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平凡的世界》的寫作背景及作品中透露的意義
平凡的世界》是路遙的一部力作,也是近年來少有的一部在青少年心目中產生巨大震撼和反響的當代題材的長篇小說。本書對變革年代的青年如何挑戰固有的生活模式,如何去追求自我價值的實現做了可貴的探索。新舊兩種思想觀念和行為方式的大沖撞在書中有著深刻的描述。「孫少平」式的夢想和奮斗精神鼓舞了許多人。作品以黃土高原為背景,是一幅黃土的風情畫。文中使用了一些當地的口語。無論從題材、思想,還是從語言上說,本書都可堪稱新時期長篇小說的代表作品。
路遙的長篇小說《平凡的世界》於1991年完成,1992年他由於積勞成疾,英年早逝。《平凡的世界》曾獲得第三屆矛盾文學獎。對人生的執著追求,對他所熱愛的故鄉的鍾情,以及對他的現實主義寫作手法的自信,這一切構成了路遙小說基本的特徵。
路遙出身農村,他的寫作素材基本來自農村生活,所以小說通過塑造孫少平這樣一個人物,反映當時的時代特徵與社會背景,從而反映出當時的那個充滿戲劇性的時代.因為他正是生活在那個年代的人。
由於他始終認定自己「是一個農民血統的兒子」,是「既帶著『農村味』又帶著『城市味』的人」,他堅信「人生的最大的幸福也許在於創作的過程,而不在於那個結果」。所以他認為「只有在無比沉重的勞動中,人才活得更為充實」。他始終以深深糾纏的故鄉情結和生命的沉重感去感受生活,以陝北大地作為一個沉伏在他心裡的永恆的詩意象徵,每當他的創作進入低谷時,他都是一個人獨自去陝北故鄉的「毛烏素沙漠」,他在那裡審視自己,觀照社會。
㈡ <<平凡的世界>>講得是什麼內容 以什麼為背景
1、內容
《平凡的世界》是中國作家路遙創作的一部百萬字的小說。這是一部全景式地表現中國當代城鄉社會生活的長篇小說,全書共三部。該書以中國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十年間為背景,通過復雜的矛盾糾葛,以孫少安和孫少平兩兄弟為中心,刻畫了當時社會各階層眾多普通人的形象;勞動與愛情、挫折與追求、痛苦與歡樂、日常生活與巨大社會沖突紛繁地交織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時代歷史進程中所走過的艱難曲折的道路。
2、創作背景
《平凡的世界》是從1975年開始創作的,1988年5月25日完稿,而上世紀80年代中後期的文化背景是各種文學新思潮風起雲涌,現代派、意識流等文學觀念風靡一時,文學創作在形式和技巧上的求變求新令人目不暇接。與此相反,傳統現實主義創作卻受到「冷落」 。甚至有批評家認為,路遙的另一部小說《人生》的現實主義創作手法是落伍的,但路遙仍然堅持創作完成了這部小說。
3、作者簡介
路遙(1949—1992),原名王衛國,中國當代農村作家。1949年12月23日生於陝西榆林市清澗縣石咀驛鄉王家堡村一個貧困的農民家庭,7歲時因為家裡困難被過繼給延川縣農村的伯父;1969年回鄉務農。1973年進入延安大學中文系學習,其間開始文學創作。大學畢業後,任《陝西文藝》(今為《延河》)編輯。1980年發表《驚心動魄的一幕》,獲得第一屆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1982年發表中篇小說《人生》。
㈢ 路遙研究平凡的世界的背景和目的是什麼
路遙不是研究《平凡的世界》,
他是《平凡的世界》的作者,他寫作是為了傳單版思想,抒發情感。
而且平權凡的世界是他寫的一部傳統的現實主義巨著,也是他抗爭當時文學界盲目「先鋒"化,模仿西方的潮流。《平凡的世界》可以反映一個時代的風貌,可以成為一個時代的注腳,是一個時代的經典,
(手打,拙見)。
㈣ 誰清楚路遙《平凡的世界》一書的社會背景!請詳細些許!
