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安徽的歷史沿革
安徽建省始於清康熙六年七月甲寅(1667年8月30日),由江南省分治而建,安徽省名由明清時期的安慶、徽州兩個府的首字合成。簡稱「皖」,以古皖國為名。 在原始社會末期,安徽境內的淮北、江淮地區為淮夷方國及南下部落所建方國的領地,江南地區則為吳越文化地區。 春秋戰國時期,眾多的方國、封國為北方大國和南方的吳、越、楚等北上的大國所兼並。
秦推行郡縣制,安徽境內所設縣邑先後為九江、泗水、碭郡、陳郡、會稽(吳)郡等一級地方行政區劃所分領。秦末至楚漢相爭期間,又增置鄣郡、衡山、廬江郡,並為九江、西楚、衡山等諸侯國分領,可考的縣在皖境內有25個縣。漢初,安徽境內仍為楚、淮南等異姓王封地,後為劉邦改封的同姓王淮南(後分為淮南、廬江、衡山國,後又從九江郡分設六安國)、荊(吳國,後又為江都等王國)、淮陽、梁國等分領。元封五年(前106年)四月,設十三部州刺史作為中央的派出機構,安徽地區分屬豫、徐、揚3個州。3個州分領省境內所置74個縣(國)。 東漢實行州、郡、縣三級管理體制,今省境內仍為揚、豫、徐3個州分領。
三國時期,安徽境內分別為魏、吳國所設揚州及魏國徐、豫4個州分領。吳國揚州涉及安徽境內新都、廬江、丹陽3個郡在江淮南部及江南地區所設19個縣。兩晉南北朝時期,仍實行東漢以來的州、郡、縣三級管理體制。 東晉時期,淮北地區先後為「五胡十六國」中的劉漢、後趙(含冉魏)、前燕、前秦、後秦、後燕等國先後佔領,常守舊制,仍為徐、豫(含東豫)2個州分領。南北朝時期,宋、齊、梁、陳均先後收復過淮北地區,領有江南地區,並長期以江淮地區為南北紛爭的戰場。陳朝後期則以長江為限,江淮及以北地區為北齊、北周先後佔有。在南朝淪喪北方領土期間,安徽北境則先後為北朝的北魏、東魏、北齊、北周據有。
隋前期廢郡,整飭各級區劃和管理體制,實行州、縣二級管理體制。今安徽境內設55個縣。大業初,改州為郡,實行郡、縣二級管理體制,並恢復漢州刺史分巡制度。今省境內設50個縣,涉及3個部州15個郡。唐前期,廢郡改州,實行州、縣二級管理體制。貞觀初,今安徽境內初設85個縣,涉及33個州。貞觀元年(627年),保留調整為44個縣,涉及15個州,涉及河南、淮南、江南3個道。中唐時期,道正式成為一級地方行政區劃,實行道、州、縣三級管理體制。天寶年間,改州為郡,則實行道、郡、縣三級管理體制。不久,復郡為州。晚唐時期,今境內仍設55個縣,涉及15個州(不含朱溫所設輝州),為4個節鎮分領。
五代十國時期,淮北地區先後為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5個短命的小王朝分領,南方(含江淮、江南地區)先後為吳國和南唐國所據有。
北宋時期,實行路、府(州、軍、監)、縣(不帶縣的軍、監)三級管理體制。今安徽境內先後設64個三級行政區劃(62個縣2個監),先後涉及4個府13個州8個軍,計25個二級行政區劃,分屬5個路。宋、金對峙期間,南宋初領全省,後以淮河為限與金國對峙,江淮地區常為戰場,北方先後為金國(含偽楚、偽齊)、蒙古汗國和元朝所據。南宋先後在省境內設51個縣2個監,涉及3個府8個州7個軍,計18個二級行政區劃,為淮南東、淮南西、江南西3個路分領。
元朝實行行省、路(府、州)、散府(州、軍)、州(縣)四級管理體制。今安徽境內設60個縣,涉及11個路2個府10個州,分屬3個行省。 明朝實行三級管理體制。其中,南北兩直隸及十三布政使司為一級行政區劃,府、直隸州(廳)為二級行政區劃,散州和縣(廳)為三級行政區劃。今省境為南直隸西部地區,設49個縣7個散州,涉及鳳陽、廬州、安慶、太平、池州、寧國、徽州7府及徐州、滁州、和州、廣德4個直隸州,計11個二級行政區劃,其中鳳陽府為明朝的陪都稱明中都。清初承明制,改直隸南京為江南省,今安徽境內屬江南省西部地區,仍設56個散州和縣(不含已劃出的盱眙、英山、婺源3個縣,但含蕭、碭山2個縣),涉及安慶、徽州、寧國、池州、太平、廬州、鳳陽7個府及徐州、廣德、和州、滁州4個直隸州,計11個二級地方行政區劃。 清代實行道、府(直隸州、廳)、縣(散州、廳)三級管理體制。省境內共設54個州縣(4個散州,50個縣)。太平天國在安徽境內佔領區建政是採取省、郡(州)、縣三級管理體制,改清代的府為郡。
