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稻穀的來歷
稻的栽培歷史可追溯到約公元前12000~16000年前的中國湖南。在1993年,中美聯合考古隊在道縣玉蟾岩發現了世界最早的古栽培稻。
水稻在中國廣為栽種後,逐漸向西傳播到印度,中世紀引入歐洲南部。我們的祖先早在一萬多年以前已經開始馴化和栽培野生稻,而在距今七千多年以前水稻生產技太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
在祖先的努力下,經過無數次的品種改良,今天我們才能吃到如此美味的大米,大米作為一種傳統的主食,已成為中國的文化象徵之一,長久地影響著中國語言,烹飪和風俗的發展。
進入農耕文明時代之後,農業成為生產的主要形態,稻米在後來的數千年中越來越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神聖食物。
(1)水稻耕作的那歷史文化那指擴展閱讀:
中國水稻栽培歷史悠久,約在公元前27世紀的神農時代播種"五穀"的記載,稻被列為五穀之一。稻米的種植技術,包括稻田和插秧,是在中國發明的。傳說中是神農氏教導人們如何種稻。
水稻原產熱帶低緯度地區,要在短日照條件下才能開花結實,一年只能種植一季。自從有了對短日照不敏感的早稻類型品種,水稻種植范圍就漸向夏季日照較長的黃河流域推進。
而在南方當地就可一年種植兩季以至三季。其方式和演變過程包括:利用再生稻;將早稻種子和晚稻種子混播,先割早稻後收晚稻;實行移栽,先插早稻後插晚稻。
發展成一年兩收的雙季間作稻。從宋代至清代,雙季間作稻一直是福建、浙江沿海一帶的主要耕作制度;雙季連作稻的比重很小。到明、清時代,長江中游已以雙季連作稻為主。
太湖流域從唐宋開始在晚稻田種冬麥,逐漸形成稻麥兩熟制,持續至今。為了保持稻田肥力,南方稻田早在4世紀時已實行冬季種植苕草,後發展為種植紫雲英、蠶豆等綠肥作物。
沿海棉區從明代起提倡稻、棉輪作,對水稻、棉花的增產和減輕病蟲害都有作用。歷史上逐步形成的上述耕作制度,是中國稻區復種指數增加、糧食持續增產,而土壤肥力始終不衰的重要原因。
Ⅱ 耕地的犁,最早出現於那一朝代,叫什麼
耒耜,象形字,古代的一種翻土農具,形如木叉,上有曲柄,下面是犁頭,用以鬆土,可看作犁的前身。「耒」是漢字部首之一,從「耒」的字,與原始農具或耕作有關。本義:古代的一種農具,形狀像木叉。耒耜的發明開創了中國農耕文化。
耒耜為先秦時期漢族的主要農耕工具。耒為木製的雙齒掘土工具,起源甚早。《周易·系辭》說神農氏「揉木為耒」,而《世本》則以為黃帝時人■「始作耒」。在新石器時代晚期的遺址中,已發現有保留於黃土上的耒痕。甲骨文中耒字作方,刻畫出商代木耒的大致形象。雙齒之上有一橫木,表明使用時以腳踏之,以利於耒齒扎入土中,也即古人所說的「跖耒而耕」。耒在戰國文獻中也很常見,或和■並提,據《考工記》,耒通高為六尺六寸,合今1.4米左右。耜為木製的鏟狀耕田工具,西周時為人們普遍使用,《國語·周語》所引《周制》,其中有「民無懸耜」之語。春秋戰國時仍繼續沿用,《孟子·滕文公》:「農夫豈為出疆舍其耒耜哉」,《呂氏春秋·孟春紀》說每年之春,天子要親載「耒耜」而來到籍田。《周禮》中還談到製作木耜的情況,《地官·山虞》:「凡服耜,斬季材,以時入之」,即選擇較小的樹木以作為耜材之用。《呂氏春秋·任地》:「是以六尺之耜,所以成畝也:其博八寸,所以成甽也。」可見耜之通高和耒相近。「其博八寸」是指其刃口的寬度,而《考工記·匠人》則說「耜廣五寸」,則耜刃的寬度似隨地而異。
戰國時耜也稱為臿﹐故《說文》雲:「耜﹐臿也。」當時將臿和耒連在一起﹐如《韓非子·五蠹》說:「禹之王天下也﹐身執耒臿以為民先。」由於方言關系﹐象東齊一帶稱臿為﹐如《孟子·滕文公》:「蓋歸反而掩之。」趙岐注:「﹐籠臿之屬。」」
Ⅲ 歷史當中 農業的耕作制度有哪些
一、中國古代的農學思想
1、農業中的所謂「三才」理論
「三才」一詞最早見於《易經·系辭下》:「易之為書也,廣大悉備,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可見「三才」理論是講天、地、人的變化與關系的。它是戰國時期比較流行的哲學觀點之一,被人們運用於經濟生活、政治活動和軍事作戰等各個方面。《呂氏春秋·審時》:「夫稼,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養之者天也。」這段話闡明了農業生產的三大要素是天、地、人,而且把人的因素列為首要地位。到漢代,天、地、人演變為「力」、「地」、「時」。晁錯說:「粟米布帛,生於地,長於時,聚於力。」這里的「力」,即人力,具有重視人工勞動的含義,改造自然的意味更濃厚些。中國歷代農學家都繼承了在農業生產中強調人力作用這一思想。農業生產中的「時宜」、「地宜」、「物宜」的「三宜」原則是「三才」理論的另一衍化。其主要內涵就是農業生產必須根據天時、地利的變化和農業生物生長發育的規律,採取相應的措施。「三宜」原則也開始出現於春秋戰國時期。明代農學家馬一龍對之作了較為全面、科學的說明:「合天時、地脈、物性之宜,而無所差失,則事半而功倍。」「三才」理論運用在中國農業生產中,為精耕細作的優良傳統奠定了理論基礎,對農業生產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和作用。
2、具有濃厚特色的經營思想
