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馬克思從人的發展角度劃分的三個發展階段是什麼
三個階段是:
第一個階段是人的依賴關系占統治地位的階段;
第二個階段是以物的依賴關系為基礎的人的獨立性的階段;
第三個階段是人的自由和全面發展的階段——即共產主義階段.
如何理解:
一、什麼是馬克思所說的人的「自由全面發展」?
有些學者在論述今天人們的活動是為了實現人的自由全面發展時,似乎都是以馬克思關於實現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的理論為根據的。但是,他們對馬克思的理論往往採取實用主義的態度,只是抓住「自由發展」、「全面發展」、「自由全面發展」這些詞句,而不是全面、准確地理解馬克思的理論,甚至不了解馬克思所說的人的「自由發展」、「全面發展」、「自由全面發展」的真實意義。
其實,「自由」這一術語,可以在三種不同意義上使用,可以是三種不同的概念。
一是認識論意義上的「自由」,其相對的概念是「必然」。在認識論中,「必然」是指客觀世界自身的運動規律,「自由」是指人們對必然的認識和利用這種認識來改造客觀世界。恩格斯在《反杜林論》中說:「黑格爾第一個正確地敘述了自由和必然之間的關系。在他看來,自由是對必然的認識。『必然只是在它沒有被了解的時候才是盲目的。』自由不在於幻想中擺脫自然規律而獨立,而在於認識這些規律,從而能夠有計劃地使自然規律為一定的目的服務。」[1]455恩格斯這里講的「自由」,就是認識論意義上的自由概念。人們還把人不能認識必然因而在實踐上帶有盲目性的狀態稱之為處於「必然王國」之中,把人認識了必然並利用這種認識來改造世界的狀態稱之為處於「自由王國」之中。在認識論的視域中,人類在任何階段都獲得了某種自由,生活於自由王國之中,但這種自由王國是相對的。我們不能把人類實踐和認識的歷史劃分為兩個不同的時期:必然王國時期和自由王國時期。在歷史發展的各個階段上,人類總是既自由又不自由,同時生活於自由王國和必然王國之中。人類實踐和認識的進步,只是表現為自由王國領域的不斷擴大,即不斷地從必然王國走向自由王國。
二是政治學意義上的「自由」,其相對的概念是「紀律」、「統治」、「奴役」、「壓迫」、「專制」、「獨裁」等,相近的概念是「民主」。當人們說「為爭取民主自由而斗爭」時,這里的「自由」就是政治學意義上的自由。「自由」是指一定的社會賦予人們能夠從事某些活動的權力,這種權力是具體的和歷史的。在階級社會中,自由主要由統治階級以法律的形式加以規定,因而統治階級本身具有最大的自由。社會革命,就是新的階級通過革命打破舊的階級的統治、壓迫,獲得自己的自由。在政治學的視域中,不能把人類歷史發展劃分為「不自由」和「自由」兩個時期,也不能簡單地把人類歷史看成是從「自由」到「不自由」再到「自由」的否定之否定的發展過程,因為在任何一個歷史發展階段,人們總是有某種具體的自由,又有某種具體的不自由。
當指出,馬克思關於實現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理論中的「自由」概念,既不是認識論意義上的自由,也不是政治學意義上的自由,而是一種可稱之為「生存論」意義上的自由,其對立的概念是「異化」。在馬克思的思想發展中,有兩種不同的自由和異化理論(這一點下文再討論),「自由全面發展」的概念總是相對於「異化」概念而言的。人不能獲得自由全面發展,就是異化;消除異化,人才能真正獲得自由全面發展。
馬克思在創立歷史唯物主義時,用「異化」和「自由全面發展」這兩個術語來指稱人的兩種不同性質的生存狀態。「異化」是指人們的這樣一種生存狀態:人們活動的目的不是為了自由全面地發展自己的本質能力,而是為了獲得物質利益;勞動不是第一需要、不是目的而是謀生的手段;人們的活動被限制在一定的領域;人們不能自由地支配自己的活動及其結果,而是受自己的活動及其結果的控制。「自由全面發展」則是指人們的另一種生存狀態:人們活動的最高目的是發展自己的本質能力,勞動成為第一需要,人們的活動不再被限制在某種特殊的領域,沒有社會分工,沒有職業,人們不再受自己的活動及其結果的控制,而是能夠支配駕馭自己的活動及其結果,人的能力由此得到全面發展。馬克思、恩格斯在談到這兩種不同性質的生存狀態時指出:「當分工一出現之後,任何人都有自己一定的特殊的活動范圍,這個范圍是強加於他的,他不能超出這個范圍:他是一個獵人、漁夫或牧人,或者是一個批判的批判者,只要他不想失去生活資料,他就始終應該是這樣的人。而在共產主義社會里,任何人都沒有特殊的活動范圍,而是都可以在任何部門內發展,社會調節著整個生產,因而使我有可能隨自己的興趣今天干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獵,下午捕魚,傍晚從事畜牧,晚飯後從事批判,這樣就不會使我老是一個獵人、漁夫、牧人或批判者。」[2]85
