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發展歷史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發展歷史

發布時間:2021-03-09 02:35:19

『壹』 概括論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形成和發展的時代背景,歷史依據和實現基礎

依據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觀點,一切劃時代的理論體系都是適應於一定時代條件的客觀需要而產生和形成起來的。馬克思列寧主義是這樣,毛澤東思想是這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也是這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產生和形成有其客觀的時代條件、實踐基礎和經驗借鑒。
20世紀70年代以來,世界發生的大變動大調整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形成的時代條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產生於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形成於整個20世紀90年代和發展於本世紀。這前後30年的時間,是整個世界發生大變動大調整的時期,這種變動調整的劇烈和深刻程度遠遠超出了人們的預料,最顯著的變化,就是和平與發展成為時代的主題。政治多極化、經濟全球化、科技信息化的趨勢加速發展,引起全球經濟格局、利益格局和安全格局發生了前所未有的重大變化。以增強經濟實力、國防實力、民族凝聚力為主要內容的綜合國力的競爭日趨激烈。特別是新科技革命在各個領域的發展和深化,推動著在世界范圍內生產力、生產方式、生活方式,以及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發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變化。與時代主題和時代變革相聯系,20世紀70年代後期以來,在世界范圍內興起了以增強綜合國力為中心目標的改革浪潮,其遍布國家之廣泛、涉及領域之全面、改革程度之深刻、持續時間之長久都具有標志性的時代意義。在這一改革浪潮中,西方資本主義出現了種種新情況新變化,社會主義則發生了嚴重挫折。面對如此深刻巨大的變化與挑戰,我們黨要解決好時代提出的新課題,迎接時代提出的新挑戰,開創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新局面,思想上必須有新的解放,實踐上必須有新的創造,理論上必須有新的發展。如果思想僵化、因循守舊、停滯不前,中國的社會主義就不能前進和發展,黨就有喪失先進性和領導資格的危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從鄧小平理論到「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再到科學發展觀等重大戰略思想,正是我們黨為不斷解決時代提出的新課題,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在迎接世界改革新浪潮、推進中國改革開放新實踐基礎上形成的理論創新成果。這一理論創新成果充分體現了我們黨以寬廣的眼界觀察世界,以時代的要求審視自己,以戰略的思維謀劃發展,是科學認識和正確應對世界發展變化、時代深刻變革,不斷進行理論思考和創造的產物。
改革開放新的偉大革命,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形成的實踐基礎。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成功和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為中國改革開放奠定了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近代以來中國人民的偉大夢想。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30年,我們黨帶領人民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推進改革開放,這是立足中國國情所進行的新的偉大實踐,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這一偉大實踐和深刻變革,使我國成功地實現了從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到充滿活力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從封閉半封閉到全方位開放的偉大歷史轉折,使中國的社會生產力獲得了新的巨大解放,使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取得了新的偉大進步。這場歷史上從未有過的大改革大開放,是中國人民進行的生機勃勃的偉大創造,也必然是科學理論產生、形成和發展的不竭動力和源泉。在這場歷史變革的偉大潮流中,我們黨始終站在實踐的前面,敏銳地發現、熱心地支持、悉心地維護、及時地引導人民群眾創造新事物、新成就和新經驗,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和方法進行深刻總結、科學概括,從中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和發展規律,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進程,先後形成了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等重大戰略思想。由此可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正是對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偉大實踐及其寶貴經驗進行科學總結而形成的理論成果。這一理論體系,博大精深而又與時俱進,完全是建立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基礎之上,是這一實踐所具有的開創性、豐富性、承前啟後與繼往開來等鮮明特性的能動的反映、科學的體現。

『貳』 簡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歷史地位

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第二次歷史性飛躍的理論成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總體上屬於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第二次歷史性飛躍的理論成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堅持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根本方法,創造性地分析當今世界和當代中國的實際,作出了一系列新的理論概括;堅持馬克思主義關於無產階級政黨必須植根於人民的政治立場,貫徹馬克思主義的群眾觀點,對人民群眾在實踐中創造的新鮮經驗進行了理論上的總結和升華;堅持馬克思主義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理論創新的巨大勇氣,既生動而具體地堅持了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又生動而具體地發展了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賦予馬克思主義新的鮮活力量。在當代中國,堅持馬克思主義,就必須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就是真正堅持馬克思主義。

