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國古代政治制度演變趨勢是什麼
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
一、西周時期的政治制度
1.西周政權的建立與滅亡:【拓展】
①建立: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紂滅商,建立西周,定都鎬京
②滅亡:公元前771年,王權衰微,加之幽王昏庸,為西北少數民族犬戎所滅
③後續:公元前770年,平王將都城由鎬京遷到了洛邑,東周(分為春秋、戰國)開始
2.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以自然經濟為基礎)
(1)分封制:
①目的:鞏固周王朝統治【「封建(封邦建國)親戚,以藩屏周」】
②含義:分封制又稱封邦建國,是西周實行的地方政治制度。周天子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別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貴族,讓他們建立諸侯國,拱衛王室;自諸侯之下又層層分封(天子—諸侯—卿大夫—士)
③諸侯的權利與義務:
A、權力:諸侯在領地內具有較大獨立性,可以設置官員、建立武裝、征派賦役等。
B、義務:為天子鎮守疆土、隨從作戰、交納貢賦和朝覲述職
④影響:前期加強了天子對地方的統治(非加強中央集權),擴大了統治區域,鞏固了周王室的統治,
由於諸侯具有較大獨立性,西周後期隨著兼並戰爭開始,王權逐漸衰微
⑤瓦解:A、諸侯具有較大獨立性
B、隨著生產力的發展,井田制瓦解(根本原因)
⑥演變歷程:①西周確立(盛行),西周後期,分封制受到破壞;②春秋時期楚王問鼎是對分封制公開挑戰,分封制走向崩潰;③戰國時期廢除,秦統一後決定在全國范圍內廢除分封制;④西漢前期死灰復燃。
(2)宗法制:
①目的:鞏固分封制形成的統治秩序,解決貴族之間在權力、財產和土地繼承上的矛盾。最終以保證王權的穩定②含義:按照血緣宗族關系分配政治權力、維護政治聯系的制度。形成了天子-諸侯-卿大夫-士的等級秩序③最大特點:以嫡長子(正妻長子)繼承製為核心,確立起嚴格的大宗小宗體系,兩者既是家族等級之分,又是政治隸屬關系。④影響:保證了貴族在政治上的壟斷和特權地位,也有利於統治集團內部的穩定和團結。【對社會生活的影響:注重家庭建設、提倡尊老愛幼、過分重視人情關系、人為劃分遠近尊卑,和現代平等、法制意識有些違背。(尊宗敬祖、重男輕女)】⑤與分封制關系:宗法制是分封制實行的基礎,在家族、家庭內宗法制起主導;上升到國家層面,分封制起主導。它們互為表裡,相互依存。
3.西周時期政治制度的特點:
①神權與王權相結合(祭祀)②最高執政集團尚未實現權力的高度集中
③以血緣關系為紐帶形成國家政治結構.(最基本的特點)
二、秦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
1.秦朝的統一:①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統一六國,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封建大一統王朝----秦朝,定都咸陽②意義:結束了諸侯割據混戰局面,開創了中華民族國家統一的新紀元
2.皇帝制度:①由來:三皇五帝中各取一個字構成了皇帝.②皇帝制度的基本內涵:皇帝獨尊、皇權至上、皇位世襲③影響:秦始皇首創的皇帝制度是中國封建專制制度的重要特徵
3.中央官僚機構與郡縣制:(1)中央官制:①三公:丞相:皇帝的助手,百官之長,協助皇帝處理全國的政務。御史大夫:副丞相,負責執掌群臣奏章,下達詔令,監察百官.太尉:負責全國軍事事務,在秦虛設。
②丞相之下設九卿,分別掌管各項具體政務,它們是中央政府的職能部門。
(2)郡縣制:①由來:春秋時期,就已有縣和郡;商鞅變法時,廢分封,行縣制。秦統一後,在全國廢除分封制,實行郡縣制②內容:地方政權機構分郡縣兩級。郡,最高的地方行政機構。郡守和縣令都由皇帝任免。③特點:與分封制相比較,最主要的差別在於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郡縣長官由皇帝任免,不得世襲。④郡縣制是中國古代地方政治制度的創新,極大加強中央集權,是官僚政治代替世襲貴族政治的重要標志.
