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被譽為抗戰時期大後方的文化四壩是哪四壩啊
慶師范大學歷史與社會學院副教授羅玲提出「重慶文化四壩」一說,引起關注,這四壩分別是沙坪壩、北碚夏壩、江津白沙壩、梁灘壩。
Ⅱ 西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的學院簡介
西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民族學院)辦學歷史悠久,其前身可追溯到20世紀40年代四川省立教育學院、國立女子師范學院的史地系。回溯學院辦學歷程,前輩學人之翹楚,如吳宓、孫培良、鄧子琴、吳毓江等辛勤耕耘的身影歷歷在目。吳宓,哈佛大學碩士,學貫中西,1955-—1957年在歷史系任教;孫培良,學術領域廣泛,以治西亞史,特別是伊朗史見長,享譽世界史學界;鄧子琴,一生致力於文化史、民族史研究,成績卓著;吳毓江,以治墨學名世。他們淵博的知識,高深的學問,勇於探索的精神,崇高的道德風尚,如春風細雨,滋潤了數代求知若渴的莘莘學子,形成了我院良好的辦學傳統,鑄成我院今日之院訓——進學、修德、會通、超勝。
學院現有歷史學一級學科博士後科研流動站,中國史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世界史、民族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歷史教育碩士(含高師碩士)授予權。中國史為重慶市重點一級學科。
學院下設中國史系、世界史系、歷史教育系、人類學與民族學系、民族教育系等5個系,以及歷史地理研究所、抗戰大後方歷史文化研究中心、西亞研究所、伊朗研究中心、於右任研究中心等研究機構。設有歷史學(師范)、歷史學(國學研究與應用)、民族學3個本科專業,承辦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幹人才碩士研究生基礎強化培訓和少數民族預科教育。已形成普通高等教育研究生、本科、預科、網路教育和歷史教育碩士、高校教師碩士等多層次辦學體系。
學院師資力量雄厚,現有教職工70人,其中博士生導師7人,碩士生導師31人,教授19人、副教授(副研究員)29人,博士(含在讀)32人,碩士(含在讀)20人;有國家社科基金會評專家1人,教育部新世紀人才支持計劃2人,重慶市「322重點人才工程」第一層次專家1人,重慶市學術技術帶頭人9 人。先後有2人獲曾憲梓教育基金會高師優秀教師獎,1人獲霍英東教育基金會優秀青年教師獎,1人獲重慶市師德建設標兵。
「十一五」期間,學院承擔各級科研項目100餘項,其中教育部重大攻關項目1項,國務院重大文化工程項目1項,國家社科基金12項,其他省部級項目36項,科研經費達600餘萬元。出版學術專著21部,公開發表學術論文400餘篇,獲省部級社科優秀成果獎10餘項。
學院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積極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努力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凝煉了「融師范性學術性為一體、培養學生創新能力、重視民族教育、服務社會民生」的人才培養特色,先後培養了5300多位博士、碩士和本科學生,以及5800餘名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幹人才基礎強化碩士研究生、本專科預科學生。學院多次聘請韓國、美國等專家到學院工作,與美國、英國、韓國和中國香港及台灣等地高校互派交換生,與西北大學聯合培養碩士生、本科生,積極接收遵義師范學院、畢節學院、長江師范學院等高校的借讀學生,建立起與境內外高校予以廣泛交流與合作的人才培養模式。
