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廣東省惠州市有著怎樣的歷史
惠州是廣東省歷史名城。1990年出土的一窩近30個恐龍蛋化石,證明7000萬年前,這里已是陸地沼澤地帶。迄今為止,全市考古發現山崗遺址、古窟址等古遺址28處,年代最久遠的是三棟瓦窯嶺春秋遺址,其出土文物說明,在新石器晚期到青銅器時代,即有先民在這土地上繁衍、生息。
惠州惠州境內上古時期已有人類,已發現多處新石器時代晚期人類生產、生活的遺跡和遺物。先秦時期屬百粵(越)范圍。公元前214年(秦始皇33年)在今博羅「縛婁」族居地置傅羅縣後,今市境為南海郡傅羅縣(後稱博羅縣)的一部分。西漢前期近百年間,處於趙氏南越國治理之下。公元前111年(漢元鼎六年),漢武帝統一嶺南,結束南越國統治。東晉析南海郡置東官郡,博羅縣先後析置海豐、欣樂、安懷3縣,博羅、欣樂兩縣隸南海郡,而安懷縣隸東官郡。南宋,安懷、欣樂兩縣隸東官郡,博羅縣隸南海郡。至南齊,安懷縣改名懷安縣,博羅縣析置羅陽縣隸南海郡。至503年(梁天監二年),南海郡析置梁化郡,設郡治於梁化屯。懷安縣並入欣樂縣,羅陽縣並入博羅縣。博羅縣與欣樂縣同隸梁化郡。588年(陳禎明二年),欣樂縣改名歸善縣。
惠州589年(隋開皇九年),廢梁化郡,在今市境置循州。607年(隋大業三年),循州改稱龍川郡。622年(唐武德五年)復為循州。唐代曾易名雷鄉郡、海豐郡。917年(南漢乾亨元年)改置禎州。1020年(宋天禧四年)改稱惠州。1279年(元至元16年)改為惠州路,明、清為惠州府。1496年(明弘治九年),設立龍門縣,隸廣州府。
1912年(民國元年)歸善縣改名惠陽縣。1914年6月,惠陽、博羅兩縣屬潮循道,龍門縣屬粵海道。1920年廢道後,先後隸東區善後督辦處或綏靖處(臨時政區)。1925年7月,隸屬廣東省東江行政區。1932年1月,隸屬東綏靖區。1936年,隸屬廣東省第四行政督察區,1947年隸屬第五專署行政督察區。1949年(民國38年)2月後,惠陽、博羅兩縣隸屬第二行政督察區,龍門縣隸屬第六行政督察區。
惠州新中國成立後,市境行政區劃及其隸屬多次調整。1975年3月龍門縣劃歸廣州市。
⑵ 南少林龍形拳的龍形拳宗師林合
翻閱惠州、惠東地方誌,是這樣介紹粱化古都的,先秦之前,王嶺以南謂陸梁之地(意為嶺南人之地)。秦置南海郡,今梁化鎮的梁化屯(村名)為南海郡轄下的博羅縣治所。南北朝(公元420~589年),南海郡析置梁化郡,至此,嶺南人基本已被中原中央政權所強權。換句話說,「梁化」表示嶺南之地已被開化之意,梁化因而故名。惠東縣政府網站如此報道的,龍形拳宗師林合在梁化鎮,有一間「林家武術館」。林家武術館是龍形拳宗師林合創辦的,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
林合,字瑞初(1831~1908),小時酷愛武藝,10歲開始練拳習武,至17歲時已有批實的武功。林合17歲那年,拜福建少林寺的避難和尚黃連矯為師,練拳習武十餘年。林合於同治元年(1862)在梁化開館授徒。由於他深得黃連矯真傳,遠近想學藝的人都幕名而來爭相求教,名聲一時大噪。林合三年後被錄為海豐縣的一個武職,後又受任惠州府「千總」。在任知府期間,結識羅浮山華首台廣進禪師(黃連矯師兄)便棄官,與廣進禪師上羅浮習武深造。經過三個春秋的勤學苦練,林合的技藝更加高強、精湛,並且自創龍形拳,後來為廣東龍形拳宗師。
林合在廣進禪師那裡還學到了神效跌打駁骨醫術。廣進禪師讓林合下山授徒傳藝時,還取出五樣東西交給林合,林合一看,原來是拐杖、拂塵、三片茶葉,驚喜的是還有龍形拳秘籍、拳譜和少林寺拳論。林合下山後繼續在梁化設館授徒,素以廣進禪師「鋤強扶弱、救國救民」為宗旨、以「忍氣讓人非我弱、存心守已任他強」為武德而設館授徒,林合在館內還立有嚴格的規范:一為強身、二為治病、三為防身。因此,林家武館歷代門徒數以千計。百年來,龍形拳盛傳於惠州、深圳以及香港、澳門等地,還傳至美國、加拿大以及東南亞各國。物換星移,林家武館經歷了一百多年的滄桑,依然生機勃勃。現在梁化林家武館內仍有兵器和一批拳論專著。林家武館開辦以來,高手輩出,代不乏人,出名的武師有林樹榮,字玉成,號靄樓(1880--1953);林樹麟,號鈞浦(1898--1957);林純熙,號伯良(1909--1971);林鴻熙(1913--1994);林咸熙(1915--2002);秦程九、林慶元、張禮泉、林耀桂(其後人杜撰龍形拳為其本人所創造)、林國財、林國威、林國平、林黨強、 林黨宏、 溫國生等。
⑶ 惠東縣的歷史
惠東歷史可上溯至秦,時屬南海郡;兩漢、三國、晉屬南海郡博羅縣,東晉屬東官縣。南朝禎明建縣時屬循州治,後改龍川府治。
