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浙江省嘉興市海鹽縣歷史文化

浙江省嘉興市海鹽縣歷史文化

發布時間:2021-03-09 03:21:03

⑴ 海鹽有多少年歷史文化

樓主所說的海鹽是城市,還是從海里提取出來的鹽有多少年的歷史?
如果是城市的話,如下:
秦漢時海鹽境域包括今上海市西南一小部分、奉賢縣西南部(均指古岡身西處)、松江縣東南部、金山縣全境,以及浙江省平湖縣全境與海寧縣部分地區。參稽眾多古籍,四圍境界為: 海鹽縣北沿西松江(今吳淞江),以江為界,江北為秦代古婁縣。明嘉靖與清光緒《海鹽縣志》皆記,今松江(縣名)東北六十里滬瀆(水名),舊海鹽東北境(東堰)。南朝梁蕭綱(後為簡文帝)《浮海石像碑銘》謂:「吳郡婁縣:界松江(吳淞江),之下號曰滬瀆。」當晨滬瀆是古松江下游,直接東流通海,是古海鹽縣與古婁縣分界線。海鹽東臨大海,海岸(今稱「古岡身」)在今嘉定、外崗一帶至漕涇以東,北接古松江,南氨於柘林東。東南一線臨海。海岸以圓弧狀從柘林之南(今海中)向西南方向突出,通過大小金山南,再曲折延伸,頂點經過王(黃)盤山(又名浮山、玉盤山)以南,迄於澉浦南。古海岸有七十二灣。偏西南,從澉浦南經赭山南至古錢唐縣界。西南一西一西北,從古錢唐縣界浙口、赭山北折,狹徑繞硤石(古由拳縣治)南,又折向東北(西鄰古由拳),穿過今松江縣,西北以「三泖之東」為界(三泖屬古長水縣境,有古東江通海),抵古松江。
邑境自東漢末(三國孫吳初)、唐、明分代先後分出海昌(海官,今海寧)、華亭、平湖三縣後才成今域。東漢末年,孫吳雄踞江東,建安五至八年(200—203)析海鹽縣西南境、由拳縣南境地置海昌縣,據明天啟《海鹽縣圖經》記載:「今海寧,自赭山、浙口,西屬紫硤,東並海,至黃灣、烏龍間,舊名鹽官,亦名海昌者,本海鹽南境故地。」即赭山、泊口乃古錢唐縣與古海鹽縣交界處。從赭山、浙口始,西部狹徑延伸,連接紫硤(硤石山),東部與海平列伸展,直至黃灣、烏龍之間,原是古海鹽西南境地。
南朝梁天監六年(507)析海鹽縣東北境置前京縣,今張涇河以東地區屬前京縣,縣治在金山北麓,基城 海鹽縣梁天監七年築。前京縣初隸信義郡,梁末陳初屬吳郡,後又屬屬海寧郡。廢海寧郡為鹽官縣時,前京地還歸海鹽縣,二縣地並入鹽官縣,歸屬杭州。南朝梁中大通六年至大同元年(534—535),又分海鹽縣東北境偏北地置胥浦縣。縣治在胥浦里(今金山縣干巷鎮附近)。其地域東至張涇,西抵長泖,北達橫潦涇(今松江縣泖港鄉北部),東南至海,約支唐捍海塘稍南處。胥浦縣初隸吳郡。太清三年(549)六月隸屬武原郡。縣尋省,至遲在陳永定二年(558),基地並入前京縣(一說復為海鹽東北境),後隨前京縣還歸海鹽縣。
唐天寶十載(751)吳郡太守趙居貞奏割海鹽北境、嘉興東境、崑山南境置華亭縣(即今青浦、松江、金山、奉賢、南匯、上海等縣唐時地,設治於今松江縣城),屬吳郡。明《海鹽縣圖經》謂:「唐華亭,今松江全郡也。里東西廣一百六十,南北袤一百七十三,非盡海鹽地,海鹽居多……聞之長老雲,今華亭南門有××井,石刻海鹽縣字,至今未泐,松治城之為鹽地,尤證也。」析置華亭縣後,海鹽縣北界當即為舊松江府南不包括嘉興府在內的共界(即今江蘇、浙江省共界)。
明宣德四年(1429)三月,巡撫、大理寺正卿胡概以縣地廣賦繁,上書奏請增縣,翌年三月二十八日敕分海鹽縣東北境武原、齊景、華亭、大易四鄉之都里置縣,名平湖,治設當湖鎮,屬嘉興府。
1950年5月,海鹽縣獅嶺鄉劃出第10、11、12三個村給海寧縣,平湖縣騎蓮鄉十個村劃入今海鹽縣元通鄉。1961年12月15日,恢復海鹽縣建制時,獅嶺公社留屬海寧縣。幾年來,海鹽縣境地無變更。
故綜上所述,海鹽歷史悠久,自秦即有,應該有2200多年的歷史了。
至於從海里所提取的鹽的相關情況,樓上已經說明了。
望採納。

⑵ 誰知道浙江嘉興有多少年歷史了

嘉興是新石器時代馬家浜文化的發祥地,距今7000年前市境就有先民從事農牧漁獵活動。春秋時,此地名長水,又稱槜李,吳越兩國在此風雲角逐。戰國時,劃入楚境。秦置由拳縣、海鹽縣,屬會稽郡。兩漢時煮海為鹽,屯田為糧。三國時吳國雄踞江東,析由拳縣南境、

嘉興
海鹽縣西境置鹽官縣。吳黃龍三年(231)「由拳野稻自生」,吳大帝孫權以為祥瑞,改由拳為禾興,赤烏五年(242)改稱嘉興。兩晉、南北朝時,嘉興得到進一步開發,「一歲或稔則數郡忘飢」。隋朝開鑿江南河,即杭州經嘉興到鎮江的大運河,給嘉興帶來灌溉舟楫之利。唐玄宗天寶十年(751)析嘉興縣東境及海鹽、崑山等縣部分轄地置華亭縣。唐代嘉興屯田27處,「浙西三屯,嘉禾為大」,嘉興已成為中國東南重要產糧區,有「嘉禾一穰,江淮為之康;嘉禾一歉,江淮為之儉」的說法。五代十國時期,吳越國在嘉興設置開元府,嘉興從此自蘇州分離出去,領嘉興、海鹽、華亭3縣,是為嘉興首次設州府級政權。後晉高祖天福五年(940),因吳越王錢元瓘 之奏請,在嘉興置秀州,領嘉興、海鹽、華亭、崇德4縣。北宋改秀州為嘉禾郡,南宋寧宗慶元元年(1195)升郡為府,後改嘉興軍。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改嘉興軍為嘉興府安撫司,旋升為嘉興路總管府。宋元時,嘉興經濟較發達,被稱為「百工技藝與蘇杭等」,「生齒蕃而貨財阜,為浙西最」。乍浦、澉浦、青龍等港口外貿頻繁,海運興隆。明宣德四年(1429)析嘉興縣西北境為秀水縣,析東北境為嘉善縣;析海鹽縣置平湖縣;析崇德縣置桐鄉縣,嘉興府下轄7縣,稱一府七縣。此後四五百年內嘉興府縣體制基本未再變動。其時,在農業和手工業發展的基礎上,商品經濟日漸繁榮,棉布絲綢行銷南北,遠至海外,嘉興王江涇鎮的絲綢有「衣被天下」的美譽,嘉善有「收不完的魏塘紗」的諺語,桐鄉濮院鎮絲綢「日產萬匹」,名聞遐邇。明弘治《嘉興府志》記載:「嘉興為浙西大府」,「江東一都會也」。明末清初,清軍攻破此處進行後進行了屠殺,使嘉興損失慘重,

