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北京八大處的歷史及威望
和香山毗抄鄰的西山八大處公園是香火非常旺盛的佛教文化聖地。所謂八大處是指這里1000多年來相繼建起的八座佛教古剎,目前對遊人開放的有7個處(一處文革中被毀後至今沒有開放)。這7個處分布在翠微、平坡、師盧三座山上。由於對佛教文化知識太過貧乏加之北京市發售的公園年票在這里無效,所以多少年來我們很少光顧這里,心目中總是感覺這個地界很神秘。前一段時間北京還算涼快,兼顧健身先後分三次總算是比較仔細地逛遍了整個公園。 跟著閑人的鏡頭一塊兒來逛逛八大處吧
② 八大處公園介紹那裡有
八大處公園
西山來八自大處位於北京西山風景區,是一座歷史悠久、文物眾多、風景秀麗的佛教寺廟園林,千百年來素以三山、八剎、十二景著稱。翠徽山、平坡山、盧師山形同座椅,萬木蔥蘢,長安寺、靈光寺、三山庵、大悲寺、龍泉庵、香界寺、寶珠洞、正果寺,錯落鑲嵌於重巒幽谷之中,古木與奇石相依,御碑與寶塔相映,尤其是佛牙舍利塔,因供奉一顆佛祖靈牙而馳名中外。春山杏林、水谷流泉、深秋紅葉、層巒晴雪等十二勝景催人遐想。以古松與花相諧而成的「百卉園」,以飛流瀑布、山澗小溪、平湖疊水造就的「映翠湖」,以黃櫨、火炬為主的深秋紅葉更是平添了諸多新趣。新建的索滑道娛樂設施和五開間歇三式山門及山門碑樓,更加彭蓽增輝,連年舉辦的「重陽游山會」現已成為京城百姓登高賞秋的一大娛樂活動。
地 址 石景山區八大處
電 話 88964661
郵 編
門票價格 門票10元,月票10元;索道20元,滑道40元,溜索30元
乘車路線 972、965、311、347、389、622路 八大處下車
③ 八大處公園有什麼好玩的
八大處公園來 八大處公園是自一座歷史悠久、風景宜人的佛教寺廟園林,位於北京西山風景區南麓,方園三百三十二公頃,最高處海拔四百六十四米,是建國後北京市首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八大處公園是由西山余脈翠微山、平坡山、盧師山所環抱,因保存完好的八座古剎而得名,又以自然天成的"十二景" 聞名遐爾,古人即贊曰"三山如華屋,八剎如屋中古董,十二景則如屋外花園"又有雲"香山之美在於... http://www.3608.com/Sight/S_8457.html
記得採納啊
④ 八大處公園具體是哪八大處_八大處公園景點詳解
八大處公園景點詳解:一、長安寺 長安寺位於公園大門以南一里多地。創建於明弘治十七年(1504年),原名「善應寺」。後歷經清順治年間(1659年)、康熙年間(1671年)兩度重修,規模日大,改稱「長安寺」。長安寺倚翠微山,坐西朝東,紅牆圍繞,兩進四合。入門便是一磚石景壁,上有"登歡喜地"四字。沿西向甬路前行,登數十級台階為該寺山門殿。殿內供關羽造像,又稱「關公殿」。向後分別為「大雄寶殿」、「大士殿」,大士殿前二株白皮樹尤為醒目,雖歷數百年滄桑卻仍枝繁葉茂,在京城古木名樹中佔得一席。當年的長安寺曾是西山名剎。長安寺原有五百羅漢雕像,現已無存,據明萬曆年間史料對長安寺尚有:「寺中四松」最奇。門列天兵十,狀極詭異,廡下有「五百羅漢」的記載,從中可見長安寺當年的地位和風貌。長安寺在「文化大革命」年間被毀,尚未恢復原貌,現今暫不對外開放。
二、靈光寺靈光寺是八大處現存最重要的一座寺院。始建於唐大歷年間(766-779年),最初稱「龍泉寺」,金世宗年間(1162年)改稱「覺山寺」,明宣德年間(1428年)恢復龍泉寺舊稱,明正統年間(1436-1449年)擴建後改為「靈光寺」。
