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世界特種鋼鐵技術發展歷史

世界特種鋼鐵技術發展歷史

發布時間:2021-03-07 17:59:47

Ⅰ 鐵的發展歷史

鐵器時代

鐵器時代是人類發展史中一個極為重要的時代。人類最早發現和使用的鐵,是天空中落下來的隕鐵。隕鐵是鐵和鎳、鈷等金屬的混合物,含鐵量較高。在很久以前,人們就曾用這種天然鐵製作過刀刃和飾物,這是人類使用鐵的最早情況。地球上的天然鐵是少見的,所以鐵的冶煉和鐵器的製造經歷了一個很長的時期。當人們在冶煉青銅的基礎上逐漸掌握了冶煉鐵的技術之後,鐵器時代就到來了。

中國最早的關於使用鐵制工具的文字記載,是《左傳》中的晉國鑄鐵鼎。在春秋時期,中國已經在農業、手工業生產上使用鐵器。

鐵在自然界分布極廣,是地殼的重要組成元素之一。因為天然的純鐵在自然界幾乎不存在,鐵礦石的熔點也較高,又不易還原,所以人類利用鐵較銅、錫、鉛、金等還要晚些,在埃及、西南亞等一些文明古國所發現的最早的鐵器,都是由隕鐵加工而成的。1972年,在我國河北省藁城縣台西村出土了一把商代鐵刃青銅鋮,其年代約在公元前十四世紀前後,在青銅鋮上嵌有鐵刃,該鐵刃就是將隕鐵經加熱鍛打後,和鋮體嵌鍛在一起的。我國還曾出土過類似的鐵刃銅鋮和鐵援銅戈各一把,年代相當於商末周初,鐵的部分也是由隕鐵加工成的。人們曾在西亞古蘇美爾人所建的古烏爾城的古墓中,發現一把由隕鐵製成的小斧,在古蘇美爾人所建的古烏爾城的古墓中,發現一把由隕鐵製成的小斧。在古蘇美爾語中,鐵叫做「安巴爾」,意思是「天降之火」,所謂天降之火就是隕石。埃及古人則乾脆把鐵叫做「天石」。可見人們最早認識鐵是從隕石開始的。天降的隕石,數量很少,因此用隕鐵製作的器具當然是很珍貴的,同時還帶有神秘的色彩。用隕石作工具是很少的,所以在生產上,它沒有什麼明顯的影響,但通過對隕石利用,畢竟使人們初步認識到鐵。

世界上許多民族都先後掌握了冶鐵技術。小亞細亞的赫梯人在公元前1300年左右已掌握了冶煉技術,但赫梯國王將冶鐵術視為專利,嚴禁外傳。赫梯王國衰亡後,冶鐵術向外傳播。據考古發掘和文獻記載,使用鐵器最早、最普遍的兩個地區,都為赫梯人的鄰國:其東的敘利亞、巴勒斯坦和其西的希臘。敘利亞、巴勒斯坦地區當時居住著腓尼基人、腓尼斯丁人和以色列人。《舊約全書》的《創世紀》中即提到亞當的第8代孫該隱善作各種青銅和鐵制工具器皿。在巴勒斯坦也考古發現了冶鐵爐多處,年代在公元前13世紀左右。迄今所知最早的鐵犁發現於巴勒斯坦的蓋拉爾遺址(前13-12世紀),可見這一地區已較普遍地在工農業使用鐵器。一般認為,前10世紀以後,敘利亞、巴勒斯坦一帶是古代東方鐵器生產的一個中心。在同一時期,希臘地區也普遍使用鐵器。在雅典陶區的前10世紀的居住遺址中,鐵制工具與武器甚為集中,有長劍、長矛、刀、斧、銼具等物,特別是有鐵制的門閂片等小器物,說明鐵的使用已經相當普遍。自此以後,鐵經敘利亞而傳入西亞其他地區、中亞與北非,經希臘而至東歐、西歐。

Ⅱ 跪求世界各國鋼鐵產業的發展概況

全球鋼鐵產業發展呈現梯度轉移
來自多方面的信息研究表明,世界鋼鐵市場逐步進入新的洗牌格局。幾年前,德國最大的鋼鐵生產商蒂森克擄伯自在中國建立了不銹鋼廠和鍍鋅廠。現在,蒂森克虜伯又將視線轉移到了巴西,擬在當地建設1家年產500萬噸的板坯廠。最近,中國寶鋼和巴西礦業企業淡水河谷公司(CVRD)合資在巴西建設大型鋼鐵生產廠,有資料表明,近兩年或幾年內,中國鋼企還將在印、度、越南等地建立分廠。所有這些個案的背後,呈現明顯不同於歷史上任何一次鋼鐵產業整合的顯著特點,即一個特徵明顯的「梯度轉移」現象正在全球鋼鐵業悄然形成。

首先,世界鋼鐵生產向經濟活力旺盛地區轉移的步伐加快,由經濟發達地區向次發達地區和潛在經濟發達地區轉移的特徵十分明顯。在10年前,中國市場作為世界上經濟最具活力的地區,吸引了包括鋼鐵巨頭在內的世界所有產業的目光,一個向中國地區轉移的大潮流很快形成並演變成滾滾而來之勢,現在,中國已經逐步成為世界製造業的中心地區之一,大大推進了中國鋼鐵產業發展進程,中國鋼產量在短短幾年內就由年產鋼1億噸迅速提升到今年的接近5億噸。全球IT咨詢公司和服務公司Capgemini的研究報告認為中國在全球製造業出口所佔比重為8%以上,印度的比例不足1‰但有證據顯示,在今後5年內,印度將發展成為世界製造業的中心。有機構對《財富》雜志評選的美國企業500強中的340家企業的調查結果顯示,很多企業計劃今後3~4年把與印度企業展開外包合作放在優先考慮地位。從這一點上分析,印度無疑已經成為許多鋼鐵巨頭眼中的潛在發達地區。

其次,鋼鐵產業向能源、資源豐富地區以及目標消費地區轉移的速度力口快。隨著全球范圍內資源、能源價格大幅度漲價的趨勢,資源、能源密集地區正在成為鋼鐵強企進行戰略轉移的優先選擇目標,中國和日本這鐵生產,是在當前資源供應緊張的前提下鋼鐵企業達成的共識。同時,近年來巴西國民經濟快速增長,經濟增長率保持在5%左右,對鋼鐵的需求量也隨之快速增長,率先在巴西投資建設鋼鐵聯合生產廠就相當於搶先登陸了這塊增長潛力非常巨大的新興市場。此外,拉美市場的需求潛力也極為可觀。以巴西為前沿生產基地,擴大企業自身在拉美市場的影響力,也是其目標之一基於對原材料產地進行生產、就近應拉美市場以及大量節省物流成本費用等的考慮,以上兩國鋼鐵企業做出了在巴西建廠的選擇。

再次,「近水遠山」是當前鋼鐵產業新一輪調整的又一特點,鋼鐵產業向沿海和內河豐富地區轉移趨勢明顯。這一特徵在中國這個全球最大的鋼鐵市場表現突出。目前,在中國3000公裏海岸線上的重要城市,都能看到鋼鐵企業進行戰略性布局的影子,寶鋼擬在湛江建新廠、首鋼的曹妃旬搬遷工程、遼寧的鮁魚圈鋼鐵基地、山東的日照鋼廠等項目,都選擇了沿海布局的思路。以水運作為原料和產品進出主渠道的戰略考量,無疑對降低成本和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優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時,國際鋼鐵巨頭在進行產業轉移中,也無一例外地選擇在交通運輸優勢明顯的地區建設新的鋼鐵廠,而在水、陸運輸的選擇上,均優先選擇在水運發達地區進行布局。

同時,資金的同步.轉移是鋼鐵產業轉移的另一個明顯特點。在傳統的鋼鐵企業轉移中,西方發達國家總體上以賣技術、賣設備、賣生產線為主要手段,而當前鋼維多利亞鋼鐵公司()。在總投資額中,寶鋼的出資比例為60%。最近一段時間,國際上大型鋼鐵企業的對外投資方式正在發生歷史性的轉變,投入大量資金在生產原料豐富的地區建設包括高爐冶煉設備在內的鋼鐵聯合生產廠已經成為新的趨勢。有國外報刊評論,這是國際鋼鐵行業發展史上不曾有過的現象。

到目前為止,在國外投資建設大型鋼鐵聯合生產廠的鋼鐵企業已經有安賽樂米塔爾、浦項制鐵、塔塔鋼鐵公司、新日鐵以及寶鋼等,其計劃投資金額合計超過550億美元,計劃年產能合計接近6000萬噸(5920萬噸)。大型鋼鐵企業國外投資方式的這一轉變,將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對國際鋼鐵業產生深遠影響。中國鋼鐵企業在這一重大轉變中擔綱了重要角色。

需要指出的是,以上產業轉移的行為均不是為了單一目的而進行的,而是在綜合各方面因素基礎上選擇最大利益的結果,即成本最小化和利益最大化。同時,他們無一例外地都圈定了各自的目標市場,即市場:最近化。如近幾年俄羅斯及中東地區的鋼鐵需求增長迅速,烏克蘭和俄羅斯的鋼鐵企業聯手組成合資企業,擬憑借其良好的市場基礎在當地市場佔得先機,並憑借地理位置上的優勢覆蓋中東市場。在新日鐵與原安賽樂簽訂的合作協議中,規定新日鐵向安賽樂的歐洲鋼廠提供汽車板生產技術,此舉是為了對當地的日系汽車生產商進行就地供應.

