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琵琶樂器最早出現在哪個時期
琵琶抄,是東亞傳統彈襲撥樂器,已經有二千多年的歷史,最早被稱為「琵琶」的樂器大約在
中國秦朝時期
出現的。「琵琶」這個名稱來自所謂「推手為枇,引手為杷」(最基本的彈撥技巧)所以名為「枇杷」(琵琶)。在唐朝以前,琵琶也是漢語里對所有魯特琴族(又稱琉特屬)彈撥樂器的總稱。中國琵琶更傳到東亞其他地區,發展成現時的日本琵琶、朝鮮琵琶和越南琵琶
㈡ 琵琶有哪些文化淵源和鼎盛時期
琵琶,是我國傳統彈撥樂器,被稱為民樂之王,彈撥
樂器首座。在我國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最早被稱為琵琶的樂器大約在我國秦朝時期出現的。
在秦代,琵琶也是漢語里對所有「魯特」彈撥樂器的總稱。我國琵琶還傳到東亞其他地區,發展成後來的日本琵琶、朝鮮琵琶和越南琵琶。
這一時期的琵琶,並不僅指具有梨形共鳴箱的曲項琵琶,而是多種彈撥樂器,形狀類似,大小有別,也包括柳琴、月琴、阮等,都可以說是琵琶類樂器。
琵琶是我國歷史悠久的主要彈撥樂器。經歷代演奏者的改進,形制統一後的琵琶是6相24品的四弦琵琶。
琵琶樂器音域廣闊、演奏技巧為民族器樂之首,表現力更是民樂中最為豐富的樂器。人們在演奏琵琶時,左手各指按弦於相應品位處,右手戴賽璐珞假指甲撥弦發音。
琵琶又稱「批把」,最早見於史載的是漢代學者劉熙在他所著的《釋名·釋樂器》,原文是這樣的:
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批,引手卻曰把,象其鼓時,因以為名也。
後來到了魏晉時期,「批把」才正式被人們稱為「琵琶」。琵琶由歷史上的直項琵琶及曲項琵琶演變而來,據史料記載,直項琵琶在我國出現得較早。
秦漢時期的「秦漢子」,是直柄圓形共鳴箱的直項琵琶,它是由秦末的弦鞀發展而來的。「阮咸」或「阮」是直柄木製圓形共鳴箱,4弦12柱,豎抱用手彈奏的琵琶,因為晉代阮咸擅長彈奏這種樂器,所以琵琶才用阮咸和阮的名字相稱。
在南北朝時,我國通過絲綢之路與西域進行文化交流,曲項琵琶由波斯經西域傳入我國。曲項琵琶是4弦、4相梨形,橫抱用撥子彈奏。它盛行於北朝,並在6世紀上半葉傳到南方長江流域一帶。
在隋唐九部和十部樂中,曲項琵琶已成為主要樂器,對盛唐歌舞藝術發展起了重要作用。從敦煌壁畫和雲岡石刻中,仍然能見到它在當時樂隊中的地位。
到了唐代,琵琶的發展出現了一個高峰。當時上至宮廷樂隊,下至民間演唱都少不了琵琶。琵琶成為當時非常盛行的樂器,而且在樂隊處於領奏地位。這種盛況在我國古代詩詞中有大量的記載。唐代詩人白居易在他的著名詩篇《琵琶行》中對琵琶演奏及其音響效果非常形象地描寫道: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
到了唐代後期,琵琶從演奏技法到製作構造上都得到了很大發展。在演奏技法上最突出的改革是由橫抱演奏變為豎抱演奏,由手指直接演奏取代了用撥子演奏。
這一時期,琵琶構造方面最明顯的改變是由4個音位增至16個,同時它的頸部加寬,下部共鳴箱由寬變窄,便於左手按下部音位。
由於以上這兩項改革,琵琶演奏技法得到了空前發展。據說,唐代琵琶的指法共有五六十種。歸納起來,右手指法分兩個系統,輪指系統和彈挑系統;左手指法也分兩個系統,按指系統和推拉系統。
直至15世紀左右,琵琶樂器已經擁有一批以《十面埋伏》、《霸王卸甲》為代表的武曲及以《月兒高》、《思春》、《昭君怨》為代表的文曲。
