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關於中國建國以來的重大歷史事件的電影或紀錄片有哪些
《從奴隸到將軍》《建國大業》紀錄片《開國大典》
㈡ 關於建國以後的歷史的電影
《黃大年》是由成科執導,張秋歌、史可、哈斯高娃、李卓霖、徐光宇等主演的主旋律影片。
該片通過科學家黃大年不忘初心、至誠報國的感人事跡,謳歌了以黃大年同志為代表的科技工作者赤誠愛國的情懷和忘我奮斗的科研精神。
劇情簡介
電影《黃大年》主要講述了著名戰略科學家黃大年不忘初心,至誠報國的感人事跡,謳歌了改革開放給我國科技事業帶來的巨大變化,塑造了新一代科技工作者的英雄形象。
(2)建國以後的電影發展歷史擴展閱讀
幕後花絮
片場把在長春拍攝的第一場戲安排在了吉林大學白求恩第一醫院某病房內。
張秋歌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為了演好這位英雄人物,他很早就開始在吉林大學等黃大年同志生活學習過的地方進行深入探訪和采風。
張秋歌還透露說,黃大年的助理於平教授在與他深入接觸和交流後,曾激動地說,彷彿看到黃老師又回來了。
國家話劇院一級演員張秋歌以零片酬出演《黃大年》,並說我從黃大年身上學會了『做人』和『做事』。」
主創團隊采訪了將近140位當事人,了解黃大年生前的各種事跡、生活的細節、性格的細節,以保證文學劇本和影片創作的真實。
首映式
致敬改革開放40周年·電影《黃大年》全國首映式」2018年12月11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
㈢ 求中國成立以來電影發展的歷史
1905 北京豐泰照相館老闆任慶泰拍攝中國第一部電影《定軍山》。
1909 美國人布拉斯基在上海成立亞細亞影片公司,並派梁少坡到香港拍攝了短片《偷燒鴨》。
1912 鄭正秋、張石川拍攝中國第一部故事片《難夫難妻》。
黎民偉拍攝香港第一部故事片《莊子試妻》。
(孫中山宣布成立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溥儀宣布退位,清朝結束)
1922 張石川、鄭正秋在上海成立明星影片公司。
1923 明星公司的《孤兒救祖記》引起轟動。
黎民偉在香港成立民新公司。
1925 邵醉翁等兄弟四人在上海創辦天一影片公司,為香港邵氏公司之前身。
黎民偉將民新公司遷至上海。
1926 明星、大中華、百華等六家公司組成扼制天一公司的六合影片營業公司。
(國民革命軍誓師北伐)
1928 明星公司出品的武俠神怪片《火燒紅蓮寺》轟動一時,並連續拍了近二十部續集。
1929 六合公司宣告解體。
1930 聯華影片公司成立,創業作品為《故都春夢》和《野草閑花》。
國民政府頒發電影檢查法。
1931 中國第一部有聲片《歌女紅牡丹》公映。
(九.一八事變)
1932 一.二八事變,日機轟炸上海,多家電影公司毀於戰火。
1933 上海天一公司於薛覺先在上海拍攝首部粵語電影《白金龍》,引起轟動。
1934 蔡楚生推出《漁光曲》,賣座鼎盛,並於次年成為中國首部國際獲獎影片。
吳永剛編導《神女》。
國民政府屬下的中央宣傳委員會成立中央電影攝影場,簡稱「中電」。
1935 《風雲兒女》在上海首映,影片的主題歌《義勇軍進行曲》後來被定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
阮玲玉留下「人言可畏」的遺書,服毒自盡。
1937 袁牧之導演的《馬路天使》上映,女主角周璇一鳴驚人。
上海淪陷,上海製片事業陷入停頓。
(盧溝橋事變,日軍發動全面侵華戰爭)
1938 中制完成《八百壯士》等三部抗戰故事片,同年武漢淪陷,中制遷往重慶。
1941 中國第一部動畫長片《鐵扇公主》上映,轟動一時。
(太平洋戰爭爆發,香港淪陷)
1945 日本投降。
1947 《一江春水向東流》上映,賣座鼎盛,產生很大政治影響。
1948 《小城之春》上映。
1949 上海電影製片廠成立。
北京電影製片廠成立。
新中國第一部故事片《橋》由東北電影製片廠出品。
香港第一部黃飛鴻電影,關德興主演的《鞭風滅燭》上映,後來成為中國最長的系列片。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1950 南洋影業改為邵氏父子公司。
1951 批判《武訓傳》的運動開始。
1952 中國人民解放軍電影製片廠在北京成立,後改名為八一電影製片廠。
1953 新中國第一部彩色片《梁山伯與祝英台》完成。
1958 邵氏公司成立,邵逸夫出任總裁,同時在清水灣興建邵氏影城。
1959 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舉辦「慶祝建國十周年國產新片展覽月」,同年出品大批優秀電影。
1960 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完成第一部水墨動畫片《小蝌蚪找媽媽》。
1961 《大眾電影》雜志舉辦第一屆電影百花獎。
1963 邵氏出品,李翰祥導演的《梁山伯與祝英台》在台灣地區上映,引起轟動。