中華民國成立後,廢府、州、道,北京政府初期實行省、縣二級管理,今安徽境內碭山、蕭縣仍屬江蘇省,其餘60個縣仍屬安徽省。民國3年(1914年)6月2日,全國實行省、道、縣三級管理體制,碭山、蕭縣屬江蘇省徐海道;皖屬淮北地區及部分淮南地區屬淮泗道,江淮地區屬安慶道,江南地區屬蕪湖道。
南京政府初期實行省、縣二級管理體制。民國21年(1932年)4月2日,實行首縣制;10月10日,實行行政專員督察區(專區)制。 抗日戰爭期間,除國統區外,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民主根據地,省境建政完善的根據地共有皖中(江)、淮北、淮南3塊,其邊區政府(又稱行政公署)相當於省級,其下為專區,再下為市、縣。此外,日偽、汪偽政權也在淪陷區建省,今省境分屬淮海、安徽2個省,下設專區,再下為市、縣。安徽境內在中華民國後期共設62個縣1個市,計63個二級地方行政區劃。
解放初期,皖北地區分屬皖西、江淮、豫皖蘇邊區3個行政公署,下設專區,再下為縣、市。1938年4月3日,華東局電請中央批准成立皖北人民行政公署。經中央批准,15日,撤銷3個行政公署,成立皖北人民行政公署。4月15日,皖北人民行政公署頒發第一號通知,公布皖北行署統轄的專區、市、縣。5月13日發第一號通知,公布皖南行署統轄調整後的專區、市縣。皖南、皖北2個行署行使省的權力,但比省的規格要小。行署下轄直轄市、專區,再下為縣及專轄市。
1952年8月7日,撤銷皖南、皖北人民行政公署,合並成立安徽省。8月25日,安徽省人民政府正式成立,仍實行省、省轄市(專區,後稱行署)、縣(專轄市)又稱縣級市三級管理體制。 建制沿革一覽表時期 行政區名稱 管轄區域 西周 宋國、蔡國、徐國 吳國、六國、舒國 東周 宋國、楚國 越國、楚國、吳國、蕭國 秦 泗水郡、陳郡、碭郡 九江郡 西漢 沛郡、豫州、徐州 揚州 東漢 沛郡、豫州、徐州 揚州 三國 曹魏豫州、沛國、徐州、揚州 魏國揚州、吳國揚州 西晉 沛國、豫州、徐州 揚州 東晉、十六國 後趙、前秦 東晉 南北朝 北朝北魏、東魏、北齊、北周、南朝宋 南朝宋、齊、梁、北周 隋 汝陰郡、譙郡 鍾離郡、江都郡、歷陽郡、廬江郡、宣城郡,同安郡 唐 河南道 淮南道 五代十國 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 吳國、南唐國、後周 北宋 京西北路 淮南路(後分淮南西路、淮南東路) 金、南宋 金朝南京路 南宋淮南西路、淮南東路 元 河南江北行省 江浙行省、河南江北行省 明 京師、南直隸) 京師、南直隸.宣城俯 清(太平天國) 江南省,安徽省 江南省,安徽省 中華民國 安徽省 安徽 中華人民共和國 皖北行署,皖南行署,安徽省 安徽
② 跪求安徽歷史
遠古
安徽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省內發現的「和縣猿人」,距今已有約35萬年歷史。據科考,「和縣猿人」出現時間應不晚於「北京人」,甚至與「藍田人」相當。[1]上世紀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在本省潛山縣的薛家崗又發現了距今約五六千年的新石器時代人類活動的痕跡,後來又在本省多處發現了其他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
隋唐之前
商朝(前16世紀 - 前11世紀)的開國君主湯曾經短期定都在安徽北部的亳州,[2]當時安徽大部份居民並非華夏族,而是後來逐步同化入漢族的東夷、山越人等。
戰國末期,前278年,楚國的郢都(今湖北荊州)被秦國攻佔,於是遷都壽春(今安徽壽縣)。前224年,楚國大將項燕被秦國的王翦60萬大軍擊敗,前223年,壽春陷落,楚國滅亡。前221年,秦國完成征服六國、統一天下的計劃。安徽大部分地區屬於九江郡(壽縣),北端屬於泗水郡和碭郡。秦末楚漢相爭,項羽在今安徽靈璧縣歷垓下之戰敗給劉邦,自刎於烏江(安徽和縣)。劉邦建立漢朝。
漢武帝時東甌國舉國遷到廬江郡(安徽西部的舒城地區)。漢朝末年,壽春成為軍閥袁術的基地。袁術後來自稱皇帝,但不久病死,壽春歸屬軍閥曹操(亳州人,三國曹魏之實際開創者)。
