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棗庄的歷史人物,風土人情介紹
棗庄是一塊古老的土地,根據考古發現,早在7300年前的新石器時期,就有人類繁衍生息。夏時南部為鄫國,北和西北為滕國和薛國。後幾經變稱,明時,北置滕縣,南置嶧州,後降嶧州為縣。清循明制。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棗庄地區分屬台棗專署和尼山專署,1950年5月,屬滕縣專署。1953年7月,屬濟寧專署。1960年1月,撤銷嶧縣,建立縣級棗庄市。1961年9月,定為省轄市。1979年,滕縣由濟寧專區劃歸棗庄市。棗庄市駐地,早在唐寧時就形成村落,因多棗樹而得名。近百年來,隨著煤炭工業的發展,逐步演進為集鎮,現已建成以能源生產為主,煤焦化工、建材、食品、電力、紡織、機械、電子等門類比較齊全具有中等規模的工業城市。
在這塊土地上,近百年來發生過多次震驚中外的歷史事件。1923年,「桿子」首領孫美瑤率部在津浦鐵路臨城與沙溝之間毀軌,將2次特快列車上的中外旅客300餘人,其中外籍旅客39人,劫持到抱犢崮,製造了轟動世界的民國第一大案「臨城劫車案」。1938年3月,中國軍隊與侵華日軍在棗庄境內台兒庄會戰,戰役歷時33天,共消滅日軍1萬多人,最後以日軍潰敗而告終。1940年鐵道游擊隊成立,這支搞日武裝活動在棗庄、臨城的鐵道線上,打洋行、扒鐵道、炸火車、拔據點,打得日本侵略軍聞風喪膽。
在這塊土地上,幾千年來涌現出許多重要的歷史人物。戰國時,齊貴族田文,號孟嘗群,受封於薛,門下有食客3000,先後出任齊相、秦相和魏相,是當時名揚四海的顯赫人物。薛人毛遂,為趙國平原群門下,自薦出使楚國,說服楚王聯合抗秦,「毛遂自薦」被歷代傳為佳話。漢初薛人叔孫通才智過人,被漢高祖劉邦拜為博士,後為太子太傅,為漢王朝的建立和鞏固起了重要作用。西漢曾縣人匡衡,自幼勤奮好學,曾流傳「鑿壁偷肖」的故事,在朝遷中官至太子太傅、丞相等職,被歷代推為名人。明隆慶進士賈三近學識淵博,曾兩次出任現南京光祿寺卿,據考證《金瓶梅》作者即為此人。另外,墨子、滕文公、疏廣、疏受等都是享有千古盛名的歷史人物。
歷史沿革
夏朝時期,今棗庄地區南屬鄫國,北和西部屬滕國和薛國。商朝時期,今棗庄地區西北部為滕國、郳國和薛國,東北屬鄫國,中部為蔇國,南部為逼陽。西周時期,今棗庄地區東部屬鄫國,南部屬逼陽,西屬薛國,北屬滕、郳二國。春秋時期,今棗庄地區東屬鄫國、南屬逼陽國,西部屬薛國,北部屬滕國和小邾國。戰國時期,今棗庄地區東部為蘭陵、南部為傅陽,西為齊之舒州,北部為齊之滕國。公元前254年,今棗庄地區全境屬於楚國。秦朝,今棗庄地區東部為郯郡的蘭陵縣、鄫縣,南部為傅陽縣,西部為薛郡的薛縣、戚縣,北部為滕縣。西漢時期,今棗庄地區北部屬魯國、南部為楚國。東漢時期,今棗庄地區屬東海郡。三國時期,今棗庄地區全境屬魏。兩晉時期,今棗庄地區北部初屬魯郡,先後置蕃縣、薛縣、公邱縣、戚縣,南部屬蘭陵郡,先後置氶縣、鄫縣、陰平縣、昌慮縣、合鄉縣。南北朝時期,今棗庄地區北部屬魯郡,轄蕃、永興、昌慮,南屬蘭陵郡,轄氶、鄫、傅陽。公元550年以後,今棗庄境內只有氶、蕃兩縣建置。隋朝,今棗庄境內北為蕃縣,後改為滕縣,南為蘭陵縣,後改為氶縣。唐朝,今棗庄地區屬河南道,北置滕縣,南置蘭陵縣,後改為氶縣。宋朝,今棗庄地區北部為滕縣,南部為氶縣。金朝,今棗庄地區北部為滕縣,南部置嶧州。元朝,今棗庄地區北部置滕縣,南部置嶧州。明朝,今棗庄地區屬濟寧府,後屬兗州府,北部置滕縣,南部置嶧州,後降為嶧縣。清朝,今棗庄境內屬兗州府,北部置滕縣,南部置嶧縣。中華民國時期,沿襲清代區劃。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今棗庄地區仍為滕、嶧兩縣,屬濟寧專署領導。1960年,嶧縣改為縣級棗庄市。1961年棗庄升格為山東省省轄市。
