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長汀歷史文化名城

長汀歷史文化名城

發布時間:2021-03-07 12:49:22

Ⅰ 龍岩長汀有什麼旅遊景點

長汀的店頭街文化名街,還有可以去龍門劃船看岩洞,朝斗雲爬山看廟,版可以去三洲摘權楊梅,楊成武紀念地,長汀四都那的歸攏山也很有名,水東街購物,長汀還有一大特色美食:燒大塊,豆腐乾,簸箕板,還有汆豬肉。。。。。。

Ⅱ 福建省歷史文化名城有幾個

泉州:國家首批歷史文化名城
福州,漳州:國家第二批歷史文化名城

Ⅲ 長汀縣簡介

長汀縣,是閩、粵、贛三省的邊陲要沖,是福建的邊遠山區,是客家首府。長汀是福建新石器文化發祥地之一,全縣有200多處新石器遺址。漢代置縣,唐開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建汀州,成為福建五大州之一。自盛唐到清末,長汀均為州、郡、路、府的治所。是海峽西岸經濟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著名的革命老區和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與湖南鳳凰一起被國際友人路易·艾黎譽為「中國最美麗的山城之一」,融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於一體。
中文名稱: 長汀縣
所屬地區: 福建省龍岩市
下轄地區: 汀州鎮等
政府駐地: 汀州鎮
電話區號: 0597
郵政區碼: 366300
地理位置: 福建西部
面積: 3099平方公里
人口: 2008年,50萬人
方言: 客家方言
氣候條件: 屬中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區
著名景點: 唐代古城牆等
車牌代碼: 閩F

長汀縣為福建省龍岩市下轄的一個縣,總面積3089.9平方千米。地處福建西部, 長汀縣城全景
閩贛邊陲要沖。這里千山競秀,群巒疊嶂,為武夷山脈南段,是福建的邊遠山區,著名的革命老區和歷史文化名城。2010年末戶籍人口39.34萬人,通行閩西客方言長汀話。縣人民政府駐汀州鎮。全縣轄11個鎮、7個鄉:濯田鎮、汀州鎮、大同鎮、古城鎮、新橋鎮、館前鎮、童坊鎮、河田鎮、南山鎮、四都鎮、塗坊鎮、策武鎮、鐵長鄉、庵傑鄉、三洲鎮、宣成鄉、紅山鄉、羊牯鄉。 詳情請到網路搜索

