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論述教育政策與教育法規的關系
聯系:教育政策是制定教育法律、法規的依據。教育法律、法規是將教育政策具體化。
區別:教育法律、法規是任何政黨或集團組織無論執政與否,都可制定的,而教育法律只有統治階級才能制定。實施的手段不同,政策是通過學習,教育實施的,而法律是通過國家強制力實施的。
拓展資料:
教育政策是一個政黨和國家為實現一定歷史時期的教育發展目標和任務,依據黨和國家在一定歷史時期的基本任務、基本方針而制定的關於教育的行動准則。
教育法規有關教育方面的法令,條例,規則,規章等規范性文件的總稱,也是對人們的教育行為具有法律約束力的行為規則的總和。
所以,我認為教育法律、法規往往是把行之有效的教育政策規范化,教育政策是制定教育法律法規的依據。
所謂教育政策「缺席」是指,在特定時空下需要教育政策來進行管理的事務或活動沒有相應的政策來規范和引導。我們的教育政策往往都是應付式的,常常是等教育問題發展到一定程度以後才考慮政策制定。一方面,問題從潛隱到顯現、從輕微到嚴重需要經歷一個過程;另一方面,即使政策制定後,從頒布到實行、從實行到起效也存在時滯問題。這個從無到有、從存在到有效的過程中,政策都是「缺席」的。
需要指出的是,教育政策的不均衡現象不僅僅表現為教育政策的供給不足。有的時候,政策過多、過剩也是一個問題,同樣會擾亂或限制教育實踐的良性發展。
特性
內容具有多層次性、廣泛性、調整對象的多樣性、法律後果的特殊性。
另解
教育法規作為一門課程,是我國各級師范院校,師范類考生的必修課程之一。《教育法規》與《課程與教學論》、《教育史》、《德育》一起被視為師范生最重要的四門基礎課程。
② 我國小學教育的歷史與現狀(要標准書面答案)
隨著我國經濟和蓬勃發展,改革開放已經深入人心,在國家對新世紀的發展戰略定位於可持續發展之時,在對各種綠色、健康、環保的可持續發展道路的討論中,都談到了教育工作的核心作用。教育事業承擔著國家人才培養的重任,關繫到國家未來的興衰成敗,而小學教育又是這教育事業之根基,其重要性可見一斑,我國現行的小學教育在目前這個經濟高速發展,知識膨脹的社會中,已經跟不上時代的步伐,暴露出了種種矛盾。 一.目前我國小學教育的現狀 (一) 教育模式機械僵化,觀念更新停滯不前。 我國目前的小學生在校教育都差不多是一種教學模式:即填鴨式教育,偏重於對教材的學習,考試成績決定考生的一切,當然,我們不否認這種教育方法在特定的歷史時期,即計劃經濟時代的存在的合理性和對當時社會發展的貢獻,但在當前的市場經濟條件下,一切強調競爭,而這種填鴨式的教學模式的弊端也顯露出來:一是強調結論的唯一性和權威性,而對過程的合理性,合法性置若渺茫,不利於對學生發散性思維和逆向思維的培養;二是該模式過分強調共性和紀律性,不利於對學生個性愛好的培養;三是由於偏重知識型教學,而輕視了對學生其它各方面,比如心理、美學、價值觀念的培養,這不利於培養一個合格的學生,因為它即使成績優異,用客觀的眼光來看,也是一個畸形的次品。 (二) 家庭教育跟不上學校教育,存在缺陷和隱患。 自上世紀八十年代實行計劃生育政策以來,我國的家庭成員結構跟上世紀佔七十年代相比,獨生子女家庭占據了很大的比例,由於經濟的發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許多家庭的獨生子女在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環境中,嬌生慣養,不知勞動的艱辛,致使其生活的自理能力欠缺,造成這種現狀的原因,不在於孩子,而在於父母,父母對孩子的愛是天經地義的,但愛的表達方式的正確性和科學性就不得不考慮。同時,還有些問題也不可輕視,如父母雙親高節奏的工作習慣,與孩子缺少交流引起的自閉症,還有少數父母許諾的「可怕的禮物」:以物質、金錢利益來刺激孩子的上進心和學習欲。這些都為日後孩子的健康成長埋下了極大的生存安全陷患。 (三) 國家體制轉軌沖擊著教育的發展理念。 