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國名勝古跡
沈陽東陵公園
福陵,也稱東陵位於沈陽市東北11公里處的丘陵地上,是清朝第一代皇帝清太祖努爾哈赤和皇後葉赫那拉氏的陵墓。它將我國傳統建築形式與滿族建築形式融為一體,形成了異於關內各陵的獨特風格。主要建築景觀有參道旁的石象生、108磴、康熙碑和陵園主體的方城、寶城、月牙城。其中的石馬據說是仿當年爾哈赤的坐騎蒙古馬雕成。 努爾哈赤是滿族人,姓愛新覺羅,受明冊封為女真族(滿族前身)建州部首領,後來統一了女真族各部,建立了金(史稱後金)政權。他精通漢蒙文字,不僅在軍事上頗有建樹,而且創立了八旗制度和滿族文字,在政治上和文化上也頗有建樹,為滿族的初期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成為滿族的民族英雄,死後葬於福陵。其子皇太極建立清政權後,他被追尊為清太祖。 陵墓始建於天聰三年,建成丁1651年,後經康熙、乾隆兩帝增建,方具今日規模。距今已有340多年歷史,陵墓保存得相當完整。福陵前臨渾河,後倚天柱山,大殿凌雲,佔地19萬平方米,構成獨具風格的帝王山陵。陵墓四周繞以矩形圍牆,南面正中為正紅門,門前兩側分布著下馬碑、石獅、華表和石牌坊。門內甬道兩側排列著成對的駱駝、獅子、馬等。往北地勢漸高,遊人需登上108級台階,才能到山上的陵寢方城。城牆高7米,城中的隆恩殿是祭祀之所,東西有配殿,城的四角有角樓。方城正中為大明樓,樓內有"太祖高皇帝之陵"石碑。方城後為月牙形的寶城,也叫月牙城。寶城之下,埋葬著努爾哈赤和葉赫那拉氏。努爾哈赤為女真貴族出身,世襲建州左衛指揮使,是明朝所屬的北地方官。因他"忠於大明","保塞有功",升至都督,晉號龍虎將軍(正二品)。十七世紀初,明朝政治腐敗,無力維持東北一隅的統治,努爾哈赤起兵反明。經過幾十年征戰,統一了女真各部,在1616年於圖阿喇即汗位。其後遷都東京(遼寧省遼陽縣),再遷都沈陽。十年後,圍攻明寧遠城(遼寧省興城縣),受炮傷退回沈陽死於途中。 福陵建在北高南低的山坡上,故形成了兩大特點。第一,晉謁此陵時,由正紅門到碑樓,須登108級石台階。第二,建築物隨坡勢起伏而顯得更加錯落有致、高大雄偉。東陵依山傍水,氣勢宏偉,古樸典雅,清幽肅穆,令人流連忘返。現在,福陵一帶已辟為東陵療養地。
Ⅱ 為什麼說「進香」是一種具有深遠淵源和深厚內涵的文化景觀
廣義的「進香」是「前往寺廟拈香禮拜神佛」的意思;而在漢人的祭祀習版慣中,「香火」象權征溝通,也表示淵源。這里所謂進香與其他宗教的朝聖行為不同處之一,在於漢人重「香火」的淵源和香的使用。在中國,天公和鬼是沒有分香儀式的,只有神明和祖先才有。「『分香』,意思是一個原始的神廟分出『香灰』到別處供奉,而分出的廟在一段時間內要回來重新增強香火淵源關系」。總的來說,進香是一種由人主導,是人與人,人與神,或神與神之間一種既神聖庄嚴又世俗化的文化交流。詳情請參見中華媽祖網~~
Ⅲ 病句求改正:威尼斯獨特的自然與人文景觀讓人流連忘返,無愧人類文化遺產中的瑰寶
威尼斯獨特的自然景觀讓人流連忘返,無愧是人類文化遺產中的瑰寶。