中共「一大」正是在嘉興的遊船上召開的
不復當年繁華。清朝中期,清政府進行了賦稅改革和整頓,並多次對杭州灣沿岸海塘進行修築,嘉興社會經濟才逐漸好轉,市鎮恢復繁榮。清咸豐十年(1860),太平軍攻克嘉興,建聽王府為當地軍政領導機構。清朝中期以後,受帝國主義掠奪和封建主義的剝削,嘉興的經濟和城市面貌日漸衰落和凋敝。1911年11月7日,辛亥革命黨人光復嘉興,成立嘉興軍政分府。民國初廢府存縣,改稱嘉禾縣,後復稱嘉興縣。1921年8月初,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嘉興南湖的一艘遊船上閉幕,宣告中國共產黨成立。
1949年5月7日嘉興解放,分設嘉興縣、嘉興市,後撤並頻繁。1983年8月,撤銷嘉興地區行政公署,分設嘉興、湖州市,嘉興市設城區和郊區,下轄嘉善、平湖、桐鄉、海寧、海鹽5縣。1985年1月,經中共中央、國務院批准,嘉興市區及所轄嘉善、桐鄉、海寧縣被列為長江三角洲經濟開放區,至1988年,嘉興市及所轄5縣均被列為經濟開放區。1993年11月,嘉興城區更名為秀城區;1999年6月21日,郊區更名為秀洲區,2005年嘉興秀城區更名為南湖區。[5]

⑶ 海鹽這個地名的由來——歷史淵源

海鹽地處沿海,生產食鹽。《太平寰宇記》卷九十五「海鹽縣(南九十里原十鄉)本吳郡武原鄉。秦置海鹽縣,漢因之,屬會稽郡。又按(吳君記)雲,海濱廣 斥,鹽田相望,即海鹽與鹽官之地同也。」今天,海鹽鹽業雖已廢黜,但從場前、五團、八團、北團和湯家團等一些沿海地名上,還可以看出歷史上產鹽的痕跡。
海鹽縣是崧澤文化發祥地之一,距今5000多年前縣境就有先民從事農牧漁獵活動。秦王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置縣。因「海濱廣斥,鹽田相望」而得名。建縣以來,海鹽曾四徙縣治,六析其境。秦末縣治陷為湖(柘湖),遷至武原鄉(今平湖市東門外)。 東漢永建(126-131)中,縣治又陷為湖(當湖),南遷至齊景鄉山旁。建安五至八年(200-203)析海鹽西南境、由拳南境置海昌縣(今海寧市)。晉咸康七年(341)縣治遷至馬嗥城。南朝梁天監六年(507),析縣東北境置前京縣。梁中大通六年(534)至大同元年(535),再析縣東北境置胥浦縣。唐開元五年(717),遷縣治於今地。天寶十年(751),割海鹽北境、嘉興東境、崑山南境置華亭縣。元元貞元年(1295)升為海鹽州。明洪武二年(1369)復降為縣。宣德五年 (1430),析武原、齊景、華亭、大易4個鄉置平湖縣。

⑷ 海鹽縣在哪個省市

浙江省嘉興市。海鹽縣,隸屬於浙江省嘉興市,是浙江最早的建制縣之一,始建於秦。海鹽縣地處杭州灣西北,距上海118公里、杭州98公里。下轄4街道、5鎮,陸地面積534.73平方公里,江口海灣面積537.90平方公里。

2018年末全縣戶籍人口382097人,比上年增加292人。其中,女性194172人,男性187925人。全年出生人口3214人,出生率8.41‰;死亡人口2732人,死亡率7.15‰。人口自然增長率1.26‰,較上年下降2.41個千分點。

(4)浙江省嘉興市海鹽縣歷史文化擴展閱讀

古代的歷史沿革

秦王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置縣,因「海濱廣斥,鹽田相望」而得名。建縣以來,海鹽曾四徙縣治,六析其境。秦末,縣治陷為湖(柘湖),遷至武原鄉(今平湖市東門外)。

東漢永建一至六年(126—131)中,縣治又陷為湖(當湖),南遷至齊景鄉故邑山旁(今乍浦附近)。

東漢建安五至八年(200—203),析海鹽西南境、由拳南境置海昌縣(今海寧市)。

東晉咸康七年(341),縣治遷至馬嗥城(今海鹽縣武原街道東南)。

南朝梁天監六年(507),析縣東北境置前京縣。

南朝梁中大通六年(534)至大同元年(535),再析縣東北境置胥浦縣。

唐開元五年(717),遷縣治於今地。

唐天寶十年(751),割海鹽北境、嘉興東境、崑山南境置華亭縣。

元元貞元年(1295),升為海鹽州。

明洪武二年(1369),復降為縣。

明宣德五年(1430),析武原、齊景、華亭、大易4個鄉置平湖縣。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海鹽縣

