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竹笛的歷史沿革
笛在漢代前多指豎吹笛,秦漢以來,笛已成為豎吹的簫和橫吹的笛的共同名稱,並延續了很長時期。漢武帝時,張騫通西域後傳入橫笛,亦稱「橫吹」。它在漢代的鼓吹樂中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湖南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的兩支竹笛,都屬橫吹類的笛樂器。
北朝時,笛子不僅極為普遍,而且有所發展,形制、長短、粗細變化較大。到了北周和隋代,開始有了「橫笛」之名。隋朝後期,出現了能演奏半音階的十孔笛。
從唐代起,笛子還有大橫吹和小橫吹的區別。同時,豎吹的篪才被稱為簫,橫吹則稱之為笛。唐朝呂才,制「尺八」,豎吹,並傳入日本;在古都奈良的正倉院中,珍藏著中國盛唐時期製作的4支橫笛。其中有牙和雕石橫笛各一支,竹質的兩支,它們長短不同,但都開有7個橢圓形音孔。劉系作七星管笛,蒙膜助聲,是為笛加膜的第一人。
在晉時已有豎笛,吹頭加一木頭,使氣從縫隙中通過,射向兩哨孔邊陵發音。
宋笛制多樣,有叉手笛、龍頸笛、十一孔的小橫吹、九孔的大橫笛、七孔玉笛等等。
元朝後笛子與市場笛子類似,由於戲曲的蓬勃發展,笛子成為很多劇種的伴奏樂器,並按伴奏劇種不同分為兩類:梆笛和曲笛。
20世紀六十年代,趙松庭發明排笛,將2至4根不同調的笛子扎在一起,音域可擴大三個八度以上,音樂富於變化,易於演奏。
1978年,從湖北隨縣曾侯乙墓出土了兩支竹篪,從湖南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了兩支竹笛,出土的篪和古籍中記載的漢篪,除長度略有出入外,其他形制完全相同;出土的笛除與記載相同外,並在墓內的竹筒上寫有篪的字樣,顯然是古代竹笛,古代的篪和笛非常相似,歷來有人篪、笛不分,說成是同一樂器,實際是有區別的。從出土篪、笛可以看出:篪, 6孔,閉口,能奏五聲加一變化音,全身髹(xiū)漆;笛,7孔,開口,能奏七聲加兩個變化音,不髹漆。戰國時,篪是祭神或宴亭時演奏的主要旋律樂器之一,笛也非常流行,屈原學生宋玉的《笛賦》中也曾講到當時南方的笛,與今日之笛已十分相像。
② 笛子是誰發明的
笛子的歷史 黃帝時期,即距今大約4000多年前,黃河流域生長著大量竹子,開始選竹為材料制笛,《史記》記載:「黃帝使伶倫伐竹於昆豀、斬而作笛,吹作鳳鳴」,以竹為村料是笛制的一大進步,一者竹比骨振動性好,發音清脆;二者竹便於加工。秦漢時期已有了七孔竹笛,並發明了兩頭笛,蔡邕、荀勖、梁武帝都曾製作十二律笛,即一笛一律。 笛在古代稱為「篴」。到了漢代,許慎的《說文解字》有:「笛,七孔,竹筩也」的記載。 1978年,從湖北隨縣曾侯乙墓出土了兩支竹篪,從湖南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了兩支竹笛,出土的篪和古籍中記載的漢篪,除長度略有出入外,其他形制完全相同;出土的笛除與記載相同外,並在墓內的竹筒上寫有篪的字樣,顯然是古代竹笛,古代的篪和笛非常相似,歷來有人篪、笛不分,說成是同一樂器,實際是有區別的。