李行、李嘉導演《蚵女》,掀起台灣地區「健康寫實主義」風潮。
1964 李翰祥離開邵氏,在中國台灣創辦國聯,創業作品為《七仙女》。
1966 胡金銓導演的《大醉俠》開創新派武俠電影潮流。
(文化大革命開始)
1967 胡金銓導演《龍門客棧》。
張徹的《獨臂刀》上映,影響到日後香港電影向男明星為主導的路線發展。
《清宮秘史》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到全國性的批判。
1970 新中國恢復生產影片,本年出品兩部樣板戲《智取威虎山》和《紅燈記》。
鄒文懷離開邵氏自組嘉禾公司。
1971 李小龍返港拍攝《唐山大兄》,掀起功夫片熱潮,同時挽救了嘉禾,使之成為實力僅次於邵氏的大公司。
1972 李小龍主演的《精武門》打破香港票房記錄。
李翰祥重返邵氏,拍攝許冠文主演的《大軍閥》,十分賣座。
1973 李小龍猝死。
1975 胡金銓導演的《俠女》獲得第28屆嘎納電影節技術大獎。
----------------------------------------------------------
中國電影大事記
(1896—2005)
1896年 電影傳入中國。
1905年 第一部中國電影誕生。《定軍山》標志著中國電影正式誕生。
1908年 義大利僑民勞羅在上海拍攝了《上海第一輛電車行駛》、《上海租界各處風景》、《強行剪辮》等短紀錄片。
1909年 中國出現的第一家電影製片公司——亞細亞影戲公司在上海建立。
1911年 5月,上海城自治公所頒布《取締影戲場條例》,共7條。
反映辛亥革命的短紀錄片《武漢戰爭》在上海謀得利戲園上映。
1913年 中國人自組的電影公司新民公司在上海成立。
中國第一部短故事片《難夫難妻》(又名《洞房花燭》)問世。
黎民偉在香港拍攝了短故事片《莊子試妻》。
1916年 幻仙影戲公司在上海徐家匯成立。
1917年 上海商務印書館開始涉足電影業。
1919年 亞細亞影戲公司拍攝了《偷燒鴨》等一批喜劇短片(時稱為滑稽短片)。
中國影片製造公司在南通成立。
1920年 商務印書館影片部攝制了由梅蘭芳主演並導演的京劇短片《春香鬧學》和《天女散花》,這是梅蘭芳涉足電影的開始。
1921年 中國第一部長故事片《閻瑞生》問世。
1922年 《海誓》、《擲果緣》《紅粉骷髏》上映。
1928年 武俠神怪片《火燒紅蓮寺》(第一集)上映。
1929年 首映有聲影片《飛行將軍》(僅有聲響,並無對白)。
本年度出現的主要影片有《火燒紅蓮寺》四至九集、《王氏四俠續集》、《乾隆游江南》一至四集、《兒女英雄》二至三集、《紅俠》、《風流劍客》、《飛行大盜》、《白玫瑰》、《關東大俠》等。
1930年《野草閑花》上映。該片採用蠟盤配音的方法為影片插曲《尋兄詞》配音,這是中國電影的第一首插曲。
1931年 中國第一部有聲電影《歌女紅牡丹》問世。
1933年《狂流》、《春蠶》、《三個摩登女性》、《都會的早晨》、《小玩意》和《城市之夜》上映。
1934年 聯華影業公司攝制的影片《神女》上映。該片是中國無聲電影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姊妹花》、《漁光曲》上映。
1935年 《大路》、《新女性》上映。後者為著名影星阮玲玉主演的最後一部影片。
《都市風光》上映,這是中國第一部音樂喜劇片。中國第一部有聲動畫片《駱駝獻舞》製作完成。
1936年《化身姑娘》、《迷途的羔羊》、《狼山喋血記》上映。
1937年 《壯志凌雲》、《聯華交響曲》、《夜半歌聲》、《十字街頭》、《馬路天使》上映。
1938年 抗日題材影片《保衛我們的土地》、《熱血忠魂》和《八百壯士》上映。
1939年 《木蘭從軍》,連映85天。攝制了大型紀錄片《延安與八路軍》、《孤城喋血》、《中華兒女》、《保家鄉》、《好丈夫》等抗戰電影。
1940年 攝制了《東亞之光》、《勝利進行曲》、《塞上風雲》等8部抗日題材故事片及大型抗戰紀錄片《民族萬歲》。
1941年 《西施》、《家》(上、下集)上映。中國第一部大型動畫片《鐵扇公主》(片長80分鍾)問世。
1943年 《秋海棠》、《紅樓夢》兩部文學名著影片在上海上映。
1944年 拍攝了《氣壯山河》、《血濺櫻花》等抗戰題材影片。
1947年 《八千里路雲和月》舉行了首映。《天堂春夢》、《假鳳虛凰》、《一江春水向東流》(上、下集)上映。
1948年 抗日題材影片《松花江上》公映。《乘龍快婿》、《夜店》、《艷陽天》、《萬家燈火》、《小城之春》、《生死恨》上映。
1949年 《麗人行》上映。新中國第一部故事片《橋》(導演王濱)問世。
1950年 《我這一輩子》(根據老舍小說改編)攝制完成,成為春節期間最上座的影片,並獲得文化部優秀影片二等獎。
1951年 上影廠拍攝的《南征北戰》攝制完成。這是新中國拍攝的第一部優秀的戰爭片。
1953年 越劇片《梁山泊與祝英台》完成。這是新中國第一部彩色片。
1954年 驚險故事片《渡江偵察記》完成,上映後受到熱烈歡迎。
1955年 《梁山伯與祝英台》在法國戛納國際電影節上放映,並於27日在巴黎明星電影院正式上映。
1957年 《柳堡的故事》、《女藍五號》、《羊城暗哨》等影片深受觀眾歡迎。.