三、三山庵三山庵因其地處翠微、平坡、盧師三山之間(一說虎頭、翠微、青龍)而得名。三山庵創建於金天德三年(1151年),於乾隆年間重修。山門殿三間,正對山門是大殿五間,內供釋迦牟尼塑像。清雍正、乾隆年間有高僧達天通理禪師曾在此研磨禪理。著書立論,一時名噪遐邇。
四處大悲寺大悲寺位於三山庵與龍泉庵之間的山腰處。相傳建於北宋或遼金時期(約1033年)原名「隱寂寺「。該寺坐西朝東,正對山門有古楸兩株。整個院落為三進四合,山門殿有石額「敕建大悲寺」,為清康熙帝御筆。山門殿內有四大天王塑像。山門殿後為大雄寶殿。殿前有明代古竹兩池,青翠欲滴。殿內正中供三世佛,兩側「十八羅漢」雕像相傳是元代著名雕塑家劉元的傑作。雕像形態各異,道氣深沉,栩栩如生。其像皆以檀香木粉和精砂為胎精雕而成,至今仍散發出繞梁香氣。大雄寶殿後為圓通寶殿內供彩塑觀音菩薩坐像。此殿前兩株參天古銀杏樹,粗有數圈,枝繁葉茂,樹齡高達八百餘年。
五處龍泉庵龍泉庵又名龍王堂,位於大悲寺西北。明仁宗洪熙乙己(1425年)始建「慧雲禪林」。清順治二年(1645年)於該地發現一泓清泉,遂修建了一座龍王廟。清道光年間兩處合二為一,為龍泉庵。全庵共有五個院落,分為上中下三層,除主殿龍王堂外,還有臥遊閣、聽泉水榭、妙香院和華祖院。整個院內松高柏巨,如雲蔽日,夏日裡涼爽異常,極宜消暑。此庵山門小巧,入山門即得一方池,泉水不斷從池中龍口出流出,注入池內。該泉名曰「龍泉」,四時不涸,泉水經化驗為天然高鍶礦泉水。池左有聽泉小榭。上方為龍王堂;北院原稱慧雲寺。該院"龍泉茶社"歷史悠久,在京城影響頗大,四季開放,以甘冽泉水泡出的名茶別有一番滋味,回頭客極多,夏秋時節尤甚。
六處香界寺香界寺位於平坡山,是現今八大處面積最大的一座寺廟。始建於唐乾元年間(758-760年),名為「平坡大覺寺」,明朝名為「大圓通寺」,清康熙年間名為「聖感寺」,清乾隆年間改為現名。香界寺坐北朝南,依山取勢,氣勢雄偉壯觀,是歷代帝王游山駐蹕之所。寺分左、中、右三路,共五進院落。中路行進,山門殿上方懸一石額,上鐫「敕建香界寺」,二進院落內古松虯枝盤旋,張牙舞爪,故稱「龍松」。另有鍾鼓二樓分列左右。後為天王殿,面闊三間,內供四大天王,契比和尚(大肚彌勒佛)和韋馱。拾階而上有正殿五間,名圓雄寶殿,殿前有石碑兩通。其中左碑碑陽刻有「大悲菩薩自使真像」,相傳為康熙年間重修寺廟時出土的唐代古碑。碑陰刻有"敬佛"二字,大如洪斗,為康熙御筆。四進院落格局與三進相仿,正殿為大雄寶殿,供三世佛與十八羅漢。五進院落為藏經樓。左路為一別院,僅精舍三間。右路為「行宮院」,為乾隆帝避暑的行宮,院內置景頗佳。
敬佛碑傳說一天清晨,康熙帝在院子里散步,他順著杜鵑雀躍的身影移動著腳步,突然腳底下一軟,便跪了下去。康熙覺得磕著的膝蓋很疼,而院子里都是土地,磕一下不至於如此疼痛,於是就命人挖挖看地底埋了什麼東西。四五個隨從趕緊找來工具挖掘。起初,隨從們並無收獲,可挖著挖著,突然挖出了一塊石碑。這塊碑上雕刻著「大悲菩薩自傳真像」,其像用浮雕和線雕混合刀法鐫刻而成,風格獨特。康熙皇帝見了很高興,命令太監准備筆墨,潑墨揮毫,在碑陰寫下「敬佛」兩個遒勁有力的尺幅大字,並命人將它立於寺廟前。據有關專家考證,確認此碑為唐代遺留下來的珍品。到八大處旅遊的人見到這塊敬佛碑,就會情不自禁地詢問它的來歷,於是敬佛碑這個傳說就被傳播開來。