4.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
⑴背景:①政治:秦始皇完成了中國的統一;②理論:韓非子法家思想奠定理論基礎;
③實踐:吸取分封制的教訓;商鞅變法,開始實行中央集權制度
④封建自然經濟具有分散性,要求有一個強有力的中央政權
⑵組成: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郡縣制度的設立,標志著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確立。
三、漢到元政治制度的演變
1.漢初郡國並行制:
①西漢初年,在地方上繼承秦朝的郡縣制,同時又分封諸侯王國,郡國兩制並行。(郡縣制和分封制同時實行)②郡國並行制不利於中央集權,從景帝到武帝時開始逐步削弱王國勢力。③漢武帝時頒布「推恩令」,解決王國問題,中央集權得到加強
2.漢朝至唐朝的選官制度:
(1)察舉制:
①兩漢選官主徑
②目的:適應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封建國家統治的需要
③方式:自下而上
④標准:孝廉(品行)
(2)九品中正制:
①魏晉南北朝時期
②標准:門第進行選拔,朝廷要職多由世家大族擔任。
(3)科舉制:
①建立:隋時,隋文帝廢除九品中正制,開始採用分科考試的方法選拔官吏。隋煬帝時,政府開始設立進士科,科舉制形成。
②發展:唐宋元各朝繼承並完善了科舉制。③作用:有利於打破特權壟斷、擴大官吏人才來源、提高官員文化素質;大大加強了中央集權。這一制度為歷朝沿用,影響深遠。
【補充:科舉制的評價】
(1)積極作用(前期—隋唐宋元時期):①有益於擴大和鞏固封建統治的政治基礎;②廣大庶族地主通過科舉入仕做官,給封建政權注入了生機和活力;③有利於形成高素質的文官隊伍;④營造了中華民族尊師重教的傳統和刻苦勤奮讀書的氛圍。⑤促進了文學的繁榮,如唐朝以詩賦取士,促進唐詩繁榮。
(2)消極作用(後期—明清時期):
①明清實行八股取士,從內容到形式嚴重束縛了應考者,使許多知識分子不講求實際學問或束縛了知識分子的思想。②八股取士所帶來的脫離實際的學風,對學術文化產生了極為消極的影響。③清末阻礙了科學文化的發展,是近代中國自然科學落後的重要原因之一。④不利於知識創新,更不利於創新型人才的培養
3.唐朝三省六部制:
①中書省(負責草擬和頒布皇帝詔令),門下省(負責審核政令),尚書省(執行政令)
②評價:相權一分為三,加強了皇權;三省分工合作,有利於提高行政效率,減少君主專制下重大決策的失誤性。是中國古代中央政治制度的重大創新。
4.元朝的行省制:
①背景:元朝地域遼闊;吸取了宋代地方無權,人浮於事的局面。
②內容:除河北、山西、山東由中書省直接管理外,地方上設置行中書省(行省),行省是地方的最高行政機構。
②作用:是我國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改革,便利了中央對地方的管理,有利於加強中央集權,鞏固了多民族國家的統一,是我國省制的開端。
四、明清君主專制的加強
1.明朝宰相制度的廢除與內閣的出現:
(1)宰相制度的廢除:
①原因:朱元璋鑒於歷史上宰相專權亂政,妨礙皇帝行使權力的教訓,為穩定和鞏固封建政權②標志:1380年明太祖以「謀危社稷」罪名,誅殺胡惟庸,同時廢除中書省和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國政務,直接對皇帝責。
③影響:A中國宰相制度從此被廢除,標志著皇權對於相權的斗爭中取得了徹底的勝利;缺少制約皇權機制,君主專制達到了新的高度。B.導致皇帝政務繁多,身心疲憊。
(2)內閣的出現:
過程:A.明太祖,設置殿閣大學士,作為侍從顧問,但很少參決政事;B.明成祖朱棣選拔翰林院官員入值文淵閣,參與機密事務決策,內閣制度正式確立。(沒有決策權)C.明宣宗時期,內閣大學士被授予替皇帝批答大臣奏章的票擬權。(沒有決策權)③特點:①內閣始終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級的行政機構或決策機構,而是為皇帝處理國政的內侍機構;②閣臣的升降由皇帝決定,職權大小依皇帝旨意而定。④評價:①無獨立決策權、行政權,完全依附於皇帝;②內閣大學士隨時因皇帝個人愛憎而升降;③是君主專制強化的產物,不可能對皇權構成制約作用;
中西方內閣之區別:①性質:中國明朝內閣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級的行政或決策機構,而是皇帝的侍從咨詢機構,無決策權;西方內閣是行政機構。②官吏任免:中國明朝閣臣的升降由皇帝決定,職權大小依皇帝旨意而定;而西方由議會選舉中獲勝的最大黨組織內閣;對議會負責。③實質:中國明朝內閣制是封建社會君主專制的產物;而西方內閣制是資產階級民主制度的產物。