Ⅳ 長汀縣的文化

長汀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漢代置縣,唐開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設置汀州,是唐代福建著名的五大州之一。至宋代,汀州府與省內其它七府構成了福建八閩。從唐代至清代的一千多年間,汀州一直是歷朝歷代州、郡、路、府的治所。悠久的歷史留下了許多文物,1994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三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長汀是著名的唐宋古城。眾多保存完好的文物古跡成為汀州古城景觀的一大特色,巍峨聳立的唐代城樓汀州三元閣,唐代大歷四年修建的汀州古城牆,宋明時期大規模擴建至4119米,城牆像一串璀璨的寶珠,從卧龍山頂分東西蜿蜒而下,合抱於汀江之濱,素有「觀音掛珠」之稱,把汀州城裝綴得獨具一格,分外美麗,現保存下來的古城牆將古城門及其古城樓-朝天門、五通門、惠吉門、寶珠門聯結在一起,全長1500米,近幾年長汀已修復汀州古城牆2100米,使其成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長汀的標志性建築。還有風格獨特的的汀州府城隍廟、汀州雲驤閣、汀州南禪寺、汀州劉氏家廟、汀州李氏家廟等眾多古跡見證了這座歷史文化名城厚重的文化內涵。
唐代宰相張九齡,法醫鼻祖宋代長汀知縣宋慈,宋代民族英雄文天祥,宋代詩詞大家陸游,明代《天工開物》著者宋應星,清代著名大學者《四庫全書》總篡紀曉嵐和長汀籍清代著名畫家上官周等一大批文人志士都在長汀留下了足跡,為這座千年古城增添了文化色彩。作為古汀州所在地,歷代文人墨客留連吟誦,唐代的張九齡,宋代的陸游、宋慈、陳軒、王捷,明代的馬馴、郝鳳升、宋應星,清代的上官周、黃慎、楊瀾、紀曉嵐、黎士弘、康泳、江瀚等,都以如椽巨筆為長汀的山川風物寫下不朽的詩篇、著作,流傳於世。 長汀是歷史上客家人聚居最具有代表性的城市,繞城而過的汀江被喻為客家人的母親河。客家人以堅韌、開拓、革新的精神創建了汀州,帶來汀州的繁榮和發展,以後又發展到廣東梅州,並擴展到東南亞和世界各地。汀州成為中國客家的大本營和客家的首府。 汀州古城深深地烙上了客家的印痕,洋溢著客家人吃苦耐勞、奮斗不止、開拓革新的氣息。悠久的歷史給長汀留下蜚聲中外的客家文化:至今,長汀還保留了獨具魅力的、有客家特色的客家民俗文化、客家服飾文化、客家建築文化、客家飲食文化、客家宗教文化和濃郁的客家風土人情。客家山歌、客家美食、客家傳統花燈、豐富多彩的民間藝術如船燈、馬燈、龍燈、十番、鼓吹、台閣、花鼓等構成長汀客家傳統藝術文化的寶庫。2008年1月長汀被評為「中國文化旅遊大縣」。每年都有大量海內外客家鄉親返汀尋根謁祖,每年秋天舉行世界客屬公祭客家母親河大典。
據統計,台灣至少有六十多個常見姓氏的三百多萬人口源於汀州,香港有兩百多萬客家人傳自汀州,明末輔佐鄭成功收復台灣的重要將領劉國軒是汀州人,清代畫壇巨匠上官周是汀州人,孫中山的祖先曾在汀州定居,著名愛國人士江庸的祖籍地也在汀州,郭沫若在《我的童年》中寫道「五百年前,我的祖先是福建汀州人」。截止2009年7月,客家人已達一億人之多,遍布世界各地,他們的祖先大多在汀州留下過生存與奮斗的足跡。
汀的傳統文化由於中原文化的播衍輸入,歷代外來文化的滲透以及與本土文化的交融,形成了長汀客家傳統文化的鮮明特色。 長汀民間故事題材廣泛,內容豐富,結構完整,情節生動,詼諧有趣,語言流暢,性格明朗。神話傳說故事主要有《河龍布雨》、《牛的傳說》、《水鬼朋友》等;人物故事主要有《解晉的故事》、《定光伏虎故事》、《胡瞎哩的傳說》、《九斗冇的故事》等;地方故事主要有《水漫天一樓》、《錢財與人意》、《太平軍在汀州》等;寓言笑話主要有《人為財死》、《三個傻哥》等;革命故事主要有《毛委員的故事》、《老伙夫》、《商人不是敵探》、《槍的故事》等。
長汀民間歌謠品種繁多,內容豐富,朗朗上口,具有鮮明的長汀客家語言色彩和風格。主要有長篇敘事歌《趙玉林與梁四珍》、《孟姜女》等;中短歌有《手提燈籠送郎歸》、《十二月長工》、《苦情歌》、《怨娘歌》、《長工苦》、《講了要戀就要戀》等,以及大量的革命歌謠。