Ⅳ 西湖是我國什麼著名的的旅遊勝地之一
朋友,中國有很多西湖的,我估計你問的是杭州西湖,不過保險起見我給你其中24個比較著名的西湖簡介,希望能幫到你。(給個分唄~~~)
我國各地共有西湖36處,其中浙江9處,廣東、湖南、四川各4處,江西3處,河北2處,福建4處,江蘇、廣西、雲南、湖北、河南、安徽、山東、陝西各1處。此外越南河內也有西湖。其中最著名的是我國杭州的西湖,是我國著名的旅遊勝地,也被譽為「人間天堂」。
一、杭州西湖
杭州西湖位於浙江省杭州市的西方,它以其秀麗的湖光山色和眾多的名勝古跡而聞名中外,是我國著名的旅遊勝地,也被譽為「人間天堂」。西湖的水面面積約4.37平方公里(包括湖中島嶼為6.3平方公里),湖岸周長15公里。水的平均深度在2.27米,最深處在 5米左右,最淺處不到1米。湖南北長3.3公里,東西寬2.8公里。蘇堤和白堤將湖面分成里湖、外湖、岳湖、西里湖和小南湖五個部分。1982年西湖被確定為「國家風景名勝區」,1985年被選為「全國十大風景名勝」。 西湖古稱「錢塘湖」,古代詩人蘇軾就對它評價道:「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又名「西子湖」。 西湖形態為近於等軸的多邊形,湖面被孤山及蘇堤、白堤兩條人工堤分割為5個子湖區,子湖區間由橋孔連通,各部分的湖水不能充分摻混,造成各湖區水質差異,大部分徑流補給先進入西側3個子湖區,再進入外西湖;湖水總面積5.593平方公里;,總容積1.10億立方米,平均水深1.97 米;西湖底質是一種有機質含量特別高的湖沼相沉積,屬於粉砂質粘土或粉砂質亞粘土,最上層皆為藻骸腐泥層(黑色有機質粘土),中層泥炭層或沼澤土,最下層為基底粉砂層;入湖河流部是短小的溪澗,主要補水河流為金沙澗、龍泓澗和長橋溪泄流。
二、潁州西湖
潁州西湖位於安徽省阜陽城西北一公里新泉河兩岸,是古代潁河、清河、小汝河、白龍溝四水匯流處,因阜陽在北魏以後稱潁州而得名,為唐、宋、明、清歷代名勝。
三、福州西湖
福州西湖位於福州市市區西北部卧龍山西北隅湖濱路,為晉太康三年(公元282年)郡守嚴高所鑿,唐末就已經是游覽勝地;五代時,閩王王審知次子王延鈞繼位,在此建造亭、台、樓、榭,湖中設樓船,西湖成為御花園;到宋代更富盛景。清道光八年(公元1828年)林則徐為湖岸砌石,重新修建;1914年辟為西湖公園。
四、惠州西湖
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廣東省第一批省級風景名勝區之一。位於廣東省惠州市區內,原名豐湖,歷史上曾與杭州西湖,潁州西湖齊名。 宋朝詩人楊萬里曾有詩曰:「三處西湖一色秋,錢塘潁水與羅浮」,說的就是這三大西湖。有「海內奇觀,稱西湖者三,惠州其一也」和「大中國西湖三十六,唯惠州足並杭州」的史載。當然,這三個西湖的出名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它們都曾經是宋朝大文學家蘇東坡被貶到過的地方。「東坡到處有西湖」,蘇東坡給西湖留下勝跡,而勝跡更因東坡而倍添風采。 品評西湖,人稱杭湖為「吳宮之西子」,惠湖為「薴蘿村之西子」。