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衡水文化
不知道你說的是什麼樣的文化,我找到了一片關於衡水歷史文化的文章,也許對你有用。。。。。。。。。。。。。。。。。。。。。。。
衡水沒什麼可牛的,只不過有個地名是九州之首的冀州而已。
衡水沒什麼可牛的,只不過四千年前就有個封國武羅國而已。
衡水沒什麼可牛的,只不過是下齊七十餘城的樂毅的封地而已。(武邑觀津)
衡水沒什麼可牛的,只不過趙簡子築了個簡子城而已。(阜城古城)
衡水沒什麼可牛的,只不過出了個給兩千年封建社會定規矩的董仲舒而已。(棗強縣王常鄉)
衡水沒什麼可牛的,只不過是《詩經》大師毛萇的故里而已。(饒陽師欽村)
衡水沒什麼可牛的,只不過是協助漢朝出現盛世的竇太後的家鄉而已。(武邑觀津)
衡水沒什麼可牛的,只不過出了兩個西漢名將而已。(竇嬰、周亞夫封地景縣)
衡水沒什麼可牛的,只不過出了個美女鉤弋夫人而已(。阜城土山人漢昭帝母親)
衡水沒什麼可牛的,只不過東漢竇氏又兩度掌握朝廷而已。
衡水沒什麼可牛的,只不過建了兩代皇朝而已。(冀州馮跋建北燕,傳兩代,景縣高洋建北齊傳**十八個王爵)
衡水沒什麼可牛的,只不過為民族融合做了一點貢獻而已。(北魏馮太後主持孝文改革、少數民族與漢族大融合,冀州人)
衡水沒什麼可牛的,只不過在北魏出了個權臣高歡而已。(景縣人)
衡水沒什麼可牛的,只不過出了個為隋朝統一和治理聞名的將軍丞相高穎而已。
衡水沒什麼可牛的,只不過出了個數學歷法學家張玄胄而已。(景縣人)
衡水沒什麼可牛的,只不過出了三個延綿中國千年,左右政局和歷史的士族而已。(從唐朝到宋朝景縣高氏、封氏、安平崔氏千年中人才輩出,名播華夏。)
衡水沒什麼可牛的,只不過在隋末出了不斷被演義的兩個反王而已。(故城竇建德、劉黑闥)
衡水沒什麼可牛的,只不過李世民的十八學士中佔了兩人而已。(衡水孔穎達、蓋文達)
衡水沒什麼可牛的,只不過唐朝有一個神童李義府而已。(饒陽人)
衡水沒什麼可牛的,只不過賈島在景州雲蓋寺出家、寫詩而已。
衡水沒什麼可牛的,只不過安平崔氏僅唐朝就有十幾人做了宰相而已。(崔仁師、崔淀、崔玄暐、崔損、崔鉉、崔元式、崔珙、崔遠、崔佑甫、崔植、崔日用等,另外北魏還有相六人、爵十六人,隋唐時五品上有四百多人,狀元進士舉不勝舉)
衡水沒什麼可牛的,只不過有一個軍旅詩人高適而已。(景縣人)
衡水沒什麼可牛的,只不過唐朝時還有幾個宰相而已。(武強劉幽求、深州魏知古、饒陽李湜義府、景縣高士廉、高璩、高郢)
衡水沒什麼可牛的,只不過為盛唐軍事做出了傑出貢獻的大將而已。(武邑蘇定方、饒陽李湛、景縣高崇文、高適、等)
衡水沒什麼可牛的,只不過竹溪六逸中有李白也有冀州孔巢父而已。
衡水沒什麼可牛的,只不過有爺孫兩人都是文學大家而已。(深州張鷟和張薦,時稱」文章瑞於明廷」)
衡水沒什麼可牛的,只不過有歷史記載真正「一箭雙雕」兩人中的一人而已。(景縣高駢)
衡水沒什麼可牛的,只不過武則天時出了個有名的酷吏王弘義而已。(衡水人)
衡水沒什麼可牛的,只不過有個北宋抗契丹名將范廷召、耿全斌、周仁美而已。(前棗強人、中冀州人、後深州人)
衡水沒什麼可牛的,只不過有《太平御覽》、《太平廣記》的作者李肪而已。(饒陽人)
衡水沒什麼可牛的,只不過有個北宋名相劉摯而已。(阜城人)
衡水沒什麼可牛的,只不過文天祥路過時作了詩一首而已。《登武遂城》
衡水沒什麼可牛的,只不過有一個元朝的丞相郭庸的故里而已。(深州清輝頭)
衡水沒什麼可牛的,只不過元朝出了個文狀元牛繼志而已。(武強人)
衡水沒什麼可牛的,只不過有一個寫《中山狼傳》的馬中錫而已。(故城人)
衡水沒什麼可牛的,只不過明朝有個「議禮」的大臣沈東魁而已。(阜城東南關)
衡水沒什麼可牛的,只不過有個人的四部書都收錄到《四庫全書》而已。(阜城廖紀)
衡水沒什麼可牛的,只不過明朝出了個大太監、權臣馮保而已。(衡水人)
衡水沒什麼可牛的,只不過清朝出了個武狀元張殿華而已。(棗強北流常)
衡水沒什麼可牛的,只不過太平軍血戰阜城和連鎮,北伐悲壯結束而已。
衡水沒什麼可牛的,只不過有個小家出了六個進士,十六個舉人而已。(武強賀氏)
衡水沒什麼可牛的,只不過出了個怪才王少懷(王八吾)而已。(武強街關)
衡水沒什麼可牛的,只不過抗日戰爭中是全民皆兵,村村有英烈而已。
衡水沒什麼可牛的,只不過有個大娘被稱為「冀中子弟兵的母親而已」(安平李杏格)
