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論長城的歷史文化價值與意義

論長城的歷史文化價值與意義

發布時間:2021-03-08 02:59:42

A. 長城的重要地位和歷史價值分別是什麼

長城的歷史價值的意義我們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表述:
(l)長城是保衛中原農業文明與和平生產環境的屏障。長城就其本質而言,只是在「有備則制人,無備則制於人」的戰略思想指導下產生的戰略防禦措施,它在軍事方面的巨大功效,始終是古代社會最基本的功能。兩千多年來,圍繞城牆展開的攻防之爭,構成了古代軍事活動的主要內容,一系列的守城戰略戰術體系也由此而產生。
縱觀全部長城的修築史,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長城作為軍事防禦工程,其目的是為了盡可能地防止和避免戰爭,以求得人們有一個安定的生產、生活環境。它對於中原農業文明所起到的安定與和平的保障作用,是需要充分肯定的。 (2)長城是一條推動北方地區經濟開發的杠桿。縱觀中國古代北疆開拓發展的歷史,大多與以長城為核心的邊防建設有關,可以說長城起著經濟的杠桿作用。圍繞著長城的修築,以及為解決守城將士軍備給養而實施的軍屯、民屯和徙民實邊等措施,均刺激了北方地區經濟的發展。
秦漢之時,累計投入的兵民就有近千萬之眾。秦始皇在修築長城的同時,即著手加強邊境地區的開發建設,揭開了屯田戍邊、開發邊區的序幕。 漢代由於修築長城的時間較長,曾有多人提出移民實邊的建議。而這些建議先後被漢政府採納接受並組織實施。那些移民和戍守長城的軍人一起,開墾荒地進行農耕,自己動手,豐衣足食,不但加速了邊區的經濟開發,還節省了政府的大量軍費開支,而且大大減少了長途運輸之苦,實為兩全其美之策。 漢代的河西長城對於活躍西北邊地貿易、推動經濟的發展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漢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在霍去病打通河西走廊後,漢王朝與西域諸國之間的使節,曾頻繁行走在這條路上,促進了當時的貿易活動。
北疆交通網路最初也是直接由於構築長城防務的軍事需要開闢建立起來的。道路通暢,交通發達是經濟發展的基礎,又是進一步促進經濟活躍的前提。四通八達的交通網路是運輸糧草裝備、調集兵馬的一條大動脈。這無疑對於加強邊區與內地的物資交流、促進經濟發展發揮了重大作用。從這個意義上講,長城確實發揮了刺激北疆經濟開發,孕育「塞上明珠」的生命線作用。
最後,我們再看看長城對北方經濟和中原經濟建設所起到的保護作用。通覽長城的歷史,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不管哪一個朝代,只要在得力的朝臣邊將主持下,充分發揮長城的御邊作用,就會取得巨大的經濟效益。可見,在長城修築二千餘年的歷史過程中,長城對北方長城沿線及中原經濟、農業文明的保護作用是多麼巨大。
(3)長城是一條民族融合的紐帶。長城對民族融合所起的作用,在中國歷代都有所表現。公元前5l年南匈奴歸漢,實現了中原農業區的華夏漢族與北方畜牧民族的匯合,這便是中華民族的形成之始。建國以後在內蒙古陰山一帶漢代城堡遺址的考古發現,說明漢與匈奴的和平往來,並沒有完全被萬里長城和軍事堡壘所遮斷。西漢時期,王昭君慨然北嫁匈奴,在民族團結的友好史上,留下了令人稱頌的篇章。在唐代,唐太宗大破突厥軍後,使數十萬降眾居住在邊境長城沿線一帶,設置六個都督府,任命突厥人為都督。突厥人接受了漢族先進的經濟和文化,進一步加速了民族融合的步伐。金元時期,雁門關外由起初的「不植桑榆不種麻」,到後來的「生民何處不桑麻」,正反映了這一歷史的規律。明朝與北部蒙古族的關系也比較緊張,但不乏友好往來之舉。明在長城沿線開放「馬市」,表現了漢蒙互相依存、漸趨融合的密切關系。清政府採取懷柔政策,更進一步促進了長城一帶的民族大融合。