參考資料來源:海鹽人民政府-區劃人口

參考資料來源:海鹽人民政府-歷史沿革

⑸ 請教浙江省嘉興市海鹽縣的歷史沿革

概況 海鹽是浙江省的一個行政縣,位處杭州灣北側,屬嘉興地區。北距上海118公里,南離省會杭州98公里。全縣陸地面積507.3公里,人口36.4萬。綜合實力百強縣。 [編輯本段]歷史沿革 海鹽區點陣圖海鹽縣是崧澤文化發祥地之一,距今5000多年前縣境就有先民從事農牧漁獵活動。秦王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置縣。因「海濱廣斥,鹽田相望」而得名。建縣以來,海鹽曾四徙縣治,六析其境。秦末縣治陷為湖(柘湖),遷至武原鄉(今平湖市東門外)。 東漢永建(126-131)中,縣治又陷為湖(當湖),南遷至齊景鄉山旁。建安五至八年(200-203)析海鹽西南境、由拳南境置海昌縣(今海寧市)。晉咸康七年(341)縣治遷至馬嗥城。南朝梁天監六年(507),析縣東北境置前京縣。梁中大通六年(534)至大同元年(535),再析縣東北境置胥浦縣。唐開元五年(717),遷縣治於今地。天寶十年(751),割海鹽北境、嘉興東境、崑山南境置華亭縣。元元貞元年(1295)升為海鹽州。明洪武二年(1369)復降為縣。宣德五年 (1430),析武原、齊景、華亭、大易4個鄉置平湖縣。 1949年5月7日,海鹽解放。1950年5月,獅嶺鄉3個行政村劃屬海寧縣,平湖縣10個行政村劃屬海鹽縣。1958年11月21日,撤銷海鹽縣建制,區域並入海寧縣,其中西塘橋、海塘、元通3個鄉劃歸平湖縣。1961年12月15日,復置海鹽縣,轄2個鎮16個公社,獅嶺鄉仍屬海寧縣。1983 年,撤銷公社建鄉。1985年8月,澉浦、通元、西塘橋撤鄉建鎮。隨著經濟發展,又有於城、百步、秦山撤鄉建鎮。1999年,調整鄉鎮行政區劃,轄9個鎮 3個鄉。 2001年10月,鄉鎮行政區劃再次調整優化,轄武原、沈盪、澉浦、秦山、通元、西塘橋、於城、百步8個鎮。 [編輯本段]行政區劃 海鹽縣人民政府駐武原鎮棗園中路118號,郵編:314300。代碼:330424。區號:0573。拼音:HaiyanXian。 海鹽縣轄8個鎮:武原鎮、沈盪鎮、通元鎮、澉浦鎮、秦山鎮、西塘橋鎮、歟城鎮、百步鎮。 2000年,海鹽縣轄9個鎮、3個鄉。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387723人,其中各鄉鎮人口(人):武原鎮110458沈盪鎮35306百步鎮15146石泉鎮18018歟城鎮23747秦山鎮40657澉浦鎮32452通元鎮26424西塘橋鎮19786橫港鄉20335元通鄉18004海塘鄉27390 2005年末,全縣轄武原、沈盪、澉浦、秦山、通元、西塘橋、歟城、百步8個鎮。共有行政村104個,居民委員會23個。年末全縣戶籍人口364302人,比上年減少288人。其中,女性人口183139人,占總人口的50.27%。全年出生人口2502人,出生率為6.87‰;死亡人口2831人,死亡率為7.77‰;遷出人口3635人,遷入人口3697人,人口自然增長率為-0.9‰。 [編輯本段]經濟發展 財政收入保持一定增長。全縣財政總收入105011萬元,增長15.4%,其中地方一般預算收入50051萬元,增長17.8%。一般預算支出60658萬元,比上年增長18.3%。 金融機構存貸款穩定。2005年末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余額129.33億元,比年初增加12.3億元,其中人民幣存款余額為127.46億元,比年初增加 13.29億元。本外幣各項貸款余額96.14億元,比年初增加9.61億元,其中人民幣貸款余額90.62億元,比年初增加5.79億元。年末城鄉居民人民幣儲蓄存款余額78.08億元,比年初增加11.81億元,同比增長18%。 [編輯本段]社會事業 據抽樣調查,2005年末全縣戶籍人口364302人,比上年減少288人。其中,女性人口183139人,占總人口的50.27%。全年出生人口2502人,出生率為6.87‰;死亡人口2831人,死亡率為7.77‰;遷出人口3635人,遷入人口3697人,人口自然增長率為-0.9‰。全縣計劃生育率 98.68%,已婚婦女綜合節育率91.89%。 城鄉居民生活水平和質量繼續提高。全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8017元,增長 11.2%,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8542元,增長12.4%;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和農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性支出分別為10681元和5719元,分別增長1.7%和15.9%。住房條件進一步改善。城鎮家庭人均購建房支出達到2838元,人均住房建築面積31.39平方米;農村人均居住消費支出829 元,人均居住面積64平方米。城鄉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數分別為30.6%和35.9%,因物價上升和進餐館消費增加,均比上年有所上升。年末每百戶城鎮和農村居民家用汽車擁有量分別為5輛和1.3輛。 就業規模繼續擴大。年末城鎮從業人員48505人,增長8.9%,一、二、三產從業人員分別為415人、37291人和10800人;城鎮在崗職工45996人,增長8.1%,城鎮私營和個體從業人員11520人,增長2.8%。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7%。 社會保障水平不斷提高。年末全縣參加失業保險人數為42000人,與上年持平,年末領取失業保險金人數2324人,發放失業保險金454.9萬元。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為100413人,其中,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職工數為81493人,均增長2.4%;有48108人參加了基本醫療保險,其中有職工 34279人,分別增長9.9%和10.8%。全縣低保對象已從上年的4599人增加到4627人,其中城鎮655人,農村3972人,共享受最低生活保障補貼405.3萬元,增長3.5%。 社會福利事業繼續發展。全縣有各種社會福利收養性單位9家,床位數863張,比上年增長42.6%,安置人數達233人,增加6.4%;社區服務設施從上年的40個增加到63個。 [編輯本段]歷史名人 海鹽歷代名人輩出。有《搜神記》作者干寶,唐代詩人顧況,水滸大將-雙鞭呼延灼,教育家和出版家張元濟,漫畫家張樂平,改革先鋒步鑫生,作家余華 , 眼鏡大師吳良材等。 [編輯本段]風景名勝 南北湖 南北湖古名永安湖,早在700 年前的南宋就為游覽勝地,素有"小西湖"之稱。南北湖風景區在海鹽縣澉浦鎮西,東起長山閘,西至茶磨山,南自黃沙塢,北到六里堰,面積約30平方公里,是一個湖、海、山俱全,以自然景觀為主,兼有文物古跡和現代建築的旅遊勝地。 從澉浦城出西門,過鳳凰山,約2公里便可到達湖邊。南北湖三面環山,一面臨海,是個瀉湖,水位高6.3米,平均水深1 米。湖中間有一堤名"中湖塘",分湖為二,上為北湖,下為南湖,堤長 500米,東西兩端各有一小橋。 東橋堍有"明星亭",是為當年上海明星影片公司胡蝶等電影演員來南北湖拍攝電影《鹽潮》而建造的。西橋堍有馨谷亭,系1983年從蔡家山移建於此,紀念民國初年當地一位勇於抗暴扶弱,熱心公益事業的農民朱馨谷。北湖中央有一稱作"湖墩"的小島,北湖邊還有一座清代藏書樓西澗草堂。 鷹窠頂山 南北湖的西南側有一座鷹窠頂山,高186.8米,從山麓至山頂有九曲徑、初憩亭、三休亭、獅頭岩、合掌岩等景點。山上有座雲岫庵,始建於宋代,現有正殿、配殿、山門、石塔等。庵名出自晉陶淵明的"雲無心以出蛐,烏倦飛而知還"的佳句。庵前有"鳥還亭",亭名、廟名密切呼應。庵前有古銀杏大數圍,庵內有水名"雪竇泉",為烹茗佳品。庵右即為鷹窠頂,據說每年農歷十月初一清晨,這里可觀"日月並升"的奇景,自古以來,吸引了大批遊人。 黃沙塢 南北湖風景區處於我國柑橘載植區的北緣,據宋《澉水志》記載已有700多年的種桔歷史。橘區集中於南北湖村及其黃沙塢山村一帶,尤其是「黃沙塢」,面積約一平方公里,內桔園成林,被譽為「浙北桔園」,人稱「世外桃源」。 邑人陸秉仁《黃沙塢觀橘林》詩雲:「黃沙塢內好風光,千樹萬樹橘金黃。幾處樓台秋風里,行人無不叫『好香』!」 「采桔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黃沙塢三面環山,一面臨海,山海相連,形成了冬暖夏涼的獨特氣候。春季橘花盛開,香飄數里;秋季果實累累,滿山金黃,是遊人賞橘、品橘、采橘的最佳處。品種有本山蜜桔、紅桔、橙子、香椽、福桔、無核桔、柑等,其中本山蜜桔色澤金黃、甜中略酸、皮薄肉厚汁鮮,最負盛名,年產量千餘噸。 高品質的無公害柑橘來源於科學的管理和先進的農技,常年聘請浙江省柑橘研究所專家為顧問,推廣革新技術,採用復合肥代替單純化肥,天然無農葯殘留,提高柑橘含糖量,據省農科院檢測糖度最高達17度;全面使用生物制劑,每年多次噴灑微量元素,使柑橘吸收氮、磷、鉀、鎂等9種營養成分。