全球鋼鐵產業重新洗牌為大勢所趨

世界鋼鐵市場在1999至2001年間歷經了一段相當不景氣的時期,一方面受到整體市場供過於求的影響,另一方面鋼材貿易市場的競爭激烈,使得世界鋼價持續探底,在2001年跌落到近20年的低點。也由於景氣不佳,國際鋼鐵大廠紛紛降價以減少庫存,造成市場出現惡性削價競爭局面,使得國內外鋼廠都出現營業收入、獲利均大幅下降的情況。

以名列美國《財富》雜志2002年世界五百強企業的7家鋼鐵公司來說,2001年平均年營業收入下降17%,在獲利方面的表現也不盡如意,7家公司中有5家出現虧損,而虧損超過5億美元以上的有日本的住友金屬和NKK,歐洲的阿塞勒和考勒斯集團等4家公司。隨著經營壓力的與日俱增,迫使鋼鐵企業必須審慎思考該如何調整經營策略以因應大幅變動的經營環境。

從近幾年世界鋼廠的動態來觀察,可以發現已有若干廠商開始從競爭策略的型態著手改變,由過去單打獨斗的競爭模式,慢慢朝向聯合重組的合作型態發展。而鋼廠間的策略聯盟協議,從較為單純技術合作開始,逐漸拓展到產銷層面的深度合作;聯盟關系的發展,也從短期合作慢慢延伸到長期緊密配合的夥伴關系,甚至發展出更為密切的資本合作關系。

從世界各地的聯合重組案例來看,有三個重要的趨勢:

第一,擁有廣大的內需市場做後盾的中國大陸廠商成為炙手可熱的聯盟目標,日、韓、美、歐等國的鋼廠都積極與大陸廠商合作投資。而具有獨特技術優勢的日本鋼廠,則被美歐鋼廠鎖定為技術合作夥伴的首選目標。

第二,在各區域市場中的龍頭企業逐漸浮出檯面。目前美國鋼鐵業形成國家鋼鐵集團、美國鋼鐵公司和紐柯三大集團鼎立的局面。在歐洲,則有阿塞勒、LNM集團、考勒斯集團、蒂森克虜伯鋼公司、里瓦集團五大鋼鐵集團。在日本有已經合並的JFE,以及正進行聯盟合作的新日鐵、神戶、住友,形成兩大集團勢力爭鋒的情況。在俄羅斯,EvrazHolding成功整並了下塔吉爾鋼鐵公司、西西伯利亞鋼鐵廠、庫茲涅茨克鋼鐵公司三家鋼廠,而馬格尼托哥爾斯克鋼鐵公司與新利佩茨克鋼鐵有限公司也正協商合並事宜。這些龍頭企業已經顯著地在區域市場中,拉大與其它競爭者在生產規模上的差距。

第三,目前來說,跨越區域市場的聯盟合作已經相當普及;但在橫跨區域市場的重組案例還不算多,碳鋼部分的案例有美國鋼鐵公司購並位於斯洛伐克的VSZ;不銹鋼個案則有西班牙的Acerinox購並南非的Columbus、歐洲的阿塞勒購並巴西的Acesita與美國的J&L。未來鋼鐵業重組確實很有可能繼續朝向世界化的重組模式來邁進。

未來牽動世界鋼鐵產業聯合重組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是上游鐵礦石業與下游汽車業的重組,原料供貨商與客戶集中度提高所帶來的壓力,很可能進一步加速鋼鐵業的重組進度。此外,聯合重組對於提升鋼鐵產業的整體獲利能力的正面效應,也會提高廠商的合作意願。

中國大陸的寶鋼集團是寶鋼股份和原上鋼系統鋼鐵企業重組的產物,重組比較徹底;而寶鋼、武鋼、首鋼簽署的不過是合作協議;前不久報道的鞍鋼和本鋼的重組也強調了操作主體仍是兩個公司。

根據國家統計局按照新的統計標准統計的數據,我國鋼鐵行業企業中被列為大型工業企業的就有113家,可見我國鋼鐵企業之多。這其中分布不合理現象也非常嚴重。可怕的是,這種勢頭隨著我國鋼鐵企業迎來的新一輪發展正有擴大的趨勢,這對營造我國鋼鐵工業良性發展的環境很不利。如果這種發展勢頭得不到有效的合理的引導,未來幾年就有可能出現較大力度的聯合重組,到時有些企業必將為之付出沉重的代價。從美、日、歐的鋼鐵工業發展來看,我國鋼鐵工業要抓住當前有利時機,不但要積極開展上下游的縱向聯合重組,也要積極開展橫向的聯合重組,聯合重組的模式也可以是多種多樣,關鍵一點不能做表面文章,只要這樣,才能提升我國鋼鐵企業的綜合競爭力,才能抓住新一輪發展機遇。

Ⅲ 世界鋼鐵企業的發展史

從建國初期,國家以重點發展重工業以盡快實現社會主義工業化時起,鋼鐵工業即被作為重工業的代表而得到了中央政府的高度的重視,從而有了從幾乎是空白建立起一個強大的鋼鐵產業的可能。從一五計劃時起,國家就不斷地從農業和其他產業上為鋼鐵產業的發展籌集了大量的資金,並不惜花很大的代價用於技術的開發和創新。同時,鋼鐵工業作為中國最重要的基礎原材料產業之一,與國家改革開放、經濟發展與社會進步的步伐息息相關。經過近六十年的發展,中國鋼鐵產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逐步步入了成熟的發展階段。
從1949年新中國成立到現在,已經整整60年了。在60年中,新中國的鋼鐵工業在戰爭廢墟上艱苦創業,既有順利發展的機遇,也有探索前進的挑戰;有過三年「大躍進」全民大煉鋼鐵的沉痛教訓,也遭遇過10年「文化大革命」的嚴重干擾和挫折。盡管如此,中國鋼鐵工業仍克服重重困難,艱難前行,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輝煌成就。

改革開放後中國鋼鐵工業走上快速發展的道路,特別是進入新世紀以來中國鋼鐵工業進入新的發展階段。我國鋼鐵行業在黨中央、國務院的親切關懷和正確領導下,以科學發展觀為指針,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積極滿足下游產業發展的需要,在鋼鐵產量快速增長的同時,加強技術進步和節能減排,不斷改善品種質量,國際競爭力明顯增強,作為基礎原材料工業,鋼鐵工業為國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實現了前人的躋身於世界鋼鐵大國的夢想。2008年中國粗鋼產量超過5億噸,是1949年新中國成立的時粗鋼產量的3164倍,鋼產量佔到全球的38.2%。

一、新中國鋼鐵工業發展的歷程

回顧新中國現代鋼鐵工業的崛起、壯大,大體經歷了改革開放之前的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時期(1949~1978年)、改革開放初期(1978~1992年,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過渡期)、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初期(1993~2000年)和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國民經濟高速增長時期(2001年以來)四個發展階段。

(一)第一階段(1949~1978年)

在改革開放前的30年中,中國鋼鐵工業的發展經歷了「一次重大轉變」、「兩個黃金發展期」、「三次基本建設高潮」和「一段坎坷、曲折路」。

1.一次重大轉變

從建國初期到第一個五年計劃,中國鋼鐵工業的發展是在前蘇聯大力支援下開展的,幾乎全盤照搬蘇聯的模式。1956年毛澤東同志發表《論十大關系》之後,中國鋼鐵工業的發展在認真總結學習蘇聯經驗教訓基礎上,轉變到從中國國情實際出發,充分發揮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走大、中、小相結合之路。這一轉變,對中國鋼鐵工業的崛起、壯大具有重要意義。

2.兩個黃金發展期

第一個黃金發展期是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1953~1957年),年均增鋼80萬噸,年均增長31.6%,到1957年達到了535萬噸。