長城帶不間斷的大規模民族融合,使漢族和北方民族之間最終形成了「你變成了我,我變成了你,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相互交融的親緣關系,這正是長城防線發揮了凝聚、聯結的紐帶作用。
因而我們說,長城是在農牧民族的碰撞與融合中,樹立起的一座民族融合的不朽豐碑。
(4)長城是一座文化藝術的寶庫。長城作為人類歷史上最宏偉壯觀的文物之一,積淀和凝聚了極為深刻的文化內涵。
在長城出現的2000多年來,以長城為中心,南北文化的交流始終沒有停止過。例如戰國時期,趙武靈王修建趙長城,號召國人學習「胡服騎射」,進行南北文化交流。今天的趙長城遺址及其出土的匈奴族金冠、金牌和一系列的青銅文物就是明證。秦漢時期,長城南北文化進行了空前的對話與交流,在長城沿線發現的秦權、詔版,內蒙和林格爾漢墓壁畫、單於和親瓦當,還有聞名遐爾的昭君墓等,均是南北文化交流融合的見證。
在長城地區的文化帶里,遺留下來的名勝古跡諸如敦煌、雲岡、麥積山、萬佛堂石窟壁畫、雕塑;北京地區保留的元代居庸關雲台、金代的盧溝橋以及金中都、元大都遺址與出土的文物等,都體現了文化交流的特點,同時也記載著中華民族歷史上文化的輝煌。另外,長城本身就是一件偉大的藝術品,長城許多關隘的券門上有不少雕刻和裝飾,不管是磚雕還是石刻,其工藝之精湛,裝修之富麗,足可以與一些皇家和王府的工程相媲美。因此說長城是世界上偉大的傑作,那是一點也不為過的。
長城對中西文化的交流也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自從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諸國之後,遂開辟了我國東起漢朝首都長安(今西安),西到大秦(地中海東岸一帶)全長2萬余里的著名交通幹道,這就是被後人稱之為的「絲綢之路」。自此我國和中亞、西亞等國進行的物資和文化交流多取此道。一二千年來,中外友好使團頻繁往來於這條古道上,中外文化在此融合、交流。直到今天仍在發揮著作用,功績是巨大的,意義也是深遠的。
自從長城誕生以來,長城就以其雄偉的氣勢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內涵,吸引著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墨客、守邊將士、詩詞名家、帝王將相以及民間百姓等,以長城為題材創作了大量的文藝作品,其中有民歌、神話、民間傳說等,尤其是詩歌詩詞相當多,內容十分廣泛。有描繪萬里長城的雄風,詠唱萬里長城的壯美,也有無情揭露鞭撻統治階級役使兵民築城的酷虐殘暴及其給人民帶來的深重苦難等等。
首先值得一提的是吟詠長城的第一篇秦朝民歌:「生男慎勿舉,生女哺用脯;不見長城下,屍骸相撐柱」!這首揭露秦始皇暴虐無道、充滿強烈現實主義精神的民歌,被魏晉之際的哲學家楊泉引入《物理論》,後又被酈道元轉引入《水經注》得以保留下來並流傳至今,因此彌足珍貴。這首唯一遺留下來的秦代勞動人民的口頭文學作品,開後世歷代詩人歌詠長城的先河,在中國文學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功不可設。
自秦以後,歌詠長城的詩詞佔有首要地位,其中唐代的「邊塞詩」尤為典型。這些詩篇與長城的修築與保衛具有密切的關系,其中有的歌詠長城關隘雄偉壯麗,築城工匠的勤奮智慧;有的寫懷念遠人、悲歡離合的內容。文辭有悲壯,有纏綿,有哀怨,有歡欣,題材廣泛,格調生動,形式多樣。而且唐以下的宋、元、明、清以及近現代,均有不少詩人詞人名人,路經或登臨長城,有感於長城的修築、作用,以及長城兩側的壯美河山等,揮毫寫出了名篇佳作,迄今仍廣為流傳,大大豐富了長城文化的寶庫。