所謂武曲,其特點是以寫實和運用右手技法為主;所謂文曲,其特點是以抒情和運用左手技法為主。這些琵琶樂曲已經成為中華民族音樂的瑰寶、琵琶藝術的珍品。
琵琶傳統上是5聲音階,後來按照12平均律增加琴碼,這時的標准琵琶已有8相30品,琵琶表現力和適應力大大加強,不僅可以演奏傳統樂曲,也為後來琵琶的進一步發展創造了條件。
後來,琵琶藝術又有了新的發展,在琵琶製作方面,原來用的絲質弦改成了尼龍鋼絲弦,有的甚至採用銀弦,加大了琵琶音量和共鳴。
同時在技法上,左手大拇指以及和弦的運用,使琵琶的表現力再次大大提高。這一時期出現了很多琵琶名曲,不少琵琶傳統樂曲也受到古人喜愛。
在我國古代,琵琶流派很多,如無錫派、平湖派、浦東派、崇明派、汪派等。一般來說,琵琶分南、北兩派。
南派,即浙江派,以陳牧夫為代表,用下出輪,擅長的樂曲有《海青》、《卸甲》、《月兒高》、《普庵咒》、《將軍令》、《陳隋》、《武林逸韻》等。北派,以王君錫為代表,用上出輪,擅長的樂曲有《十面埋伏》、《夕陽簫鼓》、《小普庵咒》、《燕樂正聲》等。
後來,琵琶名家李芳園根據琵琶南北兩派編撰了一本《南北二派秘本琵琶譜》,這本書對後世學者影響較大,對人們研究琵琶古譜,提供了寶貴資料。
平湖琵琶派以李芳園為代表,李家為琵琶世家,五代操琴,李芳園之父常攜琴交遊,遍訪名家,李芳園在家庭的熏陶下,自譽琵琶癖,不僅技藝超群,且編撰《南北派大麴琵琶新譜》,後人稱之為《李氏譜》,由李氏傳授的流派稱作平湖派。
平湖派以李其鈺、李芳園、吳夢飛以及吳柏君、朱荇青等世代相傳,流傳有《南北派十三套大麴琵琶新譜》、《怡怡室琵琶譜》、《朱英琵琶譜》等。
據說,吳夢飛曾得到李芳園的親授,後又師從李其鈺的學生張子良,常在嶺南一帶演出,藝術活動相當廣泛,對弘揚平湖派做出了積極貢獻。
朱荇青師承李芳園高足吳柏君,首創了運用左手大指按托之法,並突破了不用小指按音的禁區。
平湖琵琶派的演奏有文有武,文曲細膩,常配以虛擬舒緩動作加強餘音裊裊之感。武曲講究氣勢,以下出輪為主。平湖派琵琶對後來琵琶的各種風格的形成有相當影響。
浦樂派傳自鞠士林,以鞠士林、鞠茂堂、陳子敬、倪清泉、沈浩初等師承相傳,流傳有《鞠士林琵琶譜》、《陳子敬琵琶譜》、《養正軒琵琶譜》等。
浦東派的鑼鼓技法就始於陳子敬,陳子敬的弟子曹靜樓最擅長此技。陳子敬還有一個弟子叫倪清泉,他用的琵琶比一般要大要長,叫大套琵琶,很能突出武曲的氣勢。
後來,陳子敬的再傳弟子沈浩初,他精研琵琶古曲,對浦東派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培養了大量琵琶演奏家,編纂了一本《養正軒琵琶譜》,對我國琵琶發展影響很大。
浦東派琵琶的特點是武曲氣勢雄偉,擅用大琵琶,開弓飽滿、力度強烈,文曲沉靜細膩。其富有特色的傳統技法有夾滾、長夾滾、各種夾彈和夾掃、大摭分、飛、雙飛、輪滾四條弦、弦數變化、並四條三條二條弦、掃撇、八聲的鳳點頭、多種吟奏、音色變化奏法、鑼鼓奏法等。
㈢ 琵琶在古代什麼朝代從西域傳來中國
琵琶由歷史上的直項琵琶及曲項琵琶演變而來,據史料記載,直項琵琶版在我國出現得較早,秦、漢時權期的「秦漢子」,是直柄圓形共鳴箱的直項琵琶(共鳴箱兩面蒙皮),它是由秦末的弦鞀發展而來的。「阮咸」或「阮」是直柄木製圓形共鳴箱,四弦十二柱,豎抱用手彈奏的琵琶。晉代阮咸善奏此樂器,故以其名相稱,即今天的阮。
南北朝時,通過絲綢之路與西域進行文化交流,曲項琵琶由波斯經今新疆傳入我國。曲項琵琶為四弦、四相(無柱)梨形,橫抱用撥子彈奏。它盛行於北朝,並在公元6世紀上半葉傳到南方長江流域一帶。