衡水沒什麼可牛的,只不過出了個有民族氣節的少年溫三郁而已。(武強人)
衡水沒什麼可牛的,只不過有一個《平原槍聲》的肖家鎮而已。(棗強肖家鎮)
衡水沒什麼可牛的,只不過出了個中國機械化部隊總教習,上海起義軍總司令,差點捉住蔣介石的張權而已。(武強人)
衡水沒什麼可牛的,只不過走出了一些肩抗將星的軍人而已。
衡水沒什麼可牛的,只不過安平的孫梨寫了一篇短文《荷花澱》而已。
衡水沒什麼可牛的,只不過四大名旦的荀彗生是阜城人而已。
衡水沒什麼可牛的,只不過出了一些詩人、作家和藝術家而已。(藍曼、七歲紅、李豐祝、姚振函、王習三等等、)
衡水沒什麼可牛的,只不過有一些明星根在衡水而已。(句號、葛優、劉秀榮等等)
衡水沒什麼可牛的,只不過我們的腹地有一個國家級濕地和鳥類保護區衡水湖而已。
衡水沒什麼可牛的,只不過我們有建於北魏的景州塔、建於唐朝的寶雲塔、建於北宋的慶林寺塔而已。
衡水沒什麼可牛的,只不過安平逯庄漢墓的彩色壁畫在河北藝術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
衡水沒什麼可牛的,只不過有好多遺跡還在境內星羅棋布而已。(高氏墓群、封氏墓群、周亞夫墓、孔穎達墓、桑庄漢墓、前冢、後冢、竇氏青山、董子石像、聖姑台、安濟橋等)
衡水沒什麼可牛的,只不過棗強侯冢有一棵六百歲的柏樹而已。
衡水沒什麼可牛的,只不過有個年畫之鄉—武強而已
衡水沒什麼可牛的,只不過深州的蜜桃又大又甜而已。
衡水沒什麼可牛的,只不過饒陽的雜面,故城的龍須貢面響譽一方而已。
衡水沒什麼可牛的,只不過是河北的鴨梨、棉花、小麥、玉米的主產區而已。
衡水沒什麼可牛的,只不過盛產美酒老白乾而已。
衡水沒什麼可牛的,只不過有侯店毛筆、宮廷金魚和鼻煙壺三絕而已
衡水沒什麼可牛的,只不過鄧庄的無公害蔬菜,江總書記也來視察過而已。
衡水沒什麼可牛的,只不過工程橡膠佔全國產量的一半以上而已。
衡水沒什麼可牛的,只不過安平的絲網網住了全世界而已。
衡水沒什麼可牛的,只不過武邑的暖氣片和保險櫃名揚全國而已。
衡水沒什麼可牛的,只不過大營的皮草年年遠銷世界而已
⑵ 衡水冀州古文化
衡水歷史悠久。上古時代因地跨黃河,今轄區分屬冀、兗二州。饒、昌、武城、武羅均系境內主要封邑方國。春秋時期多歸晉 國。戰國時代為燕、趙之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屬鉅鹿郡。漢代屬冀州刺史部,先後設有廣川國、信都國和安平國,今轄縣市區多為此時建置。三國時系魏國冀州域,冀州治自鄴始移信都,境內分屬安平、博陵、渤海三郡。晉代仍為冀州所轄。隋時,南部屬冀州,北部屬公元596年所置深州。唐代屬河北道。宋初冀州屬河北東路,深州屬河北西路。元初,觀州治所移至縣城(今景縣城),並於公元1265年復稱景州。此後直至明、清,先後為中書省、京師、直隸省所轄,境內仍由冀、深、景三州分領。
中華民國初期,各州皆改為縣,直隸於省。至1914年,今轄區分屬大名道、保定道、津海道管理。1928年,直隸省改稱河北省,同時廢道,各縣直隸於省。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今轄區分屬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晉察冀邊區之冀中區和晉冀魯豫邊區之冀南區。1948年5月,兩邊區合並改稱 華北行政區。
1949年8月1日始設衡水專區,轄原冀南、冀中兩區之部分縣域,包括衡水、冀縣、棗強、武邑、深縣、武強、清河、恩縣、夏津、武城、故城、景縣、阜城等13縣,屬新建立的河北省。
1952年11月7日衡水專區奉華北行政委員會之命撤銷,其轄區之夏津、恩縣、武城3縣劃歸山東省,衡水、深縣、武強、武邑、棗強、冀縣6縣劃歸石家莊專區,景縣、故城、阜城3縣劃歸滄縣專區,清河縣劃歸邢台專區。1962年6月27日,國務院批准衡水專區復置,下轄衡水、冀縣、棗強、武邑、深縣、武強、饒陽、安平、故城、景縣、阜城計11縣。1970年,衡水專區改稱衡水地區。1982年1月,衡水鎮升為衡水市。1993年9月,冀縣改建為冀州市。1994年7月,深縣改建為深州市。1996年5月31日,國務院批准撤銷衡水地區,改設地級衡水市,同時撤銷原縣級衡水市,改設桃城區。至2000年末,衡水市下轄1區、8縣和2個縣級市。
⑶ 講講 河北 衡水市 的歷史!