2001年,南北湖村注冊「黃沙塢柑橘」品牌,並引進選果機,實施產品包裝化。近年來,黃沙塢柑橘走俏市場,先後獲得「國家級無公害基地」、「浙江省無公害農產品」、「浙江省綠色農產品」、「嘉興市名牌產品」等稱號。 千佛閣 千佛閣位於海鹽縣城武原鎮天寧寺路,始建於唐大歷三年(768),名千佛大寶閣,元末毀。明洪武楚石禪師重建;崇禎元年(1628)再建。清乾隆、同治年間兩次重修。千佛閣面闊27。5米,進深17米,高23米,分上下兩層,總面積一千平方米,重檐式歇山頂。閣四周側腳方形石柱,內為圓形川柏側腳木柱,內柱從地面通屋頂,柱礎為石鼓形。頂用圓椽,蓋筒形青瓦,屋角起翹,懸掛風鈴。全閣共有斗拱136朵。在楓拱、堂軒、廊攀、雀替、隔架等構件上精心雕刻著花卉、鳥獸等圖案,楠木正梁彩繪 「雙龍搶珠」副間彩繪「雲鶴」。1985年至1987年重修,1988年春節竣工開放,趙朴初題額。現為浙江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海鹽天寧寺 綺園---中國「十大名園」之一 綺園坐落在縣城武原鎮綺園路。清同治十年(1871)海鹽商人馮纘齋建宅於此,名「三樂堂」。翌年,在宅後的明代廢園上建「綺園」,俗稱」馮家花園」,是馮纘齋將其岳父、清代著名劇作家黃燮清的「倚晴樓」之精華移建而成。解放後,馮氏後裔將宅園捐獻給國家。綺園佔地9887平方米,其中水面佔25%,綠地佔71。4%,建築佔0。25%。園內植物有58科、1158棵,其中百年以上古樹有40餘株。造園特點:以樹木、山、池為主,略略點綴建築,水隨山轉、山因水活,各得其宜,與今日以風景為主的造園手法相似。綺園能集辦州、揚州兩地園林之精華,頗具江南山林野趣。著名園林專家陳從周稱「綺園」為「浙中數第一」。1963年6月,海鹽縣人民委員會批准綺園對外開放。1981年1月海鹽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9年12月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90年被列為「全國十大名園」之一。著名油畫家、書法家、邑人朱乃正為「綺園」題額。 均有時花,如春有迎春、玫瑰,夏有荷花、月季,秋有菊花、木犀,冬有水仙、臘梅。群芳爭艷,燦爛如錦。遊人信步園中,怎麼不神清氣爽!搖綴,翠蓋如雲。最引遊人逗留的是北山崖下之古藤,有碗口粗,如黃蟒蟠軀。根部離地尺許,可坐、可盪、可爬、可攀。樹綠、水綠,在遍是綠色的視野中,岸邊、草坪、路邊、山上,一年四季均有時花,如春有迎春、玫瑰,夏有荷花、月季,秋有菊花、木犀,冬有水仙、臘梅。群芳爭艷,燦爛如錦。遊人信步園中,怎麼不神清氣爽! 一般的江南文人私家園林,往往園中廳堂館舍較多,而綺園的布局構思卻不落窠臼。全園的亭台榭軒只有四處。一是西南入口處的主廳潭影軒,較寬大敞亮,可容近百人。二是北山頂的依雲享,居全園最高,又名望海亭。再是北山腳下、東池邊的滴翠享,與東堤罨畫橋及其北堍的合抱樟樹隔池相映,又與周圍山水翠木和諧配合,組成一片旖旎的風光。電視劇《紅樓夢》寶釵撲蝶一戲就在這一帶拍攝。最後就是大池西北的水閣小築。憩歇閣中,憑欄眺望,全園景色盡收眼底。 張元濟圖書館 張元濟圖書館坐落在縣城武原鎮文昌東路,是為紀念我國傑出的出版家、教育家、版本目錄學家張元濟先生而建造的,陳雲同志為圖書館題寫館名。1987年落成,佔地8000餘平方米,總建築面積2500平方米,是一座具有民族風格、體現江南園林特色的仿古建築。院內黛瓦粉牆、曲橋卧波、閣亭相接、自然成趣,是一個安靜、舒適、典雅的讀書園地,蜚聲海內外。圖書館現有藏書15餘萬冊,除了具有一般縣、市級公共圖書館的職能外,還有其自身的兩大特色:一是專設了張元濟先生紀念室,陳列保存著張元濟先生的著作、手稿和生平事跡資料,供研究參觀之用;二是設置了商務印書館版本閱覽室,保存和陳列著商務印書館100年來的出版物,其中一套《四部叢刊正編》精裝150冊,已成為大陸收藏的台灣商務版之孤本。 杭州灣跨海大橋(Hangzhou Bay Bridge) 是一座橫跨中國杭州灣海域的跨海大橋,它北起浙江嘉興海鹽鄭家埭,南至寧波慈溪水路灣,全長36公里,是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比連接巴林與沙特的法赫德國王大橋還長11公里,成為繼美國的龐恰特雷恩湖橋後世界第二長的橋梁。 杭州灣跨海大橋是國道主幹線-同三線跨越杭州灣的便捷通道。大橋北起嘉興市海鹽鄭家埭,跨越寬闊的杭州灣海域後止於寧波市慈溪水路灣,全長36Km。大橋建成後將縮短寧波至上海間的陸路距離 120餘公里,從而也大大緩解已經擁擠不堪滬杭甬高速公路的壓力,形成以上海為中心的江浙滬兩小時交通圈。 大橋總投資預計超過160億人民幣,其中大橋36公里,118億;北岸連接線29.1公里,17億;南岸連接線55.3公里,34億。來自民間的資本佔了總資本的一半,包括雅戈爾、方太廚具、海通集團等民營企業都參與了對大橋的投資。大橋收費年限為30年,收費標准預計為55元/輛。 杭州灣跨海大橋按雙向六車道高速公路設計,設計時速100Km/h,設計使用年限100年,總投資約118億元。大橋設南、北兩個航道,其中北航道橋為主跨448m的鑽石型雙塔雙索麵鋼箱梁斜拉橋,通航標准35000噸;南航道橋為主跨318m的A型單塔雙索麵鋼箱梁斜拉橋,通航標准3000噸。除南、北航道橋外其餘引橋採用30~80m不等的預應力混凝土連續箱梁結構。杭州灣跨海大橋是目前世界上已建或在建的最長的跨海大橋,大橋主體工程確保2003年內順利開工建設,2008年建成,2008年6月通車。 2001年9月成立項目公司,大橋建設投資額為118億,資本金為38.5億元。其中,寧波方佔90%股份,嘉興方佔10%股份。公司資本金中民營企業投資佔到50.25%。本項目商請國家開發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銀行、浦發銀行等四家銀行貸款70億元,已簽訂貸款協議。 大橋本身的經濟效益是吸引投資者看好的重要基礎。據交通流量調查推測,2009年通過大橋的車流量達5.2萬輛,2015年達8萬輛,2027年達9.6萬輛。經測算,大橋財務內部收益率將達8.03~10.1%,投資回收期14.2年,投資回報率15.10%(不含建設期)、12.58%(含建設期) 。 亞洲最大高速公路互通樞紐 由於原來交通閉塞而被稱為交通末梢的海鹽,其北大門將崛起亞洲目前最大的高速公路互通樞紐。正在建設中的杭州灣跨海大橋北岸接線第四合同項目———海鹽樞紐工程,將使杭浦(杭州—浦東)、乍嘉蘇(乍浦—嘉興—蘇州)和杭州灣跨海大橋北岸連接線3條高速公路大動脈實現互連互通,海鹽在兩年內將成為長三角重要的交通神經中樞。 目前這座氣勢恢弘的高速公路互通樞紐已初現雛形。「作為一下子連通三條高速公路的互通工程,光土石方就達上百萬方,橫跨乍嘉蘇一條高速公路就有6座立交橋梁,無論從工程量還是從公路網路密集程度來說,這個樞紐工程在目前屬亞洲最大。」項目部總工程師方林勝說。 總投資6億元的整個互通工程佔地1200公頃(1平方公里100公頃),整個工程預計明年10月完成土建工程,二期工程將在2007年年底前後完工並正式通車。 中國核電之源--秦山核電站 秦山核電站坐落於海鹽縣秦山雙龍崗,面臨杭州灣,背靠秦山,這里風景似畫、水源充沛、交通便利,又靠近華東電網樞核電站紐,是建設核電站的理想之地。秦山核電站是我國第一座自己研究、設計和建造的核電站,一期工程額定發電功率30萬千瓦,採用國際上成熟的壓水型反應堆,1984年破土動工,1991年12月15日並網發電,設計壽命30年,總投資12億元。廠區主要包括七個部分:核心部分、廢物處理、供排水、動力供應、檢修、倉庫、廠前區等。全廠設備約28,000餘台件,由國內585個工廠和10餘個國家(地區)供貨,汽輪機、發電機、蒸汽發生器、堆內構件、核燃料元件等重要設備都由我國自己製造,進口設備主要有反應堆廠房環形吊車、壓力殼、主泵等,電站動力裝置主要由反應堆和一、二迴路系統三部分組成。秦山核電站設計廣泛採用了國外現行壓水堆核電站較成熟的技術,並進行了相當規模的科研和試驗工作,始終把安全放在首位。為阻止放射性物質外泄,設置了三道屏障,第一道鋯合金管把燃料蕊塊密封組成燃料元件棒;第二道為高強度壓力容器和封閉的一迴路系統;第三道屏障則為密封的安全殼,防止放射性物質外泄。加外還有安全保護系統、應急堆蕊冷卻系統、安全殼、噴淋系統、安全殼隔離系統、消氫系統、安全殼空氣凈化和冷卻系統、應急柴油發電機組等,使反應堆在發生事故時,能自動停閉和自動冷卻堆蕊。秦山核電站的建成結束了中國大陸無核電的歷史,投產以來,機組運一直處於良好狀態,成為中國自力更生和平利用核能的典範。 中國國際緊固件五金城 中國國際緊固件五金城位於海鹽經濟開發區鹽北路,距杭州灣跨海大橋和亞洲最大的高速公路互通樞紐僅數公里路程。項中國國際緊固件五金城規劃圖目凈佔地面積335畝,總規劃建築面積50萬平米,按展示交易、商務配套、國際展示采購中心和倉儲物流配套四大功能分區,設有2千多間鋪位。由36萬平米主體交易區和14萬平米倉儲物流配套區構成:其中產品交易區建築面積22萬平方米,標准鋪位每間約110平方米;國際展示采購中心建築面積8萬8千平方米,商務配套區建築面積5萬2千平方米,另外還有約14萬平方米的倉儲物流配套;中國國際緊固件五金城將以50萬平方米的總體量和完善的項目規劃,建設成為專業化、規模化、現代化的全球最大緊固件博覽采購中心。

