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湖北咸寧市是什麼樣的城市
咸寧是一座擁有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的城市。早在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期,這里就有回人類生息答和繁衍,創造了燦爛的古代文明。咸寧文化底蘊深厚,九宮一山藏兩教,三苗故園在幕阜,崇陽商 代銅鼓催征越千年,羊樓茶馬古道起盛唐,三國文化、闖王文化、北伐文化、抗戰文化、向陽湖文化等交相輝映。嗚嘟、高筒提琴是全國獨有的民間樂器,提琴戲是全國獨有的地方劇種。
咸寧是一座物產豐富、宜游宜居的生態休閑旅遊城市,榮膺中國桂花之鄉、楠竹之鄉、薴麻之鄉、茶葉之鄉、溫泉之鄉的美譽,享有「中國亞熱帶森林自然資源生態平衡的典型代表」、「全國 最適宜人居的200個城市之一」、「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等殊榮。這里山青、水秀、桂香、竹翠、泉溫、洞奇,有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九宮山、陸水湖、潛山森林公園等自然景觀和三國赤壁古戰 場、闖王陵、汀泗橋北伐戰爭遺址等人文景觀,是華中地區休閑度假旅遊勝地。54.2% 的森林覆蓋率成就了咸寧「天然氧吧」,365天的優良空氣指數賜予了咸寧「宜居山莊」,綠色生態已成了咸寧 的代名詞。豐富的地熱溫泉資源,遍及全市六個縣市區。
⑵ 湖北咸寧怎樣
物價:咸寧消費水平中等吧,不算物價很高的城市。
人文:咸寧,歷史厚重、人文內薈萃。以銅鼓為代表的容商周青銅文化,以赤壁之戰為代表的三國文化,以北伐戰爭汀泗橋戰役為代表的革命文化,以向陽湖文化名人村為代表的名人文化,以溫泉、九宮 山、陸水湖為代表的生態文化,在全省乃至全國都有著廣泛影響;民間文學藝術特色鮮明,民間歌舞、音樂、剪紙、布貼等遠赴歐洲十幾個國家演出和展覽,嗚嘟、高筒提琴是全國獨有的民間樂器,提琴戲是全國獨有的地方劇種,民間機智人物故事、民間敘事詩在全國民間文學殿堂佔有重要的位置。咸寧的歌,音域寬廣,格調明快,多流傳於山區一帶,內分高腔、平腔兩種。民間舞蹈分花燈 舞、祭祀舞兩種。咸寧市的民間工藝可分為繪畫、雕塑、工藝美術、建築裝飾藝術四大類。
環境:咸寧市處於幕阜山脈向江漢平原過渡地帶,地勢東南高,西北低,山地、丘陵、崗地、平原兼而有之,素有「六山一水兩分 田,一分土地為家園」之說。咸寧是旅遊城市,自然環境挺好的。交通的話,有公交但是還沒有地鐵。
⑶ 什麼地方可以了解咸寧文化
可以到咸寧博物館,裡面都是咸寧的文化記載,在旁邊50米內時舞劇場的大型歷史文化歌舞劇《時舞·印象咸寧》,也是一個展現魅力咸寧本土深厚文化與特色風土人情的地方。
⑷ 咸寧的文化
咸寧,歷史厚重、人文薈萃。以銅鼓為代表的商周青銅文化,以赤壁之戰為代表的三國文化,以北伐戰爭汀泗橋戰役為代表的革命文化,以向陽湖文化名人村為代表的名人文化,以溫泉、九宮 山、陸水湖為代表的生態文化,在全省乃至全國都有著廣泛影響;民間文學藝術特色鮮明,民間歌舞、音樂、剪紙、布貼等遠赴歐洲十幾個國家演出和展覽,嗚嘟、高筒提琴是全國獨有的民間樂器,提琴戲是全國獨有的地方劇種,民間機智人物故事、民間敘事詩在全國民間文學殿堂佔有重要的位置。咸寧的歌,音域寬廣,格調明快,多流傳於山區一帶,內分高腔、平腔兩種。民間舞蹈分花燈 舞、祭祀舞兩種。咸寧市的民間工藝可分為繪畫、雕塑、工藝美術、建築裝飾藝術四大類。
溫泉文化:水,靈動而充盈中的禪意;水,意化而成的自然精靈。河流、湖泊,除此之外,還有第三水,那就是溫泉。
咸寧市地處湖北南部,2006年9月,被中國礦業聯合會批准命名為「中國溫泉之鄉」。自2009年開始每年舉辦一屆國際溫泉文化旅遊節。