古今名人
奚仲
任姓,古薛國(今滕州市)人。據傳為黃帝之後,夏禹之臣,因善造車,受封於薛,為異姓諸侯。奚仲生活在夏初,自幼就受到良好的教育與熏陶,非常喜愛科學技術,再加上天資聰明、勤奮好學,青年時期就成為遠近聞名的能工巧匠。奚仲運用自己所學的知識,決心把車造成,為人們解決陸路交通運輸的困難,進行了一次又一次的試驗,終於試製成功了。夏王大禹封奚仲為「車正」。後來奚仲告老回家,大禹就封他為薛國的國君,奚仲遂成為薛國的始祖。今滕州市與薛城區的交界處奚公山西南的小南山上,就是奚仲造車的地方。
墨子
名翟,戰國時期魯之小邾國(今山東省滕州市木石一帶)人,約生於公元前480年,卒於公元前390年。墨子工匠出身,我國歷史上第一位出生於勞動人民並為勞動人民呼喊奔波的思想家。墨子博學多才,創立了墨家學派。以「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為宗旨,提出「兼愛、非攻、尚賢、尚同,節用、節葬、非命」等主張,其主要思想、業績體現在《墨子》一書。墨子是一位學貫文理、注重實踐、網路全書式的平民聖人。墨子不但是一位偉大的思想家,還是一位傑出的科學家,他在力學、數學、光學等方面的某些創見與近代科學原理幾乎完全相同,後人尊稱墨子為「科聖」。當代著名學者楊向奎先生說:「墨子在自然學上的成就,決不低於古希臘的科學家和哲學家,甚至高於他們。他個人的成就,就等於整個希臘。」毛澤東主席曾高度評價墨子是古代辯證唯物主義大家。
滕文公
戰國中期滕國(今滕州市)國君,滕定公之子。周顯王四十三年(公元前326年),滕文公以太子身份出使楚國,在途經宋國時,兩次拜見孟子,向他請教治理國家的辦法。文公受到孟子的教誨。增強了將滕國治理為善國的信心。滕文公做國君後,根據孟子的意見,在國內推行仁政,實行禮制,興辦學校,改革賦稅制度等。不久,滕文公名聲大震,遠近都稱文公為「賢君」,自願來滕定居者絡繹不絕。數年後,滕國人丁興旺,國富、民強、賢君,善國之名遠揚。
毛遂
戰國時薛(今滕州市張汪鎮)人,趙國平原君的門客。三年無所為,不被人所知。公元前257年,秦昭王派兵圍攻趙國都城邯鄲。趙孝成王派平原君去楚國求援,臨行前,平原君准備挑選20名門客隨同前往,已選中19人,尚缺1人。這時,毛遂自告奮勇,願與平原君同往。到楚國後,平原君與楚王會談,求其出兵援趙。半日已過,會談仍不見成效。毛遂手握寶劍登階而上,陳其利害,毛遂一席話語說得楚王連連點頭稱是,遂與平原君歃血為盟,決心楚趙聯合共同抗秦。至趙國後,平原君將毛遂視為上客。毛遂後卒於薛,葬於薛城北門外(原滕州官橋火車站處),民國初年,修建津浦鐵路時,遷葬官橋車站西,現遷葬墓址尚存。
孟嘗君