2.清朝設軍機處的設置:①原因:加強皇權,及時處理西北戰事。②內容:雍正帝設軍機處,由皇帝選擇親信的官員充任軍機大臣,軍機處機構簡單,辦事效率較高,政策決策封閉性的特徵也更為明顯。③軍機大臣「跪受筆錄,承旨遵辦」,標志著君主專制達到了頂峰。
五.古代中國政治制度的特點:
1.古代中國政治制度的演變過程與歷史特點:
演變過程:禪讓制(原始社會後期)—王位世襲制(夏商時期)——分封制和宗法制(周)—中央集權制度(古代中國政治制度的核心,戰國商鞅變法開始,秦朝正式開創,經過歷朝發展完善,到明清時期達到頂峰,延續了兩千多年)。
演變特點:
(1)分封制和宗法制:(見前)
(2)中央集權制度:
①中國古代基本的政治制度是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其最大特點是權力高度集中,以至高無上的皇權為核心;人治大於法治。
②.一直存在皇權與相權、中央與地方的矛盾,但專制主義制度和中央集權制度發展的趨勢不斷加強,中央在對地方的矛盾最終在北宋解決。皇權與在對相權的矛盾在明朝解決。
③政治制度和倫理道德相結合,儒家思想占據統治地位,長期影響政治制度。
2.中央集權制度的歷史作用與社會影響:
⑴歷史作用:徹底打破了傳統的貴族分封制,奠定了中國兩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為歷代封建王朝所沿用。
⑵社會影響:
積極(主要在封建社會形成和上升時期):①有利於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建立、鞏固和發展②有利於維護國家統一與領土完整,③能有效地組織人力、物力和財力從事大規模的生產活動和經濟建設,有利於社會經濟和文化的發展。④在統一的環境下,有利於民族的融合。
消極(尤其是在封建社會的衰退時期):①君主專制容易導致暴政並且派生了大量的官僚隊伍,使政治黑暗,腐敗.②思想上的控制使科學和文化的發展嚴重的滯後.③在封建社會末期阻礙了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使中國落後於西方。(雙重影響並存、地位前後不同)
❷ 中國古代政治制度有怎樣的演變趨勢
原始社會制度(遠古---夏朝的建立分封制)------奴隸制度(春秋末期)---------封建社會制度(戰國的正式確立----清亡)
簡述;
民族是從原始部落民族上萬年的發展直至夏朝建國前是原始社會制度。
而隨著夏啟建立中國第一個朝代時,奴隸制度也隨之登上了中國歷史的舞台並表示確立直到春秋木末期封建奴隸制度的逐步瓦解。而封建社會制度在春秋末期的緩慢建立以及在戰國制度確立直到清朝的覆滅,可以毫不誇張的說,封建社會制度對中國歷史有著重大的影響,中國古代的科技成就幾乎都是在封建經濟最高峰時所創造出來的。封建社會制度所一直伴隨的君主集權制度在封建社會達到了最高峰,同時也對中國的歷史有著深遠的影響。
發展歷程:
戰國時期初步形成:
法家代表韓非子提出建立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制國家的主張;
商鞅變法建立縣制,初步確立了君主集權的政治體制。
秦朝正式建立: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正式建立了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最高統治者稱皇帝,總攬全國軍政大權;中央設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軍事和監察;地方實行縣制。
西漢鞏固:漢武帝解決了王國問題,實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確立了專制主義中央集權政治制度的理論基礎。
隋唐完善:創立科舉制,有利於選拔人才,提高行政效率,擴大了統治基礎,使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進一步完善。
北宋加強:北宋初年,「杯酒釋兵權」解決兵權的問題;將地方的政權、財權和軍權收歸中央。中央集權制度進一步加強。
元朝新發展:為了加強封建統治和對遼闊疆域的管轄,
在中央設中書省,地方實行行省制度這是加強中央集權的新舉措。
明清達到頂峰(衰落):明朝中央廢丞相,權分六部;地方廢行省,設三司;設立廠衛特務機構;實行八股取士。清朝沿用明制,設軍機處,大興文字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達到頂峰。
❸ 中國古代政治制度有怎樣的演變趨勢
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演變趨勢,在中央表現為君主專制的不斷強化,在地方表現為中央集團的不斷強化.此間雖偶有反復,然其總體趨勢不變.