咸寧溫泉有大量的民間傳說,有地母造溫泉、鐵拐李拜壽溫泉等神話傳說。據《咸寧市地名志》記載,「咸寧溫泉早在唐代 就已著稱,宋時『溫泉沸波』已入『淦川八景』,相傳宋仁宗趙禎南遊時曾到來此(溫泉鎮)洗過溫泉澡」。除了溫泉的歷史文 化,咸寧溫泉以保健養生為主的健康文化同樣深厚久遠。1938年侵華日軍駐扎咸寧,在淦河邊建起一個溫泉療養所。1945年日軍 投降後,國民黨軍隊第十一師沿襲使用該療養所。咸寧解放後,解放軍就地改擴建成一九五醫院,其設立的「理療科」主要就是 用溫泉水治療風濕病和皮膚病,一直延續至今。
咸寧溫泉資源十分豐富,分布廣泛,各縣市區均有分布。水質類型以硫酸鈣、重碳酸鈣和重碳酸鈉型為主,水質清澈、無色、無沉澱物,感官好,含有豐富的硫、氡、鍶、氟等微量元素,溫泉水溫度介於27℃至64℃,全市各地溫泉中的礦物組分含量各異,極具醫療保健價值。地下熱泉均以上升泉群形式出露,部分鑽孔揭露後成為自溢井,水位、溫度、水質情況變化僅在一定范圍內 波動,較為穩定。受人為開採的影響,水位波動范圍一般在2.0m以內,主要呈現出5~9月水位相對較高,12~2月水位相對較低的特徵。
溫泉從石洞中湧出,蜿蜒流淌在湖畔山間,便有了「人間天堂」的感覺,可以讓你暫時忘卻紛紛塵世,享有一份遠離城市喧囂,親近大自然的悠閑愜意,在泡湯時享受風景,在自然中放鬆心情,感受到「偷得浮生半日閑」的意境。
咸寧溫泉資源十分豐富,分布廣泛,各縣市區均有分布。水質類型以硫酸鈣、重碳酸鈣和重碳酸鈉型為主,水質清澈、無色、無沉澱物,感官好,含有豐富的硫、氡、鍶、氟等微量元素,溫泉水溫度介於27℃至64℃,全市各地溫泉中的礦物組分含量各異,極具醫療保健價值。
文化寶藏
從歷史走向未來-腳盆鼓
擊鼓而戰、擊鼓而歌、擊鼓而舞,這時鄂南文化藝術領域的一枝奇葩——盆鼓。盆鼓,又稱「腳盆鼓」,因其形狀如盆而得名。廣泛流行於赤壁一帶的鄉村。據史料記載,在遠古的商、周時代,先民們擊木、擊盆、擊鼓而歌,行成了腳盆鼓的雛形。相傳三國赤壁之戰時,盆鼓在孫劉聯軍中還發揮過不小的作用。現在,腳盆鼓作為咸寧一種獨特的民間音樂,已入選湖北省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正在申報國家級「非遺」。挾滾滾長江、看三國赤壁、擁夢里水鄉、走千年古道…….在這塊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你可以觸摸到穿越千年的三國情懷。
撥動歷史的脈搏-拍打舞
「幹完活,歇歇火,拍拍打打呀咿子喲。我拍你,你拍我,拍走辛苦就快活……」在咸寧民間,這些拍打舞的歌詞已流傳了數百年。如今,拍打舞已被列入第一批湖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拍打舞是鄂南民俗中的藝術表演形式之一,由民間男女老少擅長的「拍打游戲」而來,流行於咸寧通城、崇陽等地。它源自青年男女在勞作休憩之時,互相拍打對方身體的不同部位,逗趣取樂,並 伴有風趣的戲謔、科諢,給人以輕松與愉悅。
稀有的藝術奇葩-提琴戲
一個稀有文化物種,在光怪陸離的現代藝林,奇特地芬芳著,這就是咸寧崇陽提琴戲。在我國300多個戲曲劇種中,提琴戲,是獨具特色的一枝奇葩。據說,它源自岳陽花鼓戲,在崇陽改造嫁接生根,直到枝繁葉茂。花鼓戲的主要樂器是琵琶,但崇陽人改造創新,製成了提琴。提琴戲有特有的唱腔,是鄂東南、湘北及贛北等地區廣為流傳的梁山調與崇陽地方小調結合,形成具有崇陽地方特色的劇種。
月宮飄下的芬芳-打桂花
咸寧大規模種植桂花始於唐代,盛於清朝。咸寧是荊楚文化、吳越文化交融之地。古老的月亮崇拜與當地桂花種植習俗的結合,催生了獨有的「嫦娥文化」現象。在「杠春神」民俗活動中,嫦娥崇拜取代了「春牛」的中心位置,守月華、祭嫦娥、拜月、桂花撤帳等風俗活動,打破了漢族地區「男不拜月,女不祭灶」傳統習俗,為咸安獨有。「打桂花」是流行於咸安區的民間舞蹈,其基本動作來源於桂鄉花農們收獲桂花時的農事活動。由於貼近生活,這從天宮來到人間的藝術,成為農民喜聞樂見的保留節目。
從戰場走向田間-山鼓
