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蒙古包的歷史傳說
蒙古包的形成經過一個漫長的歷史階段:猿人住天然山洞,古人改造利用現成山洞居住。到了今人時代,才會自己製造「洞室」,在地面挖一個地洞,沿洞壁用木頭、石頭之類謅甃起來,甃得快齊至洞沿,再在洞中栽一排木桿,上面搭一些橫木封頂,就成了洞室--烏爾斡。
隨著原始人類由採集向狩獵過渡,活動范圍越來越大,同時也把一部分食草動物逐漸馴成家畜,出現了畜牧業的雛形。這要求一種便於遷徙的居室,於是窩棚之類的建築應運而生。窩棚再向前一步,支架變成哈那,並跟前面提到的洞頂結合在一起,便有了蒙古包的雛形。
(1)蒙古包的發展歷史簡介擴展閱讀:
蒙古包的文化象徵
很多世紀以來,蒙古包就是這個民族最具代表性的特徵物。蒙古包神聖的火焰是家庭與部落生活的中心。傳統就是在這里產生的。那些圍繞在蒙古包周圍的,有著部落最古老和基本特徵的語言和氛圍被一代又一代傳承下來,成為溝通古與今的橋梁。
但是,在中國,隨著蒙古族游牧習俗向定點放牧或舍飼半舍飼轉變,蒙古族人民幾乎完全定居在磚瓦房或樓房裡。只有在那些旅遊區才能見到傳統意義上的蒙古包了。
㈡ 蒙古包的由來和特點
游牧民族為適應游牧生活而創造的這種居所,易於拆裝,便於游牧。自匈奴時代起就已出現,一直沿用至今。
蒙古包包內寬敞舒適,是用特製的木架做「哈那」(蒙古包的圍欄支撐),用兩至三層羊毛氈圍裹而成,之後用馬鬃或駝毛擰成的繩子捆綁而成,頂部用「烏耐」作支架並蓋有「布樂斯」,以呈天幕狀。其圓形尖頂開有天窗「陶腦」,上面蓋著四方塊的羊毛氈 「烏日何」,可通風、採光,既便於搭建,又便於拆卸移動,適於輪牧走場居住。
蒙古族傳統民居。流行於內蒙古自治區等地牧區。一圓形天空,通煙氣。包門小,朝南或朝東南。具有製做簡便,便於搬運、耐御風寒,適牧等特點,多用在蒙古語中「家」、「屋」的意思。古時候稱蒙古包為「穹廬」、「氈帳」或「氈房」等。
蒙古包搭好後,人們進行包內裝飾。鋪上厚厚的地毯,四周掛上鏡框和招貼花。一些傢具電器也進了蒙古包,生活十分舒暢歡樂。蒙古包的最大優點就是拆裝容易,搬遷簡便。架設時將「哈那」拉開便成圓形的圍牆,拆卸時將哈那折疊合回體積便縮小,又能當牛板。
一頂蒙古包只需要40峰駱駝或10輛雙輪牛車就可以運走,20小時就能搭蓋起來。時代過渡時,其居住由窩棚過渡到帳篷,帳篷用樹木做支架上蓋毛皮。進入畜牧社會,支架變成哈納,同上面提到的洞頂變成天窗結合在一起,便有了蒙古包的雛形。
也出現了毛氈帳,其形似天幕,用羊毛毪覆蓋。據《呼倫貝爾概要》載:「呼倫貝爾之普通蒙人,每限於游牧,依水草而居,轉徙無常,概以穹廬為棲止。
此種天幕生涯,可蔽風雪,可防虎狼。」「穹廬'滿洲語曰『蒙古博』,俗讀『博』為『包』。」宋末元初遼人趙良嗣詩曰:「朔風吹雪下雞山,燭暗穹廬夜色寒」,所詠的就是蒙古包。
㈢ 蒙古包起源據如今約多少年歷史
蒙古包的形成經過一個漫長的歷史階段:猿人住天然山洞,古人改造利用現成山洞居住。到了今人時代,才會自己製造「洞室」,在地面挖一個地洞,沿洞壁用木頭、石頭之類謅甃起來,甃得快齊至洞沿,再在洞中栽一排木桿,與木石牆平齊,上面搭一些橫木封頂,就成了洞室--烏爾斡。洞頂要留一口子,靠口子斜支一根粗木通到洞底,上面刻一些簡單的壕作為梯子,供人出入用。同時兼有走煙出氣採光通風等多種功能,後來就發展為蒙古包的門和天窗。
隨著原始人類由採集向狩獵過渡,活動范圍越來越大,同時也把一部分食草動物逐漸馴成家畜,出現了畜牧業的雛形。這要求一種便於遷徙的居室,於是窩棚之類的建築應運而生。窩棚再向前一步,支架變成哈那,並跟前面提到的洞頂結合在一起,便有了蒙古包的雛形。