從出土篪、笛可以看出:篪, 6孔,閉口,能奏五聲加一變化音,全身髹(xiū)漆;笛,7孔,開口,能奏七聲加兩個變化音,不髹漆。戰國時,篪是祭神或宴亭時演奏的主要旋律樂器之一,笛也非常流行,屈原學生宋玉的《笛賦》中也曾講到當時南方的笛,與今日之笛已十分相像。 笛在漢代前多指豎吹笛,秦漢以來,笛已成為豎吹的簫和橫吹的笛的共同名稱,並延續了很長時期。漢武帝時,張騫通西域後傳入橫笛,亦稱「橫吹」。它在漢代的鼓吹樂中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湖南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的兩支竹笛,都屬橫吹類的笛樂器。 北朝時,笛子不僅極為普遍,而且有所發展,形制、長短、粗細變化較大。到了北周和隋代,開始有了「橫笛」之名。隋朝後期,出現了能演奏半音階的十孔笛。 從唐代起,笛子還有大橫吹和小橫吹的區別。同時,豎吹的篪才被稱為簫,橫吹則稱之為笛。唐朝呂才,制「尺八」,豎吹,並傳入日本;在古都奈良的正倉院中,珍藏著我國盛唐時期製作的4支橫笛。其中有牙和雕石橫笛各一支,竹質的兩支,它們長短不同,但都開有7個橢圓形音孔。劉系作七星管笛,蒙膜助聲,是為笛加膜的第一人。 在晉時已有豎笛,吹頭加一木頭,使氣從縫隙中通過,射向兩哨孔邊陵發音。 宋笛制多樣,有叉手笛、龍頸笛、十一孔的小橫吹、九孔的大橫笛、七孔玉笛等等。 元朝以後笛子與現在類似,由於戲曲的蓬勃發展,笛子成為很多劇種的伴奏樂器,並按伴奏劇種不同分為兩類:梆笛和曲笛。 20世紀六十年代,趙松庭發明排笛,將2至4根不同調的笛子扎在一起,音域可擴大三個八度以上,音樂富於變化,易於演奏。 笛子是中國廣為流傳的吹奏樂器,因為是用天然竹材製成,所以也稱為"竹笛"。 笛子由一根竹管做成,裡面去節,在管身上開有一個吹孔、一個膜孔、六個音孔。吹孔是笛子的第一個孔,氣流由此吹入,使管內空氣振動而發音。膜孔是笛子的第二個孔,專用來貼笛膜,笛膜多用蘆葦膜或竹膜做成,笛膜經氣流振動,便發出清脆而圓潤的樂音。 笛子雖然短小簡單,但它卻有七千年的歷史。大約在四千五百多年前的時候,笛子由骨制改為竹製。在公元前1世紀末漢武帝時,笛子稱為"橫吹",它在當時的鼓吹樂中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從7世紀開始,笛子又有了改進,增加了膜孔,使它的表現力有了很大的發展,並且演奏技術也發展到相當高的水平。到了10世紀,隨著宋詞元曲的崛起,笛子成了伴奏吟詞唱曲的主要樂器,在民間戲曲以及少數民族劇種的樂隊里,笛子也是不可缺少的樂器。 笛子的表現力非常豐富,它既能演奏悠長、高亢的旋律,又能表現遼闊、寬廣的情調,同時也可以奏出歡快華麗的舞曲和婉轉優美的小調。然而,笛子的表現力不僅僅在於優美的旋律,它還能表現大自然的各種聲音。比如模仿各種鳥叫等。 笛子不但演奏技巧豐富,而且它的品種也多種多樣,有曲笛、梆笛、定調笛、加鍵笛、玉屏笛、七孔笛、十一孔笛等,並形成了風格迥異的南北兩派。
③ 笛子起源於中國嗎
笛子起來源於中國嗎?源
