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寧夏固原歷史發展

寧夏固原歷史發展

發布時間:2021-03-08 09:01:13

『壹』 需要詳細的固原歷史資料,至少從漢代開始

固原古城位於寧夏回族自治區南部,是古代絲綢之路東段北道上的重鎮,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

古人形象地評價其地理位置說: 「左控五原,右帶蘭會,黃流繞北,崆峒阻南,據八郡之肩背,綰三鎮之要膂」、「回中道路險,蕭關烽堠多」,自古就是關中通往塞外西域的咽喉要道上的關隘和軍事重鎮,我國近代西北最早的一條公路干線——西安至蘭州的公路就從這里通過。固原古城建於何時,已鮮為人知。公元前114年(漢元鼎三年),漢武帝為加強西北邊地軍事防禦,置安定郡,治高平城(即今固原縣城),這是史書有明確記載的固原歷史上的城。因其城堅池深,史稱高平第一城。以後曾多次修葺。北周天和四年(569)正月,新築原州城(固原城)。這是脫開原高平古城的空間擴大增築後的一處新城,原高平城就成為新築城的內城。從此,固原城就有內城和外城的格局。明代的固原,是明朝政府在西北邊境地帶設置的九個軍事重鎮之一,也是陝西三邊總督駐節之地,城防大為加強,是固原建城史上最輝煌的時期,固原城也成為西北重鎮。景泰三年(1450)修葺內城。成化五年(1469)增築內城。弘治十五年(1502)三邊總督秦築外關城。萬曆三年(1575)三邊總督石茂華主持給外城以磚。從此,固原城的最後格局和型制基本奠定。內城:周圍九里三分,高三丈五尺;垛口一千零四十六座;炮台二十八座。外城:周圍十三里七分,高三丈六尺;垛口一千五百七十三座;炮台三十一座。東城門三道,萬曆時建,有名者兩道:安邊門、保寧門;南城門四道,萬曆時建,冠名者兩道:鎮秦門、鎮夷門;西城門兩道,萬曆時建,有名者一道:威遠門;北城門一道,萬曆時建,曰靖朔門。固原博物館復原的清代固原城模型,就是固原城的歷史縮影,現在,固原外城的西北角保存完好,可以一睹固原城的巍峨與風姿。

固原是一座歷史名城。戰國秦長城自東北向東南繞城而過,距城最近處僅10多里。漢武帝時曾增設安定郡,固原是安定郡和高平縣的駐地。出土文物中,有漢代陶制排水管,系城市下水道所用,可見其城市規模已相當可觀。南北朝至唐代,在此設原州。宋代置鎮戍軍,等級與州同,固原一名,始於明景泰三年(公元1452年)。為何稱固原,一說是固原唐未陷於吐蕃後,原州先後僑治於甘肅的平涼、鎮原,而固原這個地方就被稱為「故原州」,諱故改固,因名固原;二是「北魏以此置原州,以其地險固因名」。從北魏孝明帝正光五年(公元524年)建城至今,己有1300多年的歷史了。公元1575年,明神宗萬曆三年,固原城擴建,分為內城和外城,內城由磚包,高大雄偉。清朝以後,因戰爭和地震的破壞,固原山城逐漸衰落。現在所見到的城牆遺跡,有內外城,內城即宋代的鎮守軍城,外城系明代萬曆三年(公元1575年)所築。

固原地勢險要,為軍事重鎮,是兵家必爭之地,也是交通咽喉要道。固原周圍,歷代均有雄關固鎖。秦國的秦昭王在這里修築長城,以拒義渠戍;漢代設的蕭關,是關中北面門戶;唐代設隴山關,是全國六個上關之一;唐原州七關,也在固原周圍。著名的絲綢之路,也由長安經過固原,海源而至西域各國。明代設長城沿線九鎮固原是九鎮之一,並且是總兵和總制駐地。

固原是歷代帝王到寧夏來最多的地方。由於它在軍事上「外阻河朔,內當隴口,襟帶秦涼,擁衛畿鋪」的重大作用。據說,秦始皇統一中國後以後的第二年(公元前220年),他北巡途經此地,發現這里氣候清爽宜人,就停駕固原避暑熱,同時曾到過平涼與涇源之間的雞頭山。

漢代在固原地區設置安定郡,固原城是郡治所在地。漢武帝在大將衛青,霍去病北擊匈奴,收復大漠南北之後,為了鞏固西北邊防,在公元前112年至公元前88年間,前後六次巡視北部邊防來到固原地區,史載的「行幸安定」就是今固原。