秦朝始皇帝三十三年(前214年)秦派兵平南越後,置傅羅縣隸屬南海郡。縣治在今惠東縣梁化鎮梁化屯。
三國吳甘露元年(265年)傅羅縣改稱博羅縣,縣治仍在梁化屯。
南朝梁天監二年(503年)南海郡析置梁化郡,郡治在今惠東縣梁化屯。博羅縣治遷至浮碇崗(今博羅縣城羅陽鎮)。禎明三年(589年)建立歸善縣,今惠東縣、惠陽市屬歸善縣地。
隋朝開皇十一年(591年)廢梁化郡,設循州總管府,府治在今惠城區。後大業初,廢循州總管府,設置龍川總管府,惠東屬龍川總管府。
唐朝武德五年(622年)復置循州總管府,轄潮州、循州。
宋朝天禧五年(1021年)改禎州為惠州。
熙寧九年(1076年)設淡水鹽場,管理鹽務事宜。場址設在今平海鎮內(一說在今惠陽市淡水,後移於平海)。
祥興元年(1278年)六月,抗元英雄文天祥從海豐麗江浦(今海豐縣馬宮鎮境內)移軍船澳(今屬惠東縣稔山鎮管轄),招兵屯糧,擴大實力,發展到7000多人;十一月,從船澳移駐潮陽。是年潮州、陸豐一帶漁民開始遷入港口居住,建新寮村。是年宋末皇帝「昺」被元兵追殺,曾避進稔山亞婆角長沙灣東側一個洞里(當地人稱「鍋劇」)住了20多天,後到巽寮再乘船到香港、九龍,幾經輾轉,幼帝沉於伶仃洋。
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改惠州為府,設平山驛站。洪武九年(1376年)歸善縣在平山和吉隆兩地建立平山驛和平政驛。洪武十八年(1385年)楊勛等人奉旨來歸善縣平海築城,防懲海盜,歷時九年。至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建成平海城池。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設平海(今惠東縣平海鎮城區)守御千戶所,駐守兵丁442名,隸屬惠州衛(一說屬碣石衛)。
建文一年(1399年)平海古城始建龍船庵(又名獅岩寺),建文四年建成。
成化一年至二十三年(1465~1487年)平海東岳廟(位於今惠東縣平海鎮城東側平海戲院後山)始建於成化年間。21世紀初重修一新。
弘治一年至十八年(1488~1505年)建平海城榜山寺。曾多次重修。
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歸善縣在今惠東境內山區普遍生產鐵礦,地方開爐眾多,從原來二座增至二十三座。為籌集軍餉,布政司決定,每爐增銀5兩,並原餉共15兩。
萬曆七年(1579年)知縣林民止創建歸善縣淡水鹽場大使署,署址設在平海城,管轄縣內鹽鈔(稅收)。
天啟三年(1623年)設平海左營三哨,駐軍官兵360人,護衛平海;另調派閩兵600名,駐守平海、魚後門、大鵬等地海防。
崇禎五年(1632年)同知黃朝選倡議捐資修平山金斗水橋。是年,白雲(今稔山鎮白雲管理區)駐兵嘩變,左營的精兵響應附從,突襲平山。派兵擒獲叛軍頭目劉祿、賴爵,斬首示眾。
清朝順治十三年(1656年)正月歸善下大雪,雪深三四寸,為歸善縣歷史罕見。
清初(1644年)起沿海港灣漁民開始以海水養殖,中期始養蚶,至清光緒年間(1875~1908年)養蚝。
康熙元年(1662年)興建梁化圩。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歸善縣於蘇祠側邊、府城、碧甲、水東、平山、平政、欣樂、內外管等地共七處設立義學。每季一次考試,每月上課,並給嘗錢。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設粵海關,惠州設總口,在平海設分口,負責征稅。梁化建就四座古廟(宮)—東岳廟、馬王廟、倉聖廟、文昌宮。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八月平山遭遇強台風和大洪水之災。水仙爺渡一棵百年古榕樹被沖倒入水,隨波漂流,民房倒塌無數。康熙四十三年至五十四年間(1704—1715年)大鵬守備協標右營移駐平山後,轉駐飯羅崗(今惠東縣稔山鎮范和管理區),及至乾隆八年(1743年),為歸善縣城守營,共有官兵584人。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順德協標游擊左營移駐平海,集官兵838名。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歸善縣在平海設置鹽課司駐平海所,並改鹽場商辦為平海所督收鹽斤與征解鹽鈔。是年由總督楊琳親自勘測,在大星山島東西各建炮台。重修平海城,城牆周圍八十九丈三尺,內駐千總一員。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五月歸善颶風,後繼淫雨,覆沉商船、漁船282艘,溺死20餘人,夜半海水泛濫,浪高數丈,瀕海居民漂沒無算。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重修大星山炮台、營房。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歸善知縣孫能寬在平山東岳廟創辦「西江書舍」,免費招收西枝江一帶窮人子弟入學,有「西江義學」之稱。是年,平海設義學。
