,省建設廳、省文化廳分別在建水、巍山、騰沖、威信、保山、會澤召開了六次雲南省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工作座談會,及時總結名城保護中的經驗得失,為各名城搭建了一個交流學習的平台。
昆明城市規劃委員會由一位分管副省長出任主任,重大建設項目須經規劃委員會論證確定,為保護城鄉文化遺產提供了決策依據;麗江成立了古城保護管理委員會和麗江古城世界文化遺產管局,積極開展行之有效的保護工作;
昆明、大理、麗江、建水、巍山、紅河、會澤等城市,相繼經省人大常委會批准,制定了名城保護條例,逐步做到了有法可依。2002年10月28日,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頒布;
2007年11月29日《雲南省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名街保護條例》由雲南省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2008年4月,國務院頒布了《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條例》,這使我省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管理有法可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