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馬克思主義的產生和發展
馬克思主義產生:
1.馬克思主義產生的階級基礎是無產階級的產生與發展。
2.思想基礎是德國古典哲學,主要是黑格爾的辯證法以及費爾巴哈的唯物主義。
3.從19世紀30年代起,先後爆發了法國里昂工人起義、德國西里西亞紡織工人起義和英國工人的憲章運動。這三次工人運動標志著無產階級已成為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歷史舞台。
馬克思主義的發展:
1.馬克思主義是在實踐中產生的,並在實踐中不斷豐富和發展。這種發展,除了馬克思恩格斯根據實踐的發展對自己創立的理論不斷充實和完善外,其後首先是由列寧等馬克思主義者在領導俄國革命中實現的。
2.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中國共產黨從成立之日起就把馬克思列寧主義確立為自己的指導思想,並在長期奮斗中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先後產生了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馬克思主義的誕生是人類思想史上的偉大革命,它第一次確立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不僅為全世界無產階級和全人類的解放指明正確的道路,而且為各門科學的發展提供銳利的武器。
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中的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包含兩部分內容,科學社會主義革命理論(即政權理論部分),科學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原理。
科學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原理,包含兩部分內容:第一部分內容,科學社會主義商品經濟結構設計;第二部分內容,科學社會主義商品經濟運行原理設計。
B. 馬克思的思想發展過程
1.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爭性
2.
質變和量變的辯證關系
3.
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
3.
真理與謬誤
4.
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辯證關系
5.
價值規律的作用
6.
經濟全球化
7.
壟斷
8.
社會主義基本特徵
9.
共產主義基本特徵
C. 馬克思主義 人的發展歷史過程的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人的依賴關系占統治地位的階段;
第二個階段是以物的依賴關系為基礎的人的獨立性的階段;
第三個階段是人的自由和全面發展的階段——即共產主義階段。
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中的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包含兩部分內容,科學社會主義革命理論(即政權理論部分),科學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原理。
科學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原理,包含兩部分內容:第一部分內容,科學社會主義商品經濟結構設計;第二部分內容,科學社會主義商品經濟運行原理設計。
(3)馬克思思想的發展歷史擴展閱讀:
西方馬克思主義認為,馬克思主義逐漸不適應歷史運動,並對非馬克思主義獲得的成就加以排斥,因而經常處在不理解工人階級和其他階級的變化發展的經驗的危險之中。
為了防止和克服這種危險,西方馬克思主義斷然反對教條主義,主張由每一代來重新發現、重新創造馬克思主義。在「重新發現」和「重新創造」馬克思主義的過程中,西方馬克思主義的不同趨向和流派,都強調馬克思主義的某個方面,而指責、否定其另一個方面;都把馬克思和恩格斯、列寧對立起來,並按照自己的需要批評恩格斯和列寧闡述的某些原理。
D. 馬克思主義哲學發展歷史階段
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發展經歷了三個階段,古代樸素唯物主義,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和現代的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就是馬克思主義。