雍正八年(1730年)設平山巡司衙。同年,歸善易名惠陽後改稱平山墟,並有「頭平(山)二(淡)三多祝」之稱,居三大墟之首。是年,歸善縣在平海城設立鹽課司,並設駐巡檢一員、皂隸(衙役)二名。同年,官府奉旨免繳全年錢糧。雍正十年(1732年)歸善縣平海鹽課司改歸淡水(時駐今平海鎮)場鹽管轄,並派大使謝應翰為大洲柵、碧甲柵(場鹽)委員。雍正十二年(1734年)二月歸善縣丞移駐惠州府城,欣樂司巡檢官移駐三棟圩,內外二司巡檢官移駐梁化圩。雍正十三年(1735年)歸善縣開征海港捕魚水稅(縣境只就平海徑設卡徵收)。征起稅銀80兩,平海所徵收地租銀6.96兩,捷勝所徑征地租銀4.25兩,鹽牙餉銀起征31.5兩,以及契稅等稅捐項目。同年,歸善縣僅有安墩洋烏潭鐵爐一座,爐商張玉磷納餉銀53兩。及至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因山光礦盡,詳奉咨准,豁除餉銀無征。
乾隆元年(1736年)免十年前所欠舊糧,給60歲以上老者發布匹和糧食。歸善知縣私立陋規,增加額征十數倍,鄰縣效仿,悉數豁免。
乾隆四年(1739年)平山西江書舍改名為西江書院,實行義學興教,凡有志求學上進的西枝江沿岸青年,經考試錄取後,均可得到經濟上的資助。
乾隆五年(1740年)碧甲(鹽)柵由淡水場分出委員管理。
乾隆十九年(1754年)平海司古灶村(今港口鎮)村民開始築海堤圍墾鹽田。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大洲(鹽)柵,由大洲場分出委員管理鹽務。
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六月歸善縣遭大水災之禍。西江(今西枝江)、淡水、平山、多祝等處從山上地下涌瀑出水,水甚寒冷,水勢橫注合山門,倒瀉橫瀝,合東江泛濫入城,一晝夜漲高三、四丈,舟從城垛出入者五日,直至縣堂。倉庫之谷被淹者數千石;兩江水相互洶涌沖壓,漂沒田廬無數;房屋坍塌六七百間。當年洪峰較之清雍正丙午(1726年)水位高三尺余。稱為癸巳水。
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歸善鹽場,從前商辦;自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裁場商發帑收鹽,改鹽課司,駐平海城督收鹽斤。至雍正十年(1732年)又改鹽課司為淡水場鹽大使。自謝應翰始,大洲柵、碧甲柵皆委員。
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裁大洲(鹽)柵,仍歸屬大洲(鹽)場。
道光四年(1824年)建梁化育嬰堂。
道光三十年(1850年)春惠州大旱,處處竹花結實。夏,歸善縣西枝江沿岸諸鄉續旱,早稻田禾普遍枯死。
是年多祝讀光村(今增光鎮屬)因農民爭山,引起亂砍林木,將其石狹坑的樹木砍光,造成連年水土流失。
咸豐二年(1852年)清代文人學士傅維為巽寮鳳池小島(今惠東縣名勝古跡保護點之一)題詞:「日暖鳳池」。
咸豐四年(1854年)五月三十一日許李先、羅亞添等,聚眾拜盟,名「三點會」,集千餘人,在梁化大禾洞等地駐營。六月占據平山,七月,在平潭三角湖與翟火姑會合。
是年平山圩內發生一場大火災,洪堂市(今平山鎮餅街)店鋪民居數十家均毀於大火。
咸豐七年(1857年)春、夏兩季歸善等縣出現嚴重飢荒。惠州一斗米價值一千文,貧民賣兒賣女,逃荒乞食,常有人餓死路邊。
同治年間(1862—1874年)首次在山區石湖壩(今惠東縣石塘鎮)開採石灰石,當地農民把石灰石製成肥料施用,取得良好效果。
同治七年(1868年)梁化分別於甘竹河岸、黎光、齊眉塘三處建造寶塔三座。
同治八年(1869年)平海巡政廳羅澤高在位於平海城郊的龍泉寺(今平海中學後山)題寫鐫刻的《龍泉》兩字,高3.5米,寬2.3米。
光緒年間(約1875年)英國人在今惠東石塘田子尾銀山瀝開采錫礦,歷經十多年。後由藍塘林鄧(資本家)接連開采。其時,流傳盛名一時的老錫榮瓶,就是從該處開採的錫礦煉制而成的。至民國時期,國民黨軍隊派工兵在仙女峰山麓石塘子開采過銻礦,後因窿洞崩塌,約於1890年而停止開采。