Ⅲ 全國抗戰爆發後,許多高等院校向大後方
關於你的來問題通過檢索CNKI和重慶當地自的檔案館及相關信息可以獲得以下內容:抗日戰爭時期,重慶是中國的戰時首都,以重慶為中心的中國西部地區,是中國抗戰的大後方,大後方人民在浴血奮戰的抗戰歷史中,創造出獨具特色的抗戰歷史文化1、中共重慶市委公廳,制定了《重慶中國抗戰大後方歷史文化研究與建設工程規劃綱要(2008—2015)》,可以參看相關信息和文獻。2、重慶為此要出版《中國抗戰大後方歷史文化叢書》(100卷),講述抗日戰爭時期以重慶為中心的「大後方」抗戰歷史3、重點人物或者單位,如郭沫若所在的文化團隊和一些重要的募捐,宣傳活動(文化劇團)希望有助於你的問題研究杭州圖書館
Ⅳ 抗日戰爭時期大後方的文化建設工作
關於你的問題通過檢索CNKI和重慶當地的檔案館及相關信息可以獲得以下內容:
抗日戰爭時期回,重慶是中國的戰時答首都,以重慶為中心的中國西部地區,是中國抗戰的大後方,大後方人民在浴血奮戰的抗戰歷史中,創造出獨具特色的抗戰歷史文化
1、 中共重慶市委辦公廳,制定了《重慶中國抗戰大後方歷史文化研究與建設工程規劃綱要(2008—2015)》,可以參看相關信息和文獻。
2、 重慶為此要出版《中國抗戰大後方歷史文化叢書》(100卷),講述抗日戰爭時期以重慶為中心的「大後方」抗戰歷史
3、 重點人物或者單位,如郭沫若所在的文化團隊和一些重要的募捐,宣傳活動(文化劇團)
希望有助於你的問題研究
杭州圖書館
Ⅳ 抗戰中重慶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1、重慶是抗日戰爭抄時期國民政府襲的戰時首都(陪都),國民黨在這里領導全國抗戰。
2、重慶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遠東指揮中心,中國是世界反法西斯遠東力量的組成部分。
3、重慶是中國抗戰大後方的經濟中心,依靠重慶這一西南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統籌一切抗日戰爭資源和力量。
蔣介石及國民政府的大多數人從持久戰略出發,把西南地區作為抗戰的戰略後方和根據地,整個過程用心良苦,實踐證明完全正確。
(5)重慶市抗戰大後歷史文化研究會擴展閱讀:
國民政府移駐重慶,重慶成為戰時國都,發布宣言,昭告世界,雖然是臨時的,卻是真正的、名副其實的。
抗日戰爭以中國的勝利而告終,一洗百年來的重重國恥,揚眉吐氣,中華民族戰起來了。在戰斗的過程中,作為戰時國都的重慶人民不惜一切支持抗戰,付出了慘重的犧牲,作出巨大貢獻。
中國軍隊雖然敗退至西南,但是中國政府並未再做任何退讓和妥協,對日政策始終保持強硬,民眾各界也積極開展各種救亡運動。最後日軍進攻中國西南的戰略計劃破產。
Ⅵ 周勇的其他相關
周勇 ,中共重慶市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市委黨史研究室主任、重慶市委抗戰大後內方歷史容文化工作協調小組辦公室主任。
兼任重慶市人大常委會委員、重慶市社科聯副主席、重慶市科技顧問團顧問、重慶市地方史研究會會長,重慶中國抗戰大後方研究中心主任。重慶市中國近現代史學術帶頭人、西南大學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是我市最早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之一。
長期從事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理論、中國近現代史、中共黨史和信息化研究與教學工作。著有:《第二次國共合作紀實叢書》、《中共南方局歷史研究叢書》、《紅岩精神研究》、《西南抗戰史》、《重慶通史》、《重慶抗戰史》等專著,《建設網際網路上的馬克思主義陣地》、《紅岩精神研究的幾個基本問題》等論文。