有「海內奇觀,稱西湖者三,惠州其一也」和「大中國西湖三十六,唯惠州足並杭州」的史載。清杭州名士戴熙曰:「西湖各有妙,此(惠湖)以曲折勝」。「東坡到處有西湖」,蘇東坡給西湖留下勝跡,而勝跡更因東坡而倍添風采。 惠州西湖原是橫槎、天螺、水簾、榜山等山川水入江沖刷出來的窪地。西枝江改道後的河床遂成為湖。其西面和南面群山環抱,北依東江。景區以山水資源為主體,融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於一體。游覽面積3.2平方公里,其中水面1.68平方公里。湖水深淺不一,一般在1.5米左右,個別水深3至4米。 景點分為豐湖景區,平湖景區,菱湖景區,鱷湖景區,南湖景區,高榜山——紅花湖景區,近年還加上了金山湖景區。
五、揚州瘦西湖
瘦西湖 位於揚州市城西北,六朝以來即為風景勝地,清代康乾時期即已形成的「兩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樓台直到山」的湖上園林,融南方之秀、北方之雄於一體,清乾隆時期更是盛極一時,成為揚州雍容華貴的象徵。 瘦西湖現有游覽區面積100公頃左右,1988年被國務院列為「具有重要歷史文化遺產和揚州園林特色的國家重點名勝區」。2010年被授予中國旅遊界含金量最高榮譽——全國AAAAA級景區,成為揚州首家國家5A級旅遊景區。 在瘦西湖「L」形狹長河道的頂點上,是眺景最佳處。由歷代挖湖後的泥堆積成嶺,登高極目, 全湖景色盡收眼底。文人雅士看中此地,構堂疊石代有增添,至清代成為瘦西湖最引人處。有「 湖上蓬萊」之稱。近人巧取瘦西湖之「瘦」,小金山之「小」,點明揚州園林之妙在於巧「借」 :借得西湖一角,堪誇其瘦;移來金山半點,何惜乎小。嶺上為風亭,連同嶺下的琴室、月觀, 近處的吹台,遠景近收,近景烘托,把整個瘦西湖景區裝扮的比「借」用的原景多了許多嫵媚之氣。 《瘦西》--揚眉 十里長堤曲水酣,松柏競翠掩徐園; 荷蒲熏風花間醉,四橋煙雨睡夢甜。 金山觀月殊峰翠,吹台釣魚白塔寬; 五亭橋邊蓮性寺,楊柳依依晴雲間。 瘦西湖的美主要在於蜿蜒曲折,與杭州西子湖相比,一個如豐滿秀麗的雍容少婦,一個似修長清麗的窈窕淑女。瘦西湖以「瘦」為特徵,湖面時寬時窄,兩岸林木扶疏,園林建築古樸多姿,行船其間,景色不斷變化,引人入勝風韻獨具而蜚聲海內外。瘦西湖風景區是蜀岡-瘦西湖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的核心和精華部分。一泓曲水宛如錦帶,如飄如拂,時放時收,較之杭州西湖,另有一種清瘦的神韻。隋唐時期,瘦西湖沿岸陸續建園。及至清代,由於康熙、乾隆兩代帝王六度「南巡」,形成了「兩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樓台直到山」的盛況。清代錢塘詩人汪沆將揚州西湖與杭州西湖作了對比,寫道:「垂楊不斷接殘蕪,雁齒虹橋儼畫圖。也是銷金一鍋子,故應喚作瘦西湖。」瘦西湖由此得名,且為人們所首肯,至今名播中外。 瘦西湖景區 現有:御碼頭、五亭橋、西園、 冶春園、綠楊村、卷石洞天、西園曲水、四橋煙雨、虹橋、長堤春柳、葉園、徐園、長春嶺、 琴室、木樨書屋、棋室、月觀、梅嶺春深、湖上草堂、綠蔭館、吹台、水雲勝概、蓮性寺、 鳧庄、五亭橋、白塔晴雲、二十四橋景區等景點,散布在窈窕曲折的一湖碧水兩岸,儼然一幅次第展開的國畫長卷。