E. 論述馬克思主義產生和發展的主要歷史進程
馬克思主義產生與發展
1.資本主義制度促進了生產力的巨大發展,同時又產生了自身無法克服的矛盾,這促使人們全面思考經濟在社會生活中的作用和社會歷史發展的規律等問題,引起了人們對資本主義制度合理性的懷疑,同時又引發並加劇了資本主義制度下兩個最基本階級——工人階級與資本家階級之間的階級矛盾。因此,資本主義固有矛盾的發展,預示著未來社會革命的性質和歷史發展的方向,這為馬克思主義的產生提供了經濟社會的條件和基礎。
2.無產階級反對資產階級的斗爭日趨激化,對科學理論的指導提出了強烈的需求,這就成為馬克思主義產生的階級基礎和實踐基礎。
3.馬克思主義是在吸收了幾千年來人類思想和文化發展中的一切優秀成果,尤其是在批判地繼承、吸收人類19世紀所創造的優秀成果——德國古典哲學、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和法國英國的空想社會主義合理成分的基礎上,在總結資本主義制度發展和工人階級斗爭實踐基礎上創立和發展起來的。19世紀40-60年代,馬克思恩格斯創立了唯物史觀和剩餘價值學說,實現了人類思想史上的偉大變革,創立了馬克思主義。
馬克思主義是在實踐中產生的,並在實踐中不斷豐富和發展。這種發展,除了馬克思恩格斯根據實踐的發展對自己創立的理論不斷發展和完善外,其後首先是由列寧等馬克思主義者在領導俄國革命中實現的。
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共產黨誕生後,不僅將馬克思列寧主義作為自己的指導思想,而且還根據中國的具體實際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先後產生了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就是包括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學發展觀等重大戰略思想在內的科學理論體系。
(5)馬克思思想的發展歷史擴展閱讀:
馬克思主義(Marxism)是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的簡稱,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覆蓋了馬克思本人關於未來社會形態——科學社會主義的全部觀點和全部學說。
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包含兩個組成部分,即為現代唯物主義和現代科學社會主義。
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中的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包含兩部分內容,科學社會主義革命理論(即政權理論部分),科學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原理。
科學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原理,包含兩部分內容:第一部分內容,科學社會主義商品經濟結構設計;第二部分內容,科學社會主義商品經濟運行原理設計。
馬克思主義
F. 論述馬克思主義辯證法的發展歷程
1895年3月11日,恩格斯在給威·桑巴特的信中寫道:「馬克思的整個世界觀不是教義,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現成的教條,而是進一步研究的出發點和供這種研究使用的方法。這種方法就是唯物辯證法。這是馬克思主義創始人對馬克思主義的最重要的也是最後的看法。
唯物辯證法是由馬克思恩格斯共同創立的嶄新的世界觀。作為人類認識史上的積極成果,不能離開人類文明發展的大道。這正如恩格斯1890年10月27日的致康·施米特的信中所說:「每一個時代的哲學作為分工的一個特定的領域,都具有由它的先驅傳給它便由此出發的特定的思想材料作為前提。」但是,它作為指導無產階級解放運動的思想武器,又必須同歷史上一切舊哲學區別開來。
哲學史的發展是一個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圓圈式行程。對這一圓圈式行程,恩格斯在1875年底至1877年1月之間分別在《自然辯證法》的導言和《反杜林論》的引論中進行了詳細闡述,即從古希臘的辯證自然觀到近代形而上學的思維方法,再到近代德國古典哲學的唯心主義辯證法的演變過程。但是,黑格爾哲學,作為唯心主義辯證法的集大成者,由於方法與體系的矛盾,必然要分化。在對他的唯心主義體系的批判中,產生了費爾巴哈的唯物主義哲學。然而,費爾巴哈也仍然停留在半路上,他下半截是唯物主義者,上半截是唯心主義者;他沒有批判地克服黑格爾,而是簡單地把黑格爾當作無用的東西拋在一邊。他在批判黑格爾哲學的唯心主義體系時,連同它的合理內核——辯證法——也一同拋棄了。