自改革開放以來,國家的體制改革逐步發展到各行各業,從經濟領域到政治領域,無所不包,由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轉軌的過程中,各種價值觀念也在發生著變化,市場經濟的競爭沖擊著小學教育這一領域,小學教育的發展方向一時成為人們議論的焦點,是認學生還是認學費,曾經一時讓基層的小學教育領導者們一籌莫展,誠然,理性看的話,這些問題都是體制的必然產物,但在發展的同時來解決這個問題,的確讓人們費盡心血,畢竟這些問題關系著國計民生,解決這些問題時為了不引發矛盾的聚結和秩序的穩定,必然需要瞻前顧後,否則的話,事與願違的後果是令人不能接受的。 (四) 社會發展變化的影響客觀地刺激了不良作風和習慣,對孩子們影響極壞。 由於社會越來越開放,經濟的全球化同時,文化市場也日益國際化,傳統的生活習慣受到嚴竣的挑戰,但改革開放,國門大開,各種各樣的意識形態在中國找到了市場,由於小學生年齡低,對社會發展中的存在的價值觀念和美學觀念缺乏辨別能力,而家長和教師不加以引導的話,那和學生中所謂的攀比風,流行潮所帶來的消極影響,將影響到孩子的一生一世。 (五) 受經濟發展水平的影響,各地區之間發展不平衡。 改革開放的秩序是先沿海再內地,先富幫後富,致使中國東西部發展極不平衡。東部沿海人口密集,經濟發達。基礎設施完善,而西部地區地形復雜多樣,經濟發展滯後,加之民族復雜,所以經濟落後,在中國的貧困人口總額2500萬人中,絕大多數分布在西部地區。而現在正是西部大開發的熱潮,因此發展西部地區的教育勢在必行。
③ 如何更好的促進學前教育政策與法規的發展和完善
學前復教育政策與法制規是指黨和國家頒布實施學前教育政策及法規。
學前教育政策與學前教育法規的聯系與區別:
(一)學前教育政策與學前教育法規的聯系:我國的政治體制決定了教育法和教育政策在本質上是一致的。它們都是上層建築的組成部分,都是由社會主義經濟基礎決定並為之服務的,都是廣大人民群眾利益和意志的體現,都具有規范性。教育政策對教育法的制定和實施起指導作用,而教育法則是教育政策的具體化、條文化、定型化,是保證教育政策貫徹執行的一個主要手段。
(二)學前政策與學前教育法規的區別:
①制定的機關和約束力不同。教育法由國家制定或認可,具有國家意志的屬性和普遍的約束力。而教育政策由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機關制定,不具有法的效力。
②實施方式不同。教育法以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而教育政策的實施主要是靠宣傳教育和深入細致的思想工作。
③規范和穩定程度不同。法比政策更為穩定,教育政策的規定一般比較原則、概括,教育法的規定則比
④ 小學教學論的歷史發展的主要特點
教育學的研究對象與任務
教育學是研究教育現象和教育問題:揭示教育規律的一門科學。
教育現象是指教育活動的特徵,包括教育社會現象和教育認識現象。教育社會現象指的是教育與社會的關系,比如學校的布局教師福利等;教育認識現象指的是教育與學生認識活動的關系,比如學生的心理健康學習問題等。
教育規律是教育內部諸因素之間、教育與外部諸因素之間客觀的、本質的、必然的聯系。前者包括教師教材教學設備、教學、德育等因素之間的聯系,後者包括學校與社區、教育與人口、教育與經濟發展等社會因素的必然聯系。
教育學的研究任務是闡明教育的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揭示教育教學的基本規律,更新人們的教育觀念,給教育理論和教育實踐提供方法和理論的指導,以提高教育質量,培養合格的人才。
二、教育學與教育方針政策、教育實踐經驗的關系
(一)教育學不等於教育方針政策
教育學研究的是教育的客觀規律,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教育方針政策法規是人們根據-定 的需要而制訂出來的 ,是人們主觀意 志的體現。
教育方針政策法規要想順利實施,促進教育事業的健康發展,就必須遵循教育的客觀規律。同時教育學也可以對教育方針政策法規是否符合教育客觀規律做出評價建議乃至批評。
(二)教育學不等於教育實踐經驗