第二個黃金發展期是國民經濟調整期間(1963~1965年),年均增鋼185萬噸,年均增長22.4%,到1965年達到了1223萬噸。

3.三次基本建設高潮

第—次是第一個五年計劃,實施蘇聯156個援建項目中的八大鋼鐵項目的建設,包括新建武鋼、包鋼、北滿鋼廠、吉林鐵合金廠、吉林炭素廠、熱河釩鈦廠,改擴建了鞍鋼和本鋼等。同時還進行了大冶鋼廠、太鋼、唐鋼等近20個企業改擴建工程。

第二次是1956年規劃並開始建設的「三大、五中、十八小」。三大是繼續進行鞍鋼、武鋼、包鋼三個大型鋼鐵基地建設;五中是擴建、新建五個中型鋼鐵企業,即擴建太鋼、重鋼、馬鋼、石景山鋼鐵廠,新建湘鋼;十八小是新建十八個小型鋼廠,即邯鋼、濟鋼、臨鋼、新余、南鋼、柳鋼、廣鋼、三明、合鋼、長特、新疆八一、杭鋼、鄂鋼、漣鋼、安鋼、蘭鋼、貴鋼、通鋼等。

第三次是1964年開始的三線建設,主要是新建了攀鋼、長城特鋼、峨嵋鐵合金廠、水城鋼鐵廠、遵義金屬製品廠、樂山軋輥廠等:恢復建設了酒鋼、蘭鋼、略鋼;擴建了成都無縫鋼管廠、重鋼、重特、昆鋼、貴鋼、遵義鐵合金廠,還有鞍鋼援建寧夏石嘴山鋼繩廠。這三次基本建設高潮的開展,為新中國鋼鐵工業日後發展打下了重要基礎。

4.一段坎坷、曲折路

1958年「大躍進」的高指標、大辦鋼鐵、浮誇風,「文化大革命」中的破壞、整頓、再破壞,以及其後的「鬧翻番」、「洋躍進」等脫離實際、違背鋼鐵工業發展規律的行為,使中國鋼鐵工業在十幾年的時間里,走了一段三起三落的坎坷、曲折路程,使中國鋼鐵工業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改革開放前的近30年中,國家對鋼鐵工業的總投資為615.28億元,其中基本建設投資526.46億元,佔85.6%;更新改造投資88.8億元,佔14.4%。中國鋼鐵工業在跌宕起伏中,經過數百萬鋼鐵人的頑強拼搏,初步建立起了包括采礦、選礦、燒結、煉鐵、煉鋼、軋材、焦化、耐材、鐵合金、碳素等要素結構比較完善,地質勘探、工程設計、建設施工、設備修造、科學研究、冶金教育等門類比較齊全,以大型企業為骨幹、大中小相結合,具有3500萬噸鋼生產能力的新中國冶金工業體系。鋼產量由1949年的15.8萬噸增加到1978年的3178萬噸,年均增鋼100萬噸;鋼材板管帶比由1952年的12.3%提高到1978年的32.3%;低合金鋼、合金鋼比由1962年的10.1%提高到1978年的16%;鋼材自給率由1953年的61.25%提高到1978年的72.66%;噸鋼綜合能耗下降到2.54噸標煤。這30年取得的成果,為後30年中國鋼鐵工業的持續、穩定、快速發展打下了基礎。

(二)第二階段(1978~1992年)

在1978~1992年的14年中,中國鋼鐵工業對外開放取得了顯著成效。鋼鐵工業從國外引進了700多項先進技術,利用外資60多億美元。特別是引進國外先進技術裝備新建了寶鋼、天津無縫鋼管公司兩座現代化大鋼廠,並對老鋼廠實施了一系列重點改造項目,使中國鋼鐵工業的技術結構發生了明顯變化,縮小了與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

在發展鋼鐵工業生產規模上,除新建上海寶鋼、天津無縫鋼管公司以及一些鄉鎮鋼鐵企業外,主要是抓現有鋼鐵企業的技術改造。在抓老企業技術改造、走內涵式擴大再生產方面,邁出了三大步:第一步:「立足現有企業,走挖潛、改造、配套、擴建的路子。」第二步:重點解決發展速度(數量)、品種結構、產品質量都不適應國民經濟和國防軍工需要的「三個不適應」問題。第三步:鋼鐵工業要上「四個新台階」:上品種質量水平的新台階,上現代化工藝裝備水平的新台階,上集約經營和規模經濟的新台階,上綜合經濟效益的新台階,以增強鋼鐵工業的發展活力。

在這十幾年中,隨著改革開放的逐步深入,現有企業技術改造的不斷推進,使鋼鐵工業實現了持續、穩定、健康發展。1978~1992年,鋼鐵工業固定資產投資共計1465.43億元,其中基本建設投資759.72億元,佔51.8%,更新改造投資705.71億元,佔48.2%。建成投產了上海寶山鋼鐵總廠一、二期和天津無縫鋼管公司。1983年鋼產量突破4000萬噸,1986年突破5000萬噸,1989年突破6000萬噸,1991年突破7000萬噸,1992年達到了8093萬噸。1978年到1992年,鋼材板管帶比由32.3%提高到37.4%,連鑄比由3.5%提高到30%,合金鋼、低合金鋼比由16%提高到21.6%,鋼材自給率由72.7%提高94.7%,噸鋼綜合能耗由2.54噸標煤降低到1.57噸標煤。

(三)第三階段(1993~2000年)

從黨的十四大到2000年,是中國初步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階段。這個時期中國鋼鐵工業發展的突出特點是著力「一個適應」,實施「二個轉變」,即著力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要求;由發展數量規模為主向調整、優化結構為主轉變,由鋼鐵產品長期數量短缺向控制總量轉變。這個時期中國鋼鐵工業是深化內涵式擴大生產的階段。

這一時期鋼鐵行業堅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實施調整、優化結構,推進和實現了兩個重大轉變,促進鋼鐵工業生產力的發展。

第一個轉變:由長期規模擴張為主轉向調整優化結構為主,提高綜合競爭力,提出把「結構優化作為鋼鐵工業發展的中心環節」,主要是優化產品結構和工藝技術結構,同時優化企業組織結構,大力推進淘汰落後,採用新技術對老企業進行技術改造,實現工藝技術現代化。由此拉開了採用高爐噴煤粉、連續鑄鋼、濺渣護爐、熱裝熱送等六大共性先進技術改造老企業、優化品種結構和工藝技術結構的大幕。

第二個轉變:鋼鐵產品由長期數量短缺轉向階段性、結構性過剩,開始實行總量控制。1993年到1998年期間,由於低水平重復建設形成了大量過剩的生產能力,從而提出「控制總量,優化結構,大力提高冶金工業發展的質量和效益」的方針,並在全行業特別是大中型鋼鐵企業中展開了壓縮生產總量的工作。

1993~2000年,中國鋼鐵工業固定資產投資達3476.06億元,其中基本建設投資為1446.14億元,佔41.6%,更新改造投資2029.87億元,佔58.4%;鋼產量由1993年的8954萬噸增加到1996年10124萬噸,2000年鋼產量達到了12850萬噸,成為世界最大的產鋼國和消費國:鋼材板管帶比由1993年的36.7%提高到2000年的41.7%,低合金鋼、合金鋼比由22.8%提高30.9%,連鑄比由33.9%提高到82.5%,平爐鋼比下降到0.9%,轉爐鋼比提高到87.5%:鋼材自給率達到93.1%;噸鋼綜合能耗下降到1.18噸標煤;加速了淘汰小高爐、小轉爐、小電爐、平爐、化鐵煉鋼、多火成材、橫列式和復二重軋機的進程,大大縮小了中國鋼鐵工業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

(四)第四階段(2001~2008)

2001年以來,中國改革開放進入了新的歷史階段,鋼鐵工業發展的外部環境陸續出現了一系列的新情況、新問題、新變化。

在這一階段中,中國鋼鐵工業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努力滿足相關行業快速發展的要求,積極應對新挑戰,不斷解決新問題,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

產業規模迅速擴大,鋼產量連續跨越2億噸、3億噸、4億噸的台階,2008年粗鋼產量超過5億噸。2001~2008年期間,鋼產量年均增長率達到20%,佔全球鋼產量的比重從17.8%提高到38.2%,在世界鋼鐵業的地位顯著提升;鋼鐵產品的進出口格局發生了根本性逆轉,徹底結束了中國鋼鐵材料供給不足的歷史。見表1。

技術裝備國產化、現代化取得重大進展,品種質量得到優化。鞍鋼、武鋼、首鋼、馬鋼、太鋼、濟鋼、萊鋼、安鋼等大型老企業的現代化技術改造,廣泛採用了高效鐵礦采選技術,鋼鐵冶煉技術、軋鋼技術、高端產品開發、大型冶金成套技術集成、節能節水技術和資源綜合利用技術:鞍鋼、武鋼、太鋼、馬鋼、邯鋼、包鋼等大型老企業的現代化新區、新基地的建設和相繼投產;鞍鋼營口鮁魚圈沿海鋼鐵基地項目、首鋼與唐鋼集團合作的河北曹妃甸沿海鋼鐵基地項目也於2008年和2009年投產;正在開展前期工作的寶鋼集團的廣東湛江項目和武鋼集團的廣西防城港項目等一批沿海的現代化鋼鐵基地正在籌建之中。