無論是黑格爾的唯心主義,還是費爾巴哈的唯物主義,都是「生長在活生生的、結果實的、真實的、強大的、全能的、客觀的、絕對的人類認識這棵活樹上的一朵無實花。」對黑格爾哲學和費爾巴哈哲學的揚棄,產生了一個新的、唯一的真正結出果實的派別,即馬克思主義的唯物辯證法。馬克思主義唯物辯證法,既繼承了唯物主義傳統,又吸收了辯證法的積極成果。因此,它不是對黑格爾哲學和費爾巴哈哲學的簡單否定,也不是簡單回復。這樣就決定了馬克思恩格斯的唯物辯證法既要與形而上學相對立,又要與唯心主義相對立。形而上學的研究方法和思維方法,主要是把事物當作一成不變的東西去研究,當作抽象的、孤立的、片面的東西去研究,是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缺乏聯系的研究方法和思維方法。相反,辯證法則認為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體,而是過程的集合體,世界處在聯系、運動、變化、發展的過程中。這種辯證的觀點首先是在黑格爾那裡得到最詳細的闡述的。但卻是以概念范疇演繹的神秘形式呈現的,是概念的自我分化、自我運動、自我提升、自我同一。即用頭立地而不是用腳立地。他把客觀事物的辯證法看作只是概念辯證法的「反光」。而實際上,我們頭腦中的辯證法只是自然界和人類歷史中進行的並服從於辯證形式的現實發展的反映。
哲學史的發展,要求馬克思恩格斯對新世界觀作出新的概括。十九世紀自然科學、人類學和歷史科學的巨大發展揭示了新世界觀的現實基礎。馬克思恩格斯充分佔有、利用科學發展的最新材料,吸取哲學史的積極成果,將唯物辯證法概括為:「是關於自然、人類社會和思維的運動和發展的普遍規律的科學。」「辯證法是關於普遍聯系的科學」。
馬克思恩格斯創立的唯物辯證法是哲學發展的必然結果,構成了哲學史的又一圓圈(黑格爾——費爾巴哈——馬克思恩格斯),是一個否定之否定的環節,這一環節將辯證法與唯物主義統一於自身之內,與形而上學和唯心主義相對立。馬克思恩格斯還進一步將唯物辯證法運用於人類社會歷史的研究,使之貫徹到底,創立了唯物史觀。這一切都說明,馬克思恩格斯對唯物辯證法的概括,他們所反復強調的普遍性、客觀性,關於普遍聯系和運動發展的觀點,充分反映了唯物辯證法與以往的一切舊哲學的本質區別,是哲學發展的最新、最高成果。
哲學本身發展的必然性要求馬克思恩格斯對新哲學即唯物辯證法作出總體上的概括和說明。馬克思恩格斯堅持唯物主義認識路線,從個別到一般,從特殊到普遍,對科學發展的最新成果,進行分析和綜合,得出結論:自然、人類社會和思維等一切領域都是普遍聯系和運動發展的,從而形成了唯物辯證法的總的觀點。然而,這並不是說,馬克思恩格斯並不重視對唯物辯證法的具體規律的研究。在馬克思恩格斯看來,這是認識過程中另一方面,即從一般到個別,從普遍到特殊,從抽象到具體。事實證明,馬克思恩格斯在許多地方對辯證法的具體規律進行了研究、運用。比如:恩格斯在《反杜林論》的第一編中有兩節專門講「量和質」、「否定和否定」,並在其中講到矛盾問題:「運動本身就是矛盾;……矛盾的連續產生和同時解決正好就是運動。」1878年,恩格斯為《自然辯證法》擬定的具體計劃中,把辯證法的主要規律概括為:「量和質的轉化——兩極對立的相互滲透和它們達到極端時的相互轉化——由於矛盾引起的發展或否定的否定——發展的螺旋形式。」1879年,恩格斯進一步概括為三個規律:「量轉化為質和質轉化為量的規律;對立的相互滲透的規律;否定的否定的規律。」馬克思對辯證法諸規律的運用堪稱典範。《資本論》可以說就是一部辯證法著作。他運用辯證法諸規律分析、研究了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尤其是對資本運動的規律的分析,非常精闢。從許多論述中可以看出,馬克思恩格斯對這三條規律之間的關系也有初步的認識。比如,恩格斯說:「按本性說是對抗的、包含著矛盾的過程,一個極端向它的反面的轉化,最後,作為整個過程的核心的否定的否定。」馬克思在《哲學的貧困》中也說:「現代壟斷,資產階級的壟斷就是綜合的壟斷,是否定的否定,是對立面的統一。」從總體上看,馬克思恩格斯主要涉及諸規律之間的同一性,對這些規律之間的區別很少分析。有些學者認為馬克思恩格斯已經把對立面統一的規律作為辯證法的核心和實質。其論據為1865年3月29日恩格斯致弗·阿·朗格的信中說:「您說黑格爾的自然哲學的細節中有荒謬的東西,這我當然同意,但是他的真正的自然哲學是在《邏輯學》第二冊即《本質論》中,這是全部理論的真正核心。」在1891年11月1日恩格斯致康·施米特的信中又說:「主要部分是《本質論》:揭示了抽象的對立是站不住腳的,人們剛想抓住一個方面,它就悄悄地轉化為另一個方面,如此等等。」但我認為這里僅僅是就黑格爾《邏輯學》的結構來說,《本質論》是主要部分。這並不能說明恩格斯已經突出了對立統一規律在諸規律中的地位。1879年恩格斯在《自然辯證法》中對這一點說得非常明白:「第二個規律占據了他的《邏輯學》的整個第二部分,這也是全書的最重要的部分,即本質論。」
