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浦東歷史文化志論文

浦東歷史文化志論文

發布時間:2021-03-07 16:03:27

Ⅰ 請問如何研究浦東早期的歷史

浦東輝煌的現代,有目共睹,世人皆知。但浦東的歷史,特別是浦東的早期歷史,包括一些重大問題和基本問題,不少說不清、道不明。這與浦東在中國乃至世界的地位極不相稱。因此組織力量,進行系統研究,很有必要。這也是我今天選擇這個題目的原因。
茅盾在《關於歷史和歷史劇》一書中曾說:「我實在淺陋,想不出今天我們來研究吳越當時的歷史生活,除了勘核前人的文字記載,還有什麼其它辦法。」有關上海(包括浦東)早期歷史的資料很少,所以對其研究極其困難,正因如此,至今少有人涉足,留下很多謎團。倒是研究上海近代百年歷史,成為熱門顯學,且成績斐然。
但歷史是承前啟後、無法中斷的。我們不能因此而放棄研究。特別上海已躋身為一個國際大都市,連自己的「身世」都搞不清楚,不免令人恥笑。作為浦東的文史工作者,把浦東早期歷史搞清楚,應該責無旁貸。本人在此拋磚引玉,提出一些問題,希望大家都來研究。
一、關於浦東的成陸
這是一個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問題。但現在就眾說紛紜。眾所周知,浦東是個沖積平原,總體而言由西向東逐漸成陸。而幾條海塘正是展示浦東成陸的最好「年輪」,所以搞清它們的修築年代十分重要。但唐代開元捍海塘和下沙捍海塘的位置,至今不清楚;老護塘到底是北宋皇祐年間修築的,還是南宋乾道年修築的?《上海通志》說是前者,可南匯博物館和《浦東大型歷史人文展》卻說是後者。對此應該探討,有個定論。
二、關於浦東名稱的來歷
這也是一個最基本的問題。現在大家都說:「因在黃浦江之東,故名浦東」。站在今天的角度看,此話百分之百正確——因為「事實」擺在眼前。但站在歷史的角度看,此話百分之百不正確——因為那時還沒有「黃浦江」。
「浦東」一名,最早出現在上海地區現存最早的志書《雲間志》里,此書編著於南宋至今已有八百多年。書中稱,華亭有五大鹽場,其中之一為「浦東鹽場」。但是它的區域范圍,只是鹽場一個「點」;它的位置在上海最西南角的金山衛城附近(據明正德《金山縣志》地圖),似乎與今天的浦東也「不搭界」。
南宋范大成《吳郡志》所列吳淞江上游南岸有大浦二十七條,下游南岸有大浦十八條(小浦肯定更多),從理論上講,每條大小「浦」的東面,都可以叫「浦東」。所以筆者認為,「浦東鹽場」之「浦東」,與我們今日所稱之「浦東」,沒有淵源關系,不能作為現在「浦東」名稱的鼻祖(它們只是巧合而已,就像川沙南面也有高橋地名一樣)。
顧炳權先生就認為:浦東是指上海浦以東地區(顧炳權《上海風俗古跡考》「浦東」:「『浦東』這一名稱的出現,早於明初黃浦江水系形成以前,所指的是『上海浦』以東地區」)。
再說浦東之名早已有之,而「黃浦江」這三個字的稱謂,鴉片戰爭後才始見,只有一百多年歷史——先有「子」、後有「父」?說不通啊。今天的事實,並不代表歷史的事實。所謂「因在黃浦江之東,故名浦東」,只是後人根據後來的地理狀況,主觀臆想出來的。那麼,浦東名稱到底是怎麼來的呢?有待大家探索。
三、關於浦東歷史的起點
到底是「千年浦東」、還是「百年浦東」?這也是一個最重要、最基本的問題。1990年版《川沙縣志》還有「古代的川沙是戌卒屯墾的海疆,唐天寶十年(751)屬華亭縣;到了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歸屬於上海縣;清雍正三年(1725)後分隸南匯和上海兩縣;嘉慶十五年(1810)開始由上海、南匯兩縣劃出,設川沙撫民廳」等記載,可以說是「千年浦東」。
但《浦東大型歷史人文展》以及南匯博物館的建置沿革,卻是從雍正三年(1725年)南匯建縣才開始的,給人的感覺是,浦東歷史不到三百年,一下變成了「百年浦東」。浦東單獨成為縣的建置比較晚,之前可不可以算浦東的歷史?南宋時期,華亭縣的長人鄉和高昌鄉(這兩個鄉的名稱和范圍,一直延用到清代晚期),覆蓋了高橋鎮以南、老護塘以西的整個浦東新區和上海老城廂。當時浦東與浦西的地位是一樣的(還沒有設置上海縣),難道它們都不能算作歷史?浦東歷史從何時起算,應該有個明確、統一的說法。
四、關於浦東早期的江河
古代的吳淞江是整個太湖流域最大的河流,它曾經穿越整個浦東大地,直瀉東海。由於年代久遠,史實湮滅,人們搞不清楚它的位置和出海口。浦東有關史書也沒有吳淞江條目。
1990年版《川沙縣志》中,關於南蹌鹽場的位置,其說法前後矛盾。其93頁「概述」說南蹌鹽場在淞南:「南宋建炎年間(1127—1130年),以吳淞江古道為界,淞南有南蹌鹽場,時為華亭縣高昌鄉濱海之地;淞北有清浦鹽場,時為崑山縣臨江鄉濱海之地。今屬川沙轄境」。其12頁「大事記」又說南蹌鹽場在淞北:「南宋乾、淳年間(1165—1189年),下沙鹽場北部和淞北的南蹌鹽場在今川沙境內」。
為什麼前後矛盾?其實質是吳淞江的位置搞不清楚:不知南蹌鹽場在其南面還是北面。近來關於吳淞江古道位置的討論更是熱鬧:有的說就是高橋界浜,有的說在高橋南面二十多公里。孰是孰非,有待探討。
唐開元二十四年(736年)張守節著《史記正義》就有:吳淞江「至南蹌浦口入海」。南蹌浦口是浦東地區見之文獻的最早地名。
南蹌口是吳淞江的出海口,對此大家普遍認同。但對南蹌口的位置,人們則眾說紛紜。(一)慶寧寺說。如《浦東老地名·慶寧寺》。(二)復興島說。如1998年《虹口區志》第一篇概述。(三)浦東中部地區說。如2004年第2期《上海地方誌》《青龍覓蹤》。(四)江灣說。如2006年第6期《上海地方誌》《上海的出海口》。(五)吳淞口說。如2001年《上海港志》航道工程。2008年《高橋鎮志》也從其說。(六)顧路說。如《上海歷史博物館館刊》第一輯《淞浦二江變遷及上海港的發展。(七)黃家灣說。如1990年《川沙縣志》。
以上種種關於南蹌口位置的描述,東西南北近者相距數里,遠者相距幾十里,根本無法統一。那麼,南蹌口到底在哪裡呢?也有待探索。
五、關於浦東早期的名人
原來都說沈都遠是宋室南渡時到高橋定居的,是高橋早期歷史的開發者,他的墓是宋墓,沈氏家祠是宋祠。實際根本經不起推敲,因為他是張瑄同時代人,而張瑄本是海盜,元代招安當官後,才把沈都遠接到高橋定居的。既然他是元代才到高橋定居的,自然與宋室南渡無關;他也不可能是高橋早期歷史的開發者,因為高橋南宋已有一寺五庵;他的墓和家祠也不是宋代的,因為不可能墓和家祠在先、人死在後。
總之,浦東早期歷史還有不少待解之謎,等待大家研究探索。