南北朝期間,從4世紀開始的之後三百年間,幾支塞北游牧民族入侵華北地區並相繼建立軍閥政權,南方則一直保持著漢人的王朝。安徽北部成為南北方對峙的前線,戰火不斷。383年在北方的前秦和南方的東晉之間展開的淝水之戰就是其中比較重要的一次戰役。
隋唐
隋朝統一,使安徽擺脫了南北朝期間「南北對峙」主戰場的困境。隋文帝開創的開皇之治,使江淮地區經濟得到較好的恢復。隋煬帝大業六年(公元610年)到唐高祖武德七年(公元624年)經過短暫的混戰,唐朝統一天下,並保持了一個多世紀的和平和統一。
安史之亂中,安徽北部淮河地區備受戰火蹂躪。晚唐時875年王仙芝、黃巢起義,從河南經安徽和縣渡長江入皖南,到福建、廣東,後經安徽攻長安,天下大亂,藩鎮割據,不久唐朝滅亡。
宋元
北宋後期,北方的金朝崛起。1127年以後,安徽北部的淮河再次成為南北對峙的前沿,戰禍連年。1161年金朝海陵王完顏亮出兵伐宋,被虞允文指揮的宋軍大敗於今安徽馬鞍山採石磯,史稱採石大戰失敗。1234年,金亡於蒙古帝國。1276年,蒙古人攻佔南宋京城杭州。安徽全境歸元朝。
明朝
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定都南京,現在的江蘇省和安徽省直屬中央六部管理,稱為「直隸」。該區域跨長江和淮河南北,首次將經濟和文化差異很大的廣闊地區,包括今安徽北部朱元璋洪水頻繁的家鄉鳳陽府(今皖北地區),今安徽南部多山的徽州府(今黃山市一帶),和今江蘇南部以富裕著稱的太湖流域,都劃歸同一個行政區管轄。明太祖洪武二年定都臨濠府(今皖北地區),史稱明中都,洪武八年遷都應天府(即今南京市),但鳳陽府(原臨濠府)已近基本建設完畢皇陵與皇宮,(皇宮與皇陵宮殿毀於明末張獻忠,宮牆毀於文革)。
明代在安徽境內共設有7個府,其中4個位於長江以南:徽州府(6縣)、寧國府(明初曾叫宣城府、宣州府,最終仍定名為寧國府,6縣)、太平府(3縣)、池州府(6縣);3個位於江淮之間:安慶府(7縣)、廬州府(4縣1州),設鳳陽府(元代曾叫臨濠府,明初更名中立府,最終定名鳳陽府,5州13縣);淮河以北未設府,淮河以北全境屬鳳陽府。明成祖永樂年間遷都北京,原直隸地區改稱南直隸。1635年明末李自成起義軍攻陷鳳陽府,燒毀皇宮與皇陵。
清朝
1645年,清軍攻佔南京,將南直隸改為江南省;1667年,又將江南省分為江蘇省和安徽省。省會初駐應天府後遷至安慶府管理安徽民政的江南左布政使則長期寄駐江寧府(今南京市),直到1760年(乾隆二十五年),也一並遷來安慶。至此,安徽省界基本穩定下來。
晚清時期,太平天國定都南京,安徽南部是其主要糧食和軍事基地,在曾國藩的湘軍和陳玉成的太平軍反復拉鋸戰中,安徽南部人口損失巨大,經濟凋蔽。戰後從河南、湖北居民移居皖南,文化習俗有所改變。同時期,捻軍也發源於貧困而土匪橫行的今皖北地區。李鴻章在廬州府附近招募淮軍赴江浙作戰。太平天國之後淮軍成了清朝的一支重要力量。
清代安徽省下設兩道,皖南道(初駐安慶府,後移至蕪湖縣),皖北道(駐鳳陽府)。
近現代
民國
中華民國成立之後,安徽省設三個道,蕪湖道、安慶道和淮泗道(駐鳳陽),省會變動較大。1912年津浦鐵路通車,蚌埠興起。1912~1926年,安徽歷柏文蔚、倪嗣沖、張文生、馬聯甲、呂調元、姜登選、陳調元等省首長。1926年底陳調元歸順北伐國民革命軍。
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安徽成了日偽、國軍和中共新四軍力量交織的地區。1940年在安徽發生國共沖突的皖南事變。1947年蚌埠脫離鳳陽縣被設為安徽省第一個省轄市,1948年到1949年,安徽是國共內戰期間淮海戰役(國民黨稱徐蚌會戰)的主戰場。
新中國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安徽一度以長江為界分為皖北(駐合肥)和皖南(駐屯溪,今黃山市)2個行政公署(省級),1952年合並。省界有小幅的調整:為了更好治理洪澤湖,盱眙縣和泗洪縣劃歸江蘇,作為交換,江蘇徐州的蕭縣和碭山縣劃給了安徽。
在1959-1961年的三年困難時期,安徽省的非正常死亡人口達到500~600萬人,[3]占災前人口3446萬人的18.37%,其比例居中國各省的第一位。當時的省委書記曾希聖因此被調職。