B. 長城的歷史價值的意義

長城既是農耕民族的防禦前線,也是向游牧民族發動反擊的前進基地。長城後側縱深配備機動的軍隊以因應戰事,而長城還不是防禦的最前線,在長城前方部署的觀察哨深入到極遠處。在古代,游牧騎兵有優良的機動能力和強大的攻擊力,但是對於城垣防禦體系卻無能為力,因此長城的修建的確能夠有效的抵禦北方民族的侵擾。

歷史:長城的修築始於春秋戰國時代

建築:。「因地形」,即指根據地形條件而構築工程,和充分利用在地的自然資源選擇合適的建築材料。「據險制塞」,主要是指利用地理天險御敵。此原則有利於防守,也可以節省建築材料。

藝術價值:長城是中華民族的驕傲與象徵,它凝聚著我們祖先的血汗和智慧。它以悠久的歷史,浩大的工程,雄偉的氣魄著稱於世,古今中外,凡到過長城的人無不驚嘆它的磅礴氣勢、宏偉規模和艱巨工程。長城是一座稀世珍寶,也是藝術非凡的文物古跡,它象徵著中華民族堅不可摧永存於世的意志和力量,是中華民族的驕傲,也是整個人類的驕傲。

傳說:孟姜女哭長城

秦朝時,范杞梁被抓到北方修築長城,其妻孟姜女帶著寒衣千里尋夫。到長城腳下後,不但未找到丈夫,反而被秦始皇垂涎。孟姜女終日痛哭,終於將長城哭倒,露出丈夫屍骨。百姓藉此傳說斥責了暴君對人民的殘酷奴役,統治者藉此傳說宣揚了禮教中的「貞烈」,因此流傳千古,如今山海關外鳳凰山上仍保存有明代重修的姜女廟

C. 長城的歷史價值與文化內涵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長城文化底蘊深厚。今天,我們的了解和認識,與長城的價值和意義相比,還差得很遠。只有真的懂了長城的偉大,才能發自肺腑、身體力行地去熱愛長城、保護長城。

要想理解長城文化,必須關注和回答以下問題:第一,有人說長城是封閉、保守的象徵,那麼中華民族為何持續兩千多年不斷地修築長城?第二,中華文明是四大文明中唯一沒有中斷的文明。在這個特殊的人類文明現象中,長城起著什麼作用?如果沒有長城,中華文明是否還能延續至今?第三,站在人類文明發展的視角下,如何看待長城所代表的中華文明的重要價值、引領意義?

事實上,人類文明誕生至今,始終面臨著三大問題:生存、秩序和傳承發展。長城的出現和存在,與此密切相關。生存,是一個人、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根本。作為我國古代一項偉大的軍事防禦工程,長城的修築,最初的動力便是解決生存和安全問題。

秩序是一個永恆追求。農耕和游牧,是兩種不同的生產方式、經濟類型,彼此有著強烈的沖突和互補。資源互換,通常有搶奪、貿易這兩種方式。如果搶奪成為一種常態,戰爭就會越來越多。長城的修築,構建了良好的秩序。農耕民族在長城裡面種地,游牧民族在長城外面放牧,二者通過長城成千上萬的關口來進行貿易。這樣,就有效促進了民族融合與社會進步。由此可見,修築長城時,壘起堅固的城牆,封閉是手段,交流是目的。

傳承發展才能走向未來。中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中華民族,呈現出多元一體的格局。這樣一種辯證關系,耐人尋味。幾千年來,我們的國家和民族,正是在這樣的碰撞、融合中發展進步的。修築長城,體現了對長城之外生活族群的承認,代表著一種共存共生、融合發展的關系。長城內外,是獨立存在、相互依賴的一個整體。長城,是中華民族愛好和平這一文化情結的表達。長城的每一塊砌磚、每一塊壘石上,都凝結著中華民族的和平願望。多元利益平衡基礎上的一體利益最大化,是中華民族的智慧。人類的發展,也應當以多元利益平衡基礎上的一體利益最大化為目標。

從這個意義上說,長城是人類文明的標志。我們要以歷史的眼光,去看待長城在不同階段的作用,但它的核心思想和文化是一脈相承的。接下來,希望把長城所代表的中華文明,在國家層面上積極推廣。這是一件非常有價值的事情,也是讓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國的重要途徑。愛國,不是空泛的,而應是一種真切、深沉的情懷。那麼,國是什麼?從繁體字「國」的字形可以看出,國主要由三個要素組成:一是土地;二是在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的人;三是這片土地上人的安全。理清了文化的根、生命的源,愛國就變得自然而然、發自肺腑了。長城,應該成為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內容和載體。

