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混凝土的歷史
一、混凝土發展歷史
1、20世紀90年代初美國首選提出高性能混凝土(HPC)概念,是新型超塑化劑與混凝土材料科學相結合的成功範例。
2、1824年英I.Aspdin獲得波特蘭水泥專利,水泥混凝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3、1962年日本服部健一首先將萘磺酸甲醛縮合物(n≈10)用於混凝土分散劑,1964年日本花王石鹼公司作為產品銷售。
4、1963年聯邦德國研製面功三聚氰胺磺酸鹽甲醛縮合物,同時出現了多環芳烴磺酸鹽甲醛縮合的。
5、1966年日本首先應用高強混凝土,開始生產預應力混凝土樁柱。
6、1971~1973年,德國首選將超塑化劑研製成功流態混凝土,混凝土垂直泵送高度達到310m。
7、目前的發展方向是HPC及使用復合超塑化劑(CSP)的研究,實現HPC配合比全計演算法設計和CSP配方設計。
二、混凝土外加劑發展方向
1、高效減水劑:萘系及三聚氰胺系高效減水劑的改性、聚丙烯酸鹽超塑化劑、聚丙烯酸接支共聚物超塑化劑、氨基磺酸鹽超塑化劑、磺化酮醛縮聚物、木質素磺酸鹽高效化、工業廢料生產超塑化劑。
2、復合外加劑:低鹼低摻量液體復合外加劑、復合超塑化劑及其配方設計、低鹼低摻量液體復合防凍劑、微膨脹多功能防水劑、液體膨脹劑、液體速凝劑、超緩凝劑
3、其它外加劑:減縮劑、鹼骨料反應抑止劑、表面硬化劑、高效脫模劑
三、混凝土外加劑的功能分類
1、定義:《混凝土外加劑分類、命名與定義》GB8075-87,是在拌制混凝土過程中加入,用以改善混凝土性能的物質,摻量不大於水泥質量的5%(特殊情況除外)。
2、混凝土外加劑按主要功能分為四類:
A、改善混凝土拌合物流變性能的外加劑。包括減水劑、引氣劑和泵送劑。
B、調節混凝土凝結時間、硬化性能的外加劑。包括緩凝劑、早強劑和速凝劑。
C、改善混凝土耐久性的外加劑。包括引氣劑、防水劑和阻銹劑等。
D、改善混凝土其他性能的外加劑。包括加氣劑、膨脹劑、防凍劑、著色劑、防水劑和泵送劑。
四、外加劑按品種分類(1)
1、早強劑:
A、可溶性無機鹽:氯化物、碳酸鹽、硝酸鹽、硫代硫酸鹽、硅酸鹽、鋁酸鹽、鹼性氫氧化物等
B、可溶性有機物:三乙醇胺、甲酸鈣、乙酸鈣、丙酸鈣和丁酸鈣、尿素、草酸、胺與甲醛縮合物。
2、速凝劑:鐵鹽、氟化物、氯化鋁、鋁酸鈉、碳酸鉀。
3、引氣劑:木材樹脂鹽、合成洗滌劑、木質素磺酸鹽、蛋白質的鹽、脂肪酸和樹脂酸及其鹽。
4、減水劑和調凝劑:木質素磺酸鹽及其改性或衍生物、羥基羧酸及其鹽或其改性和衍生物、無機鹽(鋅鹽、硼酸鹽、磷酸鹽、氯化物)、銨鹽及其衍生物、碳水化合物及多聚糖酸或糖酸、水溶性聚合物(纖維素醚、密胺衍生物、萘衍生物、聚硅氧烷和磺化碳氫化合物
5、高效減水劑:萘磺酸鹽甲醛縮合物、多環芳烴磺酸鹽甲醛縮合物、三聚氰胺磺酸鹽甲醛縮聚物、對胺基苯磺酸甲醛縮聚物、磺化酮醛縮聚物、聚丙烯酸鹽及其接枝共聚物等。
6、加氣劑:過氧化氫、金屬鋁粉、吸附空氣的某些活性碳。
7、灌漿外加劑:緩凝劑、凝膠、凝膠澱粉和甲基纖維素、膨潤土、增稠劑、早強劑、加氣劑。
8、膨脹劑:細鐵粉或粒狀鐵粉與氧化促進劑、石灰系、硫鋁酸鹽系。
9、粘結劑:合成乳膠、天然橡膠乳膠。
10、泵送劑:合成或天然水溶性聚合物增加劑的粘度、有機絮凝劑、高比表面無機材料(膨潤土、二氧化硅、石棉粉、石棉短纖維等)、水泥外摻料(粉煤灰、水硬石灰、石粉等)。
11、絮凝劑:聚合物電解質。
12、著色劑:灰到黑(氧化鐵黑、礦物黑、碳黑、群青、酞青藍)、淺紅到深紅(氧化鐵紅)、棕(氧化鐵棕、富錳棕土、燒褐土)、綠(氧化鉻綠、酞商姆)、白(二氧化鈦),等