1、奴隸社會
(1)奴隸制度的基礎:奴隸主佔有生產資料和奴隸(統治基礎是奴隸主,而非奴隸)
(2)發展過程:夏建立,商發展,西周強盛,春秋瓦解(
3)主要體現王位世襲取代禪讓制:禹建夏,死後傳位於啟,私有制發展→權力上 「天下為家(私)」分封制目的:鞏固統治(各種政策的共性,只需記住針對性「性質」、「朝代」即可)內容:分封王族+功臣+先代貴族(冊封「井田」)主要封國有魯、齊、燕、衛、宋、晉受封諸侯服從、納貢、作戰(嚴守封地地域,烽火救主)基礎:井田制影響:固統拓疆 統治階級內部等級秩序(4)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的春秋戰國時期特徵:
大變革,奴隸社會→封建社會根本原因: 鐵器、牛耕 →私田增多 →井田制瓦解(生產力發展) → (生產關系變革)爭霸戰爭(生產力發展引起實力變化)→分封制崩潰(「禮樂征伐自諸侯出」)途徑:變法運動實現(非革命),但是漸變——商鞅變法,商鞅亡,法立2、封建社會(1)戰國時期——變法運動確立封建制度背景:生產力發展→新興地主壯大(奴隸主貴族+軍功+商人)→保住利益結果:百餘年各國變法,最終確立封建制度突出表現:秦商鞅變法內容——第一次——民為什伍,行連坐法;重農抑商,獎勵耕織;軍功受爵,貴族同樣;「燔詩書明法令」.第二次——統一度量衡;廢分封,行縣制;開阡陌,廢井田,土地私有.影響——廢奴隸主貴族特權;促封建經濟發展;加強新興地主階級中央集權;商鞅死後,法家思想在秦國仍占統治地位;秦國強盛,統一六國奠基;
(2)秦朝——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確立目的:鞏固統一局面,強化統治主要內容:皇帝(總攬政經軍大權,任免百官);中央三公——丞相(輔帝)、御史大夫(監察)、太尉(軍事);地方——廢分封,行郡縣,縣下設鄉、里法律制度——參照六國律令制訂頒布秦律,通行全國,影響後世,體現地主階級意志核心特徵:地方權力集中中央,所有權力集中皇帝一人影響:兩千年沿襲;利封建政治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利祖國疆域奠定和鞏固統一,促成華夏族為主體的中華民族形成;加強統治力量,使人民處境日趨惡劣.
(3)兩漢——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初步發展①監察制度:刺史制度目的:進一步強化集權,加強中央對地方的控制內容:(漢武帝後期)分13州為監察區,級別不高但代表中央,監察諸侯王和地方高官;東漢時監察權進一步加強,逐步增加地方行政權和軍權;東漢末改「州牧」,為州最高長官影響:利皇帝控制地方官僚,強化君主專制中央集權②地方建制——郡縣制與封國制的並存「郡國並行」危害:王國如割據,勢力膨脹影響中央集權漢武帝解決措施:「推恩令」內容——嫡長子繼承諸侯王位,其他子弟分割王國部分土地為列侯,列侯歸郡統轄結果——王國越分越小,中央集權加強「附益之法」內容——限制諸侯王活動,不許招結賓客;只能衣食租稅,不得參與政事結果——諸侯王問題進一步解決,中央集權大大加強③選官制度——察舉制目的:適應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封建國家統治的需要內容:察舉(由下而上推選人才為官);徵召(自上而下選拔人才為官)作用:鞏固漢朝政權,推動社會發展發展:東漢時重孝廉一科,根據人才在地方上的聲望,稱鄉舉里選;隨地方豪強勢力發展,門第族望成為選舉依據,累世公卿的世家地主因此形成發展
(4)三國兩晉南北朝選官制度——九品中正制 特點:初注重人品人才→後注重門第
(5)隋唐——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完善三省六部制內容:中書省(草擬和頒發);門下省(審核,不可行則駁回);尚書省(執行,下轄六部);三省為中央最高政府機構,其長官皆為宰相(設政事堂為辦公地點,採取集體議事制度)特點:相互牽制和監督,提高行政效率,加強中央的統治力量;相權削弱,利皇權加強影響:中國官制史上重大變革,為歷朝沿用;具體內容有變,目的實質相同;標志封建政治制度的成熟;選官制度——科舉制內容:隋文帝廢除九品中正制,開始採用分科考試的方法選拔官員;隋煬帝始建進士科,科舉制形成;唐朝繼承和完善——貞觀時,增科目,以進士、明經為主;武則天時,大增取士;人數,首創武舉和殿試;開元時,高官主考,提高地位,成定製;特點:打破士族壟斷仕途的局面,使庶族地主通過科舉考試有機會參政;擴大選官范圍,提高官吏文化素質;選拔人才任命官吏的權力集中到中央,大大加強中央集權,利政局穩定;促進教育與文化發展影響:歷朝沿用至清末(1905年廢除);內容有變,實質相同,到明八股時僵化;且影響周邊國家(朝、日、越)軍事制度——府兵制和募兵制府兵制——內容:隋文帝時沿襲南北朝府兵制同時加以改革,「寓兵於農」「兵農合一」;唐太宗時調整和健全,增加了軍府的數量;武則天時,隨著均田制的破壞,農民得不到土地,府兵制難以維持;開元年間崩潰經濟基礎:均田制(因均田制破壞而結束);作用:有加強中央集權的一面,但農民負擔沉重募兵制——內容:唐玄宗時實行;國家招募士兵,供給衣食,免賦役;士兵為職業士兵,兵將間有隸屬關系影響:兵將間隸屬關系導致藩鎮的形成和割據(