衡水
在縱貫河北省東南部的滏陽河畔,有一座新興的城市--衡水市。滏陽河由市西南方向蜿蜒入境,貫穿衡水全境。
衡水是大京九上靠近龍頭北京的一顆明珠。正迅速發展成為冀東南園林式現代化中心城市。 京九鐵路在衡水市市區與東西干線石德鐵路形成黃金十字交叉,使衡水成為承東啟西、交匯南北的交通樞紐城市,有京南第一大站之譽。
衡水地區境內曾經有許多歷史悠久的古塔。但由於封建統治者的時倡時禁,以及天災、戰禍的損壞,如今已塌毀殆盡,只留有三塔:景縣舍利塔,衡水寶雲塔, 故城縣慶林寺塔。它們歷經滄桑,卻仍巍峨聳立,有如一把把青鋒劍刺向藍天。若能登塔一望,真令人有「我欲乘風歸去的感覺」。1982年這三塔被定為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衡水地區有自己一系列的名優特產品和優秀品牌,包括深州蜜桃、阜城鴨梨、武邑金絲大棗、安平絲網、棗強裘皮、老白乾係列白酒、以及工藝美術大師王習三為代表的冀派內畫鼻煙壺、侯店毛筆、宮廷金魚並稱衡水三絕,享譽國內外。
http://travel.hengshui.com/overchina/Gis_Intro.php?src=12256&GISID=1012204&Submit=%C8%B7%B6%A8
河北省衡水市
衡水市位於河北省東南部,總面積8815平方公里,總人口407萬,轄一區兩市八縣。美麗的衡水大地,像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廣闊的華北平原上。
衡水,物華天寶,人傑地靈,她以其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孕育了像董仲舒、孔穎達、高適等數不盡的風流人物;以其濃厚的資源,富饒的物產,使人民世代繁衍,安居樂業;古樸淳厚的燕趙之風,造就了衡水人勤勞智慧,熱情誠摯的性格。幾度滄海桑田,幾度風霜雨雪。衡水人繼往開來,發奮圖強,在這片古老而神氣的熱土上播種下希望,創造出輝煌。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衡水人乘改革開放之強勢,挾「慷慨悲歌」之遣風,艱苦奮斗,自強不息,為衡水大地增添了勃勃生機。如今,這里工業體系門類齊全,農業生產蒸蒸日上,交通通訊四通八達,城市建設日新月異,人民群眾精神飽滿。
1996年7月19日,經國務院批准,地級衡水市正式成立。地級衡水市的誕生,翻開了衡水歷史上新的一頁,是衡水發展史上的一個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里程碑。連接北京,香港的京九鐵路,使衡水成為重要的交通樞紐城市,具備了承東啟西,交匯南北,呼應沿海,服務京津的優勢,為衡水的發展提供了千載難逢的機遇,尤其是富民強市戰略的實施,推動了衡水經濟和社會的全面進步,創造了政通人和,人心向上的經濟發展環境。可以說,衡水實現跨世紀的騰飛,其力已積,其勢以蓄,其期已至。
衡水,潛力巨大;衡水,充滿希望;衡水,前景廣闊!
「嚶其鳴矣,求其友聲。」我們將一如既往的強力推行「兩環一線」開放帶動路線,進一步優化投資環境,增進國內外朋友對衡水的了解,加強彼此間的真誠合作,共同開發建設衡水,使這顆璀璨的明珠煥發更加燦爛奪目的光華。
□ 衡水概況
衡水市地處華北平原,位於河北省東南部,北距首都北京和北方重要商埠天津各250公里南接邢台、邯鄲煤炭鋼鐵基地;西離省會石家莊國際機場100公里;東去渤海之濱黃驊港、濱州港各180公里,屬環渤海、環京津重要開發開放地帶。轄桃城區冀州市、深州市、棗強縣武邑縣、武強縣、饒陽縣、安平縣、故城縣、景縣、阜城縣等一區二市八縣。總面積8815平方公里,總人口407萬。
□ 物產資源
衡水市農副產品和土地資源豐富,人均耕地面積、人均佔有糧食、棉花、油料均高於全省、全國平均水平,所轄市縣區中有7個是國家糧食基地縣,有6個國家優質棉基地縣,是河北省重要的糧棉生產基地。盛產棉花、小麥、玉米、大豆、花生、芝麻另外,果品、蔬菜畜牧產品也很豐富。歷代貢品深州蜜桃遠近聞名,阜城鴨梨遠銷海外,饒陽、景縣、武邑等縣的蔬菜一年四季暢銷京津及東北各地。衡水礦產資源豐富一是石油,初步查明的儲量為3000多萬噸;二是地熱,據勘測,衡水具有良好的地下熱儲條件,地溫梯度值3.16C/100米;三是礦泉水,經中國地質科學院礦泉水開發研究中心測定,僅在深州市郊區周圍就有33平方公里的地下礦泉水,儲量達3億立方米。
□ 交通通訊
衡水境內公路鐵路縱橫交錯,四通八達,全市鄉鄉貫通柏油路,郵電通訊發展迅速,全市各鄉鎮全部實現數字程式控制化,擁有電話容量30萬門,可與國內2200多個市縣及180多個國家和地區直接通話。剛剛投入運營的國家大動脈京九鐵路穿越市區全境,衡水是京南第一大站,被譽為「京九明珠」。京九鐵路與石德鐵路,京九與濟石太銀通訊光纜,京開與太青高速公路在這里聚匯相交,使衡水成為北起北京、南達九龍,東接京滬,西連京廣的重要交通通訊樞紐和新興的人流,物流,信息流的大型集散地被經濟學家公認為經濟發展的「黃金十字交叉」處。