節能減排取得巨大進步。全國重點大中型鋼鐵企業的噸鋼綜合能耗由876千克標煤降到628千克標煤,這一指標意味著目前冶煉1噸鋼的綜合能耗僅相當於改革開放前1978年的1/4,噸鋼耗新水下降到5.31噸,SO2、COD、工業粉類排放均大幅下降;使鋼材品種與質量顯著改善,國內市場佔有率大幅提升,2007年22類鋼材中有18類鋼材的自給率超過100%。

產業組織結構得到優化。2008年,全球年產鋼2000萬噸以上的企業有12家,其中中國佔5家。2008年與2001年相比,年產鋼500萬噸以上的企業從4家增加到24家;此間,唐鋼整合宣鋼和承鋼,唐鋼集團與邯鋼集團組建為河北鋼鐵集團;濟鋼與萊鋼組建為山東鋼鐵集團;寶鋼重組新疆八鋼和控股廣東鋼鐵集團;武鋼重組鄂鋼、昆鋼和控股廣西鋼鐵集團;馬鋼重組合鋼;沙鋼重組淮鋼、江蘇永鋼和河南安陽永鋼等等。鋼鐵企業聯合重組的步伐逐步呈現加快之勢,適應國際化競爭的能力增強,中國鋼鐵工業整體素質提高。2009年《財富》世界500強企業中,寶鋼、河北鋼鐵、江蘇沙鋼等三家中國大陸鋼鐵生產企業上榜,分列第220、375、444位,其中寶鋼已經連續5年入圍,並由2005年的第309位躍升至2009年的第220位。

二、我國鋼鐵工業近年來取得的成就

新中國成立60年來,為適應國民經濟發展的需要,經過幾代鋼鐵人的艱苦創業、頑強拼搏和自主創新,有效地滿足了國民經濟快速發展對鋼鐵材料的旺盛需求,有效地支撐了中國工業化和城鎮化的發展進程,有效地支撐了國民經濟主要用鋼產業國際競爭力的提高,為國民經濟的發展創造和積累了大量財富,創造了曠世空前的發展紀錄,鑄就了鋼鐵大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

(一)為適應我國國民經濟需要鋼產量不斷增加,自1996年以來鋼產量一直居世界第一

特別是改革開放30年間,中國鋼鐵工業順應國民經濟發展對鋼材的旺盛需求,繼1996年鋼產量首次突破1億噸並一舉成為世界最大產鋼國後,自2003年以來,鋼產量又連續跨越2億噸、3億噸、4億噸、5億噸的台階,並在2005年結束了自建國以來連續57年凈進口鋼的歷史,徹底扭轉了鋼總體生產能力不足的狀況。進入新世紀以來,中國鋼鐵工業在發展速度方面和發展規模方面均創造了世界鋼鐵發展史上的奇跡。

(二)中國鋼鐵產業國際競爭力明顯增強

進入新世紀以來,中國鋼鐵工業的發展速度大大高於全球平均水平,已成為世界最大的鋼鐵生產、消費和出口國。中國鋼產量佔全球的比重從2001年的17.8%躍升至2008年的38.2%。

2008年我國鋼產量超過世界排名第二至第八位的日本、美國、俄羅斯、印度、韓國、德國、烏克蘭之和。

2003年我國鋼產量比2002年增加了3997萬噸、2004年比2003年增加6057萬噸、2005年比2004年增加7033萬噸、2006年比2005年增加6591萬噸、2007年比2006年增加7014萬噸。從2004年開始,中國鋼材市場供不應求向供求平衡轉變,鋼材進口大幅下降,出口持續增加。

到2006年,中國鋼鐵產品對外貿易格局發生了歷史性轉變,鋼坯和鋼材均實現了凈出口,凈出口鋼材2450萬噸、凈出口鋼坯(錠)867萬噸,坯材合計摺合粗鋼凈出口3463萬噸。

到2007年,中國鋼鐵產品出口進一步擴大,出口量躍居世界首位,共出口鋼材6265萬噸、出口鋼坯(錠)645萬噸,鋼材和鋼坯合計折粗鋼出口7310萬噸;凈出口鋼材4578萬噸、凈出口鋼坯(錠)606萬噸,坯材合計摺合粗鋼凈出口5476萬噸。

(三)鋼鐵工業裝備現代化取得重大進展

進入新世紀以來,中國鋼鐵工業進一步加大投資的力度,整體實力明顯增強,整體裝備水平迅速提高,依託自身技術實力,在部分引進國外高端技術的基礎上,實現了技術裝備設計和製造的自主集成與創新,主要裝備的國產化率進一步提高,有些先進技術裝備已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如鞍鋼不僅實現了自主集成單條生產線——中國第一條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1700中薄板坯連鑄連軋帶鋼生產線(ASP),並實現了向濟鋼的技術輸出:首鋼自主設計建造了世界首座全乾法除塵的5500立方米特大型現代化高爐;太鋼自主集成與創新建成了世界最大的不銹鋼生產企業。

2001~2008年,中國鋼鐵工業固定資產投資總額從505.6億元增加到3903.3億元,年均增長30%以上,累計投資16329.58億元。大量的投資不僅使鋼鐵工業的生產能力快速增加,更使以裝備大型化、自動化、連續化為代表的冶金工藝技術裝備現代化、國產化取得了重大進展。

在煉焦方面,2001年與2007年相比,重點大中型鋼鐵企業機械化焦爐從193座增加到291座,年產能從5128萬噸上升到9961萬噸,每座焦爐的年平均生產能力從26.6萬噸上升到34.3萬噸。

在燒結方面,2001年與2007年相比,重點大中型鋼鐵企業燒結機的年產能從7184萬噸增加到45404萬噸,其中130m2及以上燒結機35台增加到125台,占重點大中型鋼鐵企業年產能的比重從38.5%提高到52.3%。

在煉鐵方面,2001年與2007年相比,重點大中型鋼鐵企業煉鐵高爐的年產能從12152萬噸增加到36629萬噸,其中1000m3及以上高爐50座增加到120座,增長了1.40倍,而1000m3及以上高爐的年產能從6433萬噸增加到19118萬噸,增長了1.97倍。

中國鋼鐵行業的高爐在大型化的同時,還廣泛採用了煉鐵先進技術,高風溫熱風爐、無料鍾高壓爐頂、富氧大噴煤、高爐長壽、自動控制、節能、余能余熱回收利用和環境保護等先進技術得到普遍推廣應用;攀鋼高鈦型釩鈦磁鐵礦高爐強化冶煉技術和寶鋼高噴煤比達到世界領先水平。

在煉鋼方面,中國煉鋼工藝裝備圍繞以連鑄為中心,包括鐵水預處理、大轉爐、精煉、連鑄,工藝配備基本實現了現代化、高效化、自動化煉鋼生產的模式。轉爐煉鋼和50噸以上電爐煉鋼己基本實現了煉鋼一精煉一連鑄一對一的最佳經濟規模的工藝裝備配置。2002年,中國鋼鐵工業徹底淘汰了平爐煉鋼。

2007年與2001年相比,重點大中型鋼鐵企業煉鋼轉爐的年產能從11803萬噸增加到38749萬噸,增長了2.28倍。其中100噸及以上轉爐從30座增加到140座,增長了3.67倍,而100噸及以上轉爐的年產能從3602萬噸增加到19875萬噸,增長了5.49倍;占重點企業轉爐鋼年產能的比重從30.5%上升到51.3%。

2007年與2001年相比,重點大中型鋼鐵企業煉鋼電爐的年產能從2574萬噸增加到4764萬噸,增長了0.85倍。其中100噸及以上電爐從11座增加到21座,增長了0.91倍,而100噸及以上電爐的年產能從727萬噸增加到2012萬噸,增長了1.77倍;占重點企業電爐鋼年產能的比重從28.2%上升到42.2%。

中國100t以上轉爐和50t以上超高功率大電爐基本達到國外同類裝備的先進水平,並成為中國煉鋼生產的主體設備,寶鋼、武鋼、鞍鋼和國內大企業新建的大型化裝備已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四)鋼鐵產品品種優化,質量明顯改善