姓田名文,田嬰之子,戰國時期四君子之一。薛國(今滕州市張汪鎮)人。田文繼位後,他輕財下士,廣招八方誌士仁人。不久,門下食客達3000人,境內百姓達6萬余戶。公元前298年,秦昭王聞知孟嘗君賢能,聘為國相,後聽信讒言,將孟嘗君囚禁。孟嘗君靠門客有「狗盜」「雞鳴」之技方才逃出。後孟嘗君又被齊閔王聘為齊相。在任期間,他主張聯合韓、魏,牽制楚、趙,發展合縱抗秦勢力,使齊國名聲大震。有一年,門客馮諼替孟嘗君到薛地收債,競「竊矯君命,以債賜諸民,因燒其券,民稱萬歲。」並稱「乃臣所以為君市義也」。後因同姓田甲劫閔王,遭人誣告。孟嘗君謝病歸薛時,「未至百里,民扶老攜幼,迎君道中。」孟嘗君卒後,葬於薛城東北隅,現墓址尚存。
叔孫通
漢初薛國(今滕州)人。秦末,參加了項梁的起義軍。漢高祖二年(公元前205年),叔孫通在彭城率領儒生弟子百餘人歸順劉邦。叔孫通聰明機警,善於言辯,審時度勢,得到了劉邦的賞識。叔孫通見劉邦為群臣無禮而憂慮,召集儒生,參照周朝和秦朝的禮儀結合漢初的實際情況制定漢代的朝儀。孝文帝時,叔孫通又任奉常,並制定了宗廟儀法。叔孫通不僅幫助劉邦整頓了朝綱,而且制定了一套適合當時形勢需要的政治禮儀制度,他的一生為漢王朝的建立和鞏固起了重要作用。司馬遷稱叔孫通為「漢家儒宗」。
匡衡
字稚圭,西漢著名經學大師,東海郡承縣(今棗庄市嶧城區王莊鄉匡談村)人,匡衡幼年好學,勤奮努力,據《西京雜記》載:「匡衡勤學而無燭,鄰居有燭而不逮,衡乃穿引其光,以書映光而讀之。」匡衡讀書不但刻苦勤奮,而且說《詩經》見解獨特。當時流傳著這樣的話:「無說《詩》,匡鼎來。匡說《詩》,解人頤」。匡衡任少傅數年,多次向皇帝上疏,陳述治國之道,並經常參與研究討論國家大事,按照經典予以答對,言合法義,博得元帝信任。建昭三年(公元前36年)為丞相,封樂安侯,輔佐皇帝,總理全國政務。在後幾年裡,匡衡與同僚間漸有離隙,被人彈劾,貶為庶民,返回故里,不幾年,病死於家鄉。
疏廣 疏受
疏廣,字仲翁,西漢東海蘭陵(今棗庄市嶧城區)人。自幼好學,博通經史,被朝廷征為博士。漢宣帝時,選疏廣為太子太傅。疏廣的侄子疏受,當時亦以賢明被選為太子家令,後升為太子少傅。疏廣、疏受在任職期間,曾多次受到皇帝的賞賜。並稱之為朝廷中的「二疏」。疏廣任太傅五年,稱病請求還鄉。皇上考慮到他們年邁,就答應了,並加賜黃金20斤,皇太子贈金50斤。二疏辭官回到家鄉蘿藤之後,將金遍贈鄉里。二疏去世之後,鄉人感其散金之惠,在二疏宅舊址築一座方圓三里的土城,取名為「二疏城」;在其散金處立一碑,名「散金台」,在二疏城內又建二疏祠,祠中雕塑二疏像,世代祭祀不絕。
賈三近
(1534――1592)字德修,號石葵,別號石屋山人,明隆慶進士。賈三近出身仕官之家。賈三近24歲舉山東鄉試省魁;隆慶二年(1568年),以博學宏詞一舉成名,高中進士,名次為山東省第一,被選為翰林庶吉士,授吏科給事中。自此,開始宦海政治生涯。賈三近一入仕途,即注意興利除弊,嫉恨貪官污吏如寇讎。明萬曆十二年,賈三近任光祿寺卿。不久又拜為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到任之初,宣布科條,接見吏民。改革弊政,嚴懲貪污,政績卓著,受到朝廷嘉獎。萬曆二十年(1592年)夏,朝廷遣使至嶧縣賈三近家拜為「兵部右侍郎」,賈三近以父母年高,上書辭謝。後因背疽發作,長逝於家,終年59歲。賈氏一生著作多有散佚,見於賈氏譜載的僅奏疏、雜文等三十餘篇。詩詞、碑記等十餘篇。據張遠芬在其所著《金瓶梅新證》一書中指出:「《金瓶梅》的作者蘭陵笑笑生就是明代嶧縣文學家賈三近」。
劉平