□ 工業狀況
衡水工業門類齊全,布局合理,初步形成了以化工,紡織,輕工,建材,食品,機械,醫葯,冶金等為支柱行業,以大中型企業為核心,以鄉鎮企業為主體的開放型的工業體系。主要工業產品有原煤,石油,鋼材,水泥,化肥,電機,棉紗,棉布,服裝,鞋帽,食品,飲料,電池,染料,化學製品,水泵,暖氣片,傢具,保險櫃及工藝品等。有相當一部分產品是國優,省部優產品,在國內外享有盛譽。
□ 能源保障
冀東南最大的發電廠—裝機容量120萬千瓦的衡水電廠一期工程兩台30萬千瓦機組已投入運營;「引江」,「引黃」工程進展迅速,這兩項工程建成後,每年可引水5.6 億立方米;素有「華北第二白洋淀」之稱,蓄水量達到兩億立方米的衡水湖,碧波盪漾,魚躍鳥翔,景色秀麗,既是旅遊開發的絕好去處,又是水產養殖場和工農業用水來源,為全市經濟的快速、持續發展提供充足的水電能源保障。
□ 三資企業
近幾年,衡水市興辦三資企業有了較大進展,特別是近兩年來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新突破全市累計簽訂利用外資項目合同978項,項目總投資20.1億美元,合同利用外資8.99億美元,已建成外商投資企業270家,外商實際投資2.41億美元,合作外商已發展到50多個國家和地區。
□ 發展前景
展望未來,衡水市發展前景廣闊。衡水積極進行開放帶動戰略,全方位多層次的對外開放格局正在形成,「人人都是投資環境,事事關系招商引資」已成為全市上下的共識,並先後制訂了一系列鼓鼓勵外商投資的政策,成立了「外商直接投資項目聯合審批辦公室」、「外商投資企業投訴中心」和「保護外商合法權益辦公室」,簡化辦事程序,依法保護外商注合法權益,冊外商提供良好的投資環境和投資機會。
衡水將牢牢抓住撤地建市和京九鐵路投入運營與正在擴建的水陸碼頭黃驊港三個有利契機,大力度實施「兩環一線」開放帶動戰略,不斷地改善投資環境,完善投資政策,簡化辦事手續,保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衡水竭誠歡迎各國、各地區工商界的朋友前來衡水洽談投資、探親訪友、觀光旅遊、參觀考察,共同開創我們更加光輝璨爛的明天!
⑷ 詳細介紹衡水
衡水市位於河北省東南部,總面積8815平方公里,總人口407萬,轄一區兩市八縣。美麗的衡水大地,像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廣闊的華北平原上。
衡水,物華天寶,人傑地靈,她以其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孕育了像董仲舒、孔穎達、高適等數不盡的風流人物;以其濃厚的資源,富饒的物產,使人民世代繁衍,安居樂業;古樸淳厚的燕趙之風,造就了衡水人勤勞智慧,熱情誠摯的性格。幾度滄海桑田,幾度風霜雨雪。衡水人繼往開來,發奮圖強,在這片古老而神氣的熱土上播種下希望,創造出輝煌。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衡水人乘改革開放之強勢,挾「慷慨悲歌」之遣風,艱苦奮斗,自強不息,為衡水大地增添了勃勃生機。如今,這里工業體系門類齊全,農業生產蒸蒸日上,交通通訊四通八達,城市建設日新月異,人民群眾精神飽滿。
衡水概況
衡水市地處華北平原,位於河北省東南部,北距首都北京和北方重要商埠天津各250公里南接邢台、邯鄲煤炭鋼鐵基地;西離省會石家莊國際機場100公里;東去渤海之濱黃驊港、濱州港各180公里,屬環渤海、環京津重要開發開放地帶。轄桃城區冀州市、深州市、棗強縣武邑縣、武強縣、饒陽縣、安平縣、故城縣、景縣、阜城縣等一區二市八縣。總面積8815平方公里,總人口407萬。
物產資源
衡水市農副產品和土地資源豐富,人均耕地面積、人均佔有糧食、棉花、油料均高於全省、全國平均水平,所轄市縣區中有7個是國家糧食基地縣,有6個國家優質棉基地縣,是河北省重要的糧棉生產基地。盛產棉花、小麥、玉米、大豆、花生、芝麻另外,果品、蔬菜畜牧產品也很豐富。歷代貢品深州蜜桃遠近聞名,阜城鴨梨遠銷海外,饒陽、景縣、武邑等縣的蔬菜一年四季暢銷京津及東北各地。衡水礦產資源豐富一是石油,初步查明的儲量為3000多萬噸;二是地熱,據勘測,衡水具有良好的地下熱儲條件,地溫梯度值3.16C/100米;三是礦泉水,經中國地質科學院礦泉水開發研究中心測定,僅在深州市郊區周圍就有33平方公里的地下礦泉水,儲量達3億立方米。
交通通訊