山鼓,流行於通山等地,是一種古老的農事鼓樂。山鼓又稱「單鼓」或「膽鼓」,其形橢圓如膽,有「擊鼓驅百邪,庶民膽如虎」的傳說。已入選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史料表明,山鼓早在明、清至民國時期就普及並走向鼎盛。現在,山鼓迎來了繼承、創新及保護階段,並從田間地頭走上了藝術舞台。
黃土捏出的天籟-嗚嘟
約2000年前,一個咸寧嘉魚的牧童,用腳下的泥土,捏成世界上第一個泥哨子,這就是被稱之為「天籟之音」嗚嘟的前身。起初,嗚嘟為牧童用作喚牛,後經歷代改進,成為了一種樂器,一直流傳於長江中下游。如今,嗚嘟在演奏之外,亦廣泛得到文博、收藏、旅遊愛好者的青睞,成為最具湖北特色的古代樂器和藝術藏品之一。
源自商周寶物-崇陽銅鼓
1976年與崇陽縣白霓鎮出土,是當今出土時代最早、體重最大的青銅鼓,有相關報道稱之為「商代饕餮紋青銅鼓」。銅鼓由鼓冠、鼓身、鼓座三部分組成。為國家一級文物,現藏於國家博物館。
楠竹風采成於紙-黃龍牮紙
據史料記載,北宋初年,湖北省通城縣麥市鎮沿用漢代作坊始產火紙。黃龍牮紙以楠竹為原料,紙張色澤淡黃,細膩平滑,吸水力強,不僅具有較高的工藝價值和經濟價值,而且還具有重要的 祭祀文化價值和實用價值。
傳承與融合的佳品-通城打鑼腔
通城打鑼腔源於天沔花鼓戲,清同治年間由天沔災民王耍兒傳入,與本地戲曲相結合,逐漸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打鑼腔。用當地方言演唱,以「一唱眾和,鑼鼓伴奏」作為主要特色。2013年「 通城打鑼腔」被湖北省列為全省第四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唱出勞動人民之歌-通山山歌
通山山歌,亦名樵歌,是當地人民以世代相傳的獨特腔調和方言土語唱出的民間歌謠。通山縣地廣人稀,農忙時人民便集體勞動,通常會打鼓唱歌,激發出一派熱火朝天的勞動場面。隨著年代 變遷,逐漸行成了極具特色的民間傳統文化。
⑸ 湖北咸寧文化歷史等的變遷
歷史變遷:西周成王(姬誦)時(公元前1030年-公元前993年),咸屬楚鄂王封地。秦始皇(嬴政)二十四年(公元前223年),分楚地為四郡,咸所在的江南屬南郡。三國時期,魏文帝(曹丕)黃初二年(221年),孫權合東鏡江夏、豫章、廬陵三郡置武昌郡,不久改稱江夏郡,吳(孫權)黃武二年(223年),析沙羨西南置蒲圻縣,咸先後屬武昌郡、江夏郡、沙羨縣。 宋真宗(趙恆)景德四年(1007年),為避宋太祖趙匡胤永安陵諱,按《易•乾象》中「萬國咸寧」與「永安」近義之意,改為咸寧縣。自此,「咸寧」這方土地的域名正式確立。 咸寧市行政建置比較晚,但境內各縣(市、區)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區域周為楚地,隸屬南郡,漢屬荊州江夏郡,東漢末屬東吳。 漢初置沙羨縣,咸寧、嘉魚、蒲圻屬之;崇陽、通城屬南郡下雋縣。 三國時屬吳,吳黃武二年(223年)置蒲圻縣。 唐代宗大歷三年(768年)置永安鎮,南唐保大十三年(955年)升為永安縣,宋景德四年(1007年)易名咸寧縣。 民國21年(1932年),通山屬湖北省第二行政督察區,其他縣屬第一行政督察區。 1983年8月,撤銷咸寧縣,設咸寧市。 1998年6月,蒲圻市經國務院批准更名為赤壁市。 1998年12月6日,經國務院批准,撤銷咸寧地區和縣級咸寧市,設立地級咸寧市。咸寧市設立咸安區,以原縣級咸寧市的行政區域為咸安區的行政區域。
文化:咸寧是一座擁有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的城市。早在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期,這里就有人類生息和繁衍,創造了燦爛的古代文明。咸寧文化底蘊深厚,九宮一山藏兩教,三苗故園在幕阜,崇陽商 代銅鼓催征越千年,羊樓茶馬古道起盛唐,三國文化、闖王文化、北伐文化、抗戰文化、向陽湖文化等交相輝映。嗚嘟、高筒提琴是全國獨有的民間樂器,提琴戲是全國獨有的地方劇種。