6)五代遼宋夏金北宋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內容:集中軍權(解除禁軍大將兵權「杯酒釋兵權」;三分禁軍統領權,皇帝直接控制;兵將分離,互相牽制;更戍法;「強干弱枝」「內外相制」);集中行政權(中央三分相權,加強皇帝;地方文臣為知州,通判監督知州,知州通判聯合互相牽制);集中財權(轉運使將地方賦稅留部分開支後轉運中央,削弱地方割據物質基礎);集中司法權(中央派文官擔任地方司法人員;死刑中央復審核准)特點: 針對「藩鎮太重,君弱臣強」下手,分散軍權,並削弱地方割據相應條件影響:有力阻止地方割據;積貧積弱——冗官冗費;將帥配合不好,戰鬥力下降;地方財政國難;邊患不斷威脅,處劣勢②軍事制度——設樞密院為最高軍政機關,長官為樞密使;設三衙(殿前都指揮使司、侍衛親軍馬軍都指揮使司、侍衛親軍步軍都指揮使司),樞密院與三衙分握發兵權與管兵權.③選官制度——科舉制的發展表現:程序嚴格,殿試為定製,皇帝直接掌握錄取權;科目減少,進士科最主要為糊名制;錄取名額大增作用:擴大政權基礎,加強中央集權改革:王安石變法時,廢明經諸科,進士科棄詩賦,考經義、時務策;設明法科,考律令斷案④少數民族政權獨特的政治制度——遼「蕃漢分治」的政治制度:適應了當時社會經濟政治發展不平衡的現實,有利於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金的猛安謀克制:是一種兵農合一的制度,對金的社會發展起了重要作用
(7)元——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繼續發展行省制度目的:控制空前遼闊疆域,固統內容:中央——中書省(最高行政機關,行宰相權;直轄晉、冀、魯;與唐中書名同職權不同)、樞密院(最高軍事機關)和御史台(最高監察機關);宣政院(宗教和西藏);地方——行中書省(行省或省),中央派官吏影響:後世行政區劃基本以此為基礎對邊疆的有效管理:雲南設省;西藏宣政院轄地;台灣澎湖巡檢司;嶺北行省;遼陽行省
(8)明清——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空前強化君主專制空前強化特點:封建制度衰落,為維護統治,全面強化中央集權,尤以加強皇權為核心表現:明:中央——廢丞相權分六部,六部直接對皇帝負責;地方——三司分權(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揮使司),各行其職,互不從屬,直接受控於中央有關部門軍事——五軍都督府統兵,兵部奉旨調兵,皇帝臨時點將法律——制定《大明律》,增加經濟立法,量刑「重其重罪,輕其輕罪」廠衛特務機構;選官制度——八股取士,文化專制,禁錮人們思想清:初保留滿洲貴族組成的議政王大臣會議;康熙設南書房;雍正設軍機處,軍國大事全憑皇帝裁決,軍機大臣「跪受筆錄」傳達皇帝旨意,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發展到頂峰影響:前期利於穩定經濟發展,抵禦外患;後期壓制人民,政治腐敗,抑制科學文化資本主義萌芽,阻礙社會發展,消極突出實質:封建制度衰落的表現對邊疆的有效管理西藏——明:設烏思藏都司;建立僧官制度(封賜各教派首領,法王是最高僧官,各級僧官朝廷任免)清:確立冊封制度(歷世達賴和班禪須經中央政府冊封);設駐藏大臣,代表中央,與達賴班禪共管西藏,中央政府對西藏管轄加強西南地區—— 明:土司制度(任用當地首領,職位世襲,家族統治色彩)和開始部分(滇、貴、桂、川) 「改土歸流」(以不世襲、有任期、品級的流官取代世襲土司)清:平定「三藩之亂」後,大規模「改土歸流」評價:利統一多民族國家鞏固發展;加強中央對西南少數民族地區地統治;改變了當地落後閉塞、割據紛爭→促進各族經濟文化交流地方——實行督撫制度③軍事——八旗制度:兵民合一的社會組織;對女真族的興起和發展起著重要作用;漢軍綠營兵制度3、實施專制中央集權制的目的:(1)實施階級壓迫:控制人民(習慣強調)(2)調整統治階級內部矛盾:完善秩序(習慣忽視)(3)根本目的:維護封建統治,加強君權4、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發展的總趨勢和總特徵(1)總趨勢:秦漢形成,隋唐完善,明清頂峰(北宋前進步性居主流,北宋後消極突出)(2)總特徵:歷代具體措施各異,但有明顯共性(繼承性)和特性(發展性)5、評價(1)客觀進步作用:維護多民族國家統一發展;穩定社會,經濟文化發展;中外正常經濟文化交流;明清抵禦外來侵略(2)消極作用:對人民政治壓迫經濟掠奪;思想文化專制,抑制科技發展,落伍;阻礙資本主義萌芽發展,延緩封建制度瓦解