與中國古代國情相適應的農業經營思想,有的直到今天還具有生命力和現實意義。戰國初,李悝在魏國為相時,作「盡地力」之教,是最早的集約耕作思想的表現;「治田勤謹,則畝益三升」,就是加強勞動強度,實行精耕細作,挖掘土地潛力,提高產量之意。漢代,通過推廣「代田法」和「區田法」等方式,把精耕細作推向一個新的高度。如代田法「一歲之收,常過縵田畝一斛以上,善者倍之」。《汜勝之書》第一次記述了區田,以後歷代都有試種者,尤其到明、清盛極一時,先後有二十處以上。區田的技術要點是集中施用水、肥,保證作物能夠生長良好,獲得豐產。
「量力而行」的思想提出也較早。晉代傅玄(217—278年)提出:「不務多其頃畝,但務修其功力。」即主張提高農業產量,不要靠擴大耕地面積,而應重視在一定單位面積上多投入勞動。後魏農學家賈思勰進一步提出「凡人家營田,須量己力」。意思說,經營農業的規模,需要度量自己的力量,與物力、勞力等相稱,既不要超過自己的力量盲目擴大經營規模,也不要縮小經營規模,使自己的力量不能充分發揮。
「揚長避短,發揮優勢」也是中國農業經營的傳統思想之一。《史記·貨殖列傳》中的「……水居千石魚陂,山居千章之材。安邑千樹棗;燕秦千樹栗;蜀、漢、江陵千樹桔;淮北、常山已南,河濟之間千樹萩;陳、夏千畝漆;齊、魯千畝桑麻;渭川千畝竹……」就是漢代人們根據地區特點,因地制宜發展各項農業生產,揚長避短,發揮地區優勢的生動寫照。清代唐甄在《潛書·富民》中又根據他所處時代的情況,作了「隴右牧羊,河北育豕,淮南飼鶩,湖濱繅絲,吳鄉之民,編蓑織席」的真實描述。說明揚長避短,發揮優勢的觀點一經形成後就世代相傳沿襲下來而成為農業經營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
「趨利避害」是中國古代農業經營思想的又一重要組成部分。《淮南子·繆稱訓》:「人之情,於害之中爭取小焉,於利之中爭取大焉。」趨利避害思想應用到農業生產上就是「種谷必雜五種,以備災害」的經驗總結。明代的馬一龍不僅明確總結出農業生產的趨利避害原則就是「知其所宜,用其不可棄;知其所宜,避其不可為」,而且把它提到「力足以勝天」的高度。
二、農田水利工程建設成就
1、灌溉渠系工程
開渠道滿足作物的水分需要,開水溝排除農田多餘的水,是農田水利的主要任務。所以溝渠工程是最普遍的一種型式。商、周時期農田中的溝洫分別起著向農田引水、輸水、配水、灌水以及排水的作用。戰國時期,列國爭霸,為達到富國強兵目的,水利事業倍受重視,大型渠系建設迅速興起。魏國西門豹在今河北臨漳一帶主持興建漳水十二渠,為中國最早的大型渠系。自西漢以下數百年間,本地區一直是重要的政治經濟區域。公元前三世紀,蜀守李冰主持修建了舉世聞名的都江堰工程,至今歷時二千多年而不廢,效益有增無減。都江堰建於岷江沖積扇地形上,為無壩引水渠系。渠道工程主要由魚咀、寶瓶口和飛沙堰三部分組成。整個工程規劃布局合理,設計構思巧妙,管理運用科學,施工維修經濟,為中國古代灌溉渠系中不可多得的優秀工程。建成後,四川平原遂「旱則引水浸潤,雨則杜塞水門……水旱從人,不知飢饉,時無荒年,天下謂之天府也」。關中平原上的鄭國渠是規模最大的一個渠系工程,由水工鄭國主持修建。渠西引涇水,東注洛水,乾渠全長三百餘里,計劃灌溉面積達四萬頃。司馬遷評價鄭國渠在秦統一事業中所起的作用說:「渠就,用注填淤之水溉澤鹵之地四萬余頃,收皆畝一鍾。於是關中為沃野,無凶年。秦以富強,卒並諸侯」。西漢時,灌溉渠系工程繼續有發展,關中地區建成了白渠、六輔渠、成國渠、蒙蘢渠、靈軹渠等;在今河套地區和河西走廊「皆引河及川穀(水)以溉田」;新疆古輪台(今輪台縣)、渠犁(今庫勒爾縣)、伊循(今若羌縣一帶)、車師、樓蘭(今羅布泊北岸一帶)和伊吾(今哈密附近)等地也多有灌溉工程。西漢以後,灌溉渠系工程的發展基本上處於停滯狀態,只是在少數地方略有興建而已。
2、陂塘工程
陂塘系利用自然地勢,經過人工整理的貯水工程,其功能是蓄水溉田。二千多年前的文獻中已有利用陂池灌溉農田的記載:「滮池北流,浸彼稻田。」芍陂興建於春秋戰國時期,是最早的一座大型築堤蓄水灌溉工程,「陂有五門,吐納川流」。直徑大約百里,周圍約三百多里,灌注今安徽壽縣以南淠水和肥水之間四萬頃田地。今天的安豐塘就是其殘存部分。漢代,陂塘興築已很普遍,東漢以後,陂塘水利加速發展。陂塘水利適建於丘陵地區,起始於淮河流域,汝南、漢中地區也頗發達。從雲南、四川出土的東漢陶陂池模型,可看出當時已在陂池中養魚,進行綜合利用。《淮南子·說林訓》中有關於陂塘灌溉面積數量的計算:「十頃之陂可以灌四十頃。」中小型陂塘適於小農經濟的農戶修築,南方地區雨季蓄水以備乾旱時用,修築尤多。元代王楨《農書·農器圖譜·灌溉門》說:「惟南方熟於水利,官陂官塘處處有之。民間所自為溪堨、水盪,難以數計」。明代僅江西一地就有陂塘數萬個。總之,古代遍布各地的陂塘,對農業生產的作用不可低估。
3、太湖流域的塘浦圩田系統
隋、唐、宋時期,水利建設遍及大江南北,太湖流域的塘浦圩田大規模興修尤為突出。古代太湖地區勞動人民在淺水沼澤,或河湖灘地取土築堤圍墾闢田,築堤取土之處,必然出現溝洫。為了解決積水問題,又把這類堤岸、溝洫加以擴展,於是逐漸變成了塘浦。當發展到橫塘縱浦緊密相接,設置閘門控制排灌時,就演變成為棋盤式的塘浦圩田系統。宋代范仲淹在《答手詔條陳十事》(1043年)中描述道:「江南舊有圩田,每一圩方數十里,如大城,中有河渠,外有閘門,旱則開閘引江水之利,潦則閉閘拒江水之害,旱澇不及,為農美利。」太湖地區的塘浦圩田形成於唐代中葉以後。五代時吳越國利用軍隊和強征役夫修浚河堤,加強管理護養制度,設立「都水營田使」官職,把治水與治田結合起來。這些措施對塘浦圩田的發展和鞏固起到了良好作用。北宋初,太湖流域塘浦圩田廢而不治,中期又著手修治。南宋時大盛,作了不少疏浚港浦和圍田置閘之類的工程。