⑹ 我需要關於「嘉興本地地理環境、歷史文化、風土人情方面的優勢」的知識

嘉興是新石器時代馬家浜文化的發祥地,距今7000年前市境就有先民從事農牧漁獵活動。春秋時,此地名長水,又稱槜李,吳越兩國在此風雲角逐。戰國時,劃入楚境。秦置由拳縣、海鹽縣,屬會稽郡。兩漢時煮海為鹽,屯田為糧。三國時吳國雄踞江東,析由拳縣南境、海鹽縣西境置鹽官縣。吳黃龍三年(231)「由拳野稻自生」,吳大帝孫權以為祥瑞,改由拳為禾興,赤烏五年(242)改稱嘉興。兩晉、南北朝時,嘉興得到進一步開發,「一歲或稔則數郡忘飢」。隋朝開鑿江南河,即杭州經嘉興到鎮江的大運河,給嘉興帶來灌溉舟楫之利。唐玄宗天寶十年(751)析嘉興縣東境及海鹽、崑山等縣部分轄地置華亭縣。唐代嘉興屯田27處,「浙西三屯,嘉禾為大」,嘉興已成為中國東南重要產糧區,有「嘉禾一穰,江淮為之康;嘉禾一歉,江淮為之儉」的說法。五代十國時期,吳越國在嘉興設置開元府,領嘉興、海鹽、華亭3縣,是為嘉興首次設州府級政權。後晉高祖天福五年(940),因吳越王錢元瓘 之奏請,在嘉興置秀州,領嘉興、海鹽、華亭、崇德4縣。北宋改秀州為嘉禾郡,南宋寧宗慶元元年(1195)升郡為府,後改嘉興軍。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改嘉興軍為嘉興府安撫司,旋升為嘉興路總管府。宋元時,嘉興經濟較發達,被稱為「百工技藝與蘇杭等」,「生齒蕃而貨財阜,為浙西最」。乍浦、澉浦、青龍等港口外貿頻繁,海運興隆。明宣德五年(1430)析嘉興縣西北境為秀水縣,析東北境為嘉善縣;析海鹽縣置平湖縣;析崇德縣置桐鄉縣,嘉興府下轄7縣,稱一府七縣。此後四五百年內嘉興府縣體制基本未再變動。其時,在農業和手工業發展的基礎上,商品經濟日漸繁榮,棉布絲綢行銷南北,遠至海外,嘉興王江涇鎮的絲綢有「衣被天下」的美譽,嘉善有「收不完的西塘紗」的諺語,桐鄉濮院鎮絲綢「日產萬匹」,名聞遐邇。明弘治《嘉興府志》記載:「嘉興為浙西大府」,「江東一都會也」。明末清初,清軍攻破此處進行後進行了屠殺,使嘉興損失慘重,不復當年繁華。清朝中期,清政府進行了賦稅改革和整頓,並多次對杭州灣沿岸海塘進行修築,嘉興社會經濟才逐漸好轉,市鎮恢復繁榮。清咸豐十年(1860),太平軍攻克嘉興,建聽王府為當地軍政領導機構。清朝中期以後,受帝國主義掠奪和封建主義的剝削,嘉興的經濟和城市面貌日漸衰落和凋敝。1911年11月7日,辛亥革命黨人光復嘉興,成立嘉興軍政分府。民國初廢府存縣,改稱嘉禾縣,後復稱嘉興縣。1921年8月初,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嘉興南湖的一艘遊船上閉幕,宣告中國共產黨成立。 1949年5月7日嘉興解放,分設嘉興縣、嘉興市,後撤並頻繁。1983年8月,撤銷嘉興地區行政公署,分設嘉興、湖州市,嘉興市設城區和郊區,下轄嘉善、平湖、桐鄉、海寧、海鹽5縣。1985年1月,經中共中央、國務院批准,嘉興市區及所轄嘉善、桐鄉、海寧縣被列為長江三角洲經濟開放區,至1988年,嘉興市及所轄5縣均被列為經濟開放區。1993年11月,嘉興城區更名為秀城區;1999年6月21日,郊區更名為秀洲區,2005年嘉興秀城區更名為南湖區。 嘉興市境地處太湖流域,水鄉澤國,為古越人聚居地。春秋時地跨吳越,史稱「吳頭越尾」,因此兼有吳「泰伯辭讓之遺風」與越「夏禹勤儉之餘習」。楚並越後,又接受了百餘年楚文化的影響。自秦(前222)實行郡縣制至五代(907-960)以前,嘉興一直歸屬會稽吳郡,語言亦屬吳方言區,故民間習俗以吳俗為主流,江南水鄉特色鮮明,有別於省內山區、半山區。西晉末與北宋末,國家二次動亂,北方衣冠之族多渡江而南,帶來了中原文化,優勢互補,使嘉興民風融合了中原風俗的成份,獨特性與多元性並存。