「自由」是與「自願」、「自主」同等的概念,自由發展也可以看成是自願發展、自主發展,與人的「依賴性」、「被迫性」相對立。不過,這里的「自願」、「自主」不能從法律的意義上來理解,而必須從「生存論」的意義上來理解。僱傭勞動者受雇於資本家,他們從事某種職業,從法律意義上來說,是完全自願、自主的行為,沒有任何人強迫他們這樣做。但從「生存論」意義上來說,這種行為是被迫的行為,是被自己的生活條件迫使的行為。馬克思指出,在資本主義社會中,工人可以自由地出賣自己的勞動力,但是,「這種個人自由也是最徹底地取消任何個人自由,而使個性完全屈從於這樣的社會條件,這些社會條件採取物的權力的形式,而且是極其強大的物,離開彼此發生關系的個人本身而獨立的物。」[3]160-161同樣,資本家的行為從法律的角度看也是自願、自主、自由的行為,但從「生存論」意義上看,他的行為並非如此,因為他不過是資本的人格化,受資本的驅使,是資本的奴隸。從「生存論」意義來說,只有不是為了某種外在的需要而是出於發展自己的本質能力的內在需要的行為才是自願、自主、自由的行為。
「自由發展」和「全面發展」也是同等的概念,自由發展也就是全面發展,全面發展必定是自由發展。「自由發展」著重從人的活動目的、意願來說明人的生存狀態,而「全面發展」則著重從人的能力發展的結果來說明人的生存狀態。在「生存論」的意義上,「全面發展」只能是「自由發展」的結果,沒有自由發展就談不上全面發展;自由發展必定表現為全面發展,沒有全面發展也就談不上自由發展。「全面發展」不能理解為什麼都行、什麼都會,而只能理解為自由發展的結果。
需要指出的是,這種「生存論」意義上的「全面發展」和我們的教育方針所提倡的「全面發展」具有不同的意義,不能混為一談。為了培養有用的人才,我們的教育應該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體育等各方面得到全面發展,但這種「全面發展」還不是「生存論」意義上的「全面發展」。教育方針,是由一定的階級、政黨、國家制定的,是為了培養有用的人才。在這里,能力的發展還不是表現為目的而是表現為手段。培養學生的活動,也是被局限在有限的范圍之內。從「生存論」的視野來看,無論是培養者還是被培養者,所從事的都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自由活動,他們的能力的發展還是片面的而不是全面的,還不是真正自由發展的結果。
在「生存論」視域中,「異化」和「自由全面發展」是人類歷史發展中兩個根本不同性質的狀態,從前者到後者是人的生存狀態的質的飛躍,是從「必然王國」向「自由王國」的飛躍。「生存論」意義上的「必然王國」是人類生存的異化狀態,「自由王國」是人類生存的高級狀態,是自覺、自由地創造自己的歷史的狀態。馬克思說:「自由王國只是在必需和外在目的規定要做的勞動終止的地方開始;因而按照事物的本性來說,它存在於真正物質生產領域的彼岸。」[4]926必然王國的終結和自由王國的開始是人類告別「史前時期」而進入人類自覺地創造歷史的時期。馬克思指出:「人類社會的史前時期就以這種社會形態(指『資產階級社會』——引者注)而告終。」[5]33恩格斯也指出:「一旦社會佔有了生產資料,商品生產就將被消除,而產品對生產者的統治也將隨之消除。社會生產內部的無政府狀態將為有計劃的自覺的組織所代替。個體生存斗爭停止了。於是,人在一定意義上才最終地脫離了動物界,從動物的生存條件進入真正人的生存條件。人們周圍的、至今統治著人們的生活條件,現在受人們的支配和控制,人們第一次成為自然界的自覺的和真正的主人,因為他們已經成為自身的社會結合的主人了。人們自己的社會行動的規律,這些一直作為異己的、支配著人們的自然規律而同人們相對立的規律,那時就將被人們熟練地運用,因而將聽從人們的支配。人們自身的社會結合一直是作為自然界和歷史強加於他們的東西而同他們相對立的,現在則變成他們自己的自由行動了。至今一直統治著歷史的客觀的異己的力量,現在處於人們自己的控制之下了。只是從這時起,人們才完全自覺地自己創造自己的歷史;只是從這時起,由人們使之起作用的社會原因才大部分並且越來越多地達到他們所預期的結果。這是人類從必然王國進入自由王國的飛躍。」[1]633-634
正確地理解歷史唯物主義視域中的「自由全面發展」理論,就可以明白,把實現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當成今天人們活動的目的並不合適。
二、馬克思是否有兩種不同性質的「自由全面發展」理論?