長汀民間諺語大致可分為外來諺語和本地諺語兩類。外來諺語大多與各地通用。本地諺語是長汀勞動人民在長期的生產、生活中經世代流傳下來的,具有典型的長汀地方文化特點。 長汀民間藝術豐富多彩。主要有舞龍燈、踩船燈、高蹺、抬閣、打花鼓、花燈、角子燈、十番、長鑼鼓、公嫲吹、南詞北調、客家山歌、漢劇、楚劇、採茶劇、木偶戲、民間剪紙、根雕、竹編、鐵畫等。這些民間藝術秉承中原漢族遺風,融合地方色彩,形成特有風格,深受客家人的喜愛。
客家山歌是長汀最廣泛流行的民間音樂,是汀州客家文化藝術的結晶。它既融和了粵東、贛南等地山歌的特點,又富於閩西特有的風格,歌詞明白曉暢,朴實無華,大多採用比興手法。客家山歌,用客家方言對唱,在山野田園間一唱一和、一問一答,或抒情、悠揚、纏綿,回味無窮,或敘事、高吭、激越,一泄無遺。愛情是客家山歌永恆的主題,但情歌不是客家山歌的全部,勞動、歷史、傳說、兒歌、童謠等等都是山歌表達的對象。公嫲吹是一首著名的長汀民間器樂曲。它是以演奏樂器中其中二件樂器「公吹」和「嫲吹」命名的。樂器形似嗩吶,但比嗩吶長三倍左右。「公吹」音色低沉,渾厚,音域寬廣;「嫲吹」音色柔和,圓潤,清亮。「公吹」和「嫲吹」之間的關系是純五度的復調關系。演奏中以「公吹」和「嫲吹」為主要樂器,配以二胡、揚琴、三弦、中胡、大堂鼓、大堂鑼、小鑼、鬧鈸等樂器。
「公嫲吹」曲調扣人心弦,振憾人心。時而旋律舒展優揚,似一對老夫妻在回憶過去的美好歲月;時而交替吹奏,互問互答,象這對老夫妻在傾訴各自的心聲;時而緩慢低沉,緩緩吹來,象這對老夫妻在撫摸自己的白發,嘆息歲月的無情;突然樂器齊鳴,震人魂魄,分明是相依相伴幾十年的親人突然去世後悲憤交加、撕心裂肺的哭聲;轉而嗚咽聲聲……
「公嫲吹」的作者和創作年代無從查考,由民間藝人歷代相傳保留下來。「公嫲吹」的曲調內涵及吹奏水平達到了很高的藝術水準。1985年由長汀民間藝人赴省演奏,被評為優秀節目。 長汀客家人的宗教信仰,主要是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4種,而大多數客家人信仰佛教。
佛教傳入長汀有千餘年歷史。第一座佛寺開元寺創於736年(唐開元二十四年),公元907年—公元960年(五代時)為長汀佛教鼎盛時期,北宋時先後有兩名高僧伏虎和定光來汀傳教。定光、伏虎圓寂後,僧眾尊崇為神佛,與觀音合稱「三太祖師」,信徒遍布汀州各縣,後傳至台灣,今彰化有定光圖佛廟,淡水有鄞山寺,均由汀州移民創建。長汀近百年來每年農歷正月十三,農歷九月十四日為迎送定光、伏虎的會期,頗為隆重。1937年汀人本湛和尚創建八寶山峻峰寺,剃度40餘名僧尼,接收500餘名在家弟子,閩西各縣僧尼多屬本湛徒嗣。截止2009年7月,全縣有寺廟100多座。
道教傳入始於唐代,在唐宋兩代頗為盛行,清初頓衰,到清末縣內已無正式出家道士。截止2009年7月,僅有少數民間道士活動。
天主教兩次傳入長汀。首次為明末崇禎年間,活動10年後停頓。第二次於清光緒年間傳入,一直延續,截止2009年7月,存教堂1座。
基督教於清光緒年間傳入,至2009年已有90多年歷史。1941—1945年教會最盛。截止2009年7月,存教堂1座。
此外,長汀還有許多民間信仰,大約可分為四類:一是自然神,二是英雄神,三是宗教神,四是家族神。汀城東門外的汀州天後宮,初建何時未詳,公元1825年(清道光五年)重建,殿宇巍峨規模宏大,在海外頗有影響。 長汀物產資源豐富,世界五大名雞之一的河田雞肥嫩鮮美,善斗稱雄,唐代曾選送長安,列為斗雞之一;「汀州八干」之首的豆腐乾,加工精細,代代相傳;圓金柑甘甜可口,被列為優質水果;玉扣紙聞名遐邇,遠銷海內外;具有500多年歷史,被譽為「濟世聖品」的「驚風化痰丸」遠銷東南亞;紅娘酒、毛邊紙、紅菇、香菇、筍干、板栗、咸梅、柿餅、蚊香等特產,更是名不虛傳。
客家菜有「無雞不清,無肉不鮮,無鴨不香,無肘不濃」的說法,因此,早已形成的菜餚特色乃得以保留和延續,此外,還與東江封閉的交通環境有關,閩西屬山區,交通不便而少受外界影響,從而使客家菜在較長的時間里自我成型,自我演變而自成一家。
長汀的客家美食,種類繁多,製作技藝精湛,獨具地方特色:咸鮮辛辣,原汁原味;主題新穎,構思嚴謹;造型脫俗,色調和諧;雕工精細,圖案清晰。長期以來,長汀人把傳統方法與現代科學結合,繼承與發揚相輔相成,烹調出風味獨特的「地方菜」、「客家菜」,並自成一種系列。