顯然,在沒有深入地考察這些規律之間的內部聯系,尤其是它們的區別,並對分析、研究的結果進行再概括、再總結之前,是不可能突出其中某一規律的。事實上,恩格斯的話說明了這點。他說:「我們在這里不打算寫辯證法的手冊,而只想說明辯證法的規律是自然界的實在的發展規律,因而對於理論自然研究也是有效的。因此,我們不能深入地考察這些規律之間的內部聯系。」馬克思恩格斯的主要任務只在說明辯證法的普遍性、客觀性,只在說明普遍聯系和運動發展的總觀點。
二
列寧繼承了馬克思恩格斯的辯證法是關於自然、人類社會和思維的普遍聯系和運動發展的學說的思想。他在1913年3月發表的《馬克思主義的三個來源和三個組成部分》一文中說辯證法是「最完備最深刻最無片面性的關於發展的學說」,在1915年發表的《卡爾·馬克思》一文中引用了馬克思恩格斯的大量的關於辯證法的話,並詳細列舉了辯證法這一內容更豐富的(與通常的相比)發展學說的若干特徵。在《哲學筆記》中也有許多地方講到辯證法的關於聯系和發展的觀點。如:列寧引用了黑格爾的「……不是抽象的、僵死的、不動的,而是具體的……」這句話後說:「很有特色!辯證法的精神和實質!」,「在人面前是自然現象之網」,「黑格爾無意中流露出的辯證法的標准:『在全部自然界的、科學的和精神的發展中』——這就是黑格爾主義的神秘外殼中所包含的深刻真理的內核!」從列寧的這段話中可以看出,列寧認為這個內核就是辯證法的普遍性、客觀性以及關於發展的觀點。
然而,總觀列寧的《哲學筆記》及其它著作,他特別強調了對立面的同一,在馬克思主義哲學史上第一次明確提出對立面的統一的學說是辯證法的實質或核心的著名論斷。他說:「辯證法是一種學說,它研究對立面怎樣才能夠同一,是怎樣(怎樣成為)同一的——在什麼條件下它們是相互轉化而同一的」,「可以把辯證法簡要地規定為關於對立面的統一的學說。這樣就會抓住辯證法的核心」,「就本來的意義說,辯證法是研究對象的本質自身中的矛盾」,「統一物之分為兩個部分以及對它的矛盾著的部分的認識,是辯證法的實質」。
列寧對哲學問題的研究是與他的革命實踐活動緊密地結合在一起的。從這方面說,列寧提出對立面的統一的學說是辯證法的核心或實質的論斷是實踐的產物,而不是他個人的主觀臆斷。1905—1907年俄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失敗,國際工人運動中的兩股思潮修正主義(機會主義、改良主義)和無政府主義(無政府工團主義、無政府社會主義)在俄國盛行,在孟什維克中形成取消派,在布爾什維克內則形成召回派。1914年又爆發了世界性的帝國主義戰爭,第二國際的領袖們紛紛背叛,墮落成社會沙文主義者。在變幻的國際國內的政治風雲和錯綜復雜的各種矛盾中,產生了革命斗爭的許多新的理論問題和新的實際問題。比如,取消派與召回派的思想根源,戰爭爆發的根本原因,戰爭的性質,在新的歷史環境下社會主義革命的前途以及如何制定無產階級革命斗爭的正確的戰略和策略等問題。於是列寧回到哲學研究工作中去,著重研究了辯證法,認識到矛盾分析方法的至關重要性。
在對辯證法的仔細研究中,列寧還從理論上論證了對立面的統一是辯證法的核心或實質的問題。列寧認為,自然界、精神和社會的一切現象和過程都具有矛盾著的、相互排斥的、對立的傾向。世界就是自己運動、自己發展,發展就是對立面的斗爭與統一。反過來說,對立面的統一就是自己運動、自己發展的動力、泉源、動因。這是辯證的發展觀,這種觀點是活生生的。但也還有另外一種發展的觀點,即認為發展是數量的減少和增加,是循環、重復。這種觀點是僵死的、平庸的、枯燥的。這是形而上學的發展觀。列寧說,只有辯證的發展觀「才提供理解一切現成事物的『自己運動』的鑰匙,『飛躍』、『漸進過程的中斷』、『向對立面的轉化』、舊東西的消滅和新東西的產生的鑰匙」。因此,對立面的統一是辯證的發展觀與形而上學的發展觀的分界線,對立面的統一就是辯證法的實質。
列寧的這一思想回答了客觀世界以及主觀概念的普遍聯系和變化發展的根本原因在於事物以及概念自身的對立面的同一,說明了唯物辯證法關於普遍聯系和變化發展的思想這一總體特徵,從而更深入地闡發了唯物辯證法的宇宙觀和認識論。