答:在河南舞陽賈湖遺址也屬於裴李崗文化,那裡出土的16支完整的用鶴鳥肢骨所制的骨笛距今約8000年,比古埃及出現的笛子要早2000年,導致了中國先秦音樂史的補寫,被稱為我國笛子的鼻祖;距今8700年前出土的一批精緻骨笛己具備七聲音階結構,至今仍可吹奏旋律,是迄今為止所見年代中最為久遠的樂器,被專家認定為世界上最早的吹奏樂器;分屬於早中晚三期的20多支五孔/六孔/七孔/八孔骨笛,把中國七聲音階的歷史提前到8000年前,改寫了中國音樂史,同時是世界上同期遺存中最完整而豐富/音樂性能最好的音樂實物,在中國乃至世界音樂史上都具有重要的歷史地位。
以上結論,是的。
④ 笛子的起源是什麼呀
笛子的歷史
黃帝時期,即距今大約4000多年前,黃河流域生長著大量竹子,開始選竹為材料制笛,《史記》記載:「黃帝使伶倫伐竹於昆豀、斬而作笛,吹作鳳鳴」,以竹為村料是笛制的一大進步,一者竹比骨振動性好,發音清脆;二者竹便於加工。秦漢時期已有了七孔竹笛,並發明了兩頭笛,蔡邕、荀勖、梁武帝都曾製作十二律笛,即一笛一律。
笛在古代稱為「篴」。到了漢代,許慎的《說文解字》有:「笛,七孔,竹筩也」的記載。
1978年,從湖北隨縣曾侯乙墓出土了兩支竹篪,從湖南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了兩支竹笛,出土的篪和古籍中記載的漢篪,除長度略有出入外,其他形制完全相同;出土的笛除與記載相同外,並在墓內的竹筒上寫有篪的字樣,顯然是古代竹笛,古代的篪和笛非常相似,歷來有人篪、笛不分,說成是同一樂器,實際是有區別的。從出土篪、笛可以看出:篪, 6孔,閉口,能奏五聲加一變化音,全身髹(xiū)漆;笛,7孔,開口,能奏七聲加兩個變化音,不髹漆。戰國時,篪是祭神或宴亭時演奏的主要旋律樂器之一,笛也非常流行,屈原學生宋玉的《笛賦》中也曾講到當時南方的笛,與今日之笛已十分相像。
笛在漢代前多指豎吹笛,秦漢以來,笛已成為豎吹的簫和橫吹的笛的共同名稱,並延續了很長時期。漢武帝時,張騫通西域後傳入橫笛,亦稱「橫吹」。它在漢代的鼓吹樂中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湖南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的兩支竹笛,都屬橫吹類的笛樂器。
北朝時,笛子不僅極為普遍,而且有所發展,形制、長短、粗細變化較大。到了北周和隋代,開始有了「橫笛」之名。隋朝後期,出現了能演奏半音階的十孔笛。
從唐代起,笛子還有大橫吹和小橫吹的區別。同時,豎吹的篪才被稱為簫,橫吹則稱之為笛。唐朝呂才,制「尺八」,豎吹,並傳入日本;在古都奈良的正倉院中,珍藏著我國盛唐時期製作的4支橫笛。其中有牙和雕石橫笛各一支,竹質的兩支,它們長短不同,但都開有7個橢圓形音孔。劉系作七星管笛,蒙膜助聲,是為笛加膜的第一人。
在晉時已有豎笛,吹頭加一木頭,使氣從縫隙中通過,射向兩哨孔邊陵發音。
宋笛制多樣,有叉手笛、龍頸笛、十一孔的小橫吹、九孔的大橫笛、七孔玉笛等等。
元朝以後笛子與現在類似,由於戲曲的蓬勃發展,笛子成為很多劇種的伴奏樂器,並按伴奏劇種不同分為兩類:梆笛和曲笛。
20世紀六十年代,趙松庭發明排笛,將2至4根不同調的笛子扎在一起,音域可擴大三個八度以上,音樂富於變化,易於演奏。