光緒二年(1876年)三月外地人余得萌串聯平山、馬鞍等地黨徒,准備在平潭合山門揭竿而起,事因泄密,余得萌被捕殺而黨徒潰散。
光緒十年(1884年)二月二十一日稔山「三點會」聚眾數千人,抗拒軍官。惠州協副將王榮武、參將范幫達帶隊前往查辦,歷戰受傷,二人均暫革職,留營效力。知縣鄒之麟未能預防,被撤職。
光緒二十年(1894年)清政府向日本宣戰,派黑旗軍頭目劉永福赴台南作戰。因台北清軍不戰而潰,黑旗軍孤軍無援,餉盡彈絕,劉永福與師爺劉雲階(惠東多祝籍)於次年10月化裝成平民,乘外輪逃到廈門,再輾轉回到惠東三多祝劉雲階家閑居一年。
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白花鄉發生天花疫病,死亡2000餘人;隨後平海、港口、吉隆、黃埠、稔山、鐵涌、多祝、梁化、平山等地均有天花流行。
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在今惠東域內的平山、稔山、平海、白花、新庵、雙金等地鼠疫流行,死亡人數眾多。平海中心街原保豐商店有8名工人,因患此病死亡7人,僅1人倖免。
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十月孫中山在惠陽三洲田村舉行起義,反抗清朝封建統治。鄭仕良率領起義軍奪取新田(今寶安縣城),轉戰麻溪、三棟、永湖、新圩、鎮隆、平潭、梁化、黃沙洋(今多祝黃獅)等地,後進駐多祝。是時,起義軍達2萬之眾。
是月孫中山派日本人山田良政從香港到多祝(今惠東縣多祝鎮),向起義軍首領鄭仕良傳達命令。山田良政在撤退的戰斗中迷路,後遭清軍捕殺於多祝圩下西門草坪。
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歸善縣鹽司官進稔山(時稱碧甲場)向鹽民追逼官鹽,規定按鹽田成數攤派稅鹽,由於當年鹽產失收,鹽民無法納稅,鹽司官即帶捕丁(衙役)到鹽村捕人;一時激起鹽民群起反抗,把鹽司官的官轎砸爛,拖鹽司官下轎,並與之據理力爭。後來,鹽司官懾於群眾力量,只好減征稅鹽。
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鼠疫在平山、稔山、平海等地流行。平山死亡200多人,稔山死亡400多人,平海死亡80多人。
光緒三十年(1904年)霍亂疫病在平山大流行,患病者1000多人,死亡700餘人。
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平山望牛崗發生霍亂病患者500餘人,死亡300多人。
宣統二年(1910年),多祝鼠疫流行,死亡300餘人。
宣統三年(1911年),霍亂疫病在平海城區流行,城內有250多人發病,死亡100餘人。
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歸善縣正式改名惠陽縣。
1958年,從惠陽縣東部析出「惠東縣」。
1965年,國務院正式批准惠東縣建制。
1979年,廣東東江分支西枝江遭大洪水,壩堤被沖斷。惠東縣城和惠州市區被水淹沒,惠東沿海居民跑到山頂避洪水。大水過後,上級政府積極支援惠東的重建工作。藉此東風,惠東的經濟建設進展較快。在成衣批發方面,做得尤為出色。可惜後來一場大火,將這優勢付之一炬。當時很多商家因為這一把火,便乾脆將生意移往東莞地區,主要是今天虎門太平一帶的成衣批發市場。所以惠東人向來有「燒惠東,浮太平」之說。
2013年夏,受台風」尤特「沖擊,惠東縣16個鎮街中有9個鎮街124個村莊受災。高潭、寶口、白盆珠三鎮受災嚴重,惠東縣倒塌民房503間,受災作物105000多畝,直接經濟損失逾5億元。
⑷ 惠州的梁化在哪裡
梁化鎮位來於惠東縣西北部,源屬沿江丘陵地區,轄21個村委會和1個居委會,總人口5.1萬人,總面積177.7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積17.7萬畝,耕地面積5.5萬畝。
梁化鎮位於惠東縣西北部,南距惠東縣城14公里,梁平二級公路南北連接梁化鎮與大嶺鎮,廣汕公路沿梁化西南穿過,距惠州市區28公里;廣惠高速公路在梁化黎光村(烏塘)處設立了一個出入口,交通便利。
梁化鎮是一個具有兩千多年歷史的古鎮。據《惠州府志》記載:秦始皇三十三年在(公元188年)南海郡博羅縣城設在梁化屯,歷時691年;南朝梁武帝天監二年(公元503年)梁化屯設郡,歷時88年;隋開皇十一年(公元591年)廢梁化郡置循州(現惠州)。