蒙古包是對蒙古族牧民住房的稱呼。「包」是「家」、「屋」的意思。蒙古等民族傳統的住房。古稱穹廬,又稱氈帳、帳幕、氈包等。蒙古語稱格兒,滿語為蒙古包或蒙古博。游牧民族為適應游牧生活而創造的這種居所,易於拆裝,便於游牧。自匈奴時代起就已出現,一直沿用至今。蒙古包呈圓形,四周側壁分成數塊,每塊高130~160厘米、長230厘米左右,用條木編成網狀 ,幾塊連接,圍成圓形 ,上蓋傘骨狀圓頂,與側壁連接。帳頂及四壁覆蓋或圍以毛氈,用繩索固定。
西南壁上留一木框,用以安裝門板,帳頂留一圓形天窗,以便採光、通風,排放炊煙,夜間或風雨雪天覆以氈。蒙古包最小的直徑為300多厘米,大的可容數百人。蒙古汗國時代可汗及諸王的帳幕可容2000人。蒙古包分固定式和游動式兩種。半農半牧區多建固定式,周圍砌土壁,上用葦草搭蓋;游牧區多為游動式。
游動式又分為可拆卸和不可拆卸兩種,前者以牲畜馱運,後者以牛車或馬車拉運。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蒙古族定居者增多,僅在游牧區尚保留蒙古包,即蒙古人所稱的「格爾斯」。自從有蒙古族以來,人們就開始使用蒙古包。這已經有很長時間了。但究竟是何時開始使用的,無人知道確切的時間。蒙古包成為蒙古人的日常居所。大多數蒙古人是游牧部落,終年趕他們的山羊、綿羊、氂牛、馬和駱駝尋找新的牧場。蒙古包可以打點成行裝,由幾頭雙峰駱駝馱著,運到下一個落腳點,再重新搭起帳篷。蒙古包是隨著牧民們的行程而建的。
㈣ 蒙古包的簡介,特點是什麼
蒙古包自匈奴時代起就已出現,一直沿用至今。蒙古包外觀呈圓形,頂為圓錐形,圍牆為圓柱形,四周側壁分成數塊,每塊高160厘米左右,用條木編圍砌蓋;游牧區多為游動式。游動式又分為可拆卸和不可拆卸兩種,前者以牲畜馱運,後者以牛車運輸。哈薩克、塔吉克等族牧民游牧時也居住蒙古包。
蒙古包是許多蒙古人的日常居住地。多數蒙古人終年趕著他們的山羊、綿羊、氂牛、馬和駱駝尋找新的牧場。蒙古包可以打點成行裝,由幾只駱駝運到落腳點,再起帳篷。
蒙古族傳統民居。流行於內蒙古自治區等地牧區。一圓形天空,通煙氣。包門小,朝南或朝東南。具有製做簡便,便於搬運、耐御風寒,適牧等特點,多用在蒙古語中「家」、「屋」的意思。古時候稱蒙古包為「穹廬」、「氈帳」或「氈房」等。
性價比高:採用鋼架蒙古包 ,首先在價格上面比較來說,同樣直徑大小的蒙古包,用木質的價格要比我們用鋼架的蒙古包 貴3倍以上。我們採用鋼管全是國家標准鋼管經過鍍鋅處理,永不生銹。
搭建和拆卸:在搭建安裝方面 ,以往任何蒙古包都不可比擬的 ,最小的鋼架蒙古包,兩個人15分鍾就可以搭建起來 。這個特點極大的吸引了 做夜市燒烤的商家 ,方便,快捷。
保暖效果好:蒙古包採用四層保溫處理,第一層是防雨大化纖帆布,這個布是最好的防雨帆布 ,抗老化,壽命長,第二層和第三次分別是白色保溫羊毛氈和隔熱層,這樣可以是蒙古包一年四季都可以使用 ,最後則是金黃色的里子布,進去之後讓人感覺進了一個金碧輝煌的宮殿般。感覺舒暢。
蒙古包(Mongolian Yurts)是蒙古族牧民居住的一種房子,適於牧業生產和游牧生活。蒙古包包內寬敞舒適,是用特製的木架做「哈那」(蒙古包的圍欄支撐),用兩至三層羊毛氈圍裹而成,之後用馬鬃或駝毛擰成的繩子捆綁而成,頂部用「烏耐」作支架並蓋有「布樂斯」,以呈天幕狀。
其圓形尖頂開有天窗「陶腦」,上面蓋著四方塊的羊毛氈 「烏日何」,可通風、採光,既便於搭建,又便於拆卸移動,適於輪牧走場居住。
蒙古包獨特的製作技藝,體現了蒙古民族的審美觀與高超的技能,有著不可替代的觀賞價值,同時具有實用價值、藝術價值、經濟價值。在歷史上,許多東西方旅行家、探險家、學者在他們的著作里寫到蒙古包,如法國魯不魯乞寫出的《東游記》等。
㈤ 蒙古包有什麼歷史
蒙古包的形成經過一個漫長的歷史階段:猿人住天然山洞,古人改造利用現成
山洞居住。到了今人時代,才會自己製造「洞室」,在地面挖一個地洞,沿洞壁用木頭、石頭之類謅甃起來,甃得快齊至洞沿,再在洞中栽一排木桿,與木石牆平
齊,上面搭一些橫木封頂,就成了洞室--烏爾斡。洞頂要留一口子,靠口子斜支一根粗木通到洞底,上面刻一些簡單的壕作為梯子,供人出入用。同時兼有走煙出