13、滅菌劑和殺蟲劑:多鹵化物、狄氏劑乳液及銅化物。
14、防潮劑:皂類、丁基硬脂酸、某些石油產品
15、防滲劑:減水劑、氯化鈣。
16、鹼集料反應抑止劑:鋰鹽、鋇鹽、某些引氣劑、減水劑、緩凝劑、火山灰。
17、阻銹劑:亞硝酸鈉、苯甲酸鈉、木質素磺酸鈣、磷酸鹽、氟硅酸鈉、氟鋁酸鈉。
五、混凝土高效減水劑的作用
1、在不改變各種原材料配比的情況下,添加混凝土高效減水劑,不會改變混凝土強度,同時可以大幅度提高混凝土的流變性及可塑性,使得混凝土施工可以採用自流、泵送、無需振動等方式進行施工,提高施工速度、降低施工能耗。
2、在不改變各種原材料配比(除水)及混凝土的坍落度的情況下,減少水的用量,可以大大提高混凝土的強度,早強和後期強度分別比不加減水劑的混凝土提高60%及20%以上,通過減水,可以實現澆築C100標號的高強混凝土。
3、在不改變各種原材料配比(除水泥)及混凝土強度的情況下,可以減少水泥的用量,摻加水泥質量0.2%~0.5%的混凝土減水劑,可以節省水泥量的15~30%以上。
4、摻加混凝土高效減水劑,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壽命一倍以上,即使建築物的正常使用壽命延長一倍以 上。
⑵ 混凝土發展迄今有多少年歷史了混凝土的發展歷程如何如題 謝謝了
混凝土復看起來很像是一種十制分現代化的建築材料,但實際上它是古羅馬人發明的。 古羅馬人在石灰和沙子的混合物里摻和進碎沙子製造出混凝土。他們使用的沙子是稱為「白榴火山灰」的火山土,產自義大利的玻佐里地區。古羅馬人將混凝土用在許多壯觀的建築物上。像古羅馬圓形劇場———羅馬最宏大的圓形露天鬥技場這樣的建築物,如果沒有混凝土,建造起來就非常困難。公元476年古羅馬衰落後,在發明史上發生了一些非同尋常的事件。因此,用白榴火山灰製作混凝土的技術在西方逐漸被人們所遺忘。1756年,英國工程師約翰·斯米頓重新發現這一技術,那時他正在尋找一種用來建造德文郡的埃梯斯通塔地基的材料。以後工程師們發現其他沙子可以用來代替白榴火山灰,這樣,在建築物中使用混凝土再次廣泛流行起來。 而後來,在19世紀60年代,法國人約瑟夫·莫里爾產生了用鐵條加固混凝土的想法,為在現代摩天大 樓和其他大型建築物中大規模使用混凝土鋪平了道路。
⑶ 混凝土的發展史是怎樣的
網路一搜一大把
對於搞建築的這不是經常見面的東西嘛 混凝土是由膠凝材料、水和粗、細骨料按適當比例配合、拌製成拌合物,經一定時間硬化而成的人造石材。
普通混凝土(簡稱為混凝土)是由水泥、砂、石和水所組成,另外還常加入適量的摻合料和外加劑。在混凝土中,砂、石起骨架作用,稱為骨料;水泥與水形成水泥漿,水泥漿包裹在骨料表面並填充其空隙。在硬化前,水泥漿起潤滑作用,賦予拌合物一定的和易性,便於施工。水泥漿硬化後,則將骨料膠結為一個堅實的整體。
鋼筋混凝土(簡稱RC),是經由水泥、粒料級配、加水拌和而成混凝土,在其中加入一些抗拉鋼筋,在經過一段時間的養護,達到建築設計所需的強度。它應該是人類最早開發使用的復合型材料之一。
鋼筋和混凝土是兩種全然不同的建築材料,鋼筋的比重大,不僅可以承受壓力,也可以承受張力;然而,它的造價高,保溫性能很差。而混凝土的比重比較小,它能承受壓力,但不能承受張力;它的價格比較便宜,但是卻不堅固。而鋼筋混凝土的誕生,解決了這兩者的缺陷問題,並且保留了它們原來的優點,使得鋼筋混凝土成為現代建築物建造的首選材料。
混凝土的歷史
可以追溯到古老的年代。其所用的膠凝材料為粘土、石灰、石膏、火山灰等。自19世紀20年代出現了波特蘭水泥後,由於用它配製成的混凝土具有工程所需要的強度和耐久性,而且原料易得,造價較低,特別是能耗較低,因而用途極為廣泛。