近年來,梁化鎮委、鎮政府確立了「工業立鎮、農業活鎮」的方針,加大了招商引資力度,近年新引進項目20多宗,全鎮工業企業達396家,主要行業有廢品處理、制衣洗水、毛織服裝、工藝製品、塑料包裝、手袋、家私、飲料、食品等。梁化鎮是一個農業鎮,農業基礎比較牢固,農產品豐富,尤其是荔枝、梅菜、蘿卜、大蒜等較具規模並享有一定
⑸ 南朝(梁)時期的郡治惠州惠東的梁化郡轄地包括什麼地方
梁化郡轄懷安、歸善縣--由欣樂縣改,今惠陽縣地。南海郡析置梁化郡,東官郡改稱東莞郡。
公元前188年,即漢惠帝7年,梁化為博羅縣治,治址在梁化鎮的梁化屯。轄今惠陽、惠東、博羅、海豐等地。歷時691年。梁武帝天監二年(公元503年)梁化設郡,稱梁化郡。至南朝陳楨明三年(公元591年)廢,歷時88年。
南朝陳禎明三年(公元589年)置歸善縣。治所在今廣東惠陽東北,五代南漢移今惠陽。1911年改名惠陽。隋以後歷為循州、龍川郡、禎州、惠州、惠州路、惠州府治所。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在掃平六國之後,旋派任囂率大軍50萬進入嶺南,統一了全國,嶺南地區歷史上第一次納入中央版圖。秦朝建立以後,實行的是郡縣二級建置,「在百越一支的縛婁族居住地置傅羅縣,隸南海郡,設縣治於梁化屯。」(《惠州市志》)後改傅羅縣為博羅縣,縣治仍在梁化屯。公元503年,梁天監二年,析南海、東官兩郡地置梁化郡,設治所於梁化屯。由此可知,當年秦始皇50萬大軍征服南越,使「強梁」開化,並在梁化屯駐兵鎮守,是先有梁化屯,後有梁化郡,作為郡名,「梁化」當由梁化屯而來。
秦始皇三十三年,秦始皇出兵嶺南,略定揚越,設南海、桂林、象三郡,其中南海郡置番禺、龍川二縣。時博羅尚未建縣,屬南海郡地。入漢後漢武帝元鼎六年,分南海郡地置傅羅縣,其范圍包括東江中下游兩岸的廣大地區,縣治設在梁化屯。三國孫吳甘露元年,改傅羅縣為博羅縣,縣治仍在梁化屯。晉成帝咸和六年,南海郡東部劃出新置東官郡,同時在博羅縣(治所在梁化屯)屬地析置欣樂、酉平、懷安、海豐等縣。
南朝梁武帝天監二年,又分南海、東官兩郡地置梁化郡,郡治梁化,遷博羅縣治於浮碇岡(今博羅城區)。南朝陳後主禎明三年,省懷安、欣樂、酉平三縣置歸善縣,移縣治於水東白鶴峰。隋文帝開皇十一年廢梁化郡,在水西梌山(今城區中山公園)設循州總管府,開創了惠州(入宋後循州改稱惠州)城區成為州(府)治的歷史,一直延續至現代。故明代惠州府衙前立有「嶺東雄郡,梁化舊邦」石牌坊,以顯示梁化是惠州前身的歷史過程。
明清時期,梁化設司,司轄八約,衙門前豎有「梁化司」石坊。清康熙元年,興建梁化圩。民國時期梁化設區,解放後梁化屬惠陽縣第十五區。1951年,梁化撤區設鄉,1958年撤鄉成立人民公社,1983年又撤社設區。1986年12月,梁化撤區設鎮,延續至今。
治懷安縣(今廣東惠東縣西北梁化)。轄境即今廣東省惠東縣西北一帶。隋開皇十一年廢梁化郡置循州。
⑹ 惠東縣是惠州那個區管轄
截至2019年8月,惠東縣直隸屬於惠州市管轄。
惠州市城區及縣(區)街道、鄉鎮71個,詳情參見2017年底全市縣(區)、鎮(鄉)、街道一覽表。
(6)惠東梁化屯歷史意義擴展閱讀:
惠東縣的歷史沿革:
惠東縣轄境,在上古時期就有人類居住。新石器時代晚期先民就在此棲息生活。
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秦佔南越後,置南海郡傅羅縣,縣城設在(今惠東梁化屯)。
三國吳甘露元年(265年)改傅羅為博羅。
東晉析南海郡,立東官郡。
南齊時,東官郡治徒梁化屯。南朝梁天監二年(503年)改東官郡為梁化郡,郡治於梁化屯,博羅、欣樂、懷安縣同隸梁化郡。
南朝陳幀明二年(589年)撤並欣樂、懷安兩縣,改名為歸善縣。惠東境內的梁化作為古代縣、郡治所,歷經秦、漢、三國、西晉、東晉、南北朝至隋初,成為古代南粵為數不多的「古縣名郡」,被譽為「梁化舊邦」、「嶺南雄郡」。
洪武元年(1368年),改惠州為府,設平山驛站。
洪武九年(1376年),歸善縣在平山和吉隆兩地建立平山驛和平政驛。
民國元年(1912年),改歸善縣為惠陽縣。
1949年5月,中共中央華南分局從惠陽縣東部析置惠東縣,同年12月惠東並入惠陽。
1958年4月,惠陽縣再析出設置惠東縣,1959年撤惠東縣仍歸入惠陽縣。
1965年6月,又從惠陽析出,恢復惠東縣,隸惠陽專區。
1970年10月,惠陽專區改稱惠陽地區,惠東與惠陽、博羅、龍門縣及惠州市(縣級)仍隸之。
1988年1月,國務院批准撤銷惠陽地區建制,設立惠州市,惠東縣隸惠州市
⑺ 惠東,「平山」這個名稱的由來,歷史