Ⅱ 上海的歷史

上海的歷史:

上海歷史悠久,系1986年國務院頒布的第二批38座歷史文化名城之一。上海西部在6000年前就已成陸。市區成陸約在10世紀前葉才全部形成。

春秋時期的上海,屬吳國,戰國時期的上海先屬越國,後屬楚國。楚考烈王以黃歇為相,封為春申君,上海是他封邑的一部分,上海的別稱「申」就源出於此。

上海的另一個別稱「滬」,源於「滬瀆」,古時,上海地區的漁民發明了一種竹編捕魚具「扈」,當時還沒有上海這個地名,這一帶被稱為「滬瀆」。

「上海」這一名稱的真正由來始於宋代,當時的上海,已開始成為我國的一個新興貿易港口,那時的上海地區有十八大浦,其中一條叫上海浦,在今外灘至十六鋪的黃浦江中,它的西岸有個上海鎮,這些便是「上海」這一名稱的由來。

元代的上海鎮已有很大的發展,並設立了市舶司。此後,上海鎮又升格為上海縣。明代的上海已成為中國最大的棉紡業中心,商業經濟日趨發達。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清政府在上海設立了海關。清乾隆、嘉慶年間,上海逐漸成為中國的貿易大港和漕糧運輸中心,被稱為「江海之通津,東南之都會」。

1843年,在鴉片戰爭後,上海被殖民主義者強迫開辟為通商口岸。1845年,英國首先在上海設立了租界。之後,美國在上海設立租界。

1849年,法國也在上海設立租界。1863年,英美租界合並為公共租界後,上海實際上被劃分為華界、公共租界、法租界三部分,自1843年以後100多年裡,上海成了外國殖民主義者在中國傾銷商品,搜刮原料、錢財的主要口岸,上海因此也有了「冒險家的樂園」之稱。

1925年1月奉軍進人上海,當時的北京政府將上海改為淞滬市。1927年7月7日,上海特別市宣告成立。1930年7月1日上海特別市改稱上海市。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租界收回。

1949年5月27日,上海獲得解放,經過上海歷屆政府與人民長期不懈的改造和建設,上海成為新中國的重要的工商業基地。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上海仍為中央直轄市。上海市劃分為20個市區和10個郊區。

(2)浦東歷史文化志論文擴展閱讀

上海,簡稱「滬」或「申」,是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地,中華人民共和國直轄市,國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滬杭甬大灣區核心城市,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科技創新中心,首批沿海開放城市。

上海地處長江入海口,是長江經濟帶的龍頭城市、G60科創走廊核心城市。隔東中國海與日本九州島相望,南瀕杭州灣,北、西與江蘇、浙江兩省相接。

上海市地處東經120°52′至122°12′,北緯30°40′至31°53′之間,面積6340平方公里,位於太平洋西岸,亞洲大陸東沿,中國南北海岸中心點,長江和黃浦江入海匯合處。北界長江,東瀕東海,南臨杭州灣,西接江蘇和浙江兩省。

上海境內缺乏金屬礦產資源,建築石料也很稀少,陸上的能源礦產同樣匱乏。70年代以來開始在近海尋找油氣資源,在多口鑽井中獲得工業原油和天然氣。

據初步估算,東海大陸架油氣資源儲量約有60億噸,是中國近海海域最大的含油氣盆地。附近的南黃海,經過調查和勘探,也發現油氣資源,估算有2.9億噸儲量。東海海水中化學資源豐富,在長江口淺海底下,還發現一些礦物異常區,有鋯石、鈦鐵砂、石榴石、金紅石等重要礦物。

上海市境內天然植被殘剩不多,絕大部分是人工栽培作物和林木。天然的木本植物群落,僅分布於大金山島和佘山等局部地區,天然草本植物群落分布在沙洲、灘地和港汊。栽培的農作物共有100多個種類,近萬個品種。蔬菜多達400多種,居全國之冠,瓜果和觀賞花卉品種也很多。

上海市地處長江入海口、太湖流域東緣。境內河道(湖泊)面積約500多平方公里,河面積率為9%~10%;上海市河道長度2萬余公里,河網密度平均每平方公里3公里~4公里。

上海市統計局統計公報顯示,2015年末上海市常住人口總數為2415.27萬人,相比2014年末減少10.41萬人。

統計顯示,2015年末上海市戶籍常住人口1433.62萬人,外來常住人口981.65萬人。相比2014年末,外來常住人口減少14.77萬人,同比降幅為1.5%。

Ⅲ 上海世博會營銷方法(論文)

成功營銷雜志對2010年大事件的營銷有一個詳細的闡述,其中就有寶馬和騰訊對世博的營銷。
博會作為世界經濟和科學技術界的奧林匹克盛會,是一項由主辦國政府組織或政府委託有關部門承辦的有較大影響和悠久歷史的全球性展覽會。主辦國可以把自己的產品和技術推向國際市場,發展國際貿易和技術合作,尋求更大發展;可以擴大國際交往,提高主辦國的國際地位和聲望;可以開闊眼界,學習別國的先進技術。拓展本國的創造途徑;可以帶動、促進城市建設和社會經濟的發展;可以借舉辦世博會的商業機會獲得較好的經濟效益。2010年世博會花落上海,將會助推上海各方面的發展,各種新的發展機遇便隨之步入,形成世博經濟重要的戰略機遇期。

