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人類歷史上三次工業革命的主要標志是什麼
人類歷史上三次工業革命的主要標志是:微電子技術的發展和普遍應用。
重要的影響:
①都大大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帶來了工業布局的新變化。
②都引起了社會關系的重大變革:第一次導致近代社會兩大對立的階級即工業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產生,並開始了城市化進程。第二次,壟斷組織產生,並與國家政權結合。自由資本主義過渡到壟斷資本主義。第三次,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強化,使第三產業比重上升。
③都對世界格局產生巨大影響;第一次,確立了資本主義對世界的統治,殖民擴張造成東方從屬於西方。第二次,資本主義世界體系、殖民體系最終形成,世界成為一個密不可分的整體。第三次,推動了國際經濟結構的調整,世界各國經濟相互依存,聯系日益緊密。
啟示:
從幾次工業革命,我們可以看到工業革命對各個時期的經濟發展產生了截然不同的影響。
我國在改革開放之初就提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精闢論斷,是有重大戰略意義的。科學技術是生產力,事實證明這話講得很對。科學技術同生產力的進一步結合,對促進經濟的發展,起了巨大的推動作用。這已為改革開放以來的歷史事實所證明,並將繼續被以後的事實不斷證明。此後又提出了「科教興國」的戰略,大力發展科技和教育事業,是有重大現實意義的,必將產生巨大推動作用。吸取歷史的經驗教訓,以史為鑒,繼往開來,與時俱進,才能把社會主義建設事業搞好,不斷促進社會經濟發展、社會進步。
有些話是自己概述的,簡單答述一下,以上,希望對你有幫助。
Ⅱ 人類歷史上的三次技術革命分別是什麽
1、18世紀60年代英國以瓦特的蒸汽機為主導的第一次技術革命;
2、19世紀70年代以電力為主導的第二次技術革命;
3、20世紀四五十年代以信息為主。
(2)人類歷史發展的三次革命擴展閱讀:
互聯網的確創造了一個奇跡,但在奇跡背後,存在著日益突出的問題,給人們提出了極大的挑戰。比如,信息貧富差距開始擴大,財富分配出現不平等;網路的開放性和全球化,促進了人類知識的共享和經濟的全球化。
但也使得網路安全和信息安全成為非常嚴峻的問題;網路的競爭已成為國家間和企業間高技術的競爭和人才的競爭;
網路帶來信息的全球性流通,也加劇了文化滲透,各國都在為捍衛自己的網路文化而努力。中國擁有悠久的文化,如何使得這種厚重的文化在網路上得以延伸,這個問題顯得尤其突出。
在技術史上,新興技術是指21世紀發展的一系列最尖端的技術,技術融合是其得特點,原先不同的技術逐漸共享資源來完成類似的工作,如原來的語音,數據,視頻技術互相交互影響,創造更有效率的新技術。
Ⅲ 在世界人類歷史發展上,共發生過幾次工業革命
共三次
18世紀60年代至19時間中期,時間第一次工業革命爆發,機械製造時代來臨水和版蒸汽作為動力來源,替代了權動物和人,從而開創了以機器代替人工的工業浪潮。
19世紀70年代至20世紀初,蒸汽和水作為動力的機器已經滿足不了人類社會高速發展,新的能源和機器引導了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發生。人類進入了電氣時代,電器開始用於代替機器,成為補充和取代以蒸汽機為動力的新能源。隨後,電燈、電車、放映機相繼問世。
時間來到二十世紀五十年代,第三次工業革命悄然發生,電子信息化時代,以互聯網為信息技術的發展和應用幾乎把地球上的每個人都聯系了起來,以電子工程和IT技術的應用,以及它們帶來的生產自動化為標志。人類在這個時代的「野心」不再局限於放眼所及的地球,而是星辰大海。
2010年7月,德國政府通過了《高技術戰略2020》,工業4.0拉開序幕,將一切的人、
事、物都連接起來,形成「萬物互聯」,越來越多的機器人會代替人工,甚至是完全替代,
實現「高度智能的無人工廠」。
Ⅳ 在人類社會發展史上,經歷了哪三次科技革命
第一次技術革命始於18世紀60年代,它的主要標志是蒸汽機的發明。它帶動的主要工業產業有:棉紡織工業、鋼鐵工業。
第二次技術革命開始於19世紀70年代,它的主要技術標志是電氣化。主要的工業部門有:電力、化學、石油開采和加工、汽車與飛機製造等工業。
第三次技術革命開始於20世紀50年代,它的主要技術標志是原子能、微電子技術、電子計算機、遺傳工程等領域取得的重大突破。由此興起的新興產業有:電子工業、核工業、航天工業、激光工業、高分子合成工業等。
Ⅳ 人類歷史發展的進程中,大約經歷了幾次科學技術革命
第一次是語言的使用,語言成為人類進行思想交流和信息傳播不可缺少的工內具.(時間容:後巴別塔時代)
