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入黨預備黨員 繼續一份有關 2012年兩會的思想匯報 萬分感謝·~~~
敬愛的黨組織:
三月,「兩會」又一次成為我們關注的熱點話題,作為一名積極分子的我更應該時時關注。「兩會」是我們在生活中應該加以了解的,因為它次次會議、條條議案都是圍繞如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如何讓我們的國家更加富強、社會更加和諧。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經過長期奮斗和實踐報告探索而建立發展起來的。作為中國的根本政治制度,它植根於中國特殊的國情,契合社會主義國家性質,符合廣大人民群眾的共同利益,體現了國家一切權力屬於人民,是中國人民實現民主權利的重要途徑,構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最為鮮明的特點,也從根本上與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政體區別開來。它時刻關注著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真正用實際行動實踐著「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的治國理念。所以我們應該關注兩會中的一些新政策,尤其是那些惠民政策和一些就業政策。
今年兩會是在我國發展進入「十二五」的黃金時期,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滿懷信心地召開本次大會,而開好這次大會對動員全國各族人民緊密團結在黨中央周圍,再接再厲、同心協力、日新月異、開拓創新,為「十二五」時期經濟發展,保證經濟長期平穩較快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爭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繼續奮斗具有重大意義。一是廣開言路,吸取各界各方面的意見集中各方面智慧,修改、完善已有的法律和決策,有助於平衡各方面利益,緩解各方面矛盾,促進社會和諧穩定;二是通過人大議案和政協提案,以及代表委員的呼籲、建議,解決政治經濟和社會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三是對兩會的報道,實際上等於就貫徹落實黨和國家大政方針進行一次全國性的宣傳動員,可以起到增進共識、凝聚力量、提振信心、鼓舞士氣的作用。在上述意義上,一年一度的兩會是用群眾智慧治理國家、用科學發展觀統籌全局的一次生動實踐。從兩會報告中,我們能得到很多啟示,能讓我們更快的成長,更清楚的了解國情,更好的關注未來。它要求我們當代大學生努力學習,刻苦鑽研,提升自我修養與能力,更要求我們了解國情,進而立足國情,立足自身現實,規劃自身發展。兩會只是我國政治事務中的一面旗幟,一個標識和符號。
作為一名大學生,不僅應該關注兩會,更應時時關心時局,傾聽民意,跳出自己的生活圈子,站在一定高度看問題,力爭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作為一名在校的大學生,尤其是一名入黨積極分子,在學好專業知識的同時也有責任和義務參與到「兩會」會議精神的學習當中,積極的在思想,本領,作風上找差距,爭取能夠早日達到一名合格黨員所要求的標准。每年舉行的兩會可以使我在第一時間准確的認識到黨和國家的發展要求和工作方向,及時調整,准確修正自身工作方向。通過學習兩會精神,從而了解國際國內形勢,認清大局,明辨是非,站對立場,堅決擁護黨中央和國家所做出的科學決策。在日常的生活工作學習中自覺踐行兩會精神,自覺履行學生幹部應盡的義務,積極帶動同學參與到兩會精神的學習、討論和實踐中去。
從兩會報告中,我們能得到很多啟示,能讓我們更快的成長,更清楚的了解國情,更好的關注未來。它要求我們當代大學生努力學習,刻苦鑽研,提升自我修養與能力,更要求我們了解國情,進而立足國情,立足自身現實,規劃自身發展。我堅信,在黨中央領導下,一定會把握重要的歷史機遇,繼承和發揚優良傳統,解決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開拓創新,中國必定能贏得寶貴的發展時間,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宏偉藍圖必將變為現實。
以上就是我關於兩會的思想匯報,請黨組織檢查並考驗我。
此致
『貳』 急求,入黨積極分子到黨發展對象的四篇思想報告
尊敬的黨組織:
2007年10月15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京成功召開。這是在我國改革發展關鍵階段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這是一次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大會,通過了新的黨章,選舉新一屆中央領導人,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奮斗。 我認真學習了 「十七大」胡錦濤同志所作的報告深信,隨著新一屆國家領導人的選舉產生和開展工作,我們的國家和社會發展將更上一層樓,中華民族的未來也更加充滿希望。在本屆會議上,選舉產生了新的國家領導人,順利地實現了新老交替,國家領導層變得更加年輕化、知識化與務實化,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後繼有人,這令全國人民感到歡欣鼓舞和振奮人心。我堅信,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領導下,一定會把握重要的歷史機遇,繼承和發揚優良傳統,解決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開拓創新,中國必定能贏得寶貴的發展時間,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宏偉藍圖必將變為現實。