許多人之所以把實現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當成今天人們活動的目的,另一個原因是沒有區分馬克思思想發展中的兩種不同性質的「自由全面發展」理論,誤把馬克思早期的人本主義理論當成馬克思主義的理論。若以馬克思關於實現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的人本主義理論為指導,人們當然可以在某種程度上說:今天人們活動的目的是為了實現人的「類本質」,即實現人的自由全面發展。
有些人在對待馬克思的思想時,常常缺乏歷史的觀點,以為馬克思就是馬克思,馬克思一直就是馬克思主義者。事實是,馬克思的思想發展有一個從非馬克思主義的思想到馬克思主義的思想的轉變。在馬克思的思想發展的進程中,曾經有個「理想主義」階段,有個「黑格爾主義」階段,還有個「費爾巴哈派」階段。在這些階段上,馬克思還不是馬克思主義者。1843~1844年,馬克思的思想處於「費爾巴哈派」階段,在人本主義的視野中考察了人的自由全面發展,這一理論集中表現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
同費爾巴哈一樣,這時的馬克思設定了人的「類本質」。與費爾巴哈不同的只是,他把「自由自覺的勞動」視為人的「類本質」。馬克思在設定人的「類本質」的同時也就設定了人的「存在」與「類本質」的矛盾,並將這一矛盾視為「人本身」的內在矛盾。這一矛盾的發展在一定階段上表現為人的「存在」與人的「類本質」的分離,這時人的「存在」是一種異化的存在;在另一階段上表現為人的「存在」向人的「類本質」的復歸,人的異化得到克服,人成為人,達到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的狀態。共產主義就是人的異化狀態得以克服而達到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的階段。
其實,馬克思《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關於實現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的理論,已經包含了來源於黑格爾的某種歷史性的觀點。人的異化狀態是人類發展的必然的歷史階段,必須經過人的「存在」和人的「類本質」的矛盾的自身發展,才能達到否定的否定,即達到人向人的「類本質」的復歸。馬克思指出,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的階段就是共產主義階段(指共產主義的高級階段),在這個階段上,私有制、階級、國家已經消滅,人和自然、個體和「類」之間的沖突已經消除。因此,根據馬克思的這一歷史性觀點,也不能說我們今天能實現人的自由全面發展。只有經過「人本身」的矛盾的發展,我們才能實現人向人的「類本質」的復歸,同時消除作為異化結果的私有制,進入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的社會,共產主義社會。
1845年,馬克思超越了人本主義,創立了歷史唯物主義。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批評以人本主義為哲學基礎的「『真正的』社會主義」理論時說:「它必然表現為關於真正的社會、關於實現人的本質的無謂思辨。」[2]298「真正的」社會主義者,「他們不代表真實的要求,而代表真理的要求,不代表無產者的利益,而代表人的本質的利益,即一般人的利益,這種人不屬於任何階級,根本不存在於現實世界,而只存在於雲霧彌漫的哲學幻想的太空。」[2]299對「真正的」社會主義者的這一批評,實際上也是馬克思、恩格斯的一種自我批評,是對他們「從前的哲學信仰」的「清算」[5]34。
從人本主義到歷史唯物主義的轉變,最根本的是研究立場的轉變,或研究出發點的轉變。人本主義從頭腦出發、從想像的人出發、從設想的原則出發,而歷史唯物主義則從人們的現實生活出發。創立了歷史唯物主義的馬克思拋棄了對人的「類本質」和人的「存在」與「類本質」的矛盾的設定,從歷史事實本身出發來觀察歷史、觀察人的發展,不再把人的「存在」與人的「類本質」這一設想出來的矛盾作為人類歷史發展的根本動力,而是把人類生產所包含的真實矛盾即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看成是歷史發展的根本動力。
創立了歷史唯物主義的馬克思,從現實生活出發來思考人的本質和人的生存狀態。
人為了生活,就必須有物質生活資料,而為了有物質生活資料,就必須生產。生產是人的基本的存在方式,人是怎樣的,是由他的生產決定的,不能離開生產去說明人是什麼。生產的基本矛盾是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人是怎樣的,不僅要看他生產什麼,更重要的是他在什麼樣的關系下進行生產。生產關系是全部社會關系中最基礎的關系。在歷史唯物主義視野中,人的存在沒有人和非人的區別,只有這種人和那種人的區別,這一階段上的人和那一階段上的人的區別。離開具體的歷史條件,離開具體的社會關系,不存在人應當是什麼或是怎樣的問題。
從人的生活的歷史條件來看人的生存狀態,馬克思指出,在生產力相對不發達的條件下,在私有制、分工的條件下進行生產,人們的生存狀態是異化的。異化不再被理解為人的「存在」與人的「類本質」的分離,而是看成由人們生存的歷史條件決定的一種生存狀態。異化不再被抽象地看成是「不好」和應當加以消滅的東西,而是看成人類歷史發展進程中由一定生活條件決定的人的生存狀態,是「迄今為止歷史發展的主要因素之一」。[2]85
異化當然是要消滅的,但不能靠頭腦來消滅,而是依賴於人們現實生活條件的改變。生產力的發展,私有制、分工的消滅,個別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的矛盾的消除,是消除異化的基本歷史條件。這個歷史條件是由社會本身的發展提供的。馬克思曾把人類生存狀態的發展分為三個階段(「人的依賴關系」的階段、「以物的依賴性為基礎的人的獨立性」階段和「建立在個人全面發展和他們共同的社會生產能力成為他們的社會財富這一基礎上的自由個性」階段),並說:「第二個階段為第三個階段創造條件。」[3]104在一定的意義上,我們也可以說,異化的發展為異化的消除即人的自由全面發展創造著條件。
以上說明,在關於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的理論上,存在著「兩個馬克思的對立」,存在著人本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對立。我們只能讓歷史唯物主義的馬克思「回到當代」,即用馬克思的歷史唯物主義來觀察當代人的生存條件和生存狀態。
三、當代中國人的生存條件能使人得到自由全面發展嗎?