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新時期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共同思想基礎,是一個政黨、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賴以存在和發展的根本前提。沒有共同思想基礎,黨就要瓦解、國家就要解體、民族就要分裂。社會主義既是一種嶄新的社會制度和社會運動,也是一種理想和價值追求,必然要用共同的思想和意志來凝聚和統一人民的思想。面對深刻變化的國際國內環境、面對人們思想觀念多元多樣多變的新情況,只有堅持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武裝全黨、教育人民,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凝聚力量,才能真正統一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思想,最大限度地團結和凝聚不同社會階層、不同利益群體人們的智慧和力量,為實現既定目標而共同奮斗。事實深刻表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能夠把全國各族人民緊密團結在一起的共同思想基礎,是我們戰勝一切風險和挑戰的主心骨。在未來前進道路上,無論遇到什麼樣的艱難險阻,我們都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不動搖。

3、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根本指針。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這一夢想,既飽含著對近代以來中國歷史的深刻洞悉,又彰顯了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願望和宏偉願景,為黨帶領人民開創未來指明了前進方向。

『叄』 簡述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發展歷程400字左右

網路知道 提問
搜一搜
簡述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發展歷程?誰知道?
我來答 共1個回答

su308594196
來自社會民生類芝麻團 推薦於 2017-11-22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形成和發展於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 既一脈相承又與 時俱進。這個理論體系的基本線索就是圍繞著「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 主義,建設什麼樣的黨、怎樣建設黨,實現什麼樣的發展、怎樣發展」,在改革 開放進程中如何正確認識,把握和運用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 類社會發展規律的問題。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又是不斷發展的開放的理論 體系,在新的歷史起點上,豐富和發展這個理論體系,就必須繼續解放思想,進 一步改革開放。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科學社會主義理論邏輯與中國社會發展歷史邏輯 的辯證統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載體,是 在與時俱進的實踐中破解難題、創立發展的。在新的歷史形勢下,我們要把中國 特色社會主義這篇大文章寫得更加壯闊、更加優美,就一定要深入貫徹落實黨的 十八大精神,繼續發揚與時俱進的精神,逢山開路、遇河架橋,在全面建成小康 社會新的實踐基礎上,始終不渝堅持與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是中國共產黨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 化建設實踐中,在不斷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的進程中創立 和發展起來的,它的每一步進程,都透射出與時俱進的鮮明特徵,充分體現著當 代中國社會發展的歷史邏輯。

『肆』 簡述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發展歷程誰知道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形成和發展於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 既一脈相承又與 時俱進。這個理論體系的基本線索就是圍繞著「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 主義,建設什麼樣的黨、怎樣建設黨,實現什麼樣的發展、怎樣發展」,在改革 開放進程中如何正確認識,把握和運用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 類社會發展規律的問題。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又是不斷發展的開放的理論 體系,在新的歷史起點上,豐富和發展這個理論體系,就必須繼續解放思想,進 一步改革開放。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科學社會主義理論邏輯與中國社會發展歷史邏輯 的辯證統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載體,是 在與時俱進的實踐中破解難題、創立發展的。在新的歷史形勢下,我們要把中國 特色社會主義這篇大文章寫得更加壯闊、更加優美,就一定要深入貫徹落實黨的 十八大精神,繼續發揚與時俱進的精神,逢山開路、遇河架橋,在全面建成小康 社會新的實踐基礎上,始終不渝堅持與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是中國共產黨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 化建設實踐中,在不斷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的進程中創立 和發展起來的,它的每一步進程,都透射出與時俱進的鮮明特徵,充分體現著當 代中國社會發展的歷史邏輯。