(1812――1862)原名劉平先,棗庄市台兒庄侯孟村人。清咸豐八年春,劉平以販糧、鹽同夥為骨幹,在侯孟村發動和領導了農民起義。後響應太平軍北伐,參加幅軍起義,隊伍迅速發展到2000多人。以逼陽城一帶為根據地,起義軍聲威大震,很快增加到幾萬人,劉平成為幅軍的主要領袖。咸豐十年,太平天國封劉平為「北漢王」。清同治元年二月,當清將翼長索爾固善進攻幅軍駐台兒庄的營區時,幅軍遭到慘敗,德棱額趁機率領清軍進攻陽城主寨,劉平指揮軍隊斬殺清將索爾固善、琦勝等人,身受重傷,沖出重圍,率部至蠍子山中養傷時,被叛徒待衛殺害。
戴華藻
號新齋,安徽壽縣人。曾任清政府直隸東明候補知縣、直隸望都知縣,中興公司主要創辦人和總辦。清光緒六年,李鴻章奏派戴華藻等來棗庄設立中興礦局,用土法開採煤礦。他受命後,輕行至嶧,躬自相度,擇地興辦。使棗庄煤礦成為山東省第一座近代化煤礦。
光緒七、八年間,戴華藻為了進一步籌集資金,先後函請張蓮芬等一批清政府官僚集股。資本到位之後,中興礦局便陸續購買了4架抽水機器,又從上海、廣東等地雇請技師和技術工人操作,生產局面逐漸打開。在醞釀籌議創辦中興公司時,他積極支持和協助張蓮芬工作。清光緒二十五年,中興公司成立時,他任協理,直到光緒三十一年,因年老多病而辭職。
張蓮芬
(1851――1915)又名張毓蕖,官僚資本家,商辦嶧縣中興煤礦股份有限公司總理,浙江餘杭人。1881—1882年,應山東嶧縣中興礦局創辦人戴華藻之邀,參與礦局投資。以張蓮芬為首的一部分官窯局股東,於1898年10月決定稟告辦理北洋通商事宜直隸總督王部堂,要求復業開礦。在取得清政府同意後,於光緒二十五年春招收德股,集股200萬兩,將公司定名為「華德中興煤礦公司」,自任總辦,德璀琳為洋總辦。光緒三十三年,張蓮芬在全國人民反帝愛國運動的推動下,趁德國在山東侵略行動較緩和時,毅然不再招收德股。
1908年,中興公司將公司改名為「商辦山東嶧縣中興煤礦股份有限公司」,注銷「華德」字樣,取銷洋總辦。中興公司從形式到實質都完完全全是中國人自辦的民族工業。1915年2月1日,南大井透水,災情慘重,停產半年多,經理張蓮芬因憂致疾,是年底病故。
張蓮芬經營中興煤礦股份有限公司17年,計籌股本300萬(連同借款共500萬)銀元,修築50公里運煤鐵路一條,近代化大井一座,並附建了自備電廠、機械修理廠和車輛修理廠,使棗庄煤礦成為「唯一能與外人競爭之礦」。
孫美瑤
(1898――1923)棗庄市付庄鄉康宅村人。其胞兄孫美珠,清末秀才出身,為這一帶有名的知識分子。1918年,孫美珠等聯絡地方武裝和各路「竿子」,築寨於君山(即抱犢崮),與其族叔孫桂枝分別為大寨主、老寨主。蘇、魯、豫、皖四省數十縣的飢民,相與雲集,不期而聚者達七八千人。孫美珠等於1920年清明節,正式組成「山東建國自治軍」,由孫美珠任五路聯軍總司令。1922年7月15日,在西集的一次遭遇戰中,孫美珠為官軍所殺。孫美瑤繼被推舉為司令。當時的北洋政府,為了消滅「山東建國自治軍」,委山東督軍田中玉為剿匪司令,對抱犢崮山區繼續進行圍剿。山上水糧俱絕,隨時有被消滅的危險。孫美瑤在沙溝、臨城間的姬庄附近,把路軌拆開。1923年5月6日凌晨2時50分,由浦口開出的第二次特別快車,至此出軌,孫美瑤將中客30人,西客39人,虜到抱犢崮山區。臨城劫車案的發生,中外為之震驚。駐北京各國公使團,公推葡萄牙公使符禮德為領袖,向北洋政府提出口頭抗議。北洋政府屈於外力,積極設法與孫美瑤談判。田中玉、鄭士琦等在領事團的壓制下,答應於13日上午9時前把官軍撤離。談判達成了協議:圍剿「自治軍」的官兵,一律撤回原地,並將「山東建國自治軍」改編為「山東新編旅」,委孫美瑤為旅長。