嘉興歷史悠久,文化燦爛,為中國江南文化的發源地。早在六、七千年前,先民們就在此孕育了長江下游太湖流域早期新石器文化的代表——馬家浜文化,這是中華民族古老文明的源頭之一。嘉興歷代名人輩出,僅近現代就涌現出了文壇巨匠茅盾、國學大師王國維、新月派詩人徐志摩、漫畫家豐子愷和張樂平、著名數學家陳省身、武俠小說大師金庸等一大批名家大師。 嘉興自古為富庶繁華之地,素有「魚米之鄉,絲綢之府」之美譽。建國以來,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嘉興承載著上海浦東開發開放的輻射、蘇南開放型經濟和浙南民營經濟的交匯影響,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綜合實力顯著增強,目前所轄縣(市)均進入中國百強縣前30強和「浙江省小康縣」行列。2008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815.30億元,人均GDP接近8000美元。 嘉興旅遊資源十分豐富,環境優美,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和國家園林城市。嘉興的自然風光以潮、湖、河、海並存馳譽江南,境內有革命聖地南湖、「天下第一潮」海寧錢江潮、「江南水鄉古鎮」嘉善西塘和桐鄉烏鎮,以及海鹽南北湖、平湖九龍山等一批著名景點,構成了獨有的江南水鄉特色。目前全市擁有國家AAAA級景區4個,AAA級景區1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6處。 嘉興具有良好的投資環境,是廣大創業者的投資熱土。交通便捷,鐵路、公路、水路四通八達,京杭大運河穿境而過,滬杭鐵路復線、320國道、滬杭高速公路、乍嘉蘇高速公路等貫通境內,全市境內的高級和次高級路面鋪裝率居浙江省之冠,實現了嘉興市到所轄縣(市)的半小時交通圈和嘉興到上海、杭州、蘇州的一小時交通圈。到2010年,嘉興將投入1000多億元,基本建成杭州灣跨海大橋、嘉興紹興跨江大橋、杭浦高速公路、申嘉湖高速公路等一大批重大基礎設施,屆時嘉興的交通環境將更為改善。被孫中山先生譽為「東方大港」的深水良港——嘉興港,是國家一類開放口岸,年吞吐量已超過1700萬噸。嘉興是中國華東地區重要的能源基地,擁用全國第一個自行設計建造的秦山核電站和國家「八五」期間的重點建設項目——嘉興發電廠,目前秦山核電站和嘉興發電廠總裝機容量超過600萬千瓦。
地理位置
嘉興市位於浙江省東北部、長江三角洲杭嘉湖平原腹心地帶,是長江三角洲重要城市之一。市境介於北緯30度21分至31度2分與東經120度18分至121度16分之間,東臨大海,南倚錢塘江,北負太湖,西接天目之水,大運河縱貫境內。市城處於江、海、湖、河交會之位,扼太湖南走廊之咽喉,與滬、杭、蘇、湖等城市相距均不到百公里,區位優勢明顯,尤以在人間天堂蘇杭之間著稱。 市境陸域東西長92公里,南北寬76公里,陸地面積3915平方公里,其中平原3477平方公里,水面328平方公里,丘陵山地40平方公里,市境海域4650平方公里。 市境地勢低平,平均海拔3.7米(吳淞高程),其中秀洲區和嘉善北部最為低窪,其地面高程一般在3.2米~3.6米之間,部分低地2.8米~3.0米。全市有山丘200餘個,零散分布在錢塘江杭州灣北岸一線,海拔大多在200米以下,市境最高點是位於海鹽與海寧交界處的高陽山。市境為太湖邊的淺碟形窪地,地勢大致呈東南向西北傾斜,由於數千年來人類的墾殖開發,平原被縱橫交錯的塘浦河渠所分割,田、地、水交錯分布,形成「六田一水三分地」,旱地栽桑、水田種糧、湖盪養魚的立體地形結構,人工地貌明顯,水鄉特色濃郁。

民俗民風
秉禮勤勞——嘉興介蘇杭間,「土膏沃饒,風俗淳秀」,「不憂凍餒」。「其俗少陰狡」,「能秉禮義,務耕織」,「尺寸之土必耕,機軸之聲不絕」。 秀慧工巧——嘉興「士美民秀」,「人性柔慧」。其智秀不僅表現在人的聰慧文雅上,而且表現在精於勞動製作。歷史上,嘉興的農業、手工業技術水平高,且多創造。元代,除絲綢製品以外,漆器和金銀器皿都精美絕倫,如傳世的西塘派剔紅漆器,朱碧山銀槎杯都是國寶,形成了「百工技藝與與蘇杭等」的局面。 崇文好學——嘉興自古「罕習軍旅,尤慕文儒」, 「文賢人物之盛前後相望」,「在宋為文物之邦,至今士多興於學,處廛者亦類皆鴻生碩彥」。 「衣冠之物,煥然可觀」。「好讀書,雖三家之村必儲經籍」,「田野小民皆教子孫讀書」。 進取求新——嘉興因地處兩省交界,且多移民,具有包容並蓄的特質,樂於接受新生事物,適應潮流,開通風氣。南宋時嘉興成為畿輔之地及 「龍興之地」,嘉興人抓住這個機遇「善進取,急圖利,而奇技之巧出焉」。明清時期文學藝術的開宗立派,也是這種進取求新傳統的延續。 嘉興民間習俗與當自然地理條件和民風民性有著巨大的關系,是當地民風的在生產、生活等社會實踐中的特定表現形式,也是地方文化、民間文學的一種重要載體。這些風俗習慣有的是勞動人民創造的,有些是官方推行、約定俗成的。 嘉興民俗大致可以分為生產習俗、生活習俗、禮儀習俗、歲時習俗、廟會習俗等幾大類。由於嘉興古代農業發達,稻作習俗和蠶桑習俗最為普遍且最具特色。 香樟為常綠喬木,樹冠廣展,枝葉茂密,綠蔭蔽日,氣勢雄偉,為優良的庭院、行道樹種。香樟植物全身均有樟腦香氣,可提取樟腦和樟油,供工業及醫葯等用,木材堅硬美觀,是良好的傢具用材。樟樹廣布於我國長江以南各地,嘉興種植也比較普遍,而且還存有百年以上的大樹,市區內列入大樹、名木檔案的樟樹有90株。 2010年,浙江省嘉興市申報的「嘉興灶頭畫」,入選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傳統美術項目類別,序號3。

⑺ 浙江嘉興海鹽

海鹽南北湖

南北湖是我國唯一集山、海、湖為一體的風景區,位於杭州灣北岸海鹽縣境內,歷史最早記載於宋,是浙江省第一批省級風景名勝區,浙江十大「最佳休閑度假勝地」之一,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⑻ 求一篇關於海鹽風土人情或習俗之類的歷史小論文,1000字以上。要求質量高!