公元32年,東漢光武帝劉秀率大軍,從都城洛陽出發,經長安,到達「高平第一城」,即今固原城,討伐叛亂,「傀器十餘萬眾皆降。」

十六國時期的夏國主赫連勃勃在這里殺死羌族破多里部首領設奔於,吞並高平 (固原),後自稱「大夏天王」,並建都於固原。

魏晉南北朝時期,公元534年,北魏的實際掌權者和西魏的創立人字文泰,也是北周的先祖,後被北周追尊為文帝,為討伐侯莫陳悅,從都城洛陽進軍原州 (即今固原),後揮師大破敵軍。

字文泰之子宇文邕,小時就同其弟字文寬一起被寄養在北周的原州 (今固原)刺史李賢家中,長達六年之久,李賢後來官至大將軍,字文邕後來做了北周的皇帝,稱為周武帝。經常到原州來,到李賢家,不分君臣,而按年齡大小排次序坐。

解放後,黨和政府對固原進行建設,古城舊貌換新顏,使這座一千多年古城煥發了青春。1953年在這里成立了西 (吉)、海(原)、固(原)回族自治區,1955年改為西海固自治州,1958年寧夏回族自治區成立,撤銷了自治州的建制,設置固原地區,固原是地區駐地。

經過40多年的建設,現在固原城大樓星羅棋布,街道寬闊,環境幽雅,樹木成蔭。固原縣城附近有許多名勝古跡,已開發為旅遊景點,供遊人參觀。

斗轉星移,時過境遷,古絲綢之路上的聲聲駝鈴早已不聞,瓦亭古城也早已隱沒,惟留下斑駁的古跡供人憑吊:秦長城壯跡蜿蜒百里,雄風猶在;始建於北朝,興盛於唐代的須彌山石窟規模宏大,造像精美,是我國著名的十大石窟之一,也是著名的佛教聖地,被譽為「寧夏敦煌」。目前保存完整的是雕鑿於唐代(公元849年)的巨大坐佛像了。仰望大佛,無論刮風下雨,他千年來一直以慈祥的微笑面感化眾生;此外,固原的六盤山也十分著名。它既是戰略要地,又是避暑盛地。1935年10月,毛澤東率中央紅軍長征經過六盤山時,寫下了氣壯山河的《清平樂•;六盤山》,1961年9月又親筆書寫了這首詞,「今日長纓在手,何時縛住蒼龍」,不僅詩句氣貫古今,而且書法也是龍飛鳳舞,蒼勁有力,堪稱一絕。同時,六盤山上自然風光也是饒有特色,「六盤鳥道」、「盤山曉翠」、「美高蒼松」也早已名聲在外,美不勝收。

固原古城,民風淳樸,歷史底蘊深厚,多姿的伊斯蘭建築與多彩的民族風情讓這座古城在西北邊塞閃爍出耀眼的光輝。

『貳』 關於寧夏的歷史你知道多少

寧夏得名,始於西夏平定。公元1227年,元朝滅西夏後,改名「寧夏」,含有平定西夏、穩定西夏、西夏「安寧」之意。

寧夏回族自治區具有悠久的歷史。靈武市水洞溝舊石器時代文化遺址中發掘出來的石器、骨器和用火痕跡表明,遠在距今3萬年前後,寧夏境內就有了人類活動,他們創造了舊石器晚期的「水洞溝文化」。解放後,在寧夏境內陸續發現了較多的「細石器文化」、「馬家窯文化」和「齊家文化」遺址。這些遺址表明,距今六七千年到三四千年前,寧夏南北的「居民」已由母系氏族社會進人父系氏族社會、開始從事畜牧業和農業生產,並與中原地區有了密切的聯系。商、周時期,境內有稱為胡(北狄)、羌(西戎),後又稱為鬼戎、獫狁(熏育、葷粥)的游牧部落活動。周宣王時,曾在「太原」(今固原一帶)調查戶口,表明當時不僅已有較多人口,而且有了行政管理體制。春秋戰國時期,固原南部屬秦,其餘地區分別為義渠戎、朐衍戎等部族的聚居地。

公元前221年,秦兼並六國後,建立中央政權,寧夏屬北地郡。

西晉末年,匈奴人赫連勃勃於407—431年建立地方政權,自號夏,以統萬城(今陝西靖邊縣境)為都城,寧夏屬其管轄范圍。

唐朝分全國為十道,寧夏屬關內道。唐王朝在靈州(今靈武市西南)設大都督府和朔方節度使。安史之亂期間,唐肅宗於756年在靈武登基。

公元1038年,黨項族首領李元昊,以寧夏為中心,建立大夏國,國號大夏(因其位於宋王朝西面,故史稱西夏)。定都興慶府(今銀川市),國土「東盡黃河,西界玉門,南接蕭關,北抵大漠」,「方二萬余里」,形成了和宋、遼、金政權三足鼎立的局面。