曹錕為了徹底消滅孫美瑤部,於12月19日通過新任山東督理鄭士琦;指使兗州鎮守使張培榮,在棗庄中興煤礦公司擺下「鴻門宴」,將孫美瑤誘至槍殺。
『貳』 辛集鎮的歷史文化
信量橋,為省級重點保護文物。位於苗家曲村中,橫跨潮溝河,東西走向,為塊石壘砌11孔拱形橋。總跨度60米,東引橋50米,西引橋30米,寬4.6米,高6米,橋面坡度平緩。橋南北兩側分別刻有11個龍頭和龍尾。另在西引橋南側刻有一龍頭,北面無尾,為當地傳說中「禿尾巴老李」的雕像。原東西橋頭石柱上各有石獅1對,橋中間南北兩側石柱上各有一隻石猴。36根石柱形狀各異,有鼓形、球形、香爐形、寶石形等。54塊欄板中有46塊浮雕,雕刻精美,栩栩如生。如「八仙過海」「仙人指路」「壽星赴會」「南極仙翁」「王祥卧魚」「麒麟祥雲」「龍虎相鬥」「文武學堂」「松鶴延年」「梅鹿迎春」「葡萄豐架」等,均為深剔平地浮雕陰線刻,細部層次起伏較大,有較強的立體感。從所刻人物、動物、花卉等造型及雕刻技法看,似經多次重修。其中「八仙過海」「王祥卧魚」「南極仙翁」等造型拙樸、神態自若,以雲、水紋相連,似為唐宋時期所刻。「文武學堂」「麒麟祥雲」「龍虎相鬥」等已趨成熟,稍具裝飾色彩,似是清末所補。「葡萄豐架」「松鶴延年」「梅鹿迎春」等雕刻技法成熟,具有很強的裝飾意味,當為民國年間重修時所添。該橋始建年代失考,但據當地碑文所載,明朝正統、嘉靖、萬曆年間,清朝雍正年間以及民國時期曾經多次重修。
由於潮溝河水自東繞過苗家曲村前,在村西由南向北注入沂河,沂河水自北向西南流,在汛期潮溝河水受沂河水的頂撞,形成「潮信」。村子三面沿河一帶有11個緊密相連、深達丈余的水淵。而「量」字,有「坑,受水之處」意。疑此為「信量橋」之名的由來。
在民間還流傳著另一個關於信量橋來歷的傳說。很早以前,苗家曲村南有個李姓木匠,手藝在十里八鄉很有名氣。苗家曲村前有棵老柳樹,相傳是大禹治水路過時所栽,樹身七八人難以合抱。一年鬧飢荒,老柳樹上的葉芽被村民吃光,樹差點枯死。木匠老李和村民千方百計救活了老柳樹,但樹身卻爛了一個大洞。冬天,一夥孩童在洞內烤火取暖,把老柳樹引著了。幸好此時大老李路過,經奮力撲救,保住了老柳樹性命。老柳樹為了報恩,便多次找到送生娘娘,求她給大老李送個兒子。後大老李的媳婦十月懷胎,竟生下來一條長蛇。大老李一看,揮錛就砍,將蛇尾斬去了半截,一道火光飛向東海。這就是民間傳說的「禿尾巴老李」。
龍王指派禿尾巴老李鎮守黃海,但他卻一直惦記父母,便與老柳樹商定,村民有難的時候,由老柳樹變化成道,救助大家。
苗家曲村前有條大河,為官道必經之地。因無橋不能渡河,每年汛期,鄉親們諸多不便。一天,琅琊太守要經過苗家曲大河赴京進貢。禿尾巴老李得知此事,便計上心來。當進貢車隊行至大河,深陷亂石淤沙中時,恰遇電閃雷鳴,風雨大作,襲來滾滾洪水,把貢品沖個凈光。朝廷得知此事後,詔令限一年即把苗家曲大橋修好。村民們從老道處知道禿尾巴老李設計讓太守修橋之事後,感動萬分。遂將橋命名為「龍橋」,並在橋上雕刻了禿尾巴老李像。
今信量橋仍在使用,但由於管理和保護措施不力,損壞嚴重。10條龍尾只剩下三、四,石獅、石猴業已無存,石柱、橋欄亦殘缺不全。 「苗蛋」產自苗家曲村,是「沂蒙四味」(即丘陵花生、蒙山蠍、苗家曲的鴨蛋、沂河的鱉)之一。苗家曲村位於鎮駐地北1公里沂河東岸,距沂南縣城5公里,處於沂河和潮溝河交匯處,三面環水。潮溝河上有老灣、老龍潭等11個緊密相連、深達丈余的淵子,水域寬廣,魚蝦等水生資源豐富,極其適宜鴨的養殖,在這片水域上自然放養後所產的鴨蛋個兒大。本地特有的蛋鴨品種「綠冠」,平均蛋重67克,雙黃多,蛋皮淡綠細滑,蛋白清透,蛋黃色深,味道清香純正。腌制後的「苗蛋」更佳。