六、沈陽西湖
沈陽西湖,距沈陽市區40公里,位於新民市當堡鎮境內。有萬畝水面,湖水清澈碧綠,象一塊巨大的翡翠,能夠看見魚兒在水下快活地游來游去。 夏日,坐在曲橋上的涼亭里,四周的湖面上開滿淡粉色的荷花,微風習習,送來陣陣清香。荷花在風中輕輕搖曳,象婷婷玉立的少女在翩翩起舞,這一刻,你會感覺已置身於江南水鄉。 自1992年以來,沈陽市人民政府對西湖進行充分的開發和建設,興建了水上餐廳、游樂廳、垂釣平台、遊船碼頭、西湖樂園、蘆盪迷宮等一批設施,並對西湖旅遊度假區作出了詳細的規劃。每當夏秋之際,遊人們紛紛從各地趕來,領略這塞外西湖的旖旎風光。
七、潮州西湖公園
潮州西湖公園自唐代開辟以來,一直是潮州著名的旅遊風景區。這里峰岩石刻自成一體,亭台樓閣千姿百態,四時花卉爭妍斗艷,古跡傳說豐富多彩。
潮州西湖曾被稱為全國三十六處西湖之一,又是潮州一處有悠久歷史的名勝古跡。全省三大著名摩崖石刻群之一——葫蘆山摩崖石刻便在西湖公園內。西湖古昔是韓江的支流,也是崩堤沖成的瘦大湖。 據《方輿紀要》載:「綿亘十餘里。」到了唐代築了北堤,才把它與韓江切斷,成了寬闊長形的大湖。唐肅宗乾元年間(758-759年),皇帝下詔,天下臨池帶郭處設置放生池八十一處,這西湖便是其中一處(過去西湖山麓尚刻「放生」二字,現在湖心亭南側有一池,稱為放生池)。因與西湖依傍的葫蘆山,對護衛古城有天然屏障的作用,歷代官府均重視對它的修築、浚疏。值得一提的是南宋時知軍州事林驃及知州林光世,他們對西湖和葫蘆山都有不少建設。林光世還寫了篇《浚湖銘》留世。到了元代,潮州戰亂把西湖景物毀了不少。在洪武初年又因潮州大修城牆,採用去大批石塊,還把湖填了一半,稱作城壕。後來曾陸續重建一些景觀。到了清朝,因屢遭兵燹,西湖景物,又多數被毀。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還在西湖山築腰城,防禦「三藩」 之亂。劉進忠的反清,又使西湖變成挖壕溝、圍柵欄、設炮台的兵家要塞。到了民國時更被軍閥洪兆麟占為私家園——「洪園」。 故有人把潮州西湖的簡史概括為:始於唐、著於宋、毀於元、盛於明、蕪於清,民國不清不明,於今湖綠波平。
八、耒陽西湖游園
西湖游園位於耒陽市城區繁華的市體育中心東側。這里原有300多畝水面,由於上世紀90年代出現無序開發,現在只剩下80多畝水面。一些開發商看中這塊風水寶地,擬將此地作房地產開發。去年,耒陽市委、市政府聽取市民對城市建設的意見,決定用這塊地建設市民休閑游園場所。市裡花巨資從開發商手中回購10多畝土地及8個門面,擴大園區面積。游園於去年12月開工建設,投資1000多萬元,建有音樂噴泉、休閑涼亭,在水面上還建有80多米長的行人走廊,成為市民休閑的好去處。
九、蘭州小西湖
