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陽信的歷史文化典故

陽信的歷史文化典故

發布時間:2021-03-08 04:07:59

㈠ 安溪地名的來歷,地名所包含的歷史、文化、典故等

唐咸通五年(864)析南安縣西北部2鄉置小溪場。
大順年間(890~891)小溪場長官廖內儼招集流民,開發藍溪沿岸容。五代後周顯德二年(955)升場為縣,設清溪縣,取溪小清澈意。
宋宣和三年(1121)改名安溪縣:因睦州清溪洞「盜」起,吏惡其名,故改稱安溪,反其意為 鳳城鎮「溪水安流」,希望此地平安。
歷屬清源軍(下轄今泉州、莆田)、平海軍(下轄今泉州、莆田)、泉州、泉州路、泉州府,興泉永道(下轄莆田(興化)、泉州府、永春州)、廈門道、南路道(轄同安、晉江、南安、金門、安溪、莆田、仙游、永春、德化、惠安、十縣,駐同安,第四行政督察區,第五行政督察區(轄同安、晉江、南安、金門、安溪、莆田、仙游、永春、德化、惠安、十縣,駐同安,)。1949年9月3日解放,屬泉州專區(轄晉江、惠安、南安、安溪、永春、莆田、仙游、金門、同安九縣,後又改名為晉江專區)、晉江專區(地區)、泉州市。
2005年,安溪縣轄鳳城、湖頭、蓬萊、官橋、劍斗、城廂、魁斗、金谷、龍門、西坪、虎邱、感德、蘆田13個鎮,湖上、尚卿、大坪、龍涓、長坑、藍田、祥華、桃舟、參內、白瀨、福田11個鄉,共有19個社區、3個居委會、435個行政村。