如何讓這一珍貴的文化遺產傳承下去並且造福社會?把長城保護做真,是當務之急。排除長城險情,保護其完整性、真實性和歷史風貌是最重要的。我們要做的是,通過修繕防止牆體繼續坍塌。如果有些地方需要回砌,也要最大限度地保留其歷史信息。換言之,長城修繕應以現狀保護和最小干預為原則。長城保護的形勢,總體來說是越來越好,但與客觀需要相比,我們的重視和努力還遠遠不夠。除了專業人員,還需要更多社會力量的支持及參與。讓祖祖輩輩生活在長城腳下的農民,能夠因為長城保護和利用而受益,過上更好的生活。這方面,河北秦皇島市首創的「長城保護員」機制值得肯定。除此,還要把長城旅遊做實,把長城故事講好。在這個過程中,盡可能將長城的文化內涵挖掘出來,更多地關注人,關注人的情感交流。現在,這方面的工作很艱難、很繁重,但也迫切需要!

D. 長城的歷史意義

長城的歷史

我國北方的長城,開始於戰國秦、趙、燕三國。

一、秦、趙、燕在北邊修築長城的原因

秦趙燕為何要在北邊修築長城,這要從戰國時期的形勢說起。戰國時期,是我國黃河長江中下游地區由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的轉變時期。隨著各國之間政治、經濟關系的加強,諸夏文化與秦、楚、吳、越文化的交流與融合,統一的趨向日益強烈。當時進行封建改革的魏、趙、韓、楚、齊、秦、燕七國強盛之後,進行兼並戰爭,謀求以武力統一黃河、長江中下游地區。這時,陝北、晉北、冀北和內蒙古草原上的諸少數民族也強大起來,不斷擄掠秦、趙、燕三國北部邊境。秦國之北,有義渠,又北為匈奴;趙國西北有林胡、樓煩,北有襜襤、匈奴;燕國北界東胡。這些北方少數民族政權,除義渠從事農業外,其他均以游牧、狩獵為生。義渠是西北黃土高原上的強國,自春秋至戰國,與秦抗衡百餘年。匈奴、東胡等游牧民族更是軍事素質高,作戰能力強。據《史記•匈奴列傳》記載:匈奴人以游牧、狩獵為生,牲畜以馬、牛、羊為最多,其次則為駱駝、驢、騾等。他們「逐水草遷徙,毋城郭常處、耕田之業。然亦各有分地。」男子從小就學習騎射。「兒能騎羊,引弓射鳥鼠;少長,則射狐兔;用為食。」因此,一到成年,「盡為甲騎」。戰國之際,匈奴已經進入奴隸社會,並且有了國家政權機構。國王稱為單於,其下置左、右賢王,左、右谷蠡王,左、右大將,左、右大都尉,左、右大當戶,左、右骨都侯,除左、右賢王外,其餘大臣都是世襲。東胡、林胡、襜襤、婁煩與匈奴基本相同。

自戰國中期以來,他們不斷擄掠秦、趙、燕三國北部地區。由於他們善於騎射,長於野戰,採取突然襲擊,來去飄忽,難於捉摸,顯示出很強的戰鬥力。而秦、趙、燕在戰國中期的作戰部隊主要是步兵和戰車,穿著寬衣大袖的服裝,行動遲緩,日行30——50里,自然不能阻止匈奴、東胡的襲擊和擄掠。這不僅使三國北部人民的生命財產受到嚴重威脅,生產遭到嚴重破壞,而且大大影響了三國的統一事業。針對這種被動局面,三國便先後進行兵制改革和在北部修築長城。

秦國自商鞅開始變法,推行富國強兵。軍隊逐漸改變成步兵和騎兵,並以軍功論賞和升遷,因此軍隊的戰鬥力增強,所向無敵。惠文王六年(前332)和十年,先後大敗魏國,奪取魏西河郡(今陝西洛河流域)和上郡(今陝西東北部)地。十三年(前225),令張儀築上郡塞,以防北方的林胡、樓煩南侵。接著,又大舉進攻義渠,使之臣服。至昭王,宣太後誘義渠王至甘泉(今陝西淳化縣西北甘泉山),殺之,起兵滅義渠,置北地郡。於是,秦國北部遂於匈奴相接。為了防止匈奴人南掠,昭王下令於隴西、北地、上郡北部邊境修築長城,並派軍駐守。