衡水境內公路鐵路縱橫交錯,四通八達,全市鄉鄉貫通柏油路,郵電通訊發展迅速,全市各鄉鎮全部實現數字程式控制化,擁有電話容量30萬門,可與國內2200多個市縣及180多個國家和地區直接通話。剛剛投入運營的國家大動脈京九鐵路穿越市區全境,衡水是京南第一大站,被譽為「京九明珠」。京九鐵路與石德鐵路,京九與濟石太銀通訊光纜,京開與太青高速公路在這里聚匯相交,使衡水成為北起北京、南達九龍,東接京滬,西連京廣的重要交通通訊樞紐和新興的人流,物流,信息流的大型集散地被經濟學家公認為經濟發展的「黃金十字交叉」處。
工業狀況
衡水工業門類齊全,布局合理,初步形成了以化工,紡織,輕工,建材,食品,機械,醫葯,冶金等為支柱行業,以大中型企業為核心,以鄉鎮企業為主體的開放型的工業體系。主要工業產品有原煤,石油,鋼材,水泥,化肥,電機,棉紗,棉布,服裝,鞋帽,食品,飲料,電池,染料,化學製品,水泵,暖氣片,傢具,保險櫃及工藝品等。有相當一部分產品是國優,省部優產品,在國內外享有盛譽。
http://www.hengshui.gov.cn/hscms/cms/website/hsnews/jsp/index.jsp?channelId=1066
http://www.hsok.cn/main.asp
⑸ 河北衡水古城的來龍去脈
衡水:最初曾是河流名
「衡水」一詞始見於北魏文成帝拓跋浚的《南巡碑》。碑文提到,文成帝曾在信都(今冀州市)的「衡水之濱」舉行過規模盛大的「禊禮」。「禊禮」指古代於每年的春秋兩季在水邊舉行的滌除污垢、禳災祈福的祭祀活動。
「衡水之濱」中的「衡水」是何意?據十幾年來一直致力於衡水歷史研究、曾擔任過衡水市委黨史辦主任的劉宏勛考證,這里的「衡水」是河流的名字,也就是當時穿越今冀州市境內的漳水後一段的別稱,又名「橫漳」或「衡漳」。
到了隋朝開皇十六年,由河北大使郎蔚之,分下博(包括桃園、北馬庄等原桃縣治所周圍的土地和村莊在內,分歸衡水縣。到了1946年3月,深、衡重勘縣界時,兩縣協商將上述17個村劃歸深縣,另有深縣若干村劃歸衡水)、信都和武邑三縣地,新置衡水縣,治所在今衡水市舊城村。縣之名稱,取「漳水橫流」之意,只因漳水從衡水縣西南入境後,不是東流入海,而是折向北流,然後入海。所以,古人亦把這一段漳河水稱為「衡水」,後因漳、滏合流,這段河水即今日的滏陽河。
此後,衡水縣名稱歷代沿用。新中國成立後,1949年冬設置衡水專區,1952年11月撤銷。1962年6月國家為集中扶貧,將原屬石家莊、滄州專區的11個貧困縣劃歸在一起,復設衡水專區,1970年改稱衡水地區。1982年5月,衡水縣所屬的衡水鎮改建為衡水市,此時衡水市、縣並存,至1983年9月撤銷衡水縣並入衡水市。1996年7月,衡水地區撤地設市,原衡水市改設為桃城區。
⑹ 衡水的歷史由來是怎樣的
「衡水」一詞始見於北魏文成帝拓跋浚的《文成帝南巡碑》,文成帝曾在信都(今冀州市)「衡水之濱」舉行過規模盛大的「禊禮」。「衡水之濱」中的「衡水」,為當時穿越今冀州市境內的漳水後一段的別稱,又名「橫漳」或「衡漳」。
隋朝開皇十六年,由河北大使郎蔚之,分下博(包括桃園、北馬庄等原桃縣治所周圍的土地和村莊)、信都和武邑三縣地,新置衡水縣,治所在今衡水市舊城村,縣之名稱,取「漳水橫流」之意。
因漳水從衡水縣西南入境後,不是東流入海,而是折向北流,然後入海,古人亦把這一段漳河水稱為「衡水」,此後,衡水縣名稱歷代沿用。
衡水市介於東經115°10′-116°34′,北緯37°03′-38°23′之間,東部與滄州市和山東省德州市毗鄰,西部與石家莊市接壤,南部與邢台市相連,北部同保定市和滄州市交界。市政府所在地桃城區北距首都北京250公里,西距省會石家莊119公里。
衡水屬大陸季風氣候區,為溫暖半乾旱型。氣候特點是四季分明,冷暖干濕差異較大。夏季受太平洋副高邊緣的偏南氣流影響,潮溫悶熱,降水集中,冬季受西北季風影響,氣候乾冷,雨雪稀少,春季乾旱少雨多風增溫快,秋季多秋高氣爽天氣,有時有連陰雨天氣發生。
(6)河北省衡水市的歷史文化擴展閱讀:
衡水歷史悠久。上古時代因地跨黃河,今轄區分屬冀、兗二州。饒、昌、武城、武郡。漢代屬冀州刺史部,先後設有廣川國、信都國和安平國,今轄縣市區多為此時建置。三國時系魏國冀州域,冀州治自鄴始移信都,境內分屬安平、博陵、渤海三郡。
晉代仍為冀州所轄。隋時,南部屬冀州,北部屬公元596年所置深州。唐代屬河北道。宋初冀州屬河北東路,深州屬河北西路。元初,觀州治所移至縣城(今景縣城),並於公元1265年復稱景州。此後直至明、清,先後為中書省、京師、直隸省所轄,境內仍由冀、深、景三州分領。
中華民國初期,各州皆改為縣,直隸於省。至1914年,今轄區分屬大名道、保定道、津海道管理。1928年,直隸省改稱河北省,同時廢道,各縣直隸於省。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今轄區分屬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晉察冀邊區之冀中區和晉冀魯豫邊區之冀南區。1948年5月,兩邊區合並改稱 華北行政區。