1978年11月24日,安徽鳳陽小崗村農民秘密將土地公開,實行大包干,創造性地實行分田包產到戶、自負盈虧,使得農民有了生產自主權,生產積極性大大提高。結果是,1979年糧食比上年增長6倍,相當於1966年到1970年的5年糧食總和,農業獲得大豐收。與此同時,安徽省肥西縣、來安縣也開始試驗包產到戶。
1982年1月,中共中央總結經驗,發出了《全國農村工作會議紀要》,肯定了安徽的做法,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在全國迅速推開。安徽農民為中國的改革開放作出了歷史性貢獻。
1978年,中國開始改革開放,安徽的農村和城市改革也逐步開始。在農村,流通體制改革進行,農村市場逐步放開;農村產業結構得到調整,「科技興農」方針被提出,鄉鎮企業也得到迅速發展。在城市,經濟體制改革興起。1980年,全省開始推行企業經營責任制,並改革工資制度和獎金制度,以按勞分配為主,企業「吃大鍋飯」的狀況得到初步改善。
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後,安徽經濟開始迅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
求採納~~~~
③ 安徽的歷史與發展
http://bk..com/view/4380.htm
很詳細的
④ 皖北的發展定位
皖北地區是安徽經濟發展的重要板塊,是安徽省北上和西進的重要通道。2008年底,安徽省委、省政府立足於皖北的人口、資源、基礎設施、幹部情況等現狀,出台了《關於加快皖北和沿淮部分市縣發展的若干意見》,首次將皖北振興納入事關全省發展大局的層面提及。新老十條、宿州會議紀要、園區合作共建、幹部人才支持、建設皖北「四化」協調發展先行區等一系列舉措密集出台。2012年底,皖北五市一縣一區正式入圍中原經濟區。在政策的帶動及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下,疊加優勢開始顯現。2014年,國務院文件《國務院關於依託黃金水道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到沿江五個城市群的發展規劃和戰略定位,其中首次明確了安徽作為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的一部分,參與長三角一體化發展。2016年,皖北地區淮河生態經濟帶進入十三五規劃。 皖北各市定位宿州打造煤電化產業、輕紡、農副產品深加工產業基地,加快融入淮海經濟圈,建設成為蘇魯豫皖四省交匯區域新興中心城市。蚌埠鞏固提升區域性綜合交通樞紐地位,打造全省乃至全國重要的光伏、生物、精細化工、裝備製造基地和現代商貿物流中心,建設成為帶動皖北地區崛起重要增長極,皖北中心城市。 阜陽強化鞏固區域性綜合交通樞紐地位,打造新興能源和煤化工產業基地、農副產品加工基地、經濟商貿物流中心和旅遊中心,建設成為帶動皖北、黃淮地區發展的重要城市,皖西北中心城市。 淮南推進合淮同城化,打造全國重要能源基地、全省重要的煤電化和礦山機械製造基地,建設成為依山傍水、生態優美的淮河流域重要現代化城市。淮北打造煤電化、礦山機械裝備製造和農副產品深加工基地,建設山水生態園林式城市。亳州打造現代中葯產業基地、農副產品加工及勞動密集型產業基地、養生文化旅遊基地,建設成為輻射皖豫交匯區域的新興中心城市。
⑤ 皖北的歷史沿革
歷史上,安徽省轄區的長江兩岸在明代以前分屬不同的政區。
宋代,皖北分屬淮南東路,皖南屬江南東路。
元代,皖北分屬河南江北行省、皖南分屬江東建康道。
明代,一同劃歸南直隸。
清順治十八年,江南省東西分離設安徽省、江蘇省。
康熙九年(1670年),置廬鳳道,駐鳳陽府(治所在今安徽鳳陽縣),領廬州府、鳳陽府。
雍正二年(1724年),增領潁州、 亳州、泗州、六安州;雍正十二年(1734年)增領滁州、和州;雍正十三年 (1735)亳州降為散州;咸豐五年(1855年)安慶府來屬。
同治四年(1865年),安慶府、廬州府、滁州、和州另屬,更名鳳潁六泗道。