一、歷史文化價值與上海世博會文化營銷

文化營銷是市場營銷理念發展到新階段,以消費者文化精神需求為導向的營銷觀念,以文化創造和文化滲透為手段的一種營銷方式,更是一種營銷理念。它的核心是文化價值交易。它的理念是以文化理念帶動文化營銷。文化營銷行為是通過文化滲透,以滿足消費者核心價值的產品和優美的藝術形式來滿足消費者對文化的深層需求的營銷理念與營銷過程。文化營銷作為新的營銷理念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它具體包括:歷史文化營銷、創新文化營銷和特色文化營銷。
上海在開埠以前,地位並不十分突出。她於宋代成鎮,元代設縣,明代築城,在中國燦若群星的名城古都中,有些黯色。不曾做過一國、一省甚至一府的政治中心,也沒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要沖險隘以成軍事重鎮。開埠以後,其地位重要到令人瞠目結舌、匪夷所思的地步。經濟方面,她是中國外貿中心,中國金融中心,中國工業中心。政治方面,因其特殊的地位,為各派政治力量所必爭。社會方面,她是典型的移民城市,人口85%來自中國各個地區,還有不少是來自世界各地的外僑,涉及近40個同家。文化方而,她是西方文化輸入的窗口,是中西文化交匯的前沿、融合的基地。

二、歷史文化價值在世博會中側重的方面

時間使一些事情發生,使另一些事情沒有發生,這就使這個和那個變得不一樣。歷史使一些事情開始,又使另一些事情結束,這種時間的參差,使一些東西稱為稀有。那些開始以後便永遠結束的東西就更有價值了。那些開始以後仍舊存在的東西,使首先開始的東西變得越來越值錢。因此,上海的歷史文化價值在世博會中可以側重為:歷史古跡與文物、革命史跡與文物、文化藝術、飲食風味、歷史建築等。
上海的歷史古跡有黃道婆墓,文廟,徐家匯天主堂,靜安寺,老城隍廟,豫園,魯迅故居,宋慶齡故居,中山故居,中共一大會址等。這些都可以作為當時上海某一方面的剪影,展現上海的獨特魅力。
上海是一座具有光榮革命傳統的城市,陳化成抗英斗爭,清咸豐三年(1853年)小刀會起義,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蔡元培和鄒容的反清統治活動、1921年中國共產黨誕生、1927年上海工人三次武裝起義等等,都發生在上海。
上海於1866年建成第一個現代劇場蘭心戲院。隨著西方物質文明的輸入,用電燈照明、自來水,乘電車、火車,上海居民的生活率先走人現代化。
上海飲食風味有代表性的飯店是:上海老飯店,老正興菜館。德興菜館,燕雲樓,杏花樓,梅龍鎮酒家,功德林蔬食處等。這些都是上海發展的某一方面的縮影,帶有歷史文化價值並足以讓人駐足品味。
外灘和南京路是上海最佳風情勝地,作為最佳景觀之一的和平飯店是其最理想的景觀勝地。和平飯店的歷史比南京路還要長,孫中山在這里發表過著名的演說;蔣介石、宋美齡在此舉行過訂婚典禮;卓別林(Chaplm)、蕭伯納(Bernarcshaw)等數百位世界名人曾在此人住。在情感的、藝術的、精神的價值日漸上升為人們的主流需求時,住在這里,可以依稀感受到他們的身影,感受到歷史的偉大、生活的繁華;讀到何為五光十色的十里洋場,生機盎然的上海灘。和平飯店只要打開塵封的歷史和故事,鋪展高貴與浪漫,就能夠將其轉換成產品和服務,並足以讓客人在情感和思想上印象深刻。和平飯店的景觀、文化和風情都是不可復制和再造的,並且這些文化資源在全世界都是獨有的。它是感受上海歷史最深刻,風景最浪漫,故事最動人,美食和房間最具情性的去處。這些頗具歷史文化價值的方面,將會在世博會中為上海經濟的發展帶來很大的無形效益。
世界博覽會這一大型活動日益煥發出新的光彩,並作為影響城市發展的「大事件」為舉辦者帶來了諸多機遇。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第41屆世博會將在上海舉辦。作為北京奧運之後中國的又一項大事,世博會的各項策劃准備工作一直是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 門票是世博會的第一道風景,也是最重要的一張名片,歷來各界世博會都十分重視門票的設計和營銷策略,世博會門票營銷策劃和宣傳工作的好壞,直接影響到上海世博會能否順利進行, 本文在介紹相關理論的基礎上,從分析國內外大型活動門票工作的經驗借鑒入手,以案例分析的形式分別對北京奧運會、愛知、薩拉戈薩、漢諾威三次世博會的門票工作進行了個案研究。通過分析搜集到的大量數據資料,對北京奧運會和這三屆世博會與上海世博會在門票營銷設計和推廣方面的異同進行了分別比較,從中得到一些啟示。文章圍繞營銷學經典的4P理論重點介紹了上海世博會門票的營銷管理工作,包括門票的產品策劃、價格體系、銷售渠道和推廣策略等。最後通過對世博會門票策劃工作的總結,揭示了其對我國大型活動門票運營的借鑒意義。

謝謝我吧,逗你玩那,有幫助嗎?

Ⅳ 浦東說書的歷史淵源

由於封建統治階級一直視浦東說書為粗俗,史志記載極少,文人亦鮮考據,起源回沿革少答有文字資料,但二十世紀初光緒年間的《圖畫日報》曾載有「說因果畫」,並題打油詩曰:「手敲小鈸說因果,口唱還將手勢做,多人環聽笑迷迷,只為鄉音說得真清楚。」可見浦東說書在當時已十分興盛。另外從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頤安主人所著石印本《滬江商業市景詞》中的記載,「茶寮每有說書人,海市蜃樓幻作真,一扇一甌聊佐講,偷閑爭聽味津津。」可見當時「說書」已經形成一定規模。據1936年版川沙志記載,清乾隆年間,高橋鎮就有浦東說書的書場了。

Ⅳ 浦東的過去與歷史

南北朝時梁大同元年(535年),隸屬於崑山縣信義郡。唐天寶十年(751年),立華亭縣後,為華亭和崑山縣東境的海濱之地。

南宋嘉定十年(1217年),析崑山東境立嘉定縣後,分屬華亭、嘉定2縣。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華亭縣東北部分立上海縣,分屬上海、嘉定2縣。

清雍正三年(1725年),上海縣析東南部立南匯縣,嘉定縣析東境地區立寶山縣,此時分屬上海、南匯和寶山3縣轄地。嘉慶十五年(1810年),由上海、南匯兩縣析設川沙撫民廳。

辛亥革命(1911年)時,改川沙廳為川沙縣,直隸江蘇省。民國十六年(1927年),成立上海特別市後,南起楊思北至高橋的沿黃浦江地區劃歸上海特別市。

1950年,南匯縣北部地區(29個鄉)劃入川沙縣,此時為上海三區(楊思、洋涇、高橋)2縣(川沙、上海)所管。1952年,從楊思、洋涇區劃出沿江一帶設東昌區。

1956年,楊思、洋涇、高橋3區合並成東郊區。1958年,東郊、東昌2區合並成立浦東縣;同年,上海、川沙2縣由江蘇省劃歸上海市,這時即為上海市的浦東、川沙、上海3縣之地。

