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簡述中醫的歷史發展

簡述中醫的歷史發展

發布時間:2021-03-08 12:33:00

㈠ 中醫的歷史

「中醫」二字最早見於《漢書·藝文志·經方》,其雲:「以熱益熱,以寒增內寒,不見於外,是所獨失容也。」故諺雲:「有病不治,常得中醫。」在這里中字念去聲,中。「中醫」這個名詞真正出現得到鴉片戰爭前後。東印度公司的西醫為區別中西醫給中國醫學起名中醫。這個時候的中醫的名稱是為和西醫做一個對比。到了1936年,國民黨政府制定了《中醫條例》正式法定了中醫兩個字。過去人們又叫中國醫學為「漢醫」 「傳統醫」「國醫」這些都是區別於西醫而先後出現的。兩千多年前,《漢書》里的那個中醫概念,倒是體現了中國醫學中的一個最高境界。

㈡ 中醫的歷史

1,中醫思想大約始於春秋戰國時期,到漢代(東漢)的《黃帝內經》成書,標志著中醫(漢醫,也叫漢民族醫學)的誕生。《黃帝內經》是個有相對較完整體系的醫學著述。
2,中醫是對上古巫醫的反動。上古巫醫的醫學觀念與《黃帝內經》等的草本醫學體系不同。上古巫醫認為人生病(包括其他事情)是由一些超自然力量導致的,也就是超自然力量降罪於人類。所以巫醫的治病、躲病(預防疾病)方法就是祈求,磕頭也好、念咒也好,都是在祈求這些超自然力量放過人,或者治癒生病的人。建立草本醫,說明人開始懷疑超自然力量主導一切,有人覺得自然力量也會主導人,包括生病。寒、濕、熱、毒、等也會使人生病。當然,陰陽、五行仍然占據了中醫的主體(陰陽、五行是巫思想的主體)。
3,自漢朝建立中醫(漢民族草本醫)起,一直到民國初年,中醫理論體系基本沒啥變化(沒有什麼實踐經驗總結)。民國時期有個叫惲鐵樵的人(後學中醫),因為要對抗西醫(現代醫學),就把中醫的一些傳統理論改了,比如古代時觀察人體結構的結論給改了,將古人說的有血有肉的實體器官都改成了看不見的功能性器官,把《黃帝內經》中所述的能看見的經絡等都改為看不見的、虛化的功能性東西。也就是說,除了陰陽、五行等,惲鐵樵把中醫切割了。而現在的中醫,包括教材、著作等都以惲鐵樵的觀點為依據。所以現在的中醫和傳統的中醫有很多不同。