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廬州府、滁州、和州來屬,更名皖北道,轄鳳陽府、廬州府、潁州府、滁州、和州、泗州和六安州。道尹駐鳳陽府。安慶府:懷寧縣(首縣)、桐城縣、潛山縣、太湖縣、宿松縣、望江縣。鳳陽府:轄鳳陽、懷遠、定遠、鳳台和靈璧五縣,宿州和壽州兩個散州。廬州府:合肥、舒城、巢縣和廬江四縣,無為州一散州。潁州府:阜陽、潁上、霍邱、渦陽、太和、蒙城六縣,亳州一散州。滁州:轄全椒來安兩縣。和州:含山一縣。泗州:五河、天長和盱眙三縣。六安州:英山、霍山兩縣。
民國二年(1913),皖北道廢。
民國三年(1914),置安慶道,屬安徽省,治懷寧縣(舊安慶府),轄懷寧(舊安慶府)、桐城、宿松、太尖、潛山、望江、合肥(舊廬州府)、廬江、舒城、巢湖、無為(舊無為州)、和(舊和州)、含山、六安(舊六安州)、英山、霍山十六縣。
1949年4月15日,成立皖北行署區(省級),駐合肥市。范圍為安徽省長江以北的已解放地區。同年,渡江戰役解放皖南後,皖南行署遷至合肥,皖南行署與皖北行署在合肥聯合辦公。
1952年8月7日,皖北行署區與皖南行署合並成為安徽省政府。
1952年底安徽省轄,5個專級市、7個專區、67個縣、3個縣級市、17個市轄區。
⑥ 蕭縣的文化歷史是什麼
蕭縣位於安徽省最北部,蘇、魯、豫、皖四省交界處,古為蕭國,春秋時附屬於宋,秦置蕭縣,隋唐至清至中華人民共和國初期屬江蘇省徐州,1955年由江蘇省劃歸安徽省,沿革至今。總面積1871平方公里,大部分為平原,東南部為海拔100—300米的低山矮嶺。人口130萬,轄18鎮5鄉708個行政村。開放的蕭縣日益顯現出其特有的發展優勢和巨大的發展潛力。
——區位優勢明顯,交通便捷。蕭縣緊靠徐州都市經濟圈中心城市徐州市,縣城距京航運河30公里、徐州觀音機場50公里、連雲港出海口260公里,素有「徐州的西大門」之稱。東臨京滬鐵路,隴海、徐阜鐵路縱橫穿過,連霍、合徐兩條高速公路在境內交匯,310、311兩條國道和三條省道及星羅棋布的縣鄉道路形成的交通網路與周邊地區緊緊相連,承東啟西,南引北聯,是重要的交通樞紐。
——自然地理條件優越,名優農產品基地眾多。蕭縣屬暖溫帶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適中,雨熱同期。年日照時數為2220至2480小時,年均氣溫14.4℃,年均無霜期208.3天,年均降雨量811.2毫米。蕭縣植被保存完好,工業污染程度低,具有生產加工綠色食品的自然條件。耕地面積10萬公頃,農作物主要有小麥、棉花、大豆、玉米、山芋及花生、芝麻等。全縣水果掛果面積50萬畝,主要有葡萄、蘋果、梨、黃白桃、巴斗杏、柿子、櫻桃、山楂等。孫圩子胡蘿卜、閆集黑皮冬瓜、馬井韭青韭黃、聖泉蕭國聖桃、黃河故道水晶梨、龍城石榴、新莊黃牛、黃口三元雜交豬、丁里華英鴨等名優農產品種養基地聞名全國。
——礦產資源豐富,水電供應充足。蕭縣為全國100個重點產煤縣之一,已探明煤炭儲量 7.5億噸,現有17對礦井,年產能力120萬噸;探明石油儲量 7億噸,煤層氣儲量1000億立方米,石灰岩儲量30億噸;鐵礦石、瓷石、高嶺土等儲量可觀。蕭縣南北分屬淮、黃河水系,地下水量為2.6億立方米,水質優良,生產、生活用水充足。電力供應屬華東電網,設施完善,境內有11萬伏以上變電所2個,生產生活供電充足。
——工業基礎雄厚,門類齊全。蕭縣工業發展歷史久遠,歷經滄桑。公元9年,出現鑄造銀、銅質錢幣的造錢工廠;北宋年間,開始出現陶瓷生產,神宗元豐年間,開始出現小煤窯,蘇東坡曾作《石炭歌》贊之。改革開放以來,蕭縣工業在調整和機制創新中快速發展,現有48個縣屬工業企業,近2萬家鄉鎮企業,廣東錦豐、江蘇維維、山東新汶、安徽古井、深圳康達爾等一批國內知名企業相繼來蕭投資。2003年全縣工業總產值17億元(1990年不變價),形成了煤炭開采、農副產品加工、建材、造紙、釀酒、化工、紡織、機械製造等八大主導產業,有較強的協作配套能力。經省政府批准,在連霍、合徐兩條高速公路交匯處設立的佔地500餘畝的工業園區,是蕭縣對外開放的窗口、體制改革的實驗區,現已成為國內外客商投資的熱土,是蕭縣工業發展的新亮點。