氣採光通風等多種功能,後來就發展為蒙古包的門和天窗。
隨著原始人類由採集向狩獵過渡,活動范圍越來越大,同時也把一部分食草動物逐漸馴成家畜,出現了畜牧業的雛形。這要求一種便於遷徙的居室,於是窩棚之類的建築應運而生。窩棚再向前一步,支架變成哈那,並跟前面提到的洞頂結合在一起,便有了蒙古包的雛形。
蒙古包是對蒙古族牧民住房的稱呼。「包」是「家」、「屋」的意思。蒙古等民族傳統的住房。古稱穹廬,又稱氈帳、帳幕、氈包等。蒙古語稱
格兒,滿語為蒙古包或蒙古博。游牧民族為適應游牧生活而創造的這種居所,易於拆裝,便於游牧。自匈奴時代起就已出現,一直沿用至今。蒙古包呈圓形,四周側
壁分成數塊,每塊高130~160厘米、長230厘米左右,用條木編成網狀 ,幾塊連接,圍成圓形
,上蓋傘骨狀圓頂,與側壁連接。帳頂及四壁覆蓋或圍以毛氈,用繩索固定。
西南壁上留一木框,用以安裝門板,帳頂留一圓形天窗,以便採光、通風,排
放炊煙,夜間或風雨雪天覆以氈。蒙古包最小的直徑為300多厘米,大的可容數百人。蒙古汗國時代可汗及諸王的帳幕可容2000人。蒙古包分固定式和游動式
兩種。半農半牧區多建固定式,周圍砌土壁,上用葦草搭蓋;游牧區多為游動式。
游動式又分為可拆卸和不可拆卸兩種,前者以牲畜馱運,後者以牛車或馬車拉運。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蒙古族定居者增多,僅在游牧區尚保留蒙古包,即蒙古人所稱的「格爾斯」。自從有蒙古族以來,人們就開始使用蒙古包。這已經有很長時間了。但究竟是何時開始使用的,無人知道確切的時間。蒙古包成為蒙古人的日常居所。大多數蒙古人是游牧部落,終年趕他們的山羊、綿羊、氂牛、馬和駱駝尋找新的牧場。蒙古包可以打點成行裝,由幾頭雙峰駱駝馱著,運到下一個落腳點,再重新搭起帳篷。蒙古包是隨著牧民們的行程而建的。
㈥ 蒙古包的歷史100字以內
游牧民族為適應游牧生活而創造的這種居所,易於拆裝,便於游牧。自匈奴時代起就已出現,一直沿用至今。
在遼闊的蒙古高原上,寒風呼嘯,大地點綴著許多白色的帳篷。它們就是蒙古包,即蒙古人所稱的「格爾斯」。自從有蒙古族以來,人們就開始使用蒙古包。這已經有很長時間了。但究竟是何時開始使用的,無人知道確切的時間。
蒙古包成為蒙古人的日常居所。大多數蒙古人是游牧部落,終年趕年他們的山羊、綿羊、氂牛、馬和駱駝尋找新的牧場。蒙古包可以打點成行裝,由幾頭雙峰駱駝馱著,運到下一個落腳點,再重新搭起賬篷。
㈦ 蒙古包蒙古包的由來 蒙古包的由來
1、蒙古包的形成經過一個漫長的歷史階段:猿人住天然山洞,古人改造利用現成山洞居住。到了今人時代,才會自己製造「洞室」,在地面挖一個地洞,沿洞壁用木頭、石頭之類謅甃起來,甃得快齊至洞沿,再在洞中栽一排木桿,上面搭一些橫木封頂,就成了洞室--烏爾斡。
2、洞頂要留一口子,靠口子斜支一根粗木通到洞底,上面刻一些簡單的壕作為梯子,供人出入用。同時兼有走煙出氣採光通風等多種功能,後來就發展為蒙古包的門和天窗。
3、隨著原始人類由採集向狩獵過渡,活動范圍越來越大,同時也把一部分食草動物逐漸馴成家畜,出現了畜牧業的雛形。這要求一種便於遷徙的居室,於是窩棚之類的建築應運而生。窩棚再向前一步,支架變成哈那,並跟前面提到的洞頂結合在一起,便有了蒙古包的雛形。
1、蒙古包包內寬敞舒適,其圓形尖頂開有天窗「陶腦」,上面蓋著四方塊的羊毛氈 「烏日何」,可通風、採光,既便於搭建,又便於拆卸移動,適於輪牧走場居住。
2、蒙古包就是這個民族最具代表性的特徵物。正如丹麥著名探險家亨寧·哈士倫所說:「蒙古包神聖的火焰是家庭與部落生活的中心。傳統就是在這里產生的。
3、那些圍繞在蒙古包周圍的,有著部落最古老和基本特徵的語言和氛圍被一代又一代傳承下來,成為溝通古與今的橋梁。
㈧ 蒙古包的歷史故事或傳說,急!求高手幫忙!