元朝滅西夏後,設寧夏府路,開始遷入回回人。

明朝設寧夏衛,大批回回以「屯戍人戶」的身份被安置在靈州、固原一帶。
清朝建寧夏府。乾隆年間,銀川發生大地震,原址受損嚴重,乾隆帝撥下巨銀用於重建家園,在城郊建新城,稱新滿城。乾隆以後,「寧夏至平涼千餘里,盡悉回庄」,成為全國最大的回族聚居區。民國初年設朔方道,1929年改為寧夏省,轄除固原以外的現有市、縣及內蒙古自治區的阿拉善左旗、阿拉善右旗、額濟納旗和磴口縣。

1949年9月23日,寧夏解放,仍沿用寧夏省原稱,轄區范圍與民國時相同。1954年,撤銷寧夏省,阿拉善左旗、阿拉善右旗、額濟納旗和磴口縣劃歸內蒙古自治區,其餘地區並入甘肅省。1958年10月25日,寧夏回族自治區成立,轄原屬甘肅省的銀川專區、吳忠回族自治州、西海固回族自治州及涇源、隆德2縣。1969年,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左旗和阿拉善右旗的5個公社並入寧夏。1979年,這些地區又劃回內蒙古自治區。

『叄』 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的歷史誰知道

距今2.7萬年至3.2萬年的舊石器時代,在彭陽縣發現古人類活動遺址。到新石器時代,已有農業為主的氏族部落。戰國時期,本地屬秦國版圖。最早的行政建置始於秦惠文王時期(公元前337~前311年)的烏氏縣(在今原州區南),後又增設朝那縣(今彭陽縣古城鎮)。西漢武帝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析北地郡置安定郡,郡治高平縣(今原州區),共轄21縣,屬今本地的有高平、朝那、烏氏3縣和月氏道(今隆德縣境)。東漢仍仿西漢建置。西晉新置都盧縣。在東晉時有高平、朝那、烏氏、都盧4縣。南北朝時,本地先後為北魏、西魏、北周屬地。北魏太延二年(436年)置高平鎮,正光五年(524年)改高平鎮置原州,並置高平郡和縣,均治高平。原州領高平、長城2郡,高平、里亭、黃石、白池4縣。北周置原州總管府,仍領郡2、縣4。隋統一全國後,大業三年(607年)廢原州暨總管府,置平涼郡,領平高(高平改)、百泉、默亭、他樓4縣。唐武德元年(618年)廢平涼郡復置原州,貞觀五年(631年)復置原州中都督府,到天寶元年(742年)又改為平涼郡。廣德年間(763~764年)沒於吐蕃。宋朝屬本地的有鎮戎軍(今原州區)、懷德軍(今原州區黃鐸堡鄉)、德順軍(今隆德縣)、西安州(今海原縣西安鄉)。金升軍為州,改鎮戎軍為鎮戎州,德順軍為德順州,廢懷德軍和西安州。元朝設有開成路、開成州、廣安州。明置固原衛和固原州。清代設有固原州、隆德縣、海城縣和化平川直隸廳。辛亥革命後,將固原州改為固原縣,海城縣改為海原縣,化平川直隸廳改為化平縣。1936年紅軍西征部隊到達固原,在固原縣東北部設固北縣,隸陝甘寧省,此後不久即撤,回歸固原縣。1942年新置西吉縣。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將化平縣改為涇源縣。1953年11月1日甘肅省西海固回族自治區成立,轄西吉、海原、固原3縣。1955年11月改稱固原回族自治州。1958年10月寧夏回族自治區成立,撤銷固原回族自治州,成立固原地區行政公署,轄固原、海原、西吉、隆德、涇源5縣。1983年從固原縣析置彭陽縣。2003年7月,改固原地區行政公署為固原市,固原縣改稱原州區,轄海原縣、西吉縣、隆德縣、涇源縣、彭陽縣和原州區。2004年6月海原縣劃歸中衛市。現固原市轄4縣1區。