1958年8月,浦東縣下設耀華、艾鎮、嚴橋、孔橋、涇南、二塘、海濱、凌橋、金橋、陸行、張橋、東溝、高東、高南15個鄉和高廟、塘橋、周家渡3個街道。浦東首次作為一個行政區劃得到確認。

南匯、浦東沿江區域行政變遷圖1961年,浦東縣撤銷建制,其農村地區劃歸川沙縣,並將沿黃浦江邊的高廟地區劃歸楊浦區。

1984年,再將沿黃浦江的塘橋、陸家嘴、洋涇一帶劃歸黃浦區,把周家渡至楊思等沿江地區劃歸南市區。此時,除沿江地區由上海市的南市、黃浦、楊浦3區管轄外。

其他地區仍隸屬川沙縣、上海縣(1992年上海縣與閔行區合並成立閔行區)。1990年,中共中央和國務院決策開發浦東。1992年10月11日,國務院批復設立上海市浦東新區。

撤銷川沙縣,浦東新區的行政區域包括原川沙縣,上海縣的三林鄉,黃浦區、南市區、楊浦區的浦東部分。1993年1月,浦東新區正式成立(黨工委和管委會)。

3月,楊浦區歇浦路街道、南市區浦東地區的周家渡、塘橋、南碼頭、上鋼新村4個街道及楊思鎮、原上海縣的三林鄉及黃浦區的浦東部分正式劃歸浦東新區。

2009年5月,國務院同意撤銷上海市南匯區,將其行政區域並入上海市浦東新區。政府駐花木街道世紀大道2001號。2018年5月,浦東新區大力支持農業領域創業創新。

以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基地和孫橋現代農業科技創新中心的依託,營造農業農村創業創新深厚氛圍,農業領域現有3個科技部「星創天地」,1個市級眾創空間。扶持5家農業企業在新三板上市。

(5)浦東歷史文化志論文擴展閱讀:

1990年4月18日,黨中央國務院宣布開發開放上海浦東。28年來,因改革開放而生、因改革開放而興的浦東,經濟社會持續快速發展,成為「中國改革開放的象徵」和「上海現代化建設的縮影」。

2005年6月21日,國務院批准浦東進行全國首個綜合配套改革試點。2013年9月29日,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掛牌成立,按照國務院批準的總體方案。

著力推進投資、貿易、金融、事中事後等領域的制度創新。自貿試驗區建設5年來,累計總結了100多項制度創新成果,分領域、分層次在全國進行了復制推廣。

新思想引領新時代,新目標開啟新征程。浦東將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按照高質量發展的要求,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

全力做好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等各項工作,努力把浦東建設成為上海服務、上海製造、上海購物、上海文化品牌的核心承載區,勇當新時代全國改革開放、創新發展的標桿。

東方明珠電視塔、上海科技館、東方藝術中心、浦東圖書館等標志性文化設施先後投入使用,豐富了浦東市民的文化生活。

成功復評全國文明城區,上圖東館、上博東館、世博文化公園等一批重大文化設施開工。設立新區宣傳文化發展基金和文化創意(影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

舉辦公共文化服務產品采購大會等重要活動。2017年浦東文化創意產業增加值達1056.03億元,增長19.9%。

Ⅵ 高分求中國歷史文化1000字論文

秦始皇在位之時,吞並六國,並發兵南征北討,史載「百越之地,盡皆俯首」,「北擴千里」「秦王掃六合」,按戰國地圖看,領土幾乎比戰國七雄控制范圍擴大了一倍。而且秦始皇「設置郡縣」,對征服後的土地注重統治和制度建設,不似其它同時代的征服者如馬其頓的亞力山大,或羅馬只重征服,不重製度建設;因此使統一的土地統治穩固,這才為中國現在的版圖奠定了基礎。後人認為,「功莫大過秦皇漢武」。意指秦始皇在武功方面,排在漢武帝之前,歷史上無出其右。至今,英語中對中國的稱呼China,也是從羅馬語Chin(秦)演變過來的,這在一個側面上表現了秦帝國的影響力。 秦國自商鞅變法以來重視以法治國,秦始皇繼承了這個傳統,十分推崇法家人物韓非,曾自嘆「若與其同游,則無恨矣」。對將領賞功罰罪,皆依法。秦始皇雖專制,認為「朕即天下」,但有秦一代,仍是依法治國。陳勝、吳廣起義,其理由也是「秦法嚴苛」,其罪當死,不得不反,乃是法逼民反。而並非如後世「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那般因嚴重腐敗,而官逼民反。後世儒家倡導人治,治國不依法,由君主一言而決,而至今日人治之風,馬屁之風猶在。 秦始皇首創驛站制度,並修驛道。為龐大帝國的政令通達以及由此而來的郡縣制皇權國家奠定了技術基礎。「修驛道,設郡縣」,這是中國能夠採用郡縣制這種先進制度,而非類似西方的分封制的一個必要條件。同時期的羅馬不能有效控制佔領區,只能設權利極大的總督(總督總攬一地的軍政大權,都是貴族,基層組織都依靠當地的原有組織),仍舊類似於分封制,這是羅馬帝國後來分裂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郡縣制是一種平民制度,其軍政首腦都由皇帝任命,依政績軍功可上可下,可平職調動,這就導致了職業官僚和職業軍人的出現。職業官僚和職業軍人都可以來自平民,郡縣官僚制有效的保證了平民(布衣)參政議政的權利(如李斯,蒙敖等等都是布衣,依軍功政績才出將入相),相比分封制這種貴族政治,無疑是一大歷史進步。現代國家的文官制度和軍隊制度就是起源於此。 秦始皇建立的秦帝國為之後近一千七百年的時間,中國在政治制度上先進於西方,從而比西方發達奠定了基礎。所謂「漢承秦制」,「自秦以來,其制未變」,「百代猶行秦法政」。兩千年的皇權時代的中國,在政治制度上基本上沿襲了秦朝的制度。 李白的詩《古風》:「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 桑弘羊的論著中肯定秦始皇統一中國的功績。 清代的章太炎在1913年撰寫的秦政記也贊揚秦始皇。 ·負面 因為秦始皇推行「以法治國」的法家學說,而其後中國歷代統治者都推行以仁愛,中庸為核心的儒家學說。因此,秦始皇常作為負面典型出現在各種散文、史籍中。如賈誼的《過秦論》等。 《史記·秦始皇本紀》秦王懷貪鄙之心,行自奮之智,不信功臣,不親士民,廢王道,立私權,禁文書而酷法,先詐力而後仁義,以暴虐為天下始。 賈誼《過秦論》:一夫作難而七廟墮,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何也?仁心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秦始皇被很多史學家看作是一個暴君,為了權力可以不擇手段。 萬里長城、秦馳道、靈渠、阿房宮及秦始皇陵等的規模均極為龐大,勞動舉國的人口興修,不少文獻均斥責在工程進行時造成不少人命死傷,但另一方面卻使各地的交通進一步發展,有助日後交通、經貿、以及各民族之融合。故此,一直成為史學家對於秦始皇功大還是過大的爭論點。 2、【毛澤東評秦始皇】 (1)秦始皇是個厚今薄古的專家 (2)一次,他對章士釗講:你們講共產黨等於秦始皇,不對,超過一百倍。 (3)孔孟是唯心主義,荀子是唯物主義,是儒家的左派。孔子代表奴隸主、貴族。荀子代表地主階級。又說:在中國歷史上,真正做了點事的是秦始皇,孔子只說空話。幾千年來,形式上是孔夫子,實際上是按秦始皇辦事。秦始皇用李斯,李斯是法家,是荀子的學生。 (4)孔夫子有些好處,但也不是很好的。我們應該講句公道話。秦始皇比孔子偉大的多。孔夫子是講空話的。秦始皇是第一個把中國統一起來的人物。不但政治上統一了中國,而且統一了中國的文字、中國各種制度,如度量衡,有些制度後來一直沿用下來。中國過去的封建君主還沒有第二個超過他的,可是被人罵了幾千年。 (5)勸君少罵秦始皇,焚坑事業要商量。祖龍魂死秦猶在,孔學名高實秕糠。百代都行秦政法,《十批》不是好文章。熟讀唐人《封建論》,莫從子厚返文王。歷代政治家有成就的,在封建社會前期的,都是法家。這些人主張法治,犯了法就殺頭,主張厚今薄古。儒家滿口仁義道德,一肚子男盜女娼,都是主張厚古薄今的。 (6)秦始皇是中國封建社會的第一個有名的皇帝,我也是秦始皇,林彪罵我是秦始皇,中國歷來分兩派,一派講秦始皇好,