⑹ 湖北省咸寧市的氣候 經濟和文化如何這個城市漂亮嗎
氣候:咸寧,氣候溫和,降水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無霜期長。為亞熱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6.8℃。
咸寧地處華中腹地、長江中游南岸,位居武漢、長沙、南昌三大省會城市經濟區的地理中心,武漢城市圈、長株潭城市群兩個「兩型」綜改試驗區的結合地帶,1998年撤地建市,現轄一區四縣 一市,國土面積9861平方公里,總人口290萬,坐擁1江8港、5鐵10高速的交通便利,構成了咸寧快速便捷的旅遊交通網路。
咸寧是一座擁有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的城市。早在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期,這里就有人類生息和繁衍,創造了燦爛的古代文明。咸寧文化底蘊深厚,九宮一山藏兩教,三苗故園在幕阜,崇陽商 代銅鼓催征越千年,羊樓茶馬古道起盛唐,三國文化、闖王文化、北伐文化、抗戰文化、向陽湖文化等交相輝映。嗚嘟、高筒提琴是全國獨有的民間樂器,提琴戲是全國獨有的地方劇種。
咸寧是一座物產豐富、宜游宜居的生態休閑旅遊城市,榮膺中國桂花之鄉、楠竹之鄉、薴麻之鄉、茶葉之鄉、溫泉之鄉的美譽,享有「中國亞熱帶森林自然資源生態平衡的典型代表」、「全國 最適宜人居的200個城市之一」、「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等殊榮。這里山青、水秀、桂香、竹翠、泉溫、洞奇,有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九宮山、陸水湖、潛山森林公園等自然景觀和三國赤壁古戰 場、闖王陵、汀泗橋北伐戰爭遺址等人文景觀,是華中地區休閑度假旅遊勝地。54.2% 的森林覆蓋率成就了咸寧「天然氧吧」,365天的優良空氣指數賜予了咸寧「宜居山莊」,綠色生態已成了咸寧 的代名詞。豐富的地熱溫泉資源,遍及全市六個縣市區。
⑺ 咸寧的文化遺產有哪些
咸寧市共有古建築、古代遺址、革命舊址等不可移動文物內2390處,其中全國重點容文物保護單位8處,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7處,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42處;中國歷史文化名鎮1處,中國歷史文化名村1處,中國傳統村落11處,省歷史文化名鎮1處,省歷史文化名村6處。
腳盆鼓:腳盆鼓作為咸寧一種獨特的民間音樂,已入選湖北省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正在申報國家級「非遺」。
拍打舞:第一批湖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山鼓: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
崇陽銅鼓:1976年與崇陽縣白霓鎮出土,是當今出土時代最早、體重最大的青銅鼓,有相關報道稱之為「商代饕餮紋青銅鼓」。銅鼓由鼓冠、鼓身、鼓座三部分組成。為國家一級文物,現藏於國家博物館。
通城打鑼腔:2013年「 通城打鑼腔」被湖北省列為全省第四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⑻ 什麼是咸寧文化
咸寧市有悠久的楠竹栽培歷史,素稱「楠竹之鄉」。全市現有楠竹林146.9萬畝,立竹量達2.2億株,年產商品竹2000萬支,居全國商品楠竹主產區第七位。楠竹產業已經成為全市經濟發展的重要產業,且發展勢頭強勁。 基地建設形成規模。全市已建成千畝以上基地178個,萬畝以上基地26個。通山縣的黃沙、洪港、九宮、闖王、廈鋪,崇陽縣的港口、桂花泉、天城、路口,通城縣的黃龍等鄉鎮,楠竹面積已發展到2萬畝以上,咸安區的汀泗、大幕桂花3鄉鎮,楠竹面積已發展到7萬畝以上,赤壁市的官塘、陸水湖兩鎮辦,楠竹面積已突破了10萬畝。