從歷史唯物主義的視野看,人的生存狀態取決於人的生存條件。只要生產力還不發達,只要人們還生活於私有制、分工的社會中,只要勞動還是作為謀生手段而不是人的第一需要,只要能力的發展還不是目的而是謀生手段,只要社會還存在著個別利益和公共利益的對立,只要人們的聯合還是自發的而不是自由人的聯合,人們的生存狀態就是異化的而不是自由全面發展的。相反,只有當生產力高度發達,並在此基礎上徹底消滅了私有制和社會分工,徹底消滅了個別利益與公共利益的矛盾,徹底消滅了作為謀生手段的勞動,人們才能擺脫異化的生存狀態而達到自由全面發展的狀態。
那麼,當代中國人的生存條件如何呢?相對不發達的生產力和市場經濟,是我們今天生活的基本歷史條件。
在生產力相對不發達的條件下,「謀生」或「謀富」是人們活動的目的,勞動是「謀生」或「謀富」的手段。我們黨在現階段的基本路線,是「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一個中心」就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發展經濟,是為了「脫貧致富」,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生活的需要。當人們還在為「謀生」、「謀富」而活動時,他們的生存狀態就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自由全面發展。
為了發展經濟,我們實行改革開放,從計劃經濟體制走向了市場經濟體制。市場經濟體制把人們的「惡」即對物質利益的追求最大限度地調動起來,這是它的活力之所在,也必然會給社會帶來丑惡、腐敗等消極現象。市場經濟使人們獲得了個人的獨立性而又成為物的奴隸。在市場經濟中,勞動力進入市場,成為可以自由買賣的商品。作為謀生的手段,人們不得不從事某種職業,或者是一個農民,或者是一個工人、企業主,或者是一個教師、官員,等等。總之,人的活動還被限於固定的領域,人的才能還只能得到片面的發展。市場經濟本身對於每一個人來說,是一種在他之外的、獨立於他的、控制著他的異己的力量。同時,個別利益與社會公共利益的對立、沖突,容易造成生態環境惡化、假冒偽劣產品盛行、貪污腐敗蔓延等丑惡現象。
我們的某些理論家喜歡生活於幻想之中,完全不顧社會生活的現實。他們「贊同」歷史唯物主義,卻不肯從事實出發去思考問題,他們的理論和實踐是分離的。他們贊同改革開放,贊同市場經濟,贊同發展資本等等,但他們又說這些都是為了使人獲得自由全面的發展!這種邏輯的荒謬程度不亞於說:我們培養足球運動員是為了讓他不當足球運動員,我們招工人是為了讓他不當工人,我們提幹部是為了讓他不當幹部,等等。反過來說,他們陷於這樣一種無法解決的矛盾:我們要讓農民自由全面發展,卻要他們束縛於土地上,多種地,多打糧!我們要讓工人自由全面發展,卻要他們在車間里長時間地重復機械的動作!我們要讓學生自由全面發展,卻要他們背著沉重的書包,走高考的獨木橋!前段時間網上有消息稱,台灣150名教授聯名要求富士康總裁郭台銘「停止剝削工人」,雖然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要求卻是脫離現實的。要求郭台銘「停止剝削工人」,就等於要求他不當老闆。我們只能要求人們當一個好農民、好工人、好老闆、好乾部、好學生、好教師、好演員、好警察,卻不能要求他們不當農民、工人、學生、老闆、幹部、教師、演員、警察。什麼是「好」?在今天的歷史條件下,就是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遵紀守法,多創造財富等等;對先進分子的要求,個人利益要服從集體、國家、階級、民族的利益。然而,在「生存論」的視野中,不管他們幹得好與壞,只要還有職業化,還有工作的固定化,還有個別利益和公共利益的矛盾,還在追求個別利益或需要犧牲個人利益服從整體利益,他們的發展就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自由全面發展。我們在實踐方面提倡勞動致富,見面「恭喜發財」,然而在「生存論」的視野中,不論人們是勞動致富還是剝削致富,只要追求致富,他的生存狀態就不是自由全面發展的。
不能離開具體歷史條件去評價事物的好與壞。我們不能抽象地說奴隸制不好,私有制不好,資本不好,剝削不好,戰爭不好,等等。它們本身是在一定歷史條件下的存在,在一定歷史條件下,它們有自身存在的理由,有促進歷史進步的一面。同樣,我們也不能離開具體歷史條件去評價異化與自由全面發展的好與壞,不能抽象地說異化不好,自由全面發展好。我們只能說,在一定的生存條件下,人們的生存狀態是異化的;在另一種生存條件下,人們的生存狀態是自由全面發展的。從人的歷史發展來看,人的自由全面發展是人的高級的生存狀態。人們的生存條件是歷史運動的客觀結果,是不能由人們隨意選擇的。人們不可能在生產力相對不發達和存在著私有制、分工的歷史條件下選擇自由全面發展,同樣,隨著生產力的高度發展以及私有制、分工的徹底消滅,人們將必然進入自由全面發展的生存狀態。