4、海塘工程
自漢、唐起,江、浙、福建沿海人民為防禦潮水災害而開始修建江海堤防。海塘在中國東南沿海地區的經濟開發過程中佔有相當重要地位。海塘從局部到連成一線,從土塘演變為石塘,建築技術水平不斷提高。五代吳越國錢鏐在位時,曾在杭州候潮門和通江門外築塘防潮,所用「石囤木樁法」以木柵為格,格內填進磚石,經漲沙充淤後,就成為遠比土塘堅固的土石塘。可以說這是從土塘到石塘的過渡。北宋時,石塘技術上的一次改革就是採用了「坡坨法」,即海塘為斜坡石級式,塘身穩定性優於壁立式海塘,坡階又起消力作用。明、清時,海塘工程更受重視,投入的人力、物力之多以及技術上的進步都超過其他歷史時期。
5、井灌
這是利用地下水的一種工程型式。中國井的起源很早。據考古資料,距今四千多年前的龍山文化遺址中就發掘出了井。北方許多地方地表水不足,故重視發展井灌。戰國以來,北方井灌相當流行,歷代政府也提倡鑿井。明、清時,在今陝西關中,山西汾水下游,河北、河南平原地區形成了井灌區。方承觀《棉花圖》中說:「植棉必鑿井,一井可溉田四十畝。」坎兒井,是新疆地區利用天山、阿爾泰山、昆侖山上積雪融化的雪水經過山麓滲漏入礫石層的伏流或潛水而灌溉的一種獨特形式。坎兒井在西漢時就有了。人們根據當地雨量稀少,氣候炎熱,風沙大的特點,在地下水流相通的地帶開鑿成列的豎井,其下有橫渠(暗渠),然後通過明渠(灌溉渠道)把水送到農田裡。這樣水行地下,可減少蒸發。清代,林則徐曾在吐魯番一帶大力推廣,對炎熱乾旱的吐魯番農業發展起了很大作用。
三、農業生產工具
農業生產工具自春秋戰國以來稱之為「田器」、「農器」和「農具」。製造農具的原料,最早是石、骨、蚌、角等。商、周時代出現了青銅農具,種類有錛、臿、斧、斨、鎛、鏟、耨、鐮、犁形器等。這是中國農具史上的一個重大進步。中國鐵的冶鑄技術發明至遲始於春秋。春秋戰國之際,冶鐵技術先後出現了生鐵冶鑄、煉鋼和生鐵柔化三項技術,使鐵器成為更富有廣闊前途的銳利工具,加快了鐵農具代替木、石、青銅制農具的歷史進程。鐵農具的使用是農業生產上的一個轉折點,它能清除大片森林,使之變為耕地、牧場,也使大面積的田野耕作成為可能;甚至使農業生產關系、土地耕作制度和作物栽培技術等也發生一系列的變化。中國古代的農具按功用可分為下列幾類:
1、高效的取水設備和機具
引水灌溉,最重要的是設法把低處的水引向高處。在這方面,中國古代有過不少靈巧的發明。人們熟悉的水車,也叫「翻車」、「龍骨車」、「水蜈蚣」。它出現於東漢、三國之際,最初只用來澆灌園地,後來被水田區的農民廣泛採用,將近二千年來,在生產上一直起著較大的作用。筒車,今天在許多地方還可見到,大約有千年以上歷史。這是把一個大的轉輪,周圍繫上許多竹筒或木筒,安置在水邊,轉輪一部分沒在水中,水流激動轉輪,輪上的筒就川流不息地依次汲水注到岸上的田地里。元代王楨《農書》里記載的水轉翻車、牛轉翻車、驢轉翻車、高轉筒車,構造比較復雜,效率比較高,都是從翻車和筒車變化出來的。高轉筒車可以把水引到十丈以上高的地方。為了把水引向遠處,則有連筒和架槽的發明。連筒是把粗大的竹竿去掉裡面的節,一根根連接起來,下面隨地勢高下,用木石架起,可以跨越澗谷,把水引到很遠的地方。架槽的設計基本上同連筒一樣,只是用以引水的是木槽而已。這類器具,正如王楨所說:「大可下潤於千頃,高可飛流於百尺,架之則遠達,穴之則潛通,世間無不救之四,地上有可興之雨。」反映出中國古代這方面的創造發明之巧妙,高效而又實用。
2、耕翻平整土地的農具
耒耜是犁普遍使用前的主要耕具。它類似現代還使用的鐵鏟、鐵鍬,也有叫臿的。使用耕畜牽引的耕犁,中國從春秋戰國才開始逐漸在一些地區普及使用。甘肅磨咀子出土的西漢末年的木牛犁模型說明漢代耕犁已基本定型。漢武帝時趙過推廣「二牛三人耕」的耦犁,有犁轅、犁梢(犁柄)、犁底(犁床)、犁衡、犁箭等部件。犁壁(又叫犁鏡或犁碗)在漢代已廣泛使用。漢代的犁是直轅長轅犁,耕地時回頭轉彎不夠靈活,起土費力,效率不很高。經過不斷改進,到唐代創制了新的曲轅犁,又叫作「江東犁」。當時陸龜蒙《耒耜經》中詳細記述了它的部件、尺寸和作用。這種犁由鐵制的犁鑱、犁壁和木製的犁底、壓鑱、策
Ⅳ 古代中國農業的主要耕作方式有哪些
我國古代農業的耕作方式,以生產工具的發展為標志,把它劃分為刀耕火種、耜耕(「石器耕鋤)和鐵犁牛耕三個階段
從刀耕火種到鐵犁牛耕1.刀耕火種《莊子》則曰:「神農之世,……與麋鹿共處,耕而食,織而衣,無有相害之心,此至德之隆也。……」中國古史中「神農氏」,正是原始種植業發生時的人物。中國農業從其產生之始,就是以種植業為中心的。在長期的採集生活中,對各種野生植物的利用價值和栽培方法進行了廣泛的試驗,逐漸選育出適合人類需要的栽培植物來。從「嘗百草」到「播五穀」和「種粟」,就是這一過程的生動反映;而所謂「神農嘗百草,一日遇七十毒」,則反映了這個過程的艱難和充滿風險。神農氏「因天之時,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農作。」成為農業的始祖。為了使農業經濟得以確立,要有相應的工具的創造,反映在傳說中就是神農氏創制斤斧耒耜,「以墾草莽」。所謂「神農氏」的傳說,正是這一時代中國農業的反映。
學生回答後,簡單解釋:所謂「刀耕火種」就是在初春時期,先將山間樹木砍倒,然後在春雨來臨前的一天晚上,放火燒光,用作肥料,第二天乘土熱下種,以後不做任何田間管理就等收獲了。一般是二,三年之後,土肥就已枯竭,就不能再種植了,而不得不另行開辟。原始的刀耕火種與之相類似,只不過工具更為簡陋一些。據考古出土的一些實物來看,原始農業使用的工具主要有石刀、石斧之類,這些都是用來砍伐樹木的。
