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泥娃娃寫於哪一年
中文名稱:泥娃娃
所屬專輯:《泥娃娃》
發行時間:2000年
歌曲原唱:鄧麗君
填詞:駱明道
譜曲:梁弘志
音樂風格:明快
歌曲語言:兒歌
翻唱:巴奈
地區:台灣
語言:普通話
資源格式:MP3
② 我國傳統的泥娃娃的代表作
中國泥娃娃最好的是大阿福,產地是江蘇無錫惠山
③ 民間泥娃娃的簡介
民間泥娃娃是湘西苗族的一種玩具,它造型生動、質朴簡練、色彩誇張、民族特色濃厚,屬湘西源遠流長的一種民間藝術
④ 泥娃娃的故事
有一個老爺爺住在一個小木屋裡,老爺爺捏了許多小泥人,捏只小花貓、捏只大老虎,還又捏只大灰狼,捏個小貓小狗來做伴,老爺爺的窗檯上、屋子裡擺滿了各式各樣的泥玩具和小動物、最可愛的是那圓圓腦袋小小眼睛的泥娃娃,老爺爺在他的脖子上掛個可愛的小鈴鐺。
有一天老爺爺要遠行,小泥娃娃也偷偷的跟著老爺爺出門了,一會他就遠離了老爺爺,看不見老爺爺的蹤跡,小泥娃娃歡快跑到小河邊,看見小河流水嘩啦啦,看見柳樹迎風飄。小泥娃娃又到了馬路上看見一輛小汽車飛馳而過,到公園里,看見鮮花燦爛,小蜜蜂正在忙碌的踩花蜜,小泥哇哇聞聞花原來這么香。
小泥娃娃聽見火車嘟嘟響,他到了火車站,看見這里人真多,熱鬧非凡,坐上火車到動物園,看見懶洋洋的大猩猩,看見張著大嘴巴的大河馬,看見可愛的大熊貓、看見飛翔的老鷹,看見搖耳朵玩土的大象,看見毛都掉的鴕鳥,看見活蹦亂跳可愛的小猴子,看見美麗的孔雀.......忽然看見小朋友被自己的爸爸媽媽牽著手,他想我的爸爸媽媽在哪裡?他想老爺爺,小泥娃娃心裡難過極了,他想回家。
小泥娃娃又坐上火車回家,他想找自己的爸爸媽媽,他走在路上上聽見傳出的歌聲,他想這從哪裡傳來的呢,我的爸爸媽媽在那裡么?他順著歌聲找去,原來是個幼兒園,他到幼兒園里,有的小朋友在說兒歌:「幼兒園象我家,老師愛我,我愛他….爸爸媽媽去上班,我不哭也不鬧,見了老師問聲好……..」 有的小朋友們在跳舞唱歌:「找呀找呀找朋友,找到一個好朋友,敬個禮,握握手…..」。有的老師和小朋友在喝水………
幼兒園太好,泥娃娃喜歡這里,他走入櫻桃班教室,他成了幼兒園的一員,和小朋友一起唱歌跳舞。小泥娃娃可高興,他也學會唱歌:「白龍馬………」
小朋友放學,被小朋友的爸爸媽媽帶回他們的家,最後只剩下泥娃娃和小叮鐺,泥娃娃問:叮鐺,我的爸爸媽媽在哪裡?小叮鐺說:我也不知,我從沒見過你的爸爸媽媽。老師說:好孩子你沒有爸爸媽媽。泥娃娃哭了,叮鐺說:你到我家吧。老師同意,泥娃娃跟著叮鐺的媽媽一起回家,泥娃娃和叮鐺一起玩拼圖,一起吃飯,一起睡覺,他們成了好朋友。
每天他們都一起高高興興去上幼兒園,老師教他們學英語,老師問:「紅色,紅色怎麼說。」
小朋友一起回答:red.