Ⅶ 重慶大轟炸的遺址保護
全市抗戰遺址767處,現已消失近半
「這些年來重慶的抗戰遺址已消失了近專半數,這種屬情況不能再繼續下去了!」周勇介紹,重慶是全國保存抗戰遺址數量最多的城市。全市抗戰遺址767處,現存395處,分布在全市22個區縣,基本涵蓋了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的所有類型。
21世紀初,重慶市委決定實施「重慶中國抗戰大後方歷史文化研究與建設工程」,並頒布相應的規劃綱要,將抗戰遺址搶救保護作為重點內容納入。按照綱要,從2008年到2015年,國家和重慶市將對此項工程投資28億元,主要用於文物本體保護、歷史展示、修建重慶抗戰大後方歷史文化博物館和恢復抗戰時期的城市街區風貌四方面。
實施過程中,重慶把抗戰遺址保護與「五個重慶」建設相結合、與主城區危舊房改造相結合,已累計投入資金5.2億多元,對104處抗戰遺址進行了搶救維修。截至目前,已完成革命遺址、抗戰遺址維修41處,正在施工9處,已編制方案16處,正在編制方案21處。
Ⅷ 重慶有那些抗戰時期留下的遺跡
重慶市北碚區新發現五處抗日戰爭遺址
重慶市北碚區在近日完成的抗戰遺址普查工作中新發現5處遺址。
這5處新發現的抗戰遺址是國民中央警衛署、美齡堂、中國科學社生物研究所、北川鐵路絞車梭槽、報警台等。
重慶市北碚區作為抗日戰爭時期陪都重慶的中心地區,留下了一大批極具價值的歷史遺存。自2007年9月以來,重慶市北碚區開展了歷時數月的抗戰遺址文物普查工作,共查勘了分布在歇馬鎮、蔡家崗鎮、澄江鎮、北溫泉街道等地抗戰遺址64處。其中,已修復對外開放的有6處,使用單位保護的有15處,可修復性開發的有6處,殘存遺址1處,不可修復的4處;已消失的32處。 重慶作為抗戰時期的陪都,既是國際反法西斯戰爭遠東指揮中心,也是國共合作和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重要舞台,現有抗戰遺跡200多處。重慶抗戰遺址博物館位於抗戰遺跡最多、最具代表性的重慶南岸區黃山,原中國國民黨主席蔣介石及夫人宋美齡在此棲居長達六年,許多軍政要員、外國使節也紛紛在附近擇寓而居,現在保存下來比較完好的建築有蔣介石官邸「雲岫樓」、宋美齡別墅「松廳」和美國特使馬歇爾舊居「草亭」等。總投資約2億元的抗戰遺址博物館於去年10月正式開館。
江丙坤與夫人江陳美惠參觀了「侍從室」、「孔園」、「草亭」等遺址,追憶那段歷史歲月。江丙坤細看每一樣歷史展品和圖片,不時駐步。在孫中山先生「天下為公」的橫幅下,江丙坤留下了自己的影像。
在蔣介石官邸--雲岫樓前,隨行的中共重慶市委副書記邢元敏告訴江丙坤,自蔣介石離開雲岫樓後,他是六十年來第一位來到這里的中國國民黨副主席。對此,江丙坤笑言:「這不是空前,也不會是絕後。」隨後,江丙坤一行參觀了抗戰時期國民黨政府專為抗戰陣亡將領子弟開設的黃山小學。據考證,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曾在此就讀過。江丙坤拿出相機,拍下了至今保存比較完整的建築。他說,回去後要讓連戰先生看看他兒時曾就讀過的學校。
Ⅸ 重慶在抗戰期間發生的事情
作為新中國最年輕的直轄市的重慶,在抗戰期間和解放前,卻具有「雙都」的身份,即「戰時首都」和「永久陪都」。
從1937年11月中華民國國民政府(簡稱「國府」)發布《國民政府移駐重慶宣言》到1946年5月5日發布《還都令》(還都南京)的八年半期間,重慶一直是中國的「戰時首都」。此外,在國府於1940年9月6日定重慶為「陪都」至解放軍於1949年11月30日解放重慶的九年多期間,重慶也是中國的陪都。
抗戰前,中國的首都是南京,重慶是行政院直轄市,1937年「七七蘆溝橋事變」後,日本大舉侵略中國,直逼南京,形勢非常危急。1937年11月17日,國府主席林森率領大小官員撤離南京,並於三日後在武漢發布《國民政府移駐重慶宣言》,宣布遷都重慶,重慶正式擔負起中國戰時首都的責任。