❹ 中國古代政治制度演變過程中的發展趨勢
中國古代政治制度演變過程中的發展趨勢
原始社會制度(遠古---夏朝的建立)------奴隸制度(春秋末期)---------封建社會制度(戰國的正式確立----清亡)
簡述; 民族是從原始部落民族上萬年的發展直至夏朝建國前是原始社會制度。而隨著夏啟建立中國第一個朝代時,奴隸制度也隨之登上了中國歷史的舞台並表示確立直到春秋木末期封建奴隸制度的逐步瓦解。而封建社會制度在春秋末期的緩慢建立以及在戰國制度確立直到清朝的覆滅,可以毫不誇張的說,封建社會制度對中國歷史有著重大的影響,中國古代的科技成就幾乎都是在封建經濟最高峰時所創造出來的。封建社會制度所一直伴隨的君主集權制度在封建社會達到了最高峰,同時也對中國的歷史有著深遠的影響。
1.發展歷程:
戰國時期初步形成:法家代表韓非子提出建立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制國家的主張;商鞅變法建立縣制,初步確立了君主集權的政治體制。
秦朝正式建立: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正式建立了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最高統治者稱皇帝,總攬全國軍政大權;中央設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軍事和監察;地方實行郡縣制。
西漢鞏固:漢武帝解決了王國問題,實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確立了專制主義中央集權政治制度的理論基礎。
隋唐完善:創立科舉制,有利於選拔人才,提高行政效率,擴大了統治基礎,使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進一步完善。
北宋加強:北宋初年,「杯酒釋兵權」解決兵權的問題;將地方的政權、財權和軍權收歸中央。中央集權制度進一步加強。
元朝新發展:為了加強封建統治和對遼闊疆域的管轄,在中央設中書省,地方實行行省制度。這是加強中央集權的新舉措。
明清達到頂峰(衰落):明朝中央廢丞相,權分六部;地方廢行省,設三司;設立廠衛特務機構;實行八股取士。清朝沿用明制,設軍機處,大興文字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達到
頂峰。
評價:
(一)雙重作用。積極作用:①有利於多民族封建國家的建立、鞏固和發展,有利於維護祖國統一與領土完整。如:秦朝、清朝前期維護國家統一。②能有效地組織人力、物力和財力從事大規模的生產活動和經濟建設,有利於社會經濟發展。如秦朝修築長城、隋朝開鑿大運河。③在統一的環境下,有利於各民族的融合,又利於各地的經濟文化交流。如元朝的民族融合。消極作用:①專制容易形成暴政、腐敗現象,是阻礙歷史發展的因素。如秦朝暴政。②思想上表現為獨尊一家,鉗制了思想,束縛了文化。如漢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清朝「文字獄」。③在封建社會末期,阻礙了新興的資本主義生產關系萌芽的發展。如明清時期。
2.特點:
1、夏商周時期我國政治制度的主要內容是宗法制,這一時期政治制度的發展呈現以下特點:在王位和爵位的繼承上實行世襲制;在地方管理上實行分封制;在王族內部實行以嫡長子繼承製為特點的宗法制。
2、秦國統一了六國後建立了秦朝。秦朝創立了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初期主要呈現以下特點:以皇帝為中心形成從中央到地方的統治機構;官位不世襲,實行俸祿制度,由皇帝任免;官職有明確分工,既互相配合,又相互牽制。
3、「漢承秦制」,由漢至元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逐步發展,主要呈現以下特點:皇權不斷加強,相權不斷受到制約而削弱;中央權力不斷加強,地方權力不斷削弱。