洪武元年(年)改惠州為府,設平山驛站。 洪武九年(1376年)歸善縣在平山和吉隆兩地建立平山驛和平政驛。 1958年設惠東縣,因在惠陽縣東,故名。 2000年,惠東縣轄22個鎮。總人口713141人,各鎮人口:平山鎮118466大嶺鎮105674白花鎮57757梁化鎮40736稔山鎮64338鐵涌鎮30312平海鎮32259港口鎮24414巽寮鎮6997吉隆鎮41066黃埠鎮36436鹽洲鎮14194增光鎮20590多祝鎮47635新庵鎮5203安墩鎮25495松坑鎮6768石塘鎮5016高潭鎮9450馬山鎮7094寶口鎮5785白盆珠鎮7456(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單位:人) 2002年,惠東縣轄22個鎮(平山、大嶺、安墩、寶口、高潭、增光、多祝、吉隆、黃埠、鹽洲、稔山、鐵涌、平海、港口、白花、梁化、石塘、松坑、馬山、新庵、巽寮、白盆珠),247個村委會、36個居委會。 2005年5月,惠東縣轄20個鎮(平山、大嶺、安墩、寶口、高潭、增光、多祝、吉隆、黃埠、鹽洲、稔山、鐵涌、平海、港口、白花、梁化、松坑、馬山、新庵、白盆珠)。 2005年12月9日,粵民區[2005]61號批准惠東縣撤銷平山鎮,設立平山街道辦事處,並將原大嶺鎮蕉田居委會和陳塘、碧山、坣陂、光明、譚公、鶴樓、下聯、星合、大布、六德、三聯等11個村委會劃歸平山街道辦事處管轄;撤銷黃埠鎮、鹽洲鎮,並入吉隆鎮;撤銷港口鎮,並入平海鎮;撤銷馬山鎮,並入寶口鎮;撤銷新庵鎮,並入白盆珠鎮;撤銷增光鎮,並入多祝鎮;撤銷松坑鎮,將元嶺、河南、河北、上村、石溪、大徑6個村委會並入多祝鎮,白沙村委會並入安墩鎮。 截至2005年12月31日,惠東縣轄1個街道(平山)、12個鎮(大嶺、安墩、寶口、高潭、多祝、吉隆、稔山、鐵涌、平海、白花、梁化、白盆珠)。
秦 朝
始皇帝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 秦派兵平南越後,置傅羅縣隸屬南海郡。縣治在今惠東縣梁化鎮梁化屯。
三 國
吳甘露元年(265年) 傅羅縣改稱博羅縣,縣治仍在梁化屯。
南 朝
梁天監二年(503年) 南海郡析置梁化郡,郡治在今惠東縣梁化屯。博羅縣治遷至浮碇崗(今博羅縣城羅陽鎮)。 禎明三年(589年) 建立歸善縣,今惠東縣、惠陽市屬歸善縣地。
隋 朝
開皇十一年(591年) 廢梁化郡,設循州總管府,府治在今惠城區。後大業初,廢循州總管府,設置龍川總管府,惠東屬龍川總管府。
唐 朝
武德五年(622年) 復置循州總管府,轄潮州、循州。
宋 朝
天禧五年(1021年) 改禎州為惠州。 寧九年(1076年) 設淡水鹽場,管理鹽務事宜。場址設在今平海鎮內(一說在今惠陽市淡水,後移於平海)。 祥興元年(1278年)六月 抗元英雄文天祥從海豐麗江浦(今海豐縣馬宮鎮境內)移軍船澳(今屬惠東縣稔山鎮管轄),招兵屯糧,擴大實力,發展到7000多人;十一月,從船澳移駐潮陽。 是年 潮州、陸豐一帶漁民開始遷入港口居住,建新寮村。 是年 宋末皇帝「昺」被元兵追殺,曾避進稔山亞婆角長沙灣東側一個洞里(當地人稱「鍋劇」)住了20多天,後到巽寮再乘船到香港、九龍,幾經輾轉,幼帝沉於伶仃洋。
明 朝
洪武元年(1368年) 改惠州為府,設平山驛站。 洪武九年(1376年) 歸善縣在平山和吉隆兩地建立平山驛和平政驛。 洪武十八年(1385年) 楊勛等人奉旨來歸善縣平海築城,防懲海盜,歷時九年。至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建成平海城池。 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 設平海(今惠東縣平海鎮城區)守御千戶所,駐守兵丁442名,隸屬惠州衛(一說屬碣石衛)。 建文一年(1399年) 平海古城始建龍船庵(又名獅岩寺),建文四年建成。 成化一年至二十三年(1465~1487年) 平海東岳廟(位於今惠東縣平海鎮城東側平海戲院後山)始建於成化年間。近年重修一新。 弘治一年至十八年(1488~1505年) 建平海城榜山寺。曾多次重修。 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 歸善縣在今惠東境內山區普遍生產鐵礦,地方開爐眾多,從原來二座增至二十三座。為籌集軍餉,布政司決定,每爐增銀5兩,並原餉共15兩。 萬曆七年(1579年) 知縣林民止創建歸善縣淡水鹽場大使署,署址設在平海城,管轄縣內鹽鈔(稅收)。 天啟三年(1623年) 設平海左營三哨,駐軍官兵360人,護衛平海;另調派閩兵600名,駐守平海、魚後 門、大鵬等地海防。 崇禎五年(1632年) 同知黃朝選倡議捐資修平山金斗水橋。 是年 白雲(今稔山鎮白雲管理區)駐兵嘩變,左營的精兵響應附從,突襲平山。派兵擒獲叛軍頭目劉祿、賴爵,斬首示眾。