趙國於武靈王十九年(前307)始改革兵制,實行胡服騎射。自此兵力遂強。二十年,武靈王西略林胡地,至榆中(今內蒙古河套平原東部);林胡王獻馬降服,才班師而歸。二十六年(前300),破中山,攘地北至燕、代(今山西北部),又西北拓地至雲中、九原(今內蒙古和林格爾縣至烏加河地區)。於是,下令築長城,自代並陰山(今內蒙古大青山、烏拉特山)而西,直抵大河(今內蒙古烏加河),而置代郡、雁門、雲中郡,以防匈奴南下擄掠。為了專門經營西北,次年,他讓位於其子惠文王何,自號主父。惠文王二年(前297),主父出代,至西河(今山西、內蒙古間之黃河),破樓煩王而致其兵。

燕國是戰國七雄中最弱的一個國家,南臨強齊與新起的趙國,北逼於東胡。直到燕昭王即位(前311)以後,發憤圖強,招納各國賢能之士,實行改革,燕國才強盛起來。其時東胡強大,經常南掠燕國北部地區。燕君為了保持北部的安寧,被迫向東胡王媾和,而以大將為人質。昭王時,秦開質於東胡,他智勇雙全,東胡王甚信之,因此行動自由,得以了解東胡南部的山川險要、布防情況與軍隊的活動規律。歸國之後,即率大軍襲擊東胡,大破之,東胡卻地千餘里。又「度遼東而攻朝鮮」拓地至浿水(今朝鮮清川江)。於是,「燕亦築長城,自造陽(今河北康保縣與內蒙古太僕寺旗)至襄平;置上谷、漁陽、右北平、遼西、遼東郡以拒胡。」

綜上所述,戰國時期,秦、趙、燕之所以在北邊修築長城,其目的是為了防禦匈奴、東胡的南掠。

長城是由城、堡發展而來。作為軍事上的防禦工程的城、堡,早在原始公社末期就開始了。由於它能起有效的防禦作用,進入階級社會以後,得到了普遍的發展。長城,最早出現於春秋,如楚國的方城(在今河南南陽地區)。到了戰國,魏西河郡有長城,趙漳水上有長城,中山國西部有長城,燕易水有長城,齊沿泰山山脈有長城。這些長城,在戰爭中曾經起過很大的作用。北方游牧民族行動迅速的騎兵,行蹤莫測,諸國無論是步兵還是騎兵,都無法阻止他們襲擊和擄掠。只有修築長城,加上駐軍防守,才有可能阻止他們的南掠。只有在北方修築長城,才能抽調主要兵力,用於列國之間的兼並戰爭和保衛戰爭,才能完成統一大業。

二、秦、趙、燕長城的價值

戰國時期的秦、趙、燕長城,作為軍事防禦工程,究竟在戰爭中起了什麼作用?關於它的作用,特別是秦長城和燕長城的作用,歷史文獻記載幾乎沒有,趙長城的記載也很少。這是不是說,它們沒有起什麼作用呢?不是。恰恰相反,正好說明三國修建長城後,匈奴、東胡等沒有越過長城南掠,長城在軍事防禦上起了重要作用。

眾所周知,昭王時,是秦國疆土擴展最快的時期之一。假如北面沒有修築長城,秦國就必須要派駐大軍把守北方的重要通道和隘口,以阻止強大的匈奴南掠,怎麼能夠抽調大軍不斷大敗六國的聯軍、佔領六國大片土地呢?可見,秦長城修成後,只需要少量軍隊駐守,就能阻止匈奴南下了。如果匈奴大軍南下,由於有長城防禦,一時不易攻破;而秦都咸陽距此不遠,一日一夜或兩、三晝夜即可赴救,因此,匈奴不敢南下,自取失敗。總之,自秦昭王築長城以後,匈奴一直沒有南下擄掠,這正說明了長城的軍事防禦作用。