但是,列寧提出對立面的統一的學說是辯證法的核心或實質,依然是從辯證法體系的整體上概括的,在他的思想論述中,他並沒有將辯證法所包含的基本規律概括為幾條。他對辯證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1914年—1916年,恩格斯的《自然辯證法》手稿於1925年公開發表時列寧已經逝世,他並不知道恩格斯關於辯證法三個基本規律的表述。也就是說,列寧並不是把對立面的統一作為基本規律之一而與其它規律對照來講的,並沒有認為對立面的統一根本上決定其它規律。從《哲學筆記》中看,他主要是從辯證法的范疇之間的關系以及辯證法的要素的角度來說,可以把辯證法簡要地規定為關於對立面的統一的學說,而且這需要說明和發揮。早在列寧閱讀黑格爾《邏輯學》的《存在論》部分時,他就注意到辯證法就是研究對立面的同一的,而不是象恩格斯那樣把這部分內容概括為質量互變規律。在讀到《概念論》部分時,他又說:「看起來,對黑格爾來說,這里主要的也是把過渡指出來。從一定觀點看來,在一定條件下,普遍是個別,個別是普遍。不僅是(1)一切概念和判斷的關系、不可分割的聯系,而且是(2)一個東西向另一個東西的過渡,並且不僅是過渡,而且是(3)對立面的同一——這就是黑格爾的主要東西。然而這是穿過迷霧般的極端『費解的』敘述才『透露出來的』」。在總結了辯證法的十六要素後他又將辯證法概括為對立面的統一的學說。可見,列寧是把對立面的統一作為貫穿整個《邏輯學》的一根紅線,作為辯證法的總規律和同義語來看待的。
列寧的這一思想與恩格斯的思想並不矛盾。恩格斯雖然把辯證法的基本規律歸結為三條,但他是在同一性的意義上看待它們的。在恩格斯看來,辯證法的每一條規律都是普遍規律,都可以作為辯證法的總規律,都是聯系與發展的表現形式,三者之間是互為因果,互相說明。它們不是互相獨立的三種運動形式或三個階段,而是同一運動過程的不同方面、不同角度。世界上的任何運動過程既是質量互變的過程,也是對立面同一和否定之否定的過程。恩格斯也經常將其中一條規律作為辯證法的總規律看待。比如,他在《自然辯證法》中將質量互變規律作為自然界、社會和思維的發展的一個一般規律。在《反杜林論》中也說,否定之否定的規律是自然、歷史和思維的一個極其普遍的、因而極其廣泛地起作用的、重要的發展規律,並且說他用否定之否定這唯一的運動規律來概括世界中的所有過程。
事實上,與恩格斯一樣,列寧也經常將對立面的統一與否定之否定等放在一起論述,將它們等同起來。如他說:「對於簡單的和最初的『第一個』肯定的論斷、論點等等,『辯證的環節』,即科學的考察,要求指出差別、聯系、過渡。否則,簡單的、肯定的論斷就是不完全的、無生命的、僵死的。對於『第二個』否定的論點,『辯證的環節』則要求指出『統一』,也就是指出否定和肯定的聯系,指出這個肯定存在於否定之中。從肯定到否定——從否定到保存著肯定東西的『統一』,——否則,辯證法就要成為空洞的否定,成為游戲或懷疑。」由此可見,列寧完全是把它們當作同一意義上的普遍規律的。從這一意義上說,列寧把對立面的統一當作辯證法的實質也完全正確。
三
列寧在馬克思主義哲學史上第一次明確提出對立面的統一的學說是辯證法的核心或實質,但這需要說明和發揮。由於列寧過早地逝世而沒有完成這個任務,毛澤東接過這個接力棒,並將其進一步地豐富和發展,第一次提出:「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的關系,就是矛盾的共性和個性的關系」,「共性個性、絕對相對的道理,是關於事物矛盾的問題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於拋棄了辯證法。」
毛澤東非常贊同列寧關於發展是對立面的統一思想,他說:事物發展的根本原因「是在事物的內部,在於事物內部的矛盾性。任何事物內部都有這種矛盾性,因此引起了事物的運動和發展。」而一切事物都是運動、變化、發展的。因此,矛盾存在於一切事物的發展過程中。不僅如此,每一事物的發展過程中存在著自始至終的矛盾運動。這就是矛盾的普遍性。矛盾即是運動,即是事物,即是過程,即是思想。
毛澤東認為,自從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發現了唯物辯證法的宇宙觀以來,已經把唯物辯證法應用在人類歷史的分析和自然歷史的分析即科學研究的許多方面,應用在社會的變革和自然的變革的許多方面,獲得了極其偉大的成功,因此矛盾的普遍性已經被很多人所認識。
毛澤東在《矛盾論》中詳盡地闡明了矛盾特殊性的五種基本情形,這就是:各種物質運動形式中的矛盾,每一運動形式在各個發展過程中的矛盾,每一發展過程的矛盾的各個方面,每一發展過程在其各個發展階段上的矛盾以及各個發展階段上的矛盾的各個方面。
毛澤東關於矛盾問題的精髓的理論是中國革命經驗的哲學概括。由於毛澤東及黨的其他領導人懂得了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的關系的道理,堅持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原理與中國實際相結合,因而形成了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以鄧小平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二代領導集體繼續堅持、運用矛盾精髓的理論,把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與中國當代的實際相結合,形成了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成為指引當代中國的現代化建設的強大思想理論武器。