㈡ 有關陽信戰爭時的歷史故事

陽信,是一座具有兩千多年歷史的古縣。早在公元前215年,秦始皇就在此建立了厭次縣。公元前202年,漢高祖在此設立陽信縣。建縣以後,陽信縣城經歷了多次遷徙、水患、戰爭,上演了一幕幕波瀾壯闊、動人心魄的滄桑傳奇。
公元前215年,秦始皇建立厭次(yācì)縣,地域包括今陽信、惠民、無棣等廣大地區。
為何取了這樣一個縣名?秦始皇並吞六國,但根基未穩,地方上的統治力還比較弱,於是他五次出巡,意在鞏固鞏固地方,維護中央集權。《史記》記載,公元前215年,秦始皇第四次巡行郡縣,因見東南方向有「天子之氣」,於是「因東游以厭之」。厭通「壓」,就是鎮壓的意思。
傳說,始皇一行浩浩盪盪,迤邐而東,行至今惠民縣境內之桑落墅(俗稱「大桑」),路遇一株巨大無比的桑樹,始皇近前查看,正巧有一條桑枝嘩啦啦落了下來。始皇認為是吉兆,於是命名此地為「桑落墅」,並於當晚「次舍」於此。次、舍,都有臨時駐扎的意思。始皇決定在此建立一個縣,因為此行意在「厭氣」,又在此「次舍」,所以命名為「厭次縣」。秦時的厭次縣幅員遼闊,包括今惠民、陽信、無棣等縣之全部或一部,也可能包括今德州陵縣之一部。
為了使「厭氣」更有效果,始皇還在今陽信境內築了一座「厭次台」。在陽信縣東二十里的溝盤河岸邊,有一個周邊幾十米的突兀土台,台上散落磚頭瓦塊,荊棘蒿草叢生,相傳這就是秦始皇東巡築土以壓王氣的厭次台。
可以說,厭次縣就是陽信縣的前身,而陽信正式建縣是在漢代。據《太平寰宇記》記載,漢高祖五年(前202)析厭次縣之北部置陽信縣,「縣在河曲之中」。意思是說,陽信縣的縣城在一條大河的拐彎處。據考證這條大河就是位於今無棣縣境內的古「篤馬河」。
篤馬河,又稱信水河,即今小米河(蕭米河)。由於該城位於信水河之北岸,又由於古人以山之南水之北為「陽」,所以這座城市便以「信陽」命名,並以「陽信」二字為縣名。
古信陽城,《山東通志》作「信城」,位於今無棣縣城北十七里的信陽鄉,當地人「俗稱『小鞍城』、『歇鞍城』」。因為築於漢代,又稱為「漢壘」,是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城居海濱險要之地,環周3公里有餘,面積0.8平方公里,城內三村成鼎,外形如靴。
信陽城內分大、小兩城,小城居大城西北隅,兩城用內城牆相隔。共有六門:北門兩個,門里為車里村;西門一個,門里一村,原名靴臉,後改稱如意村;東門一個,門里有一謝家村;西南城牆向內凹處和南城牆各有一城門。城內一條主要東西街道連接東、西城門。小城也稱內城,是官府署衙所在地。從地表遺跡和街道走向看,小城可能有東、南兩個城門。
古陽信縣城舊時為民國《無棣縣志》載十景之一,稱「漢壘盤旋」。清中憲大夫張映蛟曾建別墅於信陽城垣西北角,額題「桃塢」,一旁立有「桃塢碑」和「信陽城碑」。塢前藤蘿叢生,城基內外遍植桃、李、杏等。春則桃紅梨白,夏則綠蔭青紗,秋則谷浪菽濤,冬則玉鋪銀裝。盤醒憇息,皆有佳趣。
據說在上世紀七十年代,信陽古城還保存有南城牆西端及向北延伸部份,可依稀看出信陽古城「如磬折而缺其西南」的形制。今遺址西南隅,城垣殘跡尚餘50餘米,高處10餘米,低處2—3米。從坍塌的城牆斷面看牆體主要是有沙、土、石灰夯實而成,其築造方法是採用「板築法」,從殘存的城牆兩側,仍能清晰地看到一排排直徑0.15米左右的柱洞(繩索)遺跡以及層層板築形成的層厚0.2米左右的夯土層。
1973年,信陽鄉車里村村民在村附近古陽信城遺址挖掘出土了17枚正面帶有「齊法化」三字的齊國刀幣。後來在古陽信城遺址又陸續出土了秦漢時期銅劍、箭簇、陶器等文物,多系西漢以前物品。證明信陽城確系漢代遺跡。
民間傳說,「信陽城」的修築還與漢大將韓信有關。據說,當年韓信伐齊至此與齊楚聯軍對壘,為激勵將士殺敵立功,韓信下令仿照靴子的樣子修城,有「靴踢長安」之謂,表明其橫掃三秦,攻克長安的雄心。
「漢壘盤桓」分別被康熙《海豐縣志》和民國《無棣縣志》品題為「八景」、「十景」之一,歷代文人多有題詠。事實上,韓信伐齊,「未渡平原」。可見其屯兵處當在平原與歷下之間,不在此處。而且韓信伐齊,是在齊國准備降漢的情況下搞的偷襲,沒有必要大張旗鼓建造如此規模的堅固城池。歷史的真相並不影響傳說的美麗,關於英雄和縣城如「靴」的傳說將在這片英雄的土地上永遠流傳。
在今陽信縣城西南,有一個村莊叫西程子塢村。西程子塢村村西有一片方圓一公里左右的窪地。該地塊呈正方形,比周圍地勢低約2米。站在窪地中心,舉目四望,彷彿站在了一個巨大的鍋底,地平線在這里消失了!這就是當地人俗稱的「城窪」。當地人說,城窪原來是一座城市,後來「天塌地陷」,城被「震」到地底下去了。
上個世紀90年代初,西南角還隱約可見城垣遺跡,東南角最低,留有大量瓦礫。窪地上南北向開挖數條排水溝,溝壁向下2米左右可見厚度約50厘米的瓦礫堆積層。這就是隋、唐、宋時期的陽信縣城,陽信縣以此為縣城長達600餘年。那這座歷史悠久的城市是如何陷落的呢?
民國《陽信縣志》揭示了原因:「以勢度之,(陽信城)必為水所沒,如宋之棣州城也」。而關於棣州城的陷落,民國《陽信縣志》卷二「祥異志」是這樣記載的:「大中祥符四年,棣州河決聶家口即聶索。五年又決李家灣。環城數十里民舍多壞,徙城於商河。沙勢高民舍逾丈。」
黃河決口帶來的大量泥沙,被城牆阻擋堆積,高出城內民居一丈多。「城」已成「窪」,居民只能棄城而走。同時也說明了「城窪」的來歷。
1211年(南宋嘉定四年,元太祖六年),城窪陷落,陽信縣城重新遷回今址。此時的陽信城有無城牆,無從知曉。
1265年(元至元二年)平章於保保修築陽信縣城。城周6里13步,合3024米;城牆高2丈4尺,合8米;闊1丈8尺,合5.4米。陽信城這個規模後來一直沒有變過。
1531年(明嘉靖十年)知縣徐九皋修建四門,東曰永和,西曰長阜,南曰迎薰,北曰拱極。1904年(清光緒三十年)知縣繆潤紱以城圮破,縮小舊制重修四門,四門皆有木橋,十字街連接四門,把城區劃為4部分,呈田字形。縣衙在北門大街西(今縣陽信縣公安局老院),文廟在十字街西(今陽信一中東院),關岳廟在城內西北隅(陽信縣建築公司),城隍廟在城西南隅(今荷花灣西北角),永寧寺在城西南隅(今陽信一中西院)。
陽信縣衙修建在北門大街西首,左懸鍾鼓,右設譙樓,大堂居中,名親民堂。大堂東面,是贊政廳;大堂西面,是會計廳;大堂後面,是退思堂。戒石亭設在儀門之內,左題「宣德」,右題「達情」,中間刻有宋太宗訓敕:「爾俸爾祿,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難欺!」衙門外有牌坊,上書「渤海雄風」。
其他建築,如劉猛將軍廟、先農壇、龍王廟、葯王廟、碧霞元君廟、文昌閣、魁星樓、文風台等古跡,於今俱廢無存。
後來陽信縣城又多次進行過整修,但都是在於保保的基礎上修修補補。古代築城主要為防禦,但築城也是一件需要花大錢的大事,搞不好會勞民傷財。明代萬曆年間的三位陽信縣令的築城故事,給我們留下很好的啟示。
1584年(明萬曆十二年)山東布政司下撥二千兩銀子,要求陽信修磚城。眼看繁重的勞役就要降臨,百姓驚惶失措。剛剛到任不久的陽信知縣朱大紀也覺得築城弊大利少。朱大紀對曾任山西布政司參議的陽信鄉紳王子蕙說:「我既為縣令,當為民請命,停止這項工程。」王子蕙憂心忡忡,說:「公有此心,百姓之福也!不過工程銀款尚在這里,要是上台督促追問該如何處理?」事有湊巧,廵按御史吳定正好按臨武定州,於是朱大紀率紳士王子蕙、縣學秀才劉子魯等求見,極言陽信為鹽鹼之地,磚城極其容易鹼壞,費錢多不說,且難保長久。最終吳定答應了朱大紀的請求,命令繳還原銀,工程做罷。
1597年(明萬曆二十五年)山東布政司為了防備倭患,重又指示陽信修磚城,時任陽信縣令的武世舉親自赴省院懇請,說「陽信連年歉收,民不聊生,籌備御倭軍餉本已艱難,如果再大興工程,恐老百姓將逃亡,陽信就成了空城了!」最後築城之役也就不了了之了。
武世舉,字文薦,大同人,明萬曆中知陽信縣事。陽信縣城四周有闊兩丈的護城河,有橋梁數座,屢修屢廢,許多官員視為中飽私囊的由頭。武世舉上任後,親自監工,整修橋梁,此後四十五年,再也沒毀壞過。
三位縣令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不片面追求政績,以民為本,堪稱封建社會地方官吏的楷模。