七處寶珠洞寶珠洞位於平坡山頂,創建了清乾隆四十六年(1780年)。寺前有一座木結構牌樓,匾額內外分鐫「堅固林」和 「歡喜地」,為乾隆皇帝御筆。過牌樓前行,路旁一天然巨石,石上約略可見行書《寶珠洞詩》,落款處鐫有乾隆御璽印跡。寶珠洞臨崖而建大殿兩層,其中"眺望軒"觀音殿連同左右配房形成一層院落。觀音殿後有一石洞,寬廣約四米,洞內礫石如寶珠黑白雜陳,晶瑩閃爍,固此該洞以"寶珠"命名。相傳康熙年間有一海岫禪師在此梵修,多次受到皇帝召見。據記他能誦經驅鬼,故又得名"鬼王菩薩"。洞內原有他的肉身貼金法像,早經毀壞,現為漢白玉石雕像。寶珠洞項上為阿彌陀佛殿。原有額曰"舍輪妙果"右邊橫額曰"雲卧天窺",皆為乾隆御筆。七處是遠眺京城美景,觀賞日出的極佳處,故有「京西小泰山」之譽。
八處證果寺證果寺是八大處寺院中最古老的一座寺院。與二處至七處同處一山不同,八處位於盧師山(一說為青龍山)山腰處。始建於唐天寶年間(又傳建於隋仁壽年間)。寺中一株古黃連木樹齡600年以上,為京城所獨有。證果寺坐北朝南,位於盧師山腰。山門石階數十級。階下豎有二碑,山門之上石額鐫有「古剎證果寺」字樣,為明英宗御筆。山門左側有一深潭,名為青龍潭,傳說為青龍出沒之處。山門以北為大雄寶殿。殿前有銅鍾一口,鑄於明成化六年(1470年),鍾身鑄有《摩訶般若波羅密多心經》字樣雋秀,鑄造精良。殿東為禪堂院。大雄寶殿以西有一院,院門為寶瓶形,青石製作。出此小院西門,有座重檐八角亭。亭北是一寬大的敞軒,內懸木製匾額,上刻「招止亭」三字。匾下嵌一碑,上刻《秘摩崖招止亭記》。敞軒以北為秘魔崖。此處一巨石自山頂凌空而出,突兀奇險。石上鐫刻「天然幽谷」四字。旁側有一洞,名「真武洞」,相傳有盧師和尚在此修行,因其為民
⑤ 八大處公園就是所謂的八大處吧,裡面有僧侶嗎
(北京游樂園-八大處)
389(玉泉路西口-八大處)
347(新街口豁口-八大處)
622(西道口-八大處)
709(二里庄-八大處)
這些車都到八大處門口的公交停車場(總站),離門口很近
八大處公園是一座歷史悠久、風景宜人的佛教寺廟園林,位於北京西山風景區南麓,方園三百三十二公頃,最高處海拔四百六十四米,是建國後北京市首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八大處公園是由西山余脈翠微山、平坡山、盧師山所環抱,因保存完好的八座古剎而得名,又以自然天成的"十二景" 聞名遐爾,古人即贊曰"三山如華屋,八剎如屋中古董,十二景則如屋外花園"又有雲"香山之美在於人工,八大處之美在於天然,其天然之美又有過於西山諸勝"。
八大處公園冬季山暖風和,夏季涼爽宜人。土質肥沃、植被豐富。其中喬木就有八十餘種,四十餘萬株,名貴古樹十八種,五百九十株,長安寺的白皮鬆;靈光寺的七葉樹;大悲寺的銀杏樹;證果寺的黃連木等樹齡都在六百年以上,仍樹狀豐滿,樹形奇美。黃櫨、火炬、元寶楓等紅葉樹近十四萬株,秋霜過後,層林盡染,滿山流丹。
園中八座古剎最早建於隋末唐初,歷經宋元明清歷代修建而成。其中靈光、長安、大悲、香界、證果五寺均為皇帝敕建。靈光寺遼招仙塔中曾供奉釋迦牟尼佛牙舍利,1900年毀於八國聯軍炮火,建國後經周恩來總理批准新建佛牙舍利塔。
八十年代末公園水體景區"映翠湖",九十年代初克來明架空纜車、富斯特高山滑道先後通車;之後,純大木做法的古建牌樓和山門相繼落成。八大處今非昔比,已成為北京市一級一類公園。新世紀到來之即,公園又新建沖天太空艙,會議中心等,引入吃住行、休娛健一體化服務的新觀念。以滿足不同消費層次遊客的各種需求,八大處公園已成為京城最近的休閑娛樂場所之一。