4、明清時期,轉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發展到頂峰,主要呈現以下特點:廢丞相、設內閣和六部、增設軍機處;中央機構的設立和職權完全服從專制王權的需要;廢行省,設三司,直接隸屬中央,中央對地方控制進一步加強;大興文字獄,八股取士,思想文化專制不斷加強。
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核心就是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不斷發展和加強一直在推動著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發展,從歷史上可以看出,每一次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尤其是皇權的加強,都標志著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一次重要發展,最終以清朝軍機處的設立作為中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發展到頂峰的標志,而中國古代政治制度也發展到了自身的最高點。
詳解;
一、原始社會政治制度
原始社會是指170萬年前——公元前21世紀的上百萬年時期。由於人類在這個時期處於進化階段,主要活動是找食物求生存,很少政治活動。原始社會時期分為原始群時期和氏族公社時期兩個階段。
原始群時期,人類社會組織是以血緣為紐帶組成的,比較鬆散,他們的主要活動就是共同勞動,共同抵禦猛獸和自然災害,共同消費,生活很簡單,無政治制度可言。
氏族公社時期,由於人類的進步,由於生產和生活的需要,逐漸開始產生具有政治性的制度。在氏族公社之母系氏族時期,政治制度特點是:婦女在公社中處於支配地位,世系從母系計算,實行共族共財制,財產由母系繼承。歷史發展到父系氏族公社時期,政治制度有了長足的進步:男人在公社中處於支配地位,世系從父系計算,實行財產公有制,財產由父系繼承。在這一時期出現了著名的軍事民主制度和禪讓制。隨著生產力的發展,生產關系也在進步,原始社會財產共有制開始被破壞,產生了私有制,從而中華民族進入了更高的一個社會時期——奴隸社會時期。
二、奴隸社會時期的政治制度
中華民族在奴隸社會時期發展了大約1000年(公元前21世紀——公元前11世紀),經過了夏朝和商朝兩個朝代,創造了璀璨的物質和精神文明。這個時期的政治制度特點有如下幾方面:
1、王位世襲制度——中國從夏朝大禹傳位於子開始,就奠定了中國兩千年來的政治制度的基調——王(皇)位世襲。王位世襲制度的確立是我國古代史上的一件大事件,他標志著氏族公社制度的瓦解,保護私有制度和剝削階級的國家機器已經產生。
2、各具特色的政府組織形式——自從夏朝由禪讓制變為世襲制後,國家產生了,階級也產生了,為了維護本階級的利益,國家機器必然產生。夏朝和商朝的國家組織既有相同點又各有特色。王稱天子,王下有百官。又有法律和刑罰,用於鎮壓奴隸的反抗行為。它們的不同在於百官的稱呼和刑法的種類。
3、建立在相同的經濟基礎之上的政治制度——他們有著相同的經濟基礎,那就是土地私有制,奴隸主統治和剝削奴隸。當奴隸制嚴重阻礙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的時候,由代表先進生產力的周王朝滅亡了奴隸制的商朝,使中國歷史進入到封建社會時代。
三、封建社會時代的政治制度
從周朝開始的封建社會在中國延續了3000多年,既創造過輝煌的成就,也由於其強大的保守勢力,嚴重的阻礙了中國發展的進程,最終落後於世界,導致了百年的屈辱。在這幾千年裡,政治制度大同小異,一脈相承。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秦始皇式的法家政治統治——高度專制的中央集權制度;周公、孔孟仁義之道的思想統治——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三綱五常的儒家思想。其總的特點及變化情況論述如下:
1、至高無上的皇帝制度。雖然周朝的天子自稱為王,但實際就是皇帝,皇權是至高無上的。周王是最高的統治者,他既是中央機構的首領,也是諸侯的共主。他採取「分土封侯」的宗法制度和政治制度相結合的方式來統治天下。在秦始皇統一中國後的兩千年來,天子稱皇帝,仍然是國家的最高統治者,擁有最大的權力,既是國家的首領,也是宗族的首領。「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2、諸侯分封制。自從周武王滅了商朝後,把全國疆域分封給兄弟兒孫和功臣開始到清朝鴉片戰爭為止,歷朝歷代的帝王為了使自己家族一統萬世,都會分封自己的伯叔、兄弟、姊妹、兒孫。因為分封諸侯導致過很多的內部戰爭,最終使得從擁有一方統治權的諸侯被削弱為只享有衣食稅收權的空爵!