教育學的重要理論來源之一是對教育經驗的概括總結。教育學對教育經驗具有指導意義,是對教育實踐經驗的提高、開華,但它不是對教育經驗的總結、匯編,不是「教育經驗總結學」
三、教育學與教育科學
教育學是龐大教育科學體系中的基礎學$教育科學是以教育現象和教育規律為共同研究對象的各門教育學科的總稱,,是若於個教育類學科構成的學科總體。
第二節教育學的發展概況
一、教育學的萌芽階段
教育學還沒有從哲學中分化出來,尚未形成門獨立的學科。
我國戰國時期出現的學記》是世界上最早支門論述教育的著作。其中的教學相長、及時而教不陵節而施、啟發誘導、循序漸進、長善救失、藏息相輔、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等思想,至今仍然有積極意義。300多年後,西方第一-本教育專著古 羅馬昆體良的《雄辯術原理》(又譯<論演說家的教育》問世。此外,《論語》孟子的《孟子》、老子的《老子》、朱熹的《四書集注》、王守仁的《傳習錄》、無名氏的《大學》、 韓愈的《師說》以及西方柏拉圖的《理想國》、亞里士多德的《政治學》等著作中都有許多豐富、深刻的教育思想。
二、獨立形態教育學的產生(15年、16年、18年選擇題)
從歐洲文藝復興開始,教育學從哲學體系中分化出來。
英國哲學家培根作為近代實驗科學的鼻祖,首次把教育學作為獨立學科提了出來。他提出歸納法,為教育學的發展奠定了方法論的基礎。
捷克著名教育家誇美紐斯於1632年出版的《大教學論》是教育學形成門獨立學科的標志、是近代是早的一都教育學著作。此後重要的教育學著作還有英國洛克的(教育設話法閑盧校的(愛張兒瑞士裝斯泰洛齊的(林哈德與葛售德》.德因赫爾巴特的《普通教育學》、德國福祿貝爾的《人的教育》英國斯賓塞的《教育論》、俄國烏申斯基的《人是教育的對象》美國杜威的《民本主義與教育》等。
誇美紐斯的主要教育觀點:教育要適應自自然,首次提出並論證直觀性、系統性、量力性、鞏固性和自覺性等教學原則:首次從理論上論述 了班級授課制;提出「泛智教育」, 主張讓一切人掌握一切科學知識,成為網路全書式的學者。他曾經贊譽教師為「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
洛克的主要教育觀點:提出了著名的「白板說" .認為人的心靈如同白板,觀念和知識都來自後天:主張紳士教育,紳士教育思想主要反映在代麥作《教育漫話》中。
赫爾巴特的主要教育觀點:強調教學必須使學生在接受新教材的時候 喚起心中已有. 的觀念;提出「明了聯想系統方法」四階段教學方法;提出「教育性教學」原則,認為教學永遠具有教育性:形成傳統教育以教師教材、課堂為中心的特點;提出教育的目的是培養良好的社會公民。
杜威的主要教育觀點:提出新三中心論兒童中心」「活動中心」「經驗中心」;將教育的本質概括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長」「 教育即經驗的改造」;主張「在做中學」,在問題中學習。
三、馬克思主義教育學的建立
馬克思恩格斯、列寧等經典作家根據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原理,對教育的階級性、人的全面發展等問題做出了科學的解釋。馬克思主義教育學的建立:使教育科學真正步人科學化發展階段。
蘇聯一批教育家在確立和建設社會主義教育科學事業的過程中,運用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闡述教育問題,逐漸形成了社會主義教育理論,具有代表性的著作有:克魯普斯卡婭的《國民教育與民主制度》、加里寧的《論共產主義教育》馬卡連柯的《論共產主義教育》和(教育詩》。我國最早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論述教育問題的著作是楊賢江的《新教育大綱》(1930年)。
四、』教育學發展中逐漸形成的理論派別
(一)實驗教育學
代表人物及其著作:德國教育家梅伊曼的(實驗教育學綱要》,拉伊的(實驗教育學》。觀點:反對以赫爾巴特為代表的強調概念思辨的教育學:提倡把實驗心理學的研究成果和方法運用於教育研究:劃分教育實驗階段;主張用實驗統計和比較的方法探索兒童心理發展過程的特點及其智力發展水平,用實驗數據作為改革學制課程和教學方法的依據。