㈢ 福建地名的來歷歷史文化典故在50字到500字 福建的地名來歷,包含的歷史文化典故等。

古代設福州、建州、泉州、漳州、汀州五個州,取前兩個州的頭一個字就是專福建。明朝設福建屬省,因是閩族人居住地區,所以簡稱閩。
故事一:「三山」由來
福州是一座擁有2200多年歷史的名城。唐開元十三年設福州都督府始稱福州。五代梁開平二年閩王王審知擴建城池,將風景秀麗的烏山、於山、屏山圈入城內,從此福州成為「山在城中,城在山中」的獨特城市。
「三山」成了福州的別名。
故事二:五次定都---無諸定冶城、閩國定都福州、南宋趙昰定行都、南明朱聿健定臨時王都、中華共和國臨時首都。
北宋治平三年太守張伯玉,親自在衙門前種植榕樹2棵,並號召百姓普遍種植後滿城綠蔭蔽日,暑不張蓋,故又有榕城之美稱。宋末北方動亂,端宗皇帝在福州即位,改名福安府,明末唐王朱聿鍵,也在福州登基,改名天興府,又稱福京,使福州先後兩度成為臨時京都。明清兩代福建省為福州府府治。從民國年間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福州均為福建省省會,其中1933年,福建事變時期,曾一度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革命政府的「國都」。
故事三:六次建城---無諸建冶城、嚴高建子城、唐建羅城、梁建夾城、宋拓外城、明建府城

閱讀全文

與陽信的歷史文化典故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