30年來特別是進入新世紀以來,鋼鐵工業根據我國鋼材消費結構及其變化大力調整產品結構,改善產品質量,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短缺品種。板管帶材比例從1978年的32.3%提高到2007年的50.6%:合金和低合金比從1978年的14.6%提高到2007年的36.3%。目前我國大多數鋼材品種的自給率超過了100%,凈進口的鋼材只剩下冷軋薄板帶、電工鋼等少量高附加值品種,而這些品種的增長很快,預計不久也能實耿常鈍端墁得惰全伐戶現自給。目前我國機械、汽車、造船、家電、石油、電力、鐵路等行業使用的鋼材絕大多數是國產的,其質量能夠滿足這些行業的基本需要,其中部分品種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近幾年來,我國開發的船用高強度寬厚板、高強度海洋結構用鋼板、高檔汽車用板和汽車零部件用鋼、工程機械和高層建築用高強度厚鋼板、X80以上高等級管線鋼板、百米在線熱處理鋼軌和時速350公里高速鐵路鋼軌、高速動車組用鋼、高端壓力容器用鋼板、高牌號取向和無取向硅鋼、高檔不銹鋼新品種、高強度角型鋼等均實現了重大的突破,有力地支撐了國家經濟建設、工業化、城鎮化進程和機電產品出口對鋼鐵材料的需求。我國出口鋼材結構也從以長材為主逐步變為以高附加值的板材和管材為主,說明我國鋼鐵產品的質量和成本競爭力有了顯著提高。

(五)技術進步成效顯著,技術經濟指標明顯改善

隨著技術裝備水平提高,工藝優化,企業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鋼鐵工業各項技術經濟指標有了很大改善,與發達產鋼國的距離大大縮小,大中型企業的很多指標已經接近、達到甚至超過發達產鋼國的水平。如大中型企業的高爐利用系數從1978年的1.43噸/m3·天提高到2007年的2.74噸/m3·天,高爐入爐焦比從600千克/噸左右降低到397千克/噸:轉爐鋼鐵料從1184千克/噸降低到1085千克/噸:軋鋼綜合成材率從74.8%提高到95%以上;噸鋼綜合能耗從2.52噸標准煤降低到632千克標准烷噸鋼耗新水從2000年的25噸以上降低到5.3噸;鋼鐵職工實物勞動生產率從33噸/年·人提高到370噸/年·人。

(六)鋼鐵工業的經營規模和經濟效益明顯提高

1978年鋼鐵行業利潤只有34億元,此後雖有增長但最好的年份也沒有超過300億元;1997~1999年受亞洲金融危機和國內市場不景氣的影響,全行業利潤很少;進入新世紀後經營規模迅速擴大,經濟效益明顯改善。2007年與2001年相比,大中型企業的主營業務收入從3793億元提高到20700億元,增長4.5倍;實現利潤從163.8億元提高到1599.6億元,增長8.8倍:銷售收入利潤率從4.32%提高到7.73%。

目前中國鋼鐵行業正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的總體要求,努力統籌國內外兩個市場,堅持以控制總量、淘汰落後、企業重組、技術改造、優化布局為重點,積極推動鋼鐵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進一步增強企業素質和國際競爭力,加快推動鋼鐵產業由大到強的轉變,為早日實現鋼鐵強國的夢想而拚搏努力。

Ⅳ 我國古代的鐵器冶煉技術發展史

古代的煉鐵方法是塊煉鐵,即在較低的冶煉溫度下,將鐵礦石固態還原獲得海綿鐵,再經鍛打成的鐵塊。冶煉塊煉鐵,一般採用地爐、平地築爐和豎爐3種。我國塊煉鐵始於春秋時代,在掌握塊煉鐵技術的不久,就煉出了含碳2%以上的液態生鐵,並用以鑄成工具。戰國初期,我國已掌握了脫碳、熱處理技術方法,發明了韌性鑄鐵。戰國後期,又發明了可重復使用的「鐵范」(用鐵製成的鑄造金屬器物的空腹器)。西漢時期,出現坩堝煉鐵法。同時,煉鐵豎爐規模進一步擴大。1975年,在鄭州附近古滎鎮發現和發掘出漢代冶鐵遺址,場址面積達12萬m2,發掘出兩座並列的高爐爐基,高爐容積約50m3。西漢時期還發明了「炒鋼法」,即利用生鐵「炒」成熟鐵或鋼的新工藝,產品稱為炒鋼。同時,還興起「百煉鋼」技術。東漢(公元25~220年),光武帝時,發明了水力鼓風爐,即「水排」。我國古代水排的發明,大約比歐洲早1100多年。漢代以後,發明了灌鋼方法。《北齊書·綦母懷文傳》稱為「宿鋼」,後世稱為灌鋼,又稱為團鋼。這是中國古代煉鋼技術的又一重大成就。據〈中華網路要覽〉記載:中國是最早用煤煉鐵的國家,漢代時已經試用,宋、元時期已普及。到明代(公元1368~1644年)已能用焦炭冶煉生鐵。在公元14~15世紀之際,鐵的產量曾超過2000萬斤,摺合約為1.2萬t。西方最先開始工業革命的英國,約晚兩個世紀,才達到這個水平。

總的來看,中國古代鋼鐵發展的特點與其他各國不同。世界上長期採用固態還原的塊煉鐵和固體滲碳鋼,而中國鑄鐵和生鐵煉鋼一直是主要方法。由於鑄鐵和生鐵煉鋼法的發明與發展,中國的冶金技術在明代中葉以前一直居世界先進水平。

19世紀下半葉清政府發展近代軍事工業,製造槍炮、戰艦,大量輸入西方國家生產的鋼鐵。1867年進口鋼約8250t,1885年約9萬t,1891年增加到170萬擔(約13萬t)。進口鋼逐漸佔領了中國的市場,使傳統的冶鐵業難以維持生產,而國內鋼鐵消耗量又不斷增加。因此近代鋼鐵工業的興起就成為時代的需要。

1871年(清同治十三年),直隸總督李鴻章、船政大臣沈葆楨請開煤鐵,以濟軍需,上允其請,命於直隸磁州、福建、台灣試辦。1875年,直隸磁州煤鐵礦向英國訂購熔鐵機器,因運道艱遠未能成交。此事表明,當時已開始注重舉辦新式鋼鐵事業。1886年,貴州巡撫潘蔚創辦青

Ⅳ 跪求美國鋼鐵業發展歷史。現狀。以及未來的發展前景。。。

美國鋼鐵業的現狀堪憂

美國鋼鐵業的困境一年比一年嚴重。僅過去4年,就有28家美國鋼鐵企業向政府申請破產,佔美國鋼鐵業的多一半,因此而失業的鋼鐵工人總數高達7萬,如果政府不採取新措施,還將有數萬鋼鐵工人很快就會失去飯碗。

鋼材價格下跌正在使世界鋼鐵行業走向前所未有的危機,估計受打擊最大的將是美國鋼鐵業。過去5年美國國內的鋼材價格下跌了40%,目前已經跌到20年來最低,即使在熱軋鋼材價格最近上升了15%的情況下,每噸熱軋鋼的價格也只達到210美元上下。然而,美國成品鋼的平均成本遠高於這個價格。根據權威性研究機構布魯金斯學會的專家計算,舊式鋼廠生產的每噸鋼材成本為481美元,新型的小鋼廠生產成本也高達376美元一噸。

鋼材價格長期低迷不振,重要原因之一是國際鋼材生產能力嚴重過剩。美國政府估算,目前國際鋼材的生產總能力已經達到每年10億噸,而世界鋼材的實際需求量只有8億噸,過剩比例高達1/5。供求關系嚴重失衡是鋼鐵業困境的一大原因。

美國的鋼材生產開工率長期以來一直徘徊在65%上下,特別是去年全年,從來沒有接近過最起碼的盈利線83%的開工率。與此同時,美國鋼鐵行業對美國鋼材的市場佔有率連年下降,尤其是1999年和2000年。去年的進口比例下降,也主要是因為美國經濟衰退所至。

美國鋼鐵業的困境還在於非生產性負擔太重。據粗略統計,美國鋼鐵業目前的雇員總數在15萬人上下,但卻負擔著60萬退休人員的退休和醫療費用,差不多等於一個工人負擔4個退休人員,還不算無法准確統計的家屬負擔。

美國大型鋼鐵企業的領導人普遍認為,美國鋼鐵業面臨的最大威脅是來自於國外的挑戰。面對歐洲、日本、韓國等鋼鐵生產水平先進國家的競爭,負擔沉重的美國傳統鋼鐵企業根本沒有競爭力。面對巴西、俄羅斯等鋼鐵出口新秀,美國更缺乏成本上的競爭優勢。來自於國外的壓力和國內小鋼鐵企業的競爭,迫使美國傳統鋼鐵企業接二連三倒閉,工人大量失業,行業前景十分暗淡。