清 朝
順治十三年(1656年)正月 歸善下大雪,雪深三、四寸,為歸 善縣歷史罕見。 清初(1644年)起 沿海港灣漁民開始以海水養殖,中期始養蚶,至清光緒年間(1875~1908年)養蚝。 康熙元年(1662年) 興建梁化圩。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 歸善縣於蘇祠側邊、府城、碧甲、水東、平山、平政、欣樂、內外管等地共七處設立義學。每季一次考試,每月上課,並給嘗錢。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 設粵海關,惠州設總口,在平海設分口,負責征稅。 梁化建就四座古廟(宮)—東岳廟、馬王廟、倉聖廟、文昌宮。 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八月 平山遭遇強台風和大洪水之災。水仙爺渡一棵百年古榕樹被沖倒入水,隨波漂流,民房倒塌無數。 康熙四十三年至五十四年間(1704—1715年) 大鵬守備協標右營移駐平山後,轉駐飯羅崗(今惠東縣稔山鎮范和管理區),及至乾隆八年(1743年),為歸善縣城守營,共有官兵584人。 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 順德協標游擊左營移駐平海,集官兵838名。 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 歸善縣在平海設置鹽課司駐平海所,並改鹽場商辦為平海所督收鹽斤與征解鹽鈔。 是年 由總督楊琳親自勘測,在大星山島東西各建炮台。重修平海城,城牆周圍八十九丈三尺,內駐千總一員。 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五月 歸善颶風,後繼淫雨,覆沉商船、漁船282艘,溺死20餘人,夜半海水泛濫,浪高數丈,瀕 海居民漂沒無算。 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 重修大星山炮台、營房。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歸善知縣孫能寬在平山東岳廟創辦「西江書舍」,免費招收西枝江一帶窮人子弟入學,有「西江義學」之稱。 是年 平海設義學。 雍正八年(1730年) 設平山巡司衙。 是年 歸善縣在平海城設立鹽課司,並設駐巡檢一員、皂隸(衙役)二名。同年,官府奉旨免繳全年錢糧。 雍正十年(1732年) 歸善縣平海鹽課司改歸淡水(時駐今平海鎮)場鹽管轄,並派大使謝應翰為大洲柵、碧甲柵(場鹽)委員。 雍正十二年(1734年)二月 歸善縣丞移駐惠州府城,欣樂司巡檢官移駐三棟圩,內外二司巡檢官移駐梁化圩。 雍正十三年(1735年) 歸善縣開征海港捕魚水稅(縣境只就平海徑設卡徵收)。征起稅銀80兩,平海所徵收地租銀6.96兩,捷勝所徑征地租銀4.25兩,鹽牙餉銀起征31.5兩,以及契稅等稅捐項目。同年,歸善縣僅有安墩洋烏潭鐵爐一座,爐商張玉磷納餉銀53兩。及至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因山光礦盡,詳奉咨准,豁除餉銀無征。 乾隆元年(1736年) 免十年前所欠舊糧,給60歲以上老者發布匹和糧食。歸善知縣私立陋規,增加額征十數倍,鄰縣效仿,悉數豁免。 乾隆四年(1739年) 平山西江書舍改名為西江書院,實行義學興教,凡有志求學上進的西枝江沿岸青年,經考試錄取後,均可得到經濟上的資助。 乾隆五年(1740年) 碧甲(鹽)柵由淡水場分出委員管理。 乾隆十九年(1754年) 平海司古灶村(今港口鎮)村民開始築海堤圍墾鹽田。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 大洲(鹽)柵,由大洲場分出委員管理鹽務。 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六月 歸善縣遭大水災之禍。西江(今西枝江)、淡水、平山、多祝等處從山上地下涌瀑出水,水甚寒冷,水勢橫注合山門,倒瀉橫瀝,合東江泛濫入城,一晝夜漲高三、四丈,舟從城垛出入者五日,直至縣堂。倉庫之谷被淹者數千石;兩江水相互洶涌沖壓,漂沒田廬無數;房屋坍塌六七百間。當年洪峰較之清雍正丙午(1726年)水位高三尺余。稱為癸巳水。 