三角豆腐餃

三角豆腐餃是明清以來長汀筵席中的佳餚。此菜製作頗為考究,是用豆腐做皮,瘦肉、香菇、冬筍、蔥白等做餡,精工製作而成。汀州廚師製成的三角豆腐餃,皮白肉香,鮮嫩甜美,在豆腐菜餚中獨具一格,別有風味。


擂茶
擂茶是客家人獨特的風味食品,在汀州同樣廣泛流傳,世代相襲,至今仍在許多鄉村保留。擂茶是將適量的大米加進芝麻、黃豆、花生、茶葉以及桔皮等擂制後,熬煮而成由於長汀客家喜歡將大米加進擂茶中,所以又叫擂米茶。擂茶風味獨特,清香,微苦,呈灰綠色,稀糊渾濁,喝起來卻十分可口。因擂茶中有部分的中草葯,能起到解毒通氣的功效,所以客家人不論大人小孩,都以喝擂茶為習俗。
白斬河田雞
長汀民間烹雞的方法多式多樣,以白斬河田雞最為著名。它以其香、脆、爽、嫩、滑和易脫骨而深受贊譽,為汀州自古以來之名特優佳餚,向來被列為閩西客家菜之首。其雞頭、雞爪、雞翅尖更是下酒好料,俗有「一個雞頭七杯酒,一對雞爪喝一壺」之說。1986年省閩菜評比中,「白斬河田雞」榮獲地方特殊風味菜點稱號。
麒麟脫胎
麒麟脫胎又名「麒麟鑽象肚」,為長汀清代官席中之上乘珍品。相傳很早以前長汀司前街有個鄭姓富戶,其家婦女為求多子,常在豬肚內逐層填入小狗和烏雞媛、白鴿、麻雀、野山參等清蒸服用。此後做為一種飲食療法,一直在富戶中流傳。清朝末年汀郡總鎮肖芝美興辦慶壽筵宴時,曾把「麒麟脫胎」列為首菜。1985年麒麟脫胎在福建省閩菜評比中獲得「優質菜點」稱號,《福建日報》於1986年5月2日曾予報道。
(特色)狗頭外露者為麒麟脫胎狀,全包者為小象卧產狀。味香肉嫩,另有風味;壯陽補腎,祛風濕,健脾胃。
皺紗肉
皺紗肉俗稱「燒大塊」,是長汀傳統菜餚,歷史悠久,早在清朝就已列入官席菜譜。皺紗肉皮似皺紗,綜紅晶亮,色香味俱佳。
荔枝肉
荔枝肉是盤菜,據說它來源於「糖醋炸松丸」和「楊梅肉」。早在清朝時,宴席中就已有「糖醋炸松丸」的盤菜,至民國初,幾乎每席必備。後來,經過廚師不斷改進刀工等烹調技巧,入盤菜型宛如嶺南荔枝,即造型美觀,香脆酸甜,風味獨特。食之,不免使人想到「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的古詩名句。
鳳凰醉酒
據《中國菜譜》載:「河田雞起源於福建長汀縣河田鎮」。據民間傳說,唐開元年間河田雞選送到長安,每每取勝,列為斗雞之雄。
長汀米酒娘,素以民間精工釀制,純天然原料,含有20多種氨基酸,營養豐富。酒娘、雞是長汀食文化園地的兩朵奇葩。融雞酒於一體烹制菜餚,深為來賓青睞。[特色]雞似醉卧缸中,雞皮金黃油亮,酒香撲鼻,令人讒涎欲滴。
燒肝花
燒肝花盤菜是長汀傳統菜餚。因其味道香脆,為下酒妙品,故流傳久遠。(特色)色澤金黃,外酥內軟,食而不膩。
生燜草魚
長汀城鄉池溏、水庫大多放養鯇(草魚)、鱅(大頭鰱)、鰱、鯉等,每日都有鮮魚上市。而人們最愛吃草魚,因其湯鮮肉嫩,老少皆宜。
《長汀縣志·物產志》記載:鯇,即草魚,似鱒而大,形長身圓,肉厚而松,其種來自九江,邑人蓄之池塘,以草飼之,故俗稱草魚。
生燜草魚自清末以來為婚喜賀慶、華廈落成等宴席的主菜。
溫水魚
河田溫水魚以肥、鮮、嫩著名。相傳溫水魚起自明代,里人發現溫泉下游有一種魚,圓扁無鱗,肥大色美。釣上岸來在地上蹦跳片刻,全身即顯出絲絲血痕,在鍋中稍煮即熟,鮮嫩無比。於是人們便在溫泉下游挖池,試放魚苗養殖。細心觀察,多數幼苗適應環境,發育正常,半年中竟長成肥美大魚。後又養殖鯇(草魚)、鯉、鰱等,至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 長汀豆腐乾