《平凡的世界》是一部全景式地表現中國當代城鄉社會生活的長篇小說。全書共三部。作者在近十年間廣闊背景上,通過復雜的矛盾糾葛,刻畫了社會各階層眾多普通人的形象。勞動與愛情,挫折與追求,痛苦與歡樂,日常生活與巨大的社會沖突,紛繁地交織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時代歷史進程中所走過的艱難曲折的道路。特別是主人公面對困境艱苦奮斗的精神,對今天的人們仍有極大影響。 小說以陝北黃土高原雙水村孫、田、金三家的命運為中心,反映了從「文革」後期到改革初期廣闊的社會面貌。 第一部寫1975年初農民子弟孫少平到原西縣高中讀書,他貧困,自尊;學習和勞動都好,與地主家庭出身的郝紅梅互相愛憐,後來郝紅梅卻與家境優越的顧養民戀愛,少平又高考落榜,回鄉生產。但他並沒有消沉, 與縣革委副主任田福軍女兒田曉霞建立了友情,在曉霞幫助下關注著外部世界。少平的哥哥少安一直在家勞動,與村支書田福堂女兒,縣城教師潤葉是青梅竹馬,卻遭到田福堂反對。經過痛苦的煎熬,少安到山西找到了勤勞善良的秀蓮,潤葉也只得含淚與向前結婚。這時農村生活混亂,旱災又火上加油,田福堂為加強自己威信,組織偷挖河壩與上游搶水,不料出了人命,為了「學大寨」,他好大喜功炸山修田叫人搬家又弄得天怒人怨。生活的航道已到了非改變不可的地步。 第二部寫 1979年春十一屆三中全會後百廢待興又矛盾重重,田福堂連夜召開支部會抵制責任制,孫少安卻領導生產隊率先實行接著也就在全村推廣了責任制。少安又進城 拉磚,用賺的錢建窯燒磚,成了公社的「冒尖戶」。少平青春的夢想和追求也激勵著他到外面去「闖盪世界」,他從漂泊的攬工漢成為正式的建築工人,最後又獲得 了當煤礦工人的好機遇,他的女友曉霞從師專畢業後到省報當了記者,他們相約兩年後再相會。潤葉遠離她不愛的丈夫到團地委工作,引起鍾情痴心的丈夫酒後開車致殘,潤葉受到內疚回到丈夫身邊,開始幸福生活。她的弟弟潤生也已長大成人,他在異鄉與命運坎坷的郝紅梅邂逅,終於兩人結為夫妻。往昔主宰全村命運的強人田福堂,不僅對新時期的變革抵觸,同時也為女兒、兒子的婚事窩火,加上病魔纏身,弄得焦頭爛額。 第三部寫1982年孫少平到了煤礦,盡心盡力幹活,成了一 名優秀工人。少安的磚窯也有了很大發展,他決定貸款擴建機器制磚,不料因技師根本不懂技術,磚窯蒙受很大損失,後來 在朋友和縣長的幫助下再度奮起。潤葉也生活幸福,生了個胖兒子,潤生和郝紅梅的婚事也終於得到了父母的承認,並添了可愛的女兒。但是禍不單行,少安的妻子秀蓮,在歡慶由他家出資兩萬元擴建的小學會上口吐鮮血,確診肺癌。曉霞在抗洪采訪中為搶救災民光榮獻身。少平在一次事故中為救護徒弟也受了重傷。但他們並沒有被不幸壓垮,少平從醫院出來,又充滿信心地回到了礦山,迎接他的又將是怎樣的生活呢?……
㈤ 《平凡的世界》故事背景
中國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十年間,高考恢復,改革開發一步一步普及
㈥ <平凡的世界》的寫作背景
創作背景
《平凡的世界》是從1975年開始創作的,而20世紀80年代中後期的文化背景是各種文學新思潮風起雲涌,現代派、意識流等文學觀念風靡一時,文學創作在形式和技巧上的求變求新令人目不暇接。與此相反,傳統現實主義創作卻受到「冷落」 。
甚至有批評家認為,路遙的另一部小說《人生》的現實主義創作手法是落伍的,但路遙仍然堅持創作完成了這部小說。