第二次是文字的出現和使用,使人類對信息的保存和傳播取得重大突破,較大地超越了時間和地域的局限.(時間:鐵器時代,約公元前14世紀)
第三次是印刷術的發明和使用,使書籍、報刊成為重要的信息儲存和傳播的媒體.(時間:第六世紀中國隨代開始有刻板印刷,至15世紀才進入臻於完善的近代印刷術)
第四次是電話、廣播、電視的使用,使人類進入利用電磁波傳播信息的時代.(時間:19世紀)
第五是計算機與互連網的使用,即網際網路的出現.(時間:現代,以1946年電子計算機的問世為標志)
第六次是多媒體和網路化的應用,使網路環境下的資料庫建設和計算機決策支持系統變為可能
Ⅵ 人類歷史上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有哪些
1、第一次科技革命的成果:蒸汽機的廣泛使用,大機器生產基本上取代了傳統的工廠手工業,蒸汽汽車、火車、輪船被發明出來。
2、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成果:電力的發明和廣泛應用,德國人西門子製成了發電機,電器開始用於代替機器,成為補充和取代以蒸汽機為動力的新能源。隨後,電燈、電車、電影放映機相繼問世,人類進入了「電氣時代」。
3、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原子能、電子計算機等的發明,美蘇英法中成功地試制原子彈。1978年的計算機每秒可運算1.5億次。80年代發展為智能計算機。90年代出現光子計算機、生物計算機等。
(6)人類歷史發展的三次革命擴展閱讀
三次科技革命的影響
1、第一次工業革命大大密切加強了世界各地之間的聯系,改變了世界的面貌,最終確立了資產階級對世界的統治地位,率先完成了工業革命的英國,很快成為世界霸主。
2、第二次工業革命,使得資本主義經濟、文化、政治、軍事等各個方面,發展不平衡,帝國主義爭奪市場經濟和爭奪世界霸權的斗爭更加激烈。增強了人們的生產能力,交通更加便利快捷,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擴大了人們的活動范圍,加強了人與人之間的交流。
3、第三次科技革命,使得科學技術大幅度提高,為世界文化的發展提供了雄厚的物質基礎,並使得全球的文化聯系越來越密切,現代化呈現出多元化的特點。在學術上,出現了各學科之間的相互參透的新特點,新的學術與科技思潮不斷涌現。
Ⅶ 人類發展歷史上的幾次重大革命有哪些
第一、二、三次工業革命
英國、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美國獨立戰爭,南北戰爭
Ⅷ 人類歷史上的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以及帶給人類社會的變化
18世紀60年代,英國率先開始第一次工業革命,到19世紀40年代英國工業革命基本完成,英國的機器大生產基本取代工場手工業,成為「世界工廠」。18世紀末19世紀初,法國、美國也開始了工業革命,19世紀60年代開始,工業革命的成果被引進到中國、日本等國。19世紀70年代開始,第二次工業革命在幾個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幾乎同時開展,它使生產力得到巨大的發展;二戰後期開始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一直持續至今,它無論從規模、速度和影響等方面都遠遠超過前兩次。
1.工業革命首先出現於部門。1765年,哈格里夫斯發明「」,揭開了工業革命的序幕。1785年,瓦特製成改良蒸汽機,人類社會由此進入「」。1814年,人史蒂芬孫發明了蒸汽機車。成為工業化生產的主要組織形式,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19世紀以後,美國工業革命發展迅速,涌現出許多新發明,1807年,美國人富爾敦製成試航成功;、縫紉機、拖拉機相繼發明;特別是採用和推廣了機器零部件的生產方法,推動了機器的普及。
2.1870年以後,科學技術應用於工業的成就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即的廣泛應用、和工具的創制、手段的發明和工業的建立。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成就,以的廣泛應用最為顯著。1866年德國人西門子製成;70年代實際可用的發電機問世;、電車、電影放映機等相繼問世。人類進入。19世紀七八十年代,以煤氣和汽油為燃料的相繼誕生,90年代柴油機創製成功。德國人卡爾·本茨等人成功製造出由內燃機驅動的。內燃機車、遠洋輪船、等迅速發展;內燃機的發明,推動了石油開采業的發展。19世紀70年代美國人發明電話,90年代義大利試驗無線電報取得成功。1867年,發明炸葯,80年代又改良了無煙火葯的技術,大大促進了工業的發展。塑料、人造纖維等開始投入生產和實際使用。