人們在進行刀耕火種的時候,首先所要面臨的就是土地的選擇。刀耕火種一般不施肥,也不中耕,所以種植二三年之後就要另覓新地重新砍燒種植,農史學家稱之為「游耕」。但從新石器時代所出土的一些實物來看,中國一些地區的原始農業似乎在六七千年以前,很早就脫離了早期的刀耕火種階段,進入了所謂「石器鋤耕」或耜耕」的「熟荒耕作制」的階段。
這種情況在中國古史傳說中得到映證。相傳「烈山氏之子曰柱,為稷,自夏以上祀之。」「烈山」就是放火燒山,「柱」實際上是挖洞點種的尖頭木棒——後來發展為木耒。這正是原始農業中兩個相互連接的主要作業,不過被傳說人格化了。
在介紹了「刀耕火耕」後,指出這種耕作方法一直延續到近代。結合教材的兩幅圖片做以下解釋。現在「刀耕火種」是人們把樹木砍倒、曬干,然後放火燒,再播種旱谷等作物,是利用積聚在熱帶雨林中的礦物營養發展生產的方式,也是用火去消滅雜草與除去病蟲害的方法。這在歷史上西雙版納地廣人稀、森林連片的生態環境下,「刀耕火種」不外在浩瀚的林海中開了一個小小的林窗,種兩三年穀子後又棄置,森林很快就恢復了,對各種生物的生存並不影響,是一種「森林與農地」輪作和好方法。到了近代,人口倍增、森林難以恢復,山地水士流失嚴重,造成了生態環境的退化。所以,近年來地方各級政府作出嚴禁山地「刀耕火種」的決定是明智的。
「刀耕火耕」時期隨著耕作工具耒耜的出現和普遍使用,我國農業進入到「石器鋤耕」階段。
2.石器鋤耕
從耕作方式、農具使用來分析我國古代農業生產力發展水平,可將其劃分為耕前期、耜耕期和犁耕期3個發展階段。「刀耕火耕」屬於耕前期。隨著大量骨耜和石耜的使用,人們已經脫離了刀耕火種的耕作方法,進入了「耜耕」農業階段。
3.鐵犁牛耕「耜耕」和「火耕」時期原始農業生產方法十分簡單。這樣的農業生產只有種和收兩個環節,只向自然索取而不補償,土壤營養的平衡完全依賴自然植被的自我恢復。這是只取不給的掠奪式的生產。由於那時人口較少,人們對自然的需求不高,而且生產力低下,因而原始農業的生產還沒有超過自然的負荷能力和恢復能力,人對自然生態系統的破壞很小。
但隨著人口數量和人類對自然要求的增加,農業生產工具的改進,中國進入到傳統農業階段,既採用「鐵犁牛耕」時期。商周時期,出現了青銅農具。那時在農業上應用還很少使用。但由於懂得了施肥技術,依次肥沃的土地可以連續耕作,貧瘠的土地也可以在休耕一兩年後輪耕。隨著春秋時期開始使用鐵農具,戰國時期普遍使用鐵農具,農業生產力水平也有了質的飛躍。牛耕在春秋戰國時代的出現和初步的推廣,加上灌溉和施肥技術的新進展,大大提高中國古代農業生產水平,從此,鐵犁牛耕成為中國農業的重要耕作方式。
通過整地、育苗、除草、施肥、灌溉等技術措施,在向自然索取農業產品的同時,也給予農業生態系統一定的補償(主要使用有機糞肥)。中華民族創造了光輝燦爛的古代農業科學技術,是當之無愧的傳統農業的典範。傳統農業的生產方式,第一次體現了人與自然的結合,具有一定的生態合理性。由於傳統農業依靠農業內部循環來維持平衡,對自然的依附狀態不可能得到根本改善。又由於傳統農業分散經營和規模小,也難於合理地充分利用自然資源。
Ⅳ 古代南方水田耕作技術是怎樣的
我國抄南方是指秦嶺、淮河以南的廣大地區,這一地區主要以種植
水稻為主。古代南方的水稻種植,主要以育秧移栽的方式進行,土壤耕作要求大田平整、田土糊爛,以便插秧。這和北方旱地耕作有明顯不同。南方水田的耕作技術,逐步形成了水旱輪作,水耕與旱耕結合的技術體系,水田耕作形成耕耙耖三位於一體;旱作採用「開淪作溝」,整地排水的技術,提高了壟作與平作的耕作技術。
秦漢時期,我國南方還是一個地廣人稀的地區,生產落後,多採用火耕水耨的粗放耕作技術。火耕水耨,簡單來說就是燒去雜草,灌水種稻。這在很多史籍中都有記載。《平淮書》引漢武帝處置山東災民詔令道:「江南火耕水耨,令飢民得流就食江淮間。」過了七八百年,《隋書·地理志》記載江南水田耕作方式時,仍然說是「江南之俗,火耕水耨,食魚與稻,與漁獵為業」。
從上述記載來看,從漢至隋,言及江南耕作方式的《鹽鐵論·通有篇》、《漢書·武帝紀》、《漢書·地理志》以及諸多的六朝詩文中,都用「火耕水耨」來概括這一時期的南方水田耕作。
至唐初依然有人稱江南「吳風澆竟,火耕水耨」。這種耕作方式,800年甚至更長的時期內一以貫之,未有任何變動。
Ⅵ 歷史,主要耕作方式、、主要耕作形式有什麼不同嗎
耕作,指從事農耕。泛指農事。耕作制度是指在農業生產中,為了達到持續高產所採取的全部農田技術措施。它主要包括種植制度、土壤耕作制、施肥和雜草防除制度等環節。——常識農業篇。
Ⅶ 高中歷史中,農業的生產模式、耕作方式、經營方式分別指什麼
生產模式:精耕細作
耕作方式:刀耕火種,鐵犁牛耕
經營方式:男耕女織
Ⅷ 農作物的耕作制度指什麼
耕作制度是根據作物的生態適應性與生產條件採用的種植方式,包括單種、復種、休閑、回間種、套種、 耕作制度答
混種、輪作、連作等。與其相配套的技術措施包括農田基本建設、水利灌溉、土壤施肥與翻耕、病蟲與雜草防治等。耕作制度在一定的自然經濟條件下形成,並隨生產力發展和科技進步而發展變化。在農業發展史上,其演變過程大致由撩荒農作制、休閑農作制、連作農作制、輪作農作制向復種農作制發展。在中國,除東北、西北、華北北部因熱量條件不足實行一熟制外,大部分地區實行復種制。復種北界已越過長城一線,雙季稻種植已北移到北緯34°,在雲貴高原已上升到海拔2420米處;三熟制界線由北緯25°北移到北緯32°。中國耕地資源不多,因地制宜採用科學的耕作制度,可有效地利用土地資源,保持良好的農業生態壞境,並獲得較高的經濟效益,亦是種植業發展的重要途徑。
Ⅸ 4春秋戰國時期土地制度耕作方式經營方式的都發生變化那麼這時期的歷史特徵是
(1)鐵犁牛耕的發展