至於趙長城,由於建築在陰山(今大青山、烏拉山東南)腳下,多系用土夯築,質量較差,而又靠近匈奴,因此開始時,常被匈奴大軍攻擊。趙國雖然派駐大軍防守,主動出城迎戰,但是常吃敗仗。趙悼襄王時(前224——前236),趙邊防累為匈奴所敗,北方吃緊,於是,派大將李牧到長城統領大軍防守。悼襄王給予李牧便宜任免屬吏的特權,並將雲中、雁門、代郡北部的商業稅和田賦作為軍費供李牧支配。李牧將指揮部設在雁門郡北部的長城下,以便東、西照應。他厚待戰士,日殺數牛來改善伙食;每日教將士練習騎射,獎勵成績優異者;嚴守烽火台,並不斷派間諜了解匈奴的動向;他下令軍中:「匈奴來擄掠,全體將士立即收牛馬羊入保長城,有敢捕虜者斬!」匈奴每來侵,由於烽火嚴緊,事先知道消息,趙國軍民便收牲畜入保長城。匈奴擄掠不到人和牲畜、財務,只好退去。如此數年,雖未挫敗匈奴,但趙軍亦無亡失。匈奴人以及趙國邊民,都認為李牧怯懦,趙王也責備李牧;而李牧依然如故。趙王怒,招牧回朝,以別將代之。新將採取迎擊的戰略;匈奴每來,他就率軍出擊,數敗。在一年多的時間里,將士傷亡很多,北邊無法放牧。趙王沒有辦法,只好再請李牧出守長城。李牧稱病,杜門不出,不肯應命。趙王乃強起牧,令牧統兵守衛北方。李牧對趙王說:「王一定要用我,我仍然採取從前的戰略,您同意,我才敢奉命。」趙王只得答應。李牧至長城,如故約。數年,匈奴無所得。然終以李牧為怯。趙守邊將士「日得賞賜而不用,皆願一戰」。於是,李牧乃選戰車1300輛,精騎13000匹,挑能破敵擒將的百金之士50000人,善射者100000人,訓練作戰。練成之後,便大縱畜牧。長城以北,人畜遍野。匈奴聞之,便來擄掠。小入,牧則佯敗,以部分人畜委之。單於大喜,便率傾國人馬南下。李牧事先設下埋伏,張左右翼夾擊,大破匈奴10萬余騎,單於落荒敗走,逃奔北方而去。此後10餘年,匈奴不敢近趙長城。趙軍乘勝滅襜襤,破東胡,降林胡。於是,趙北邊寧靜,人民安居樂業。從這里,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出趙長城在軍事防禦上的巨大作用。

燕國在築長城以前,為了保持北部的安寧,不得不向強大的東胡媾和,並以大將為人質。這種屈辱媾和的辦法,並不能使東胡完全停止南掠。自從燕昭王時秦開大襲東胡軍,東胡北卻千餘里,並築長城之後,東胡才不敢南掠,燕國北部才無烽火之警,人民也才安居生產。這也顯示了燕長城在軍事防禦上的偉大作用。

秦末漢初,匈奴乘中原戰亂,越過秦蒙恬所築長城,復與漢以戰國秦、趙、燕長城為界。由於這條長城年久失修,北方守軍稀少,因此,強大的匈奴不斷進入長城以內擄掠,一直深入到代谷、太原、西河、上郡、北地等郡,漢高祖、惠帝、文帝、景帝被迫對匈奴採取和親政策;嫁公主給單於為閼氏(即王後),並賜予大量的財物。但是,就是這樣一條破爛不堪的長城,也在一定程度上發揮了軍事防禦作用如果不是匈奴大軍,一般不能進入長城擄掠。其次,如果守將得力,縱有匈奴大軍,也進不了長城。《漢書•李廣傳》:景帝時,廣「為上谷太守,數與匈奴戰」。匈奴始終沒有從這里進入長城。武帝時,韓安國屯漁陽郡,為匈奴所敗;徒(錄入者註:此字疑為徙)屯右北平,又數敗。武帝乃以廣為右北平太守。「廣守右北平,匈奴憚之,號曰『漢之飛將軍』,避之,數歲不敢入右北平。」後廣數出長城遠征匈奴。這說明,戰國燕長城仍有防禦作用。程不識也是守長城的名將,與李廣齊名,他治軍很嚴,隨時防禦匈奴突襲,匈奴也不敢來犯,也說明戰國長城起了一定作用。其後衛青、霍去病、公孫賀、公孫敖等出擊匈奴,均以趙、秦長城為進攻退守的主要據點。這表明,直到西漢前期,戰國秦、趙、燕長城仍在發揮軍事防禦作用,雖然它的防禦能力已大不如戰國時期了。直到漢武帝把匈奴趕到漠北以後,修復蒙恬所築秦長城和修建外長城,這條戰國秦、趙、燕長城才被放棄,它的軍事防禦作用也才隨之終結。