1861年鋼筋混凝土得到了第一次的應用,首先建造的是水壩、管道和樓板。1875年,法國的一位園藝師蒙耶(1828~1906年)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鋼筋混凝土橋。
20世紀初,有人發表了水灰比等學說,初步奠定了混凝土強度的理論基礎。以後,相繼出現了輕集料混凝土、加氣混凝土及其他混凝土,各種混凝土外加劑也開始使用。60年代以來,廣泛應用減水劑,並出現了高效減水劑和相應的流態混凝土;高分子材料進入混凝土材料領域,出現了聚合物混凝土;多種纖維被用於分散配筋的纖維混凝土。現代測試技術也越來越多地應用於混凝土材料科學的研究。
隨著時代的變遷,技術的進步,「混凝土家族」里也有了新成員的加盟,其中纖維混凝土,無論從抗壓強度和價格來看,都具有一定的優勢。然而,鋼筋混凝土雖然受到「混凝土家族」的競爭影響,其發展的優勢也不如從前,但是,在如今的很多領域中,仍能看到它那熟悉的身影。它依舊是堅固耐用的代名詞。代表城市形象的高樓大廈,自然少不了鋼筋混凝土。高速公路、建築橋梁、隧道等是鋼筋混凝土現代應用的另一方面。然而,鋼筋混凝土還有一個更為實用的功能,那就是除險,在處理各類坍塌事故中,使用鋼筋混凝土,可以更快的取得關鍵性的進展,因為有了它的支撐,才能使搶險行動獲得控制性成果。因此,從這些方面可以看出,鋼筋混凝土在眾多建材中,依舊佔有一席之地,我們期待,在未來的建築道路上,鋼筋混凝土可以走的更好、更穩。
⑷ 混凝土的發展史
古代
考古人員發現5000年前的凌家灘先民不僅能夠製造精美的玉石器,而且已開始稻作農業,飼養或捕獵豬、鹿、鳥禽等多種動物豐富飲食品種。另外在房屋建設中,他們已懂得類似鋼筋混凝土的:「挖槽填燒土,木骨撐泥牆」的建築工藝。
5000年前的凌家灘人不是只會簡單的搭建屋舍,事實證明,當時的凌家灘人已懂得「挖槽填燒土,木骨撐泥牆」的建築工藝,這和現在的鋼筋混凝土非常相似。工作人員說,原始先民要用經過火燒過土作為房基槽與牆體的填充材料,在基槽內用木棍作為牆體的支撐柱,然後填埋紅燒的土塊,並在牆體兩側表面敷上較厚的粘泥,甚至一部分還可能用蘆葦桿加固。
近代
1900年,萬國博覽會上展示了鋼筋混凝土在很多方面的使用,在建材領域引起了一場革命。法國工程師艾納比克1867年在巴黎博覽會上看到莫尼爾用鐵絲網和混凝土製作的花盆、浴盆、和水箱後,受到啟發,於是設法把這種材料應用於房屋建築上。1879年,他開始製造鋼筋混凝土樓板,以後發展為整套建築使用由鋼筋箍和縱向桿加固的混凝土結構梁。僅幾年後,他在巴黎建造公寓大樓時採用了經過改善迄今仍普遍使用的鋼筋混凝土主柱、橫梁和樓板。1884年德國建築公司購買了莫尼爾的專利,進行了第一批鋼筋混凝土的科學實驗,研究了鋼筋混凝土的強度、耐火能力。鋼筋與混凝土的粘結力。1887年德國工程師科倫首先發表了鋼筋混凝土的計算方法;英國人威爾森申請了鋼筋混凝土板專利;美國人海厄特對混凝土橫梁進行了實驗。1895年——1900年,法國用鋼筋混凝土建成了第一批橋梁和人行道。1918年艾布拉姆發表了著名的計算混凝土強度的水灰比理論。鋼筋混凝土開始成為改變這個世界景觀的重要材料。
混凝土可以追溯到古老的年代,其所用的膠凝材料為粘土、石灰 、石膏、火山灰等。自19世紀20 年代出現了波特蘭水泥後,由於用它配製成的混凝土具有工程所需要的強度和耐久性,而且原料易得,造價較低,特別是能耗較低,因而用途極為廣泛(見無機膠凝材料)。
20世紀初,有人發表了水灰比等學說,初步奠定了混凝土強度的理論基礎。以後,相繼出現了輕集料混凝土、加氣混凝土及其他混凝土,各種混凝土外加劑也開始使用。60年代以來,廣泛應用減水劑,並出現了高效減水劑和相應的流態混凝土;高分子材料進入混凝土材料領域,出現了聚合物混凝土;多種纖維被用於分散配筋的纖維混凝土。現代測試技術也越來越多地應用於混凝土材料科學的研究。