路遙三年准備、三年創作,為了擴充視野、掌握資料,他進行了大量的閱讀,包括近百部長篇小說,前後近十年的報紙以及其他相關書籍,過著「早晨從中午開始」的生活,同時,他還奔波於社會各階層體驗生活。
第一部初稿的寫作是在一個偏僻的煤礦醫院開始的,從他的創作隨筆《早晨從中午開始》可以看到他對文學事業執著的信心和付出的代價:「寫作整個地進人狂熱狀態。身體幾乎不存在;生命似乎就是一種純粹的精神形式,日常生活變為機器人性質」。
第二部初稿的寫作是在黃土高原腹地的一個偏僻小縣城進行的,因為生活沒有規律,路遙身體嚴重透支,最後病倒了。後來吃了百餘副湯葯,身體略有恢復,他依靠一股精神力量,繼續寫作。
第三部的初稿改在榆林賓館進行。1988年5月25日,路遙終於完成了《平凡的世界》的全部創作。
(6)平凡的世界歷史文化背景擴展閱讀
1949年12月路遙出生在陝西榆林市的一個貧困農民家庭,家境特別困難。小說里孫少平家也是窮得天天吃黑膜。 路遙曾在延川縣縣立中學學習,小說里孫少平是原西縣高中畢業。
1968年路遙在延川縣革命委員會擔任副主任職務,在小說里的田福軍就是縣革委會副主任,路遙的這段經歷為他在在小說中描寫原西縣革委會和石圪節公社提供了素材,在小說中路遙塑造的田福軍這個人物正是他的化身。
1969年路遙回鄉務農,小說里的孫少平也在農村幫父母干過一段時間農活。在這期間路遙還做過許多臨時性的工作,小說中的體現應該就是原西縣的攬工漢孫少平。之後一段時間路遙還在農村小學教過一年書,小說中的孫少平在雙水村小學當過一段時間民辦老師。
1970-1972年路遙在寫詩,和延川縣的同道詩人成立了「文藝創作組」創辦了文學刊物《山花》,小說里的詩人有古風鈴、黑白和賈冰,還有個作協的文學刊物《山丹丹》,這段經歷為作者對那個時代的詩人的描寫奠定了基礎。
1973年路遙被推薦到延安大學的中文系讀書,這段經歷為描寫小說中田曉霞、金秀、孫蘭香的大學生活提供了素材。
1976年路遙大學畢業被分配到陝西省作家協會工作,小說里也有個省作協副主席黑白,還描寫了詩人古風鈴和杜麗麗的緋聞。
1982年路遙發表中篇小說《人生》,這部小說描寫了農村知識青年的人生追求和曲折經歷,獲得了很大反響,為小說《平凡的世界》的創作奠定了基礎。
1984年路遙開始寫作《平凡的世界》,1985年他來到銅川縣煤礦尋找寫作素材,這個煤礦就是小說里的大亞灣煤礦。
1988年《平凡的世界》創作完成。如果這些經歷是小說的骨架,那麼再添加上作者本人的精神世界,這部分作品就誕生了。
這部小說不僅以恢宏的氣勢和史詩般的品格展示了那個時代城鄉的社會生活,最感染、激勵人心的是小說中主人公在困苦環境下不屈不撓,奮斗不懈的那種精神意志。
小說中的每個人物對待人生的態度,就如路遙在小說中寫的:「什麼是人生?人生就是永不休止的奮斗!只有選定了目標,並在奮斗中感到自己的努力沒有虛擲,這樣的生活才是充實的,精神也會永遠年輕!」
正因為這種精神貫穿其中,這部小說也會永遠年輕,鼓舞一代又一代人,為世人所喜愛。
㈦ 路遙平凡的世界的研究背景
《平凡的世界》是路遙1991年完成的長篇小說,獲得第三屆矛盾文學獎。
他寫作是為了傳單思想,抒發情感。
而《平凡的世界》是他寫的一部傳統的現實主義巨著,也是他抗爭當時文學界盲目「先鋒"化,模仿西方的潮流。《平凡的世界》可以反映一個時代的風貌,可以成為一個時代的注腳,是一個時代的經典!