——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蕭縣春秋時期為蕭國地,秦置蕭縣。自古有「文獻之邦」之美譽,風騷人物薈翠,春秋三賢(閔子騫、顓孫子張、顏子柳)皆孔門高足;今為文化部命名的「中國書畫藝術之鄉」,全縣擅長丹青者2萬餘人,其中劉開渠、朱德群、王肇民、蕭龍士、卓然、吳燃等為國內外著名的藝術大師,各種風格的書畫作品猶如繁星璀璨,縣城書畫藝術一條街集書畫創作、裝裱、展覽、交易、鑒賞於一體,成為一道獨特的人文景觀,吸引國內外書畫愛好者紛至沓來,投資近億元的書畫藝術博覽城已完成規劃設計。突出的人文優勢同時孕育了美食的醇厚和芳香,蕭縣飲食文化聞名大江南北,「蕭縣羊肉湯」、「皇藏峪蘑菇雞」、「聖泉寺燒全羊」等各種風味小吃成了黃淮地區城鄉人們的美味佳餚。
——旅遊資源豐富,特色獨具。蕭縣古跡遍布,千年古剎天門寺、天一角地下溶洞、永固水庫、漢墓群、宋朝的古窖群遺跡、閔之騫鞭打蘆花處、三讓徐州的賢人陶謙墓、南朝宋國開國皇帝劉裕故里、蘇軾發現煤炭處等自然和人文景觀眾多,交相輝映;皇藏峪自然保護區於1992年被國家林業部審定為國家級森林公園,2000年被國家文物保護委員會授予「中國歷史文化遺產」稱號,是皖北地區正在崛起的旅遊熱點,每年接待國內外遊客10萬餘人次。景區內有地球同緯度保存最完好的落葉闊葉林帶,動植物種類繁多,總面積20平方公里,山、水、泉、澗等自然景觀渾然一體,小氣候明顯,素有「幽谷聖地」、「淮海佳境」之稱。名勝古跡和人文景觀有漢高祖劉邦稱帝前為躲避秦追兵藏身的皇藏洞,以及美人洞、果老洞、仙人床、拔劍泉、蘇軾祈雪處、閔子祠等,山中瑞雲寺於1998年被安徽省人民政府確定為佛教重點寺院;淮海戰役總前委指揮部遺址蔡窪、「蕭泗銅靈」抗日戰爭紀念館是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生產生活設施完善,人居環境良好。蕭縣民風淳樸,社會治安穩定,郵電通訊發達,醫療衛生、環保、廣播電視和教育等社會事業發展迅速,旅遊、物流、金融、商貿、房地產等行業全面發展,服務規模不斷擴大。2003年,蕭縣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安徽省精神文明建設示範縣。
⑦ 安徽的由來和歷史
安徽,簡稱「皖」,省會合肥,位於中國大陸東部,介於東經114°54′-119°37′,北緯29°41′-34°38′之間,公元1667年因江南省東西分置而建省。得名於「安慶府」與「徽州府」之首字。
安徽地跨長江、淮河南北,東鄰江蘇、浙江,西連湖北、河南、南毗江西,北與山東接壤,東西寬約450公里,南北長約570公里,土地面積13.94萬平方公里,佔全國的1.45%。地形地貌由淮北平原、江淮丘陵、皖南山區組成。境內的巢湖是中國五大淡水湖之一。安徽是中國史前文明的重要發祥地,擁有淮河、新安、廬州、皖江四大文化圈。
安徽自古重視科學研究,是國家技術創新工程試點省、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產業創新中心。古今有畢升、梅文鼎、王貞儀、鄧稼先、楊振寧等科學家。截至2015年,擁有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為首的科研教育大學109所,科研機構4093個,國家大科學工程5個,國家實驗室3個,國家重點實驗室21個。
安徽省名緣於安慶、徽州兩府首字合成。它始於順治三年(1646年)改江南省安廬池太巡撫為安徽巡撫。據《清史稿·疆臣年表五》載,順治二年七月乙卯出任安廬池太巡撫(駐安慶府治)的劉應賓至三年十月甲申罷於安徽巡撫任上。說明三年已改安池太巡撫為安徽巡撫了,安徽作為地區名稱已經開始。這個最初出現的臨時差遣性安徽巡撫在順治五年就撤銷了。但順治二年七月丁丑就設的操江巡撫存在時間較長。十三年十月丁丑,接任提督操江巡撫的蔣國柱兼安徽巡撫事,管理地方事務。十六年八月癸巳,接任的宜永貴已徑稱安徽巡撫了。康熙元年(1662年),在安慶府再次設安徽巡撫。安徽巡撫轄安慶、徽州、寧國、池州、太平5個府及廣德直隸州。作為安徽區域名稱的安慶、徽州兩府在清江南省的上江地區位置重要,安慶府為這一地區的政治中心,徽州府在明清兩代已是江南地區重要的經濟、文化中心。因此,康熙六年建省,正式以兩府首字合成為新置的省名。