蘭州小西湖又稱蓮盪池、蓮花盪。明洪武十一年,朱元璋封藩,十四子朱模被封為肅王。建文元年肅王府從甘州(今張掖)移至蘭州,因肅王思念南方水鄉之美,遂於建文四年建蓮盪池,周五里,花木暢茂,魚鱉充盈,供其遊憩賞玩,後毀於戰火。 清康熙五年,巡撫劉斗重建,清乾隆六年(總督吳達善修葺,後又毀於乾隆四十六年,清光緒六年護理陝甘總督楊昌浚重建,並改名為小西湖。光緒七年,總理甘肅營務處魏光燾重修。民國12年,新建宛在亭、羊裘室、憩亭、螺亭,加之原有的來青閣,臨池仙館等,亭榭樓台,錯落其間,波光瀲灧,堤柳如煙,春夏之際,水鳥咸集,鷺浴鷗浮,為蘭州八景「蓮池夜光」景觀。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辟為城市建設用地,今蘭州軍區總醫院內尚殘存部分湖面。 現在的小西湖公園系1987年10月建成開放。中部為湖區,由東湖、中湖、西湖,蠡湖、蓮藕湖組成;東部為草坪,北部為四季園,魚樂園,弈園,盆景園;南部為雲從殿,早紅院,晚紅院;西部是科普活動區,有二層歇山頂軒式金鱗玉液樓。面積14.90公頃。湖面70畝,綠化面積85畝。
十、桂林西湖
在桂林城西、隱山與西山之間。水面面積原有700多畝,碧波盪漾,稱為西湖。 據載,天下西湖三十六,以桂林西湖為大。吳武陵《新開隱山記》稱,「可以走方舟,可以泛畫船 ,渺然有江海趣。」在古代,西湖是水上游覽勝地,西入桃花江,東通灕江,把城中各名山勝跡連成光艷奪目的珠串。宋鮑同《復西湖記》雲:「望之蒼茫皎激,千峰影落,霽色秋清,景物輝煌,轉盼若新。」宋初,水位曾下降,南宋桂州太守張維興工建築,湖水四溢,恢復往昔壯觀。到了元代,地方官吏築壩圍田,據為已有,遂漸湮塞。其後治理,有所好轉。元郭思城在《新開西湖之記》中說,「塞其渠而疏其源,撤其壘而鋤其堰,……不數月水痕如故。是夏,芙蕖荇藻復生,遠近人皆歡喜。」然好景不常,明喜靖間(1522~1566),污泥淤積,又成田梗。其後400多年,任其自然,金志》載水脈惟餘一線。
十一、揭陽榕江西湖
建於1958年,在榕城西南,傍依榕江南河,園內西湖岸柳垂蔭,碧波盪漾。湖中有兩層湖心亭,九曲橋由亭向左右伸展,如龍卧波,橋下遊艇穿梭,錦鱗來去,令人神怡。 依欄遠眺,一湖景緻盡收眼底。橋頭的「雙象戲水」大型雕塑,高6.6米,大象長鼻高揚,仰天噴水,小象則天真嬉戲,依偎在旁。園中並有少年宮、游泳池、兒童樂園等,並辟有百花圃,群卉競放,奼紫嫣紅。 雷州西湖公園原名羅湖,位於雷州古城的西北角,面積9萬多平方米。自宋乾興元年(公元1022年)寇準貶雷州司戶參軍,居湖濱,後又多有名人至此居游,遂成名勝。宋哲宗紹聖四年(1097年),蘇軾由惠州再貶儋州,與胞弟蘇轍同寓湖上,泛月湖中,流連忘返。雷州人為記載賢蹤,始易羅湖為「西湖」。
十二、湛江雷州西湖
雷州西湖內古跡甚多。蘇公亭,四柱重檐前有荷池及蘇軾石雕像。十賢祠,祠內有文天祥撰、姚文田書《雷州十賢堂記》碑,並有漢白玉線刻寇準、蘇軾、蘇轍、秦觀、王岩叟、任伯雨、李綱、趙鼎、李光、胡銓等「十賢」像。浚元書院,天聖元年(1023年)寇準病逝雷州,州人建寺以懷其德,咸淳八年,改寺為院,1984年重建時塑寇準石像於院前,並合十賢祠為「宋園」。又有萊泉井、龍王廟、「西湖平,狀元生」牌坊等點綴於平湖柳岸迴廊曲橋間,園內還建有規模頗大的游樂場。
十三、南昌西湖