(二)文化教育學(精神科學教育學)
代表人物及其著作:德國教育家狄爾秦的《關於普遍妥當的教育學的可能》.斯普朗格的(教育與文化》,利特的《職業陶冶、專業教育、人的陶冶》。
觀點:教育是一個歷史文化的過程;教育的目的是促使社會歷史的客觀文化向個體的主觀文化轉變,培養完整的人格:培養的主要途徑是陶冶和喚醒.強調師生的對話。
(三)實用主義教育學
代表人物及其著作:杜威的(《民本主義與教育》.克伯屈的《設計教學法》。
觀點:崇尚改良主義教育哲學觀,批判傳統教育理論。強調兒童中心忘主張「教育即生活「一學校即社會」注重「做中學.倡導實驗精神和行動研究
(四)批判教育學
代表人物及其著作:美國鮑爾斯與金蒂斯《資本主義美國的學校教育》,布厄迪爾的《教育、社會和文化的再生產》,阿普爾的《教育與權力》,吉魯的《批判教育學、國家與文化斗爭》。
觀點:當代資本主義的學校教育不是種民 主的建制和解放的力量,而是在生產者社會不平等的工具:教育受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的制約,教育學的目的就是幫助分析教育背後的利益關系,達到意識的啟蒙和解放,從而尋找克服不公正的策略。
五、當代教育理論的新發展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教育理論有了新的發展。
蘇聯贊可夫主要著作有:<教學與發展>《教學論與生活》《論小學教學》等,他提出了五條教學原則:高難度、高速度、以理論知識為指導、使學生理解學習過程、使全班學生包括差生都得到發展。
蘇霍姆林斯基是蘇聯著名教育實踐家和教育理論家,他在《給教師的建議》《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等著作中系統論述了他的全面和諧教育理論,其著作被稱為「活的教育學」。在西方,皮亞傑在(教育科學和兒童心理學》一書中提出兒童智力發展階段與教學的關系理論;美國教育家布魯納的結構課程理論,強調學習學科的基本結構,提出了早期學習和發現學習的理論:德國的瓦:根含因提出「范刨方式教學理論」等。
第三節
學習教育學的意義
一、有助於樹立正確的教育思想,提高貫徹社會主義教育方針、政策的自學習教育學可以幫助我們提高教育理論水平和思想想水平,樹立正確的教育思想,更好地了解我國的教育方針政策的理論依據.從而提高貫徹我國社會會主義教育方針政策的自覺性。
二、有利於鞏固熱愛教育事業的專業思想,全面提高教師的素質學習教育學還可以提高對教育工作的認識,,進一步明確教育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地位和作用,這就有利於進一步樹立和鞏固執資教愛教育事業的專業思想。
三、有助於認識和掌握教育規律,提高從事教育工作的水平和能力
學習教育學可以了解教育規律和教育教學工作的常規,掌握教育技能,掌握科學的教育教學方法從而提高自己的教育工作水平和能力,使教育教學工作科學化,提高教育質量。
四、有助於推動學校教育改革和教育科學研究
學習教育學,掌握正確的教育理論,這就有利於提高教育工作者進行教育改革的自覺性,從而推動學校教育改革的進行,推動教師的教育科學研究。
⑤ 小學教育政策法規有哪些
小學教育的若乾重要政策,教育法的概念、教育法律關系、小學法、小學教師法、小學生法等
⑥ 簡述小學教育法規與教育政策的關系
該不會是潘同學吧,這個問題,咱也在搜答案的來著。。。= =
⑦ 小學教育政策與法規的介紹
《小學教育政策與法規》是2013年7月教育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余中根。
⑧ 我國小學教育發展歷史的有哪些重大事件
1987年12月8日,國家教委發出《關於開始有計劃地進行中小學教師〈專業合格證書〉文化專專業知識考試的通知》。決定屬從1988年起,開始有計劃地進行中小學教師《專業合格證書》文化專業知識考試。《通知》就如何搞好這項工作提出了十條方針政策性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