1958年《黃寶妹》公映,被評價為「紀錄性藝術片」的代表作。
第一部中外合拍故事片《風箏》(中法合拍)問世。1958年出品的故事片高達105部。
1959年中國電影代表團攜片參加第一屆莫斯科國際電影節。《老兵新傳》獲電影節技術成就獎,《小鯉魚跳龍門》獲動畫片銀質獎。
1960年 新中國第一部彩色歌舞片《劉三姐》完成。
1962年 第一屆《大眾電影》百花獎評選結果揭曉,《紅色娘子軍》獲最佳故事片獎。
1963年 本年度最受觀眾歡迎的影片有《冰山上的來客》、《小兵張嘎》、《早春二月》、《野火春風斗古城》等。
1964年 《英雄兒女》、《雷鋒》、《小鈴鐺》、《霓虹燈下的哨兵》、《阿詩瑪》等一批優秀影片問世。
1965年 《地道戰》、《烈火中永生》、《舞台姐妹》等文革前最後一批經典影片問世。
1970年 攝制完成第一部「樣板戲電影」——彩色京劇藝術片《智取威虎山》。
1971年 完成「樣板戲電影」《紅燈記》(京劇)、《沙家浜》(京劇)和《紅色娘子軍》(舞劇)的拍攝。
1974年 全國上映《火紅的年代》、《艷陽天》、《青松嶺》等影片。
1975年《春苗》在全國公映。
1976年《歡騰的小涼河》在全國公映。
《創業》、《海霞》、《園丁之歌》等受到「四人幫」批判的電影在全國恢復上映。
1978年 水墨動畫片《小蝌蚪找媽媽》在南斯拉夫第3屆薩格勒布國際動畫電影節上獲一等獎。動畫片《大鬧天宮》(上、下集)在英國第22屆倫敦國際電影節獲最佳影片獎。
1979年 本年度出品的重要影片有:《歸心似箭》、《小花》、《生活的顫音》、《苦惱人的笑》等。
1980年 《巴山夜雨》、《天雲山傳奇》等一批反思性影片攝制完成。
1981年 本年度出品的重要影片有《西安事變》、《喜盈門》、《鄰居》、《沙鷗》、《被愛情遺忘的角落》、《鄉情》等。
1982年 《城南舊事》、《人到中年》、《牧馬人》、《駱駝祥子》等一批重要影片攝制完成。
1983年 《泉水叮咚》在義大利第13屆吉福尼國際兒童電影節被評為一等獎。
本年度較有影響的影片包括《咱們的牛百歲》、《血,總是熱的》、《夕照街》、《我們的田野》等。
1984年 《獵場扎撒》、《野山》、《良家婦女》、《黑炮事件》等重要影片問世。
1987年 《老井》獲第二屆東京國際電影節大獎。《紅高粱》、《老井》、《人?鬼?情》、《孩子王》、《太陽雨》、《我只流三次淚》、《最後的瘋狂》等一批重要影片攝制完成。
1988年 《紅高粱》在第38屆西柏林國際電影節上獲得「金熊獎」。這是我國第一次在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上獲得最高獎。《芙蓉鎮》在捷克斯洛伐克第26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獲電影節大獎。
1989年 《金猴降妖》、木偶片《神醫》分別獲美國第六屆芝加哥國際兒童電影節動畫故事片一等獎、動畫短片一等獎。《開國大典》問世。該片對傳統的革命歷史題材影片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1990年 2月,《本命年》獲得第40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銀熊獎。
趙麗蓉因《過年》一片獲日本東京國際電影節最佳女主角獎。
本年度重要影片有《焦裕祿》、《我的九月》、《北京,你早》、《老店》、《龍年警官》、《血色清晨》等。
1991年 《哦,香雪》獲得41屆柏林電影節兒童片獎。這是中國電影第一次獲得這一獎項。《大紅燈籠高高掛》在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上獲得銀獅獎。
本年度重要影片包括《大決戰之一—平津戰役》《大決戰之二—淮海戰役》、《過年》、《火焰山來的鼓手》《留守女士》等。
1992年 《秋菊打官司》在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上獲得金獅獎。
本年度重要影片有《站直啰,別趴下》、《秋菊打官司》、《香魂女》、《闕里人家》、《大撒把》、《新龍門客棧》、《蔣築英》、《三毛從軍記》等。
1993年 《香魂女》和台灣《喜宴》同獲第43屆柏林電影節金熊獎。
本年度重要影片有《重慶談判》、《霸王別姬》、《無人喝彩》、《炮打雙燈》等。
1994年 本年度重要影片有《被告山杠爺》、《背靠背、臉對臉》、《二謨》等。
1995年 本年度重要影片有《孔繁森》、《九香》、《七七事變》、《大辮子的誘惑》、《贏家》等。
1996年 本年度出品的重要影片有《鴉片戰爭》、《大轉折》(上下)、《紅河谷》等。
1997年 大陸第一部「賀歲片」《甲方乙方》問世。
本年度出品的重要影片有《大進軍》系列:《南線大追殲》、《席捲大西南》、《安居》、《長征》等。
1998年 本年度出品的重要影片有《不見不散》、《離開雷鋒的日子》、《一個都不能少》等。
1999年 本年度出品的重要影片有《黃河絕戀》、《緊急迫降》、《大戰寧滬杭》、《洗澡》等。
2000年 本年度重要影片有《生死抉擇》等。
2001年 本年度出品的重要影片有《尋槍》、《開往春天的地鐵》、《我的兄弟姐妹》等。
2002年 本年度出品的重要影片有《鄧小平》、《美麗的大腳》、《沖出亞馬遜》、《和你在一起》、《卡拉是條狗》等。
2003年 中國第一部數字電影《冬至》攝制完成。《英雄》創下了2.5億元的票房紀錄。
本年度出品的重要影片有《英雄》、《驚濤駭浪》、《暖》等。
2004年本年度出品的重要影片有《十面埋伏》、《手機》等。
㈣ 中國建國以後拍攝的所有電影的匯總列表
早期中國電影
(1931年以前)