安徽建省後,主要變動是在清末。太平天國以安徽省為主要根據地之一,仍建安徽省,仍以安慶為省會,而只佔領安徽部分地區的清政府把江南地區暫劃入浙江巡撫管轄,把安徽臨時省會遷往廬州府治(今合肥市)。抗日戰爭期間,安徽省會遷往立煌縣城金家寨(今已沒入梅山水庫)。因日軍淪陷長江兩岸及津浦、淮南鐵路沿線地區的城鎮,國民政府被迫劃江分設皖北、皖南行署區。與此同時,日偽在蚌埠成立偽「安徽省」。中國共產黨(以下簡稱「中共」)在皖北、皖東、皖中地區建立3塊鞏固的抗日根據地。解放戰爭後期至建國初(1949年4月15日至1952年8月7日),因皖南、皖北地區解放有先後,在長江以北的安徽境內分別設皖西、鄂豫皖、江淮3個行署。民國38年(1949年)4月15日,皖北人民行政公署報告備案,撤銷上述3個行署,組建皖北人民行政公署。隨著渡江戰役進展,至皖南地區全部解放,組建皖南人民行政公署。安徽地區分屬皖北、皖南兩個與省平級的行署區(人民行政公署)。1952年8月7日,中央人民政府正式批准恢復安徽省,定省會於合肥市,至今不變。
安徽省為什麼簡稱為「皖」呢?
安徽省簡稱「皖」,緣於皖西有綿亘的皖山,皖水繞流其間,古為皖國,漢以後沿建皖縣、皖城、皖陽等縣,安慶府舊治潛山為其中心,後古皖又為安慶府境而名。以皖命名,表示安徽歷史悠久,山川壯麗。「皖」又作「睆」。始見於《詩經·小雅·大東》的睆彼牽牛」句,《毛傳》解釋為「明星貌」,唐陸德明解釋為「明貌」,《字匯·目部》釋為「美好貌」。因此,「皖」就是明亮美好的意思。古皖國就地處山清水秀的皖西地區。
⑧ 安徽歷史
安徽是中國史前文明的重要發祥地,擁有淮河文化、廬州文化、皖江文化、徽文化四大文化圈。 安徽與江蘇、上海、浙江共同構成的長江三角洲城市群已成為國際6大世界級城市群之一。
安徽的歷史沿革
夏商周安徽分屬不同的部落(揚越、百濮)和諸侯國。西周出現了吳國、六國、舒國3個諸侯國。
東周出現了越國、楚國、吳國、蕭國、桐國5個諸侯國。春秋期間(前770年-476年),分屬宋國、楚國、蔡國、徐國。秦代實行郡縣制,境內長江以南屬會稽郡、九江郡,以北分屬泗水郡、碭郡、陳郡。
秦末至楚漢相爭期間,增置鄣郡、衡山郡、廬江郡,並為九江、西楚、衡山等諸侯國分領。西漢,安徽先後分屬為淮南國、廬江國、衡山國、六安國、荊國、淮陽國、梁國。東漢,省境長江以南屬揚州,以北屬徐州、豫州。
三國鼎立期間,分屬孫吳、曹魏二國。東晉時期,淮北地區分屬「五胡十六國」中的劉漢、後趙、前燕、前秦、後秦、後燕等國,常守舊制,仍為徐、豫(含東豫)2個州分領。
南北朝時期,宋、齊、梁、陳均先後收復過淮北地區,領有江南地區,並長期以江淮地區為南北紛爭的戰場。陳朝後期則以長江為限,江淮及以北地區分屬北齊、北周。南朝後期,安徽長江以北先後分屬北朝的北魏、東魏、北齊、北周。
隋唐隋統一中國後,境內分置廬江、譙郡、汝陰、淮南、鍾離、戈陽、同安、宣城、新安、歷陽。唐分中國為十道,安徽分屬河南道、淮南道、江南東道。
五代十國時期,淮北地區先後分屬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南方(含江淮、江南地區)先後分屬吳國和南唐國。宋元北宋政和元年(1111年),分屬江南東路、京西北路、京東西路、淮南西路、淮南東路5個路。宋室南渡,宋金對峙,金人據有淮北,南宋據有淮南、江南。
元代實行行省制,安徽先後分屬江浙行省、河南江北行省、江淮行省。明朝,屬南直隸,安徽分屬廬州府(合肥)、鳳陽府、安慶府、太平府、池州府、寧國府、徽州府、徐州府、滁州府、和州府、廣德府。鳳陽府為明朝的陪都明中都。
清初滅南明,廢南京,以南京原轄區域改設江南省。康熙六年(1667年),分江南省為江蘇(含上海)、安徽二省,安徽省(巡撫衙門駐安慶)轄廬州府(今合肥)、安慶府、徽州府、寧國府、池州府、太平府、鳳陽府、徐州府、廣德府、和州府、滁州府。這是安徽建省之始,取安慶、徽州二府的首字而得名,簡稱「皖」。
太平天國在安徽境內佔領區建政是採取省、郡(州)、縣三級管理體制,改清代的府為郡。
(8)皖北地區社會發展歷史擴展閱讀:
安徽古代著名人物:
1、明太祖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安徽鳳陽人,漢族,生於濠州鍾離(明朝建立後改為鳳陽),字國瑞,原名重八,後取名興宗,參加郭子興軍改為現名朱元璋。政治家,戰略家,軍事統帥,明朝開國皇帝。