蒙古包,蒙古族特有民居。其建築方法是用駝繩綁扎固定,成為一固定圓形牆壁。圓頂陶敖直徑為1.5m,上飾美麗花紋。包頂外形均是圓錐體,通常用一層或二層乃至多層毛氈或帆布覆蓋,最後用一塊矩形毛氈把陶敖覆蓋以過夜或防雨雪。將哈那和烏乃按圓形銜接在一起綁架好,然後搭上毛氈,用毛繩系牢。拆卸時將哈那折疊成束,又能當牛、馬車的車板。一頂蒙古包只需要兩峰駱駝或一輛雙輪牛車就可以運走,兩三小時就能搭蓋起來。蒙古包的造型、輪廓、比例等在長期的實踐中逐步形成一種規范的形式美,近年來隨著經濟技術的發展,蒙古包的結構、材料等又有新的發展變化。有些地區出現了鋼架結構的蒙古包,包的前後加開了窗,使採光和通風性能更好。室內還增加了床、電視機、收音機等各種現代生活用品。
蒙古族牧區傳統的民居形式。古稱穹廬,又稱氈帳、於游牧。自匈奴時代起就已出現,一直沿用至今。蒙古包呈圓形,四周側壁分成數塊,每塊高13米左右,用條木編圍砌蓋;游牧區多為游動式。游動式又分為可拆卸和不可拆卸兩種,前者以牲畜馱運,後者以牛車克等族牧民游牧時也居住蒙古包。它們易於蹂躪、搬運和裝置。是草原上一種呈圓形尖頂的蒼穹式室廬,由木柵、撐桿、包門、頂圈、襯氈、套氈及皮繩,鬃繩等部件組成。木柵蒙語稱'哈納',是用長約2米的細木桿互相交織編扎而成的網片,可以伸縮,幾張網片和包門連接起來形成一個圓形的牆架,大略60根被稱作'烏尼 '的撐桿和頂圈插結則構成了蒙古包頂部的傘形骨架。再用皮繩、鬢繩把各部分緊緊地扎在一起,然後表裡鋪掛上用羊毛編織成的氈子加以封閉,一個外表精良的蒙古包就設備告終了。蒙古包可以說是蒙古族百姓用最爽快的手腕和最省料的工藝完成的一種極富表現力的創設。 '蒙古包'的名稱源自高語,蒙古包在蒙文里被稱為'斡魯格台格兒',意為無窗的屋子,當代蒙古語則稱'奔布格格日'或'蒙古勒格日',意為圓形或蒙古人的房子。滿語稱蒙古人住的這種房子為'蒙古博','博'是'家'的興趣,'博'與'包'音近,跟著滿清入關,蒙古包就行動一種譯音散布下來,於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史書。游牧民族的特性必需隨著水源、牧草無間遷徙,蒙古包的結構特點充分適應了這種游牧生活,各部分之間的連接精良方便,拆卸輸送很容易,且美觀適用,風雪降臨時,包頂不積雪,大雨沖洗包頂不存水,圓形的結構還可以抵禦風暴障礙。氈的厚度可隨季節增減。底部的圍氈,天熱時可以捲起透風。白色的外面,還裝飾著由紅、藍、黃等顏料布料做成的順心斑紋。充分顯露了功效要乞降審美要求的調和。[1]
蒙古包 - 蒙古包的名稱和由來
史上長期的游牧生活,使蒙古族牧民選擇了最適宜的住所——蒙古包。蒙古包包內寬敞舒適,是用特製的木架做「哈那」(蒙古包的圍欄支撐),用兩至三層羊毛氈圍裹而成,之後用馬鬃或駝毛擰成的繩子捆綁而成,其頂部用「烏耐」作支架並蓋有「布樂斯」,以呈天幕狀。其圓形尖頂開有天窗「陶腦」,上面蓋著四方塊的羊毛氈 「烏日何」,可通風、採光,既便於搭建,又便於拆卸移動,適於輪牧走場居住。
蒙古包以「哈那」多少來區分大小,通常分為4個哈那、8個哈那、10個哈那和12個哈那。12個哈那的為大型蒙古包,過去草原上是罕見的。但近幾年,錫林郭勒盟舉辦的那達慕大會上已多次出來了。
包門朝南開,包內正北中間是長者或貴賓的位置,西邊是客人的位置,東邊是家人就坐的和做飯的地方,東南是爐灶。現在,大多數牧民有兩座蒙古包,一座往人,一座作倉庫或做飯燒茶做奶食品。隨著生產發展和牧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現在已有好多牧戶搬進磚瓦房,實現了定居游牧。在農區和半農半牧區的蒙古族農牧民已普遍居住磚木結構的房舍。
在遼闊的三北邊陲(東北、西北、正北),從西部阿爾泰的雪峰,到東部興安嶺的綠林。從北部的貝加爾湖,到南部的萬里長城。都曾經是北方游牧民族縱馬征戰和自由放牧的大舞台,最適合這種生活方式的居室就是蒙古包。蒙古包或稱穹廬、氈帳。《史記 — 匈奴列轉》:「匈奴父子乃同穹廬而卧。」隋代的薛道衡在詠王昭君的樂府詩中,有「毛裘易羅綺,氈帳代帷屏」的句子。長春真人邱處機詩中,亦有「皮裘氈帳亦開顏」的句子。《黑龍江外記》:「『穹廬』國語(即滿語)曰『蒙古博』,俗讀『博』為『包』」。漢語既是音譯,又是意譯。