原因
很簡單,就是鋼鐵業在美國是傳統行業,傳統行業的特點就是產值沒有新興的工業產值高,所以在競爭中就處於劣勢。所以美國的產業是向高產值高科技的方向發展。不過鋼鐵行業在發展中國家就不是劣勢行業了,因為發展中國家的勞動力價格低,所以生產成本也低,而且發展中國家處於經濟建設期,對鋼鐵行業需求量大。所以最好的做法就是把美國等發達國家的鋼鐵產業轉移到發展中國家。一來,美國可向產值更高的產業發展,二來,發展中國家也需要美國的技術和資金。這是雙贏的做法。
另外再說說其他的。
面對一系列的不利因素,美國鋼材生產業應該朝什麼方向發展,最近在美國政府內外展開了激烈的辯論。

以美國鋼鐵業內的龍頭老大美國鋼鐵公司為首的多家傳統鋼鐵企業,近日來對美國國會和布希政府進行密集的院外活動,並向政府遞交了書面建議,要求政府採取多方面的措施,拯救美國鋼鐵行業。措施之一是要美國政府拿出120億美元,把鋼鐵業內的退休人員福利開支接過去,這些鋼鐵企業的說辭是,政府拿120億美元拯救美國鋼鐵業,總比鋼鐵業破產讓6萬鋼鐵工人和他們的家人流落街頭要好得多;措施之二是要美國政府的反壟斷法對鋼鐵業網開一面,使美國鋼鐵大企業實行聯合,以規模效益和歐洲、日本競爭;措施之三是政府對16種鋼材提高20%至40%的進口稅收,並同時收緊進口配額,以保護美國國內的鋼材市場。

然而,在美國國內與鋼鐵業保護主義派別唱對台戲的大有人在。華爾街日報發表評論文章指出:「數十年來,美國政府一直通過進口配額等類似的措施保護鋼鐵業,其結果卻是鋼鐵業的病態越來越重。」

更有分析家指出,美國鋼鐵業的問題主要出在那些大型傳統鋼鐵企業自身。從上世紀70年代後期開始,美國的國內鋼材產量一直維持在一億噸上下,然而,大型傳統鋼鐵公司在其中占的比例,卻從原來的90%,下降到今天的50%,而競爭力強的小鋼鐵公司的產量已經上升到總產量的50%。目前,大鋼鐵公司每噸鋼材的勞動成本在135美元左右,而小鋼鐵企業的只有45美元左右。大鋼鐵企業為退休人員負擔的醫療保險費用如平均到自己生產的每噸鋼材中,要高達26.40美元,而小企業只有27美分。從各方面看,大鋼鐵企業根本就不是小企業的競爭對手。
基於大鋼鐵企業的競爭劣勢,許多經濟學家認為讓已經沒有競爭力的傳統鋼鐵企業自然破產,對美國整體經濟發展更有好處,美國經濟的力量所在,正是其對新形勢的適應性,舊的企業無法適應經濟發展的新形勢,越早被淘汰越好,即使這一淘汰過程是殘酷的。其它行業的人士還提出,政府沒理由偏袒鋼鐵業,此次美國經濟衰退中多少信息公司倒閉,政府並沒有採取措施挽救這些泡沫公司,現在如果採取特殊政策挽救鋼鐵公司,以後其它行業出現類似情況怎麼辦?

所以經濟學家的提法是合理的,對美國有利,對其他國家也有利。不過美國鋼鐵利益集團的影響力很強,所以現實很難做到這一點。

不知道我這樣解說你聽得明白不?
如果有問題再提出

相對於全球其他國家,美國鋼鐵行業的競爭能力當然下降了,因為美國的工資比發展中國家的工資高嘛,那麼生產成本也會增加,這削弱了他的競爭能力。所以美國應該生產產值更高的產品,這才是美國的優勢。

舉個例子,一個國家的資源是有限的,假如美國的資源只可以生產100噸鋼鐵,或者1000台電腦。鋼鐵是500美元一頓,電腦是600美元一台,那麼兩者生產總值之比就是5000:60000,你是說美國會生產什麼?當然是電腦
另外,發展中國家的資源只可以5000件衣服,或者生產80噸鋼鐵,衣服是5美元一件,鋼鐵是500美元一頓,那麼兩者生產總值之比25000:40000,你是說他們會生產什麼?當然是鋼鐵
也就是說美國生產電腦有優勢,發展中國家生產鋼鐵有優勢。

Ⅵ 世界鋼鐵先進技術發展的幾個問題講述.ppt

《鋼來鐵是這樣煉成的》 教學源目標: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使學生樹立磨礪堅強意志的信念,願意在艱苦的環境中磨礪堅強的意志。能力目標:使學生能夠分析自己的意志品質,運用培養意志品質的方法,初步培養自己的良好意志。知識目標:知道如何磨礪堅強的意志。教學重點:知道如何磨礪堅強的意志。

Ⅶ 鋼鐵發展的歷史

鐵是古代就已知的金屬之一。鐵礦石是地殼主要組成成分之一,鐵在自然界中分布極為廣泛,但人類發現和利用鐵卻比黃金和銅要遲。首先是由於天然的單質狀態的鐵在地球上非常稀少,而且它容易氧化生銹,加上它的熔點(1812K)又比銅(1356K)高得多,就使得它比銅難於熔煉。人類最早發現的鐵是從天空落下來的隕石,隕石中含鐵的百分比很高,是鐵和鎳、鈷等金屬的混合物,在融化鐵礦石的方法尚未問世,人類不可能大量獲得生鐵的時候,鐵一直被視為一種帶有神秘性的最珍貴的金屬。

中國是發現和掌握煉鐵技術最早的國家。1973年在中國河北省出土了一件商代鐵刃青銅鉞,經科學鑒定,證明該鐵刃是用隕鐵鍛成的,表明中國認識鐵的歷史已經超過3300年:已經熟悉了鐵的鍛造性能、識別了鐵與青銅在性質上的差別,掌握了把鐵鑄在銅兵器的刃部以加強銅的堅韌性的特殊工藝。隨著青銅熔煉技術的成熟,逐漸為鐵的冶煉技術的發展創造了條件。以往的出土資料證明,中國最早人工冶煉的鐵是在春秋戰國之交的時期出現的。江蘇六合縣春秋墓出土的鐵條、鐵丸和河南洛陽戰國早期灰坑出土的鐵錛,均能確定是迄今為止中國最早的生鐵工具。2004年6月,文物專家們對新發現的西藏堆龍德慶縣嘎沖村遺址進行調查勘探時,首次在這個距今約為3000年至3400年的遺址中發現了藏族先民早期冶煉的鐵塊,標志著這一時期的藏族先民便已從青銅器時代逐步邁入鐵器時代。經實地勘探,考古專家不僅在遺址地層斷面周圍發現了金屬冶煉時使用的陶制器具,殘鐵塊、鐵渣子、獸骨、木炭、灰燼、房屋遺址等遺物,同時還發現了各種原始陶片、打制石器,是西藏首次發現的金石器並用時代文化遺址。此前在西藏曲貢遺址出土的銅器,標志著藏族先民大約在距今4000年前後便跨入了青銅器時代,而嘎沖遺址發現的鐵塊,盡管可能是早期不太成熟的冶金技術產物,但卻是由青銅時代進入鐵器時代的重要物證。這一重要考古發現表明,中國進入鐵器時代的時間可能不晚於以往公認的世界上最早進入鐵器時代的赫梯王國(大約在公元前1400年左右)。

生鐵冶煉技術的出現對封建社會的作用與蒸汽機對資本主義社會的作用可以媲美。

鐵的發現和大規模使用,是人類發展史上的一個光輝里程碑,它把人類從石器時代、銅器時代帶到了鐵器時代,推動了人類文明的發展。至今鐵仍然是現代化學工業的基礎,人類進步所必不可少的金屬材料。

在人類發明煉鐵之後不久,就學會了煉鋼。由於鋼較之最初的生鐵有更好的物理、化學、機械性能,所以很快就得到大量的應用。但是由於技術條件的限制,人們對鋼的應用一直受到鋼的產量的限制,直到十八世紀工業革命之後,鋼的應用才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