「苗蛋」分為兩種。用老龍潭淤泥加食鹽腌制的叫「香蛋」;用老龍潭水加食鹽腌制的叫「鹹蛋」。「香蛋」腌制時間短,蛋白透亮,蛋黃紅黃色,吃時黃油外溢,醇香微咸;「鹹蛋」腌制時間較長,蛋白微黑,蛋黃灰色,聞有臭味,吃時香咸可口。兩種「苗蛋」,煮熟切開後均不落蒼蠅,為蛋中佳品。在民間流傳著「章丘大蔥蒼山蒜,苗家曲的咸鴨蛋」及「湯螃苗蛋金不換」之說。傳說明朝正德年間,武宗皇帝出巡路過此處,品嘗了「苗蛋」後贊不絕口。清朝乾隆皇帝南巡第一次路過莒縣時,為吃到「苗蛋」專程到苗家曲。要求苗家曲村每年進貢「苗蛋」一千個。2002年,苗蛋被評為世界藍天杯十大馳名精品,成為國際風聯指定專用產品。
劉家汪(劉家八角汪)村有2株古槐,樹齡約500年。一株胸圍2.6米,樹高9米,冠幅東西11.1米、南北12.7米;另一株胸圍1.9米,樹高7米,冠幅東西6.2米、南北8.4米。
『叄』 求張衡、毛遂生平簡介
張衡(78-139),字平子,南陽西鄂(今河南南陽縣石橋鎮)人。他是我國東漢時期偉大的天文學家,為我國天文學的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在數學、地理、繪畫和文學等方面,張衡也表現出了非凡的才能和廣博的學識。
張衡是東漢中期渾天說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指出月球本身並不發光,月光其實是日光的反射;他還正確地解釋了月食的成因,並且認識到宇宙的無限性和行星運動的快慢與距離
地球遠近的關系。
張衡觀測記錄了兩千五百顆恆星,創制了世界上第一架能比較准確地表演天象的漏水轉渾天儀,第一架測試地震的儀器——候風地動儀,還製造出了指南車、自動記里鼓車、飛行數里的木鳥等等。
張衡共著有科學、哲學、和文學著作三十二篇,其中天文著作有《靈憲》和《靈憲圖》等。
為了紀念張衡的功績,人們將月球背面的一環形山命名為「張衡環形山」,將小行星1802命名為「張衡小行星」。
20世紀中國著名文學家、歷史學家郭沫若對張衡的評價是:「如此全面發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所罕見,萬祀千齡,令人景仰。」
毛遂,戰國時期薛國人,年輕時游趙國,為趙國公子平原君趙勝門下的食客,在平原君門下三年沒有名聲,不被人所知。趙惠王九年(公元前289年)秦國圍困趙國都城邯鄲,大軍壓境,趙國危在旦夕,趙王派平原君求救於楚,平原君決定在客中選20名文武兼備者同往楚求救兵馬。平原君門客中選中19人,就缺1人。這時,毛遂站出來說,「就讓我湊夠數吧」。平原君問:「先生在我門下幾年了?」毛遂回答:「三年了。」平原君又說:「世上凡是有才能的人,好比錐子裝進口袋裡,鋒利的尖就能露出來,先生來我門下三年之多,我從沒聽到你有什麼本領,你還是留下吧。」毛遂答言:「是不是把尖錐,可誰也沒把我裝進口袋裡呀!不然早就脫穎而出了。」平原君聽後便答應把他帶上同趙楚國,同隨的19人都嘲笑毛遂自不量力。