3、三公九卿制——三省六部制的中央機構制度。幾千來,中國中央機構總的來說是遵行了秦始皇的三公九卿制的模式。即使是從隋唐開始及其以後的三省六部制也是遵行其道的。只是結合各自時期統治需要略有變化而已。
秦始皇時的三公:百官之首的丞相;總管軍事的太尉;主管監察的御史大夫。九卿:掌管宗廟禮儀的奉常;掌管宮殿警衛的郎中令;掌管宮門屯衛的衛尉;掌管御用車馬的太僕;掌管刑法的廷尉;掌管外交和民族事務的典客;掌管皇族、宗室譜系名籍的宗正;掌管財政的治粟內史;掌管山海池澤稅收的少府。「漢承秦制」,漢朝沒有多大改動秦制。後來漢武帝改革,成立了中朝(內朝),進一步加強了中央集權。東漢光武帝對三公九卿製做了大的改動,成立了尚書台,使得三公名不副實,出現了「雖置三公,事歸台閣」的情況。此後經過魏晉時期和南北朝時期,三公九卿制逐漸向三省六部制過渡,最終在隋朝形成三省六部制,並一直延續到清朝。其間雖小有改動,但是本質相同,萬變不離其宗。
三省:尚書省、中書省、門下省,各省長官為丞相。六部是: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各部長官為尚書,副官為侍郎。三省六部之官員就如三公九卿一樣掌管著全國的一切權力。
4、郡縣制。郡縣制開始於秦朝,是商鞅變法的成果,是歷史發展的產物,是加強中央集權的需要!從秦始皇推行郡縣制開始,兩千年來,各個朝代都遵行不悖。雖然幾經變換,從郡縣制——州縣制、——省府縣制,但是這是一脈相承的。郡縣制開始於秦始皇,結束於南北朝之北周。州縣制開始於隋朝,直用到清末。省、府(州)、縣制開始於元朝,延續到清末。
時至今日,我們仍然在延續著上面的制度。
,表現並不突出,所以不涉及。
三、政治制度與倫理道德相結合,儒家學術思想長期影響古代政治制度。這部分的相關知識,在《歷史3(必修)》中有專門的討論,本課也不予展開。
四、貴族特權和官僚主義
❺ 中國古代政治制度演變的趨勢
中央權力削弱地方權力,君權削弱相權。
❻ 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發展變化的趨勢是什麼
趨勢如下:
分封制,以西周為代表,秦漢雖有分封(漢朝),但是自武帝起逐漸加強中央集權,唐宋繼續加強中央集權,改革中央和地方的溝通,如唐朝的都護府和宋朝的節度使。明朝乾脆廢除宰相,藩王侯爵無兵權。但是明朝為了加強內廷勢力,大力發展宦官勢力,導致閹禍不斷。總之,中央集權到明朝時已至頂峰。
中央集權的發展歷程:
戰國時期初步形成,法家代表韓非子提出建立君主專制中央集權的國家主張;
秦朝正式建立中央集權制度,最高統治者稱皇帝;
西漢鞏固,漢武帝實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確立了中央集權的理論基礎;
隋唐完善,創立科舉制,提高行政效率,擴大統治基礎;
北宋加強,將地方財權、軍權收歸中央;
元朝新發展,為了加強封建統治和對遼闊疆域的管轄,在中央設置中書省,地方實行行省制度。
明清達到頂峰,明朝廢黜丞相,權分六部,設置三司,實行八股取士。清朝沿用明制,設置軍機處。專制制度達到頂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