笛子是中國廣為流傳的吹奏樂器,因為是用天然竹材製成,所以也稱為"竹笛"。
笛子由一根竹管做成,裡面去節,在管身上開有一個吹孔、一個膜孔、六個音孔。吹孔是笛子的第一個孔,氣流由此吹入,使管內空氣振動而發音。膜孔是笛子的第二個孔,專用來貼笛膜,笛膜多用蘆葦膜或竹膜做成,笛膜經氣流振動,便發出清脆而圓潤的樂音。
笛子雖然短小簡單,但它卻有七千年的歷史。大約在四千五百多年前的時候,笛子由骨制改為竹製。在公元前1世紀末漢武帝時,笛子稱為"橫吹",它在當時的鼓吹樂中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從7世紀開始,笛子又有了改進,增加了膜孔,使它的表現力有了很大的發展,並且演奏技術也發展到相當高的水平。到了10世紀,隨著宋詞元曲的崛起,笛子成了伴奏吟詞唱曲的主要樂器,在民間戲曲以及少數民族劇種的樂隊里,笛子也是不可缺少的樂器。
笛子的表現力非常豐富,它既能演奏悠長、高亢的旋律,又能表現遼闊、寬廣的情調,同時也可以奏出歡快華麗的舞曲和婉轉優美的小調。然而,笛子的表現力不僅僅在於優美的旋律,它還能表現大自然的各種聲音。比如模仿各種鳥叫等。
笛子不但演奏技巧豐富,而且它的品種也多種多樣,有曲笛、梆笛、定調笛、加鍵笛、玉屏笛、七孔笛、十一孔笛等,並形成了風格迥異的南北兩派。
謝謝,希望對你有幫助
⑤ 笛簫的發展歷史
一直到漢代,抄中國傳統的笛子都是豎吹的。專家說,簫過去都叫笛,早期的笛是豎吹的。漢代張騫去西域帶回來的笛子是橫吹的。笛子出現後,原來豎吹的樂器就叫做簫了。笛聲是清脆的,彷彿清晨歡快的鳥鳴,而簫聲是悠遠的,彷彿月夜無形的清風。這兩種樂器都是深受中國人喜愛的傳統樂器,在中國文化中,它們早已不分彼此。
近代中,笛簫作為傳統民族文化,其悠揚的旋律備受中內外各界人士喜好,笛聲悠揚富有藝術魅力,是中華古文明的一大魁寶,簫聲悠揚富有精神意境,音色圓潤幽靜典雅,適於獨奏和重奏。
在當代,區分笛簫的區別更有一種通俗的講法:橫吹笛豎吹簫。也就是說笛子是橫著吹的,而蕭是豎著吹的,還有一個區別是笛子要貼笛膜,而蕭則不需要。
隨著互聯網的超速發展,笛簫文化也發展成互聯網藝術的一種,其中以亞洲之最,笛簫的起源也是亞洲中原起源。互聯網上專業表達民族樂器笛簫的網站以「八荒舞樂中文網」作為行業領軍站點,也是亞洲最大的中文舞樂社區,中國人自己的專業藝術交流網站 行業簡稱EWDMC
⑥ 笛子的發展歷程是怎樣的
那是在我國遠古時期,西南有一個地方,那裡山清水秀,勤勞的苗族人在那裡居住。
在一個苗族寨子里,有一個年輕壯實的小夥子叫竹郎,他以編竹筐為生,由於他每天都與竹子打交道,日久生情,他覺得翠綠的竹子是有靈性的。
竹郎隨手拿起一片竹葉就可以吹出甜美又悅耳的聲音。久而久之,竹郎的音樂聲打動了一位叫笛妹的美麗姑娘,每當竹郎吹起竹葉時,笛妹都會跟著唱。
有一天,調皮的笛妹手裡拿著一節節的竹子,她問小夥子說:「這個管子你能吹響嗎?」
聰明的竹郎想了一想,他截下一段竹子,把中間鑽空,又在上面挖了幾個小孔。這樣一來,竹郎吹出的聲音比竹葉更好聽了,還能吹出不同的調來。
動聽的音樂吹進了笛妹的心坎里,竹郎把它作為定情之物送給了姑娘。因為小夥子叫竹郎,笛妹姑娘便把這個定情之物叫做「竹笛」。