平原君到了楚國,談判從早上到中午,毫無結果。這時毛遂偑劍上堂,大聲喝道:「合縱發兵,是三言兩句的事,為何議而不決。」楚王對毛遂出言不遜。毛遂怒目按劍直逼楚王,慷慨陳詞:「楚國有五千多里土地,一百萬士兵,是可以稱霸的大國,沒想到秦國一興起,楚國連打敗仗,甚至連堂堂的國君也當了秦國的俘虜,死在秦國,這是楚國的奇恥大辱。聯合搞秦最根本的是幫助楚國報仇雪恥,大王反而吱吱唔唔,自己不感到理虧心愧嗎?」這一番話刺中了楚王的要害,楚王決定出兵。並同平原君歃血為盟,協力抗秦。從此毛遂名威大振,「毛遂自薦」、「脫穎而出」便為千古流傳的佳話 。
『肆』 滕州市張汪鎮有多少考一中的
每年中考,滕州一中都是好多人報名的,張汪鎮考一中的應該有好多學生考,滕州一中教學非常好的。
『伍』 滕州市界河鎮商周遺址
商周遺址不在界河吧,滕州的歷史遺址只有這些:北辛文化遺址:在滕州市官橋專鎮的北辛村北,薛屬河故道北岸突起的土崗上,發掘一處原始社會遺址。
滕國故城遺址:今縣城西南7.5公里姜屯鎮滕城村,為古滕國故都城,是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薛國故城遺址:位於縣城南20公里張汪鎮和官橋鎮交界處。城東北角有孟嘗君及其父田嬰墓,城北門外有毛遂墓。薛國故城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小邾國故城遺址:城區東部,荊河東岸有一土城村,是史書記載為古郳國故址。
春秋昌慮邑城:昌慮故城座落在滕州市羊庄鎮土城村,古薛河北岸,陶山的北麓。
春秋魯國郎邑—郁郎:距縣城西北25公里,屬濱湖鎮。
春秋合鄉故邑城:在今山亭區城頭鄉駐地。
戰國靈邱邑城:今址在山亭區桑村鎮陡城村。
西漢陽城邑:古陽城為漢封邑,爵為侯,南朝劉宋置縣,名陽平,高齊廢。在今城區西部 20公里的級索鎮王晁村。
『陸』 郭巨鎮的歷史文化
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倭寇猖獗侵擾和搶劫時期(據文獻記載二百次之多,小的進行騷擾更是不計其數)。明太祖派信國公湯和在定海展城立衛,建「郭巨所城」其中有護城河、吊橋、鍾樓、鼓樓、城隍廟等景點。
按照明代軍隊編制,稱「郭巨千戶所」設正副指揮使二人,統率一千二百二十人。明朝政府規定,指揮使如稱職,可以由其子孫,兄弟等世襲。汪友敬為第一任大官,接著連續傳承十二代後,正遇上明朝滅亡。千戶所城為浙東沿海戰略要地。邊陲山城郭巨地處寧波最東端,舊城建築集中,由於沒有進行過大規模的拆遷,總體建築保存尚好。當時郭巨千戶所城守軍有1120人,建南、北、西三門,南為徵波門,北為崇秀門,西為吉安門,系水門。門上各有城樓,外設吊橋,外圍建月城,設有警鋪、敵樓等。西門有瞭遠台,外有城濠、塹、備濠。城內街道呈十字形,系卵石道路。在郭巨城內逼仄的街巷,明朝所城建築風格歷歷在目,城牆的牆基、卵石路、老房子隨處可覓。
去實地考察,典型的汪家走馬樓、郭巨耶穌堂、護城河等,雖是老建築,其精緻的石雕、木刻、磚雕都代表著清代建築藝術風格。
郭巨非遺陳列館,陳列館中的設立的「山海相接,千戶所城」、「抗倭英豪,烽火總台」、「風華郭巨,非遺存珍」三個主題展廳。展廳中陳列的郭巨古城歷史沿革、烽火台遺址故事、郭巨民俗文化經典等介紹。由歷史碑文、文物展示、非遺再現、漆畫精選等七部分組成,全面展現了郭巨歷史上的繁盛輝煌、抗倭硝煙中的豐功偉績以及傳承發展的非遺經典。
『柒』 山東省滕州市張汪鎮婚嫁習俗
我只是知道威海的婚嫁習俗,女方一般會給車子或者裝修,現在條件好的,還會買房子
『捌』 張汪鎮的介紹
