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亞洲覺醒的背景原因
(1)侵略新危機:來19世紀源末20世紀初,帝國主義侵略加深了亞洲各國的民族危機(如瓜分狂潮),亞洲人民必然掀起反帝反封的新高潮。
(2)亞洲新變化:亞洲封建經濟進一步解體,民族資本主義興起;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已經形成或正在形成;資產階級民族和民主意識產生。
2. 亞洲革命風暴與亞洲的覺醒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亞洲革命風暴與亞洲覺醒的異同
相同之處
(1)原因和任務方面:①兩次民族解放運動都是在面臨西方殖民侵略,許多國家淪為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危機加劇的情況下興起的。②都具有新的時代特點:亞洲革命風暴時,許多國家既反對外國資本主義侵略,又反對本國封建統治,這種任務上的雙重性,是亞洲各國淪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之前所不具備的;亞洲覺醒時,各國的斗爭任務是反帝反封建,反映了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進入帝國主義階段,中外反動勢力日益走了勾結的時代特點。
(2)性質方面:兩次民族解放運動大都擔負著反對外國資本主義殖民侵略和本國封建統治的雙重任務;因此,往往都具有反對殖民主義和封建主義的雙重性質。
(3)影響方面:①都沉重打擊了殖民者;②為後來各國的革命運動提供了經驗教訓;③客觀上具有相互支援的作用,一方面亞洲各國的斗爭之間具有這個特點,另一方面,亞洲各國人民的民族解放運動對歐洲各國工人運動也起到了客觀上的聲援作用,正如馬克思在談到中國太平天國運動對英國的影響時所說的:「如果有一個大市場突然縮小,那麼危機的來臨必然加速,而目前的中國的起義對英國正是會引起這種影響的。」「可以大膽地預言,中國革命將把火星拋到現代工業體系的即將爆炸的地雷上,使醞釀已久的普遍危機爆發,這個普遍危機一旦擴展到國外,直接隨即而來的將是整個歐洲大陸的政治革命。」
不同之處
(1)背景方面:①所處資本主義發展階段不同,亞洲革命風暴時,處於自由資本主義時期,亞洲覺醒時處於壟斷資本主義時期(帝國主義時期)。②外國資本主義殖民侵略的手段有別:前者時主要是進行商品輸出,後者時主要是進行資本輸出。③19世紀中期時,亞洲國家基本上沒有產生新的領導階級——民族資產階級。革命綱領基本都是舊式的;19世紀末20世紀初,亞洲國家的民族民主革命出現了新的領導階級——民族資產階級,提出了新的革命綱領,即在反侵略和反封建統治的基礎上增加了發展民族資本主義,實現近代化的內容。
(2)性質方面:亞洲革命風暴屬於舊式的民族解放運動,沒有超出傳統的農民戰爭的范疇;而亞洲覺醒則是指亞洲的斗爭由舊式的農民起義的斗爭開始,逐漸為資產階級民族民主革命(資產階級改良運動和資產階級革命)所代替的亞洲歷史的新發展,尤其是按照列寧的解釋,則「亞洲的覺醒」的根本含義是指當時亞洲的資產階級革命。
(3)領導力量方面:亞洲革命風暴由農民領袖或封建王公領導;亞洲覺醒則除了由農民領袖領導以外,更多的是由民族資產階級領導。
(4)主要參加者不同:亞洲革命風暴時,主要參加者為封建王公、農民;亞洲覺醒時主要參加者是民族資產階級、工人和社會其他階層。
(5)斗爭方式不同:亞洲革命風暴以武裝起義為主要斗爭方式;而亞洲覺醒時則是武裝斗爭和政治斗爭相結合,呈現出由改良到革命的轉變過程。
(6)結果方面:亞洲革命風暴基本上都被鎮壓下去;亞洲覺醒時各國革命雖然也基本上最終歸於失敗,但是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中國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專制統治,建立了資產階級共和國——中華民國,使民主革命思想深入人心。
(7)地位方面:亞洲革命風暴是亞洲各國人民民族解放運動的第一次高潮;亞洲覺醒則開創了亞洲資產階級民族民主革命的新時期,標志著亞洲各國人民作為一支反帝斗爭的政治力量登上國際舞台,為後來各國革命運動指明了方向,傳播了民主革命思想。
3. 19世紀末20世紀初「亞洲的覺醒」出現了新的特點,主要是指
答案D
此時亞洲社會開始發生新的變化,民族資本主義興起,資產階級領導民族解放運動是這一時期亞洲民族解放運動的新特點。
4. "亞洲覺醒"有何必然性
亞洲地大物博,國家多,人口多,各國歷史悠久。而現實的發展落後於歐洲和美洲!所以"亞洲覺醒"是必然的!