笛子,是我國一種吹管樂器,後來,人們在浙江餘姚河姆渡新石器時代出土文物中發現了骨笛,距今已有7000多年歷史。此外,還出土了一個原始時期橫吹的銅笛,這些都可以證實,笛子是產生於我國遠古時期的。
後來,人們又在河南舞陽新石器時代早期遺址中發掘出16支豎吹骨笛,這些骨笛是用鳥禽肢骨製成的,已有7000餘年歷史。
這些骨笛是豎吹的,它們的音孔由五孔至八孔不等,其中以七音孔笛居多,與後來人們所熟悉的笛子具有相同音階。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骨笛音孔旁刻有等分符號,有些音孔旁還加打了小孔,與後來笛子音調完全一致。
在黃帝時期,我國黃河流域的廣大地區都生長著大量竹子,這些竹子便是製作笛子的最原始的材料。
這一時期,我國以竹為材料是笛樂器歷史上的一大進步,因為竹子比骨頭振動性好,發音清脆。還有,竹子便於加工。在當時已經有了七孔竹笛,並發明了兩頭笛,這說明我國竹笛的歷史極其悠久。
笛子在古代被人們稱為「篴」,後來漢代學者許慎在他所著的《說文解字》中記載:
笛,七孔,竹筩也。
後來,人們從湖北隨縣曾侯乙墓出土了兩支竹篪,從湖南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了兩支竹笛,出土的篪和古籍中記載的漢篪,除長度略有出入外,其他形制完全相同。
出土的笛除與記載相同外,並在墓內的竹筒上寫有篪的字樣,顯然是古代竹笛,古代的篪和笛非常相似,歷來就有人篪、笛不分,認為是同一樂器,實際是有區別的。
從出土篪、笛可以看出:篪,6孔,閉口,能奏五聲加一變化音,全身髹漆;笛,7孔,開口,能奏七聲加兩個變化音,不髹漆。
戰國時,篪是祭神或宴饗時演奏的主要樂器之一,笛也非常流行。笛在漢代前多指豎吹笛,秦漢以來,笛已成為豎吹的簫和橫吹的笛的共同名稱,並延續了很長時期。漢武帝時,張騫通西域後傳入橫笛,亦稱「橫吹」。它在漢代的鼓吹樂中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漢、晉時期,根據音律學,人們制出了長短不同的笛子。晉朝時已有豎笛,吹頭加一木頭,使氣從縫隙中通過,射向兩哨孔邊陵發音。北朝時,笛子不僅極為普遍,而且有所發展,其形制、長短、粗細變化較大。到了北周和隋代,開始有了「橫笛」之名。隋朝後期,出現了能演奏半音階的十孔笛。從唐代起,笛子還有大橫吹和小橫吹的區別。同時,豎吹的篪才被稱為簫,橫吹則稱之為笛。
唐朝呂才,制「尺八」,豎吹,並傳入日本。在古都奈良的正倉院中,一直珍藏著我國盛唐時期製作的4支橫笛,其中有牙和雕石橫笛各一支,竹質的兩支,它們長短不同,但都開有7個橢圓形音孔。唐人劉系做七星管笛,蒙膜助聲,是為笛加膜的第一人。陳晹《樂書》卷148中記載:
唐之七星管古之長笛也,其狀如篪而長,其數盈導而七竅,橫吹,旁有一孔系粘竹膜者,籍共鳴而助聲,劉系所作也……。
也就是說,至少從唐代開始,具有我國膜笛音色特點的笛就出現了。笛膜,是中國笛最獨特的標志之一。但唐以前的笛是否貼膜,已無文獻可考。
唐朝作為我國封建社會最為鼎盛的一個朝代,詩歌得到了繁榮,竹笛藝術也在這個朝代得到了充分的發展。
「立部伎,鼓笛喧。」這是唐朝詩人白居易的古體詩《立部伎》的第一句。