B. 一般人類社會進步的歷程分為哪三個階段
1、從思想變革來劃分的三段時期為:古希臘—先秦時期(東西方思想體系的初始化),十五世紀到二戰時期(文藝復興、啟蒙運動和宗教改革),戰後至今(現代與後現代思潮、網路時代)。
2、以技術變革劃分時代可分為:石器時代,青銅器與鐵器時代、工業與科技時代(從第一次工業革命算起)。
3、技術社會形態上的分法還有:漁獵社會時期(原始時代)、農業社會時期、工業社會時期、信息社會時期。
4、經濟形態上劃分(馬的三大歷史形態):自然經濟時期、資本主義市場經濟時期、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知識經濟時期。
5、馬克思的人類歷史三大社會形態是: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社會主義社會。
社會進步和內在根據是社會基本矛盾,即: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矛盾運動,這是社會進步的根本動力,把人類歷史以一個社會形態推進到另一個更高的社會形態。
(2)人類的管理思想發展歷史可以分為三個階段擴展閱讀:
衡量社會進步的標準是綜合的,生產關系的性質、政治法律制度、科學文化發展水平和道德風尚都是衡量社會進步的標准,而生產力發展水平則是衡量社會進步的最高的根本的標准。這是因為:生產力是全部社會歷史的基礎,是社會發展的最終決定力量,而且它具有決定性。
這個標準是客觀的,科學的,其客觀性是指每一個社會的生產力總是一種既得力量,其科學性是因為,它本身是由物質因素所構成,它的發展程度可以用物質手段精確測定。
社會進步是通過新舊社會形態的更替實現的,新的社會形態代替舊的社會形態具有歷史必然性,是不可阻擋的,而社會進步又不是一帆風順的,它不可避免的要遭到舊勢力和反動階級的反抗,這是社會進步曲折性和復雜性的根本原因。
C. 人類發展分為哪幾個階段
從猿人到現代人的發展過程。通常分為早期猿人、晚期猿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四個階段。
1.早期猿人人類發展歷程中最初階段的代表。生存於更新世早期,距今300萬-150萬年左右。最基本的進化特點除能直立行走外,且能製造簡單的礫石工具。從體質特徵來看,它與南方古猿雖有許多近似之處,但主要區別在於他們已經會製造石器。屬於這類具有代表意義的猿人化石,主要有1470號人、能人和元謀人。
2.1470號人早期猿人化石。1972年在東非肯亞盧多爾夫湖東岸發現,有頭骨和肢骨。生存於距今200-280萬年前。頭骨的形態結構既有進步性又有原始性。腦容量約為700毫升。肢骨已與現代化相似,能夠直立行走。在發掘地附近還發現有大量的動物公石和南方古猿粗壯種化石。一方面說明他們當時已經能夠在湖岸一帶狩獵,另一方面也表明他們曾有一段時間和南方古猿粗壯種共同生活在一起。
3.能人根據已發現的化石所處地層的年代測定,約生存於距今180萬年,是1960年起陸續在東非坦尚尼亞西北部的奧杜韋峽谷發現的。它的頭骨壁較薄,眉嵴不明顯,平均腦量637毫升。從其上肢骨可以看出,它的結構雖不如現代人完善,但已能直立行走。同時還發現不少石器,如用礫石打制的砍砸器。該地層中還發現有被宰殺的動物遺骸,說明它們已能在一個較廣泛的地區內狩獵。
4.元謀人即元謀直立人,早期猿人化石。1965年於我國雲南元謀那蚌村的下更新統上部地層中發現,是我國南方首次發現的早期猿人化石。計有門齒二枚,呈鏟狀。據古地磁方法測定,約生存於170萬年前。
5.晚期猿人人類發展歷程中第二階段的代表,即通常所說的猿人。生存於距今150萬-20多萬年前,地質年代的早更新世晚期到中更新世。晚期猿人兩足能完全直立行瞳,腦容量更大,製造的工具也更進步,並已會使用天然火。主要包括藍田猿人、北京猿人和爪哇直立猿人等。
6.藍田人即藍田直立人,舊稱藍田猿人。1963-1964年在我國陝西省藍田縣發現,是我國發現的最早的古人類化石。生存於五六十萬年以前,地質年代的中更新世早期。發現的化石有頭骨一具,上、下頜骨各一具和十餘枚牙齒。藍田人的頭骨壁的厚度,超過北京猿人的相當部分的存度,前額低平,眉嵴粗壯,腦容量估計為780毫升,頭骨高度甚小。這些特徵說明藍田人比北京人更為原始。同時不安現有舊石器時代初期類型的刮削器、石片、石核等。
7.北京人即北京直立人。世界著名的晚期猿人化石,舊稱北京中國猿人。1927年,首次在北京西南48公里的周口店龍骨山上的一個山洞內發現了第一顆牙齒。1929年12月2日由裴文中主持發掘出第一個頭蓋骨。1927-1937年共發現頭蓋骨5個,還有頭骨碎片及面骨、下頜骨、肱骨、股骨、鎖骨等以及牙齒147顆。但這些珍貴標本於抗日戰爭時期在幾個美國人手中弄得下落不明,至今還未找到。1949年以來至今又陸續發現了豐富的北京人化石。如果把前後的發現都計算在內,總共得到了屬於40多個包括男女老幼個體的北京人化石。其頭蓋骨形態結構與猿類接近,下頜骨則與人類近似,四肢骨基本具有現代人的形式。由此可以說明,人類最初由於雙手從事勞動,肢體首先發達,腦和頭面隨後才發生了相應的變化。北京人能直立行走,群居於洞穴中,過採集和狩獵生活。使用的石器有砍砸器、刮削器、石錘和石砧等,還有一些經過製作的骨器等。洞穴內有殘留的木炭、灰燼、燒骨等遺跡,說明北京人已會用火。近年根據多種方法測定,北京人約生存於距今70萬年至20萬年前。