5. 關於亞洲覺醒的本質含義表述不正確的是
答案D
亞洲覺醒屬資產階級的民族民主革命
6. 亞洲覺醒歷史名詞解釋
亞洲覺醒,不僅指亞洲人民掀起反帝反封建斗爭,資產階級民族民主意識的覺內醒,更是指容亞洲資產階級從改良走上革命,走上由資產階級領導的、廣大人民群眾積極參加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以資產階級改革和革命為主體,也包括舊式農民起義。資產階級改革如中國戊戌變法和印度1905—1908年反英斗爭;資產階級革命如中國辛亥革命、伊朗革命和土耳其革命;舊式農民起義如中國義和團運動、朝鮮義兵運動。
7. 亞洲覺醒的重要意義
(1)它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在東方的殖民體系和本地區的封建勢力,對各國的民族資版本主權義的發展起了推動作用。
(2)它標志著亞洲各地人民已作為一支反對帝國主義的強大政治力量登上了國際斗爭的舞台,在客觀上成為西方工人階級的同盟軍,亞洲成為反帝的重要陣地。
(3)它傳播了民主思潮,為亞洲各國走上獨立道路奠定了基礎。
(4)一批民族資產階級政黨形成,古老的亞洲開始走上近代政黨政治的道路。
(5)標志著亞洲進入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時期。
8. 「亞洲的覺醒」與「亞洲革命風暴」相比,具有顯著的運動特點,主要原因
亞洲革命風暴與亞洲覺醒的異同
相同之處
(1)原因和任務方面:①兩次民族解放運動都是在面臨西方殖民侵略,許多國家淪為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危機加劇的情況下興起的。②都具有新的時代特點:亞洲革命風暴時,許多國家既反對外國資本主義侵略,又反對本國封建統治,這種任務上的雙重性,是亞洲各國淪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之前所不具備的;亞洲覺醒時,各國的斗爭任務是反帝反封建,反映了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進入帝國主義階段,中外反動勢力日益走了勾結的時代特點。
(2)性質方面:兩次民族解放運動大都擔負著反對外國資本主義殖民侵略和本國封建統治的雙重任務;因此,往往都具有反對殖民主義和封建主義的雙重性質。
(3)影響方面:①都沉重打擊了殖民者;②為後來各國的革命運動提供了經驗教訓;③客觀上具有相互支援的作用,一方面亞洲各國的斗爭之間具有這個特點,另一方面,亞洲各國人民的民族解放運動對歐洲各國工人運動也起到了客觀上的聲援作用,正如馬克思在談到中國太平天國運動對英國的影響時所說的:「如果有一個大市場突然縮小,那麼危機的來臨必然加速,而目前的中國的起義對英國正是會引起這種影響的。」「可以大膽地預言,中國革命將把火星拋到現代工業體系的即將爆炸的地雷上,使醞釀已久的普遍危機爆發,這個普遍危機一旦擴展到國外,直接隨即而來的將是整個歐洲大陸的政治革命。」
不同之處
(1)背景方面:①所處資本主義發展階段不同,亞洲革命風暴時,處於自由資本主義時期,亞洲覺醒時處於壟斷資本主義時期(帝國主義時期)。②外國資本主義殖民侵略的手段有別:前者時主要是進行商品輸出,後者時主要是進行資本輸出。③19世紀中期時,亞洲國家基本上沒有產生新的領導階級——民族資產階級。革命綱領基本都是舊式的;19世紀末20世紀初,亞洲國家的民族民主革命出現了新的領導階級——民族資產階級,提出了新的革命綱領,即在反侵略和反封建統治的基礎上增加了發展民族資本主義,實現近代化的內容。
(2)性質方面:亞洲革命風暴屬於舊式的民族解放運動,沒有超出傳統的農民戰爭的范疇;而亞洲覺醒則是指亞洲的斗爭由舊式的農民起義的斗爭開始,逐漸為資產階級民族民主革命(資產階級改良運動和資產階級革命)所代替的亞洲歷史的新發展,尤其是按照列寧的解釋,則「亞洲的覺醒」的根本含義是指當時亞洲的資產階級革命。
(3)領導力量方面:亞洲革命風暴由農民領袖或封建王公領導;亞洲覺醒則除了由農民領袖領導以外,更多的是由民族資產階級領導。
(4)主要參加者不同:亞洲革命風暴時,主要參加者為封建王公、農民;亞洲覺醒時主要參加者是民族資產階級、工人和社會其他階層。
(5)斗爭方式不同:亞洲革命風暴以武裝起義為主要斗爭方式;而亞洲覺醒時則是武裝斗爭和政治斗爭相結合,呈現出由改良到革命的轉變過程。
(6)結果方面:亞洲革命風暴基本上都被鎮壓下去;亞洲覺醒時各國革命雖然也基本上最終歸於失敗,但是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中國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專制統治,建立了資產階級共和國——中華民國,使民主革命思想深入人心。
(7)地位方面:亞洲革命風暴是亞洲各國人民民族解放運動的第一次高潮;亞洲覺醒則開創了亞洲資產階級民族民主革命的新時期,標志著亞洲各國人民作為一支反帝斗爭的政治力量登上國際舞台,為後來各國革命運動指明了方向,傳播了民主革命思想。