只有資料啊
吃早燒 海鹽吃早燒
吃早燒,即早晨四五點鍾吃燒酒。在浙北海鹽澉浦一代仍沿襲著這種奇特的飲酒風俗。吃早燒的人大都是上了年紀的老人。他們不管刮風下雨,365天從不間斷吃早燒。吃早燒的人很穩定。也很少串店,因此掌櫃也掌握著每個客人的酒量。他們不多喝,一般每次只喝一開(即老秤2兩,新秤1.25兩)燒酒。吃早燒的常常是兩三個人圍一張桌子,很小的酒盅,情投意合地坐在一起慢斟細飲,娓娓而談。除了喝酒聊天以外,還有一個目的就是靈(諧音)市面,傳播一些新聞、農事。 早燒有兩種吃法:一種是吃葷酒,另一種是吃素酒。吃葷酒就是用羊肉、豬頭肉之類的葷菜下酒,價錢貴些;吃素酒則是用糕餅、油條、鹽浸豆、豆腐乾之類下酒。早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每年入秋羊肉開始上市,很多周邊的遊客都慕名前來吃早燒,多以黃酒、紅燒羊肉為主。 滾燈 滾燈的製作獨具匠心,別出心裁。由許多根粗壯堅實的竹片紮成球體,球分內外兩層,大球里邊有一個小球,懸空吊著,大小球不會碰撞。小球表面用紅綢或黑綢包貼,就像是個燈。小球內裝有活動支架,能上下左右轉動。而大球則只是一個空殼,不包貼綢布。 滾燈可以滾、可以壓、可以拋、可以擲,燈中燭火始終不會滅,燈殼也不會因拋擲滾壓而破碎,這不得不歸功於製作滾燈的民間藝人,給玩燈的人提供了大顯身手的好機會。支架上插蠟燭,隨便滾燈滾到什麼位置,支架上的蠟燭則始終直立,所以燭光也就不會因此而熄滅了。 滾燈在海鹽有著700多年的歷史,演久不衰。我縣素有「滾燈之鄉」的美譽。滾燈展示了男性的陽剛之美,反映了海鹽人民特有的尚武精神,是漢族民間舞蹈中一顆璀璨的明珠。海鹽滾燈已被收入了《中國民族民間舞蹈集成》和《中國群眾文化辭典》。 海鹽腔 淵源於元代流行在海鹽的南北歌調,經楊梓等人加工後成為一種戲曲聲腔、劇種(據元代姚桐壽《樂郊私語》)。一說早在南宋末期即已形成,系寓居海鹽之張錨所始創(據明代李日華《紫桃軒雜綴》)。明嘉靖年間曾在嘉興、湖州、溫州、台州等地流行。在發展過程中對戈陽腔、崑山腔的演變起了一定的影響。明萬曆以後日趨衰落而絕跡。現在已很難知其面貌。據《中國戲曲曲藝詞曲》載:「現存海寧皮影戲的『專腔』,有人認為還保存海鹽腔的成分。」也有人認為浙江甌劇所唱的崑腔,可能保存了海鹽腔的餘音。[1] 騷子歌 騷子文書以文學本子(手抄本)為基礎,用海鹽方言說唱為表現形式敘述故事、塑造人物、表達思想感情、反映社會生活的綜合性說唱藝術。其表演主要採用站唱、拆唱,也有走唱或坐唱等形式,具有它自己的獨特風格。騷子歌是海鹽民間待佛儀式的歌謠,與我國戲曲鼻祖四大聲腔之一的「海鹽腔」有著一定的淵源。
編輯本段風景名勝
南北湖
南北湖古名永安湖,早在700年前的南宋就為游覽勝地,素有"小西湖"之稱。南北湖風景區在海鹽縣澉南北湖
浦鎮西,東起長山閘,西至茶磨山,南自黃沙塢,北到六里堰,面積約30平方公里,是一個湖、海、山俱全,以自然景觀為主,兼有文物古跡和現代建築的旅遊勝地。 從澉浦城出西門,過鳳凰山,約2公里便可到達湖邊。南北湖三面環山,一面臨海,是個瀉湖,水位高6.3米,平均水深1米。湖中間有一堤名"中湖塘",分湖為二,上為北湖,下為南湖,堤長500米,東西兩端各有一小橋。東橋堍有"明星亭",是為當年上海明星影片公司胡蝶等電影演員來南北湖拍攝電影《鹽潮》而建造的。西橋堍有馨谷亭,系1983年從蔡家山移建於此,紀念民國初年當地一位勇於抗暴扶弱,熱心公益事業的農民朱馨谷。北湖中央有一稱作"湖墩"的小島,北湖邊還有一座清代藏書樓西澗草堂。
鷹窠頂山
南北湖的西南側有一座鷹窠頂山,高186.8米,從山麓至山頂有九曲徑、初憩亭、三休亭、獅頭岩、鷹窠頂山
合掌岩等景點。山上有座雲岫庵,始建於宋代,現有正殿、配殿、山門、石塔等。庵名出自晉陶淵明的"雲無心以出蛐,烏倦飛而知還"的佳句。庵前有"鳥還亭",亭名、廟名密切呼應。庵前有古銀杏大數圍,庵內有水名"雪竇泉",為烹茗佳品。庵右即為鷹窠頂,據說每年農歷十月初一清晨,這里可觀"日月並升"的奇景,自古以來,吸引了大批遊人。
黃沙塢
南北湖風景區處於我國柑橘載植區的北緣,據宋《澉水志》記載已有700多年的種桔歷史。橘區集中於南北湖村及其黃沙塢山村一帶,尤其是「黃沙塢」,面積約一平方公里,內桔園成林,被譽為「浙北桔園」,人稱「世外桃源」。 邑人陸秉仁《黃沙塢觀橘林》詩雲:「黃沙塢內好風光,千樹萬樹橘金黃。幾處樓台秋風里,行人無不叫『好香』!」 「采桔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黃沙塢三面環山,一面臨海,山海相連,形成了冬暖夏涼的獨特氣候。春季橘花盛開,香飄數里;秋季果實累累,滿山金黃,是遊人賞橘、品橘、采橘的最佳處。品種有本山蜜桔、紅桔、橙子、香椽、福桔、無核桔、柑等,其中本山蜜桔色澤金黃、甜中略酸、皮薄肉厚汁鮮,最負盛名,年產量千餘噸。 高品質的無公害柑橘來源於科學的管理和先進的農技,常年聘請浙江省柑橘研究所專家為顧問,推廣革新技術,採用復合肥代替單純化肥,天然無農葯殘留,提高柑橘含糖量,據省農科院檢測糖度最高達17度;全面使用生物制劑,每年多次噴灑微量元素,使柑橘吸收氮、磷、鉀、鎂等9種營養成分。2001年,南北湖村注冊「黃沙塢柑橘」品牌,並引進選果機,實施產品包裝化。近年來,黃沙塢柑橘走俏市場,先後獲得「國家級無公害基地」、「浙江省無公害農產品」、「浙江省綠色農產品」、「嘉興市名牌產品」等稱號。
千佛閣
千佛閣位於海鹽縣城武原鎮天寧寺路,始建於唐大歷三年(768),名千佛大寶閣,元末毀。明洪武楚千佛閣
石禪師重建;崇禎元年(1628)再建。清乾隆、同治年間兩次重修。千佛閣面闊27。5米,進深17米,高23米,分上下兩層,總面積一千平方米,重檐式歇山頂。閣四周側腳方形石柱,內為圓形川柏側腳木柱,內柱從地面通屋頂,柱礎為石鼓形。頂用圓椽,蓋筒形青瓦,屋角起翹,懸掛風鈴。全閣共有斗拱136朵。在楓拱、堂軒、廊攀、雀替、隔架等構件上精心雕刻著花卉、鳥獸等圖案,楠木正梁彩繪 「雙龍搶珠」副間彩繪「雲鶴」。1985年至1987年重修,1988年春節竣工開放,趙朴初題額。現為浙江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綺園
綺園坐落在縣城武原鎮綺園路。清同治十年(1871)海鹽商人馮纘齋建宅於此,名「三樂堂」。翌綺園
年,在宅後的明代廢園上建「綺園」,俗稱」馮家花園」,是馮纘齋將其岳父、清代著名劇作家黃燮清的「倚晴樓」之精華移建而成。解放後,馮氏後裔將宅園捐獻給國家。綺園佔地9887平方米,其中水面佔25%,綠地佔71。4%,建築佔0。25%。園內植物有58科、1158棵,其中百年以上古樹有40餘株。造園特點:以樹木、山、池為主,略略點綴建築,水隨山轉、山因水活,各得其宜,與今日以風景為主的造園手法相似。綺園能集辦州、揚州兩地園林之精華,頗具江南山林野趣。著名園林專家陳從周稱「綺園」為「浙中數第一」。1963年6月,海鹽縣人民委員會批准綺園對外開放。1981年1月海鹽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9年12月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90年被列為「全國十大名園」之一。著名油畫家、書法家、邑人朱乃正為「綺園」題額。 均有時花,如春有迎春、玫瑰,夏有荷花、月季,秋有菊花、木犀,冬有水仙、臘梅。群芳爭艷,燦爛如錦。遊人信步園中,怎麼不神清氣爽!搖綴,翠蓋如雲。最引遊人逗留的是北山崖下之古藤,有碗口粗,如黃蟒蟠軀。根部離地尺許,可坐、可盪、可爬、可攀。樹綠、水綠,在遍是綠色的視野中,岸邊、草坪、路邊、山上,一年四季均有時花,如春有迎春、玫瑰,夏有荷花、月季,秋有菊花、木犀,冬有水仙、臘梅。群芳爭艷,燦爛如錦。遊人信步園中,怎麼不神清氣爽! 一般的江南文人私家園林,往往園中廳堂館舍較多,而綺園的布局構思卻不落窠臼。全園的亭台榭軒只有四處。一是西南入口處的主廳潭影軒,較寬大敞亮,可容近百人。二是北山頂的依雲享,居全園最高,又名望海亭。再是北山腳下、東池邊的滴翠享,與東堤罨畫橋及其北堍的合抱樟樹隔池相映,又與周圍山水翠木和諧配合,組成一片旖旎的風光。電視劇《紅樓夢》寶釵撲蝶一戲就在這一帶拍攝。最後就是大池西北的水閣小築。憩歇閣中,憑欄眺望,全園景色盡收眼底。
張元濟圖書館
張元濟圖書館
張元濟圖書館坐落在縣城武原鎮文昌東路,是為紀念我國傑出的出版家、教育家、版本目錄學家張元濟先生而建造的,陳雲同志為圖書館題寫館名。1987年落成,佔地8000餘平方米,總建築面積2500平方米,是一座具有民族風格、體現江南園林特色的仿古建築。院內黛瓦粉牆、曲橋卧波、閣亭相接、自然成趣,是一個安靜、舒適、典雅的讀書園地,蜚聲海內外。圖書館現有藏書15餘萬冊,除了具有一般縣、市級公共圖書館的職能外,還有其自身的兩大特色:一是專設了張元濟先生紀念室,陳列保存著張元濟先生的著作、手稿和生平事跡資料,供研究參觀之用;二是設置了商務印書館版本閱覽室,保存和陳列著商務印書館100年來的出版物,其中一套《四部叢刊正編》精裝150冊,已成為大陸收藏的台灣商務版之孤本。