三、戰國秦、趙、燕長城的歷史價值與現實價值

戰國秦、趙、燕長城具有很大的歷史價值,首先,它表明,只有修築長城,加上一定數量的駐軍,才能防止北方游牧民族騎兵閃電式的襲擊。沒有長城,即使有大量的步兵和騎兵,仍然是防禦不了的。戰國時代的歷史事實證明了這一點。因為長城是有效的軍事防禦工程,因而後來為秦始皇所採用。秦始皇在驅逐匈奴到漠北以後,下令蒙恬立即修築新的長城。

其次,戰國秦、趙、燕所築的長城,是相當科學的,它基本上是利用山川形勢險要而建,在山口與平原地區,都建築高厚的城牆,截斷匈奴、東胡騎兵進出之路。除了長城之外,內外製高點還建有烽火台,進行偵察敵情和傳遞消息,讓長城上的駐軍作好准備;在交通路口和谷口,都建築障城,派軍駐守,以加強長城的防禦能力。在長城以內,每隔一段距離,都修建駐軍的大城,並設有迅速傳遞消息的通訊網,以便統一指揮和互相支援。這條三國長城及其烽火台、障、城等配套建築,構成了一套完整的軍事防禦體系。這套軍事防禦體系是合乎科學的,防衛是有效的。它為後來的軍事防禦工程提供了樣板。蒙恬所築的秦長城,雖然全系新建,但是很明顯,他是在參照戰國秦、趙、燕長城建築的基礎上設計的,同時進行了取長補短。例如,他利用山川地形,因其險阻建城築障。他把長城建於高山之上,盡量利用山脊、峰巒為城,使匈奴騎兵無法越過;盡量利用河流作屏障,盡量把長城建於河流之北,使敵人得不到水源。在丘陵、平原,則築成高大城牆,或用土石夾築,或用土夯築,而把各段長城聯結成一條氣勢雄偉、隔斷南北的巨龍。秦長城的烽火台,較三國長城有了改進,都建於長城外開闊的山上,而且根據地形,每隔10里、20里、30里就有一座。障城也有改進,在交通路口或谷口,都修建南北兩座障城。駐大部隊的城,都建在長城之南,並與長城緊緊相連。可以說,秦長城建築體系的高度科學性,是戰國秦、趙、燕長城建築體系的繼承和發展。

最後,戰國秦、趙、燕長城的歷史價值,不僅表現了2200多年前中華民族的偉大氣魄,而且顯示了當時中國人民的高度智慧、高超的軍事科學水平、高度的科學文化。

三國長城還具有很大的現實價值。首先,長城作為中華民族英勇不屈的精神象徵,將鼓舞著我們不畏強暴,不怕艱難險阻,去建設我們偉大的祖國,勇攀科學高峰,把我們偉大的祖國建成一個高度繁榮富強的國家。

其次,戰國秦、趙、燕長城及其地下文物,是我們研究戰國軍事史的資料寶庫。在今天戰爭仍然不斷,和我國仍然處於戰爭威脅的形勢下,研究戰國秦、趙、燕長城,仍然有著巨大的現實價值。

其三,戰國秦、趙、燕長城遺址,是長城沿線自然變化的歷史見證。從它的斷裂、侵蝕、湮沒程度,可以了解各個階段的歷代地震、風沙、泥石流的變化規律。我們了解了這些變化規律,就可以採取有效的防禦措施。

最後,在戰國秦、趙、燕長城沿線,有著許多旅遊景點,這些旅遊景點,絕大多數至今尚未開發。如果開發出來,將士我國的一大財富,並且是用之不竭的財富。我相信,它將為祖國的建設事業做出貢獻。