在唐代宮廷,樂吏以演奏方式和技藝精粗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坐部伎」,以樂工在堂上演奏而得名;另一類是「立部伎」,以樂工立於堂下演奏而得名。唐玄宗對笛子十分偏愛,他本身就是一位笛子演奏家。由於笛子這一樂器在唐代宮廷中佔了重要的一席之地,所以也就造就了一批水平高超的樂師。李謨,便是其中之一。
李謨是開元年間唐教坊首席笛手。據說有一次李謨在瓜洲吹笛。當時江上舟船很多,人聲喧鬧。當李謨吹出第一聲笛音,喧鬧的人聲立即停下來。待到吹奏數節後,靜謐的江面上似有微風颯颯拂來。稍頃,滿江的舟子、賈客,都發出欷歔之聲,哀、嘆、悲、怨溢於言表。當時人們都說李謨吹笛,天下第一。
⑦ 笛子的起源
中國笛起源的「西來說」,只代表一家之言。「西來說」的論據並不能說明笛的起源。而恰好只能說明西部各民族文化成分包括笛文化對中原文化的影響,井促使曾在中國本土上滋生、發展了幾千年的橫吹笛,在漢以後逐步趨於科學、合理和完善。楊蔭瀏先生正視了這種影響:「橫吹的笛,在鼓吹(橫吹)中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是從公元前第一世紀末漢武帝的時候開始的。這可能和張騫由西域傳入吹笛的經驗和笛上的曲調有著關系。」(楊萌瀏:《中國古代音樂史稿》第五章),楊蔭瀏先生客觀地指出橫吹笛在當時宮廷鼓吹中的地位以及笛與西域的關系。他認為西域傳來了「吹笛的經驗」和「曲調」,並非傳來笛樂器本身。
漢代以後,橫吹笛已在宮廷、軍隊的鼓吹樂中佔有非常重要的位置。這個事實提醒了人們,中國笛的發展,已經脫離了它的早期原始形態,有可能在吸取了其他民族笛的合理成分後,在音律、形制等方面更加合理和更加完善,並與樂隊中其它樂器日益完美地配合與協調。在河南鄧縣出土的南北朝時期畫像磚上,我們能清楚地看到鼓吹樂隊協調行奏的歷史圖像。橫吹笛演奏者的持笛方向、角度,左右手弄笛姿勢與今天笛演奏完全一樣。
隋唐時期鼓吹樂的「大橫吹部」和「小橫吹部」均用橫吹笛。在供人欣賞、娛樂的隋唐「燕樂」樂種中,橫吹笛(當時稱橫留)廣泛活躍於樂隊里,在敦煌隋代壁畫和唐伎樂人圖上,也能看到橫吹笛的演奏。在其它一些歷史圖畫里我們還會發現兩個方向的吹笛姿勢(笛尾向左或笛尾向右)。
唐代已出現有關著名笛演奏家的記載,如李謨、孫楚秀,尤承恩、雲朝霞等。其中李謨曾師從西域龜茲樂手,因笛演奏不同凡響,技藝出人頭地,開元年間在笛吹才能上號稱「天下第一」。
陳晹《樂書》卷148 :「唐之七星管古之長笛也,其狀如篪而長,其數盈導而七竅,橫吹,旁有一孔系粘竹膜者,籍共鳴而助聲,劉系所作也……。」也許至少從唐代開始,具有中國膜笛音色特點的笛就出現了。笛上帶膜,是中國笛最獨特的標志之一。
唐以前的笛是否貼膜,無文獻可考。而馬王堆三號漢墓笛在六個指孔的背面有一孔,此孔位置與第六孔位置距尾端管口幾乎相等。因此,如果此孔是按音孔的話,並無實效意義。此孔是否是膜孔?如果此孔是膜孔,那中國笛的貼膜傳統就可以推溯至漢代。