Ⅷ 當今世界特種鋼主要問題

從世界范圍來看,特鋼產業水平最高的國家是日本和德國,兩國在全球特殊鋼市場所佔的份額分別達到20%。
以不銹鋼棒材為例。今年上半年我國累計進口不銹鋼棒線材4.46萬噸,平均到岸價格為3991美元/噸;出口3.14萬噸,出口單價僅為2993美元/噸。同期,我國共進口不銹鋼板帶31萬噸,平均單價為3216美元/噸;出口36.98萬噸,平均單價僅為2336美元/噸。
再如合金鋼鍛材。上半年我國共進口3000噸,平均進口價格高達5000美元/噸;出口4.76萬噸,平均出口價格僅為1554美元/噸。
在鍋爐鋼管上,上半年我國共進口4.43萬噸,平均價格達到7697美元/噸,出口量為3.25萬噸,出口單價只有2215美元/噸。
綜合來看,上半年我國累計進口上述主要特鋼產品91萬噸,進口金額達到23.2億美元,平均進口價格為2549美元/噸。相比之下,上半年我國合金鋼棒線材和合金鋼板帶的平均出口價格只有648美元/噸和606美元/噸。
從某種意義上說,我國特鋼行業的話語權主要體現在對國際主要特鋼產品的定價權上。進口單價與出口單價的巨大「落差」充分證明,若要擺脫原材料受制於人的尷尬境地,我國特鋼產業必須延伸產業鏈,不斷向高端市場發起沖擊。
業內專家指出,特鋼深加工產品具有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是高端特鋼產品的發展趨勢之一。例如,特鋼板帶、特鋼棒線材、特鋼管材以及工模具鋼、高速鋼等都具備深加工的潛力。
質量穩定性亟待提高
2009年,我國累計生產特殊鋼3470萬噸,佔全國鋼產量的比例只有6.11%。相比之下,在世界范圍內,特殊鋼在一個國家鋼產量中所佔的比例平均為10%~15%,其中,OECD國家達到15%~20%,瑞典接近30%。
國家發改委產業協調司主持的《中國特鋼產業現代發展戰略研究》課題組認為,我國特殊鋼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可以概括為如下幾個方面:高品質特殊鋼比例低,結構不合理,部分高端產品不能滿足國內行業發展及重大工程需求。
通常來講,潔凈度、均勻度、組織細化度和尺寸精度等是特鋼的本質特徵,而質量穩定性是其品質高低的主要衡量標准。以高品質軸承鋼為例,其含氧量必須不大於10PPM,可靠性不小於99.99%。
正如中國工程院院士王一德所言,「十二五」期間,我國對高品質特鋼的需求將快速增長。為振興特鋼產業,必須牢牢把握住當前製造業升級的有利契機。