http://www.51766.com/img/bdc/
⑥ 北京八大處公園怎樣
八大處公園是一座歷史悠久、風景宜人的佛教寺廟園林,位於北京西山風景區南麓,方園三百三十二公頃,最高處海拔四百六十四米,是建國後北京市首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八大處公園是由西山余脈翠微山、平坡山、盧師山所環抱,因保存完好的八座古剎而得名,又以自然天成的"十二景" 聞名遐爾,古人即贊曰"三山如華屋,八剎如屋中古董,十二景則如屋外花園"又有雲"香山之美在於人工,八大處之美在於天然,其天然之美又有過於西山諸勝"。
八大處公園冬季山暖風和,夏季涼爽宜人。土質肥沃、植被豐富。其中喬木就有八十餘種,四十餘萬株,名貴古樹十八種,五百九十株,長安寺的白皮鬆;靈光寺的七葉樹;大悲寺的銀杏樹;證果寺的黃連木等樹齡都在六百年以上,仍樹狀豐滿,樹形奇美。黃櫨、火炬、元寶楓等紅葉樹近十四萬株,秋霜過後,層林盡染,滿山流丹。 園中八座古剎最早建於隋末唐初,歷經宋元明清歷代修建而成。其中靈光、長安、大悲、香界、證果五寺均為皇帝敕建。靈光寺遼招仙塔中曾供奉釋迦牟尼佛牙舍利,1900年毀於八國聯軍炮火,建國後經周恩來總理批准新建佛牙舍利塔。 八十年代末公園水體景區"映翠湖",九十年代初克來明架空纜車、富斯特高山滑道先後通車;之後,純大木做法的古建牌樓和山門相繼落成。八大處今非昔比,已成為北京市一級一類公園。新世紀到來之即,公園又新建沖天太空艙,會議中心等,引入吃住行、休娛健一體化服務的新觀念。以滿足不同消費層次遊客的各種需求,八大處公園已成為京城最近的休閑娛樂場所之一。
⑦ 北京 八大處公園
北京西郊,石景山區。西五環旁(有八大處出口)。
八大處公園是國家AAAA級旅專游景區,北京市屬首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北京市精品公園,位於北京西山風景區南麓。八大處公園是一座歷史悠久、文脈豐厚的佛教寺廟園林和距市中心最近的現代都市山林。
⑧ 八大處悠久歷史
西山八大處
在石景山區的小西山,有三座秀麗的山峰---盧峰山、翠微山、平坡山,上面散落著隋唐至明清建築的8座古剎,藍瓦紅牆掩映在青山綠樹之中,蘊藏著濃郁的詩情畫意,此處即著名的「西山八大處」。
山下有一條清溪沿山腳潺潺流過,同柳溪,溪上橫跨著5座小橋,月夜沿溪一望,5橋貫如連珠,即所謂「五橋夜月」之景。這里的一溪、三山、五橋、八剎構成了天然風景區的12景。12景的名稱是:絕頂遠眺、春山杏林、翠峰雲斷、盧師夕照、煙雨鵑聲、雨後山洪、水谷流泉、高林曉日、五橋夜月、深秋紅葉、虎峰迭翠、層巒晴雪。
山中廟宇大部分是元、明、清時建築,如今都得到全面的維修。這八處廟宇是:第一處為長安寺,以保存有元代白皮龍爪松著稱;第二處靈光寺,建有高51米的佛牙塔;第三處三山庵,存有能顯現花木鳥獸流雲等奇異花紋的水雲石;第四處大悲寺;供奉姿態生動的佛像;第五處龍泉庵,以泉稱著;第六處香界寺,為八大處主寺;第七處寶珠洞,可憑眺山景;第八處證果寺,在八大處中歷史最為悠久。
目前八大處公園建有克萊明架空索道和富斯特滑道,其重陽游山會亦成為秋季旅遊的盛會。
八達嶺長城