作為一名入黨積極分子,我感到要時刻用黨員的標准來衡量自己,以黨員的條件來要求自己,這樣才能有資格加入這個光榮的組織。報告充分肯定了改革開放的偉大功績和歷史地位。同時報告指出,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抉擇,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復興的必由之路。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改革開放才能發展中國、發展社會主義、發展馬克思主義。改革開放符合黨心民心,順應時代潮流、方向和道路,完全正確,成績和功效不容否定,停頓和倒退沒有出路。這是我們黨對社會上形形色色的思潮作出的明確的響亮的回答,更加鮮明地舉起了我們黨領導全國人民堅持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旗幟,顯示出我們黨在歷史發展的關鍵時刻的領導核心作用。指出,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抉擇,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復興的必由之路。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改革開放才能發展中國、發展社會主義、發展馬克思主義。改革開放符合黨心民心,順應時代潮流、方向和道路,完全正確,成績和功效不容否定,停頓和倒退沒有出路。這是我們黨對社會上形形色色的思潮作出的明確的響亮的回答,更加鮮明地舉起了我們黨領導全國人民堅持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旗幟,顯示出我們黨在歷史發展的關鍵時刻的領導核心作用。科學發展觀,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科學地回答了我們為什麼必須要發展、發展的最終目的、怎樣實現發展目標等一系列當前的重大問題,既反映了黨堅持理論創新,又為努力建設小康社會、促進經濟社會全面發展提供了科學的理論指南。
在思想上,我將繼續不斷加強思想政治修養鍛煉。除了自覺學習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十七大精神外,我計劃經常閱讀有關黨建、黨史及黨員先進事跡的書籍和報刊等,不斷加強對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認識和理解。使本人在工作和學習上有更大的精神動力,做到學以致用,而不盲目;使自己能夠在改革開放的浪潮中能鑒定好與壞、甄別正與邪;自覺抵制腐朽思想和不正之風的侵蝕,從而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我將以實現共產主義理想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堅定信念時刻鞭策、鼓勵自己,使自己對工作始終保持信心和干勁。
以上是我最近在思想、工作、學習等方面的匯報,我將一如繼往地、再接再厲完成自己的工作。請黨組織進一步考驗我。
匯報人:……
2007年10月
『叄』 文化繼承與發展的關系怎樣
(1)繼承是發展的前提,發展是繼承的必然要求。一個民族的優秀傳統迴文化凝聚了該民族世答世代代的創造和智慧,是該民族賴以生存的精神力量,一個民族文化的發展和復興,離不開對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離開對傳統文化的繼承,文化發展就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繼承的目的是為了發展,不能原封不動地承襲傳統,必須要把握時代的脈搏,與時俱進,有所淘汰,有所發揚,從而使文化得到發展。
(2)在繼承的基礎上發展,在發展的過程中繼承。要把握好文化繼承與發展的關系,批判地繼承傳統文化,積極從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建設的實踐中汲取養分,在創造中繼承,在推陳中出新,創造出既具有時代精神,又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新文化。
(3)正確處理文化繼承與發展的關系:在這個過程中,不斷革除陳舊的、過時的舊文化,推出體現時代精神的新文化,這就是「推陳出新,革故鼎新」。
(4)正確處理好文化繼承與發展關系的意義:把握好文化繼承與發展的關系,批判地繼承傳統文化,不斷推陳出新,革故鼎新,才能進行正確的文化選擇,成為自覺的文化傳承者和享用者。
總之一句話: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肆』 關於繼承與發展的一篇議論文
論文關鍵詞:中國傳統文化;發展;傳承
論文提要:對於幾千年來維系中華民族精華之源泉,深蘊著豐富營養成分的中國傳統文化,如何才能在經濟全球化導致的文化全球化的今天得到更好地傳承和發展,筆者認為只有歷史辯證地正視中國傳統文化,重視傳統文化的理論研究、保護傳統文化的物質載體、重構傳統文化的價值體系、採用不同的媒介對傳統文化進行傳播,才能更好地傳承和發展中國傳統文化。