㈣ 琵琶是什麼朝代才有的
琶又稱「批把」,最早見於史載的是漢代劉熙《釋名
㈤ 琵琶的歷史沿革
歷史上的所謂琵琶,並不僅指具有梨形共鳴箱的曲項琵琶,而是多種彈撥樂器,其名「琵」、「琶」是根據演奏這些樂器的右手技法而來的。也就是說琵和琶原是兩種彈奏手法的名稱,琵是右手向前彈,琶是右手向後挑。所以說當時的「琵琶」形狀類似,大小有別,像月琴,阮等,都可說是琵琶類樂器。琵琶是中國歷史悠久的主要彈撥樂器。經歷代演奏者的改進,至今形制已經趨於統一,成為六相二十四品的四弦琵琶。琵琶音域廣,演奏技巧為民族器樂之首,表現力更是民樂中最為豐富的樂器。演奏時左手各指按弦於相應品位處,右手戴賽璐璐(或玳瑁)等材料製成的假指甲撥弦發音。
大約在秦朝,開始流傳著一種圓形的、帶有長柄的樂器。因為彈奏時主要用兩種方法:向前彈出去叫「批」,向後挑起來叫「把」,所以人們就叫它「批把」。後來,為了與當時的琴、瑟等樂器在書寫上統一起來,便改稱琵琶。
到了南北朝時,從西域傳來了一種梨形音箱、曲頸、四條弦的樂器,有人就把它和中國的琵琶結合起來,改製成新式琵琶。在演奏方法上,改橫抱式為豎抱式,改撥子撥奏為右手五指彈奏。經過不知多少藝術家的改進,才成為如今的四相十三品及六相二十四品的兩種琵琶。
琵琶又稱「批把」,最早見於史載的是漢代劉熙《釋名·釋樂器》:「批把本出於胡中,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批,引手卻曰把,象其鼓時,因以為名也。」意即批把是騎在馬上彈奏的樂器,向前彈出稱做批,向後挑進稱做把;根據它演奏的特點而命名為「批把」。在古代,敲、擊、彈、奏都稱為鼓。當時的游牧人騎在馬上好彈琵琶,因此為「馬上所鼓也」。南朝王僧虔《技錄》:「魏文德皇後雅善琵琶。明帝嘗引後衣乞為音樂,時楊阜在側,問帝曰:『太後,陛下嫡母,君禮豈在邪?』帝愧然縮手,後乃出。傾之,帝謂阜曰:『吾知卿敬節,然誠因吾心慮不平,今從卿言,不得茫茫湘水,見伊人焉?』此言後之音律高妙。」可知在魏晉時期,「琵琶」之稱正式進入宮廷。 琵琶由歷史上的直項琵琶及曲項琵琶演變而來,據史料記載,直項琵琶在中國出現得較早,秦、漢時期的「秦漢子」,是直柄圓形共鳴箱的直項琵琶(共鳴箱兩面蒙皮),它是由秦末的弦鞀發展而來的。「阮咸」或「阮」是直柄木製圓形共鳴箱,四弦十二柱,豎抱用手彈奏的琵琶。晉代阮咸善奏此樂器,故以其名相稱,即今天的阮。
南北朝時,通過絲綢之路與西域進行文化交流,曲項琵琶由波斯經今新疆傳入中國。曲項琵琶為四弦、四相(無柱)梨形,橫抱用撥子彈奏。它盛行於北朝,並在公元6世紀上半葉傳到南方長江流域一帶。
到了公元五、六世紀隨著中國與西域民族商業和文化交流的加強, 從中亞地區傳入一種曲項琵琶, 當時稱作 胡琵琶。 其形狀為曲頸, 梨形音箱, 有四柱四弦,很像在阿拉伯國家常見的烏特琴(Oud 或 Ud)或古波斯的巴爾巴特琴(Barbat)。橫抱琵琶用撥子演奏。 現代的琵琶就是由這種曲項琵琶演變發展而來的。
從北齊到唐代,是琵琶發展史的第一個高峰,原籍曹國(今烏茲別克撒馬爾罕東北一帶)的曹氏琵琶家族是其中的傑出代表,如北齊至隋代的曹妙達,因善琵琶在北齊時即被封王,入隋後又被任為宮中樂官,於太樂教習琵琶技藝。
在隋唐九、十部樂中,曲項琵琶已成為主要樂器,對盛唐歌舞藝術的發展起了重要作用。從敦煌壁畫和雲岡石刻中,仍能見到它在當時樂隊中的地位。 到了唐代(公元7-9世紀)琵琶的發展出現了一個高峰。當時上至宮廷樂隊, 下至民間演唱都少不了琵琶, 隨成為當時非常盛行的樂器, 而且在樂隊處於領奏地位。這種盛況在中國古代詩詞中有大量的記載。例如唐代詩人白居易在他的著名詩篇《琵琶行》中非常形象地對琵琶演奏及其音響效果這樣的描述:「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