『伍』 闡述一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發展和形成的過程

以毛澤東為核心的中共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對馬列主義同中國革命和建設實際的「第二次結合」進行了艱辛探索,奠定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礎。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啟了改革開放新時期。鄧小平在中共十二大開幕詞中第一次提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命題。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道路的開辟和拓展,從十二大起,十五年間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進行了11次概括和論述,十五大正式將這個理論命名為「鄧小平理論」。以江澤民為核心的中共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提出並闡述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推進到一個新階段。中共十六大以來,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圍繞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主題,提出科學發展觀的思想、建設全面小康社會的目標、構建和諧社會的任務,豐富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十七大報告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作了深刻論述,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胡錦濤同志在十八大報告中強調,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是我們毫不動搖的行動綱領。
新中國成立後,毛澤東即致力於探索馬列主義同中國革命和建設實際的結合。提出「以蘇為鑒」,「努力找出在中國這塊大地上建設社會主義的具體道路」。以毛澤東為核心的中共中央第一代領導集體為此進行了艱辛探索,奠定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礎。
1978年的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實現了偉大的歷史轉折,開啟了改革開放的歷史新時期。1982年9月,鄧小平在中共十二大開幕詞中首次提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中共十二大以後,以鄧小平為核心的中央領導集體,帶領全黨和全國人民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開拓前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也隨之豐富發展。從十二大到十五大,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科學內涵的概括和論述從未間斷,直到十五大將這個理論正式命名為「鄧小平理論」。15年間,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概括與論述,舉其要者有11次之多。
1993年11月14日,中共十四屆三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對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作了全面的論述和相應的規定,豐富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
以江澤民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在新舊世紀之交,面對新情況,總結新經驗,回答新問題,提出「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進到一個新的階段。
黨的十六大以來,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中共中央領導集體,在貫徹落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過程中,緊緊圍繞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主題,准確把握時代特徵和中國國情,認真研究和回答中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黨的建設面臨的一系列重大問題,不斷總結實踐經驗,不斷作出新的理論概括。
科學發展觀這一從新世紀新階段黨和國家事業全局出發提出的重大戰略思想,進一步回答了什麼是發展、為什麼而發展和怎樣發展的重大問題。它賦予馬克思主義關於發展的理論以新的時代內涵和實踐要求,進一步豐富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
2005年2月19日,胡錦濤在中共中央黨校發表重要講話,全面論述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2005年10月,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把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確定為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必須抓好的一項重大任務,並提出了工作要求和政策措施。
胡錦濤同志在十八大報告中強調,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是我們毫不動搖的行動綱領。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完全正確地運用並徹底貫徹了馬克思的理論邏輯和方法,是當代中國真正深刻和徹底的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旗幟地位。提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的發展理念。完善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總體布局。提出了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的社會發展目標,堅持以人為本,關注民生,構建和諧社會的命題。提出了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大戰略思想。提出了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自主創新能力的戰略目標。
實踐證明,在當代中國,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就是真正堅持社會主義,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就是真正堅持馬克思主義。只要我們長期堅持和不斷發展黨歷經艱辛開創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理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把科學發展觀貫徹落實到經濟社會發展各個方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一定會取得更大的勝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一定會越走越寬廣!

『陸』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形成和發展的歷史依據有哪幾個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形成和發展的歷史依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改革開放以來黨的理論創新成果,但又與毛澤東思想有著深厚的理論淵源。

依據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觀點,一切劃時代的理論體系都是適應於一定時代條件的客觀需要而產生和形成起來的.馬克思列寧主義是這樣,毛澤東思想是這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也是這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產生和形成有其客觀的時代條件、實踐基礎和經驗借鑒.

20世紀70年代以來,世界發生的大變動大調整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形成的時代條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產生於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形成於整個20世紀90年代和發展於本世紀.這前後30年的時間,是整個世界發生大變動大調整的時期,這種變動調整的劇烈和深刻程度遠遠超出了人們的預料,最顯著的變化,就是和平與發展成為時代的主題.政治多極化、經濟全球化、科技信息化的趨勢加速發展,引起全球經濟格局、利益格局和安全格局發生了前所未有的重大變化.以增強經濟實力、國防實力、民族凝聚力為主要內容的綜合國力的競爭日趨激烈.特別是新科技革命在各個領域的發展和深化,推動著在世界范圍內生產力、生產方式、生活方式,以及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發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變化.與時代主題和時代變革相聯系,20世紀70年代後期以來,在世界范圍內興起了以增強綜合國力為中心目標的改革浪潮,其遍布國家之廣泛、涉及領域之全面、改革程度之深刻、持續時間之長久都具有標志性的時代意義.在這一改革浪潮中,西方資本主義出現了種種新情況新變化,社會主義則發生了嚴重挫折.面對如此深刻巨大的變化與挑戰,我們黨要解決好時代提出的新課題,迎接時代提出的新挑戰,開創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新局面,思想上必須有新的解放,實踐上必須有新的創造,理論上必須有新的發展.如果思想僵化、因循守舊、停滯不前,中國的社會主義就不能前進和發展,黨就有喪失先進性和領導資格的危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從鄧小平理論到「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再到科學發展觀等重大戰略思想,正是我們黨為不斷解決時代提出的新課題,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在迎接世界改革新浪潮、推進中國改革開放新實踐基礎上形成的理論創新成果.這一理論創新成果充分體現了我們黨以寬廣的眼界觀察世界,以時代的要求審視自己,以戰略的思維謀劃發展,是科學認識和正確應對世界發展變化、時代深刻變革,不斷進行理論思考和創造的產物.