長汀豆腐乾是閩西「八大幹」之首,始於唐開元年間,採用傳統工藝科學方法加工製作,配以肉桂、公丁、大小回香等十餘種中草葯材,鹵制而成。是一種營養豐富、蛋白質含量高的綠色食品。它有3個品種:五香豆腐乾、醬油豆腐乾、黃色豆腐乾。
糍粑
相傳宋朝長汀滿嵐嶺寶珠峰有座龍廟,天旱求雨時,城鄉群眾多以糍粑供奉。後來廟內住持也製作糍粑出售。因糍粑柔韌甜美、價廉耐飽,來往旅客至此多爭相品嘗,致使滿嵐嶺的糍粑子無人不曉。
(特色)形圓質白,柔韌甜美。
米果
米果和糍粑一樣,都是汀州客家傳統風味食品。米果用大米製作,取材便當,工藝簡單,物美價廉,因而在汀州城鄉食用米果相當普及。
米果製作很簡單,將糯米在水中浸泡後磨成漿,裝入布袋壓去水分,再取出蒸熟,然後將蒸熟的米粉倒入臼中舂勻成粘狀,搓成圓長條即成。由於色澤潔白,故又叫「白米果」。在鄉村還盛行將灌木燒成灰,然後將柴灰澆上開水瀝出灰水,把做米果的粳米浸泡於灰水中,製成米果,由於色澤金黃,稱為「黃米果」。黃米果因為摻和進灰水,因而散發獨特鹼香,別具風味。吃法可沾上白糖即食,也可將米果切成丁塊狀或細條狀,加上韭菜、肉絲、筍絲,細鹽炒食,香氣誘人可口。
仙人凍
仙人凍,在廣東梅州客家地區又叫「仙人板」,是閩、贛、粵客家地區十分流行的應時小吃。
製作仙人凍主要顏料是仙人草,這是汀州山區盛產的草本類小葉綠色植物。用曬乾的仙人草製作的仙人凍呈黑褐色,而用鮮仙人草製作的仙人凍呈綠色。
芋子餃
芋子餃是長汀著名的風味小吃,在許多客家社區也有流傳,客家人大多住山區,有「無山不客客住山」之說。番薯、芋仔都是山區的主要雜糧,長汀客家人吃雜糧時不斷變換口味,製作出許多獨特小吃,「芋子餃」就是其中一種。
燈盞糕
即油炸糕,是用大米、黃豆磨成稠漿經油炸而成,形扁圓,中空而隆起,形似兩個舊式燈盞吻合一起,故稱「燈盞糕」。
籠床糈
又名「簸箕糈」,為長汀城鄉傳統食品。籠床餳蒸好後,切成片條曬干,加佐料煮食者稱「米粉條」,蒸好後整張包入炒熟的瘦豬肉絲、韭菜段、豆芽等捲成筒狀,淋上花生油、醬油者稱「籠床卷」。
卷餅
卷餅(春餅):在長汀歷史悠久,是客家人保持中原風俗的名點。每逢元宵佳節,家家戶戶都炰制。
燒麥
自明代以來,燒麥即為長汀著名的風味小吃。燒麥狀似石榴,以皮薄餡爽,芳香撲鼻,令人垂涎而得名為:「三特石榴果」、「三里香」。後人因燒麥皮為麵粉製成,吃時又要「趕燒」(趁熱吃),便叫「燒麥」。「燒麥」有葷素兩種。
板栗糕
明《永樂大典》在記述汀州府的貢品中曾有「栗」的記載。汀江兩岸沙灘多種栗樹。板栗、毛栗為長汀特產。清代暢銷沿海商埠,民國初年產品已遠銷海外,深受歡迎。板栗糕為秋令食品,因系全部採用熟果鮮制(外地風干板栗不能使用),故其味特佳。
兜湯哩
兜湯哩是長汀的熱湯類傳統小吃,有豬肉兜湯、魚肉兜湯、雞肉兜湯等。長汀方言「兜湯哩」是「端肉湯」的意思。
扁食
扁食(餛飩),有史記載在2000年前就已成為中國通食,長汀通稱為「扁食」。長汀的「扁食」是以極薄的麵皮包餡製成,餡如小指頭大,薄皮圍邊,餡心多種多樣,可用豬、牛、雞、魚各種肉類或蝦仁等分別制茸成餡,但以精豬肉為多。
炸雪薯
炸雪薯(炰薯包):又名「炰薯包」,在清末民初就已上了筵席。1941年,國際友人路易·艾黎來長汀時,工業合作社百餘人,曾在霹靂岩公園「中南旅運社」舉行盛大歡迎酒會。席間,炰薯包一菜受到艾黎贊美。亦受到美籍汀人陳鼓應贊美。