唐代後期琵琶從演奏技法到製作構造上都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在演奏技法上最突出的改革是由橫抱演奏變為豎抱演奏, 由手指直接演奏取代了用撥子演奏。琵琶構造方面最明顯的改變是由四個音位增至十六個(即四相十二品)。同時它的頸部加寬,下部共鳴箱由寬變窄, 便於左手按下部音位。由於以上這倆項改革,琵琶演奏技法得到了空前的發展。據統計琵琶的指法共有五六十種。歸納起來,右手指法分兩個系統: 一、輪指系統,二、彈挑系統。左手指法也分兩個系統:一、按指系統, 二、推拉系統。 唐代是琵琶發展的高峰,湧出了大量的琵琶演奏者和樂曲,如唐代世居長安的曹保,其子曹善才,其孫曹綱,都是著名的琵琶演奏家,為世人所推崇,詩人對其高超技藝亦多有詩作贊頌,曹綱的演奏,右手剛勁有力,「撥若風雨」,另與之齊名的裴興奴則左手按弦微妙,「善於攏捻」,故當時樂壇有「曹綱有右手,興奴有左手」之譽。來自西域疏勒的「五弦」名手裴神符是唐太宗最看重為宮廷樂師之一,他首創了琵琶手指彈法;康昆侖號稱琵琶第一手,段善本則是有名的佛殿樂師,後與康昆侖琵琶比賽後,進入宮廷成為皇家樂師。
唐社佑《通典》雲:「坐部伎即燕樂,以琵琶為主,故謂之琵琶曲。」在唐代的文獻記載和詩詞中,有許多描述琵琶音樂的精采篇章,說明那時的琵琶演奏技巧已有很大進步,表現力十分豐富。 一、無錫派
清代初葉,琵琶分南、北兩派。南派,即浙江派,以陳牧夫為代表,用下出輪。擅長的樂曲有《海青》、《卸甲》、《月兒高》、《普庵咒》、《將軍令》、《水軍操演》、《陳隋》、《武林逸韻》等。北派,即直隸派,以王君錫為代表,用上出輪。擅長的樂曲有《十面埋伏》、《夕陽簫鼓》、《小普庵咒》、《燕樂正聲》等,無錫華秋萍、華子同兩人向南北兩派學習,編著《南北二派秘本琵琶譜》三卷,採用工尺譜,有較完整的指法記載,是中國最早印行的琵琶譜。由華氏傳授的流派遂被稱作無錫派。
《南北二派秘本琵琶譜》前後出版三次,對後世學者的影響較大,對研究琵琶古譜,提供了寶貴資料。盡管無錫派嫡派傳人不多。按照《華氏譜》原譜演奏的人也很少,但其他各派或多或少地採用了《華氏譜》中部分樂曲整理了現在流行的演奏話。因此,無錫派在清代中葉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對琵琶的發展作出了應有的貢獻。
二、平湖派
平湖派以李芳園為代表,李家為琵琶世家,五代操琴,李芳園之父常攜琴交遊,遍訪名家,李芳園在家庭的熏陶下,自譽「琵琶癖」,不僅技藝超群,且編撰《南北派大麴琵琶新譜》,清光緒二十一年出版發行,後人稱之為《李氏譜》,由李氏傳授的流派稱作平湖派。
平湖派以李其鈺、李芳園、吳夢飛以及吳柏君、朱荇青(朱英)等世代相傳,流傳有《南北派十三套大麴琵琶新譜》、《怡怡室琵琶譜》、《朱英琵琶譜》等。
吳夢飛曾得到李芳園的親授,後又從李其鈺的學生張子良,常在上海演出,藝術活動相當廣泛,對弘揚平湖派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朱荇青師承李芳園高足吳柏君,針對《華氏譜》「左手按弦惟大禁兩指不用」,首創了運用左手大指按托之法,並突破了不用小指按音的禁區。