1949年8月1日始設衡水專區,轄原冀南、冀中兩區之部分縣域,包括衡水、冀縣、棗強、武邑、深縣、武強、清河、恩縣、夏津、武城、故城、景縣、阜城等13縣,屬新建立的河北省。
1952年11月7日衡水專區奉華北行政委員會之命撤銷,其轄區之夏津、恩縣、武城3縣劃歸山東省,衡水、深縣、武強、武邑、棗強、冀縣6縣劃歸石家莊專區,景縣、故城、阜城3縣劃歸滄縣專區,清河縣劃歸邢台專區。
1962年6月27日,國務院批准衡水專區復置,下轄衡水、冀縣、棗強、武邑、深縣、武強、饒陽、安平、故城、景縣、阜城計11縣。1970年,衡水專區改稱衡水地區。1982年1月,衡水鎮升為衡水市。
1993年9月,冀縣改建為冀州市。1994年7月,深縣改建為深州市。1996年5月31日,國務院批准撤銷衡水地區,改設地級衡水市,同時撤銷原縣級衡水市,改設桃城區。至2000年末,衡水市下轄1區、8縣和2個縣級市。
⑺ 衡水的名勝古跡
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景縣「封氏墓群」和「開福寺舍利塔(景州塔)」。
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景縣的「周亞夫墓」、「高氏墓群」,桃城區的「寶雲塔」、「孔穎達墓」,故城縣的「慶林寺塔」,深州市的「馬君起造像碑」、「大馮營漢墓」(即李佐車墓)、「深州盈億義倉」,棗強縣的「董仲舒石像」,安平縣的「東漢壁畫墓」、「聖姑廟」、「西寨子古墓」、「全國第一個農村黨支部」,冀州市的「後冢墓」、「冀州舊城址」、「西元頭漢墓」、「西堤北石塔」(即震雹塔)、「雙冢漢墓」,武邑縣的「竇氏青山」和「中角漢墓」。 冀州古城址
位於舊城北部,自北關村西北500米處向西南方向延伸2000多米。據考證,古城建於西漢高帝年間(約公元前201年-180年),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漢時,該城城周十二里。北宋時,將城周擴大到二十五里。元、明、清各朝也曾增修。千百年來,由於風化和洪水侵襲,古城牆已殘缺不全、起起伏伏、斷斷續續,給人以歷史變遷的蒼涼之感。現古城牆高三至五米,基底寬三十米,頂面寬四米。
冀州竹林寺
竹林寺遺址位於北關村東北300米處。據傳,古時在冀州城北有一座山,在此常出現海市蜃樓幻景,可以隱隱看見亭台樓閣懸於空中,被傳為三個仙山之一的紫微山。明朝時冀州州守常命人將此雲幻奇景繪圖以傳,嘉靖年間一位冀州官吏召集能工巧匠,依照海市蜃樓幻景,在州城東北修建竹林寺,後因洪水沖擊等原因而毀廢。清朝末年,當地百姓曾自行投資,在遺址上重新修建竹林寺,但也早已毀壞。遺址原來三面環水,南面有一狹長通道與岸連接,衡水湖蓄水後,通道沒入水中,遺址成為湖中一島。1993年北關村在古遺址上建了一座殿。古寺內銅佛像原在冀縣文化館保藏,十年動亂期間被砸毀,現只存竹林寺碑,由冀州市文物所收藏。 竹林寺碑
原在冀州鎮北關村東北方向的竹林寺遺址上,現由市文保所收藏。碑長1.16米、寬0.6米、厚0.22米,只有半截可辨字跡。據舊志⒃載,碑記為清乾隆十七年刻,其文為「冀為古郡城,內外不少名剎,東有泰寧,西有開元,南有南禪,而稱為最盛者咸以此之竹林寺為首焉。」此碑為國家三級文物。
南潭記碑
原在小寨鄉南尉遲村東南300米處,現由市文保所收藏。此碑為青石,長1.06米,寬0.55米,厚0.1米。歷城范李撰文,譚傑刻石,楷書。碑文記載明嘉靖六年洪水情況:「滹沱、滏陽交會泛濫,遂東流於此,匯而為潭。厥後,諸水頻固,而此潭益深。」碑文中還載有「村人謂其中有神物居之」等。此碑大部分保存完好。
三友柏碑
三友柏碑原在舊城文廟內,現存於冀州中學。據清康熙年間《冀州志》稱:「柏偏於殿之右旁,一身三干,蒼古異常,未考植於何代,知州陳素以三友命名,有文勒石,鐫文淺,日久莫辨。」清順治十二年(公元1655年)冀州州守陳嘉會作《三友柏記》雲:「侯欲惠柏之祥乎?柏之種植未考何代。昔侯淡仙陳公心異是木,勒石以記顏曰:『三友柏』。並稱之為『柏瑞』」。此柏毀於兵火,但「三友柏」碑今仍存,陽面刻有「三友柏」三個行書大字,陰面刻有《三友柏碑記》楷書碑文,碑文清晰,碑高七尺二寸,寬二尺七寸,厚七寸四分。 大石磨
石磨原在北關竹林寺,兩扇,每扇厚43厘米,直徑164厘米,磨眼直徑23厘米。相傳袁紹坐冀州的時候,冀州城內一個名叫李三娘的仙女,每逢雙日在城外海子里用此水磨磨面,每逢單日就趁著夜色騎著神牛給老百姓送麵粉。據考證,此磨為漢代水碓磨。現於兵法城保存。
石井欄
原位於冀州鎮劉家埝村東300米。經考證,此石刻為唐代開元年間造的井口。該石井欄外呈正方形,內呈圓形,兩面空白,兩面有字,刻字右起豎寫,每面有字30行,每行滿格14字,共約720字,除標題、鐫刻年代外,由序言、詩頌、井主和施主姓名幾部分組成。該石似為義井井口,義井頌碑文為楷書陰刻。現石刻已移至冀州鎮二鋪竹林寺內,保存較完好,為國家三級文物。