中國電影事業發端於20世紀初。1905年,北京豐泰照相館創辦人任景豐拍攝了由譚鑫培主演的《定軍山》片斷,這是中國人自己攝制的第一部影片。1913年,美國人經營的亞細亞影戲公司拍攝了由鄭正秋編劇、張石川導演的中國第一部有故事情節的短片《難夫難妻》。1917年上海商務印書館拍攝時事短片。次年成立活動影戲部,此後拍攝了兩部中國最早的長故事片《閻瑞生》和《紅粉骷髏》。1922年 ,張石川與鄭正秋 、周劍雲等組織明星影片公司,1923年完成由鄭正秋編劇、張石川導演的《孤兒救祖記》,影片嚴肅地涉及了當時的社會實際,表現手法具有較濃的生活氣息,演技自然、親切、樸素。與此同時,出現了大中華百合影片公司、神州影片公司、長城畫片公司、民新影片公司等一批較具規模的影片公司。邵醉翁兄弟於1925年創辦天一影片公司,首先取材於民間故事,拍攝一批古裝片,並在上海掀起拍攝古裝片的熱潮 ,還以此立足於南洋市場 。1925~1927年間,上海先後成立140家中小型電影公司;廣州、北平(今北京)、天津等城市亦拍攝影片。1928年明星公司開拍《火燒紅蓮寺》後又形成一股武俠片熱潮。此後的4年間上海各公司拍攝了400多部故事片,其中一大半是「火燒」、「武俠」、「神怪」之類光怪陸離、粗製濫造影片。1928年,民新、大中華百合等影片公司組合成聯華影業公司,先後拍攝了《戀愛與義務》、《恆娘》、《桃花泣血記》等片。1930年,明星影片公司和友聯影片公司試製成功蠟盤發音有聲影片《歌女紅牡丹》和《虞美人》。1931年華光片上有聲電影公司在日本完成中國第一部片上發音影片《雨過天晴》。到1935年,中國完成了從無聲電影到有聲電影的過渡。
編輯本段左翼電影運動
(1931~1937)
1930年後,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先後於上海成立了中國左翼作家聯盟和中國左翼戲劇家聯盟。九一八、一二八事變後,上海的抗日戰爭爆發,電影界的有識之士深感時代需要反映現實的影片。1932年5月,明星影片公司聘請黃子布(夏衍)、鄭君平(鄭伯奇)、錢謙吾(阿英)擔任編劇顧問,與鄭正秋、洪深等一起組成編劇委員會。1933年3月中國共產黨的電影小組成立,由夏衍任組長,成員有錢杏邨、司徒慧敏、王塵無和石凌鶴。電影小組的成立推動了明星、藝華、聯華等影片公司的電影創作,也影響了天一和其他小公司的電影創作。當年生產了《狂流》、《都會的早晨》、《春蠶》、《姊妹花》、《民族生存》、《三個摩登女性》、《小玩意》等一批優秀影片,左翼電影運動取得輝煌成就。國民黨統治當局在開展對中國革命根據地第五次軍事「圍剿」的同時,加強了對革命文化的「圍剿」。針對這種更為尖銳、復雜的形勢,左翼電影工作者進行更加隱蔽的斗爭,創作出《漁光曲》、《新女性》、《大路》、《神女》、《生之哀歌》、《逃亡》等有影響的片目 ,與此同時 ,左翼電影工作者還開辟了新的製片陣地——電通影片公司,拍攝了《桃李劫》、《風雲兒女》等優秀影片。這個時期還創作一批優秀電影歌曲,如影片《大路》里的《大路歌》和《開路先鋒歌》,《桃李劫》里的《畢業歌》和《風雲兒女》里的《義勇軍進行曲》等,隨著影片的放映,產生了廣泛的社會影響。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一二九運動將全國人民愛國運動推向一個新高潮,上海電影界為適應新的形勢,建立起電影界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繼「國防文學」口號提出後,1936年2月,「國防電影」作為電影創作口號也被提出。1936~1937年7月,上海各電影公司拍攝出一批不同題材樣式和內容的國防電影,有《生死同心》、《壓歲錢》、《十字街頭》、《馬路天使》、《迷途的羔羊》、《狼山喋血記》、《壯志凌雲》、《青年進行曲》等影片。
編輯本段抗日戰爭時期的中國電影
(1937~1945)
在國民黨統治區,1938年,周恩來代表中國共產黨參加軍事委員會政治部的領導工作,直接地推動了抗戰電影的發展。中國電影製片廠在政治部三廳領導下,由陽翰笙擔任編導委員會主任委員,迅速投入抗戰電影的攝制及其他工作。先後在武漢、重慶拍攝了《保衛我們的土地》、《八百壯士》、《勝利進行曲》、《青年中國》、《塞上風雲》、《還我故鄉》、《警魂歌》等表現軍民英勇抗戰的影片,以及《民族萬歲》等新聞紀錄片。國民黨直接領導的中央電影攝影場和1935年成立於太原的西北影業公司也拍攝了宣傳抗日的故事片和新聞紀錄片。
香港到1937年6月底為止,成立了南洋、大觀等50多家拍攝粵語片的電影公司。隨著抗日戰爭爆發,香港愛國電影工作者拍攝了抗戰題材的影片。
從1937年11月中國軍隊撤離上海到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日本帝國主義軍隊進入上海租界為止,上海被稱為「孤島」時期。這一時期,1938年有新華、藝華、國華等私營電影公司拍攝影片。隨著新華攝制的影片《木蘭從軍》上映後的賣座,形成了古裝片拍攝浪潮。1941年,時裝片取代古裝片,新華、藝華、國華、金星等10幾家影片公司,出品80多部影片,時裝片有60部。萬籟鳴、萬古蟾(見萬氏兄弟)繪制完成的動畫片《鐵扇公主》是中國第一部較長的動畫片。
在日本佔領區,日本帝國主義1937年8月21日在長春成立「滿洲映畫株式會社」(簡稱「滿映」)。後在北平(今北京)成立華北電影股份有限公司。1939年於上海成立中華電影股份有限公司。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偽將新華等幾家影片公司合並,成立中華聯合製片有限公司(簡稱中聯)。1943年5月12日將以上電影機構合並 ,成立中華電影聯合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華影)。中聯和華影在4年中拍攝近130部故事片,有宣揚所謂「中日親善」、「共存共榮」的《春江遺恨》等影片,為迷惑中國觀眾,也拍攝了不少以戀愛為中心的影片。