平湖派的演奏有文有武,文曲細膩,常配以虛擬舒緩動作加強餘音裊裊之感。武曲講究氣勢,以下出輪為主(《將軍令》用的是上出輪)。平湖派琵琶對當今琵琶的各種風格的形成有相當的影響。
三、浦東派
浦樂派傳自鞠士林,以鞠士林、鞠茂堂、陳子敬、倪清泉、沈浩初等師承相傳,流傳有《鞠士林琵琶譜》、《陳子敬琵琶譜》、《養正軒琵琶譜》等。
鞠士林是清乾隆嘉慶年間南匯縣惠南人,生卒年月不詳,性好交遊,有「江南第一手」之謄。
據說,鞠有一次坐船至蘇州滸墅關,由於時晚城門已經關閉,鞠遂操琵琶消遣,守關官兵為其琴聲所動,喜而開關放行,故有「彈開滸墅關」之美傳。鞠士林留有《閑敘幽音》手抄琵琶譜,此譜於1983年由人民音樂出版社出版,題名為《鞠士林琵琶譜》。
鞠士林的弟子有鞠茂堂、陳子敬、程春塘等,據《南沙雜志》載:「是時吾邑善彈琵琶者有:一為先生,一為陳子敬。子敬常旅食在外,憶光緒丁亥(1887)至上海東門外王家,適子敬在坐,見指套銅甲,彈《霸王卸甲》,聲調洪亮,有拔山蓋世氣概。人謂:陳善武套,程善文套。」浦東派的鑼鼓技法就始於陳,陳的弟子曹靜樓最擅長此技。陳另一弟子倪清泉用的琵琶比一般要大要長,叫大套琵琶,很能突出武曲的氣勢。
陳的再傳弟子沈浩初,對浦東派的發展作出了重要的貢獻,培養了大量琵琶演奏家,整理出版《養正軒琵琶譜》。
浦東派琵琶的特點是:武曲氣勢雄偉,擅用大琵琶,開弓飽滿、力度強烈,文曲沉靜細膩。其富有特色的傳統技法有:夾滾、長夾滾、各種夾彈和夾掃、大摭分、飛、雙飛、輪滾四條弦、弦數變化、並四條三條二條弦、掃撇、八聲的鳳點頭、多種吟奏、音色變化奏法、鑼鼓奏法等等。
四、崇明派
崇明地處上海東北角,以《瀛洲古調》琵琶譜師承傳授的,由於發源於崇明島,後人就稱崇明派。崇明派以蔣泰、黃秀亭、沈肇州以及樊紫雲、樊少雲等世代相傳,以雋永、秀麗的文曲風格聞名於世。崇明派琵琶可追溯到三百餘年的清康熙年間,那時,北派琵琶傳入崇明近鄰的通州地區,有白在湄、自彧如父子、樊花坡、楊廷果等人。早期崇明派琵琶,是承襲了白在湄的北派琵琶,其風格的演變受當地風土人情的影響。
1916年沈肇州編《瀛洲古調》的出版及徐立蓀重編後改稱《梅庵琵琶譜》出版,遂使崇明派琵琶得以發揚光大。中國近現代國樂大師劉天華於1918年隨沈氏學習瀛洲古調琵琶曲,並把這些樂曲帶到各地演奏,而且於1928年灌制了該派主要樂曲《飛花點翠》,這對推廣崇明派琵琶起到了十分積極的作用。
崇明派琵琶指法要求「捻法疏而勁,輪法密而清」,主張「慢而不斷,快而不亂,雅正之樂,音不過高,節不過促」。尤其輪指以「下出輪」見長,故而音響細膩柔和,善於表現文靜、幽雅的情感,具有閑適、纖巧的情趣。同時,「重夾輕輪」,偏愛單音與夾彈,認為「輪指雖易人耳,然多則犯低而失雅」。因此,其曲目多為文板小曲,其中著名的《飛花點翠》、《昭君怨》等慢板、文板樂曲,典雅、端正;《魚兒戲水》等小曲,則充滿了生活的情趣。
五、汪派
汪派也叫上海派,是20世紀以來,中國音樂發展史上的重要琵琶流派,也是唯一以個人命名的流派。上海派的形成,掀起了中國琵琶發展歷史上第三次高潮。
汪昱庭的琵琶技藝啟蒙於王惠生。後王惠生把陳子敬琵琶譜傳授給汪。後又得過浦東派倪青泉、曹靜樓與平湖派殷紀平傳授,兼收並蓄,把琵琶傳統古譜根據實際演奏花音編寫出演奏譜,廣為傳授。
汪氏傳授學生都用工尺譜,而且每都親筆抄寫後送給學生,至今已成為珍貴的墨寶。凡根據汪氏傳譜演奏的,後人稱為汪派。林石城編寫並於1959年由音樂出版社出版的《琵琶演奏法》中,首先用文字形式把「上海汪昱庭派」列為琵琶流派之一。汪派的演奏特點首先在於,當時一般南派琵琶以下出輪為多,而汪氏卻創造性地運用上出輪,從而奠定了琵琶運用上出輪的基礎。其次,他不拘泥於傳統奏法,對古譜加以精心修改,使之更為精練,取得了比以往更好的效果。汪派琵琶的演奏剛勁有力,感人頗深。