春秋戰國時期:鐵農具和牛耕出現並逐漸推廣
漢朝版以後:鐵犁牛耕權成為我國傳統農業的主要耕作方式
隋唐時期:出現曲轅犁——我國耕犁已相當完善,一直為後世沿用
(2)耕作技術的進步
春秋戰國時期:壟作法
西漢時期:代田法 播種工具耬車 耕作制度一年一熟
魏晉南北朝時期:耕耙技術 沿用至今
宋朝以後:經濟重心南移 江南稻麥輪作一年兩熟 有的地方一年三熟
(3)灌溉技術的發展
水利工程——戰國時期:都江堰; 漢朝:漕渠、白渠、龍首渠
灌溉工具——曹魏時期:翻車;唐朝時期:筒車;宋朝時期:水力高轉筒車;明清時期:風力水車。
Ⅹ 耕種的耕種文化
一種古老的民族生產文化現象,自從人類誕生以來,就為了自己生產而奮斗或者尋找更多能夠使用的實物而忙碌。由於時代的發展和變化,時代的進步的需要,人們都在創造著這個時代的進步,很多很多的耕種文化隨著時代的發展而被淘汰,或者消失。
耕種是人類直接利用土地獲取各種作物產品的活動。逢人類開始意識到所需需要物質可以直接利用生物的特性提供豐富的物質以來,人類一直在研究如何更好的讓土地和植物巧妙結合,達到產品最大化的理想而奮斗。這個奮斗過程就完整反應出人類的各種耕種文化現象。按照人們的生產動機,耕種文化可以分為糧食作物產生文化和經濟作物生產文化兩大類。按照耕種方式,又可分為旱田耕種文化和水田耕種文化。還可以按照其它需要進行分類。而不同的耕種方式都充分體現強烈的地域性和氣候性特點。所以,在世界各地,人類的耕種起源,歷史演變等情況是有很大差異的,導致人們種植的作物類型,規模組建等性質也不盡相同。而些,正好組成豐富多彩的耕種文化。 農作物栽培歷史各有不同,近東和歐洲開始於公元前6500-3500年;東南亞,開始於公元前6800-4000年;在中美洲和秘魯,大約開始於在公元前2500年。大多數最先進行作物栽培的地區是半乾旱氣候的江河流域。在歐亞大陸,作物栽培的方法是,先耙地,然後犁地播種;而在中美洲,因為沒有牛馬等,他們的主要作物---玉米在播種時是用木棍在地上捅個小洞再點種子。
歐亞大陸
在古代,人們先是到處打獵和採集果實,後來發展到可以栽培植物,有了可靠的食物供應後,人們就建立村莊和城鎮,更多的人可以去發展新技術、提供服務,進一步促使了這種轉變,最後,一個農業文明就形成了。中國古代,各個江河流域的人們就種植大豆、柑橘、桃、梨、大麻和茶樹等,還飼養動物,精通園藝,特別是花卉。 現在的伊拉克一帶地區很早就開始種植作物,他們發明了輪子,用滑輪來從人工渠里汲水,他們還建設了相當復雜的灌溉系統,他們馴化了駱駝、猴子和馬等動物。在古代埃及,人們利用尼羅河的水和肥沃的土壤,種植小麥、大麥和蓖麻等,埃及人還栽培棕櫚,除了公牛和馬外,他們還飼養家禽、綿羊、山羊和豬。在印度北部的印度文明(公元前2300年至公元前1750年)時期,他們種植小麥、大麥和水稻,還栽培棉花、芝麻、茶樹和甘蔗。 還馴化了雞,水牛等用來耕種田地。農民使用犁,修建了很好的灌溉系統和很大的谷倉。
古代美洲
在古代中美洲---現在的墨西哥等地,在公元前2500年左右玉米馴化前,中美洲的人還是到處打獵,耕種只是隨便種種而已。公元250年到1600年,墨西哥和中美洲等地產生了瑪雅-托爾鐵克-阿芝特克文明,人們用玉米做雜交來提高產量,還種植豆類、南瓜、胡椒、鱷梨、煙草和棉花。他們建有水渠和水上花園。還發展了乾旱農業,發明了保持水分的耕作技術。
公元1200年左右,印加人在安第斯山脈的惡劣環境中建立了一個國家,他們使用石器,修建了梯田、灌溉和排水系統。給土地施用肥料,還建造了石倉來貯藏糧食。印加人種植玉米、白甜馬鈴薯和南瓜等,還馴化了美洲駝做工,羊駝取毛。
古希臘和羅馬
從公元前2000年開始,希臘人就栽培糧食作物,主要是大麥,還種植橄欖樹、無花果和葡萄,飼養牲畜。希臘人發明了水車用來從低處向高處提水。
古羅馬人發明了一些鐵制工具,如犁、鐮、鋤等,提高了地中海地區的農業技術水平。他們種植小麥、大麥、穀子、葡萄,飼養動物。公元前200年前,每個羅馬農民都有1.8-6.1公頃土地。在隨後的200年中,富有的人從國家那裡得到了更多的土地,於是他們就叫奴隸幹活了。
中世紀歐洲
擁有土地的農民把他們的土地又分給他們的兒子。這樣,只有很少土地的農民們就很貧窮。特別是在公元476年羅馬帝國滅亡後,小戶農民不得不把土地獻給貴族來尋求保護。公元1000年到1300年期間,歐洲進入庄園時代,這種情況變得非常普遍,在英國、法國和德國更是如此。
在庄園時代,農奴們生活在地主庄園附近的村子裡,為地主幹活。每個農奴耕種5-12公頃土地,重要種植小麥、大麥、豆類、燕麥和黑麥,還安排有休閑土地。這種制度在中國、日本和印度也有。 執照不同的目的,可以對耕種文化進行詳細的分類,從各個側面全面認識耕種文化:
按照生產價值分 可以分為糧食作物耕種文化和經濟作物耕種文化。
糧食作物耕種文化
「民以食為天。」糧食問題是關系溫飽問題的大事。在農業耕種區,人們非常重視選種,土地處理技術等。
糧食作物是谷類作物(包括稻穀、小麥、大麥、燕麥、玉米、穀子、高粱等)、薯類作物(包括甘薯、馬鈴薯、木薯等)、豆類作物(包括大豆、蠶豆、豌豆、綠豆、小豆等)的統稱。亦可稱食用作物。其產品含有澱粉、蛋白質、脂肪及維生素等。栽培糧食作物不僅為人類提供食糧和某些副食品,以維持生命的需要,並為食品工業提供原料,為畜牧業提供精飼料和大部分粗飼料,故糧食生產是多數國家農業的基礎。通常,糧食作物也是農作物中的主導作物,世界糧食作物種植面積約占農作物總播種面積的85%,其中小麥、稻穀和玉米約佔世界糧食總產量的80%。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產糧國,糧食作物占農作物總播種面積的76.8%(1987年),糧食總產量及稻穀、小麥、穀子、甘薯的產量均居世界前列。