改革開放新的偉大革命,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形成的實踐基礎.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成功和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為中國改革開放奠定了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近代以來中國人民的偉大夢想.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30年,我們黨帶領人民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推進改革開放,這是立足中國國情所進行的新的偉大實踐,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這一偉大實踐和深刻變革,使我國成功地實現了從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到充滿活力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從封閉半封閉到全方位開放的偉大歷史轉折,使中國的社會生產力獲得了新的巨大解放,使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取得了新的偉大進步.這場歷史上從未有過的大改革大開放,是中國人民進行的生機勃勃的偉大創造,也必然是科學理論產生、形成和發展的不竭動力和源泉.在這場歷史變革的偉大潮流中,我們黨始終站在實踐的前面,敏銳地發現、熱心地支持、悉心地維護、及時地引導人民群眾創造新事物、新成就和新經驗,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和方法進行深刻總結、科學概括,從中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和發展規律,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進程,先後形成了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等重大戰略思想.由此可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正是對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偉大實踐及其寶貴經驗進行科學總結而形成的理論成果.這一理論體系,博大精深而又與時俱進,完全是建立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基礎之上,是這一實踐所具有的開創性、豐富性、承前啟後與繼往開來等鮮明特性的能動的反映、科學的體現.

『柒』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形成和發展的歷史階段有哪些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在和平與發展成為時代主題的歷史條件下,總結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歷史經驗和新鮮經驗,汲取其他社會主義國家興衰成敗的歷史經驗,並借鑒其他國家發展經驗教訓的基礎上,逐步形成和發展起來的。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對國際形勢深刻變化和世界發展新趨勢進行科學分析的成果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對建設社會主義正反兩方面經驗進行認真總結的成果3.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對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踐經驗進行科學總結的成果(1)科學判斷和始終立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立論基礎。(2)我們黨領導的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生動實踐,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形成和發展的實踐依據。(3)人民群眾的偉大創造,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形成和發展的不竭源泉。

『捌』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形成和發展的條件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在和平與發展成為時代主題的歷史條件下,在總結世界社會主義國家興衰成敗和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歷史經驗的基礎上;

在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創新實踐進程中,逐步形成、發展和豐富起來的科學理論體系,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是它的思想理論淵源。

改革開放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動力。改革是中國的第二次革命,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改革是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全方位改革。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世界的發展也離不開中國;

(8)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發展歷史擴展閱讀:

本質: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重要的是搞清楚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級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目標,是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這是社會主義本質的體現。這一理論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科學社會主義的思想。

根本任務: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是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堅持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和可持續發展戰略。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是國家發展戰略的核心。這一理論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關於社會主義歷史任務的思想。

『玖』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 體系經歷了怎樣的形成和發展過程

形成發展:
1、1982年十二大,鄧提出要把馬克思主義普遍原理同我國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走自己的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2、在實現全黨工作重點由階級斗爭到經濟建設戰略轉移的同時,鄧提出了關於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理論,強調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
3、鄧還提出了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思想和「一國兩制」的理論.
4、1987年,中共十三大,提出了關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標志著鄧論形成.
5、1992年,鄧先後到深圳、珠海等地進行考察研究,並發表重要講話.鄧的南方談話,深刻闡述社會主義本質,再次強調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要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這極大的解放了人們的思想,深化了改革開放.
6、中共十四大,正式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目標.標志著鄧論全面成熟.
7、中共十五大把鄧論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並寫入黨章.

重大意義:鄧總結我國和國際社會主義事業興衰成敗的歷史經驗,把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同當代中國實際相結合,繼承和發展毛思,科學地把握社會主義本質,第一次比較系統地回答了在中國這樣經濟落後的國家如何建設社會主義、如何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以及中國必須走有自己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等一系列重大問題.在這一指導下,我國的改革開放不斷深化,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取得一個又一個偉大勝利.中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入一個新階段,取得了飛速發展,中國的國力得到極大的增強.

閱讀全文

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發展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