汪氏培養了一大批現、當代優秀的琵琶演奏家。如衛仲樂、孫裕德、李廷松、程午加、蔣風之等。
㈥ 誰能告訴我琵琶的演變歷史
琵琶又稱「批把」,最早見於史載的是漢代劉熙《釋名?釋樂器》:「批把本出於胡中,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批,引手卻曰把,象其鼓時,因以為名也。」意即枇把是騎在馬上彈奏的樂器,向前彈出稱做批,向後挑進稱做把;根據它演奏的特點而命名為「批把」。在古代,敲、擊、彈、奏都稱為鼓。當時的游牧人騎在馬上好彈琵琶,因此為「馬上所鼓也」。大約在魏晉時期,正式稱為「琵琶」。
琵琶由歷史上的直項琵琶及曲項琵琶演變而來,據史料記載,直項琵琶在我國出現得較早,秦、漢時期的「秦漢子」,是直柄圓形共鳴箱的直項琵琶(共鳴箱兩面蒙皮),它是由秦末的弦鞀發展而來的。「阮咸」或「阮」是直柄木製圓形共鳴箱,四弦十二柱,豎抱用手彈奏的琵琶。晉代阮咸善奏此樂器,故以其名相稱,即今天的阮。
南北朝時,通過絲綢之路與西域進行文化交流,曲項琵琶由波斯經今新疆傳入我國。曲項琵琶為四弦、四相(無柱)梨形,橫抱用撥子彈奏。它盛行於北朝,並在公元6世紀上半葉傳到南方長江流域一帶。
在隋唐九、十部樂中,曲項琵琶已成為主要樂器,對盛唐歌舞藝術的發展起了重要作用。從敦煌壁畫和雲岡石刻中,仍能見到它在當時樂隊中的地位。
到了公元五、六世紀隨著中國與西域民族商業和文化交流的加強, 從中亞地區傳入一種曲項琵琶, 當時稱作 "胡琵琶"。 其形狀為曲頸, 梨形音箱, 有四柱四弦,很像目前在阿拉伯國家常見的烏特琴(Oud 或 Ud)或古波斯的巴爾巴特琴(Barbat)。橫抱琵琶用撥子演奏。 現代的琵琶就是由這種曲項琵琶演變發展而來的。
到了唐代(公元7-9世紀)琵琶的發展出現了一個高峰。當時上至宮廷樂隊, 下至民間演唱都少不了琵琶, 隨成為當時非常盛行的樂器, 而且在樂隊處於領奏地位。這種盛況在我國古代詩詞中有大量的記載。例如唐代詩人白居易在他的著名詩篇《琵琶行》中非常形象地對琵琶演奏及其音響效果這樣的描述:「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 到了唐代後期琵琶從演奏技法到製作構造上都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在演奏技法上最突出的改革是由橫抱演奏變為豎抱演奏, 由手指直接演奏取代了用撥子演奏。琵琶構造方面最明顯的改變是由四個音位增至十六個(即四相十二品)。同時它的頸部加寬,下部共鳴箱由寬變窄, 便於左手按下部音位。由於以上這倆項改革,琵琶演奏技法得到了空前的發展。據統計琵琶的指法共有五六十種。歸納起來,右手指法分兩個系統: 一、輪指系統,二、彈挑系統。左手指法也分兩個系統:一、按指系統, 二、推拉系統。
直至公元十五世紀左右,琵琶已擁有一批以《十面埋伏》和 《霸王卸甲》為代表的武曲以及以《月兒高》《思春》和《昭君怨》 為代表的文曲。所謂武曲,其特點是以寫實和運用右手技法為主; 所謂文曲,其特點是以抒情和運用左手技法為主。這些樂曲已經成為中華民族音樂的瑰寶、琵琶藝術的珍品。
到了民國時期,已開始按照十二平均律增加琴碼,目前標準的琵琶已有八相三十品,琵琶表現力和適應力大大加強,不僅可以演奏傳統樂曲,而且可以演奏西洋和現代作品,並且有利於與交響樂隊合作。 為後來的進一步發展創造了條件。