Ⅶ 上海的歷史文脈

近代上海歷史文脈,最重要的有以下六個方面:
1.近代租界的典型
近代中國共有過26個租界,上海租界最具有典型意義,時間長、面積大、制度完備、人口多、影響大。西方人將租界作為自己的家園來經營,因此,所有他們覺得有必要引進的西方文化,都被陸續引進了。這里是西方不同風格建築的展示區,也是帝國主義冒險家的樂園,沙遜、哈同為其著者。這里還是流氓、大亨逞凶肆虐的地方,黃金榮、杜月笙、張嘯林最為著名。
2.現代化起步最早、程度最高
在整個中國,上海是市政近代化程度最高的城市,各種先進的市政設施,如煤氣燈、電燈、自來水的使用,不但遠比內地城市早,比其他通商口岸也早得多。
3.中國最大的移民城市
上海開埠時人口二十多萬,到1949年,已超過500萬。在1935年,上海已是世界第六大城市。上海人口80%以上來自全國各地。各地移民將中國不同區域飲食、戲曲等文化帶入上海,在上海建立了眾多同鄉組織,到1911年,上海已有此類會館、公所60多個。
4.多功能經濟中心
在19世紀中後期,上海就是中國的航運中心、外貿中心、金融重鎮,到20世紀30年代,發展為集航運、外貿、金融、工業、信息中心為一體的多功能經濟中心。
5.近代中國文化事業中心
上海是近代中國文化事業中心,新式教育、報紙、新型出版業、廣播、電影等,出現時間都比較早,而且數量多。近代上海也是全國文化人才最多最為密集的城市。日後在中國教育、新聞、出版、學術、藝術等方面有所造詣的知識分子,很多在上世紀初都在上海活動過。
6.政治活動大舞台
晚清時期,強學會、農學會、自立會、中國教育會、光復會、預備立憲公會、政聞社、同盟會中部總會;民國初年,成立或主要活動在上海的黨團至少56個,包括中國社會黨、中華民國聯合會、中華民國自由黨等。1919年,中國國民黨在上海正式成立。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之後,還有很多政治團體相繼成立或者活躍在上海,如 「中國國民黨改組同志會」 (國民黨改組派)、中國民主促進會(民進),等等。