3.從20世紀四五十年代開始的新技術革命,以技術、技術、的應用為代表,還包括、分子生物學和遺傳工程等。20世紀90年代以來,呈現出新的發展趨勢是的興起。
1.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影響
(1)極大地提高了生產力,鞏固了各國統治基礎。
(2)引起的重大變革,社會日益分裂為兩大對立階級;促進了近代城市的興起。
(3)工業革命引發三股潮流:資本主義(主義:1776年英國的亞當斯密發表的《國富論》,提出、和的主張,反對重商主義政策,代表了工業資產階級的利益。從19世紀20年代到70年代資產階級革命和改革運動蓬勃興起,逐漸戰勝封建勢力,掌握了政權。自由主義成為工業革命後19世紀人類歷史發展的主流。俄國、義大利統一、德意志、美國、日本等都是這股潮流的突出表現);社會主義(由法國起義、英國運動組成的早期工人運動,1848年革命中爆發的工人起義,《》的發表,的成立,1871年公社的出現等,顯現了這一歷史潮流的活力);民族主義(工業革命促使各工業國加速佔領殖民地擴大市場,刺激了民族獨立運動高漲。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運動,以亞洲最具代表性。爪哇人民反荷起義、人民反英起義、伊朗起義、中國運動和民族大起義構成亞洲革命風暴。這些運動屬於傳統的舊式造反運動,其結果是都失敗了。歐洲的民族運動,大多具有資本主義性質。如義大利統一和都屬於這類運動)。
(4)生產組織形式、產業結構的變化:手工工場被一制度取代了;城市化興起;以農村和農業為主體的經濟體制,變成以和為主體的經濟體制,人類歷史開始從農業文明向文明過渡。
(5)對世界格局的影響:工業革命大大密切了之間的聯系,最終確立了對世界的統治;成為世界霸主;亞非拉美的多數國家淪為歐美資本主義列強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從屬於。資本主義世界體系初步形成。
2.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影響
(1)極大地提高了生產力,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進入階段;社會主義運動進一步發展,1889年7月14日第二國際建立;20世紀初「帝國主義時代的馬克思主義」——誕生;亞非拉人民的運動不斷高漲,其中「」尤為突出,具有反帝反封建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新特點。
(2)引起生產組織形式和產業結構的變化:第二次工業革命導致組織的產生,將自由資本主義推進到資本主義階段;工業化程度大大提高,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總產值超過農業,從輕工業國轉變為重工業國。
(3)對當時的世界格局產生的影響:列強加緊對外擴張,資本主義世界體系最終形成,資本主義體系最終確立;帝國主義各國經濟發展的性加劇,圍繞著爭奪,展開激烈斗爭。
3.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響
(1)極大推動了社會的發展;促進了壟斷資本主義發展。
(2)促進了社會結構和社會結構的巨大變化,產業比重上升。
(3)推動國際格局的調整,的競爭在國際經濟競爭中的地位日益重要,擴大了發達國家同國家間的經濟差距,給國家帶來機遇和挑戰。
應該有樓主要的東西,別忘了採納,
Ⅸ 人類歷史上第三次革命是指什麼
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類文明史上繼蒸汽技術革命和電力技術革命之後科技領域里的專又一次重大飛躍.它以原子能屬、電子計算機和空間技術的廣泛應用為主要標志,涉及信息技術、新能源技術、新材料技術、生物技術、空間技術和海洋技術等諸多領域的一場信息控制技術革命.這次科技革命不僅極大地推動了人類社會經濟、政治、文化領域的變革,而且也影響了人類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使人類社會生活和人的現代化向更高境界發展.正是從這個意義上講,第三次科技革命是迄今為止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影響最為深遠的一次科技革命,是人類文明史上不容忽視的一個重大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