傳統文化是指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和發展起來,保留在每一個民族中間具有穩定形態的文化。中國傳統文化是指以華夏民族為主流的多元文化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融合、形成、發展起來,具有穩定形態的中國文化,包括思想觀念、思維方式、價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禮儀制度、風俗習慣、宗教信仰、文學藝術、教育科技等諸多層面的豐富內容。近百年來,國人對待中國傳統文化的態度是冰火兩重天。上世紀兩次大的文化運動——五四運動、文化大革命,使中國傳統文化遭到滅頂之災,而尤其可悲的是使中國人幾千年形成的傳統的思想觀念、價值取向、道德情操難以為繼,使新一代的中國人出現了信仰危機、價值危機、道德危機,導致民族精神的衰落。改革開放以來,隨著人們思想的解放,冷靜的反思;隨著中國國力的強盛,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的恢復,研究和發展中國傳統文化成為當下思想文化界一道眾所矚目的風景線。由政府到學界,由國內到國外,國學熱不斷升溫。如,在《百家講壇》閻崇年講清帝、劉心武講紅樓、易中天講三國、王立群講史記、於丹講論語;《光明日報》專門開設了國學版,中文搜索引擎網路開設了「國學頻道」,新浪網高調推出乾元國學博客圈,政府舉辦了「俄羅斯『中國年』」、「德國『中國年』」,在各個國家開設孔子學堂,等等。這一冷一熱帶給我們很多思索:我們應該如何看待中國傳統文化?應該採取怎樣的方式傳承和發展中國傳統文化?筆者簡要地探討如何對待中國傳統文化,並對傳統文化的現代傳承方式作了思考。
一、理性看待中國傳統文化
一個民族如果沒有自己的科技,可能會亡國;一個民族如果喪失了自己的文化,就要亡種,而亡種比亡國更可怕。對中華民族來說,中國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身份證和象徵,是中華民族區別於其他民族的唯一標志。對於幾千年來維系中華民族精華之源泉,深蘊著我們先民追之不舍、迄今十多億中國人仍然哺之於中的豐富營養成分的中國傳統文化,一棒子打死,妄自菲薄、數典忘祖,搞歷史虛無主義是不行的;但抱殘守缺、照抄照搬、全盤吸收,大搞復古主義也違背歷史發展的規律。馮友蘭曾說:「中國人最關切的是中國文化和文明的繼續和統一。」我們的智慧或可超然於文化之外,而我們的最終命運又必然統攝於文化之中。因此,理性發展中國傳統文化是中國人的不貳選擇。
對於中國文化的發展,有識之士也在不斷思索,1935年《中國本位的文化建設宣言》旗幟鮮明地提出中國應進行本位文化建設。指出對肇始於近代的民族文化危機,「我們不能任其自然推移,我們要求有中國本位的文化建設!」同時,「要使中國能在文化的領域中抬頭,要使中國的政治、社會和思想都具有中國的特徵,必須從事於中國本位的文化建設」。1958年《為中國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建議以儒家文化為主,融會西方「民主、科學」,以達「返本開新」後的世界價值和濟世功用。2004年《甲申文化宣言》的策略落腳點:側重強調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平等、多元共生的見解及中華文化對世界未來的可能性貢獻。「主張每個國家、民族都有權利和義務保存和發展自己的傳統文化;都有權利自主選擇接受、不完全接受或在某些具體領域完全不接受外來文化因素」,「不同族群的恆久信仰、行為方式和習俗,則理應受到尊重」,「主張文明對話,以減少偏見、減少敵意,消弭隔閡、消弭誤解。我們反對排斥異質文明的狹隘民族主義,更反對以優劣論文明」。近代中國的三次文化宣言,通過以文化的名義直抒當下訴求,折射出近代以來中國文化策略指向演進的歷史軌跡以及未來文化建設策略在價值取向和技術選擇上的理性趨勢。二、加強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保護和發展
雖然中國傳統文化在中國後期的封建社會里一定程度上起著阻礙歷史進步的作用。但仍然有與現代化融合從而促進現代化成功實現的諸多營養成分存在,以儒家思想為主的「東亞價值觀」仍是亞洲各國發展的文化基礎,而且還受著那些「文明過度」的西方學者的特別青睞——認為在中國這種以倫理主義為核心的傳統文化中可以尋求到醫治由「過度文明」帶來的「文明病」的良方。
(一)重視中國傳統文化的理論研究。任何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不管是對歷史負責,還是對未來負責,都應保有自己的文化特色,保護自己的文化遺產。盡管這個「文化醬缸」在一定時期內束縛了歷史的發展,但中國傳統文化是中國的特色,是中國寶貴的物質和精神財富,是五千年文化的積累,是中國文化保持長久生命力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強中國傳統文化的研究、整理,從中吸取精髓,使之發揚光大;摒棄糟粕,以史為鑒。
(二)保護中國傳統文化的物質載體。文化的「神」是文化的核心和靈魂;文化的「形」是文化的「神」的載體,要發揮傳統文化新的生命活力,就應實現其「神」與其「形」的現代統一。因此,一方面要致力於傳統文化固有的「形」保存、保護——經典文本、文物古跡、傳統節慶、優良的民間習俗、民間諺語等文化遺產,使之繼續發揮作為傳統文化其「神」的載體的作用;另一方面又要總結傳統文化中的「神」,對其進行現代價值再創造,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念和價值觀念,及時反映和體現出改革開放進程中涌現出的一些新思維、新觀念、新取向,使中國文化更具時代特徵和時代引導能力,使有「形」的文化遺產具有現代生命力。
(三)重構中國傳統文化的價值體系。中國傳統文化的許多腐朽、落後、愚昧成分已經難以適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踐的需要,必然會被文化自身的新陳代謝所拋棄。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與改造要有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時代意識,弘揚中華民族的主體意識,堅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原則。傳統文化中「仁義禮智信」、「以和為貴」、「兼愛」、「尚賢」、「自強不息」等普適性文化元素要大膽地發揚光大,應該成為中國先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西方文化中包含的科學精神、民主思想、法制觀念、****理論等文明成果,要像學習馬克思主義一樣,吸收、消化、使之中國化,成為中國文化中渾然天成的一部分,使中國傳統文化的價值體系更加完善。