在抗日根據地 ,1938年,在八路軍總政治部領導下,由延安電影團袁牧之擔任編導,吳印咸、徐肖冰、吳本立擔任攝影 ,用僅有的兩部攝影機拍攝長紀錄片《延安與八路軍》。1942年又完成長紀錄片《生產與戰斗結合起來》,以及一些反映當時延安重大社會政治生活的新聞片。還建立一個放映隊,在陝甘寧邊區、晉綏邊區前線一帶放映電影。新四軍淮北根據地於1942年購得16毫米攝影機 ,拍攝了有關新四軍生活的影片素材,1946年剪接完成長紀錄片《新四軍的部隊生活》。
編輯本段解放戰爭時期的中國電影
(1945~1949)
抗日戰爭勝利後,國民黨宣傳部和國防部分別接管了上海、北平、長春、南京等地的電影產業。在中國共產黨地下組織的領導下,一部分革命和愛國的電影工作者進入由中央電影攝影場改組的中央電影企業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電)各廠,利用國民黨的電影基地,拍攝進步影片;另一部分參加進步電影的基本陣地昆侖影業公司,對文華、國泰、大同等民營影片公司也採取團結、支持、爭取和協作的方針,使之拍出進步影片。這樣,在1946~1949年間拍攝了《一江春水向東流》、《萬家燈火》、《烏鴉與麻雀》、《松花江上》、《夜店》、《還鄉日記》、《遙遠的愛》、《幸福狂想曲》、《小城之春》等優秀影片。這一時期上海共有20多家小電影公司,拍攝了約40部影片,其中大部分渲染謀殺、間諜、偵探、心理變態或描寫所謂家庭愛情糾葛等。
在解放區,1946年成立延安電影製片廠 。1947年以該廠部分人員為基礎,組成西北電影工學隊前往東北。1946年10月在晉察冀軍區成立華北電影隊。1946年長春解放後,中共中央東北局指派舒群、田方等人接管「滿映」。1946年10月成立東北電影製片廠(簡稱東影),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完成17輯大型新聞紀錄片《民主東北》,以及木偶片《皇帝夢》、科教片《預防鼠疫》、短故事片《留下他打老蔣》、動畫片《瓮中捉鱉》、翻譯片《普通一兵》。1949年4月,東影遷回長春,1955年改為長春電影製片廠。北平、上海解放後,在北平、上海軍事管制委員會領導下,接管了在北平、上海的國民黨製片機構,分別成立北平電影製片廠(後改為北京電影製片廠)和上海電影製片廠。1949年4月,成立中央電影事業管理局,擔負領導全國電影工作的任務。
編輯本段新中國電影事業
(1949年以後)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 ,中國電影事業的發展進入一個新時期。50年代初期,上海原各私營電影製片廠聯合組建為公私合營的上海聯合電影製片廠,於1953年並入上海電影製片廠。這樣,故事片的生產完全由長春、北京、上海3家國營廠承擔。為了培養人才,上海、北京先後成立電影學校,北京的電影學校後成為中國唯一的高等電影專業學府——北京電影學院。與此同時,成立了中國電影發行放映公司,籌建了保定電影膠片廠,南京、哈爾濱、上海都建立了電影機械廠,以及八一電影機械廠和北京電影洗印廠等電影工業企業。新中國電影從1949年製作第一部以工人階級作為解放了的主人翁的影片《橋》開始,在很短的時間,拍攝了《白毛女》、《鋼鐵戰士》、《上饒集中營》、《新兒女英雄傳》、《翠崗紅旗》、《我這一輩子》、《腐蝕》等優秀故事片 ,以及新聞紀錄片《百萬雄師過大江》、《紅旗漫卷西風》等。但是,由於在電影創作指導思想方面過分強調電影的政治宣傳作用,造成題材單一的傾向。對《武訓傳》等影片的批判,挫傷了部分創作人員的積極性,導致了創作拘謹、產量下降。1953年,為了改變這種局面,有關領導提出改進領導方法,鼓勵藝術家發揮各自長處,從各方面反映革命的歷史和現實。1956年,毛澤東同志提出了發展社會主義文學藝術和科學的「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為了貫徹這一方針,電影局從指導思想、領導、體制等多方面進行改革,取得積極成果,故事片生產由1951年年產10多部逐漸增加到1957年年產40多部,1957年文化部舉辦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後第一次優秀影片評獎 ,獎勵了1949~1955年攝制的《南征北戰》、《智取華山》、《渡江偵察記》、《雞毛信》、《董存瑞》、《祝福》、《李時珍》、《神筆》(美術片)、《淡水養魚》(科教片)等69部優秀影片。1957年,隨著反右派斗爭的擴大化,對一些影片和藝術家也進行了錯誤的批判。1958年又拍攝了許多報道性宣傳大躍進中某些虛假的「新事物」的影片,又一次干擾了電影的創作。不久,中央逐步糾正了大躍進中「左」的錯誤,周恩來對電影界也提出了注意影片質量的要求,促使中國電影事業在1959年形成一個繁榮時期,拍攝了《林則徐》、《聶耳》、《萬水千山》、《青春之歌》、《林家鋪子》、《老兵新傳》、《五朵金花》等題材風格多樣、在思想與藝術上達到了較高統一的影片。但是不久,在反右傾運動中,電影界又批判所謂的資產階級人性論和人道主義。加之三年自然災害,膠片、器材等嚴重短缺,電影生產又逐步下降。1961年,文化部和中共中央宣傳部重申堅決貫徹雙百方針,糾正了違背藝術規律,對文藝創作進行簡單粗暴的批評干預的「左」的思潮,制定了改善文藝工作和電影工作的一些管理條例。使60年代初期的電影走入正軌,到1965年,形成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後第二個電影創作高潮,生產了《甲午風雲》、《革命家庭》、《紅旗譜》、《舞台姐妹》、《小兵張嘎》、《英雄兒女》、《農奴》、《白求恩大夫》、《早春二月》、《楊門女將》等優秀影片,以及優秀美術片《大鬧天宮》、《小蝌蚪找媽媽》等。與此同時,電影放映單位從1949年的400多個發展到1965年的20363個 。到1965年為止,中國電影發行放映公司共發行1213部長短影片。中國自己的電影工業也已具備相當規模 ,可以生產洗印、錄音、攝影、放映機等各種設備、器材,並基本達到自給。但在1966年爆發了文化大革命,電影界百花凋零,萬馬齊喑。