Ⅷ 中國傳統文化概述論文3000字

儒家思想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內核,也是維護封建君主專制統治的理論基礎。儒家思想、君主專政制度構成了中國古代政治史的兩大主體內容。
1.儒家思想的形成與發展
(1)孔子是儒家學派創始人,他提出「仁」,具有古典人道主義的性質:主張「禮」,維護周禮這是孔子政治思想中的保守部分。儒家文化後來發展成為中國古代正統文化。
(2)孟子是戰國時期儒家的代表,他主張施行仁政,並提出「民貴君輕」思想;主張「政在得民」,反對苛政;主張給農民一定的土地,不侵犯農民勞動時間,寬刑薄稅。
(3)西漢的董仲舒以儒學為基礎,以陰陽五行為框架,兼采諸子百家,建立起新儒學。其核心是「天人感應」,「君權神授」。他的思想集中於《天人三策》和《春秋繁露》。
(4)魏晉之際出現的玄學用老莊思想解釋儒家的易經,這是為士族辯護的一種消極思想。《周易》、《老子》、《莊子》稱之為「三玄」。玄學主張君主無為、門閥專政,主要活動在洛陽。代表人物有何晏、王弼和竹林七賢。
(5)唐朝中期的儒學大師韓愈,從維護封建統治出發,用儒家的天命論和封建綱常來反對佛道的觀點。
(6)理學是以儒家思想為基礎,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新儒學,是宋代主要的哲學思想。朱熹是理學發展的集大成者,朱熹繼承了北宋哲學家程顥、程頤的思想,進一步完善和發展了客觀唯心主義的理學體系,後人稱之為程朱理學。其核心內容為:「理」是宇宙萬物的本源,是第一性的;「氣」是構成宇宙萬物的材料,是第二性的。把「天理」和「人慾」對立起來,認為人慾是一切罪惡的根源,因此他提出「存天理,滅人慾」。這實際上是為封建等級秩序辯護。
(7)明中葉的王陽明反對朱熹把心與理視為兩種事物的觀點,創立與朱熹相對立的主觀唯心主義理論——心學。理學由客觀唯心主義向主觀唯心主義演變,說明它已經走到極端。
2.進步的思想家對傳統儒學的批判
(1)元朝的鄧牧:自稱「三教外人」,著書大膽否定封建君主專制統治,其非君思想,對明
清進步思想家有一定影響。
(2)明朝:李贄是明後期「異端」進步思想家,他指責儒家經典並非「萬世之至論」,揭露道學的虛偽,反對歧視婦女和壓抑商人。他是我國反封建的思想先驅,他的思想在一定意義上反映了資本主義萌芽時代的要求,帶有民主性色彩。
(3)清初:①黃宗羲:在明亡後,隱居著述,對封建君主專制制度進行激烈的批判,提倡「法治」反對「人治」,反對重農抑商,他的思想震動了當時的學術界,對晚清民主思潮的興起也有一定的影響。②顧炎武:明末清初思想家,強調「經世致用」的實際學問。主張把學術研究與解決社會問題結合起來,力圖扭轉明末不切實際的學風。著《天下郡國利病書》,他提倡「實學」的目的在於批判理學,反對君主專制政治,顧炎武的學風對清代學者影響很大。③王夫之是一位傑出的唯物主義思想家,他認為「氣」是物質實體,「理」是客觀規律;提出「氣者,理之依也」和「天下惟器」的唯物主義觀點,朱熹的理學和王陽明的心學,給予批判,他還提出「靜即含動,動不舍靜」,否定理學家主靜的形而上學思想。他用發展觀點來看待歷史,認為歷史發展是有規律的,他提出在政治上要「趨時更新」。王夫之的思想閃爍著革新的光芒。
同步導學
中國古代對治國思想的選擇:史學界認為:自漢武帝至清末,中國統治階級選擇的治國模式是外儒內法而劑之以道。即以儒家文飾政治,以法家支持政治,以道家調劑政治。這種治國模式的形成,在秦漢以前經歷了較長時期的選擇和探索的過程。
在原始社會,生產力水平低下,社會生活原始粗放,民風淳樸,沒有私有觀念,人人平等相親,過著一種美好的無憂無慮的生活。在氏族公社和部落聯盟事務的管理上享有充分的民主,主要靠部落聯盟首領的智慧和美德來教化民眾,治理國家的思想處於萌芽狀態。在奴隸社會隨王位世襲製取代「禪讓制」,產生了階級和國家,統治者一方面制定了宗法等級制度以維護奴隸主階級的統治,一方面以武力作為統治的後盾。
春秋戰國時期,中國社會處於奴隸制崩潰封建制確立時期,歷史經歷著劃時代的變革,周王室衰微,諸侯坐大,維護奴隸主宗法等級制度的「周禮」遭到極大破壞,諸侯爭霸,社會處於動
盪之中。這時候代表各階級利益的知識分子異常活躍,成為一支重要的社會力量,他們紛紛登上歷史舞台,著書立說,提出解決社會現實問題的辦法,形成了諸子百家爭鳴的繁榮局面。其中影響最大的是儒家、法家、道家,他們各自為新興的地主階級設計了一套結束割據,實現統一的治國方案,為秦漢以後的封建社會治國思想的選擇奠定了基礎。
西漢建立之初,由於長期戰亂,生產遭到嚴重破壞,以致人口銳減,農民流亡,經濟凋弊,府庫空虛。鑒於這種形勢與秦之敗亡,漢初統治者便採取了「與民休息」的政治,緩和階級矛盾,發展生產力,以鞏固統治。一方面對人民採取「輕徭薄賦」、「獎勵耕織」以及緩刑等政策,以恢復生產,發展經濟,安定民心;另一方面在當時郡國並行的制度下,對地方諸侯王採取不過多干涉的政策,以鞏固封建統治。與這種形勢相適應,黃老思想也就得到廣泛流行,成為西漢前期起主導地位的治國思想。其核心是清靜無為,因循而治。實踐證明,完全適應了當時社會的需要,起到了促進生產恢復與發展的作用,並出現了著名的封建盛世「文景之治」。道家「無為而治」的治國之道對中國古代政治有一定的影響。每當大的政治動亂之後,統治階級為了穩定社會秩序,往往採用道家治國之策,與民休息,以蓄國力,以安民心,以固社稷根基。除漢初以外,唐、宋初年也有相似的做法。
西漢武帝在位時期封建國家強盛,這給封建統治穩定創立了前提。為維護大一統的局面,必須建立與之相適應的思想體系。董仲舒吸收了道家、法家等有利於君主統治的成分,對儒學進行了改造,增加了「君權神授」和大一統的思想,這在客觀上有利於封建中央集權的加強和國家的鞏固,也利於社會的穩定,從此儒家思想逐漸成為封建社會占統治地位的正統思想。縱觀兩千多年來儒家之所以能獨領風騷,一方面是因其思想內核即哲學上的天人觀念、倫理上以「仁」為核心的「三綱五常」、政治上的大一統主張,在根本上都有適應了封建專制統治需要的因素。另一方面是因為儒傢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能夠隨時代需要的變化而不斷改變面目。先秦儒家沒有為當時的統治者所接受甚至還遭到了秦始皇毀滅性的打擊,這是由先秦儒家初創時自身的理論缺陷導致的。先秦儒學的內容體系充滿著濃重的、溫柔淳樸的倫理親情色彩,顯得「迂遠而闊於事情」。例如,孔子的「仁學」,目的在於通過「正名」恢復「周禮」所代表的時代已一去不復返,
所以孔子的思想不會為新興地主勢力所青睞。孟子的「仁政」說,雖已轉到新興地主勢力的立場上,但其「仁政」說是建立在「民為貴」、「君為輕」的基礎上的,過分突出了小農利益,因而也不會得到統治者的贊賞。歷史發展到漢武帝時期,封建國家強盛,這給封建統治穩定創立了前提。為維護大一統的局面,必須建立與之相適應的思想體系,儒學隨之有了恢復生機的條件。
儒家提倡德政、禮治和人治,強調道德感化;法家提倡「一斷於法」,實行法治,強調暴力統治;道家提倡順乎自然,「無為而治」,三者具有很大的互補性。經過秦、西漢初年的治國實踐從正反兩個方面證明:在動盪年代,軍閥割據,難以用儒家路線實行全國大一統,而法家路線卻能收到這樣的效果;在動盪結束之初,人口凋弊,生產破壞,應該實行道家無為政治,與民休息,以恢復和發展生產;當國家穩定,走上正常運行軌道之後,不能再實行嚴刑峻法的暴力統治,而以儒家路線為宜。三者之間表現出了互相融合趨勢。到了漢武帝時期,董仲舒以儒家路線為基礎,以法家路線為輔助,兼采道家的合理思想,奠定了中國封建社會統治思想的基本格局。從此以後,以儒家倫理道德為中心,以法家的嚴刑峻法為輔助,以道家權術政治為手段的法國模式基本上符合中國古代的國情,成為歷代統治階級奉行不變的治國圭臬。
對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認識:西漢前期,封建統治者迫於經濟凋弊、民心思治的社會形勢,以退為進,奉行黃老之學為統治思想,試圖達到無為而治。但隨著歷史條件的變化,到漢武帝時期開始實行有為政治,統治思想也必然面臨新的抉擇。
漢興以來,除黃老之學外,儒家思想也一直比較活躍並有所發展,景武之際的董仲舒便是西漢儒學的代表人物。元光元年(前134年),董仲舒以賢良對策。他在《天人三策》中提出,思想統治,也應遵循「大一統」的「常經通誼」,而「今師異道,人異論,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統」,因此他建議,「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並進。」董仲舒從理論上闡明尊崇儒學的思想統治原則,受到漢武帝賞識。隨後武帝採取一系列措施,從而確立了儒學的統治思想地位。
建元五年(前136年),武帝設置儒學五經博士,同時罷免其他諸子博士,把儒學以外的百家之學排斥出官學,史稱「抑黜百家,表彰六經」。元朔五年(前124年),武帝下詔批董仲舒、公孫弘建議,在長安興辦太學,用儒家經書教育青年子弟,從此儒學成為官辦學校的主體內容。武帝改造選官制度,規定博士弟子成績優異者可任為郎官,吏有通一藝者可選拔擔任重要職務,還打破常規起用布衣儒生公孫弘為丞相。這樣隨著儒學地位的上升,封建政治與儒學密切結合起來,西漢皇帝詔令和廷議中多稱引儒家理論,司法過程中以《春秋》義例決獄。武帝時遵循儒家思想,舉行封禪、改正朔、修郊祀、定歷數等重大禮制活動,初步形成儒家政治的歷史傳統。
需要理解的是武帝這一政策與秦代有很大不同,官學獨尊後其它思想學派並未被禁止,所提倡的儒學本身也廣泛吸收了法家、陰陽家等各家學說,統一的思想帶有一定的綜合傾向,因而獲得了成功。儒家興學,把教育、考試與選官結合起來,是武帝的創造,在客觀上促成了重視知識、重視教育的社會風尚,儒家思想逐漸滲透到社會各方面,造成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範式。但從本質上看,這仍是一種封建專制主義文化政策。漢武帝運用皇權干預思想學術,抑制了民族思想的自由發展,禁錮了思想界的探索精神,違悖了思想統一於真理的規律,有明顯的消極作用。
如何正確對待包括儒家思想在內的中國傳統文化?對待中國古代傳統文化的態度問題,近代以來一直存在著兩種對立的思想傾向:一是國粹派,認為中國傳統文化一切都好,甚至對二十四孝也不加批判地完全肯定:一是西化派,把中國落後的一切根源歸之於文化傳統,主張完全拋棄中國的傳統文化而全盤西化。這兩種觀點都是錯誤的,我們對待傳統文化的科學態度和方法應該是古為今用,批判繼承。但是如何進行「古為今用,批判繼承」呢?我們認為:(1)對哪些在長期歷史實踐中形成的優秀價值原則,可以轉化為時代精神來繼承。例如《周易大傳》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剛健有為精神,《論語》中所提倡的捨生取義、見利思義、見危授命、「三軍可奪帥,匹夫不可奪志」的品質,以及「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的歷史使命感,《孟子》中提出的「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獨立人格以及「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的憂患意識,《春秋公羊傳》中強調的天下統一的思想等,都是很容易轉化為新的時代的。尤其是強調統一的思想傳統,更具有現實意義。(2)對有些內容可抽取其封建性的思想內核,提取其有用的精神因素,使之成為今天新文化建設有用的思想要素。如「民本」思想。從西周初年的「敬天保民」到孟子的「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再到荀子的「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
則載舟,水則覆舟」,民本思想構成了中國古代政治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當然古代「民本」的真正內涵,不是也不可能是人民的利益。今天我們剔除其封建內核,則可以從人民當家作主的角度來轉化古代的民本思想,將其發展為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的社會主義觀念。儒家提出「修己安人」、「正心修身」等命題,在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今天仍具現實意義。今天我們仍需要提倡自身修養和為社會主義而獻身的精神。(3)對傳統文化中的糟粕,必須否定和拋棄。如「三從四德」的女性觀,「天不變道也不變」的自然觀,「別尊卑,明貴賤」的封建等級觀等。
中國傳統文化概論論文範文二
中華上下五千年,文化源遠流長,涉及宗教、教育、書法、思想、音樂、文學等方方面面。自古至今無一人可統一而論,又豈我一凡夫俗子可為之!凡事必有線索或言核心。 五千年來,經濟最繁華時莫過於唐朝,軍事鼎盛時當屬元朝。其主要不分都是封建王朝,他們奉行的是孔子的儒家思想。如罷黜百家,獨尊儒學。此時也形成了獨特的中華文化精神:剛健有為,自強不息;仁者愛人,修身崇德;貴和尚中,推崇和諧……這些寶貴的文化精神曾經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成為我們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