三、大力傳播中國傳統文化
保護中國傳統文化,重構中國傳統文化,最終目的就是要使中國傳統文化深入民心,並且走出國門,成為中國先進文化的一部分,成為世界文化的重要組成。最重要的兩個途徑是:學校教育和媒介傳播。
(一)學校教育活動。中國傳統文化教育是個由來已久的話題,也是國家常抓不懈的一項工作。2006年9月國務院發布《國家「十一五」文化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提出:「重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和傳統經典、技藝的傳承。在有條件的小學開設書法、繪畫、傳統工藝等課程,在中學語文課程中適當增加傳統經典範文、詩詞的比重,中小學各學科課程都要結合學科特點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內容」、「高等學校要創造條件,面向全體大學生開設中國語文課」。
筆者認為,要系統地傳播中國傳統文化,還應該將其作為一門專門的課程獨立於語文、歷史等其他各科。這是向中國知識階層傳播傳統文化的重要途徑,而知識階層是發展文化的生力軍,是普及文化的傳播者。這門課程應重在介紹中國傳統思想、傳統價值觀和道德觀、傳統風俗習慣、傳統文學藝術等,讓學生在這門課程中認識到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而產生敬畏感;看到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中國千絲萬縷的聯系而產生歷史認同感和歸屬感;看到中國傳統文化與世界發展的聯系而產生自信心;吸收中國傳統思想而提高道德修養,學習中國傳統文學藝術而獲得美的教育。
(二)利用現代傳播媒介,向大眾、向世界宣傳中國傳統文化。利用現代傳播媒介宣傳中國傳統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普適性宣傳,將傳統文化融入文學藝術、影視戲劇中,滲透在網路、文化交流、旅遊觀光中,面向社會大眾,重新喚起社會大眾了解傳統歷史和文化的熱情。通過這些媒介宣傳,使中國傳統文化民間化、大眾化、全球化。
目前,世界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研究已經成為一種潮流。斯賓格勒的「文化有機論」與季羨林的「21世紀是東方文化世紀論」,以及不少學者認同的「太平洋世紀論」都認為東方文化(尤其是中國文化)將成為世界主流或內核。
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中國傳統文化在揚棄了落後和腐朽,在吸收了中國新文化、新思想,在融合了世界先進文化後,將在中國、在全世界顯出勃勃生機。中國「禮義仁智信」的做人原則,教化為本、以德為先的政治策略,飽含中國深厚文化底蘊的風俗民情,孕育中國悠久歷史的名山大川,將成為中國先進文化中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蘊藏著豐富價值理念的中國傳統文化將在人類新一輪道德價值規范的重構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成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中國的和平崛起的強大精神動力。在我們向發達國家學習現代科學技術的同時,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精華會以新的方式與世界文化、現代文明並存,並不斷煥發新的生機和活力
『伍』 關於科學發展觀的黨課思想匯報
尊敬的xxx大學黨組織:
近期各大高校都發動深入學習科學發展觀,我校也不落後,黨組織組織了多次的學習活動,從中我得到了很多的啟示,同時我的思考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下面我就把我學習科學發展觀的感想,以及深受的教育和思想匯報如下:
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把握科學發展觀的第一要義、本質核心、基本要求、根本方法,有利於我們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與時俱進、創新體制機制,增強發展的整體性、系統性、協調性;有利於我們面對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審視度時、攻堅克難、化危為機,提高實踐科學發展的能力。
科學發展觀是在全面深刻分析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階段性特徵的基礎上提出來的。從黨面臨的突出問題和緊迫任務看,我們黨帶領人民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進程中,正面臨各種新的考驗。一是在發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時,也帶來一些新的問題,如資源能源短缺、環境污染嚴重、生態植被惡化等。發展起來以後的問題突出,而影響發展的問題依然存在。因此,科學發展、和諧發展、人民共享發展成果的問題,影響和決定著人心向背。二是作為執政黨,如何做到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增強人民的滿意度?使權力運行在陽光下,使之處於各種有效監督之下,把經濟社會的整體發展與黨的自身建設有機統一起來就可以,而這就是科學發展觀。