綜上所述,從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辯證法是關於自然、社會和思維的普遍聯系和運動發展的一般規律的科學,到列寧提出對立面的統一是辯證法的實質或核心,再到毛澤東提出普遍性與特殊性的關系問題是事物矛盾問題的精髓,清晰地勾畫出理論發展的線索是由一般到特殊,由簡單、抽象到深刻、具體,內容越來越豐富。在後的概括是對在前的概括的更好的說明和發揮。它們不是互相否定的,而是繼承中的發展,在發展中堅持。在今天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正確把握矛盾問題的精髓的理論,就是最好的堅持馬克思主義。
G. 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發展歷程
西方馬克思主義誕生已有大半個世紀,它在中國的傳播則不到20年。時間雖短,中國人對它的理解、態度、運用卻有很大的變化,這反映了20年來中國社會狀況的巨大變遷,也折射出中國知識分子把握西方思潮並用之解決中國問題的能力和水平。
當前中國思想文化界的一些動向表明,我們正處在一個重要時刻,我們對於西方馬克思主義 研究的正確程度和深刻程度,對於中國歷史走向的洞察和對於人類命運歸宿的方向感和健全感,正在受到考驗。中國最新一輪現代化的努力已歷時20年,既有舉世矚目的成就,又面臨不容忽視的問題。西方馬克思主義最有價值的內涵是它的批判精神,它提出和發展的社會批判和文化批判理論,對於我們反省現代化進程中的種種負面現象,抵制物慾的膨脹和拜金主義盛行,具有可貴的啟發和借鑒作用。但另一方面,它的浪漫主義和烏托邦氣質,它對現代化的拒斥態度,有可能在中國引起「半是輓歌,半是謗文;半是過去的迴音,半是未來的恫嚇」般的反響,造就出幾個西方「新左派」的育目追隨者和鱉腳模仿者,有礙於中國走向世界,走向現代。
中國理論界正式接觸西方馬克思主義,當始於70年代末思想解放,探索之風大盛的潮流中。但若認真追溯,這個起始時限可提早到60年代。那時為了「防修反修」,內部發行了薩特、梅羅—龐蒂、布洛赫、柯拉科夫斯基等人的著作,對盧卡奇關於異化的淪述,也通過蘇聯的批判為人所知。從後來事態的發展中可以看出,當時有資格接觸這些「反面材料」的高級理論家中,有少數好學深思之士願意抱著同情態度理解那些對馬克思主義的新闡釋,並在80年代初表示了強烈的探索願望。當然,這柵柵來遲的開放態度仍嫌為時尚早,思想的新芽一露頭就天折了。
60年代末,舉國上下大學「無產階級專政條件下繼續革命理論」,在曾經狂熱和盲從的一代人中產生了一股自發的、強大的,然而是逆向的學習馬克思理論的潛流。上述內部書刊廣泛地散落民間,被飛快地傳閱並熱烈地討論。「文革」的非人環境,「文革」理論的空前武斷使人更加相信馬克思的論述:「理論只要說服人,就能掌握群眾;而理論只要徹底,就能說服人。所謂徹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西方馬克思主義獨特魅力,首先就在於它從人出發理解和闡釋馬克思。
80年代初,西方馬克思主義正式成為學術界的研究對象,學者、教師和學生都表現出了強烈的興趣。有人力圖做借鑒和接納的工作,以擴大研究馬克思主義、考察中國和世界現狀的視野。但佔主導地位的作法仍遵循以下思路:「毒草可以肥田」、「在批判和斗爭中發展」。因此,人們在零零碎碎地獲得有關知識時,耳朵里也充斥著「針鋒相對地回答挑戰」、「無情揭露」、「堅決打擊」一類的戰鬥口號。
時代畢竟在前進,人們的心態也越來越開放。到了90年代,帶著敵情觀念研究西方馬克思主義的人越來越少了,以前那種純粹批判的態度,也轉變成在了解、交流和撞擊中發展馬克思主義的主張。如果說,專業研究者不論態度是嚴峻還是寬容,始終在理論領域做文章的話,g15么如年代初出現的另一種動向則更有意義,更值得注意。如年代中國社會發生的最大變化,就是市場經濟的建立,突然間洶涌澎湃的商品潮,對人們的心理造成了巨大的沖擊。大眾文化、商品文化的平庸性,精神和價值的失落,引起了不少文化人的憂慮與反彈,社會批判和文化批判應運而生。有些人突然間發現,自己的處境與心態似乎和西方馬克思主義者一模一樣,在現代化的潮流中,他們放眼國內外,都感到一種「資本主義」