2、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 ),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瞞,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東漢末年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三國中曹魏政權的奠基人。
3、周瑜(175年-210年),字公瑾,廬江舒縣(今安徽省合肥市舒縣)人。東漢末年名將,洛陽令周異之子,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官至太尉。
4、管仲(約公元前723年-公元前645年),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謚敬,春秋時期法家代表人物,潁上人(今安徽潁上),周穆王的後代。是中國古代著名的經濟學家、哲學家、政治家、軍事家。被譽為「法家先驅」、「聖人之師」、「華夏文明的保護者」、「華夏第一相「。
5、華佗(約公元145年-公元208年),字元化,一名旉,沛國譙縣人,東漢末年著名的醫學家。
華佗與董奉、張仲景並稱為「建安三神醫」。少時曾在外游學,行醫足跡遍及安徽、河南、山東、江蘇等地,鑽研醫術而不求仕途。他醫術全面,尤其擅長外科,精於手術。並精通內、婦、兒、針灸各科。晚年因遭曹操懷疑,下獄被拷問致死。
華佗被後人稱為「外科聖手」、「外科鼻祖」。被後人多用神醫華佗稱呼他,又以「華佗再世」、「元化重生」稱譽有傑出醫術的醫師。
⑨ 安徽的歷史是什麼
安徽省在地理上屬於華東地區,地跨淮河和長江南北,在地域文化上呈現出明顯差異,主要分為:徽文化、江淮文化和中原文化。
安徽於清朝康熙六年始建省,省名取安慶府與徽州府名第一字為安徽。這就是安徽名稱的由來。安徽因歷史上有古皖國和境內的皖山、皖河而簡稱「皖」。
安徽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早在距今約二三百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就有被稱為「和縣猿人」的能夠直立行走的古人類在這一地區活動。上世紀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在本省潛山縣的薛家崗又發現了距今約五六千年的新石器時代人類活動的痕跡,後來又在本省多處發現了其他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
商朝的開國君主湯曾經短期定都在安徽北部的亳州,當時安徽大部份居民並非華夏族,而是後來逐步同化入漢族的東夷、山越人等。
戰國末期,前278年,楚國的郢都被秦國攻佔,於是遷都壽春。前224年,楚國大將項燕被秦國的王翦60萬大軍擊敗,前223年,壽春陷落,楚國滅亡。前221年,秦國完成征服六國、統一天下的計劃。安徽大部分地區屬於九江郡,北端屬於泗水郡和碭郡。秦末楚漢相爭,項羽在今安徽固鎮縣歷垓下之戰敗給劉邦,自刎於烏江。劉邦建立漢朝。
漢武帝時東甌國舉國遷到廬江郡。漢朝末年,壽春成為軍閥袁術的基地。袁術後來自稱皇帝,但不久病死,壽春歸屬軍閥曹操。
隋文帝在位時代的開皇之治促使這一地區經濟得到很大程度的恢復。隋煬帝大業六年到唐高祖武德七年經過短暫的混戰,唐朝統一天下,並保持了一個多世紀的和平和統一。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由於定都南京,現今的江蘇省和安徽省直屬中央六部管理,稱為「直隸」。該區域跨長江和淮河南北,首次將經濟和文化差異很大的廣闊地區,包括今安徽北部朱元璋洪水頻繁的家鄉鳳陽,今安徽南部多山的徽州,和今江蘇南部以富裕著稱的太湖流域,都劃歸同一個行政區管轄。
安徽自古以來是文化發達之地,並經歷文化重心從漢唐以前的皖北地區到唐宋以後的皖南地區的轉移。安徽,歷史源遠流長,鍾靈毓秀,人才輩出,是我國人才最為雲集的地區之一,名人賢士享譽內外,正可謂「一門三進士、五子四登科」。
中國提出中部崛起政策,安徽省經濟有一定的提高。合肥市,馬鞍山市,黃山市等安徽城市也陸續加盟長三角經濟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