蒙古包的形成經過一個漫長的歷史階段:猿人住天然山洞,古人改造利用現成山洞居住。到了今人時代,才會自己製造「洞室」,在地面挖一個地洞,沿洞壁用木頭、石頭之類謅甃起來,甃得快齊至洞沿,再在洞中栽一排木桿,與木石牆平齊,上面搭一些橫木封頂,就成了洞室——烏爾斡。洞頂要留一口子,靠口子斜支一根粗木通到洞底,上面刻一些簡單的壕作為梯子,供人出入用。同時兼有走煙出氣採光通風等多種功能,後來就發展為蒙古包的門和天窗。阿爾泰語系的突厥、滿洲、蒙古都把這種洞室稱為烏爾斡。烏爾這一詞就是「挖」的意思,至今仍用在衛拉特蒙古的口語中。現在的普通蒙古語中,烏爾斡已經專指蒙古包天窗上的氈,引伸為「家」、「戶」、「居民」等意。可以看作是一種歷史陳跡的遺留。
隨著原始人類由採集向狩獵過渡,活動范圍越來越大,同時也把一部分食草動物逐漸馴成家畜,出現了畜牧業的雛形。這要求一種便於遷徙的居室,於是窩棚之類的建築應運而生。窩棚再向前一步,支架變成哈那,並跟前面提到的洞頂結合在一起,便有了蒙古包的雛形。
蒙古包 - 蒙古包的優越性
蒙古人在尋找適合自己生活的居室的時候,經過千百年來的摸索,終於造出了用木料、毛氈建造的造型獨特的蒙古包。蒙古包不但能夠經受大自然的考驗,也非常適合游牧民族的生產、生活方式。
適合蒙古高原的自然環境
蒙古人用羊胃形容自己的氈包,因為十三世紀的蒙古包其形如此。蒙古包頂上圓中有尖,中間寬大渾圓,下面可以算作"准圓"這種形式特點,使草原上的沙暴和風雪,受到蒙古包的緩沖以後,會在它後面適當的距離,形成一個新月形的緩坡堆積下來。這是因為蒙古包沒有菱角,光滑溜圓,呈流線型形狀。包頂是拱形的,承受力最強(如橋梁之拱形)形成一個強固的整體。大風來了,承受巨大的反作用力。上面的沙子流走了,下面的沙子在後面堆積起來。搭蓋堅固的蒙古包,可以經受冬春的十級大風。
蒙古包還能經得住草原上的大雨,這歸功於它的形態構造。雨季蒙古包的架木要相對搭得「陡」一些,再把頂氈蓋上,雨雪很難侵入。包頂又是圓的,雨水只能從頂氈上順著流走。但是,雨天蒙古包的壓力會增加,而且蒙古包承受二千---三千斤的壓力,是很尋常的事。蒙古包能承受這么大的壓力,是因為蒙古人很懂得力學知識,架木製造的十分科學,把壓力都分擔了。
蒙古地方自古奇寒,然而蒙古人世世代代居住蒙古包,沒聽說一個凍壞的。因為其一,包內有火,牛羊的糞就是最好的燃料。其二,冬天氈包外面加厚,裡面又綁氈子一層,隔風性能較好。其三,還可以在包內盤暖炕,加上皮褥皮被怎麼會冷呢?
蒙古包冬暖夏涼。因為它系球體,通體發白,有較好的反光作用。其背面還可以開風窗,還可把圍氈邊撩起來。
適應游牧生活
蒙古族是游牧民族,從事游牧生產,蒙古包的應運而生,給千萬里長距離的自由遷徙帶來了極大的方便。
(1)搭蓋迅速 : 搭蓋蒙古包,什麼季節,什麼地方都行。只要地面平整一些,周圍水草好就行。蒙古包因為是一種組合式的房屋,各個部件都是單獨的,一個女人都可以搭起來。到一個新的地方,把它從車上或駱駝乘上卸下來,等人生著火熬好茶的時間,一座蒙古包就搭起來了。
(2)拆卸容易 : 拆卸蒙古包,比搭蓋還容易幾倍。圍繩、帶子都是活叩,很容易解開。帶子一解開,氈子和架木就自動分離。哈那、烏尼、套瑙都是分根分片的,三下五除二就可以拆卸開並折疊起來。緊急情況下,一個人很快能卸完。
(3)裝載方便 : 蒙古包的架木--哈那、烏尼、套瑙、門、都是分開的。外面覆蓋的頂氈、圍氈都是單個的,任何一件,一個女人都可以舉起來放在車上。蒙古包用駱駝馱運,用車裝載,都特別適合。千百年來已經形成固定程式,想也不想就裝載完了。
(4)搬遷輕便 : 除了套瑙以外,架木全用輕木頭做成,以便搬遷是輕便易行。蒙古包自古以來就是為游牧經濟服務的,除了必要的生活用品,沒有多餘的東西。如果是有錢人家,就把東西放在轎車里,去什麼地方都很方便。一般的人家,有兩三峰駱駝或兩三輛勒勒車就行了。
放牧也好,打仗也好,都是連家一起走的。所以蒙古語有一個習慣的說法,把"家園"稱為---格日特日格(家車)。
修造方便
蒙古民族一直自己製造蒙古包。蒙古高原有的是山林,木料不用發愁。剪下羊毛擀氈子,外面搭的東西就有了。剪下駝馬鬃、尾,就可以搓成圍繩和帶子。所用的料全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