粉碎四人幫後,電影事業獲得發展。1979年10月鄧小平 代表黨中央肯定了文化大革命前17年的文藝路線基本是正確的,總結了歷史的經驗教訓,糾正了過去提出的「文藝服從政治 、文藝從屬政治」的偏頗提法 ,重申執行雙百方針。1977年電影生產開始復甦,1980~1984年平均年產量達120部左右,每年觀眾人次平均在250億左右,中國電影進入一個蓬勃發展的新時期 。其主要特點 :①堅持和發展革命的現實主義道路,堅決執行雙百方針,題材廣泛,反映生活中各類矛盾有一定的深度和廣度。如《天雲山傳奇》、《喜盈門》、《人到中年》 、《高山下的花環》 、《血,總是熱的》、《傷逝》、《駱駝祥子》等影片。②尊重藝術的客觀規律,創造出各種真實生動的銀幕形象,塑造了各類不同的典型性格。如《南昌起義》、《西安事變》、《廖仲愷》等影片對革命領導人進行了多角度的刻畫,對蔣介石等歷史人物能實事求是地按照歷史本來面目表現。③在風格與樣式上趨於多樣化。由於題材領域的擴展,使藝術家們可以自由地發揮自己的才能和特長,探索自己最適宜的風格、樣式,表現最完美的內容。尤其引人注目的是一批中青年編導拍攝了一批有一定實驗意義的探索性影片,如《黃土地》、《青春祭》、《良家婦女》、《黑炮事件》、《獵場札撒》、《老井》、《紅高粱》、《秋菊打官司》、《香魂女》、《霸王別姬》等。在電影創作繁榮的同時,電影理論研究也空前活躍,並在相當多的創作人員中發生影響。
㈤ 中國電影史的百年簡史
自1905年中國第一部電影《定軍山》的誕生到2005年,中國的電影已走過了整整一百年的歷程。在這百年的中國電影歷史長河中,中國電影的發展史離不開中國武術的熔入。
中國電影從無聲、單機、黑白影片到高科技、大投入、環繞立體聲巨幕電影,乃至全球最有影響力的電影節,以武術及以尚武崇德的俠義思想為主題的電影占據了中國電影的重要地位。因此,可以說,中國武術促進了中國電影的發展;中國電影推廣和宣傳了中國武術。
中國電影史上的三次產業發展時期: 中國電影第一個產業時期是1922年—1937年。在世界電影誕生的第二年,1896年電影現身於上海開始,中國本土的電影業便從商業放映起步了。在經過蹣跚學步的萌芽期之後,到上世紀20年代,已經開始向私營化的產業發展,當時社會的資本環境與行業內的准備日漸成熟,民族工商業獲得了空前的機遇得以迅猛發展,個人/社會資本,更准確地說是「游資」的逐漸充盈,使得很多資本家們投資的目標開始瞄準電影這一新興行業。在這個行業里,人才和技術上的儲備正在豐滿,張石川、鄭正秋、羅明佑、黎民偉和後來的邵氏兄弟等一批電影人都是從搖籃期走過來的先驅者,他們各自不同程度地涉獵了電影行當中創作、製片甚至發行、放映幾個方面,所積攢下來的經驗使之成為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的電影中堅。在技術上,初期設備使用和攝制過程都要依靠外國技術人員,但有了像羅永祥、董克毅、吳蔚雲等最早的一批技術人才的加盟,這一局面很快就被打破。具備了上述條件,以1922年明星公司成立為標志,電影公司迅速增長,到1924—1926年達到了高峰,據統計中國共開設有175家電影公司,僅上海一地就有141家。
在這個大浪淘沙過程中,「明星」、「聯華」、「天一」三大公司浮出水面構成了三足鼎立。老字型大小的「明星」在上海的成立是電影史上的一件大事,它始終當仁不讓占據著第一把交椅,將個人資本的運營方式發揮到了極致;1930年成立的「聯華」擁有院線的先天條件,形成「影院業與製片業之最初的聯合陣線」。羅明佑率先在一家私營公司里實現了制—發—放一條龍,他的經營思想在現在看來都是先進的,他試圖結束中國電影的個人資本經營時代,進入壟斷金融資本的高級階段。然而當這一超前的理念遇到戰爭炮火和尚在襁褓中的金融體系時,只能是被描繪在紙上的美好前景,羅明佑成了一位悲劇的人物;1925年成立的「天一」公司,以數量取勝的作風固然可圈可點,但它成功地開發了東南亞市場,發展到現如今的「邵氏」,其生命線之長足以獨立支撐起一部私營公司發展脈絡的活歷史。與此同時,三大公司不同的製片策略也為中國電影奉獻了不同的藝術形態,「明星」是「長篇正劇」的鼻祖、「聯華」是「文藝片」的源頭,而「天一」則把「稗史、神怪片」一脈發揮得淋漓盡致,這些影片的類型直至今日仍在延續。
三大公司是電影產業鏈中上游製片業的代表,而與之同步發展的中、下游發行放映業也不甘示弱。在上海,最初的影院放映是由西方人經營的,西班牙人雷瑪斯的青蓮閣是第一個電影固定放映點,隨後建起了屬於自己的一條「院線」。到1926年雷瑪斯離滬回國時,他的動產與不動產相加總計不下百萬,足以號稱「電影大王」。雷瑪斯告老還鄉時,張石川和百代公司的經理張長福終於等到時機,立即於1926年3月份承租了雷氏的五家電影院,組成中央影戲公司,以原有中央大戲院為領銜戲院,又吸收了「中華」、「平安」,中央影戲公司直轄7家影院。這條國片院線的形成是製片商涉足放映業的標志,同時中國電影的院線開始了新的劃分。在北方,1918年開始經營北京真光電影公司的羅明佑將其屬下3家影院,於1927年與經營西片的發行業務的英籍華人、平安電影有限公司董事長盧根屬下的3家電影院合營,定名為華北電影公司。1929年華北電影公司進入全盛時期。羅明佑除掌控以上影院的首輪、二輪中外影片上映外,還以平津為中心,在石家莊、太原、鄭州、濟南、青島,乃至沈陽、哈爾濱擁有直接或間接管轄的院線,同時開展國內外影片的代理發行的業務,短短幾年時間控制了北方地區的電影發行放映,經營的影院達二十多家,把曾壟斷經營影院的洋商一概排除在外,成為影院業名副其實的「華北王」。
面對中國龐大的市場和豐厚的回報,好萊塢八大公司紛至沓來,在上海和華北地區分別設有辦事機構。關於當時電影的放映數量,有數字顯示,美國電影以每年占進口影片數量平均80%以上的絕對優勢控制著中國電影的放映市場,甚至決定著影院業的生計。盡管國產片的總生產量只是進口影片輸入量的1/3或1/4,但是就中國的放映率和受眾人群來說,國產片的影響力並不遜色於以美國片為主的外國電影。 1937年後,上海電影業因時局波動而變化,以「明星」消亡、「聯華」解體、「天一」南遷為標志,老影業逐步消亡。中國電影史上的一個黃金歲月和產業蓬勃時期在抗戰炮火聲中戛然而止。