⑼ 嘉興的歷史

嘉興的歷史:
嘉興是新石器時代馬家浜文化的發祥地,距今7000年前市境就有先民從事農牧漁獵活動。春秋時,此地名長水,又稱槜李,吳越兩國在此風雲角逐。戰國時,劃入楚境。秦置由拳縣、海鹽縣,屬會稽郡。兩漢時煮海為鹽,屯田為糧。三國時吳國雄踞江東,析由拳縣南境、海鹽縣西境置鹽官縣。吳黃龍三年(231)「由拳野稻自生」,吳大帝孫權以為祥瑞,改由拳為禾興,赤烏五年(242)改稱嘉興。兩晉、南北朝時,嘉興得到進一步開發,「一歲或稔則數郡忘飢」。

隋朝開鑿江南河,即杭州經嘉興到鎮江的大運河,給嘉興帶來灌溉舟楫之利。唐玄宗天寶十年(751)析嘉興縣東境及海鹽、崑山等縣部分轄地置華亭縣。唐代嘉興屯田27處,「浙西三屯,嘉禾為大」,嘉興已成為中國東南重要產糧區,有「嘉禾一穰,江淮為之康;嘉禾一歉,江淮為之儉」的說法。五代十國時期,吳越國在嘉興設置開元府,領嘉興、海鹽、華亭3縣,是為嘉興首次設州府級政權。後晉高祖天福五年(940),因吳越王錢元瓘 之奏請,在嘉興置秀州,領嘉興、海鹽、華亭、崇德4縣。北宋改秀州為嘉禾郡,南宋寧宗慶元元年(1195)升郡為府,後改嘉興軍。
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改嘉興軍為嘉興府安撫司,旋升為嘉興路總管府。宋元時,嘉興經濟較發達,被稱為「百工技藝與蘇杭等」,「生齒蕃而貨財阜,為浙西最」。乍浦、澉浦、青龍等港口外貿頻繁,海運興隆。明宣德五年(1430)析嘉興縣西北境為秀水縣,析東北境為嘉善縣;析海鹽縣置平湖縣;析崇德縣置桐鄉縣,嘉興府下轄7縣,稱一府七縣。此後四五百年內嘉興府縣體制基本未再變動。其時,在農業和手工業發展的基礎上,商品經濟日漸繁榮,棉布絲綢行銷南北,遠至海外,嘉興王江涇鎮的絲綢有「衣被天下」的美譽,嘉善有「收不完的西塘紗」的諺語,桐鄉濮院鎮絲綢「日產萬匹」,名聞遐邇。
明弘治《嘉興府志》記載:「嘉興為浙西大府」,「江東一都會也」。清朝初期,清政府進行了賦稅改革和整頓,並多次對杭州灣沿岸海塘進行修築,嘉興社會經濟不斷好轉,市鎮更加繁榮。清咸豐十年(1860),太平軍攻克嘉興,建聽王府為當地軍政領導機構。清朝中期以後,受帝國主義掠奪和封建主義的剝削,嘉興的經濟和城市面貌日漸衰落和凋敝。
1911年11月7日,辛亥革命黨人光復嘉興,成立嘉興軍政分府。民國初廢府存縣,改稱嘉禾縣,後復稱嘉興縣。
1921年8月初,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嘉興南湖的一艘遊船上閉幕,宣告中國共產黨成立。
1949年5月7日嘉興解放,分設嘉興縣、嘉興市,後撤並頻繁。
1983年8月,撤銷嘉興地區行政公署,分設嘉興、湖州市,嘉興市設城區和郊區,下轄嘉善、平湖、桐鄉、海寧、海鹽5縣。
1985年1月,經中共中央、國務院批准,嘉興市區及所轄嘉善、桐鄉、海寧縣被列為長江三角洲經濟開放區,至1988年,嘉興市及所轄5縣均被列為經濟開放區。
1993年11月,嘉興城區更名為秀城區;1999年6月21日,郊區更名為秀洲區,2005年嘉興秀城區更名為南湖區。

閱讀全文

與浙江省嘉興市海鹽縣歷史文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