8.爪哇人又稱直立人。世界上發現最早的晚期猿人化石,舊稱爪哇猿人。1891年前後在爪哇中部梭羅河邊的特里尼爾發現。生存於距今70萬-50萬年,地質年代為中更新世。發現的化石有頭蓋骨一具,臼齒二枚,左側股骨一根。其主要特徵是顱骨低平,額骨傾斜,眉脊呈屋狀,腦容量約900毫升。從這些化石的形態特徵分析,說明爪哇人介於猿與人之間。1936-1941年又在特里尼爾附近的桑義蘭一帶陸續發現了一些爪哇人的頭骨和下頜骨化石。
9.早期智人也稱古人。是人類發展歷程中第三階段的代表,即猿人向新人過渡階段中的古人類化石。他們比北京人、爪哇人更為進化,生存於一二萬年前-5萬年前,地質年代的更新世晚期。此類化石在歐、亞、非三洲的許多地方都有發現。最早是於1856年在德國杜塞爾多夫城附近的尼安德特河谷附近的洞穴中發現,故在人類學中常把古人化石統稱為尼安德特人,或簡稱「尼人」。在我國廣東馬壩、湖北長陽、山西丁村也有發現。其中較重要的是馬壩人。
10.尼安德特人一種古人化石。最早於1856年在德國杜塞爾多夫城尼安德特河谷附近的洞穴中發現,有頭蓋骨一具和若干塊體骨。其體質特徵主要是額骨向後傾斜,眉嵴發達,腦容量較大,約1,230毫升。雖較猿人進行,但仍保留了一些猿人的性質。
11.馬壩人一種古人化石。1958年發現於廣東韶關市馬壩鄉獅子山的洞穴中。生存於十餘萬年前,地質年代的中更新世末期或晚更新初期,發現的化石為一具不完整的頭骨,形態特徵是額骨向後逐漸傾斜,較現代人為低,但高於北京人;眉嵴粗壯,眉嵴之後的額骨部分明顯後縮,類似猿人;鼻骨和猿人及尼安德特人相近似,而比現代人寬闊;頭骨壁薄,與尼安德特人相似。
12.長陽人我國古人化石。1956年發現於河北省長陽縣西南下鍾家灣村一個稱為「龍洞」的石灰岩洞穴中。計有一件不完整的保留有第一前臼齒和第一臼齒的上頜骨,以及一顆單獨的左下第二前臼齒。生存的地質年代為更新世晚期。
13.丁村人我國古人化石。1954年發現於山西省襄汾縣丁村附近。生存的地質年代為晚更新世的早期。發現的化石有屬於同一個體的3枚牙齒;一為上內側門齒,一為上外側門齒,另一為下第二臼齒,全是右側的。其結構有原始性,但齒冠和齒根均比北京人細小。同時發現有伴生動物和大量石器。
14.晚期智人也稱新人。是人類發展歷程中第四階段的代表。出現於距今五萬年以內。形態特徵已很像近代人,屬於古人的後裔。屬於這一階段的新人類型的化石,在亞、非、歐和大洋洲廣大地區均有發現。最早於1868年在法國克羅馬農岩棚中發現,故把這一階段的新人類型的公石常稱為克羅馬農人。在我國,也發現了許多新人化石,如柳江人、資陽人、河套人和北京周口店的山頂洞人等。根據研究認為,現代各主要人種都是從晚期智人開始分化出來的;從克羅馬農人和柳江人的形態特徵來考證,有人認為前者是近代歐洲白種人的祖先,後者是現代黃種人的祖先。
15.克羅馬農人新人化石。1868年在法國多爾多涅省萊塞附近岩棚中發現,出土的化石至少包括5個個體,腦容量1600毫升左右。約生存於4萬年前。為歐洲人種的古代代表者。與現代歐洲人不同的是其面部寬闊,眼眶較低,頭骨較粗壯。從廣義來說,克羅馬農人是舊石器時代新人的總稱。在克羅馬農人所居的洞壁上繪有很美的圖畫,畫中有猛獁、野年呼馴鹿等野獸,還畫有人類用引箭狩獵的圖形。
16.柳江人新人化石。1958年在廣西柳江縣通天岩旁的一個洞穴中發現,地質年代屬更新世晚期。發現的化石計有一個頭骨(缺下頜骨)及部分體骨和肢骨。柳江人是我國已發現最早的新人化石,具有黃種人的特徵,可以說是近代黃種人的祖先。
17.資陽人新人化石。1951年在四川省資陽縣城西黃鱔溪發現,地質年代屬更新世晚期。發現的化石為一較完整的頭骨,雖仍保留著若干較原始的性質,但基本上和現代人相似。
18.山頂洞人新人化石。具有黃種人的特徵。1933年發現於北京房山縣周口店龍骨山北京人遺址頂部的山頂洞內,故名山頂洞人。出土的人類化石,代表8個男女老少不同的個體。他們的相貌已和現代人基本相似。生活於距今18,000多年前。從出土的器物來看,說明當時他們不僅會磨製石器和骨器,而且已掌握了鑽孔技術,會製造骨針來縫綴獸皮,把獸牙、骨管、蚶殼等穿孔,做成各種裝飾品。解放前所發現的山頂洞人的全部化石,亦於抗戰期間在幾個美國人手中弄得下落不明。
D. 管理思想的發展可分成幾個階段
管理從19世紀末抄形成的一門學科襲,管理思想的發展大致分為4個階段: 第一階段為早期的管理思想。 第二階段為古典的管理思想,產生與19世紀末到 以泰勒等人的思想為代表的管理思想。 第三階段為中期的管理思想,以梅奧等人的思想為代表的管理思想。 第四階段為現代管理思想。
如果本題有什麼不明白可以追問,如果滿意請點擊右上角好評並「採納為滿意回答」
如果有其他問題請採納本題後,另外發並點擊我的頭像向我求助,答題不易,請諒解,謝謝。
, 你的採納是我服務的動力。
祝學習進步!