張汪鎮隸屬於山東省滕州市,位於山東省西南部,滕州市最南端,回104國道縱貫全境,京滬鐵路沿答東部邊界而過。總面積93平方公里,總人口88306人(2011年),下轄83個行政村。1張汪在夏商周時期即為薛國地,是古徐州首府,秦代置薛縣,隋朝起屬滕縣,民國時為滕縣第七區,1984年成立張汪鎮。2歷史上誕生了奚仲、仲虺、薛燭、毛遂等名人,是焚券市義、狡兔三窟等歷史典故的發生地。境內文物古跡有薛國故城遺址、魏徵墓等,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張汪竹木玩具、張汪板鴨等。3張汪鎮地處滕西平原,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張汪鎮工業以採煤、發電、板材加工、建材、生物等產業為主導,有大宗集團和田陳煤礦兩大龍頭企業。42013年張汪鎮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3.1億元,地方財政收入1.07億元。5張汪鎮先後獲得全國生態文明先進鎮、全國億萬農民健身先進鎮、山東省板材加工名鎮、山東省花卉苗木百強鎮、山東省農機安全示範鎮等榮譽稱號。
『玖』 張汪鎮的人口民族
截至2011年底,張汪來鎮有27460戶家庭,總人口源88306人,其中男性46668人,占總人口的52.8%,女性41638人,占總人口的47.2%。人口密度939人/平方公里。
截至2011年底,境內共有19個民族,其中漢族占總人口的99.83%,其餘為回族、蒙古族、滿族、朝鮮族、維吾爾族、藏族、達斡爾族等18個少數民族,共148人。
『拾』 楓橋鎮的歷史文化
楓橋以楓溪得名,楓溪是一條風光綺麗的山溪,上源有二,東源黃檀溪,西源白水溪。二源在楓橋鎮南大竺園附近會合,始名楓溪。隋朝時,曾在楓溪渡口架橋建驛站,稱之為楓橋和楓橋驛,楓橋地名即由此來。楓橋歷史悠久,行政職能優勢明顯。早在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楓橋先民就在楓橋江兩岸繁衍生息;越國前期曾於此建都;南宋孝宗乾道8年(1172年),一度為義安縣治,義安縣不僅僅為原楓橋區屬范圍,還包括了湄池、江藻一帶,因此,楓橋是當時的地域中心,商賈雲集之地,形成了繁華一時的三里長街。寧宗開禧年間(1205-1207),辛棄疾曾於此申置東尉司;元設巡檢司;明為驛輔;清乾隆三十八年(1774年)設楓橋鎮;民國元年(1912年)設楓橋鄉;1932年,楓橋曾修建小鐵路,使得楓橋的集市貿易十分興旺。1949年解放後楓橋一直是鎮、鄉、公社、區所在地。是諸暨東北部的政治、經濟、文化活動中心。
楓橋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楓橋耕讀傳家重教興學由來已久,蔚然成風,是浙江省首批歷史文化名鎮、東海文化明珠鎮。宋元時期的藏書樓就被時人譽為越中之冠。僅宋元明清四朝,楓橋有進士35人,舉人68人。歷代名人輩出,孕育了王冕、楊維楨、陳洪綬、汪壽華、何燮侯、梁煥木等一大批人才,楓橋三賢更以其精湛的藝術造詣而在中國書法史、中國繪畫史乃至整個中國文化史中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深厚的文化底蘊,優良的教育環境造就了較高素質的現代公民,使楓橋更賦內涵,發展更好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