改革開放30年給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帶來了強勁的動力,也總結了新經驗,豐富了新理論,拓寬了新視野。實踐充分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一條強國富民之路、民族振興之路、走向世界之路。要把科學發展的基本要求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體布局中得到凸現。我們的發展是全面發展、協調發展、可持續發展的統一,是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和社會建設的統一。
在克服國際金融危機中,堅持科學發展,必須具備三種眼光和三種能力,把共同營造良好的國際環境與堅持改革發展穩定和堅持黨的領導核心地位統一起來。一是全盤把握國際國內兩個大局及其發展趨勢的眼光和統籌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協調發展的能力;二是科學判斷黨所處的歷史方位的眼光和統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能力;三是面對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要有創新思路的眼光和以改革精神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能力。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將危機化為機遇,在不斷提高幹事創業、創新求變的水平和解決復雜問題的能力的基礎上,落實好科學發展觀。
以上是我就是我在黨組織的領導下學習和思考的結果,我想要想成為一名正式的黨員還要繼續努力,還要繼續要求進步,我希望黨組織幫助我早日成長為一名正式的黨員。
匯報人:CZLIN
2009年5月1號
敬愛的黨組織:
通過學習科學發展觀,我們知道,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是堅持以人為本,對於我們黨來說,堅持以人為本,就是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就是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就是堅持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要相信人民群眾、依靠人民群眾、為了人民群眾,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
這是一個重大的改觀,在這個構建和諧社會的時期,充分重視人,和人性的發展,一切為了人,一切服務於人。要始終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黨和國家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尊重人民的主體地位,發揮人民首創精神,保障人民各項權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以人為本」是對以神為本和以物為本的否定和超越,本質上體現著對人的生存境況的關懷,對人的價值的尊重,對人的作用的重視。由於人可從社會和個人兩方面理解,故以人為本的觀念兼含有以社會的人或作為群體的人為本位和以個體的人為本位兩重含義。馬克思主義傾向於從人的社會關系和人的群體去理解人。馬克思作為無產階級革命家和馬克思主義創始人,始終以全人類的解放為奮斗目標。他批判地繼承、發展了自文藝復興以來尤其是費爾巴哈的「人本主義」,以人民群眾的勞動實踐為基礎,把抽象的、孤立的、非歷史的人科學地還原為具體的、社會的、歷史的人。在他看來,人是社會實踐的主體,而生產實踐是最基本的社會實踐,因而,作為以生產勞動者為主體的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群眾觀點是馬克思主義的根本觀點。作為科學發展觀核心理念的以人為本,是中國共產黨根據歷史唯物主義關於人民是歷史發展的主體、是推動歷史前進的根本力量的基本原理提出來的。
中共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 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中共十七大又確定「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深刻理解以人為本,才能全面把握科學發展觀的精神實質和科學內涵,把科學發展觀落到實處。(1) 以人為本就是以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為本。與中共提出的始終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完全一致。以人為本的人,是指最廣大人民群眾。在當代中國,就是以工人、農民、知識分子等為主體,包括社會各階層在內的最廣大人民群眾。以人為本的本,就是根本,就是出發點、落腳點,就是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要始終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黨和國家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2) 以人為本體現了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本質要求,是中共的根本宗旨和執政理念的集中體現,是社會主義制度的本質特徵,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根本要求。(3) 堅持以人為本,要在治國理政的過程中充分體現和代表人民的意願,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斷讓人民群眾得到實實在在的利益,使全體人民朝著共同富裕的方向穩步前進。