中國歷史上煉鋼技術發展

我國古代煉鋼技術至遲發明於春秋晚期。由先秦到西漢中晚期,主要制鋼工藝是塊鐵滲碳法;由漢代到明清,主要又是炒鋼法和灌鋼法,其次還有百煉鋼法和炒鐵滲碳法,漢魏南北朝時還有「鑄鐵脫碳鋼」,漢代還有坩堝煉鋼法。炒鋼工藝主要生產一般的可鍛鐵(包括鋼和熟鐵),灌鋼工藝主要生產含碳較高的刃鋼,百煉鋼是對普通炒鋼的再加工。「鑄鐵脫碳鋼」和炒鐵滲碳鋼工藝將在第五章介紹,這里主要討論其他五種。
一、煉鋼術的發明和塊鐵滲碳鋼之使用
今在考古發掘中所見我國最早的鋼制器物是1976年長沙楊家山出土的春秋晚期鋼劍,劍全長38.4厘米,身長30.6厘米。經分析,含碳量約與中碳鋼相當,組織均勻緻密。長沙鐵路東站建設工程文物發掘隊:《長沙新發現春秋晚期的鋼劍和鐵器》,《文物》1978年第10期。可知我國古代制鋼術至遲在春秋晚期便已發明。戰國中晚期後,煉鋼術在我國南北許多地方都迅速發展起來,並首先在南方的楚國達到較高水平。《史記And#8226;;范雎列傳》雲:秦昭王臨朝嘆息曰:「吾聞楚之鐵劍利而倡優拙。」《荀子And#8226;;議兵》亦雲:「宛鉅鐵釶,慘如蠭蠆。」「宛」治所在今南陽。「鉅」即鋼,「釶」即矛。《荀子And#8226;;議兵》楊倞注。此鋒利的「鐵劍」、「鐵矛」,顯然由鋼製成。中原的韓國也製作了許多鋒利兵器,《戰國策And#8226;;韓策一》說:「韓卒之劍戟,皆出於冥山、棠溪、墨陽、合伯(膊)、鄧師、宛馮、龍淵、太阿。皆陸斷馬牛,水擊鵠雁,當敵即斬。」這些鋒利的劍戟,後世學者一般都認為是鋼鐵所制。其中的冥山(今信縣境)、棠溪(西平縣境)、合伯(西平縣境)、馮池(滎陽縣境)《史記And#8226;;蘇秦列傳》引「徐廣曰:滎陽有馮池」。索隱:「宛人於馮池鑄劍故號宛馮」,「鄧國有工鑄劍,因名鄧師。」鄧國在今河南漯河市東南。、龍泉、太阿(均在西平縣境,今為舞陽鋼鐵廠管轄)等處都發現了古代冶鐵遺址。董文安:《韓國十大寶劍產地初考》,全國金屬學史學術討論會論文,1989年,舞陽。墨陽在今河南淅川縣。1965年,河北易縣燕下都第44號墓出土鋼鐵劍15枚、矛19枚、戟12枚等;人們分析了其中的6枚兵刃器,除1枚為塊煉鐵外,其餘5枚皆由鋼製成。北京鋼鐵學院壓力加工專業:《易縣燕下都44號墓葬鐵器金相考察初步報告》。《考古》1975年第4期,發掘報告見同刊同期《河北易縣燕下都44號墓發掘簡報》。說明當時北方的燕國制鋼術亦已發展起來。
人類早期冶煉的鋼一般都是在低溫還原冶煉後再經滲碳而成,整個過程約分兩步:第一步先由礦石煉取塊煉鐵,第二步再由塊煉鐵滲碳成鋼。此滲碳過程中要不斷地折疊鍛打,以幫助碳的擴散。這樣得到的鋼便叫塊鐵滲碳鋼。燕下都鋼劍等兵器就是由這種鋼製成的。如若控製得當,也有不經第二步,而一次還原冶煉成鋼的,這種鋼便叫塊煉鋼或自然鋼。這兩種鋼的強度和硬度均較塊煉鐵為高。其缺點是:(1)含碳量一般較低。(2)碳分布往往不夠均勻。(3)鋼中所含夾雜往往較多。(4)生產率較低。在中原文化區,這種制鋼工藝一直沿用到西漢中期,之後由於炒鋼的發明和發展而漸被取代。滿城漢墓出土的劉勝佩劍和錯金書刀等皆由塊鐵滲碳鋼製成,其夾雜已較燕下都鋼劍為少,組織亦較之均勻緻密。這種鋼主要用來製作刀劍等兵刃器,農業和手工業中使用甚少。
二、炒鋼及其工藝操作
炒鋼工藝是一種半液態冶煉。它以生鐵為原料,把生鐵加熱到液態半液態後,利用鼓風中的氧使生鐵脫碳到鋼和熟鐵的成分范圍。冶煉過程中要不斷地炒動金屬。古謂之「擣剛」,本世紀五十年代以前,習謂之炒鐵、炒「熟鐵」。
(一)炒鋼的發明和發展
我國古代炒鋼技術約發明於西漢中晚期,今見較早的遺物有:鞏縣鐵生溝、南陽瓦房庄、新安孤燈村等冶鑄鐵遺址出土的漢代炒鋼爐,以及鐵生溝出土的鐵塊、殘鐵鋤、鐵臿等14件炒煉產品。鐵生溝炒鋼爐系向地下挖出的缶形小坑,內塗耐火泥,長0.37米,寬0.28米,殘高0.15米,爐壁已被燒成黑色,內中殘存一鐵塊。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隊:《鞏縣鐵生溝》,文物出版社1962年版,趙青雲等:《鞏縣鐵生溝漢代冶鑄遺址再探討》,《考古學報》1985年第2期。我國古代關於炒鋼的記載始見於東漢中晚期。《太平經》卷七十二雲:「今軍師兵,不祥之器也……有急乃後使工師擊治石,求其中鐵,燒冶之,使成水,乃後使良工萬鍛之,乃成莫邪耶?」此「莫邪」指鋒利兵器。「燒冶之」等三句所指即是炒煉及其制器的全過程。《太平經》系道家著作,基本上保持了東漢中晚期的原貌。
炒鋼的發明,迅速地改變了我國社會可鍛鐵的使用情況。1952-1953年,洛陽燒溝發掘了225座西漢中期至東漢晚期墓葬,出土鋼鐵刀116枚、劍33枚、矛5枚、斧4枚;而在青銅兵器刃器中,只有銅刀7枚(儀仗器),矛1枚,無劍。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洛陽燒溝漢墓》,科學出版社1959年版。1957-1958年,洛陽西郊發掘217座同一時期的漢墓,出土鋼鐵刀52枚,劍58枚,戟1枚,斧1枚;青銅兵刃器只有刀1枚。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洛陽發掘隊:《洛陽西郊漢墓發掘報告》,《考古學報》1963年第2期。西漢中期以後,除了弩機和鏃仍然較多地使用青銅外,其他兵器刃器已多用鋼鐵製作,其原料顯然是炒鋼。這樣,鋼鐵器物便在農業、手工業、軍事三方面完全取代了青銅和木石的主導地位。
炒鋼工藝在我國由漢代一直沿用到明清。有關記載在唐《夏侯陽算經》、宋蘇頌《圖經本草》、明唐順之《武編前編》、趙常吉《神器譜》、朱國楨《涌幢小品》、清屈大均《廣東新語》等書中都可看到。《廣東新語》卷一五「貨語And#8226;;鐵」條說:「其炒鐵則以生鐵團之入爐,火燒透紅乃出而置砧上,一人鉗之,二三人錘之,旁十餘童子扇之,童子必唱歌不輟,然後可煉熟而為鑊也。」1920年出版的耿步蟾《山西礦務志略》卷五說:「將煉出之生鐵加煤末燒之,使化為鐵汁,冷後復置於炒鐵爐內炒之,即成熟鐵。」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湖南攸縣等地仍用此法生產。
炒鋼工藝的優點是:(1)用作原料的生鐵易於獲得,就擴大了原料來源。(2)冶煉在半液態下進行,脫碳反映較為迅速,生產率較高。(3)成分范圍較寬。據分析,鐵生溝所出一件炒鋼料含碳1.288%、硅0.231%、錳0.017%、磷0.024%、硫0.022%,與過共析高碳鋼相當;另一件成分為:碳0.048%、硅2.35%、錳微量、磷0.154%、硫0.012%,與今之熟鐵相當。李眾:《中國封建社會前期鋼鐵冶煉技術發展的探討》,《考古學報》1975年第2期。今世學者常把先煉生鐵,後再由生鐵煉鋼的工藝叫兩步冶煉,那麼炒鋼的出現便是兩步冶煉的某點,在世界冶金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在歐洲,與炒鋼相類似的工藝大約在十六、十七世紀才出現,整個中世紀佔主導地位的是自然鋼法和塊鐵滲碳法。因此其可鍛鐵供應長時期不夠充分,這對社會的進步自然是有影響的。
炒鋼法是我國古代可鍛鐵生產的基本工藝,其主要用途有三:(1)製作一般鍛件。由漢到明清,我國一般鍛件,包括生產工具、生活用具和兵刃器中的鍛件大約都是炒鋼及其再加工的產品製成的。(2)用作百煉鋼的原料。(3)用作灌鋼的原料。
(二)炒鋼的工藝操作
我國炒鋼主要有三種不同的工藝類型:
(1)單室式炒煉。基本特點是金屬熔煉與燃料燃燒同在一個爐膛中進行。此法發明較早,沿用時間較長,前述鞏縣鐵生溝、南陽瓦房庄、新安孤燈村漢代炒煉法皆屬此類。本世紀五十年代,河南、山西等地都曾流行過一種「地爐」,築爐於地面以下,狀如缶形或直筒形,爐口與地面平直。冶煉時先放木炭(煤炭),後放生鐵,生鐵需擊碎,上面再蓋以煤末。之後再點火、送風、封閉爐口。生鐵接近熔化時,啟開爐口,用鐵棍或木棍不斷地攪動金屬。隨著炒煉之進行,碳分不斷降低,金屬熔點升高,便粘結成一個海綿狀固體塊,之後夾出錘擊,排除夾雜,並賦予一定形狀,便是炒煉產品。南方一些省分又流行過一種「台爐」,築爐於專門的爐台上,並有一個較大的加熱兼炒煉空間。溫州地區的炒爐以磚砌成,狀如雞籠,爐底接近地平面,炒煉室是一個不規則的長方形空間,爐子正面設一爐口,在此進料、操作、出鋼,並由此逸出廢氣;鼓風從爐底進入,並正對爐底正中;操作法與地爐大同小異。湖南攸縣也有類似的爐子溫州炒煉工藝系1977年調查,攸縣炒鋼系1980年調查,當年皆在生產。單室式炒煉的優點是設備簡單,缺點是因金屬與燃料直接接觸,所含有害夾雜往往較多。
(2)雙室式炒煉,或叫反射爐(倒焰爐)炒煉。基本特點是燃料燃燒與金屬熔煉各佔一個獨立的空間。燃料燃燒產生的高溫火焰流越過火牆(火道)進入熔煉室,並加熱金屬,之後從爐門或專門設置的煙囪排出。因其金屬不與燃料直接接觸,就減少了有害雜質磷、硫進入其中的可能性。這種煉鋼法的發明時間待考。1935年出版的《中國實業志(湖南省)》第七編說:「湘省邵陽、武岡、新寧、湘潭縣之土法煉鋼,由來已久。邵陽原名寶慶,所產之鋼,稱曰『寶慶大條鋼』。邵陽附近之武岡、新寧出品,均集中於邵陽,業中人亦以『寶慶大條鋼』名之。前清初葉,寶慶大條鋼,極負盛名,而產之多,首推邵陽南鄉。」因寶慶大條鋼系倒焰爐所煉,由這段記載看,反射爐發明年代應在清代初葉以前。今在考古發掘中所見最早的倒焰窯是南京眼香廟發現的明洪武初年所建一排六座琉璃窯。南京博物院:《明代南京聚寶山琉璃窯》,《文物》1960年第2期。1958年,這種倒焰爐煉鋼在我國南北許多地方都使用過。河南魯山的爐子較為簡單,兩室左右相近,皆築於地面以下,鼓風從燃燒室下部進入,後從炒煉室頂部進入炒煉室。西安的爐子又另是一個樣,炒煉室築於地面以下,燃燒室築於地面以上,兩室上下疊加,燃燒室底部正對炒煉室中心,風從燃燒室上部鼓入,再經由燃燒室底部火口直射到炒煉室中。燃燒室頂口用蓋板封閉。科技衛生出版社編:《土法低溫煉鋼》第六編《最簡單的反射爐煉鋼》,1958年版。
(3)串聯式炒煉。有關記載唯見於明代宋應星《天工開物》卷一四「鐵」條:「若造熟鐵,則生鐵流出時,相連數尺內,低下數寸,築一方塘,短牆抵之。其鐵流入塘內,數人執持柳木棍排立牆上。先以污潮泥曬干。舂篩細羅如面,一人疾手撒And#63083;;,眾人柳棍疾攪,即時炒成熟鐵。其柳棍每炒一次燒折二三寸,再用則又更之。炒過稍冷之時,或有就塘內斬劃成方塊者,或有提出揮椎打圓後貨者。若瀏陽諸冶,不知出此也。」(圖2-3)此「污潮泥」很可能是造渣熔劑。這里談到了串聯式炒煉的全過程。此法的優點是生鐵出爐後直接流入方塘炒煉,省去了生鐵再加熱的工序,從而節省了工時,降低了成本。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古代「熟鐵」一詞,宋應星在上述引文中曾兩次提及,在其他古代文獻中也經常看到,其含義與現代熟鐵是不同的。古人沒有含碳量的概念,區別生鐵、鋼、熟鐵的主要依據是它的使用性能,硬且脆者為「生」,可鍛者為「熟」,其性剛強者為鋼。因炒煉過程是在半液態下進行的,渣鐵分離較難,產品所含夾雜往往較多,即使含碳量較高,但其性不剛,也只能稱作「熟鐵」。元人偽撰《格物粗談》卷下「偶記」條雲:「地溲油又如泥,色黃金,氣腥烈,柔鐵燒赤投之二三次,剛可切玉。」此「柔鐵」即「熟鐵」。蘇恭《唐本草》雲:「柔鐵也,即熟鐵。」這是以材料性能來區分鋼和「熟鐵」的。蘇頌《圖經本草》雲:「初煉去礦,用以鑄瀉器物者為生鐵,再三銷拍,可以作鍱者為鑐鐵,亦謂之熟鐵。」蘇恭《唐本草》、蘇頌《圖經本草》皆引自《本草綱目》卷八「金石And#8226;;鐵」。這是以材料性能和冶煉工藝來區分鋼、鐵的。《天工開物》卷十四「鐵」條:「凡鐵分生熟,出爐未炒為生,既炒則熟。」這里單以冶煉工藝作為區分鋼、鐵的標准。有學者視古代「熟鐵」與現代熟鐵等同,把《天工開物》卷十四所載炒煉「熟鐵」的工

Ⅹ 樂從鋼鐵世界的發展歷史

說起樂從來鋼鐵世界的歷史,主要有三源個發展階段:第一階段是1980年代初到2001年的傳統零售階段;第二階段是指2001年至2005年的集約發展階段;第三階段是指2005年後的「鋼材+滑鼠」與聯網結合的鋼材電子商務階段。經過三十年的發展,樂從鋼鐵世界已成為國內現有規模最大的國家級鋼鐵專業市場。

閱讀全文

與世界特種鋼鐵技術發展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