9. 亞洲革命風暴和亞洲覺醒有何不同
一、時代特徵不同
亞洲革命風暴時期,西方資本主義國家處於自由資本主義階段。自工業革命以來,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生產力水平得到迅猛提高,其產品數量大為增加,更多的尋求和擴大海外市場成為工業資產階級的迫切需要。資本主義列強為了滿足工業資本主義的發展,加快了對外擴張的步伐,它們把商品輸出放到了侵略擴張的首位,廉價的商品,破壞了亞洲各國傳統的手工業,給亞洲人民帶來了沉重了災難,使亞洲廣大地區淪為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原料產地和商品市場,成為資本主義經濟的附屬。亞洲各國人民為了反抗資本主義列強的殖民掠奪,掀起了轟轟烈烈的民族解放運動。
亞洲覺醒時期,西方資本主義國家處於壟斷資本主義階段。第二次工業革命以來,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工業生產的發展,生產與資本日益高度集中而產生了壟斷,到19世紀晚期,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產生了壟斷組織。壟斷組織的出現,使資本主義國家對外侵略擴張的步伐進一步加快,同時,其對外侵略政策增加了新的因素,那便是資本輸出。對殖民地的大規模資本輸出,進一步破壞了亞洲傳統的自然經濟,客觀上促進了亞洲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產生和發展,也使新興的資產階級與無產階級產生與發展。19世紀末20世紀初,帝國主義時代的到來,使亞洲各國的民族危機進一步加深,亞洲人民掀起了反帝反封建的新高潮。
二、領導階級不同
亞洲革命風暴時期,其領導者都是農民領袖或者王公貴族,而不是資產階級的代表人物。如印度民族起義的領導者為封建王公,中國的太平天國運動領導者為農民階級。亞洲覺醒時期,其領導者主要為民族資產階級,另外還包括一部分資產階級化的地主與官僚。如中國的辛亥革命由民族資產階級政黨同盟會領導;印度民族起義由民族資產階級政黨國大黨領導。
三、指導思想不同
亞洲革命風暴時期,民族解放運動缺乏正確的指導思想,一般都披上了宗教的外衣,通過宗教或古代的平均主義思想來發動和組織群眾。如伊朗民族解放運動利用巴布教,中國的太平天國運動利用拜上帝教。亞洲覺醒時期,由於資產階級、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隊伍的壯大,他們把西方資產階級啟蒙思想傳入亞洲,並制定了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綱領,使之成為這一時期亞洲的民族解放運動的主要指導思想,如中國的辛亥革命就以三民主義作為革命的指導思想。
四、性質不同
亞洲革命風暴具有反殖民主義和封建主義的雙重性質,但所有的運動都沒有提出資本主義性質的綱領,盡管有些主張很激烈,但都帶有古代農民斗爭「等貴賤、均貧富」和改朝換代的封建性傳統特徵,仍屬舊式民族解放運動。亞洲覺醒時期,絕大多數民族解放運動已經明顯具有反帝反封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性質,是一場不同於亞洲革命風暴的新興運動,但由於各地區、各民族發展水平並不一致,也有一些還處於原有運動模式的斗爭,如朝鮮的甲午農民戰爭、義兵運動,中國的義和團運動,基本屬於舊式民族解放運動,但這一時期資產階級民族民主運動佔主流,舊式農民斗爭已居於次要地區。
五、斗爭目標不同
亞洲革命風暴時期,其斗爭目標是反對殖民主義和反對本國的封建統治者。
亞洲覺醒時期,其斗爭目標主要是反帝反封,同時,他們中間的先進分子,還把富國強兵與禦侮斗爭結合起來,既要反抗西方侵略,又要向西方學習,發展資本主義。
六、發展進程不同
亞洲革命風暴時期,其民族解放運動往往表現為激烈的暴力斗爭,如中國的太平天國運動堅持武裝斗爭14年,印度民族起義、阿富汗人民反起義、爪哇人民反荷蘭斗爭等都無一例外表現為武裝暴力斗爭。亞洲覺醒時期,一般是從改良發展為革命的過程。如印度國大黨溫和派在19世紀末領導的運動,以及20世紀初國大黨激進派以提拉克為首進行的斗爭就體現著這種發展趨勢;中國近代史上19世紀末康有為、梁啟超為代表領導的維新變法運動,20世紀初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更是由改良轉變為革命的典型。
七、失敗的根本原因不同
亞洲革命風暴時期,其民族解放運動失敗的根本原因上是缺乏先進階級的領導而失敗。如中國的太平天國運動由農民階級領導,由於階級的局限性,導致了太平天國運動的失敗。亞洲覺醒時期,其民族解放運動的失敗不是由於缺乏先進階級的領導,而是因為資本主義經濟發展不充分,當時資產階級力量弱小,而無產階級絕大多數還沒有登上政治舞台,資產階級在領導革命過程中表現出的軟弱性和妥協性而導致民族解放運動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