式的壓迫正在進逼。於是,西方馬克思主義提供了抗拒和批判的張力與武器。當然,動力的源泉和武器庫並非僅此一個,後現代主義與西方馬克思主義雖然在某些原則和理論上有根本差異,但這兩種思潮在立場、觀點、方法上的交疊重合處也很多,在中國,人們幾乎是同時操這兩種型號的武器,而並未感到有重大的區分和不便。另外,不少人並未淡忘「文革」中「批判資本主義道路」那難忘的一課,而細究起來,「文革」的理論、西方馬克思主義和後現代主義三者之間也確實有共通的思想淵源(比如阿爾都塞對「文革」時代的「毛澤東思想」的支持以及後現代主義對阿爾都塞思想的繼承)。於是,在中國的知識界,對現代化導向最堅定和最徹底的批判者往往是這樣的三位一體:他們心儀西方馬克思主義,擁抱後現代主義,並為文化大革命、大躍進等「新生事物」作辯護甚至唱贊歌。[page_break]
依我之見,從西方馬克思主義中尋找在本土進行批判的靈感,是給它派上了最好的用場。我們知道,西方馬克思主義是資本主義世界工人革命運動低潮的產物,由於科學技術革命和西方社會自覺的或被迫的自我調適、自我變革,西方各國大體上處於相對穩定的發展階段,身處這種社會的理想主義者和社會變革家,再去發展一種經濟危機及其爆發的理論,再去制定無產階級奪取政權的策略,既無緊迫性,也無實際意義。但是,現代化社會並不意味著完美無缺、毫無問題,從馬克思的原始出發點——即人的解放,消除異化,個人自由、全面的發展看,現代發達社會中的人一方面得到了物質享受,另一方面卻在人性上付出了極大的代價,迷失了、甚至喪失了自我。因此,西方馬克思主義者不論是從主觀上想堅付初衷不變,還是客觀上形勢使然,走上了社會批判和文化批判的道路,並以他們的深刻和執著,提出了許多發人深省的觀點。作為一種(在否定的辯證法這種意義上的)批判理論,作為一種社會病理診斷,西方馬克思主義和馬克思的基本精神是相契的。
中國改革開放20年,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方向、路線、政策的改變引發了社會結構、人際關系、文化心理各方面的巨大變化,特別是90年代初洶涌而來的商品潮,大大地激發了中國知識界的批判意識。終於有人領悟到了,時代的前進使人面臨著一種問題轉換:知識分子的使命不僅止於抨擊守舊意識,為改革鼓與呼,而且要從價值層面對現代化的方向、後果或伴隨現象加以監督,作社會公正的發言人,精神和文化的守護者。
有人對問題轉換反應遲鈍,或者囿於簡單、機械的「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的思維模式,認為只要市場經濟繼續搞下去,一切道德、文化問題都會迎刃而解;更有人擔心,對社會上種種弊端奮力抨擊,會不會導致否定改革,走回頭路。確實,否定改革和現代化的吵嚷聲從來沒有停止,而且.越來越與批判人心不古、世風日下,捍衛精神純潔性的聲音交織在一起。問題變得錯綜復雜,有些人似乎忘記了,現代化社會從前現代中脫胎而出,發展至今,始終逃脫不了批判;還有人自感無法在替新體制除弊與替舊意識形態招魂之間劃清界線和掌握分寸,因而放棄責任。問題的微妙和麻煩在於,從典型的西歐現代化歷程看,厭惡物慾橫流、痛斥斯文掃地、批判機器統治時代的人物,如巴爾扎克、勞倫斯者流,多半是能看清歷史潮流的守舊派,如果中國的現代化努力還有停滯甚至逆轉的可能,人們如何忍心用批判的解剖刀指向那並非筋骨強健、甚至還是傷痕累累的現代性軀體呢?但是,如果我們把考察現代化進程的視野從歐美擴大到當代的亞洲和南美洲的某些地區,就可以看到,「什麼樣的現代化』』和「是否現代化」同樣是值得關注的大問題。如果現代化進程的結果是門閥政治、族權經濟,是黑社會勢力沉渣泛起,是精神文化價值的喪失,那麼現代化將引起社會動盪和民眾的詛咒,原教旨主義的崛起將使忍無可忍的人們寧願受過去的苦而不願遭現在的罪。
不管你是否贊成,不管你左顧右盼、進退兩難的心情是否有根據,批判的旗幟一定會打起來,問題只是由什麼人舉這面旗,批判的出發點和歸宿是什麼,以什麼理論為武器。
中國文化傳統中,批判的精神相當稀薄,要在工業化進程中從事批判,更是資源難尋。西方馬克思主義不但是一個現存的武器庫,而且以其深刻銳利,以其唯美主義的風姿令人傾倒。
使有些中國文化人首先感到驚喜的是,諸如勒斐伏爾、馬爾庫塞、弗洛姆等西方馬克思主義者對於當代資本主義社會、工業社會的揭發與批判,竟與自己對當前現實的感觸相差無幾。比如,他們指出,在商品豐富,物質生活提高的同時,產生了新的匱乏,即精神的空虛和痛苦:人們成了商品的俘虜,他們被動地接受傳媒鋪天蓋地的廣告,這些廣告製造虛假的、強迫性的需求,人們的情趣在不知不覺中完全被大廠商調度和控制,毫無理性地一味追求高檔、名牌商品;在虛假的滿足中,人喪失了自己的天性,甚至喪失了痛苦的感覺,這並不是說明痛苦不存在,而是說明人已被異化得失去了自我。[page_break]
大眾文化、商品文化時代的到來,使得文化享受(實質上是文化消費)擺脫了貴族化限制,而成為一件輕而易舉的事。但是,霍克海默和阿多諾等人提出的「文化工業」概念,深刻而尖銳地揭露廠這種庸俗文化的本質:這種大批量製造的文化商品使藝術作品的創造性、批判性和想像力萎縮乃至消失,它們不是按照藝術品的內在邏輯創造出來,而是按投資者和製造商對投入一效益的估計批量生產,它們的價格越便宜,內容就越貧乏,品質就越低劣。但大眾的口味就這樣被調配,以至於人們在表述內心生活和傾訴感情時,都按照文化工業提供的單一模式進行。