小麥
小麥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糧食作物,主要生產國有中國、俄羅斯和美國等國家,目前其地位僅次於水稻,可分冬小麥(秋天播種)和春小麥(春天播種)。中國冬小麥面積約佔小麥總面積的84%,主要分布在長城以南;春小麥約佔16%,主要分布在長城以北。種植面積最大的為河南、山東兩省。 小麥籽粒含有豐富的澱粉、20%以上的蛋白質、少量的脂肪,還有多種礦物質元素和維生素B。
水稻
栽培稻是從野生稻演化發展來的,在中國有普通野生稻、葯用野生稻和疣粒野生稻三種。現在科學家仍然利用野生稻來培育新品種。中國是栽培水稻的起源地,7000多年前就開始種植水稻。同時,中國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稻生產大國。
稻米是亞洲人的主要食物,食用方式因地區習慣、季節而不同,有做粥的,也有做米飯的。
玉米
玉米又叫做苞米、棒子、玉茭、苞谷等。它是糧食作物中植株最大的的作物,植株高度可達到4.5米。
玉米原產墨西哥和中美洲其他國家,引入中國栽培的歷史僅有四百多年。在世界上,玉米的種植面積僅次於小麥和水稻,居栽培作物第三位;籽粒的總產量次於小麥,居第二位;單位面積產量則居谷類作物之首位。最大的生產國是美國、中國和巴西。 美國一個國家就生產了世界玉米的40%。
經濟作物耕種文化
經濟作物又稱技術作物、工業原料作物。指具有某種特定經濟用途的農作物。廣義的經濟作物還包括蔬菜、瓜果、花卉等園藝作物。經濟作物通常具有地域性強、經濟價值高、技術要求高、商品率高等特點,對自然條件要求較嚴格,宜於集中進行專門化生產。
大豆
大豆又叫黃豆。品種類型,以種皮顏色可分為黃豆、豆、青豆等;以種植方式可分為春大豆、夏大豆、秋大豆、冬大豆、禾根豆、田埂豆等。
大豆起源於中國。在中國至少有3000年左右的栽培歷史。大豆主產國是美國、巴西、中國、阿根廷。中國各省都有大豆,主要集中在東北松遼平原春大豆產區,及黃淮平原夏大豆產區。
花生
也叫落花生,原產於南美洲。主要分布在亞洲、非洲和美洲的熱帶和亞熱帶地區。
印度種植面積約佔世界栽培面積三分之一。中國居第二位,約佔世界栽培面積15%左右,主產區為山東、廣東、河北、河南、廣西、遼寧、四川、安徽、江蘇等地。花生對土壤適應性較廣,耐酸、耐旱、耐瘠,是開發紅壤土的先鋒作物,pH值適宜范圍5.5-7.5。
西紅柿
又叫做番茄、洋柿子,是全世界栽培最為普遍的果菜之一。美國、俄羅斯、義大利和中國為主要生產國。
西紅柿起源中心是南美洲的安第斯山地帶。17世紀傳入菲律賓,後傳到其他亞洲國家。中國栽栽培番茄從歐洲或東南亞傳入。由於番茄果實有特殊味道,當時僅作觀賞栽培。到20世紀初,城市郊區始有栽培食用。
目前栽培的西紅柿,屬普通西紅柿,共有栽培西紅柿、櫻桃西紅柿、大葉西紅柿、梨形西紅柿和直立西紅柿5個變種。
按耕種方式 可分為旱田耕種文化和水田耕種文化。
旱田耕種文化
最典型的是小麥種植文化。例如,中國北方以旱田為主的耕作區,形成的是典型的旱田耕種文化。在世界其它地區,也有比較典型的種植類型。
小麥生產主要分布在溫帶,特別是北半球的美國、加拿大、中國、西歐和東歐有關國家,以及南半球的阿根廷與澳大利亞的平原地區。小麥的種植與氣候、地形和土壤條件有關,即氣候溫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等條件,有利於小麥的生產。相反,如氣候過於乾旱,或過於濕潤,地形崎嶇,土壤貧瘠都不利於小麥的種植。小麥的分布區與中緯度的溫和氣候,平坦的地形,肥沃的草原土壤之間存在著明顯的相互關系。有些地方的氣候、地形和土壤條件並不有利於小麥的種植,但通過科學技術的活動,使自然條件得到改善,從而使小麥獲得較高的產量。
在氣候乾旱缺水地區,通過對地面水和地下水的利用,以灌溉方式彌補降雨的不足,或者培育出耐旱的小麥品種以適應較乾旱的氣候。在地形坡度較大的地方,可以採用修築梯田的辦法來保水、保肥,並便於機耕等等,以克服陡坡的障礙。土壤貧瘠則可通過施用有機與無機肥料以滿足小麥生長和發育的要求,達到獲得較高的產量。
希臘山區並不利於小麥生產,但是農民卻用壘石堰的辦法使坡地變成梯田,防止了水土的流失而取得小麥高產。在美國,按氣候條件來說,五大湖以南的俄亥俄州、印地安納州和伊利諾斯州比較適合小麥種植,但是目前美國小麥的主要產區卻遠離五大湖,而遠遠分布在五大湖以西,北起蒙大拿州、北達科他州,南到得克薩斯州的北部,形成南北向的條帶。
小麥的分布不僅與自然環境有關系,也與文化環境有關系。各地區居民對食物往往有各自的偏愛與禁忌,這些文化特徵往往對糧食作物的種植與分布產生很大的影響。
東歐一些國家的人民往往喜愛吃黑麥製作的黑麵包,而美國的印第安人則寧願吃玉米做的食物;在中國,南方人一般愛吃米飯,而北方人一般愛吃麵食。這些對食物的傳統偏愛當然會影響各種糧食作物的分布,即使在自然條件並不適合的地方,人們仍願付出一定的代價來種植他們所喜愛食用的作物。
經濟效益也是一種影響作物分布的重要因素。參加共同市場的西歐各國,生產小麥的成本高於美國,可是在其關稅保護與出口補貼等政策的支持下,不僅阻止美國廉價小麥的進口,甚至還在國際貿易上爭奪市場。就上面提到的美國五大湖以南地區,由於生產飼料飼養牲畜,為市場提供牛奶和肉類可獲得更多利潤,遂把小麥地帶推向更西部的乾旱地帶。在今天很多地理現象的分布是反映出自然、經濟以及文化各因素的綜合作用的結果。
水田耕種文化