以前蘇聯為模式,到1956年基本完成了「獨立、完整的製片生產基地」為主要目標的體制建設任務。
1945年抗戰勝利,憋了一肚子勁兒的電影人拍出了一批以《小城之春》為代表的傑作。
1949年2月,經過短期的籌備,在建國前夕的4月上旬,電影管理局在北平成立,隸屬中共中央宣傳部領導,袁牧之任局長。電影局成立後的第一個任務就是建立國家電影製片廠。
1950年,列寧和斯大林同志說著一口東北味兒普通話的蘇聯片《列寧在十月》上映。從此配音譯製片變成中國電影的重要組成部分。
這個時期先後建立的東北電影製片廠、北平電影製片廠、上海電影製片廠三大國營電影企業在歷史轉折之際,為新中國電影事業走出了第一步。在新中國電影事業的規劃中,發行、放映同樣位置顯著,實現國有化的一體制既是最初方案,又是最終目標。因而,各地影片經理公司的建立隨著解放戰爭的節節勝利由關外推進到中原,在時間表上,與國營製片廠的創建可以說做到了兩翼並進。據統計,舊中國有678家電影院,半數以上集中在上海、天津、北平、廣州、武漢、沈陽等大城市,中、小城市數量很少。
1954年6月至9月,電影局及所屬各製片廠的領導幹部共9人組成赴蘇訪問團,經過長達3個月的考察,回國後向中共中央上報了《電影工作者赴蘇訪問團工作報告》。1955年中央批准了該《報告》,各電影廠(部門)便相繼開始了大規模體制建設和調整,以蘇聯模式到1956年基本完成了「獨立完整的製片生產基地」為主要目標的體制建設。1959年共完成82部故事片,產量下降而藝術質量上升,優秀和比較優秀的影片達到近30部,佔全年總數的1/3強,這一年在新中國電影的發展歷史上被稱之為「難忘的一九五九年」。
新中國電影的17年歷程有多種劃分的方法,就電影事業的發展而言,可分為兩大重要時期:從1949年開國到1957年國民經濟第一個五年計劃結束,為起步、初創、建設的階段;1957年以後,經過1959年的「十年獻禮」高潮,到1965年「文化部整風」及1966年的「文革」,為穩定、發展、轉變的階段。中國電影在經歷了這17年的打造後,已經擁有了一份龐大的產業,家底堅實而雄厚。 中國電影第三次產業時期在時間和形式上與前兩次有所不同。「文革」後百廢待興,新時期的改革開放不久挽救了瀕於崩潰的電影經濟,也使中國電影迎來又一次復興。但幾十年來形成的產業痼疾困擾著電影的發展,電視及多種娛樂方式的沖擊更使電影業的經營每況愈下,改革勢在必行。隨著中國性改革的不斷深化,電影業開始重新審視市場的作用和力量。上世紀90年代的一連串的「突破」如同多米諾骨牌效應,促成了體制的變遷,這一切都是在推動市場化進程的力量下進行的。因此,這一次產業期的到來較前兩次而言,在意識上體現出了更多自覺。
進入21世紀後,對於電影業市場化的確定和認知,已經在全行業達成了思想的統一,但客觀上講這是經歷了一個過程的。1993年,10部「分賬大片」的引進和1999年中美談判結束,中國加入WTO開始進入倒計時,這兩大事件都著實給尚處於懵懂之中的中國電影業上了「市場」的一課。與狼共舞,是中國電影不得不做出的選擇,在與國際接軌的不斷磨合中,才能漸漸地觸摸到市場的脈搏。「打破橫向的區域界限,打破行業割裂狀態,在大市場、大規模、全方位和全行業的基礎上,進行縱向資產聯營,進而重組市場,實現符合電影發展規律的新格局。」2001年,隨著市場觀念的深入人心,「院線制」的建設規劃被提上議程,12月18日出台了《關於改革電影發行放映機制的實施細則》,經過2002、2003兩年的強力推動,到了2004年,「中國已建成的36條電影院線,加入影院已經達到1188家,銀幕數為2396塊,比院線成立初期增加了316家影院和815塊銀幕。票房收入超過2000萬元的影院有5家,超過1000萬元以上的達到了15家以上。」
中國電影業市場化的方向確定以後,計劃經濟時代所形成的產、供、銷關系亟待重新「洗牌」。而在電影行業本身,打破了國有企業的單一主體,民營資本和境外資金開始進入,從製片業逐步擴展到發行放映業,呈現出多元化的趨勢。2001年,華語電影《卧虎藏龍》沖進奧斯卡,斬獲多個獎項,這給了中國人製作華語大片以前所未有的機會和信心。2001年到2003年,有著海外、本土雙重投資背景的《大腕》、《英雄》、《天地英雄》、《手機》相繼問世,《英雄》贏得了2.5億的票房。2004年,具有同樣資金組合方式的《十面埋伏》、《可可西里》、《天下無賊》及《功夫》,在票房榜上分別占據了前三名,《功夫》是1.7億,《十面埋伏》是1.6億,《天下無賊》為1.2億。「借水行舟」使中國電影終於嘗試著下了海,並且開始學習游泳。 第一次高潮
中國電影第一次武術動作片高潮出現在20世紀的20年代至30年代。在當時,人們習慣稱其為「武俠電影」。 武俠電影隨著中國電影的發展而發展到了第一次高潮。這個期間各種各類的武俠電影紛紛出現。
其武俠電影的急速發展,是與當時的文化背景、武俠小說等都有一定聯系的。1928年上海明星影片公司根據武俠小說《江湖奇俠傳》改編並攝製成武俠電影《火燒紅蓮寺》。歷史上人們也一直認為《火燒紅蓮寺》是中國第一部武俠電影。
當時紅極一時的《火燒紅蓮寺》,其票房和社會人氣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在以後的3年內,為滿足觀眾的要求,《火燒紅蓮寺》的續集竟拍了有18集之多。就連當今美國巨片《蝙蝠俠》系列都會感到汗顏。《火燒紅蓮寺》說的是,湖南的瀏陽和平江兩地為爭碼頭而引發械鬥,涉及到武林中的昆侖派和崆峒派,以及紅蓮寺廟等。劇情可以不去深入,而《火燒紅蓮寺》的連續18集,事實上形成了中國電影史上的第一次武術動作片高潮。以後在1940年和1993年,香港又製作了兩集,從而使《火燒紅蓮寺》總共拍了20集。