西方馬克思主義者還提出,由於異化性的高消費、高生產,人類與自然的和諧關系早已不復存在,雙方處於極度尖銳的對立和沖突中;貪得無厭地追求物質享受驅使人不加節制地開發自然,這實際上成了盤剝和破壞自然。他們警告說,自然界對人類的侵略並不是無動於衷的,它會進行報復,在人與自然的戰斗中,最終吃虧的還是人。他們主張重建新的經濟模式,限制消費,降低生產,扭轉浪費資源、破壞生態平衡的趨勢。
種種說法,不一而足。這種批判在西方社會有振聾發聵之效。
在中國更是別開生面,令人耳目一新。但是,積一個多世紀以來援引西學的經驗,我們已經知道,未經消化的生搬硬套,不加甄別取捨地平面橫移,總會造成一些「假洋鬼子」式的問題。依我之見,目前中國文化界中一些「西馬」式的批判和主張,就有鸚鼯學舌、拾人牙慧之嫌,以下僅略舉幾例。
在科技落後,理性精神難於彰顯,啟蒙屢屢受挫的中國,有人大肆否定科學、鄙棄理性、嘲笑啟蒙,將其與極權主義、法西斯主義、殖民主義聯系在一起。
當中國還有上億的文盲,數千萬人生活在貧困線之下時,有人認為過上現代生活(實際不過是稍微像樣的小康日子)的人實質上是處於精神上無家可歸的漂泊狀態。他們認為現代生活的一切都是異化、孤獨、分裂t變態,鼓吹回到人與自然難於區分,朦朧、混沌、自由的家園,也不知這樣的家園是存在於奴隸時代,還是遠古的洪荒時代。
當中國還努力掙脫閉關鎖國的藩籬,大力爭取利用外來的技術、資金、管理方法,走向世界時,有人把改革開放的中國形容成為跨國資本提供機會的場所,正面臨變成新殖民地的危險。
應當看到,不論「西馬」在當下如何有其魅力,不論我們多麼有必要在其武器庫中借用一二,它本身作為理論形態就是大有問題的(不然不會在西方由盛而衰,現今已處於花葉飄零的境地),而將其從西方語境搬弄到中國語境中來,更應加倍小心,只能取其神髓而決不能用其皮毛。
這里不可能全面、深入地剖析「西馬」理論的問題,只能對其闕失面隨意點觸一番。
第一,批判精神固然可貴,但「西馬」的批判往往有鑽牛角尖,甚至走火入魔的地方,因此,依據其批判來評價西方社會和西方文化,有時免不了偏頗不確,在中國照葫蘆畫瓢,更容易顯得不倫不類。比如,阿多諾認為樂曲的結構中包含著社會沖突,他一會兒認為勛伯格的十二音系表達了矛盾沖突,是辯證的因而是進步的,一會兒又認為十二音系使後人僵化而失去了否定和批判精神,從而必須加以警惕。
第二,一些「西馬」人士不是以向前看的眼光批判現代社會,而是向後看,表露了濃郁的懷舊復古、浪漫悲觀的情調;他們緬懷虛構的中世紀的田園牧歌式的精神寧靜,想退回到前現代時期;他們—味推祟精神,否棄物質,鄙棄大眾又儼然以大眾的代言人自居,表現了十足的貴族、精英傾向。
第三,他們把科學技術、物質進步附隨的弊病與科學技術、物質進步本身混為一談,把科學技術、現代性等同於資產階級意識形態,這只不過表明了他們自己過分地意識形態化。
對西方馬克思主義稍加 研究就可以看出,它的地域特徵相當明顯,與德法思想傳統有一脈相承的關系。有些西方馬克思主義者(如阿多諾和霍克海默)身上透露出歐洲中心論和歐洲優越感,亞洲、非洲難於進入他們的視野,甚至美國也不在話下。他們把現代性當成西歐這棵枯樹上熟得開始腐爛的果子,他們的論調是否全部適用於現代化剛剛起步並且步履維艱的中國,值得認真思量。[page_break]
即使他們觀察新問題得出的言之有理的看法,也不能與我們在新舊交替中面臨的問題混為一談。比如,工業社會和大眾文化的異化機制可能使人喪失自由選揮和自我決斷的本能,但在中國,市場經濟和商品化打破了單位所有制的束縛和鐵飯碗的禁錮,使人的主動性、選擇性,支配自己命運的可能性越來越大。商品化到底促使人獲得自由還是喪失自由,就至少包含了兩個不同層面的問題,不能籠而統之作答。
「西馬」極度推崇價值理性,極其貶斥工具理性,在其偏頗的眼光中,西方社會的一切游戲規則,不論是法律體系還是經營方式,都純屬資產階級意識形態。如果我們也抱著這種心理,那就無法充分借鑒利用人類創造的一切有價值的制度建設和文化建設的財富了。另外,「西馬」從政治斗爭策略到文化批判,其中包含無奈的成份,但這種批判愈是得心應手,愈是火爆,愈容易使人認為它是惟一有價值的東西,這就容易將人帶到文化決定論的歧路。「文化解決根本問題」、「重價值理性,輕工具理性」,這兩條和中國正大行其道的新儒家路向不謀而合。那邊只談異化,這邊醉心於終極關懷,現實的、嚴峻的歷史可能少有人顧及,制度革新和制度建設有無人問津之虞。
大陸一位「西馬」專家在他的台灣版著作中作序告誡台灣人說:當你們想伸張台灣不需要什麼東西的時候,大可以從「西馬」出發,這會使你們對自己的社會環境有深刻的透視。但是,當你們伸張台灣需要什麼東西的時候,就不能以「西馬」為出發點了。誠哉斯言,深得「西馬」其中三味:此書名曰《從「新馬」到韋伯》,表明了作者探索和思想發展的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