『肆』 寧夏平原的歷史發展

寧夏回族自治區具有悠久的歷史。靈武市水洞溝舊石器時代文化遺址中發掘出來的石器、骨器和用火痕跡表明,遠在距今3萬年前後,寧夏境內就有了人類活動,他們創造了舊石器晚期的"水洞溝文化"。解放後,在寧夏境內陸續發現了較多的"細石器文化"、"馬家窯文化"和"齊家文化"遺址。這些遺址表明,距今六七千年到三四千年前,寧夏南北的"居民"已由母系氏族社會進人父系氏族社會、開始從事畜牧業和農業生產,並與中原地區有了密切的聯系。商、周時期,境內有稱為胡(北狄)、羌(西戎),後又稱為鬼戎、獫狁(熏育、葷粥)的游牧部落活動。周宣王時,曾在"太原"(今固原一帶)調查戶口,表明當時不僅已有較多人口,而且有了行政管理體制。春秋戰國時期,固原地區南部屬秦,其餘地區分別為義渠戎、朐衍戎等部族的聚居地。 公元前221年,秦滅六國,收復河套,當時的寧夏地區為北地郡,將大批六國臣民移至此地,開荒種地,修渠灌溉。為寧夏平原的農業發展奠定了基礎。秦代開挖的秦渠,至今仍在使用。漢武帝時,先後又有大批移民湧入寧夏河套地區。隨之也帶來了中原地區先進的耕作技術。為擴大耕地,又新開了漢渠。
東漢末年,三國鼎立,中原戰亂。寧夏成為羌族、匈奴、鮮卑游牧、逐鹿之地。公元407-431年,匈奴人赫連勃勃興起,建立大夏,成為十六國之一。寧夏的固原、靈武、銀川等地區屬其管轄。李淵滅隋建大唐,分全國為十五道。寧夏屬關內道。在靈州,今靈武縣南,設都督府和朔方節度使,駐軍6萬多人。成為西北的一個政治、軍事、經濟、交通中心。在唐代鼎盛時期,寧夏的經濟也有很大的發展。
西晉末年,匈奴人赫連勃勃於407-431年建立地方政權,自號夏,以統萬城(今陝西靖邊縣境)為都城,寧夏屬其管轄范圍。
唐朝分全國為十道,寧夏屬關內道。唐王朝在靈州(今靈武市西南)設大都督府和朔方節度使。安史之亂期間,唐肅宗於756年在靈武登基。
公元1038年,元昊正式稱帝,國號夏。因在北宋之西,又別於十六國之一的赫連夏,故史稱西夏。興慶府,今銀川市,不僅是西夏的政治、經濟中心,也是水利灌溉的樞紐。在西夏時,畜牧業很是興盛。宋朝所用的馬,大部分購自西夏。成吉思汗也從西夏得到許多駱駝。西夏的手工業也很發達,主要有鞣皮、紡毛線、制氈毯。諒祚時建造的承天寺塔至今仍屹立在銀川,表現了西夏人的高超建築技術。
公元1227年,在西夏國被成吉思汗督師所滅之後,元在此設寧夏府路,開始遷入回族。朱元璋建立明朝後寧夏地區為邊防要塞。
公元1368年朱元璋下令農民歸耕,承認耕者有其田,墾者享有其地。後來又發詔令,規定寧夏等地的農民墾荒所得土地任其自有,永不征稅。政府還組織軍隊興修水利,並把大批回民以"屯戍"人的身扮安插在靈州、固原一帶。公元1412年前後,人口繁衍,糧食儲備增加。寧夏等地的倉儲可支當地10年的俸晌。但在明朝中葉以後,起兵禍,生靈塗炭,寧夏經濟也遭到很大的破壞。
元朝設寧夏路,開始遷入回回人。明朝設寧夏衛,大批回回以"屯戍人戶"的身份被安置在靈州、固原一帶。
清朝建寧夏府。乾隆年間,銀川發生大地震,原址受損嚴重,乾隆帝撥下巨銀用於重建家園,在城郊建新城,稱新滿城,乾隆以後,"寧夏至平涼千餘里,盡悉回庄",成為全國最大的回族聚居區。民國初年設朔方道,1929年改為寧夏省,轄除固原地區以外的現有市、縣及內蒙古自治區的阿拉善左旗、阿拉善右旗、額濟納旗和磴口縣。
1949年9月23日,寧夏解放,仍沿用寧夏省原稱,轄區范圍與民國時相同。1954年,撤銷寧夏省,阿拉善左旗。阿拉善右旗、額濟納旗和磴口縣劃歸內蒙古自治區,其餘地區並入甘肅省。1958年10月25日,寧夏回族白治區成立,轄原屬甘肅省的銀川專區、吳忠回族自治州、西海固回族自治州及涇源、隆德2縣。1969年,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左旗和阿拉善右旗的5個公社並入寧夏。1979年,這些地區又劃回內蒙古自治區。

『伍』 寧夏固原市三十多年來變化大嗎

很大。里外三層的古城牆已經不在了

『陸』 寧夏固原在古代叫什麼

寧夏固原在古代名稱如下表:

『柒』 寧夏固原地方史志

固原地方史志可以進余貴孝同志的博客看。
佘貴孝同志1968年12月從固原師范畢業後,分配到固原縣西郊公社工作,任教育專干;1974年6月任公社黨委秘書,1978年調任官廳公社黨委秘書;1981年調固原縣第四次人口普查辦公室任普查組組長;1983年1月調中共固原縣委宣傳部工作。1985年4月調固原地區地方誌辦公室工作,職稱編輯。1998年9月任方誌辦助理調研員。社會兼職有固原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副主席、寧夏歷史學會理事、固原市反邪教協會副理事長。
多年來,他刻苦鑽研,筆耕不輟,先後參與編寫或以責任副主編編輯出版了《固原縣志》、《固原地區志》、《固原地區概況》、《固原軍事志》、《固原地區郵政志》、《固原地區鄉鎮企業志》、《固原縣軍事志》(責任副主編)、《中國國情叢書—百縣市經濟社會調查·固原卷》、《固原史地文集》、《固原人物集錄》、《固原地區年鑒》(1991~1995)、《固原年鑒》(2004)、《固原攬勝》、《固原地名綜錄》、《固原2004》、《固原大事記》、《固原人物》、《固原人大一周年》、《固原政協文史資料》等地情資料書,參與整理《二十五史中的固原》、《明清固原州志》。1999年為慶祝新中國成立50周年,國家有關部門要求分省區出版《輝煌五十年》,他又承擔了《寧夏卷·固原概況篇》的編寫工作。2002年為《寧夏通志·人物卷》編寫了固原籍104人的人物傳和人物簡介。還多次參加了自治區方誌辦組織的各市縣(區)志評稿會,中肯的評稿發言,受到專家學者的首肯。還多次協助市政府、市旅遊局向外國客人介紹固原歷史或某一部分情況,如為日本佛教人士介紹絲綢之路固原段的佛教發展史;陪同北京維思設計公司的英國專家考察六盤山紅軍長征紀念亭的地質情況,介紹紅軍長征途經六盤山區的活動,為改擴建六盤山紅軍長征紀念亭的圖紙設計做准備;向以色列前任侍衛長和張愛萍將軍的女兒張小艾介紹中央紅軍在青石嘴戰斗的經過,陪同參觀了毛澤東主席在小岔溝住過的窯洞。配合寧夏電視台拍攝、解說了《走遍中國·涇水之源》、《郵政百年》等專題片及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對台廣播欄目解說戰國秦長城等。
在工作之餘,在區內外報刊雜志發表史志類論文、文章近百篇。其中在2000年在《寧夏史志》上發表的《淺談續志「自然地理」的編寫》,以獨到的觀點提出了別人認為續志不設「自然地理」的說法,並設計了篇目和具體寫作方法。在編寫《固原軍事志》過程中,發現有些人對軍事志的編寫內容和方法吃不準,就撰寫了《試論軍事志的編寫》的文章,釋疑解難。先後出版了個人專著《固原地方史要論》、《固原回族研究》、《固原歷史小網路》、《新編元開成志稿》、《六盤山森林公園》,還有《固原山水景觀》和《讀書與治學》兩本專著因印刷經費暫放。其中《固原地方史要論》開創了固原歷史研究成果結集出書的先河,當時《固原日報》和《寧夏史志研究》刊登了書評;《新編元開成志稿》填補了元朝固原歷史缺乏的情況;《六盤山森林公園》實為一部志書,涇源縣志辦公室副主任馬玲的書評《一部有魅力的山志》對這本書作了評價。
《固原縣志》1993年獲全國一等獎,其中他編寫了《政黨群團志》5萬字。《固原地區志》1994年獲寧夏全區志書一等獎,其中他編寫了《政治志》20萬字。個人專著《固原地方史要論》1994年獲寧夏地方誌編審委員會全區志書和成果一等獎,同時獲中國近現代史史料學會優秀獎。與人合寫的《赫光烈士傳略》1986年獲寧夏社科成果三等獎,《如何寫好新方誌中的人物傳》1989年獲寧夏地方誌成果三等獎,《寧夏固原地區的回族》1997年寧夏地方誌成果二等獎,《近二十年固原地方史研究綜述》2001年獲寧夏社科成果三等獎。還有多篇論文參加全區各種研討會,有的在大會上宣讀,有的收入大會《論文集》。
該同志連續編修兩部志書(《固原縣志》和《固原地區志》),這在全市少有,編寫專業志和部門志最多,個人專著和論文也屬榜首,被人們譽為固原的「活歷史」。由於工作出色,1993年5月,被寧夏總工會授予全區職工讀書自學活動積極分子;1998年6月,又被中華全國總工會授予全國職工讀書自學活動積極分子;1997年在寧夏地方誌編審委員會第二次地方誌工作會議上榮獲全區修志先進個人;1994~1996年連續3年被中共固原市委組織部和市人事局評為優秀工作者;2000年「七·一」 被中共固原地委授予優秀共產黨員。多家社科辭書對他均作了收錄介紹。《寧夏史志》2001年第3期以《刻苦鑽研 筆耕不輟》為題對他的先進事跡作了介紹。
2005年10月,被自治區人民政府授子修志工作先進個人。
詳情:佘貴孝博客 http://hi..com/sheguixiao