㈢ 中醫的歷史是什麼樣的

「中醫」二字最早見於《漢書·藝文志·經方》,其雲:「以熱益熱,以寒增寒,不見於外,是所獨失也。」故諺雲:「有病不治,常得中醫。」在這里中字念去聲,中。「中醫」這個名詞真正出現得到鴉片戰爭前後。東印度公司的西醫為區別中西醫給中國醫學起名中醫。這個時候的中醫的名稱是為和西醫做一個對比。到了1936年,國民黨政府制定了《中醫條例》正式法定了中醫兩個字。過去人們又叫中國醫學為「漢醫」 「傳統醫」「國醫」這些都是區別於西醫而先後出現的。兩千多年前,《漢書》里的那個中醫概念,倒是體現了中國醫學中的一個最高境界。 中醫發源於中國黃河流域,很早就建立了學術體系。中醫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歷代都有不同的創造,涌現了許多名醫,出現了許多重要學派和名著。 中國歷史上有"神農嘗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的傳說,反映了古代勞動人民在與自然和疾病作斗爭的過程中發現葯物、積累經驗的艱苦過程,也是中葯起源於生產勞動的真實寫照。 早在夏商周時期(約公元前22世紀末--前256年),中國就已出現葯酒及湯液。西周(約公元前11世紀--前771年)的《詩經》是中國現存文獻中最早記載有葯物的書籍。現存最早的中醫理論典籍《內經》提出了"寒者熱之,熱者寒之","五味所入","五臟苦欲補瀉"等學說,為中葯基本理論奠定了基礎。 現存最早的葯學專著《神農本草經》是秦漢時期(公元前221--公元220年)眾多醫學家搜集、總結了先秦以來豐富葯學資料而成書的。本書載葯365種,至今尚為臨床所慣用。它的問世,標志著中葯學的初步確立。 在3000多年前的殷商甲骨文中,中國已經有關於醫療衛生以及十多種疾病的記載。周代已經使用望、聞、問、切等診病方法和葯物、針灸、手術等治療方法。秦漢時期,形成了《黃帝內經》這樣具有系統理論的著作。此書是現存最早的一部中醫理論性經典著作。張仲景所著的《傷寒雜病論》,專門論述了多種雜病的辨證診斷、治療原則,為後世的臨床醫學奠定了發展的基礎。漢代外科學已具有較高水平。據《三國志》記載,名醫華佗已開始使用全身麻醉劑"麻沸散"進行各種外科手術。 從魏晉南北朝(公元220--589年)到隋唐五代(公元581--960年),脈診取得了突出的成就。晉代名醫王叔和所著的《脈經》歸納了24種脈象。該書不僅對中國醫學有很大影響,而且還傳到了國外。這一時期醫學各科的專科化已趨成熟。針灸專著有《針灸甲乙經》;《抱朴子》和《肘後方》是煉丹的代表著作;制葯方面有《雷公炮炙論》;外科有《劉涓子鬼遺方》;《諸病源候論》是病因專著,《顱囟經》是兒科專著;《新修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葯典;眼科專著有《銀海精微》等等。另外,唐代還有孫思邈的《千金要方》和王燾的《外台秘要》等大型方書。 唐代(公元618--907年)經濟繁榮,促進了中葯學的發展。唐政府率先完成了世界第一部葯典性本草--《唐本草》的編修工作。全書載葯850種,還增加了葯物圖譜,進一步完善了中葯學的規模格局。 在宋代(公元960---1279年)醫學教育中,針灸教學有了重大改革。王惟一著有《銅人腧穴針灸圖經》,後來,他又設計製造等身大針灸銅人兩具,教學時供學生實習操作。這一創舉,對後世針灸的發展影響很大。明代(公元1368--1644年)時,有一批醫學家提出把傷寒、溫病和溫疫等病區分開。到了清代,溫病學說達到成熟階段,出現了《溫熱論》等專著。 從明代開始,西方醫學傳入中國,一批醫學家們主張"中西醫匯通",成為當代中西醫結合的先聲。 到了明代(公元1368---1644年),醫葯學家李時珍歷時27年,完成了中葯學巨著《本草綱目》,全書載葯1892種,成為中國本草史上最偉大的集成之作。 中醫的最高境界是什麼?就是致中和。寒者熱之,熱者寒之。致中和。寒就要讓熱,熱就要寒,結就要散,逸就要勞,勞就要逸。微者逆之,小的你就可以逆它。甚者從之,你不能逆它,你逆它你就崩潰了就沒有了。上之下之,摩之浴之,薄之劫之,適事為故,恰到好處就好了。以平為期,以和為重,這就是它的一種最高境界。《中庸》一書中至關重要的哲學命題是「致中和」這一思想。《中庸》曰:「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說的是中和是世界萬物存在的理想狀態。通過各種方法達到這一理想狀態就是致中和。天地就各得其所,萬物便生長發育。可以說中醫學所闡明的「陰陽和合」「陰平陽秘」生理機制正是儒家致中和思想的最佳體現。在這個終級目標下,中醫是用精氣學說、陰陽學說和五行學說,這三大來自中國古典哲學的理論,來具體解釋生命的秘密。 第一個代稱是歧黃。這個名字來源於《黃帝內經》。因其是黃帝與歧伯討論醫學的專著,便稱《黃帝內經》為歧黃之術。自然,歧黃也就成了中醫的別名。 第二個代稱叫青囊。現在知此名字並使用者甚少。它的來源與三國時期的名醫華佗有關。據說,華佗被殺前,為報一獄吏酒肉侍奉之恩,曾將所用醫書裝滿一青囊送與他。華佗死後,獄吏亦行醫,使華佗的部分醫術流傳下來,據此,後人稱中醫為青囊。 第三個代稱喚杏林。這個名字的起始,也與三國有關。有資料介紹,三國時吳國有位名醫叫董奉,他一度在江西廬山隱居。附近百姓聞名求醫,但董奉從不收取錢財,只求輕症被治癒者種一棵杏樹,大病重病被治癒者種五棵杏樹。數年後,董奉門前杏樹成林,一望無際。從此,人們便喚中醫為杏林。 第四個代稱稱懸壺。傳說河南汝南的費長房在街上看到一賣葯老者的竿桿上掛一葫蘆,奇怪的是,天黑散街後,老者就跳入那葫蘆中。為弄清底細,費長房以酒款待,老者後來約他同入葫蘆中,只見玉堂儼麗,甘餚旨酒。費長房即拜老者為師,學修仙之道。數載後,他術精業成,辭師出山,又得壺翁傳贈的治病鞭鬼之竹杖,從此懸壺行醫。從那時起,醫生腰間掛的和診所前懸的葫蘆,便成了中醫的標志。 在現代醫學傳入中國之後,中醫亦被稱為「皇漢醫學」。在日本中醫被稱為「漢方醫學」。