(4) 要在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環節、各項工作中體現和保障人民群眾的權益。經濟建設,要著眼於創造更豐富的社會物質財富,改善人民生活、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政治建設,要著眼於保障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利和合法權益,不斷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健全社會主義法制。文化建設,要著眼於滿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提高人民精神生活質量,不斷豐富人們的精神世界。社會建設,要著眼於協調好各方面的利益關系、增強全社會的創造活力,不斷建設全體人民各盡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諧相處的社會。(5) 堅持以人為本,就要把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最終目的,既著眼於人民現實的物質文化生活需要,又著眼於促進人民素質的提高,
這有兩篇 ,你看著抄一抄吧
『陸』 論述社會意識的發展具有歷史繼承性的原理,說明馬克思........
搜一下:論述社會意識的發展具有歷史繼承性的原理,說明馬克思........
『柒』 寫有關科學發展觀的入黨思想匯報,請問有什麼要特別注意的地方嗎哪些最好要寫多點
尊敬的黨組織:
科學發展觀的學習是我們最近生活的主題,在這樣的學習熱潮中,每一個人都能夠有所收獲。身為大學生,我們更應該僅僅投身其中,認真學習,勤於思考。今天我通過思考總結發現:科學發展觀是堅持正確三觀的重要前提和思想基礎。
科學發展觀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事業觀、工作觀、政績觀是對事業、工作和政績的總的看法,包括對什麼是事業、為誰工作、如何創造政績和怎樣衡量政績等的認識和態度。事業觀、工作觀、政績觀直接反映領導幹部幹事、創業、為政的價值取向,是領導幹部工作、事業、從政的思想基礎。樹立和堅持正確的事業觀、工作觀、政績觀,是加強領導幹部黨性修養和作風建設的根本要求,也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必然要求。樹立和堅持正確的事業觀、工作觀、政績觀就要把發展作為第一要務。廣大的黨員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作為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執行者、組織者,要認真履行職責,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
樹立和堅持正確的事業觀、工作觀、政績觀就要堅持以人為本為核心。我們黨來自於人民,植根於人民,服務於人民。各級領導幹部一定要始終不渝地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深入基層、深入實際、深入群眾,尤其要深入到困難多、群眾意見多、工作推不開的地方去,同當地幹部群眾一道分析矛盾、解決問題。
樹立和堅持正確的事業觀、工作觀、政績觀就要實現全面協調。各級領導幹部要追求實實在在的事業觀、工作觀、政績觀,要經得起群眾、實踐的檢驗,我們的發展不能為了眼前而忽視長遠,不能以犧牲精神文明為代價,不能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更不能以犧牲人的生命為代價。樹立和堅持正確的事業觀、工作觀、政績觀就需要統籌兼顧。領導幹部要干出有利於人民福祉的政績,就必須按客觀規律辦事,只有這樣才能掌握工作的主動權。廣大的黨員領導幹部在日常工作中做到因時制宜,正確處理發展中的各種利益關系,做到統籌兼顧。
胡錦濤主席在聯合國成立60周年首腦會議上,代表中國政府和人民,鄭重提出了努力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的主張。我們國家也正在致力於構建社會主義的和諧社會。回視從發展是硬道理到發展是第一要務,再到科學發展觀,我們黨對發展觀內涵的認識更加全面、更加深刻。科學發展觀是指導發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是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認識和分析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豐富實踐,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指導方針,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和貫徹的重大戰略思想。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科學發展觀是這個理論體系的最新成果。十七大報告把科學發展觀與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一起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三大成果加以強調,表明科學發展觀同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一脈相承,成為新世紀引領中國人民前進的偉大旗幟。科學發展的偉大實踐沒有止境,憑智慧與執著,相信領導幹部能交上一份事業強、工作實、政績好的滿意答卷。
我認為學習是永遠沒有止境的,任何時候我們都要抓緊學習不放鬆,在黨組織的教育下,我在學習上取得了很大的進步,我想今後我還是會繼續努力,爭取不辜負黨組織對我的培養和期望。
匯報人:
『捌』 求一份關於黨的發展史的思想匯報!