『捌』 寧夏固原在古代叫什麼

固原古城位於寧夏回族自治區南部,是古代絲綢之路東段北道上的重鎮,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

古人形象地評價其地理位置說: 「左控五原,右帶蘭會,黃流繞北,崆峒阻南,據八郡之肩背,綰三鎮之要膂」、「回中道路險,蕭關烽堠多」,自古就是關中通往塞外西域的咽喉要道上的關隘和軍事重鎮,我國近代西北最早的一條公路干線——西安至蘭州的公路就從這里通過。固原古城建於何時,已鮮為人知。公元前114年(漢元鼎三年),漢武帝為加強西北邊地軍事防禦,置安定郡,治高平城(即今固原縣城),這是史書有明確記載的固原歷史上的城。因其城堅池深,史稱高平第一城。以後曾多次修葺。北周天和四年(569)正月,新築原州城(固原城)。這是脫開原高平古城的空間擴大增築後的一處新城,原高平城就成為新築城的內城。從此,固原城就有內城和外城的格局。明代的固原,是明朝政府在西北邊境地帶設置的九個軍事重鎮之一,也是陝西三邊總督駐節之地,城防大為加強,是固原建城史上最輝煌的時期,固原城也成為西北重鎮。景泰三年(1450)修葺內城。成化五年(1469)增築內城。弘治十五年(1502)三邊總督秦築外關城。萬曆三年(1575)三邊總督石茂華主持給外城以磚。從此,固原城的最後格局和型制基本奠定。內城:周圍九里三分,高三丈五尺;垛口一千零四十六座;炮台二十八座。外城:周圍十三里七分,高三丈六尺;垛口一千五百七十三座;炮台三十一座。東城門三道,萬曆時建,有名者兩道:安邊門、保寧門;南城門四道,萬曆時建,冠名者兩道:鎮秦門、鎮夷門;西城門兩道,萬曆時建,有名者一道:威遠門;北城門一道,萬曆時建,曰靖朔門。固原博物館復原的清代固原城模型,就是固原城的歷史縮影,現在,固原外城的西北角保存完好,可以一睹固原城的巍峨與風姿。

固原是一座歷史名城。戰國秦長城自東北向東南繞城而過,距城最近處僅10多里。漢武帝時曾增設安定郡,固原是安定郡和高平縣的駐地。出土文物中,有漢代陶制排水管,系城市下水道所用,可見其城市規模已相當可觀。南北朝至唐代,在此設原州。宋代置鎮戍軍,等級與州同,固原一名,始於明景泰三年(公元1452年)。為何稱固原,一說是固原唐未陷於吐蕃後,原州先後僑治於甘肅的平涼、鎮原,而固原這個地方就被稱為「故原州」,諱故改固,因名固原;二是「北魏以此置原州,以其地險固因名」。從北魏孝明帝正光五年(公元524年)建城至今,己有1300多年的歷史了。公元1575年,明神宗萬曆三年,固原城擴建,分為內城和外城,內城由磚包,高大雄偉。清朝以後,因戰爭和地震的破壞,固原山城逐漸衰落。現在所見到的城牆遺跡,有內外城,內城即宋代的鎮守軍城,外城系明代萬曆三年(公元1575年)所築。

『玖』 寧夏的歷史文化

漢朝,屬朔方史部。西漢,將北地郡治往今甘肅環縣;固原設安定郡;寧夏分屬北地郡和安定郡。東漢,將安定郡治移至今甘肅鎮原縣,將北地區郡治移至今吳忠市利通區西南。十六國,為匈奴鐵佛部首領赫連勃勃所建大夏國的領土。

北魏、北周,繼續推行移民興屯,再次得到有效開發,寧夏始稱「塞北江南」。唐朝,寧夏全境屬關內道,設6州:原州、靈州、西會州、安樂州、雄州、警州。天寶十四年(755年),唐朝爆發了「安史之亂」,太子李亨在寧夏靈武登基,為唐肅宗。

北宋,寧夏地區屬秦鳳路,後寧夏北部被黨項族李繼遷佔領,北宋只控制寧夏南部,寧夏南部改屬涇原路。元朝,在西夏國故地設西夏中興等路行中書省。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設寧夏府路,寧夏由此得名。

明朝,初在寧夏設府,後改衛。曾增設寧夏左屯衛,中屯衛和前衛、中衛、後衛。後改設寧夏鎮和固原鎮,長城沿線設九個防區,稱九鎮,為明代邊重鎮之二。

清朝,順治五年(1648年),清朝在寧夏設巡撫,屬陝西布政司,下制衛所,寧夏為准省級。後撤,改寧夏府,下設州縣,歸屬甘肅,但又升寧夏總兵為提督,繼增置滿營將軍府於寧夏,仍不失省級格局。