典型作物是水稻種植文化。距今 7000年前的河姆渡遺址的出土物中,有大批稻穀、米粒、稻根、稻稈堆積物。這些豐富遺存,證明早在 7000年前,中國長江下游的原始居民已經完全掌握了水稻的種植技術,並把稻米作為主要食糧。最早的水稻種植僅限於杭州灣和長江三角洲近海一側,然後像波浪一樣,逐級地擴充到長江中游、江淮平原、長江上游和黃河中下游,最後形成了今天水稻分布的格局。簡言之,長江下游及其附近地區是中國也是世界栽培水稻的起源中心。
水稻在中國推廣種植後,很快傳到了東亞近鄰國家。大約在 3000多年前的殷周之交,中國水稻北傳朝鮮、日本,南傳越南。漢代,中國粳稻傳到菲律賓。公元 5世紀,水稻經伊朗傳到西亞,然後經非洲傳到歐洲。新大陸被發現後,再由非洲傳到美洲以至全世界。
按技術水平分
可分為刀耕火種文化和現代耕作文化。
刀耕火種文化
又叫原始耕作文化。是生產力水平和技術低下的一種耕作方式。
刀耕火種是原始農業的耕作技術。在近代一些民族中仍然保留下來。中國長江流域地區在唐宋以前的很長歷史時期里也都保留了這種耕作方式,稱為「畲田」。 宋人范成大在《勞畲耕·並序》中提到:「畲田,峽中刀耕火種之地也。春初斫山。眾木盡蹶。至當種時,伺有雨候,則前一夕火之,藉其灰以糞,日雨作。乘熱土下種,即苗盛倍收。無雨反是。山多磽確。地力薄則一再斫燒。始可藝。春種麥、豆作餅餌以度夏。秋則粟熟矣。」薛夢符在《杜詩分類集注》卷7中對於畲田有如此的解釋,其曰:「荊楚多畲田,先縱火熂爐,候經雨下種,歷三歲,土脈竭,不可復樹藝,但生草木,復熂旁山。畲田,燒榛種田也。爾雅一歲曰菑,二歲曰新,三歲曰畲。易曰不菑畲。皆音余。余田凡三歲,不可復種,蓋取余之意也。熂音餼,燹火燒草也。爐音戶,火燒山界也。」可見,所謂「刀耕火種」就是山民在初春時期,先將山間樹木砍倒,然後在春雨來臨前的一天晚上,放火燒光,用作肥料,第二天乘土熱下種,以後不做任何田間管理就等收獲了。一般是二,三年之後,土肥就已枯竭,就不能再種植了,而不得不另行開辟。
原始的刀耕火種使用的工具主要有石刀、石斧之類,這些都是用來砍伐樹木的。人們在進行刀耕火種的時候,首先所要面臨的就是土地的選擇。從中國南方從事刀耕火種的少數民族的情況來看,初期原始農業的土地都是選擇在林地上,草地的開發是後來的事情。選擇土地一般不是草地,而是選擇森林的邊沿、隙地或林木比較稀疏的林地進行砍種。苦聰人在定居前(本世紀五十年代)剛剛由採集經濟向農業經濟過渡,鐵器雖已傳進,但數量極少,仍以木質工具為主,他們就是選擇在森林邊緣或樹林比較稀疏的地方耕種的。
選擇林地進行耕種是因為拔除草地上植被的地上部分雖然比較容易,但沒有翻土工具的原始農人,卻難以清除其縱橫交錯的地下根莖。而且草地不能提供足夠的灰燼。這都對作物的生長極其不利。在斧斤還沒有大量使用的洪荒時代,即使是林間隙地或邊緣地帶,也有較厚的腐殖黑土,人們又可以把灌木和小樹砍倒,甚至可以把周圍的枯枝敗葉扒過來,曬干焚燒後再作肥料。這就決定了人們是選擇林地而不是草地去作為土地。
選擇什麼樣的林地作為耕地的經驗,主要是依據林木的長勢和種類,而不是土壤的質地。他們對於土壤的知識相當貧乏,但卻能十分細致地區分各種不同的林地,並且懂得因地制宜地利用它們。他們較早地注意到地形的因素,懂得選擇較平緩的、兩面稍高,中間稍低,略成槽形的,或光照較長的地段,但很少注意土壤本身的因素,而上述地段一般也是水肥比較集中、林木比較豐茂的地方。他們選擇地時也看「黑土層」的厚度,然而,所謂黑土層乃是樹林里枯草敗葉腐爛後堆積起來的疏鬆而發黑的土層,所以關鍵的仍然是林木的豐茂。
決定什麼地種什麼莊稼是根據樹木,而不是根據土壤。區分不同林地和樹種,是從事刀耕火種的民族擇地的主要依據。這種經驗一直保留在傳統農業之中。《師曠占術》曰:「杏多實,不蟲者,來年秋禾善。五木者,五穀之先;欲知五穀,但視五木。擇其木盛者,來年多種之,萬不失一也。」 《雜陰陽書》則將「五穀」和「五木」一一對應起來,有所謂:禾生於棗或楊,黍生於榆,大豆生於槐,小豆生於李,麻生於楊或荊,大麥生於杏,小麥生於桃,稻生於柳或楊。
刀耕火種一般不施肥,也不中耕,所以種植二三年之後就要另覓新地重新砍燒種植,農史學家稱之為「游耕」。但從新石器時代所出土的一些實物來看,中國一些地區的原始農業似乎在六七千年以前,很早就脫離了早期的刀耕火種階段。而已由「原始生荒耕作制」階段,進入了所謂「鋤耕」或耜耕」的「熟荒耕作制」的階段。
河姆渡遺址出土的大片木結構建築遺跡、大量的骨耜、成堆的稻穀稻殼,以及半坡、姜寨由幾個氏族建立的五萬多平方米面積的部落村莊遺址來看,人們已過著較長期的定居生活。人們在幾塊土地上,輪流倒換種植,不必經常流動到別處去重新開荒。這就能導致較長期的定居生活,有利於農業的發展。這時期的遺址中還出土有大量不同類型的農業生產工具,其中石鏟、石錛、石耜和骨耜都為翻土的工具,石鋤、蚌鋤和有兩翼的石耘田器用於中耕除草。石鐮、蚌鐮、骨鐮、穿孔半月形石刀等收割工具,不但提高了收割效率,而且能連桿收割,這種收割方法為飼養家畜儲備了必要的飼料。
現代耕作文化
現代耕作文化是以先進的機械設備代替人力的一種耕種技術,又稱為機械化耕作。它的突出特點是生產效率高,勞動強度大大超過人的承受力,有利於節約勞作時間,減少勞動力。農業機械化是現代農業的物質基礎。深耕深松、化肥深施、節水灌溉、精量播種、設施農業、高效收獲技術等新技術的推廣應用,需要以農業機械為載體,通過機械的動力、精確度和速度給予大力支持。農業生產中的搶收搶種、抗旱排澇、大規模的病蟲害防治等,更是需要依靠機械化作業。使用農機作業,可以大幅度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和質量,並且節種、節水、節肥、節葯、節省人工,降低生產成本,減少污染。 炎帝和他所統領的原始先民部落,在長期的生產、生活實踐中,創造了人類賴以生存、繁衍、發展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為華夏文明的發軔和整個中華民族的形成奠定了最初的物質、文化基礎。炎帝文化中「始作耒耜,教民耕種」的原始農耕文化是炎帝神農文化的核心。