老師問:「綠色,綠色怎麼說。」
小朋友一起回答:green
老師問:「藍色,藍色怎麼說。」
小朋友一起回答:blue
老師問:「黃色,黃色怎麼說。」
小朋友一起回答:yellow
老師又和小朋友一起數數:
1,2,3,4,5,6,7,8,9,10
小朋友回答:
one two three four five six seven eight nine ten
有一天外面開始下小雨,漫天的雨隨著一陣涼爽的風吹來,小朋友們歡快的跑到幼兒園的院里淋雨玩水,泥娃娃也高興的和他們一起,一起光著小腳丫在水裡真好,可雨滴忽然變大,小叮當看見泥娃娃在變小,變小……他拉住泥娃娃的手,他的腳、胳膊、手、臉、縮小縮小,泥娃娃消失, 小鈴鐺掉在地上清脆的鈴鐺聲響起,小叮當看著水裡的泥巴哭了:泥娃娃去哪裡了?去哪裡了?我不在水裡玩了。一個老爺爺出現了:好孩子不要哭,泥娃娃在這里。他病了,他要回家,爺爺去給他治病,再天和你玩。老爺爺將地下的泥巴用手慢慢的揀起,是小鈴鐺的聲音將老爺爺引來,他將小鈴鐺送給叮鐺,:這個給你孩子。老爺爺走了。
小叮鐺傷心好多天,他成了一個懂事的愛上幼兒園的乖孩子,下雨了他想泥娃娃病好了么?沒有過多久叮鐺的生日到了,媽媽送給他一個禮物,當他打開包裝盒的時候,他笑了:可愛的泥娃娃。他親親他,將小鈴鐺掛在小泥娃娃脖子上,媽媽說:一個老爺爺送來的泥娃娃,媽媽一直沒拿出,是等著你長大,你現在已經是一個懂事的大孩子了。泥娃娃在窗檯邊陪著叮鐺,風兒吹過:叮鐺叮鐺,泥娃娃、泥娃娃
一個泥娃娃
也有那眉毛
也有那眼睛
眼睛不會眨
也有那鼻子
也有那嘴巴
嘴巴不說話
他是個假娃娃
不是個真娃娃
他沒有親愛的媽媽
也沒有爸爸
我做他媽媽
我做他爸爸
永遠愛著他
⑤ 山東的歷史,高密的歷史
山東是中華民族古老文明發祥地之一。目前發現最早的山東人——「沂源人」,可以把山東的歷史上推到四五十萬年以前。新石器時代早、中期的北辛文化,距今有8000年左右。舉世聞名的原始社會末期的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都是在山東首先發現的。
自夏朝開始,山東進入奴隸制社會。商朝建立以前,山東是商族活動的中心,商前期的五次遷都,有三次在山東境內。商朝建立後,山東仍是其統治的中心地區。西周實行「封邦建國」之策,封呂尚於齊,封周公旦於魯,另外尚有曹、滕、衛諸國。
齊國「通商工之業,便魚鹽之利,而人民多歸」;魯國融合周文化與東方文化,為「禮儀之邦」。齊、魯作為周王朝的兩大支柱,經濟、文化取得更快發展,對以後山東地方歷史的發展有著重大影響。
據考古發掘資料證明,遠在5000年前已有先民在高密境域繁衍生息。秦置高密縣後,治城陰城(今井溝鎮前田莊東),屬膠東郡(治即墨,今平度市東南)。西漢,高密縣先屬膠西國,改高密國(俱都城陰城)。新莽天鳳元年,改高密曰章牟。東漢復稱高密,屬高密國(都城陰城)。
三國時,高密縣歸魏,屬城陽郡(治東武,今諸城市)。西晉懷帝永嘉之亂後,北方進入十六國時期,高密縣先後屬後趙、前燕、前秦、後燕、南燕等國。其上屬皆相因襲。南燕亡後,又歸東晉,屬高密國(都黔陬,今膠州市黔陬村東)。
南北朝時期,南朝宋時,高密縣屬高密郡(治桑犢,今濰坊市坊子區泉河頭附近)。北朝元魏、北齊、北周時,高密縣仍屬高密郡(元魏治高密,即城陰城;北齊移治東武,今諸城市)。隋文帝統一全國,高密縣移治今柏城鎮故獻。初屬密州,復改稱高密郡(俱治東武,今諸城市)。
唐建國,高密縣治移今市區(戰國前夷維國都城,漢為夷安縣治)。初屬高密郡,改稱密州,又改州為高密郡,後又改稱密州(俱治今諸城市)。五代時,高密縣上屬仍為密州。北宋與金,高密縣屬密州(仍治今諸城市)。元代,高密縣屬膠州(治今膠州市)。
明代,高密縣改屬萊州府(治掖縣,今萊州市)。清,初沿明制,光緒三十年,膠州升為直隸州,高密縣改屬膠州(治今膠州市)。新中國成立後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高密縣初仍屬濱北專區。1950年5月改屬膠州專區。
1956年3月劃歸昌濰專區。1967年2月昌濰專區改稱昌濰地區,1981年5月改稱濰坊地區,1983年10月改稱濰坊市,高密縣均順次屬之。1994年5月18日,撤銷高密縣,設立高密市(縣級),以高密縣的行政區域為高密市的行政區域。高密市歸濰坊市代管。
(5)泥娃娃發展歷史擴展閱讀:
截至2017年12月31日,山東省土地調查面積總計15.7965萬平方公里。2017年山東省年末總人口10005.83萬人。
截至2017年12月31日,山東省轄濟南、青島、淄博、棗庄、東營、煙台、濰坊、濟寧、泰安、威海、日照、萊蕪、臨沂、德州、聊城、濱州、菏澤17個地級市,縣級單位137個(市轄區55個、縣級市26個、縣56個),鄉鎮級行政單位1824個 。
高密地處山東半島腹地,秦代置縣。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上屬幾經改變。撤縣設市後,作為縣級市,歸濰坊市代管。行政區劃及其稱謂因社會發展變化而多次發生變更。
⑥ 泥娃娃的來歷100字,,,,,,,,,,,,,,,,,,,,,,,,,, ,,,,,,,,,,,
無錫的泥娃娃美名遠揚,這次爸爸去無錫出差,就帶回一對大頭泥娃娃。
這對孿生兄弟,都長著一副憨相:大大的腦袋光禿禿的,偏左腦門上翹起一撮毛;一雙眼睛圓溜溜的,偏在鼻樑上架一副眼鏡;最有趣的是他們的小腳上居然踩著一雙圓頭皮鞋,鞋頭微微翹起,真像只小船!