到了公元二十世紀中後期,琵琶藝術又有了新的發展,在琵琶製作方面,原來用的絲質弦改成了尼龍鋼絲弦,有的甚至採用銀弦,加大了琵琶音量和共鳴。在技法上左手大拇指以及和弦的運用使琵琶的表現力再次大大提高。由此涌現出一大批融傳統音樂和現代作曲理論為一體的優秀的獨奏作品, 而且還出現了與各種樂器的重奏以及與小樂隊和交響樂隊的琵琶協奏曲。 到了二十一世紀琵琶不僅在中國呈現出回復盛唐時期的景象,而且越來越受到世界各國音樂愛好者的關注。不少傳統樂曲和當代作品受到中外聽眾喜愛。可以說,琵琶已開始走向國際樂壇 。
至現代,舊式四相十品、十二品、十三品琵琶已基本不用,代之以六相十八品、二十四品、二十五品和二十八品琵琶。按十二平均律排列。琵琶背板用紫檀、紅木、花梨木製作,腹內置兩條橫音梁和三個音柱,與面板相粘接。覆手用紅木、牛角、象牙或老竹製,內側開出音孔,又稱「納音」。琴頭雕有壽字、樂字、蝙蝠、如意,鳳尾等樣式,有的嵌翡翠寶石。琴頸稱鳳頸,上接弦槽和山口,正面有相附屬,背面有鳳枕(又稱鳳凰台)附屬。相用牛角、紅木、象牙或玉石制。品,竹、、紅木、牛角、象牙制,是音位的標志。全長約96厘米。
琵琶有十二種定弦法,常用定弦為 A、d、e、a 。六相二十八品的琵琶音域 A-g3。右手有彈、挑、夾彈、滾、雙彈、雙挑、分、勾、抹,摭、扣、拂、掃,輪、半輪等指法,左手有揉、吟、帶起、捺打、虛按、絞弦、泛音、推、挽、綽、注等技巧。可演奏多種和音、和弦。廣泛應用於民族樂隊和多種地方戲曲、曲藝伴奏。著名樂曲有《十面埋伏》、《霸王卸甲》、《潯陽月夜》、《陽春白雪》、《月兒高》, 《春雨》,《昭君出塞》,《春江花月夜》,《海青拿天鵝》,《狼牙山五壯士》協奏曲《草原英雄小姐妹》等。
㈦ 琵琶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什麼時候
相傳,抄明代萬曆年間(公元1403年~1424年),漢族的佛教、道教絲竹樂經四川傳入雲南,嗣後廣為傳播、遍及全省,發展成為民間器樂樂種——洞經音樂。傳入麗江納西族後,樂隊所用的弦鳴樂器有琵琶、二簧(似京胡)、中胡和小三弦等。此外,在麗江縣大研鎮,著名納西古樂藝人張奎光使用著一面清代的傳世琵琶。由此可見,琵琶在納西族地區流傳已有200餘年的歷史了。
㈧ 琵琶,是哪個朝代哪個民族發明的樂器
琵琶,是東亞傳統彈撥樂器,已經有二千多年的歷史,最早被稱為「琵琶」的樂器大約在中國秦朝時期出現的。「琵琶」這個名稱來自所謂「推手為枇,引手為杷」(最基本的彈撥技巧)所以名為「枇杷」(琵琶)。在唐朝以前,琵琶也是漢語里對所有魯特琴族(又稱琉特屬)彈撥樂器的總稱。中國琵琶更傳到東亞其他地區,發展成現時的日本琵琶、朝鮮琵琶和越南琵琶。 琵琶(pí pá)被稱為「民樂之王」,「彈撥樂器之王」,「彈撥樂器首座」。 撥弦類弦鳴樂器。南北朝時由印度經龜茲傳入內地。木製。音箱呈半梨形,張四弦,原先先用絲線,現在用鋼絲、尼龍製成。頸與面板上設用以確定音位的「相」和「品」。演奏時豎抱,左手按弦,右手五指彈奏。是可獨奏、伴奏、合奏的重要民族樂器。 琵琶又稱「批把」,最早見於史載的是漢代劉熙《釋名?釋樂器》:「批把本出於胡中,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批,引手卻曰把,象其鼓時,因以為名也。」意即枇把是騎在馬上彈奏的樂器,向前彈出稱做批,向後挑進稱做把;根據它演奏的特點而命名為「批把」。在古代,敲、擊、彈、奏都稱為鼓。當時的游牧人騎在馬上好彈琵琶,因此為「馬上所鼓也」。大約在魏晉時期,正式稱為「琵琶」。 