E. 長城的歷史價值是什麼

邢冰為你解答,希望對你有幫助:
1、長城是世界古代史上最偉大的軍事防禦工程,它並非簡單孤立的一線城牆,而是由點到線、由線到面,把長城沿線的隘口、軍堡、關城和軍事重鎮連接成一張嚴密的網,形成一個完整的防禦體系
2、長城對古代農業社會有很重要的影響,長城是中國古代農業社會和平安定的保障。在2000多年的歷史長河中,歷代統治者憑借長城,多次擊退了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擾,為封建社會農業經濟的生存和發展創造了相對利平的生產環境,也使人民的生活更加安定。
3、長城對民族經濟貿易也有很大的影響,長城是長城內外各民族貿易與文化交流的陣地,是凝聚統一多民族國家的紐帶。
4、長城地帶也是民間文學生長的沃土。孟姜女哭長城、楊六郎鎮守倒馬關、戚繼光坐鎮薊州……優美的傳說,動人的故事層出不窮,表達了人民大眾對正義善良的贊嘆,對邪惡暴力的鞭撻以及對和平幸福生活的嚮往。

F. 長城的文化價值

在長城出現的2000多年來,以長城為中心,南北文化的交流始終沒有停止過。專戰國時期,趙屬武靈王修建趙長城,號召國人學習「胡服騎射」,進行南北文化交流。

秦漢時期,長城南北文化進行了空前的對話與交流,在長城沿線發現的秦權、詔版,內蒙和林格爾漢墓壁畫、單於和親瓦當,還有聞名遐邇的昭君墓等,均是南北文化交流融合的見證。

在長城地區的文化帶里,遺留下來眾多的名勝古跡,諸如敦煌、雲岡石窟、麥積山、萬佛堂石窟壁畫、雕塑;元代居庸關雲台、金代的盧溝橋以及金中都、元大都遺址與出土的文物等,都體現了文化交流的特點,同時也記載著中華民族歷史上文化的輝煌。



(6)論長城的歷史文化價值與意義擴展閱讀

長城軍事意義:長城並非簡單孤立的一線城牆,而是由點到線、由線到面,把長城沿線的隘口、軍堡、關城和軍事重鎮連接成一張嚴密的網,形成一個完整的防禦體系。軍堡、關城和軍事重鎮這個體系具有戰斗、指揮、觀察、通訊、隱蔽等多種功能,並配置有長駐軍隊的點線結合防禦工程整體。

長城所體現出的軍事防禦思想,在軍事發展史上有重要地位。長城的產生和發展和中國古代的整個軍事發展同步前進,對於研究古代軍事作戰思想形成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G. 簡單說說長城的文化價值是什麼

以雄峙中國北方大地的萬里長城為中介的南北廣大地域所構成的長城帶,橫貫今遼寧、回內蒙古、寧夏、答甘肅、陝西、山西、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山東和吉林、黑龍江、青海、新疆等省(市、自治區)的相當一部分地區,也包括歷史時期處於今蒙古人民共和國和朝鮮半島的若乾地區。其范圍南北寬約數百公里乃至上千公里,東西長約數千公里。長城帶自遠古至今居住著眾多的民族,各民族及其相互關系的發展,是觀察和理解長城帶一切事物的關鍵所在。
歷史發展過程中,長城帶的古代民族,有些消失了,一些新的民族又融合生成,它們都與當今分布在長城帶的20多個民族有著密切的淵源關系。無論已經消失的還是至今繼續發展的各民族,都對中國的歷史發展作出過重要的貢獻。
萬里長城是中國古代民族關系發展的產物,但目前對於長城南北民族關系內在發展規律的研究尚不充分。總結已有的研究成果,拓寬研究領域,揭示長城與中國民族關系發展的內在聯系,對於長城學、民族學及中國民族關系史等學科研究的發展,對於促進民族團結都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重要的理論研究價值。

H. 萬里長城的意義和價值是什麼

萬里長城,是古代世界歷史上最偉大的建築工程之一,也是中華民族勤勞勇敢和回高度智慧的結答晶。它的建成,對於防範匈奴,保衛中原地區經濟、文化的發展,起到了非常巨大的作用。幾千年來,它一直是中華民族的象徵,華夏兒女的驕傲。

閱讀全文

與論長城的歷史文化價值與意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