1940年9月6日,國府發布《國民政府令》,正式頒令「明定重慶為陪都」、「還都以後,重慶將永久成為中國之陪都」,既明確了重慶擔負「戰時首都」的法律地位,也宣示了即使還都南京後,重慶作為陪都的地位也不會改變,即「永久陪都」。
「陪都」實為「戰時首都」
重慶市社會科學院文史研究所所長,著名歷史專家張鳳琦,日前在接受本報專訪時強調,重慶在中國八年抗戰時期的主體功能是「戰時首都」,而不是「陪都」。
她解釋說:「戰時首都」的歷史長達八年多;國府「移駐」重慶,實質上就是把首都的功能由南京遷移到重慶 。因此,八年抗戰時期,重慶是中國政治與文化中心,世界反法西斯戰線遠東指揮中心,也是中共中央南方局和第二次國共(國民黨與中共)合作的所在地。
對於為何選擇重慶作為陪都,她說:「這與重慶特殊的地理位置有關,重慶四周環山,長江和嘉陵江環繞,易守難攻。尤其是長江三峽,是一個天然屏障,日本的陸軍和海軍始終沒有攻入重慶。只有靠空襲。後來日軍對重慶進行了長達五年的大轟炸,造成幾十萬平民死傷。」
今天,如果你來到重慶市中心解放碑附近的較場口,就能看到一幅巨型雕塑,它生動地再現了當年日本大轟炸期間,躲避在防空洞的百姓掙扎求生的慘烈景象。至今,老一輩的重慶人一提到重慶大轟炸就義憤填膺。許多受害者還在向日本政府要求賠償。
談到重慶在抗戰期間的地位,張鳳琦表示,除了作為中國戰時首都,重慶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線遠東指揮中心。當時,盟軍中國戰區司令部就在重慶,美軍顧問團也常駐重慶。1942年,同盟國宣布蔣介石為盟軍中國戰區最高統帥,擔任指揮中國、泰國、越南等地聯合部隊的指揮任務,由美國史迪威將軍擔任最高統帥參謀長。史迪威同時擔任中緬印戰區總司令。
了解中國抗戰歷史的人,都對宋氏三姐妹攜手慰勞軍隊傷員的一張歷史照片留有深刻印象。當時,重慶經歷日軍大轟炸,每天都有軍人和平民死於轟炸,當時宋氏三姐妹——宋靄齡、宋慶齡和宋美齡,捐棄前嫌,攜手抗日。這體現了中國人在面臨國家民族危難時刻,共同抵抗外敵的決心和勇氣。
「鐵血西遷」
撐起工業「脊樑」
用張鳳琦的話說,就是重慶作為中國抗戰時期大後方的政治中心,國共兩黨直接溝通,團結所有可以團結的力量,形成強有力的統一戰線,大家有錢出錢,有力出力,一致抗日。
重慶對抗日戰爭的另外一個貢獻,是為前方戰場提供了急需的槍支彈葯。抗戰開始後,上海、南京等沿海地區成百上千家工廠輾轉遷移到重慶,實現了中國近代工業史上規模空前、意義深遠的「鐵血西遷」,成為支撐中國抗戰的工業「脊樑」,形成了以重慶為中心的新工業區。
今天重慶許多大企業前身,都是當年南遷的企業。如當年的鋼鐵廠遷建委員會(今重慶鋼鐵集團公司)、第25廠(今嘉陵廠)、第1廠(今建設廠)、第24廠(今特殊鋼廠)、第21廠(今長安廠)、第20廠(今長江廠)等。
成為戰時文教中心
張鳳琦表示,伴隨著重慶作為當時中國政治中心的形成,重慶的文化與教育發展迅猛,空前繁榮,重慶也因此成為戰時中國的文教中心。
當時中國幾乎所有頂尖的藝術家都薈萃重慶,創作出一大批藝術精品,如郭沫若的《屈原》、陳白塵的《大地回春》和陽翰笙的《天國春秋》等。
抗戰前,重慶只有重慶大學,陪都期間,北京、上海和南京的著名學府遷移重慶,使當地高等教育出現空前的繁榮,光大學數量就達到31所。中國頂尖的教授、學者雲集重慶。當時著名的中央大學、中央政法大學和復旦大學都遷移到重慶。
二次世界大戰後成立的聯合國,將它的資料交給每個成員國保管備份。由於重慶是中國戰時首都,1947年成立的「國立羅斯福圖書館」(重慶圖書館的前身)自然也就成了聯合國指定的資料寄存館,一直未間斷過,使重慶圖書館為成為中國國家圖書館(當時稱「北京圖書館」)外,迄今為止中國保藏聯合國資料最早的另一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