琵琶由歷史上的直項琵琶及曲項琵琶演變而來,據史料記載,直項琵琶在我國出現得較早,秦、漢時期的「秦漢子」,是直柄圓形共鳴箱的直項琵琶(共鳴箱兩面蒙皮),它是由秦末的弦鞀發展而來的。「阮咸」或「阮」是直柄木製圓形共鳴箱,四弦十二柱,豎抱用手彈奏的琵琶。晉代阮咸善奏此樂器,故以其名相稱,即今天的阮。 南北朝時,通過絲綢之路與西域進行文化交流,曲項琵琶由波斯經今新疆傳入我國。曲項琵琶為四弦、四相(無柱)梨形,橫抱用撥子彈奏。它盛行於北朝,並在公元6世紀上半葉傳到南方長江流域一帶。 在隋唐九、十部樂中,曲項琵琶已成為主要樂器,對盛唐歌舞藝術的發展起了重要作用。從敦煌壁畫和雲岡石刻中,仍能見到它在當時樂隊中的地位。 到了公元五、六世紀隨著中國與西域民族商業和文化交流的加強, 從中亞地區傳入一種曲項琵琶, 當時稱作 "胡琵琶"。 其形狀為曲頸, 梨形音箱, 有四柱四弦,很像目前在阿拉伯國家常見的烏特琴(Oud 或 Ud)或古波斯的巴爾巴特琴(Barbat)。橫抱琵琶用撥子演奏。 現代的琵琶就是由這種曲項琵琶演變發展而來的。 到了唐代(公元7-9世紀)琵琶的發展出現了一個高峰。當時上至宮廷樂隊, 下至民間演唱都少不了琵琶, 隨成為當時非常盛行的樂器, 而且在樂隊處於領奏地位。這種盛況在我國古代詩詞中有大量的記載。例如唐代詩人白居易在他的著名詩篇《琵琶行》中非常形象地對琵琶演奏及其音響效果這樣的描述:「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 到了唐代後期琵琶從演奏技法到製作構造上都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在演奏技法上最突出的改革是由橫抱演奏變為豎抱演奏, 由手指直接演奏取代了用撥子演奏。琵琶構造方面最明顯的改變是由四個音位增至十六個(即四相十二品)。同時它的頸部加寬,下部共鳴箱由寬變窄, 便於左手按下部音位。由於以上這倆項改革,琵琶演奏技法得到了空前的發展。據統計琵琶的指法共有五六十種。歸納起來,右手指法分兩個系統: 一、輪指系統,二、彈挑系統。左手指法也分兩個系統:一、按指系統, 二、推拉系統。
㈨ 琵琶最早是在什麼時候出現的
琵琶是一種彈撥樂器,已經有2000多年的歷史。最早被稱為「琵琶」的樂器大約在我國秦專代出現。在唐屬代以前,琵琶也是漢語里對所有魯特琴族彈撥樂器的總稱。
我國的琵琶後來傳到東亞其他地區,發展成現時的日本琵琶、朝鮮琵琶和越南琵琶。
㈩ 琵琶最早出現於哪個朝代
最早被稱為抄「琵琶」的樂器大約在中國秦朝出現。
琵琶,是彈撥樂器首座, 撥弦類弦鳴樂器。木製,音箱呈半梨形,上裝四弦,原先是用絲線,現多用鋼絲、鋼繩、尼龍製成。頸與面板上設用以確定音位的「相」和「品」。演奏時豎抱,左手按弦,右手五指彈奏,是可獨奏、伴奏、重奏、合奏的重要民族樂器。琵琶,是東亞傳統彈撥樂器,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最早被稱為「琵琶」的樂器大約在中國秦朝出現。「琵琶」二字中的「珏」意為「二玉相碰,發出悅耳碰擊聲」,表示這是一種以彈碰琴弦的方式發聲的樂器。其名「琵」、「琶」是根據演奏這些樂器的右手技法而來的。也就是說琵和琶原是兩種彈奏手法的名稱,琵是右手向前彈,琶是右手向後挑。在唐朝以前,琵琶也是漢語里對所有魯特琴族(又稱琉特屬)彈撥樂器的總稱。中國琵琶更傳到東亞其他地區,發展成現時的日本琵琶、朝鮮琵琶和越南琵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