蒙古包的各個組成部分都可以拆卸。哪個部件壞了、舊了,就可以把它換掉。蒙古包可以擴大,可以縮小。但是習慣上,蒙古人不喜歡縮小。兒子成家的時候,都要蓋一座小巧的新包。以備今後生兒育女,擴大氈包。擴大氈包的時候,把套瑙換掉,增加烏尼、哈那就行了。蒙古包這種製作容易,修理簡便的特點,使蒙古人使用它到現在。
永恆的日晷
蒙古人通過對日出日落的長期觀察,按著太陽照進蒙古包的日影來計算時間。蒙古人使用日晷大概很久。據學者考證,從匈奴時代開始,蒙古包就向著太陽升起的地方搭蓋。計算時刻最標準的蒙古包應是四個哈那(十四個頭)。六十根烏尼(門頭上有四根烏尼),門沖東南開,這是當初的規定。根據日光照進套瑙外圈、烏尼頭兒、烏尼中間、哈那頭兒、哈那中間、被桌、正座墊子、東面墊子、碗架腿子等劃分時間。根據這種劃分的時辰,可以有鍾點,有秩序的安排一天的營生。總之,在家的人從蒙古包看日影,外面的人看太陽照在自己身上的影子,晚上看月亮和星星。
蒙古包計算時辰從兔(卯)時開始(按現在六點),到雞(酉)時結束(按現在十八點)。因此蒙古包本身就是日晷。生活在蒙古包里的人,至今還是靠看日影過日子的。
由內知外
蒙古包是氈子搭的,外面有什麼動靜很容易知道。尤其是深夜,外面發生了什麼事情,牧民都知道得一清二楚。游牧部落從事牧業經濟,尤其是羊群不入圈的季節,狼和鷹猖獗的時候,兵荒馬亂的年代,蒙古包的這種作用發揮得更加明顯。相對農業民族的房屋來說,蒙古包更適合從事牧業經濟,有別的居室不可比擬的優越性。
吉祥明亮的殿堂
蒙古包給你一種寬敞明亮的感覺。蒙古包是一個半球體,蒙古包的套瑙開在當頂上,日出日落陽光都能照進來,因此始終敞亮 。蒙古包的圓頂開在上方,煙塵很容易出去。套瑙和門口離得很近,空氣容易交換。蒙古包里永遠有明亮充足的陽光 ,始終洋溢著大自然健康清新的空氣。
其次,蒙古人經過幾千年來的實踐,把氈包的各個部件用精巧的工藝製作出來,使它有著獨特的美感。從遠處看,它像草原上一顆潔白的珍珠。走近一看,氈包上的花紋更加清晰美麗。蒙古人在製作氈包時,在頂氈、頂棚、圍氈的邊上,都要用駝毛和馬鬃馬尾搓成細繩縫上去。在雪白的氈上鑲上一條黑邊,黑白分明,看起來非常美觀。在圍氈上箍緊的三條寬大的圍繩,與其交叉的六條繩索,把蒙古包捆出一種獨特的形狀來。在頂棚和圍氈銜接的地方,為了防止風灌進去,用皮條做成吉祥圖案,在包頂纏繞一周,是氈包顯得更加好看。另外,蒙古包的底部,用納有雲頭花紋的氈子或刻著花草的木頭,做成牆腳圍子。蒙古包的氈子也很講究,周邊納有各種花紋,中間是吉祥圖案和雲文圖案。蒙古包綉納的氈門,也格外美麗。門頭上的氈子或門框橫木,也要綉刻各種花紋,增加美感,包頂的外罩更是占盡風光。外罩也叫"有腿的頂氈"。用外罩布苫上頂氈,把套瑙那麼大的一片正好挖掉即可。有了外罩的蒙古包,從哪個方向看也是蓮花瓣、雲頭花。外罩有紅有蘭,宛如紅蓮青蓮。有了外罩的蒙古包,比一般的蒙古包更為鮮艷奪目。
包內部也有自己獨特的美。一則蒙古包的架木---哈那、烏尼、套瑙、門等做工講究,架木和苫氈很般配。二則在地面鋪滿納綉的氈子,用各種顏色毛線鑲出邊來,中間綉上雲紋和吉祥圖案,看起來非常美觀。三則蒙古包里的傢具,從佛龕開始,到被桌、箱子、豎櫃、碗架,無不彩繪刀馬人物、翎毛花卉、山狍野鹿之類,色彩鮮艷,栩栩如生。坐在這樣的蒙古包里,可以說是一種享受。
蒙古包 - 蒙古包的看盤和下盤
蒙古語說看盤,叫看"努圖克"。努圖克的意思,即包括了蒙古包址,也包括營盤、草場、故鄉等意思。牧民過去有四個努圖克,就是春夏秋冬四季輪牧,有四個建包的地方、四個營盤和四塊大的草場。現在的看盤,主要是指長久居住的地方---冬營盤或定居點。看盤主要是從氣候、水草、疫病、狼害、騷亂等方面考慮,即與經濟方式有關系,也與禁忌習慣有關。
冬營地主要是選擇芨芨草眾多,沙蒿沙竹密集,地形不利於積雪,背風,太陽好的去處。相對封閉的地方,南北有山頭、東西有大梁。
選冬營地時,還要選像一個蒙古人鋪開袍襟端坐那樣的地形,後面是靠山,前面是一望無際的遼闊草原。這樣的地方,照看牲畜方便,人住下向陽背風,目光遠大,心情舒暢。選好草場以後,選包址的時候,如果馬在哪裡尿了,哪裡就最吉利,喇嘛也不用問,就在那裡建包。這與蒙古人尚武愛馬,視之為戰友、寶駒、希望的觀念有關。