在整個1929年至1931年期間,上海的50餘家影片公司,共拍了250餘部武俠電影,佔全部出產影片的60%。
由於日本侵華戰爭,中國電影受到了巨大的創傷,同時也導致了中國武俠電影第一次高潮的結束。
第二次高潮
中國電影第二次武術動作片高潮出現在20世紀的50年代末至70年代。在60至70年代,武術動作片和言情電影一樣,成為支撐香港和台灣電影業的兩大支柱。在這期間,涌現了一批代表這個時期武術動作片的最高水平的演員與導演。如李小龍、洪金寶等及以後的成龍、元氏兄弟等。
1958年,香港峨嵋製片公司首先拍攝了金庸的《射鵰英雄傳》和《碧血劍》,之後,台灣地區也出現了武俠電影,如1960年台聯影片公司的《七劍十三俠》等。
1973年,中國武術動作片翻開了重要的一頁。《猛龍過江》是李小龍自編、自導、自演的影片,是世人公認的遠征歐洲打入世界影壇,並獲得成功的武術動作影片。同年的《龍虎爭斗》是李小龍與美國好萊塢華納影業公司合資生產的影片,成為中國第一部與國外電影公司合作的武術動作片。《死亡游戲》是李小龍自編、自導、自演的最後一部影片,遺憾的是李小龍並沒有拍完這部電影就去世了。
此後,雖然香港和台灣的武術動作片還繼續在生產,但作為群體性的武術動作片創作、拍攝、效應等逐步減退了。
第三次高潮
中國電影的第三次武術動作片高潮出現在20世紀的80年代初。1980年,北京電影製片廠首拍了劉曉慶主演的《神秘的大佛》,打開了武術動作片的先聲。1982年由河南開封市演出公司和香港聯華電影聯合公司攝制的、李連傑主演的《少林寺》真正掀起了武術動作片的第三次高潮。在這期間,大量的武術動作片題材的影片誕生了,如1983年的《少林寺弟子》、《武當》、《武林志》等;1984年的《自古英雄出少年》、《木棉袈裟》、《大刀王五》等。同時,武術動作片有了將動作片與民族文化相融和的意韻。
由中國內地所引發的武術動作片與香港和台灣的武術動作片有一定的不同之處。即相比較而言,在敘述故事的前提下,更多的表現了一種民族傳統文化的內涵和思想的熏陶。
步入90年代,香港的武術動作片又有了一個新的篇章,1992年的《新龍門客棧》、1993年《東方不敗》、《獅王爭霸》等對中國電影具有較大的影響。尤其是間隔了半個多世紀的《火燒紅蓮寺》,在1993年又拍了第20集的連續系列。以及1994年的《天龍八部》等等,都對武術動作片的第三次高潮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所有的武術動作片中,以出生於廣東佛山的黃飛鴻的武術生涯為題材的武術動作片達到了空前的程度。從1949年的《黃飛鴻傳》至今,已有了100餘部關於黃飛鴻武術生涯的故事片。
㈥ 建國後拍攝的歷史題材影片有哪些
什麼建國大業。。建黨偉業。。都可以看作歷史影片的!!
㈦ 新中國成立以後某段時期的歷史題材電影有什麼
抗美援朝電影《英雄兒女》、《上甘嶺》、《奇襲》,等等。
㈧ 中國電影電視發展歷史
自1905年中國第一部電影《定軍山》的誕生到2019年,中國的電影已走過了整整114年的歷程。在這百年的中國電影歷史長河中,中國電影的發展史離不開中國武術的熔入。
中國電影第一個產業時期是1922年—1937年。上世紀20年代,已經開始向私營化的產業發展,當時社會的資本環境與行業內的准備日漸成熟,民族工商業獲得了空前的機遇得以迅猛發展,個人/社會資本,更准確地說是「游資」的逐漸充盈,使得很多資本家們投資的目標開始瞄準電影這一新興行業。在這個行業里,人才和技術上的儲備正在豐滿,張石川、鄭正秋、羅明佑、黎民偉和後來的邵氏兄弟等一批電影人都是從搖籃期走過來的先驅者,他們各自不同程度地涉獵了電影行當中創作、製片甚至發行、放映幾個方面,所積攢下來的經驗使之成為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的電影中堅。在技術上,初期設備使用和攝制過程都要依靠外國技術人員,但有了像羅永祥、董克毅、吳蔚雲等最早的一批技術人才的加盟,這一局面很快就被打破。具備了上述條件,以1922年明星公司成立為標志,電影公司迅速增長,到1924—1926年達到了高峰,據統計中國共開設有175家電影公司,僅上海一地就有141家。
1937年後,上海電影業因時局波動而變化,以「明星」消亡、「聯華」解體、「天一」南遷為標志,老影業逐步消亡。中國電影史上的一個黃金歲月和產業蓬勃時期在抗戰炮火聲中戛然而止。1945年抗戰勝利,憋了一肚子勁兒的電影人拍出了一批以《小城之春》為代表的傑作。1949年2月,經過短期的籌備,在建國前夕的4月上旬,電影管理局在北平成立,隸屬中共中央宣傳部領導,袁牧之任局長。電影局成立後的第一個任務就是建立國家電影製片廠。1950年,列寧和斯大林同志說著一口東北味兒普通話的蘇聯片《列寧在十月》上映。從此配音譯製片變成中國電影的重要組成部分。
進入21世紀後,對於電影業市場化的確定和認知,已經在全行業達成了思想的統一,但客觀上講這是經歷了一個過程的。1993年,10部「分賬大片」的引進和1999年中美談判結束,中國加入WTO開始進入倒計時,這兩大事件都著實給尚處於懵懂之中的中國電影業上了「市場」的一課。與狼共舞,是中國電影不得不做出的選擇,在與國際接軌的不斷磨合中,才能漸漸地觸摸到市場的脈搏。「打破橫向的區域界限,打破行業割裂狀態,在大市場、大規模、全方位和全行業的基礎上,進行縱向資產聯營,進而重組市場,實現符合電影發展規律的新格局。」2001年,隨著市場觀念的深入人心,「院線制」的建設規劃被提上議程,12月18日出台了《關於改革電影發行放映機制的實施細則》,經過2002、2003兩年的強力推動,到了2004年,「中國已建成的36條電影院線,加入影院已經達到1188家,銀幕數為2396塊,比院線成立初期增加了316家影院和815塊銀幕。票房收入超過2000萬元的影院有5家,超過1000萬元以上的達到了15家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