這小哥倆憨中帶著些巧,拙中透著真趣,難怪我一看就生愛慕之心。
泥娃娃還會一手絕活:「小便」。你只要先用熱水澆透他,再把它浸在冷水裡。過一會兒,拿起來放在耳邊一搖,會聽見有水的咣當聲。這時,你再取一些熱水,直澆到他腦門上,就聽「吱」一聲,他就會尿的很高很遠。
啊,無錫的泥娃娃真可愛,無錫人民真有智慧!
⑦ 聽說江蘇無錫的泥娃娃很有名,誰能不能介紹一下
無錫惠山大阿福
太多了,貼不下了來,你自己看吧
http://gb.chinabroadcast.cn/3601/2004/10/30/[email protected]
蜚聲中外的惠山泥人,始於南朝,盛於明代,距今已有千餘年歷。惠山泥人題材豐富,技藝精湛,惟妙惟肖,雅俗共賞。產品分為兩大類:一類為手捏泥人,構思雋妙,做工精細,郭沫若先生贊其「人物無古今,須臾出手中」,屬泥人精品,具有較高的藝術欣賞和收藏價值;另一類為泥人、石膏工藝品,用模具成批生產,量大、價廉。
⑧ 有一部動畫片裡面好像講的是一個泥娃娃的故事。
是不是這部啊 最後泥娃娃變成了瓷娃娃。
《瓷娃娃》編劇胡康戎、方潤南,導演方潤南,攝影蔡正常,1982年12月美影攝制完成。影片描寫一個姑娘雕塑了一隻狐狸,又雕塑了一個可愛的瓷娃娃。狐狸妒嫉它,引誘它到野外去玩。在風雨中,泥娃娃跑,進垃圾箱里,受到垃圾的欺侮。幸好姑娘把泥娃娃揀回來,重新塗彩,燒煉成一個更漂亮更可愛不怕風吹雨打的瓷娃娃。這是一部木偶與真人合成的影片。《瓷娃娃》中各種瓷雕都是由聞名世界的瓷都景德鎮的高嶺土捏制塗以高溫顏色釉燒成的。有時一個動作就要燒制幾個,主角瓷娃娃的不同姿態就燒制了192個。導演和動作人員用「套裁」和「代用」的方法在同一個瓷雕上拍各種動作,加上運用電影的蒙太奇手法,使不用關節的瓷娃娃不僅能動起來,能立,能走,能舉手投足,而且還會唱歌跳舞。這在中國美術電影史上是一次新的探索。
望採納
⑨ 無錫泥娃簡介
惠山泥人
民間泥塑藝術品。 產地在江蘇無錫惠山 。 明代文獻中即提到無錫泥人,清代曾進貢乾 隆皇帝。早期惠山泥人只有簡單的大阿福、小花囡、小頭子 , 後又有劉海、菩薩等。大多 用單片模或雙片模模印而成。清代咸豐年間藝人用「捏段鑲手」的辦法做泥人 ,使塑作技藝提高。惠山泥人分「粗貨」、「細貨」。粗貨多用模印製成,給兒童玩耍,也稱「耍貨」。細 貨是用捏塑的辦法做成戲曲人物等,也稱「手捏戲文」。題材有(1)以大阿福為代表的耍貨; (2)以財神爺為代表的偶像;(3)以戲曲人物為主的戲文。彩繪也很考究,民間有「三分塑、 七分彩」的說法。
惠山泥人名揚中外,有關它的來歷,還有一段鮮為人知的傳奇故事。
相傳在明代洪武年間,朱元璋的軍師劉伯溫觀天象,發現無錫龍山(即惠山)有龍脈龍氣,朱元璋派他前往無錫細察。劉伯溫來到無錫後,招來一些能工巧匠,用龍山泥土捏成了許許多多頭戴朝冠、身穿朝服、腳登朝靴的文官武將,千姿百態,栩栩如生,人人見了都喜愛。
那時,龍山腳下的老百姓生活貧困,很樂於以做泥人為生。沒幾天,龍山街上就開滿了大小泥人攤店。然後,劉伯溫又調三百士兵,在龍山南麓青山灣前的山坡上選中了一塊地方,准備開鑿一口深井以斷龍脈、斬龍頸。龍山知曉後大怒,一氣之下就在青山灣前山坡上長出了一座小山。當地人叫它「產山」,無錫有句諺語「一夜長產山」,就是這個出典。因為產山是龍山氣出來的,所以產山上的泥土粗、無粘性,做不得泥人,只有龍山的泥土能做泥人。
從此之後,無錫人捏泥人的手藝一代一代流傳下來。
⑩ 泥娃娃代表作「大阿福」起源於哪裡
大阿福是中國泥娃娃的代表作,產於江蘇無錫惠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