E. 人類管理思想與管理理論的發展大致分為哪幾個階段
企業管理的發展大體經歷了4個階段: 1、18世紀末~19世紀末的傳統管理階段內。容 這一階段出現了管理職能同體力勞動的分離,管理工作由資本家個人執行,其特點是一切憑個人經驗辦事。 2、20世紀20~40年代的科學管理階段。 這一階段出現了資本家同管理人員的分離,管理人員總結管理經驗,使之系統化並加以發展,逐步形成了一套科學管理理論。 3、20世紀50年代以後的現代管理階段。 這一階段的特點是:從經濟的定性概念發展為定量分析,採用數理決策方法,並在各項管理中廣泛採用電子計算機進行控制。4、新世紀管理階段。以人本和企業文化管理為主,嶄露頭角。
F. 管理理論發展的三個歷史階段。
(一)古典管理理論:20世紀初到20世紀30年代行為科學學派出現前。
這一階段出現了管理職能同體力勞動的分離,管理工作由資本家個人執行,其特點是一切憑個人經驗辦事。
(二)現代管理理論:20世紀30年代到20世紀80年代。
這一時期由於受世界性石油危機極其觸發的經濟危機的影響,使研究經費來源枯竭,出現了資本家同管理人員的分離,管理人員總結管理經驗,使之系統化並加以發展,逐步形成了一套科學管理理論。科學管理鼻祖泰勒。
還有由於比較管理學受當時流行的一般系統論的影響的啟迪,而一般系統論的衰退,對比較管理理論也受到一定的影響。
(三)當代管理理論階段:20世紀80年代至今
以四部管理著作:《Z理論》《日本企業管理藝術》《公司文化》《成功之路》為標志。從經濟的定性概念發展為定量分析,採用數理決策方法,並在各項管理中廣泛採用電子計算機進行控制。研究重點由過去的以概念分析為主轉向以實踐為主,增加了研究成果的價值。
(6)人類的管理思想發展歷史可以分為三個階段擴展閱讀:
管理理論學派
1、管理過程學派:主要研究管理者的管理過程及其功能,並以管理職能作為其理論的概念結構。
2、經驗學派:主要從管理者的實際管理經驗方面來研究管理,認為成功的組織管理者的經驗是最值得借鑒的。
3、行為科學學派:主張要研究人,尊重人,關心人,滿足人的需要以調動人的積極性,並創造一種能使組織成員充分發揮力量的工作環境。
4、決策理論學派:認為管理的關鍵在於決策,管理必須採用一套制定決策的科學方法及合理的決策程序。
5、交流中心學派:該學派認為管理人員是交流中心,並圍繞這一觀念建立起管理理論體系 , 而管理人員的作用就是接受信息、儲存信息、處理信息、傳播信息,並將計算機運用於管理之中。
G. 管理發展分哪三個階段,各個階段的代表人物及其理論觀點是什麼
管理復發展的三個階段制
1876~1910——經驗管理階段,「人治」
主要經營者靠個人直覺和經驗進行決策和管理
1911~1980——科學管理階段,「法治」
依靠科學的制度體系實現高效率
1981年以來——文化管理階段,「文治」
依靠企業文化建設帶動企業經營管理達到更高的境界
H. 管理學的發展經歷的三個階段是( )。
A,傳統管理階段。D,科學管理階段。E,現代管理階段。
科學管理階段是指企業經營者在根據個人的經驗和判斷進行管理的基礎上,總結提高,使之科學化、系統化而形成的理論。這種理論的代表人物是美國的泰羅和法國的法約爾。
現代管理階段是指從20世紀40年代以後直到現在的管理發展階段。
(8)人類的管理思想發展歷史可以分為三個階段擴展閱讀:
管理是指在特定的環境下,管理者通過執行計劃、組織、領導、控制等職能,整合組織的各項資源,實現組織既定目標的活動過程。 它有三層含義:
(1) 管理是一種有意識,有目的的活動,它服務並服從於組織目標。
(2)管理是一個連續進行的活動過程,實現組織目標的過程,就是管理者執行計劃組織領導控制等職能的過程。由於這一系列職能之間是相互關聯的,從而使得管理過程體現為一個連續進行的活動過程。
(3)管理活動是在一定的環境中進行的,在開放的條件下,任何組織都處於千變萬化的環境之中,復雜的環境成為決定組織生存與發展的重要因素。
從管理的二重性出發,著重從三個方面研究管理學:
1)從生產力方面:研究如何合理配置組織中的人、財、物,使各要素充分發揮作用的問題;研究如何根據組織目標的要求和社會的需要,合理地使用各種資源,以求得最佳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問題。