㈣ 中醫的發展史,你都有哪些了解呢

中醫發展史是研究中醫學的起源、形成、發展過程和發展規律的一門科學。

中醫發展史是中醫學基礎理論學科之一,是中醫學與歷史學相結合的一門邊緣學科,又是與社會科學有著極為密切聯系的綜合性學科。它涉及到中醫學通史、斷代史、專科史、疾病史、學術發展史、學術思想史、各家學說、學術流派和中國哲學史、文化史、科學技術史、經濟史等基礎理論、相關學科及中醫臨床各個學科。

中醫發展史的主要任務是研究探討中醫學的起源,中醫理論體系的形成和發展過程,社會背景、人文因素、科學技術與文化、醫政、中醫教育、流行病、國外醫葯等對中醫學發展的影響,不同時期中醫各科的特點及突出成就,主要中醫學說及學術流派形成的源流、內涵、發展與完善及其對後世的影響等。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突出闡明中醫學的發展軌跡,中醫學的實踐和理論在發展過程中的辯證關系,著重於研究中醫學各個歷史時期發展的外部因素及其內在的發展規律。因此學習中醫發展史對於認識現實,預見未來,汲取歷史經驗與教訓,明確中醫學發展方向,具有重要的意義。

中醫發展史在吸取《中國醫學史》《中國醫學通史》《中國醫葯簡史》《中醫近代史》《中國針灸史》《針灸推拿史》《葯學發展簡史》《中醫骨傷科發展史》《中外醫學交流史》《中醫學術發展史》《中國針灸學術史大綱》《中醫葯文化學》《中國醫學文化史》《中醫各家學說》、《中醫臨床醫學流派》等教材及專著優點的基礎上,減少交叉重復,突出以史為鑒,著重於研究探討中醫學發展進程中發展較快的動力,停滯不前的原因;影響中醫學發展的因素(如政治、經濟、文化、科技、哲學、地域環境及外國醫學等);主要中醫學說形成的源流、內涵及其對後世的影響等。

中醫學是我國人民在生產、生活以及同疾病作斗爭實踐中的經驗總結,具有獨特的理論體系,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中醫學的發展經歷了從遠古至春秋、戰國至秦漢、晉唐、宋金元、明清及20世紀6個時期。

遠古至春秋時期為原始的中醫葯起源和經驗積累階段,人們對疾病的認識極其膚淺。戰國至秦漢時期,諸子蜂起,百家爭鳴,《黃帝內經》《黃帝外經》《白氏內經》《白氏外經》《白氏旁篇》《扁鵲內經》《扁鵲外經》《五十二病方》《傷寒雜病論》相繼問世,尤其是《黃帝內經》及《傷寒雜病論》奠定了中醫學的理論與臨床基礎。