邊仙姑石像
位於舊城文化館原址院內。為明代石雕,頭部斷裂並有磕傷。石像高175厘米、寬48厘米、厚45厘米,面部端莊,神態和善,留有長發,胸部露鎧甲,穩坐,兩手置於膝部,右手緊握寶劍,左手手心向上,食指指向下方,右腳踩龜、龍。造型逼真,立體感強。 南門古墓
坐落在舊城南門東側20米處。據舊志載:「南門內左有張耳祠,宋建隆中立,元末兵廢,遺址尚存,下有張耳墓。」張耳系西漢初王侯,封於冀州。1982年3月,河北省文物局進行了發掘,墓葬為一磚砌多室墓,墓室、墓道都用瓷磚砌築,已被嚴重破壞,墓室內僅殘留陶器碎片。據專家分析,此墓年代為東漢晚期,非張耳之墓。
西元頭墓
坐落在舊城西1公里,封土高5米,東西長40米,南北長31米,佔地面積1240平方米。據舊志記載:「西元頭村東北有元渤海郡吳澤世慶墓誌,孫鄭李村南有老娘墓、元東陸先生馮復墓碑。」當地群眾將此墓俗稱為袁紹的「四女墳」。1968年有人於封土西南角挖出一道磚牆,後被有關部門制止,並將磚牆埋好。1981年上半年又有動土現象,但破壞不嚴重,封土基本完好。現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前冢
坐落在冀州舊城北七里,封土高10米,佔地面積380平方米。建國初,有人將前冢挖一洞,發現裡面有磚砌墓室,墓磚有20斤、24斤、40斤三種,墓道高6尺,寬4尺多,彎曲不直,裡面有很多墓室,後用土掩埋。冢上原有一座菩薩廟,廟內有一鐵鍾,鍾上鑄有「道光三年重修」字樣。十年動亂期間,廟被拆除。1969年此墓又遭人為破壞,出土文物有金鏤玉衣片、銅器、陶器等,被鑒定為漢代文物。此墓雖遭部分破壞,但仍有一部分保存完好,現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後冢
位於前冢北二里,冢高14米,東西、南北各長60米,佔地3600平方米,地下物尚未遭破壞。據分析,可能是漢墓。後冢封土比前冢高大得多,其埋藏文物應更為豐富。此冢現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在自然保護區內發現的文物較多,其中委託衡水市文物保管所代管的文物有:國家二級文物4件,均為漢代文物;國家三級文物9件,其中漢代文物2件,唐代文物1件,金代文物3件,明代文物1件;尚未確定年代的文物2件。在冀州市文保所保存的文物有:漢代文物239件(片),金代文物1件,尚未確定年代的文物5件,其中最珍貴的是漢代金縷玉衣片。冀州市旅遊局受文保所委託,也保藏有許多文物,有自仰韶、半坡文化以後歷代遺存文物,數量較多,由於未經文物部門鑒定,文物的具體年代尚未確定。
安平壁畫墓
1971年,在安平縣逯家莊發掘了一座東漢多室墓。在後室頂部有白粉書寫的「憔熹平五年(176年)」隸書題記,為該墓的確切年代提供了可靠的依據。在中室及其南耳室和前室南耳室內,均發現彩繪壁畫,室這次發掘的重要收獲。 中室四壁繪的室墓主人「出行圖」,上下共四層,每層均有大量車、騎及伍佰(武官)、辟車(文官)之類的導從,和一輛主車。最下一層主車的乘者室墓主人,後面室墓主人的妻子。從壁畫和文字等材料分析,這座墓的主人可能是東漢安平國的最高統治者。
⑻ 衡水有哪些革命傳統文化
冀派內畫
衡水內畫也稱之為冀派內畫。冀派內畫的開山鼻祖為王習三先生,所使用的工具是金屬桿鉤小毛筆,顏料為中國畫顏料和油畫顏料以及丙烯顏料等。衡水內畫在繼承京派厚朴古雅的基礎上,糅進魯派細膩流暢的傳統畫法,又將國畫皴、擦、染、點、勾、 絲等技法引入內畫,後來又將油彩加入內畫技法,打破了傳統單一的水彩作畫的局限,使內畫的圖、形、神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被稱為"中西合璧"的壯舉。衡水內畫已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和「聯合國傑出手工勛章認證」。[8]
武強年畫
武強年畫起源於元代以前,明代初期就形成了規模。清代乾隆、嘉慶年間進入全盛時期,同天津楊柳青、山東濰坊、江蘇桃花塢、四川綿竹並稱為我國民間木版年畫五大生產基地,是我國民間藝術寶庫中的一份珍貴財產。武強年畫行銷大江南北,還大量銷往日本等國和台灣地區,年銷售量可達億對開張。
折疊教育
2011年全市共有中等職業教育學校46所、普通中學190所、小學917所、幼兒園604所,分別擁有專任教師4164人、20538人、19973人和4331人,在校生分別達到5.3萬、22.4萬、28.3萬和7.2萬名。在各類教育機構中,民辦教育機構數量達到182所,擁有教師5899人,在校生8.9萬名。
中學教育