寧夏最有名的地方特產,首推枸杞、甘草、賀蘭石、灘羊二毛皮等種,因顏色分別是紅、黃、藍、白,所以又稱「四寶」。寧夏美食以西北麵食為主,清真特色居多。因為農業發達,蔬菜水果較甘肅地區豐富,而黃河等河流分布於區內各地。

牛羊肉是主要的食用肉類,各個縣城都有大型的市場內現殺活羊,所以各色羊肉菜餚不能不嘗。回族傳統不近煙酒,所以較為傳統的清真餐館不供應酒類飲品。但西北人飲酒者居多,該地盛產的低度白酒、果酒口感純正。

(9)寧夏固原歷史發展擴展閱讀:

夏回族自治區,簡稱「寧」,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首府銀川。位於中國西北內陸地區,東鄰陝西,西、北接內蒙古,南連甘肅。

1958年10月25日,寧夏回族自治區正式成立,自治區轄2市、1專區、17縣:銀川市、吳忠市、中衛縣、中寧縣、同心縣、靈武縣、鹽池縣、金積縣、固原縣、西吉縣、海原縣、隆德縣、涇源縣。截至2018年底,寧夏回族自治區下轄5個地級市,共有11個縣,2個縣級市,9個市轄區。

『拾』 有誰知道寧夏的歷史

寧夏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之一,位於「絲綢之路」上,歷史上曾是東西部交通貿易的重要通道,作為黃河流經的地區,這里同樣有古老悠久的黃河文明。早在三萬年前,寧夏就已有了人類生息的痕跡,公元1028年,黨項族的首領李元昊在此建立了西夏王朝,並形成了西夏文化。古今素有「塞上江南」之美譽。西周至秦朝時期西周建都於鎬(今西安市西)其統治中心在陝西關中,故其以北地區,包括內蒙河套,寧夏全境及陝西、山西北部稱為朔方。春秋時期,今固原地區為烏氏戎所居,今銀南地區以鹽池為中心是朐衍戎的勢力范圍。戰國時期,秦惠文王攻取烏戎地,置烏氏縣(今固原縣南涇水北岸)轄今固原地區。之後又在鹽池縣境設立朐衍縣、轄今銀南地區。秦昭襄王三十五年(公元前272年)後,兩縣劃歸北郡管轄,這是寧夏地區有行政設置之始。秦朝時寧夏為北地郡,郡治在甘肅寧縣。漢朝屬朔方史部。西漢時將北地郡治往今甘肅環縣。固原設安定郡。寧夏分屬北地郡和安定郡。東漢將安定郡治移至今甘肅鎮原縣,將北地區郡治移至今吳忠市利通區西南。唐朝至明清時期唐朝時期,寧夏全境屬關內道,設6州:原州、靈州、西會州、安樂州、雄州、警州。北宋時期寧夏地區屬秦鳳路,後寧夏北部被黨項族李繼遷佔領,北宋只控制寧夏南部,寧夏南部改屬涇原路。公元1271年,元世祖孛兒只斤忽必烈建立元朝,但到1276年才完全滅宋。元朝時期在西夏國故地設西夏中興等路行中書省。明初在寧夏設府,後改衛。曾增設寧夏左屯衛,中屯衛和前衛、中衛、後衛。後改設寧夏鎮和固原鎮,長城沿線設九個防區,稱九鎮,為明代邊重鎮之二。1648年,清朝在寧夏設巡撫,屬陝西布政司,下制衛所,寧夏為准省級。後撤,改寧夏府,下設州縣,歸屬甘肅,但又升寧夏總兵為提督,繼增置滿營將軍府於寧夏,仍不失省級格局。民國時期1912年元月1日成立了中華民國,改府為道。因右為朔方,改為朔方道。1913年,又改回寧夏道。1928年10月17日,民國中央政府第159次會議決議,設寧夏省。全省面積約274910平方千米。1929年,寧夏建省。轄朔方道八縣外,將阿拉善、額濟納劃入。又將阿拉善之巴格的磴口劃置磴口縣。1933年元月,馬鴻逵受蔣介石委任寧夏省主席,馬鴻逵主政寧夏。1933年9月劃中衛縣東部為中寧縣,1941年4月1日劃寧夏、寧朔兩縣為永寧縣,平羅縣北增為惠農縣、陶樂縣,並將寧夏縣改名為賀蘭縣,1945年將靈武縣屬之吳忠鎮改為吳忠市。新的寧夏省領二旗九縣:阿拉善旗、阿濟納旗;寧夏縣、寧朔縣、平羅縣、中衛縣、靈武縣、金積縣、鹽池縣、鎮戊縣(後改為預旺縣、再改為同心縣)、磴口縣。增設香山、居延、紫湖三個設治局,1944年4月增設銀川市。1947年寧夏省會置銀川市。此後,直到解放前夕,全省共增設達13縣,1市、3設治局。