炎帝神農氏開創農耕文化的過程就是原始民族先民認識、尊重和利用自然規律的過程:
1.正確認識不同植物的習性、特點,學會採集、利用種子是原始耕作發明的前提,更是認識自然規律為人類服務的第一步。
人類要實現從索取時代到創造時代,一個重要的先決條件就是要從眾多的植物中發現哪些植物是人類可食用的,並在此基礎上認識這些植物的生長規律,從而實現人類依靠自身力量也能種植和收獲生活資料的目的。
在索取時代,人類主要是靠天生活,對大自然提供的食物只是拿來,而缺乏認識。神農時代,「人民眾多,禽獸不足」,「行蟲走獸,難以養民」的客觀現實要求必須改變靠天吃飯的狀態,實現人類依靠自身耕種獲得食物的目標。炎帝率領眾部落發現那些可以食用的植物,並掌握了它們的生長規律,從而發明了最早的耕種業。《管子·輕重篇》載:「神農作,樹五穀淇山之陽,九州之民,乃知穀食,而天下化之。」又雲「神農教耕生谷,以致民利」。《逸周書》曰:「神農之時,天雨粟,神農遂耕而種之。」《新語·道基》載:「至於神農,以為行蟲走獸難以養民,乃求可食之物,嘗百草之實,察酸苦之味,教民食五穀。」《搜神記》卷一記載:「神農以赭鞭鞭百草,盡知其平、毒、寒、溫之性,臭味所主,以播百穀。故天下號神農也。」
2.對天體氣候變化規律的認識、順應和尊重、對土壤肥力的把握利用是原始耕作發明的基礎,更是依靠自然規律為人類服務的關鍵。
耕種五穀,除了對植物習性特點以及生長規律要有正確掌握外,還必須正確認識天體氣候的運行變化規律及土壤肥力的利用規律。如果不掌握天體氣候的運行變化就無法實現從播種到收獲的一系列耕作過程,也就無法實現通過耕種獲取穀物目的;對土壤肥力的利用規律也是如此,土壤類型眾多,有肥有瘠、有水有旱、有土有石,什麼樣的土地才適合耕作,不同的植物對土地也有不同的要求,這些都要求正確把握好土壤的利用規律。《白虎通義·號》說:「古之人民皆食禽獸肉,至於神農,人民眾多,禽獸不足,於是神農因天之時,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農做,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故謂之神農也。」《淮南子·修務訓》載:「古者民茹草飲水,采樹木之實,食蠃蚌之肉,時多疾病毒傷之害。於是神農乃始教民播種五穀,相土地宜燥濕肥土堯高下,嘗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 「因天之時,分地之利」、「相土地宜燥濕肥土堯高下」等記載表明了炎帝神農對天體氣候和土地利用規律的認識、尊重和利用。
3.耒耜——一種專為農業耕作而發明的生產用具的出現是原始農耕業發展的動力,更是掌握自然規律為人類服務的標志。
原始農業出現以後,在一段時間內,實行的是一種刀耕火種的農業生產方式。這種生產方式,效率低,產量低,遠不能滿足人類對糧食的需求,人們要求改變這種落後的生產方式,提高農產品的產量。於是一種先進的農業生產用具——耒耜被發明出來了。
耒耜是在長期耕作實踐中被發明出來,它解決了刀耕火種形成的效率低、產量低的困難,為人工翻地提供了鋒利的農具,對開荒和擴大生產規模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使田野農業得以實現;同時還能提高單位面積產量,提高農業質量。《周易·系辭下傳》雲:「包犧氏沒,神農氏作。斫木為耜,揉木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蓋取諸益。」《逸周書》曰:「神農之時,天雨粟,神農耕而種之。作陶冶斤斧,破木為耜、金且、耨以墾草莽,然後五穀興,以助果之實。」《《白虎通義·號》說:「古之人民皆食禽獸肉,至於神農,人民眾多,禽獸不足,於是神農因天之時,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農做,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故謂之神農也。」 在獨龍族地區,人們把林地劃分為木林地、竹林地和竹木混合林地。在木林地中,生長「斯雷」和「斯莫」樹的,宜種蕎麥、小米和稗子,生長「爾芒」和「糾」樹的,宜種玉米,在野生核桃樹地上種芋頭生長最好,而竹木混合林又以種玉米和小米為佳。竹林地也按竹子種類分為「日久垮」、「久爪」和「格魯」等。「格魯」是一種桿子細小的竹子,不如前兩種竹林地砍燒後莊稼長得好,一般不為人們所重視。他們又發現竹林地種黃豆後竹子長得不好。根據怒族人的經驗,最適宜做耕地的是生長水冬瓜樹、「色達」樹、小板櫟樹的木地。這些樹生長迅速、枝繁葉茂,燃燒後灰燼多,並且「色達」樹和小板櫟樹的林地以種旱稻最佳,長「色達」樹、水冬瓜樹的林地,以種玉米為宜,撒種天雄米(莧菜)也好。苦聰人則認為,生長「賓尼」、「怕樓」、「洋榆木」、「愛沙泥」、「素並」、「必卡」等樹木的林地最適合種莊稼,而生長「厄努」、「木槳水」、「扎八克扎喀」等樹木的林地,莊稼長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