長城是我國古代偉大的軍事工程,也是中國人的驕傲和中華民族悠久歷史的象徵。它東起山海關,西至嘉峪關,蜿蜒12700多里,故以「萬里長城」聞名於世。中國首建長城於公元前七世紀,秦始皇於公元前221年統一中國後耗費巨大人力物力,以「修萬里城,築萬里人」的代價完成了這一偉大工程。從萬里長城巍峨屹立於世界的東方,經歷了千百年的風霜雨雪。
八達嶺長城是北京地區的長城制高點,山頂海拔1015米,是居庸關范圍內的北口。因「出居庸關,北往延慶州,西往宣鎮,路從北分」,故名八達嶺。八達嶺關城建於1505年,城高7.5米,厚4米。東西兩門東曰:「北門鎖鑰」,西曰:「居庸外鎖」。關城入口處有明代大炮,長2.85米,周長1.05米,名叫「神威大將軍」。
八達嶺一段長城具有典型性。這段長城高7.8米,上寬5.8米,可容5匹馬並行。整座城牆用用花崗岩條石和特製城磚砌築而成,高大堅固。牆頂分段設置敵台、垛口和射洞,還特設有排水系統。城牆旁,視野開闊處附設古代傳遞軍情信號的烽火台。
八達嶺地區山勢險要,城關重迭,作為軍事防禦可謂固若金湯。但當年李自成即由宣府、懷來方向直闖八達嶺,奪關而入,摧毀了明王朝。如今登上城關,望長城蜿蜒於無盡群山之中,引發諸多懷古幽思,「出塞抱琵琶,騎駝還故鄉」,長城靜觀了多少的千古青史和情懷!
千古帝王第一陵----秦始皇陵
秦始皇陵的地理位置在臨淄潼懸東5公里的下河村附近。
公元前210年7月,秦始皇病死在第5次出巡途中的沙丘平台(今河北平鄉懸),卒時50歲,同年9月葬於驪山陵墓。
秦始皇自13歲 (前247)即位起,便開始在驪山修築陵墓,直到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死時止尚未全部峻工,秦二世胡亥又接著修了兩年,前後歷時39年。他稱自己的墳為「驪山園」。被徵召修築驪山陵園的民夫,最多時達70多萬人。陵墓的主要材料都運自四川、湖北等地。
秦始皇將陵墓選在驪山腳下,圖的是背靠驪山,腳蹬渭河,山南出藍田美玉,北邊出黃金,左有戲水,右有灞河,風水好,子孫萬代可永享福壽。
始皇陵墓圖呈東西走向,陵園外圍牆的大門開在東面,同一般的陵墓坐北朝南的格局完全不同,顯示著始皇帝雄居西方,橫掃六合,稱霸天下的威勢。
據普查,陵園和從葬的范圍,東西南北均為15里,總面積達56平方公里。陵園面積近8平方公里,有內城和外城兩重。墓冢位於內城南半部,呈覆斗形,現高76米,底基為方形。據考古人員推測,秦始皇的「陵墓」應當在陵墓的後面,即西側。
兩千多年來,始皇陵對中國和整個世界都具有一種奇異迷離的神話色彩。
據司馬遷的《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墓室一直挖到很深的泉水以後,然後用銅澆鑄加固,放上棺槨。墓內修建有宮殿樓閣,裡面放滿了珍奇異寶。墓室內還安裝有帶有弓矢的弩機,如果有人開掘盜墓,觸及機關,將會成為後來的殉葬者。墓頂有夜明珠鑲成的天文星象,墓室有象徵江河大海的水銀湖,具有山水九州島的地堊形勢。還用人魚膏做成燈燭,欲求長久不息。安葬完畢後,秦二世下令將宮內無子女的宮女和修建陵墓的工匠,全部埋入墓中殉葬。後人對司馬遷充滿神奇色彩的記載與描繪一些半信半疑,但從近幾十年的考古發現,證明司馬遷的記載基本上是可信的。秦始皇墓已與兵馬俑一起被聯合國教科文組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去秦始皇爰可搭乘從火車站開出的「綠色公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