Ⅳ 《文化名城――長汀》作文450字

名城長汀:他們,挺起汀州古城牆的脊樑

核心提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長汀,有一座素有「觀音掛珠」之稱的汀州古城牆,是汀州八縣先民留下的文化瑰寶。然而,隨著歲月變遷,汀州古城牆受到破壞。為了修復汀州古城牆,長汀縣許多離退休老同志在縣委、縣政府的支持下,成立汀州古城牆文物古跡修復協會。他們宣傳發動,籌集資金,掀起保護名勝古跡的熱潮。

汀州古城牆是汀州的標志性建築
曾在中國居住了數十年的國際友人路易艾黎說,中國有兩個最美麗的小城,一個是湖南的鳳凰,另一個就是福建的長汀。
如今,已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長汀,之所以聲名顯赫,與其擁有逶迤、獨特、歷史積淀深厚的汀州古城牆密不可分。

深秋時節,記者走進長汀,看到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唐代「朝天門」城樓正在按原樣修復,現已更換了破損的樑柱,鋪好了天花板和樓板,修復了全部飛檐翹角,蓋好了第一層屋面,修復工程正在緊張進行中。
據汀州古城牆文物古跡修復協會會長游炳章介紹,針對汀州古城牆遭到嚴重破壞的情況,協會成立四年來,除向省、市、縣三級政府共爭取資金50萬元外,還向海內外各界募集85萬元,分四期共修復從五通樓經雲驤閣至朝天門,再從「東翹舒嘯」烽火台經卧龍山頂至西竺庵旁的「西倚聽松」烽火台,全線1568米的古城牆,新建了「東翹舒嘯」、「西倚聽松」兩座烽火台,新築了「涌金」門洞。