⑸ 混凝土最早由哪個國家的人發明的
混凝土最早由英國人亞斯普丁發明的。
英國人亞斯普丁發明"波蘭特水泥",
法國人莫尼埃取得了鋼筋混凝土的發明專利。
1865年的一天,法國園藝師莫尼埃在觀察植物的根系時,發現植物根系在松軟的土壤里互相交叉、盤根錯節,形成一種網狀結構,從而把土壤抱成了團。
莫尼埃從植物根系的這個現象中得到啟示:如果在做水泥花壇時,在混凝土裡面先加上一些網狀的鐵絲,不就可以使建成的花壇抗拉強度增加、更加結實了嗎?於是他馬上開始動手試驗,效果很好。
鋼筋混凝土就這樣被發明了,並且一直到現在還是建築業中一種不可缺少的主要建築材料。
(5)混凝土的發展歷史嗎擴展閱讀:
考古人員發現5000年前的凌家灘先民不僅能夠製造精美的玉石器,而且已開始稻作農業,飼養或捕獵豬、鹿、鳥禽等多種動物豐富飲食品種。
另外在房屋建設中,他們已懂得類似鋼筋混凝土的:「挖槽填燒土,木骨撐泥牆」的建築工藝。
5000年前的凌家灘人不是只會簡單的搭建屋舍,事實證明,當時的凌家灘人已懂得「挖槽填燒土,木骨撐泥牆」的建築工藝,這和如今的鋼筋混凝土非常相似。
工作人員說,原始先民要用經過火燒過土作為房基槽與牆體的填充材料,在基槽內用木棍作為牆體的支撐柱,然後填埋紅燒的土塊,並在牆體兩側表面敷上較厚的粘泥,甚至一部分還可能用蘆葦桿加固。
1900年,萬國博覽會上展示了鋼筋混凝土在很多方面的使用,在建材領域引起了一場革命。法國工程師艾納比克1867年在巴黎博覽會上看到莫尼爾用鐵絲網和混凝土製作的花盆、浴盆、和水箱後,受到啟發,於是設法把這種材料應用於房屋建築上。
1879年,他開始製造鋼筋混凝土樓板,以後發展為整套建築使用由鋼筋箍和縱向桿加固的混凝土結構梁。僅幾年後,他在巴黎建造公寓大樓時採用了經過改善迄今仍普遍使用的鋼筋混凝土主柱、橫梁和樓板。
1884年德國建築公司購買了莫尼爾的專利,進行了第一批鋼筋混凝土的科學實驗,研究了鋼筋混凝土的強度、耐火能力。鋼筋與混凝土的粘結力。
1887年德國工程師科倫首先發表了鋼筋混凝土的計算方法;英國人威爾森申請了鋼筋混凝土板專利;美國人海厄特對混凝土橫梁進行了實驗。
1895年——1900年,法國用鋼筋混凝土建成了第一批橋梁和人行道。1918年艾布拉姆發表了著名的計算混凝土強度的水灰比理論。鋼筋混凝土開始成為改變這個世界景觀的重要材料。
混凝土可以追溯到古老的年代,其所用的膠凝材料為粘土、石灰、石膏、火山灰等。
自19世紀20年代出現了波特蘭水泥後,由於用它配製成的混凝土具有工程所需要的強度和耐久性,而且原料易得,造價較低,特別是能耗較低,因而用途極為廣泛(見無機膠凝材料)。
20世紀初,有人發表了水灰比等學說,初步奠定了混凝土強度的理論基礎。以後,相繼出現了輕集料混凝土、加氣混凝土及其他混凝土,各種混凝土外加劑也開始使用。
60年代以來,廣泛應用減水劑,並出現了高效減水劑和相應的流態混凝土;高分子材料進入混凝土材料領域,出現了聚合物混凝土;
多種纖維被用於分散配筋的纖維混凝土。現代測試技術也越來越多地應用於混凝土材料科學的研究。
⑹ 鋼筋混凝土的歷史及發展
鋼筋混凝土的發明出現在近代,通常認為法國園丁約瑟夫·莫尼爾(en:Joseph Monier(英文))於回1849年發明鋼筋混凝土並於答1867年取得包括鋼筋混凝土花盆以及緊隨其後應用於公路護欄的鋼筋混凝土樑柱的專利。1872年,世界第一座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建築在美國紐約落成,人類建築史上一個嶄新的紀元從此開始,鋼筋混凝土結構在1900年之後在工程界方得到了大規模的使用。1928年,一種新型鋼筋混凝土結構形式預應力鋼筋混凝土出現,並於二次世界大戰後亦被廣泛地應用於工程實踐。鋼筋混凝土的發明以及19世紀中葉鋼材在建築業中的應用使高層建築與大跨度橋梁的建造成為可能。