唐以後,橫吹笛更加廣泛應用於宮廷和民間的音樂活動中,如北宋宮廷的鼓吹樂,南宋宮廷的「隨軍番部大樂」、「天基聖節排當樂次」、民間瓦舍中的民間器樂「鼓板」,元代宮廷宴樂,明代的宮廷郊廟祭祀樂、朝會樂丹陛大樂、太平清樂,以及明代的餘姚腔戲曲伴奏、崑山腔戲曲伴奏,清代的「十番鼓」(十番笛)、「十番鑼鼓」、陝西鼓樂和各地豐富多彩的歌舞音樂伴奏、戲曲聲腔伴奏等,都廣泛地應用著橫吹笛。在中國,人們在漫長的歷史年代裡,祖祖輩輩嘔心瀝血的無數次藝術實踐中,已將笛逐步規范、完善為今天通用的形制。
⑧ 竹笛的歷史
從唐代起,笛子還有大橫吹和小橫吹的區別。同時,豎吹的篪才被稱為簫,橫吹則稱之為笛。唐朝呂才,制「尺八」,豎吹,並傳入日本;在古都奈良的正倉院中,珍藏著中國盛唐時期製作的4支橫笛。其中有牙和雕石橫笛各一支,竹質的兩支,它們長短不同,但都開有7個橢圓形音孔。劉系作七星管笛,蒙膜助聲,是為笛加膜的第一人。
在晉時已有豎笛,吹頭加一木頭,使氣從縫隙中通過,射向兩哨孔邊陵發音。
宋笛制多樣,有叉手笛、龍頸笛、十一孔的小橫吹、九孔的大橫笛、七孔玉笛等等。
元朝後笛子與市場笛子類似,由於戲曲的蓬勃發展,笛子成為很多劇種的伴奏樂器,並按伴奏劇種不同分為兩類:梆笛和曲笛。
20世紀六十年代,趙松庭發明排笛,將2至4根不同調的笛子扎在一起,音域可擴大三個八度以上,音樂富於變化,易於演奏。
1978年,從湖北隨縣曾侯乙墓出土了兩支竹篪,從湖南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了兩支竹笛,出土的篪和古籍中記載的漢篪,除長度略有出入外,其他形制完全相同;出土的笛除與記載相同外,並在墓內的竹筒上寫有篪的字樣,顯然是古代竹笛,古代的篪和笛非常相似,歷來有人篪、笛不分,說成是同一樂器,實際是有區別的。從出土篪、笛可以看出:篪, 6孔,閉口,能奏五聲加一變化音,全身髹(xiū)漆;笛,7孔,開口,能奏七聲加兩個變化音,不髹漆。戰國時,篪是祭神或宴亭時演奏的主要旋律樂器之一,笛也非常流行,屈原學生宋玉的《笛賦》中也曾講到當時南方的笛,與今日之笛已十分相像。
⑨ 關於笛子的歷史以及知識
笛子的由來
笛子的由來
笛子的起源非常古老。很久以前,我國就有關於「笛子」的記載。 《風俗通》記載為漢武帝時丘仲制笛。馬融《長笛賦》則說是出自羌,本四孔,京房加一孔、 《說文》在詮釋「笛」字時說:「笛,七孔篇,羌笛三孔。」《樂府雜錄》的記載更乾脆: 「笛,羌樂也。」杜佑的《通典》中也有「漢靈帝好胡笛」的記錄……從這些材料看來,關於笛的起源問題,已不能詳號、笛這一管樂器的來歷,盡管有很多說法,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說法是漢朝時張騫通西域後,從新疆、中亞細亞一帶傳入。
笛在外國起源同樣很古老,最值得我們注目的是公元14至15世紀間,西班牙殖民者將秘魯等地的固有文化做了最徹底的摧毀、在這以前,秘魯本地的印第安人建立了「印加王國」,印加人有高度發達的文化,考古學家在出土的印加文物中發現,印加人擁有各式各樣的樂器,其中就有很多笛子,而且還有由不同材料(如獸骨和陶土)精工製造的笛、從地理環境看,這些笛和其他樂器,都是印加人的創造,不大可能由另外什麼地方傳來。由此看來笛確實是一個極古老的民間樂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