春天為冬夏之交的游牧,選址不太注意。向陽有草即可。夏營地要選擇沙蔥、柞檬、冷蒿、山蔥、野韭菜等辣草豐富的地方,適合遠望的高地。這種地方夏天空氣好,少蚊蠅,不怕洪水。
秋營地選擇帶籽草豐富的地方,山谷或地勢低的地方軋盤。因為春秋風大,忌在風口軋盤,地勢不能太高。因為地勢高的地方草枯的早。
下盤就是建立浩特,也就是建立家園。一般都是圓形的,這是蒙古人自古以來的規矩,稱為"呼熱"。游牧的呼熱一般不超過二三家。現在一般只是在固定的地盤上放牧,但是呼熱的形式還一直保持到今天。
下盤時搭包要分長幼尊卑。長輩或主要的人家在西北或正北搭包。其他人家便在其左翼或兩翼往下排列。而且氈包的套瑙橫木要和主人的套瑙橫木要錯開。這是由於尊重長輩或和睦鄰里的習慣形成的。這樣幾戶人家就自然形成弓形。車輛排列在東北面,牛練繩在前面三個方向(西南、正南、東南)圈成一個向北的半圓,在其上拴牛,這樣兩個半圓便合成一個呼熱。呼熱的中央是卧羊的地方,離包近的地方栓牛犢,還有羊羔的羔棚。這樣的布局,主要是為了管理牲畜方便,保護幼畜不受侵害。灰倒在西南或東南。蒙古地區風大,且多西北風。這樣的布局灰塵不會刮進包內,也對防火、清潔和人畜健康有好處。這種下盤方式,是由於生產、生活方式和古代的傳統遺留形成的。
㈨ 蒙古包的歷史
遼闊的草原是蒙古民族縱馬征戰和自由放牧的大舞台,最適合游牧民族的居舍就是蒙古包。蒙古包,這是游牧民族特有的文化模式,它伴隨著蒙古民族走過了漫長的年代。
蒙古包有其發展、演變的過程:古人製造洞室,沿洞壁用木頭、石頭砌到洞沿,上面搭一些橫木封頂就成了洞室。洞頂要留一口子,供人出入及走煙、出氣、採光、通風之用,後來發展成蒙古包的門和天窗。那時稱這種洞室為烏爾斡,「烏爾」原意為「挖」的意思,現代蒙古語中已經專指蒙古包天窗上的頂氈,引伸為「家」、「戶」等意。在狩獵採集時代,蒙古族住在窩棚里,這種圓形拱頂的隱蔽窩以活樹為支柱,用樺樹皮覆蓋,製作簡單,便於遺棄。隨著原始人類由採集向狩獵過渡,活動范圍越來越大,同時也把一部分食草動物逐漸馴養成家畜,出現了畜牧業的胚胎。這就要求有一種便於遷徙的居室,於是窩棚之類的建築應運而生。在狩獵時代向游牧時代過渡時,其居住由窩棚過渡到帳篷,帳篷用樹木做支架上蓋毛皮。進入畜牧 蒙古包社會,支架變成哈納,同上面提到的洞頂變成天窗結合在一起,便有了蒙古包的雛形。也出現了毛氈帳,其形似天幕,用羊毛毪覆蓋。據《呼倫貝爾概要》載:「呼倫貝爾之普通蒙人,每限於游牧,依水草而居,轉徙無常,概以穹廬為棲止。此種天幕生涯,可蔽風雪,可防虎狼。」「穹廬'滿洲語曰『蒙古博』,俗讀『博』為『包』。」宋末元初遼人趙良嗣詩曰:「朔風吹雪下雞山,燭暗穹廬夜色寒」,所詠的就是蒙古包。
㈩ 誰有蒙古包的歷史資料
蒙古包的歷史
蒙古人在尋找適合自己生活的居室的時候,經過千百年來的摸索,終於造出了用木料、毛氈建造的造型獨特的蒙古包。蒙古包不但能夠經受大自然的考驗,也非常適合游牧民族的生產、生活方式。
1.適合蒙古高原的自然環境:
蒙古人用羊胃形容自己的氈包,因為十三世紀的蒙古包其形如此。蒙古包頂上圓中有尖,中間寬大渾圓,下面可以算作"准圓"這種形式特點,使草原上的沙暴和風雪,受到蒙古包的緩沖以後,會在它後面適當的距離,形成一個新月形的緩坡堆積下來。這是因為蒙古包沒有菱角,光滑溜圓,呈流線型形狀。包頂是拱形的,承受力最強(如橋梁之拱形)形成一個強固的整體。大風來了,承受巨大的反作用力。上面的沙子流走了,下面的沙子在後面堆積起來。搭蓋堅固的蒙古包,可以經受冬春的十級大風。
蒙古包還能經得住草原上的大雨,這歸功於它的形態構造。雨季蒙古包的架木要相對搭得「陡」一些,再把頂氈蓋上,雨雪很難侵入。包頂又是圓的,雨水只能從頂氈上順著流走。但是,雨天蒙古包的壓力會增加,而且蒙古包承受二千---三千斤的壓力,是很尋常的事。蒙古包能承受這么大的壓力,是因為蒙古人很懂得力學知識,架木製造的十分科學,把壓力都分擔了。
蒙古地方自古奇寒,然而蒙古人世世代代居住蒙古包,沒聽說一個凍壞的。因為其一,包內有火,牛羊的糞就是最好的燃料。其二,冬天氈包外面加厚,裡面又綁氈子一層,隔風性能較好。其三,還可以在包內盤暖炕,加上皮褥皮被怎麼會冷呢?