汀州古城牆,全長4119米,建自唐朝大歷四年(公元769年),經過7次維修,至明崇禎十年(公元1637年),築寶珠月城止。城牆像一串璀璨的寶珠,從卧龍山頂分東西蜿蜒而下,合抱於汀江之濱,素有「觀音掛珠」之稱,把汀州城裝綴得獨具一格,分外美麗,成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長汀的標志性建築。
然而,隨著歲月的變遷,自然和人為的原因,汀州古城牆遭到嚴重破壞,從卧龍山到朝天門,卧龍山經西竺庵至寶珠門兩段城牆盪然無存,部分僅存牆基,牆體毀壞嚴重,失去了往昔的風采神韻,猶如掛珠線斷珠殘。
2002年8月23日,退休幹部游炳章、老紅軍鐵堅等39位離退休同志,向長汀縣委、縣政府提出了民辦公助修復汀州古城牆的報告。隨後,在縣委、縣政府的支持下,成立汀州古城牆文物古跡修復協會。下設籌集資金組、宣傳發動組、聯系規劃設計組、工程基建組、財務管理組、文史資料組、聯系智力支鄉協會組、安全保衛組,開始了古城牆修復工作。
「汀州古城牆是汀州八縣先民留下的瑰寶,修復古城牆是保護文化遺產、保護文化名城的當務之急。」游炳章告訴記者。
修復汀州古城牆得到了黨和政府、社會各界人士的關心和支持。協會特邀顧問楊成武老將軍在世時說:「一定要把古城牆修復好,它是祖先留下的寶貴遺產。」
2005年4月2日,到長汀檢查指導先進性教育活動的省委書記盧展工參觀了汀州古城牆及長汀革命舊址,特地交代各級黨、政機關都要關心汀州古城牆修復工作。
在北京的開國將軍、原軍事醫學科學院院長塗通今,不但捐資1000元,還對修復汀州古城牆提出寶貴意見,寄出「汀州城牆是歷史文化名城的重要標志」條幅。
隨後,省文化廳撥款10萬元,龍岩市委、市政府撥款30萬元,長汀縣委、縣政府撥10萬元,支持修復汀州古城牆。

「我沒有錢捐助,就幫忙挑些城牆磚,盡份力。」在西城牆,60多歲的鄭孔寅老人,每天都堅持挑些磚到北山工地,他真誠地對記者說:「我不要工資的。」
在汀州古城牆文物古跡修復協會的發動下,社會各界有錢出錢、有力出力,踴躍參與修復汀州古城牆。
會長游炳章,雖年逾古稀,但為了汀州古城牆的修復,想盡了辦法。他提出,會員們每人寫一封信,至少動員一戶捐資。在他的策劃下,協會發出了修復汀州古城牆倡議書、致原汀州八縣父老鄉親一封信,開展了修復汀州古城牆文藝踩街等活動。協會成立不久,他就冒著嚴寒到福州,向在榕的汀籍鄉親發表演說,在場者無不動容。長汀智力支鄉協會福州分會隨即向全國各地其他10多個分會和港台同鄉會發出倡議書,發動各地鄉賢支持家鄉修復汀州古城牆。
老紅軍鐵堅在協會建立時就捐資2000元,隨後又捐1000元,還發動自己10多位親屬捐資2800元。
協會常務理事魏焜安已77歲高齡,除堅持值班外,不辭勞苦開展募捐。在他努力下,龍岩市直機關團員的第一批捐款3388元已到位。
協會理事梁志祥帶頭捐1200元,還發動長汀梁氏家族修一段汀州古城牆,燒制「汀州梁氏城牆磚」兩萬塊。
就這樣,協會會員有的收據隨身帶,走到哪裡募捐到哪裡;有的在自家門口設立募捐處。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謝先文動情地說:「他們都是70多歲的老人了,為了修復汀州古城牆,東奔西跑,精神可嘉,我們大家要支持,要盡遊子一片心意。」
協會老人們的精神,感動了汀州兒女,也深深打動著海內外人士的心。晉江某公司經理戴振標,慷慨捐資4萬余元,建設「東翹舒嘯」烽火台。在天津經商的鄉賢蘭玉魁也捐資5萬元,興建「西倚聽松」烽火台。旅滬鄉賢謝水水、俞仰春在上海長期居住,退休多年,不但自己捐了1100元,還向鄰居、朋友介紹長汀修復汀州古城牆的事跡,得到11位上海人的支持和贊譽,捐資1600元。在廣州的林華女士,只在長汀一中念過書,也捐了1000元。在北京工作的江西人黃祥生,上海的林穗平,僅僅到過長汀觀光旅遊,也各自捐出200元。
如今,人們走在長汀水東橋上,都會被修葺一新,氣勢恢宏的汀州古城牆所吸引。徜徉在汀州古城牆上,俯看清澈碧綠的汀江,回望蒼郁巍峨的卧龍山,「一川遠匯三溪水,千嶂深圍四面城」,宋朝汀州太守陳軒之筆下的古老汀州又呈現在眼前。