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1949年9月23日,寧夏解放。同年12月23日成立寧夏省,沿用了寧夏原稱。額濟納旗劃由甘肅酒泉專區代管,並於同年10月25日成立了寧夏省人民政府。1949年10月23日,中共寧夏省委員會決定成立中共阿拉善旗工作委員會。同時,調三邊軍分區三大隊駐防定遠營。1950年1月,成立吳忠市,5月又改為吳忠鎮,10月恢復為吳忠市。5月25日,甘肅省人民政府決定,原定西專區的西吉縣、海原縣劃歸平涼專區。1952年5月,永寧縣第四、第六兩區及賀蘭縣第四區各一部劃歸銀川市。8月15日,為增進民族團結,阿旗首府定遠營為「巴音浩特」,10月16日中央批復備案通過。1953年11月27日,甘肅省人民政府通知,西海固回族自治區10月29日正式成立,4月1日,寧夏省「金、靈、吳、同」回民自治區籌備委員會在吳忠市成立,與吳忠市人民政府合署辦公。4月4日,寧夏省政府批准,惠農縣成立兩個相當於區級的回族自治區,即寶豐回族自治區和靈沙回族自治區。5月,中寧縣耍義山鄉(原四區六鄉)劃歸同心縣管轄。7月,寧夏省「金、靈、吳、同」回民自治區籌委會改名為寧夏省河東回族自治區籌委會。1954年4月21日,寧夏省河東回族自治區正式成立,下轄吳忠市、金積縣、靈武縣和同心縣。1954年7月14日,內務部批准,銀川市由6個區合並為4個區。1954年9月,寧夏省建制撤銷,並入甘肅省。1954年11月3日,寧夏省撤銷合並於甘肅省後,原河東回族自治區和內蒙古自治區的行政區劃不變,新設銀川專區。1954年11月經內務部批准,惠農縣人民政府由寶豐城遷駐黃渠橋。1955年4月28日,甘肅省河東回族自治區更名為甘肅省吳忠回族自治州,領導金積縣、靈武縣、同心縣,並代管鹽池縣。12月1日,國務院批准鹽池縣正式劃歸吳忠回族自治州管轄。1955年11月18日,國務院批准,西海固回族自治區改名為固原回族自治州。1957年7月15日,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通過成立寧夏回族自治區的決議,以原寧夏省行政區域為基礎成立寧夏回族自治區。1958年10月25日,寧夏回族自治區正式成立,自治區轄2市、1專區、17縣:銀川市、吳忠市、中衛縣、中寧縣、同心縣、靈武縣、鹽池縣、金積縣、固原縣、西吉縣、海原縣、隆德縣、涇源縣。總面積約6.64萬平方千米。1969年,內蒙古自治區所轄阿拉善左旗劃歸寧夏回族自治區。自治區轄2市、1專區、1旗、16縣,市轄縣級區2個。自治區面積由原6.64萬平方千米增至17萬多平方千米。1970年,固原專區改為固原地區。1979年5月30日,國務院批准將阿拉善左旗劃歸內蒙古自治區管轄(7月1日起正式劃回)。寧夏回族自治區轄2地級市(銀川、石嘴山)、2地區(銀南、固原),16縣,市轄縣級區7個。1980年1月1日,取消「革命委員會」,建立各級人民政府和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並以「鄉」名稱逐步取代「人民公社」名稱。2001年7月7日,國務院批准撤銷固原地區和固原縣,設立地級固原市和原州區。2002年10月19日,撤銷銀川市城區、新城區和郊區,將銀川城區分別設立銀川市興慶區、西夏區和金鳳區;撤銷石嘴山市石炭井區。10月25日,靈武市由吳忠市代管變更為由銀川市代管;紅寺堡開發區劃歸吳忠市管轄。2003年12月31日,經國務院批准,撤銷中衛縣,設立地級中衛市,設立沙坡頭區;將中寧縣、海原縣劃歸入中衛市,隨後撤銷石嘴山市惠農縣和石嘴山區,設立惠農區;撤銷陶樂縣。2009年10月22日,國務院正式批准同意設立吳忠市紅寺堡區。2009年12月15日,寧夏成為中國5個「省直管縣」試點省區之一,同心縣、鹽池縣列為吳忠市擴權強縣試點縣。

閱讀全文

與寧夏固原歷史發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