蒙古包冬暖夏涼。因為它系球體,通體發白,有較好的反光作用。其背面還可以開風窗,還可把圍氈邊撩起來。
2.適應游牧生活:
蒙古族是游牧民族,從事游牧生產,蒙古包的應運而生,給千萬里長距離的自由遷徙帶來了極大的方便。
(1)搭蓋迅速
搭蓋蒙古包,什麼季節,什麼地方都行。只要地面平整一些,周圍水草好就行。蒙古包因為是一種組合式的房屋,各個部件都是單獨的,一個女人都可以搭起來。到一個新的地方,把它從車上或駱駝乘上卸下來,等人生著火熬好茶的時間,一座蒙古包就搭起來了。
(2)拆卸容易
拆卸蒙古包,比搭蓋還容易幾倍。圍繩、帶子都是活叩,很容易解開。帶子一解開,氈子和架木就自動分離。哈那、烏尼、套瑙都是分根分片的,三下五除二就可以拆卸開並折疊起來。緊急情況下,一個人很快能卸完。
(3)裝載方便
蒙古包的架木--哈那、烏尼、套瑙、門、都是分開的。外面覆蓋的頂氈、圍氈都是單個的,任何一件,一個女人都可以舉起來放在車上。蒙古包用駱駝馱運,用車裝載,都特別適合。千百年來已經形成固定程式,想也不想就裝載完了。
(4)搬遷輕便
除了套瑙以外,架木全用輕木頭做成,以便搬遷是輕便易行。蒙古包自古以來就是為游牧經濟服務的,除了必要的生活用品,沒有多餘的東西。如果是有錢人家,就把東西放在轎車里,去什麼地方都很方便。一般的人家,有兩三峰駱駝或兩三輛勒勒車就行了。
放牧也好,打仗也好,都是連家一起走的。所以蒙古語有一個習慣的說法,把"家園"稱為---格日特日格(家車)。
3.修造方便:
蒙古民族一直自己製造蒙古包。蒙古高原有的是山林,木料不用發愁。剪下羊毛擀氈子,外面搭的東西就有了。剪下駝馬鬃、尾,就可以搓成圍繩和帶子。所用的料全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
蒙古包的各個組成部分都可以拆卸。哪個部件壞了、舊了,就可以把它換掉。蒙古包可以擴大,可以縮小。但是習慣上,蒙古人不喜歡縮小。兒子成家的時候,都要蓋一座小巧的新包。以備今後生兒育女,擴大氈包。擴大氈包的時候,把套瑙換掉,增加烏尼、哈那就行了。蒙古包這種製作容易,修理簡便的特點,使蒙古人使用它到現在。
4.永恆的日晷:
蒙古人通過對日出日落的長期觀察,按著太陽照進蒙古包的日影來計算時間。蒙古人使用日晷大概很久。據學者考證,從匈奴時代開始,蒙古包就向著太陽升起的地方搭蓋。計算時刻最標準的蒙古包應是四個哈那(十四個頭)。六十根烏尼(門頭上有四根烏尼),門沖東南開,這是當初的規定。根據日光照進套瑙外圈、烏尼頭兒、烏尼中間、哈那頭兒、哈那中間、被桌、正座墊子、東面墊子、碗架腿子等劃分時間。根據這種劃分的時辰,可以有鍾點,有秩序的安排一天的營生。總之,在家的人從蒙古包看日影,外面的人看太陽照在自己身上的影子,晚上看月亮和星星。
蒙古包計算時辰從兔(卯)時開始(按現在六點),到雞(酉)時結束(按現在十八點)。因此蒙古包本身就是日晷。生活在蒙古包里的人,至今還是靠看日影過日子的。
5.由內知外:
蒙古包是氈子搭的,外面有什麼動靜很容易知道。尤其是深夜,外面發生了什麼事情,牧民都知道得一清二楚。游牧部落從事牧業經濟,尤其是羊群不入圈的季節,狼和鷹猖獗的時候,兵荒馬亂的年代,蒙古包的這種作用發揮得更加明顯。相對農業民族的房屋來說,蒙古包更適合從事牧業經濟,有別的居室不可比擬的優越性。
6.吉祥明亮的殿堂:
蒙古包給你一種寬敞明亮的感覺。蒙古包是一個半球體,蒙古包的套瑙開在當頂上,日出日落陽光都能照進來,因此始終敞亮 。蒙古包的圓頂開在上方,煙塵很容易出去。套瑙和門口離得很近,空氣容易交換。蒙古包里永遠有明亮充足的陽光 ,始終洋溢著大自然健康清新的空氣。
其次,蒙古人經過幾千年來的實踐,把氈包的各個部件用精巧的工藝製作出來,使它有著獨特的美感。從遠處看,它像草原上一顆潔白的珍珠。走近一看,氈包上的花紋更加清晰美麗。蒙古人在製作氈包時,在頂氈、頂棚、圍氈的邊上,都要用駝毛和馬鬃馬尾搓成細繩縫上去。在雪白的氈上鑲上一條黑邊,黑白分明,看起來非常美觀。在圍氈上箍緊的三條寬大的圍繩,與其交叉的六條繩索,把蒙古包捆出一種獨特的形狀來。在頂棚和圍氈銜接的地方,為了防止風灌進去,用皮條做成吉祥圖案,在包頂纏繞一周,是氈包顯得更加好看。另外,蒙古包的底部,用納有雲頭花紋的氈子或刻著花草的木頭,做成牆腳圍子。蒙古包的氈子也很講究,周邊納有各種花紋,中間是吉祥圖案和雲文圖案。蒙古包綉納的氈門,也格外美麗。門頭上的氈子或門框橫木,也要綉刻各種花紋,增加美感,包頂的外罩更是占盡風光。外罩也叫"有腿的頂氈"。用外罩布苫上頂氈,把套瑙那麼大的一片正好挖掉即可。有了外罩的蒙古包,從哪個方向看也是蓮花瓣、雲頭花。外罩有紅有蘭,宛如紅蓮青蓮。有了外罩的蒙古包,比一般的蒙古包更為鮮艷奪目。
包內部也有自己獨特的美。一則蒙古包的架木---哈那、烏尼、套瑙、門等做工講究,架木和苫氈很般配。二則在地面鋪滿納綉的氈子,用各種顏色毛線鑲出邊來,中間綉上雲紋和吉祥圖案,看起來非常美觀。三則蒙古包里的傢具,從佛龕開始,到被桌、箱子、豎櫃、碗架,無不彩繪刀馬人物、翎毛花卉、山狍野鹿之類,色彩鮮艷,栩栩如生。坐在這樣的蒙古包里,可以說是一種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