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是抓基層建設的首要任務,抓基層黨組織建設要注意克服四個問題。 注意克服重視「班長」忽視「一班人」的問題 黨組織的書記是黨組織工作的組織者和實施者,抓黨組織建設,建設一支過硬的書記隊伍,無疑是正確和必要的,但絕不能用抓書記代替抓黨組織的全面建設。從實踐看,有的單位在抓基層黨組織「班長」和「一班人」上不夠協調,存在重視抓書記隊伍建設,忽視對委員的培養。致使有的委員要麼分工分家,要麼不到位或越位,對如何開展自己分管的工作,把握不好;有的缺乏參與意識,對研究決定問題不關心、不調查、不深思,發表意見時隨聲附和;有的在重大問題的決策上看正副書記的臉色行事,缺乏認真負責的組織觀念;有的對黨組織建設漠不關心,對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學習缺乏緊迫感,理論政策水平低,對自己要求不嚴,在群眾中威信不高。以上問題的存在,不僅影響黨組織決策的質量,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黨組織的建設。因此,在抓黨組織建設上,一定要樹立抓「一班人」的觀念,通過學習、培訓、幫扶、提高「一班人」的綜合素質,使之擺正位置,明確責任,正確行事。 注意克服重視「單一抓」忽視「合力抓」的問題 就目前看,在抓基層黨組織建設中,還存在合力不足的傾向。這個問題不解決,必將整體上影響基層黨組織建設工作。《基層建設綱要》規定了機關抓基層的職能,明確要求要形成合力。基層黨組織建設是基層建設的重要方面,需要上級黨委,機關相關部門密切配合。黨委要把基層黨組織建設列入重要的議事日程,機關要把基層黨組織建設作為統籌抓建的重點,要堅決克服與己無關的思想。 注意克服重視「突擊抓」忽視「經常抓」的問題 在抓黨組織建設中,往往容易重視「突擊抓」忽視「經常抓」。有的單位是上級文件有要求了或領導檢查指導工作時強調了就抓一陣子,平時卻不注意自覺抓;有的集中培訓時講的多,大家回去後一段時間抓得緊,時間一長又回到「從前」;有的重視突擊檢查講評,忽視經常性的監督檢查和傳幫帶。這種時起時伏的做法,導致了黨組織建設水平的「潮起潮落」。既影響了黨組織建設水平的逐步提高,又影響了黨組織作用的正常發揮;既影響了黨組織的威信,也常常造成工作上的不利局面,是不符合抓黨組織建設的規律要求的牞無論是機關還是基層牞都要切實改變這一現象牞真正通過經常性的抓建牞確保黨組織建設走上健康發展軌道。 注意克服依靠「上級抓」忽視「自身建」的問題 近幾年,各級黨委機關運用「三治」手段在解決黨組織建設中存在的突出問題,發揮「三個一線」作用上取得了比較好的效果,特別是一些工作相對滯後的黨組織,通過各級加大幫扶力度,解決重點和主要問題,工作起色較大,有些還跨入了先進行列。實踐證明通過上級下決心抓牞是推進基層黨組織建設的一個重要途徑。但同時我們也感到有些基層黨組織為什麼能在上級幫扶下進步很快,而有的成效不明顯呢?關鍵在於依賴思想嚴重,自建意識不強。任何事物的發展變化,外因能起推動作用,但起決定性作用的還是內因。要在注重「輸血作用」的同時,增強「造血功能」。所以,每一個基層黨組織一定要牢固樹立依靠自身解決問題的意識,把「上級抓」與「自身建」有機地結合起來,才能產生積極效果,才能保證抓黨組織建設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