2)從生產關系方面:研究如何正確處理組織中人與人之間的相互關系問題;研究如何建立和完善組織機構以及各種管理體制等問題;研究如何激勵組織內成員,從而最大限度地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為實現組織目標而服務。
3)從上層建築方面:研究如何使組織內部環境與其外部環境相適應的問題;研究如何使組織的規章制度與社會的政治、經濟、法律、道德等上層建築保持一致的問題,從而維持正常的生產關系,促進生產力的發展。
主要用途
管理學是研究在現有的條件下,如何通過合理的組織和配置人、財、物等因素,提高生產力的水平;是社會組織中,為了實現預期的目標,以人為中心進行的協調活動調。
在一般意義上講,它是通過採取某些具體的手段和措施,設計、營造、維護一種環境,包括組織內部和外部的環境,使所有管理對象在特定的環境中,做到協調而有序地進行活動。
I. 管理學主要思想和發展歷程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隨著現代自然科學和技術日新月異,生產和組織規模急劇擴大,生產力迅速發展,思想社會化程度不斷提高,引起人們對管理理論的普遍重視。因而出現了各種管理學派。
一. 管理過程學派
基本觀點是:
(1) 管理是一個過程,即讓別人同自己去實現既定目標的過程
(2) 管理過程的五個職能,計劃工作、組織工作、人員配備、指揮和控制
(3) 管理職能具有普遍性,但側重點則因管理級別的不同而異
(4) 管理應具有靈活性,要因地制宜靈活應用。
二. 社會合作學派
這個學派認為,人的相互關系是一個社會系統,它是人們在意見、力量、願望以及思想等方面的一種合作關系。管理人員的作用就是要圍繞著物質的(機器與材料)生物的(作為一個呼吸空氣和需要空間的抽象存在的人)和社會的(群體的相互作用、態度和信息)因素去適應總的合作態度。
三. 經驗或案例學派
這個學派主張通過分析經驗來研究管理學問題。通過分析、比較和研究各種各樣成功和失敗的管理經驗,就可以抽象出某些一般性的結論或原理,以有助於學生和從事實際工作的管理人員理解管理原理,並使之學會有效地從事管理工作。
四. 人際關系行為學派
此學派的依據是,既然管理就是讓別人或同別人一起去把事情辦好,因此,就必須以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為中心來研究管理問題。這個學派把「社會科學方面已有的和新近提出的有關理論,方法和技術用來研究人與人之間以及個人的各種現象,從個人的個性特點到文化關系,范圍廣泛,無所不包。」
五. 群體行為學派
這個學派同人際關系行為學派密切相關,常常被混同。但它關心的主要是一定群體中的人的行為,而不是一般的人際關系個個人行為;它以社會學、人類文化學、社會心理學為基礎,而不是以個人心理為基礎。
六. 社會技術系統學派
此學派認為,要解決管理問題,只分析社會合作系統是不夠的,還必須分析研究技術系統對社會系統的影響,以及對個人心理的影響。他們認為,組織的績效,不僅取決於人們的行為態度及其相互影響,而且也取決於人們工作所處的技術環境。
七. 決策理論學派
基本觀點是:由於決策是管理人員的主要任務,因而應該集中研究決策問題,而管理又是以決策為特徵的,所以應該圍繞決策這個核心來形成管理理論。由於決策既要有經濟方面的考慮,又要有數學模型的定量描述,所以支持這個學派的學者多數是經濟學家和數學家。
八. 溝通(信息)中心學派
此學派主張把管理人員看成為一個信息中心,並圍繞這一概念來形成管理理論。他們認為,管理人員的作用就是接收信息,儲存信息,以及傳布信息,每一個管理人員的崗位猶如一台電話交換台。
九. 數學(「管理科學」)學派
他們認為,管理基本上是一種數學程序、概念、符號以及模型等的演算和推導。贊成這一學派的學者多數是數學家、數理統計家、物理學家、管理理論學家等。
十. 權變理論學派
權變理論學派,是在經驗主義學說基礎上進一步發展起來的。但有其自身特點,就是它不局限於研究個別案例,提出個別的解決方法,而是對大量相同的對象進行調查研究,對所獲得的經驗材料進行概括,目的在於提出適應特定情況的管理組織方案和管理系統方案。它認為在管理中要根據企業所處的內容條件隨機應變,沒有什麼一成不變,普遍適用的「最好的」管理理論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