晉唐時期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用葯經驗,諸多方書保存並記載了大量的方劑與葯物,為金元時期的醫學創新奠定了基礎。

宋金元時期,戰爭連綿,尤其是宋金對峙,飢餓驚恐勞役,疫病流行;濫用《局方》,用葯多偏溫燥,墨守《傷寒論》成規,操古方治療今病,難以滿足臨床需要;加之統治者對人們的思想束縛相對較少,文仕通醫,文人從醫,使中醫學隊伍擴大,文化素質明顯提高,為基礎理論的創新,臨床醫學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因此劉完素、張元素、張從正、李杲、王好古、朱震亨等爭創新說,提條件。因此劉完素、張元素、張從正、李杲、王好古、朱震亨等爭創新說,提出「六氣皆能化火」,「臟腑辨證說」,「歸經學說」,「內傷脾胃,百病由生」,「病由邪生,攻邪已病」,「陰證論」,「相火論」,「陽常有餘,陰常不足」等,出現了「新學肇興」的大好局面,基礎理論和臨床各科都取得長足的發展與進步,諸多流派紛呈,故有「醫之門戶分於金元」之說。

明清時期處於封建社會的晚期,社會發展呈現錯綜復雜的局面,中醫學依靠「金元醫學」之慣性繼續向前發展。中醫學理論體系漸臻成熟,臨床各科診治水平明顯提高,溫補之法盛行,經典著作考釋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尤其是溫病學說的形成及《本草綱目》的問世,則反映了中醫學的新成就。大力推行人痘接種以預防天花,更是中國乃至世界醫學史上光輝燦爛的一頁。但是晚清閉關自守,濃厚的尊經風氣,以及西醫傳入,使中醫學停滯於既有的「完美」,對其以後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

20世紀前半葉,社會文化背景十分復雜,中醫學的發展處在一個特殊的歷史階段,不但得不到政府的重視和支持,還受到歧視和限制,因此中醫學在學術革新和抗爭運動相互交織的極其困難條件下緩慢地發展,「改良醫學」成為這一時期中醫學變遷的總基調。編纂刊行中醫學叢書、全書、工具書及醫案醫話,對保存、傳播、普及中醫學起到了積極的作用。民間中醫教育的迅速發展,許多中醫葯學術團體的成立,大量中醫葯報刊的出版等,為後半葉中醫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部分醫家從事溝通中西醫之間的工作,形成中西醫匯通思潮和學派。

20世紀後半葉政府極為重視中醫學的發展,積極建立中醫葯和針灸研究機構,大力發展中醫學教育,在全國興辦中醫醫院,成立中醫葯學術團體,大規模校勘整理出版中醫古籍,出版中醫葯報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使中醫學進入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時期,並且逐步走向世界。

㈤ 中醫發展經歷了哪些歷程

一切事物都是3個階段,正法時代,像法時代,末法時代。
古代大智慧者頓悟,著書立說,正法時代;後人總結、歸納、嘗試、驗證,像法時代;招搖撞騙,末法時代,也就是現在。

㈥ 中醫的歷史

「中醫」二字最早見於《漢書·藝文志·經方》,其雲:「以熱益熱,以寒增寒,不見於外,是所獨失也。」故諺雲:「有病不治,常得中醫。」在這里中字念去聲,中。「中醫」這個名詞真正出現得到鴉片戰爭前後。東印度公司的西醫為區別中西醫給中國醫學起名中醫。這個時候的中醫的名稱是為和西醫做一個對比。到了1936年,國民黨政府制定了《中醫條例》正式法定了中醫兩個字。過去人們又叫中國醫學為「漢醫」 「傳統醫」「國醫」這些都是區別於西醫而先後出現的。兩千多年前,《漢書》里的那個中醫概念,倒是體現了中國醫學中的一個最高境界。

閱讀全文

與簡述中醫的歷史發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