衡水中學,衡水市重點高中之一,簡稱衡中,中國十大名牌中學,河北省高考成績團體十四連冠。
衡水二中,衡水市重點高中之一,連續多年高考獲得河北省第二名。
武邑中學,省級示範性重點高中。
其他知名中學有:冀州中學、衡水十四中、衡水三中、衡水五中、衡水六中、衡水九中、衡水七中、衡水四中、衡水十三中等。
高等學校
衡水學院
衡水學院
2004年5月17日,經教育部批准,衡水師專改建為衡水學院。
衡水職業技術學院
衡水職業技術學院是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國家教育部備案的公辦全日制普通高校。
職業教育
職業教育學校有:衡水科技工程學校、衡水鐵路電氣化學校、衡水衛校等。
⑼ 河北省衡水市阜城縣有什麼歷史
前206—前195年(西漢高祖年間)始置阜成縣。
《爾雅》:「大陸曰阜。」《說文》稱:「阜」為「山無石者」。劉熙《釋名》:「土山曰阜。」 《太平寰宇記》載,阜城縣境地勢高且多土崗沙丘,河患較輕,為求物阜民豐,取《尚書》「阜成於民」之義,故名「阜成縣」。905年(唐末)改稱漢阜縣,後唐復置阜城縣。改「成」為「城」。
西漢置阜城縣。《爾雅》:「大陸曰阜。」《說文》稱:「阜」為「山無石者」。劉熙《釋名》:「土山曰阜。」縣境坡阜較高,河患較輕,取《尚書》「阜成兆民」之義,定名「阜成」。後改為阜城。?年,阜城縣轄4個鎮、6個鄉:阜城鎮、古城鎮、碼頭鎮、霞口鎮、漫河鄉、建橋鄉、蔣坊鄉、大白鄉、崔家廟鄉、王集鄉。
2000年,阜城縣轄5個鎮、5個鄉。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325742人,其中各鄉鎮人口(人):阜城鎮 57573、古城鎮 40446、碼頭鎮39092、霞口鎮 31030、崔家廟鎮 42890、漫河鄉 27428、建橋鄉 18230、蔣坊鄉 25654、大白鄉 20119、王集鄉 23280。 2002年底,阜城縣面積697.2平方千米,人口33.02萬。轄5個鎮、5個鄉,610個村委會。縣政府駐阜城鎮府前路。
人文歷史
1、人文薈萃
歷史上出現過不少的學者名流,北齊的劉晝、北周的熊安生等博學多聞,精通經史,著書立說,名垂青史。民國初期就已成名的京劇著名表演藝術家荀慧生,獨創一派,成為京劇「四大名旦」之一。當代阜城大地,也養育出不少文化藝術名流,冀派內畫藝術大師王習三、著名歌唱家於淑珍、著名播音員王鐵成、著名國畫家皮之先、兒童文學作家羅辰生、評劇表濱藝術家劉秀榮等在國內外享有一定聲譽,為中國文化藝術的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2、文物古跡
阜城縣文廟始建於公元1368至1398年(明朝洪武年間),明嘉靖和萬曆年間曾經兩次大規模整修。在河北省內文廟建築中,阜城鎮的大成殿是最荒涼落寞的一座。在清朝曾當過縣衙門,抗日戰爭時期當過小學,解放初期曾經作為縣政府的小禮堂使用至20世紀70年代,此後大殿一直荒廢破敗。2008年底,經河北省政府第十七次常務會議研究通過,將阜城縣文廟大成殿定為河北省第五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據雍正年間的《阜城縣志》記載,當時的完整文廟大門叫攬星門,門外東西有兩個牌坊,分別是德配天地坊和道貫古今坊。攬星門內一座狀元橋,過了橋就是如今倖存的大成殿。大成殿後是明倫堂,明倫堂後是鑾駕庫。大成殿是中軸建築,東側是縣學宮,學宮後是訓導官署。大成殿的西側建築由南向北是忠義祠、節孝祠、縣教諭官署。
如今的文廟僅剩大成殿,它坐北朝南,周圍是枯黃的雜草和低矮的平房。兩塊石碑立在殿前,乃公元1612年(大明萬曆年間)重新修繕文廟時所留,上面的字跡因風化嚴重已經變得模糊,主要記載了修建文廟的經過和捐資修建人的名字。
大成殿是一座磚木結構建築,殿高18米,長25米,大廳面積204平方米。灰色磚瓦,木結構的房梁,屋頂兩端有溫獸。殿內的地面鋪著30厘米的方磚。八根約40厘米的立柱直沖房梁,下面墊有石鼓墩,上面還刻有荷花的圖案,紋路清晰可見。鐧懼害鍦板浘
本數據來源於網路地圖,最終結果以網路地圖最新數據為准。
⑽ 河北衡水歷史
衡水市是河北省下轄的一個地級市,位於河北省東南部。大禹治水劃天下為九州,內現衡水所轄冀州為九州容之首。河北省稱冀,也緣於此。深厚文化造就了一代名人,涌現出儒學大師董仲舒,唐代經學家孔穎達,詩人高適,文學巨匠孫犁等。衡水屬於環渤海經濟圈和首都經濟圈的「1+9+3」計劃京南區。京九鐵路、石德鐵路、邯黃鐵路、石濟高鐵、京九高鐵、石津城際高速鐵路、衡潢鐵路、朔黃支線 八條鐵路或規劃鐵路途經衡水,被社會經濟學家費孝通先生稱為「黃金十字交叉處」。請採納,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