目前在中國,鋼筋混凝土為應用最多的一種結構形式,占總數的絕大多數,同時也是世界上使用鋼筋混凝土結構最多的地區。其主要原材料水泥產量已於2010年達到18.82億噸,佔世界總產量70%左右。
⑺ 混凝土攪拌站的發展歷程
混凝土可以說是現代社會文明發展中不可缺少的基石。混凝土攪拌樓站作為內混凝土生產設備,為我國容基礎建設行業發展歷史中作為重要的光輝發展中重要的里程碑。
從1756年的水泥誕生,讓我們的基礎建設工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隨後混凝土的誕生讓世界基建行業有了里程碑的發展。隨工程建設發展需求。傳統人工混凝土生產滿足不了連續的工程建設需求。所以在1903年德國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台商品混凝土攪拌站。
隨著社會工業的不斷發展和全球化工業發展, 1913年美國也根據國情需求相繼建設了第一台商品混凝土攪拌站。
1949年日本也相繼建立國內的首台商品混凝土攪拌站。 而我國則是要追溯到上世紀60年代中期。
在我國三峽工程建設中,根據工程需求,我國建設了世界上最大的混凝土攪拌樓站,奠定了我國設備在世界行業內的地位。
改革開放以後。隨著我國基礎建設行業發展,商品混凝土攪拌樓站得到了快速的發展。
二十一世紀初期,伴隨時代環保要求。環保商品混凝土攪拌樓站再次涌現。世界上第一座環保混凝土攪拌樓站在我國誕生。奠定了在世界級混凝土生產行業中奠定我國領先地位。
⑻ 我國混凝土的發展歷史與發展前景
發展綠色混凝土和特種混凝土,改善混凝土的延性,高強高耐久性的混凝土都是發展的的方向
⑼ 混凝土的發展歷史及其現在所擁有的發展前景!
前景廣闊
⑽ 混凝土的發展歷史
1900年,萬國博覽會上展示了鋼筋混凝土在很多方面的使用,在建材領域引起了一場革命。法國工程師艾納比克1867年在巴黎博覽會上看到莫尼爾用鐵絲網和混凝土製作的花盆、浴盆、和水箱後,受到啟發,於是設法把這種材料應用於房屋建築上。1879年,他開始製造鋼筋混凝土樓板,以後發展為整套建築使用由鋼筋箍和縱向桿加固的混凝土結構梁。僅幾年後,他在巴黎建造公寓大樓時採用了經過改善迄今仍普遍使用的鋼筋混凝土主柱、橫梁和樓板。1884年德國建築公司購買了莫尼爾的專利,進行了第一批鋼筋混凝土的科學實驗,研究了鋼筋混凝土的強度、耐火能力。鋼筋與混凝土的粘結力。1887年德國工程師科倫首先發表了鋼筋混凝土的計算方法;英國人威爾森申請了鋼筋混凝土板專利;美國人海厄特對混凝土橫梁進行了實驗。1895年——1900年,法國用鋼筋混凝土建成了第一批橋梁和人行道。1918年艾布拉姆發表了著名的計算混凝土強度的水灰比理論。鋼筋混凝土開始成為改變這個世界景觀的重要材料。混凝土可以追溯到古老的年代,其所用的膠凝材料為粘土、石灰、石膏、火山灰等。自19世紀20 年代出現了波特蘭水泥後,由於用它配製成的混凝土具有工程所需要的強度和耐久性,而且原料易得,造價較低,特別是能耗較低,因而用途極為廣泛(見無機膠凝材料)。20世紀初,有人發表了水灰比等學說,初步奠定了混凝土強度的理論基礎。以後,相繼出現了輕集料混凝土、加氣混凝土及其他混凝土,各種混凝土外加劑也開始使用。60年代以來,廣泛應用減水劑,並出現了高效減水劑如JS復合防水塗料和相應的流態混凝土;高分子材料進入混凝土材料領域,出現了聚合物混凝土;多種纖維被用於分散配筋的纖維混凝土。現代測試技術也越來越多地應用於混凝土材料科學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