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 歸善鹽場,從前商辦;自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裁場商發帑收鹽,改鹽課司,駐平海城督收鹽斤。至雍正十年(1732年)又改鹽課司為淡水場鹽大使。自謝應翰始,大洲柵、碧甲柵皆委員。 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 裁大洲(鹽)柵,仍歸屬大洲(鹽)場。 道光四年(1824年) 建梁化育嬰堂。 道光三十年(1850年)春 惠州大旱,處處竹花結實。夏,歸善縣西枝江沿岸諸鄉續旱,早稻田禾普遍枯死。 是年 多祝讀光村(今增光鎮屬)因農民爭山,引起亂砍林木,將其石狹坑的樹木砍光,造成連年水土流失。 咸豐二年(1852年) 清代文人學士傅維為巽寮鳳池小島(今惠東縣名勝古跡保護點之一)題詞:「日暖鳳池」。 咸豐四年(1854年)五月三十一日 許李先、羅亞添等,聚眾拜盟,名「三點會」,集千餘人,在梁化大禾洞等地駐營。六月占據平山,七月,在平潭三角湖與翟火姑會合。 是年 平山圩內發生一場大火災,洪堂市(今平山鎮餅街)店鋪民居數十家均毀於大火。 咸豐七年(1857年)春、夏兩季 歸善等縣出現嚴重飢荒。惠州一斗米價值一千文,貧民賣兒賣女,逃荒乞食,常有人餓死路邊。 同治年間(1862—1874年) 首次在山區石湖壩(今惠東縣石塘鎮)開採石灰石,當地農民把石灰石製成肥料施用,取得良好效果。 同治七年(1868年) 梁化分別於甘竹河岸、黎光、齊眉塘三處建造寶塔三座。 同治八年(1869年) 平海巡政廳羅澤高在位於平海城郊的龍泉寺(今平海中學後山)題寫鐫刻的《龍泉》兩字,高3.5米,寬2.3米。 光緒年間(約1875年) 英國人在今惠東石塘田子尾銀山瀝開采錫礦,歷經十多年。後由藍塘林鄧(資本家)接連開采。其時,流傳盛名一時的老錫榮瓶,就是從該處開採的錫礦煉制而成的。至民國時期,國民黨軍隊派工兵在仙女峰山麓石塘子開采過銻礦,後因窿洞崩塌 ,約於1890年而停止開采。 光緒二年(1876年)三月 外地人余得萌串聯平山、馬鞍等地黨徒,准備在平潭合山門揭竽而起,事因泄密,余得萌被捕殺而黨徒潰散。 光緒十年(1884年)二月二十一日 稔山「三點會」聚眾數千人,抗拒軍官。惠州協副將王榮武、參將范幫達帶隊前往查辦,歷戰受傷,二人均暫革職,留營效力。知縣鄒之麟未能預防,被撤職。 光緒二十年(1894年) 清政府向日本宣戰,派黑旗軍頭目劉永福赴台南作戰。因台北清軍不戰而潰,黑旗軍孤軍無援,餉盡彈絕,劉永福與師爺劉雲階(惠東多祝籍)於次年10月化裝成平民,乘外輪逃到廈門,再輾轉回到惠東三多祝劉雲階家閑居一年。 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 白花鄉發生天花疫病,死亡2000餘人;隨後平海、港口、吉隆、黃埠、稔山、鐵涌、多祝、梁化、平山等地均有天花流行。 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 在今惠東域內的平山、稔山、平海、白花、新庵、雙金等地鼠疫流行,死亡人數眾多。平海中心街原保豐商店有8名工人,因患此病死亡7人,僅1人倖免。 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十月 孫中山在惠陽三洲田村舉行起義,反抗清朝封建統治。鄭仕良率領起義軍奪取新田(今寶安縣城),轉戰麻溪、三棟、永湖、新圩、鎮隆、平潭、梁化、黃沙洋(今多祝黃獅)等地,後進駐多祝。是時,起義軍達2萬之眾。 是月 孫中山派日本人山田良政從香港到多祝(今惠東縣多祝鎮),向起義軍首領鄭仕良傳達命令。山田良政在撤退的戰斗中迷路,後遭清軍捕殺於多祝圩下西門草坪。 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 歸善縣鹽司官進稔山(時稱碧甲場)向鹽民追逼官鹽,規定按鹽田成數攤派稅鹽,由於當年鹽產失收,鹽民無法納稅,鹽司官即帶捕丁(衙役)到鹽村捕人;一時激起鹽民群起反抗,把鹽司官的官轎砸爛,拖鹽司官下轎,並與之據理力爭。後來,鹽司官懾於群眾力量,只好減征稅鹽。 是年十二月十九日 建立惠州郵務局。 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 鼠疫在平山、稔山、平海等地流行。平山死亡200多人,稔山死亡400多人,平海死亡80多人。 光緒三十年(1904年) 霍亂疫病在平山大流行,患病者1000多人,死亡700餘人。
謝謝了,請給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