Ⅸ 歷史論文《傳承傳統文化,弘揚愛國主義》

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我們民族精神的核心。愛國主義教育既要從歷史的財富中尋找源頭,要體現鮮明的時代性,凸顯愛國主義的當代價值。愛國主義是一個歷史范疇,既凝聚了民族傳統,又富有時代特徵。高校愛國主義教育必須增強對民族文化的認同感和歸屬感。文化是一個國家和民族得以不朽的靈魂和血脈延續的根本,也是中國歷來認同國家與否的重要標准。胡----同志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指出:「要大力弘揚愛國主義。」「用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鼓舞鬥志。」中華民族是一個富有「愛國如愛家」「愛國如飢渴」的光榮傳統的傳大民族,愛國主義自始至終貫穿在我們這個偉大民族的歷史中,也歷來是凝聚動員和鼓舞全國人民團結一致、共同奮斗、共同前進的一面旗幟,是推動我國社會歷史前進的巨大力量,更是全國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鄧小--同志指出:「必須發揚愛國主義精神,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否則,我們就不可能建設社會主義。」他還諄諄告誡我們:「如果中國不尊重自己,中國就站不住,國格沒有了,關系太大了,中國任何一個領導人在這個問題上犯了錯誤都會垮台的,中國人民不會原諒的!」