文化傳統
咸寧竹文化傳統,根深葉茂;咸寧竹文化時尚,絢麗多姿。咸寧竹文化傳統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是物質的、自然的,它包括竹子種植、加工、利用成果等內容;一方面是精神的、人文的,包括民俗民風、民間文藝(如竹韻凌雲的竹工藝品、竹雕產品等)、文藝創作(現代人物雕刻、古代仕女圖)等各個方面。這是一條悠遠的精神河流,一串璀璨的竹海珠鏈,這些豐厚的竹文化資源,是祖先留給咸寧人的巨大財富,如何把這筆巨大的財富挖掘整理出來,推廣普及開來,形成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是咸寧人今天亟待研究的課題。
文化品牌
作為與經濟互動的文化,要與時俱進,壯大發展,必須打造知名的文化品牌。 打造咸寧竹文化的品牌,既要發揮地域文化的兼容性,又要保持地域文化的獨特性;既要吸收傳統文化的精華,又要體現現代文化的風采,體現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 打造咸寧竹文化的品牌,必須營造一種良好的文化氛圍、和諧的社會環境,根據不同群體的特點,開展豐富多彩、層次多樣的文化活動,普及竹文化知識,展示竹文化風采,增強群眾對竹文化的歸屬感、認同感和自豪感; 打造咸寧竹文化品牌,應該建立一支才華橫溢的文學創作隊伍,一支博學多識的學術研究隊伍,不斷提高咸寧竹文化的品位,讓咸寧竹文化更加絢麗奇目。[1]
⑼ 咸寧精神是什麼啊
咸寧精神是我市提煉總結出了「咸寧精神」:厚德尚學,勇毅篤行。這是對咸寧的歷史文化、精神積淀、社會風氣和價值觀念等諸多因素的高度濃縮和精簡表述,將成為咸寧的立市之魂、發展之根和前進之力。
⑽ 咸寧屬於一個什麼樣的城市
咸寧地處華中腹地、長江中游南岸,位居武漢、長沙、南昌三大省會城市經濟區的地理中心,武漢城市圈、長株潭城市群兩個「兩型」綜改試驗區的結合地帶,1998年撤地建市,現轄一區四縣 一市,國土面積9861平方公里,總人口290萬,坐擁1江8港、5鐵10高速的交通便利,構成了咸寧快速便捷的旅遊交通網路。
咸寧是一座擁有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的城市。早在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期,這里就有人類生息和繁衍,創造了燦爛的古代文明。咸寧文化底蘊深厚,九宮一山藏兩教,三苗故園在幕阜,崇陽商 代銅鼓催征越千年,羊樓茶馬古道起盛唐,三國文化、闖王文化、北伐文化、抗戰文化、向陽湖文化等交相輝映。嗚嘟、高筒提琴是全國獨有的民間樂器,提琴戲是全國獨有的地方劇種。
咸寧是一座物產豐富、宜游宜居的生態休閑旅遊城市,榮膺中國桂花之鄉、楠竹之鄉、薴麻之鄉、茶葉之鄉、溫泉之鄉的美譽,享有「中國亞熱帶森林自然資源生態平衡的典型代表」、「全國 最適宜人居的200個城市之一」、「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等殊榮。這里山青、水秀、桂香、竹翠、泉溫、洞奇,有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九宮山、陸水湖、潛山森林公園等自然景觀和三國赤壁古戰 場、闖王陵、汀泗橋北伐戰爭遺址等人文景觀,是華中地區休閑度假旅遊勝地。54.2% 的森林覆蓋率成就了咸寧「天然氧吧」,365天的優良空氣指數賜予了咸寧「宜居山莊」,綠色生態已成了咸寧 的代名詞。豐富的地熱溫泉資源,遍及全市六個縣市區。市區正在建設的佔地54.6平方公里以溫泉開發為主的一座旅遊生態新城正在崛起,「人間瑤池、萬國咸寧」名副其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