Ⅵ 長汀為什麼能申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長汀是保存比較完好的歷史悠久古城,民國前是州府所在地,叫汀州府。

Ⅶ 福建長汀簡介

長汀縣位於福建西部的閩粵贛三省交界處,面積3100平方公里,人口48.8萬,年平均氣溫15-19℃,為福建省的重點林區之一,地下礦藏主要有稀士、石灰石、高嶺土等,並擁有豐富的地熱資源,河田溫泉更是聞名遐邇。土特名產中河田雞是全國五大名雞之一,長汀豆腐乾是閩西八大幹之一。

長汀歷史悠久,人文鼎盛,是福建新石器文化發祥地之一,全縣現有二百多處新石器遺址。四千年前,就有古越族人在此休養生息,從唐開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設汀州,到清代,長汀一直成為州、郡、路、府的所在地,現還有保存完好的古代建築如唐、宋、明、清的城牆、城門、文廟、古街等,1994年1月被國務院命名為歷史文化名城,為福建四大名城之一。

長汀是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地和大本營,從西晉「永嘉之亂「起,中原漢人幾度大規模南遷,在汀江兩岸發育成為漢民族的一支優秀民系-客家,長汀作為客家繁衍生息壯大發展的祖籍地,汀江被稱為「客家母親河「。這里,每年秋天都舉行世界客家公祭母親河大典,吸引大批海內外客家人前來尋根謁祖。

長汀是全國著名的革命老區。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為中央蘇區的經濟中心,被譽為「紅色小上海「,又是福建省委、省蘇維埃、省軍區的所在地,成為「紅軍的故鄉「,我黨早期的領導人瞿秋白和黨的一大代表何叔衡就犧牲在此,長汀還是中央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的出發地之一。

Ⅷ 福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是哪四個

一、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
(國務院公布)
1、泉州(第一批)
2、福州(第二批)
3、漳州(第二批)
4、長汀(第三批)

Ⅸ 長汀縣在什麼地方,有什麼特色,聽說是紅軍長征出發點

長汀縣,是閩、粵、贛三省的邊陲要沖,是福建的邊遠山區,是客家首府。長汀是福建新石器文回化發祥地之一,全答縣有200多處新石器遺址。漢代置縣,唐開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建汀州,成為福建五大州之一。自盛唐到清末,長汀均為州、郡、路、府的治所。是海峽西岸經濟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著名的革命老區和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與湖南鳳凰一起被國際友人路易·艾黎譽為「中國最美麗的山城之一」,融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於一體。

Ⅹ 請問福建龍岩長汀縣有何地域特色

長汀是復客家人,講客家話,等人友好,酒量有制喝不過長汀之說.人口比較多.計劃生育做的不夠.....但勞動力市場好...在縣里有騰飛工業園...經營規模很好...龍工,安踏.食品,等大單位多...效益也很好,.你看貴族學校的興旺程度就知道了....要辦工廠是不錯的選擇.
風景不錯,縣城裡公園多,人才也多,汀南巨龍你看了也許不想離開了....小吃很多.最出名的是簸箕板...其它自己去體驗啊,這里可是以前福建的出名的老首府啊,也是紅色庄旅遊基地....還有特產八大幹之一豆腐乾......有能力可以來這里投資,做生意,,,,,當然歡迎你來旅遊...(我不是本地的,來過這里工作)....

閱讀全文

與長汀歷史文化名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