在開放的環境和視角中的愛國主義與民族凝聚力,是國家和民族增強國際競爭力、真正繁榮昌盛的源, 而它歷來是建立在民族文化中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精神的獨立性基礎之上。只有保持了民族的獨特性,才能在世界文化交融中保持獨立鮮明的自我,才能在現代化進程中找到各民族團結奮進的精神支柱。因此,高校愛國主義教育,必須充分重視引導廣大師生深入領悟中國傳統文化蘊藏的獨特魅力和價值,傳承和弘揚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進一步增強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和歸屬感。
列寧曾經說過:「愛國主義就是千百年來固定下來的對自己祖國的一種最深厚的感情。」這種感情經常集中體現在為祖國為人民全心全意、赴湯蹈火、即使粉身碎骨也在所不辭的崇高氣節上。同時,也表現在人民群眾日常生活中對國家政治、歷史發展的關心和憂患的態度與樸素感情上。回顧一下我國的歷史,就可以清楚地看到,愛國主義這面旗幟既喚起、聚集和引導了一批前赴後繼、以死明節的民族英雄,又使一代又一代的人民在愛國主義旗幟下團結進取,奮發圖強,從而使我們這個飽盡憂患的民族在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歷盡戰亂而不氣餒、屢遭挫折而不懈怠,終於建立起了今天這樣一個強大的新中國。「詩言志、歌詠言,文以載道」。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在孕育、抒發、蘊含歷代民族精英的愛國之情、報國之志方面,其載體作用和樞紐效應功不可沒。那種氣貫長虹、一脈相承的鴻論遠識更是餘音繞梁,不勝枚舉:古代有屈原的「鳥飛反故鄉兮,狐死必首丘」。司馬遷的「常思奮不顧身,以殉國家之急」。曹植的「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李白的「國恥未雪,何由成名」。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岳飛的「以身許國,何事不可為」,「精忠報國」。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顧炎武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些詩篇箴言無不表現出對祖國前途、民族命運的神聖責任感。到了近現代,反映愛國主義的詩篇時代性更加鮮明、凝重性尤為突出:從林則徐的「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到譚嗣同的「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從孫中山的「中國非革命不興」、「敢有帝制自為者,天下共擊之!」,到李大釗的「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周恩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從五四時代「科學民主」的時代強音,到抗戰時期「用我們的血肉築起我們新的長城」。無不思潮激盪、氣吞山河,無不把「救亡圖存」作為愛國主義的核心。在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作為民族精神的核心,愛國主義始終是中華民族團結統一的精神紐帶,始終是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基本源泉,始終是推動中國社會發展進步的巨大力量。這種精神,寄託著對民族命運的拳拳之心,傾注了對中華大地的茲茲之念,凝聚了對國家富強的殷殷之望。國家強盛,百姓幸福,這是愛國主義最為樸素的價值指向,也是無數仁人志士孜孜以求的奮斗目標。

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包括以下幾種精神:

1、人本精神。儒家文化強調的人是指社會的人,社會性是人的主要內容。重視做人、以義為上、推己及人、學者為己等處世做人的傳統美德每每出現。儒家文化有一個重要的命題就是「人禽之別」,專門討論人之所以為人的問題,指出「禽獸有父子而無父子之親,有牝牡而無男女之別」。人與禽獸的區別,在於有「義」。人「最為天下貴」,強調人之所以為人是在於人有人倫、有道德。儒家提出的「正其誼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意思是古代學者學習目的在於修養自己的學問道德,現代學者的目的卻在做秀,給別人看)、「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等處世做人的觀念是我們民族道德精神的精華,今天仍有批判繼承,賦之於時代內容的價值和必要,對於培育「四有」新人有借鑒意義。

2、華夏民族主義精神。歷來愛國者從來都是把憂國與憂民聯系在一起的。歷史上屈原的上下求索雖九死其未悔,諸葛亮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顧憲成的「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等等,無一不是這種愛國精神的典型寫照。愛國主義有著不可割裂的繼承性和歷史延續性,到了近代這種憂國憂民思想內涵愈來愈深刻,湖南留日學生衛種在《二十世紀之支那·初言》曾深情疾呼:「吾人之主義,可大書特書曰愛國主義」。「支那乎!支那乎!吾將崇拜而歌舞之,吾將頂禮而忭賀之,以大聲疾呼於我國民之前曰:「支那萬歲!」於是近代的愛國者「人人心憂國之心,人人事憂國之事」。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實現了偉大的升華。強調以民族、國家、家庭利益為主,正是這種精神培養了中華民族氣質,從而給世界以覺醒、自尊、凝聚、奮斗的嶄新形象。

3、剛健有為、自強不息的精神。孔子強調要實踐,樂而忘憂。《易經大傳》中說:「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自強不息」和「厚德載物」兩句話,凝煉地道出了中華民族銳意進取的優良傳統和創新精神。

4、和諧精神。認為社會是一個整體,由不同等級和處在不同關系中的人組成,而維持人與人之間和等級間關系的核心就是保持平衡,取得協調,追求和諧。強調天下大和諧局面的到來,在於普天下人修身律己。《易·乾·九三》中有「子曰:君子進德修業,忠信,所以進德也。修辭立其誠,所以居業也。知至至之,可與幾也。知終終之,可與存義也。是故,居上位而不驕,在下位而不憂」。必須誠意、正心、修身、然後才可以齊家、治國、平天下。注重人與人、人與自然間的「修睦」、和諧統一,並不排斥自然,而是強調「天人合一」、「萬物與我一體」。這種「和為貴」,求和諧於對立的政治倫理思想,從辯證法角度講有其積極的一面。

愛國主義教育要重點培育年輕一代的大國胸襟。中國要在新世紀成為和平崛起的大國,首先,它要求廣大青年一代應在全面了解國家歷史文化的基礎上,深入理解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和當前我國發展的階段性特徵,理性地看待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新情況和存在的問題,正確處理個人與國家權益的關系,培養與我國經濟、政治、科技實力相匹配的成熟的大國民心態,即一種科學、理性、自信、寬容、開放、博大,具有創造性、貢獻性和責任感的國民強勢心理和人文精神。其次,能夠主動、積極地汲取 30年改革開放偉大實踐的經驗與教訓,以一種開闊的國際視野、寬廣的胸懷、昂揚的精神風貌,積極面對國際化的各種挑戰和困難,善於學習一切有益的人類文明成果,奮力推動我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建設。再次,既要摒棄狹隘的民族主義, 又要在全球化浪潮對傳統民族國家思維方式、國家主權等觀念的沖擊中,清醒地認識到在當前客觀形勢下加強民族國家意識、強化主權觀念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堅決維護祖國統一,反對民族分裂,捍衛領土和主權,保護國家權益。

閱讀全文

與浦東歷史文化志論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