這是一部全景式地表現中國當代城鄉社會生活的長篇小說,全書共三部。作者在中國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近十年間的廣闊背景上,通過復雜的矛盾糾葛,以孫少安和孫少平兩兄弟為中心,刻畫了當時社會各階層眾多普通人的形象;勞動與愛情、挫折與追求、痛苦與歡樂、日常生活與巨大社會沖突紛繁地交織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時代歷史進程中所走過的艱難曲折的道路;讀來令人盪氣回腸,不忍釋卷;被譽為「茅盾文學獎皇冠上的明珠,激勵千萬青年的不朽經典」。
㈧ 平凡的世界的創作背景
《平凡的世界》是從1975年開始創作的,1988年5月25日完稿,而上世紀80年代中後期的文化背景是內各種文
學新思潮風起雲涌,容現代派、意識流等文學觀念風靡一時,文學創作在形式和技巧上的求變求新令人目不暇接。與此相反,傳統現實主義創作卻受到「冷落」 。甚至有批評家認為,路遙的另一部小說《人生》的現實主義創作手法是落伍的,但路遙仍然堅持創作完成了這部小說。
㈨ 《平凡的世界》的寫作背景
創作背景
《平凡的世界》是從1975年開始創作的,而20世紀80年代中後期的文化背景是各種文學新思潮風起雲涌,現代派、意識流等文學觀念風靡一時,文學創作在形式和技巧上的求變求新令人目不暇接。
與此相反,傳統現實主義創作卻受到「冷落」 。甚至有批評家認為,路遙的另一部小說《人生》的現實主義創作手法是落伍的,但路遙仍然堅持創作完成了這部小說。
路遙三年准備、三年創作,為了擴充視野、掌握資料,他進行了大量的閱讀,包括近百部長篇小說,前後近十年的報紙以及其他相關書籍,過著「早晨從中午開始」的生活,同時,他還奔波於社會各階層體驗生活。
第一部初稿的寫作是在一個偏僻的煤礦醫院開始的,從他的創作隨筆《早晨從中午開始》可以看到他對文學事業執著的信心和付出的代價:「寫作整個地進人狂熱狀態。身體幾乎不存在;生命似乎就是一種純粹的精神形式,日常生活變為機器人性質」。
第二部初稿的寫作是在黃土高原腹地的一個偏僻小縣城進行的,因為生活沒有規律,路遙身體嚴重透支,最後病倒了。後來吃了百餘副湯葯,身體略有恢復,他依靠一股精神力量,繼續寫作。
第三部的初稿改在榆林賓館進行。1988年5月25日,路遙終於完成了《平凡的世界》的全部創作。
(9)平凡的世界歷史文化背景擴展閱讀
《平凡的世界》是一部現實主義小說,也是小說化的家族史。作家高度濃縮了中國西北農村的歷史變遷過程,作品達到了思想性與藝術性的高度統一,特別是主人公面對困境艱苦奮斗的精神,對今天的大學生朋友仍有啟迪。
這是一部全景式地表現中國當代城鄉社會生活的長篇小說。全書共三部。作者在近十年問廣闊背景上,通過復雜的矛盾糾葛,刻劃了社會各階層眾多普通人的形象。
勞動與愛情,挫折與追求,痛苦與歡樂,日常生活與巨大社會沖突,紛繁地交織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時代歷史進程中所走過的艱難曲折的道路。
作者簡介
路遙(1949年-1992年):陝西清澗人。1973年入延安大學中文系學習。1976年大學畢業後,先後在《陝西文藝》和《延河》雜志做編輯工作。曾任陝西省作家協會副主席。1978年開始發表作品。著有長篇小說《平凡的世界》,中篇小說《驚心動魄的一幕》《人生》等。
㈩ 《平凡的世界》中的歷史背景是否與真實歷史事件對應
不一定,《平凡的世界》是一部現實主義小說,也是一部小說形式的家族史。但是小說畢竟是小說,有一定的藝術改造。不能夠說一定與歷史相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