南昌自古就有西湖,湖邊的主景孺子亭是為紀念東漢高士徐孺子而建造的,三國、西晉、隋、唐、宋等朝代多次興廢。這里原是徐孺子讀書的地方,蘊含著「徐孺下陳蕃之榻」(王勃《滕王閣序》中名句)的歷史典故。現在的孺子亭公園建於1979年,有觀魚廊、賞荷亭,漫步園內,小橋流水,亭台樓閣,頗具蘇州園林的風格。
十四、衡陽西湖
衡陽西湖位於衡陽市石鼓區演武坪,現佔地18.38公頃。北宋詩人周敦頤曾在此地寫下名句:「西湖夜放白蓮花。」說明早在北宋時期,西湖便在當地很有名氣。 現在的西湖又名明翰公園,是於1992年建成開放的。該園以清新明快為主基調,以中國山水園林為主題,水陸兼用,建有「蓮湖飛珠」、「雙亭煙雨」、「月映白蓮」等景區。據介紹,上世紀90年代初該公園修建時,設計者曾專門到杭州西湖取經學藝,並模仿西湖「三潭」在該公園內仿建了「二潭」。
十五、自貢富順西湖
富順西湖位於四川省自貢市富順縣城內西北隅,湖周兩公里余,是一座人工修飾的天然湖,南大北小,形似平放的葫蘆,富順西湖原是四周諸山雨水匯流的自然窪地,早在宋代即已疏鑿,砌石為堤,遂成湖泊。湖面曲橋鉤連,荷花映日,垂柳列岸。
十六、常德津市西湖
津市西湖位於市區以南25公里處,原是西洞庭湖的一部分,因築堤分割而形成,水面面積40平方公里,是省內第二大內陸淡水養殖湖。該湖山水相連,風光秀麗,湖面大,附近無污染,水質清潔,深度適中,為典型的營養型湖泊,素有「黃金水面」之美譽。湖內現有上乘魚類品種75種,年產鮮魚600餘噸。
十七、九江都昌西湖
都昌西湖是一個季節湖,汛期與鄱陽湖相連,枯水期則與鄱陽湖分開,面積最大時寬達五公里,長十餘公里。冬季全湖乾涸,湖床成為候鳥棲息地;初春未漲水時,湖底春草叢生,「風吹草低見牛羊」,一派草原風光;夏秋兩季則恢復本來面目。一年之中有三種景觀,變化莫測。 在歷史上,都昌西湖曾為鄱陽湖東側的重要水道,元末朱元璋大戰陳友諒時,曾駐軍於此,定下「西湖」之名。過去湖邊公路不發達,湖南面四個鄉的鄉民若去都昌縣城,均須從此擺渡,在那時,「出西湖渡」就是出遠門的代名詞。1996年都中公路通車後,西湖水運日漸衰落。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在鄱陽湖區圍湖墾田的浪潮中,都昌西湖一度被列為填埋的對象。後因湖口一帶汛期風大浪急,若為墾田而進行築堤保堤有些得不償失,該計劃被擱置;都昌西湖,這才沒有被人為地一筆抹去,得以倖存至今天,與杭州西湖結緣。
十八、梅城西湖
天下西湖三十六,浙江有九。其中建德就有梅城西湖和壽昌西湖。梅城西湖又稱嚴州西湖,坐落在梅城城西,和城東的東湖相映。據《嚴州圖經》記載,該湖已經有1100多年歷史。唐宋以來,梅城西湖曾建有規模宏麗的寺院和樓台亭閣,湖心寶華洲更是遊人登臨之地。北宋范仲淹曾有「相呼采蓮去,更上木蘭舟」的詩句。1968年,富春江水電站建成後,梅城成了庫區,西湖成為內湖,但仍不失其天姿風韻,依然博得人們的青睞。
十九、河南商丘西湖
明崇禎十五年,也就是1642年3月,李自成會同羅汝才、袁時中三支起義軍攻克了池深城堅的睢州城(民國後,睢州稱睢縣)。李自成打算在開封建都,便效法秦始皇滅六國時的戰略「欲傾大樹,先剪重枝」,拆除了睢州城牆。當時由於黃河五年三泛,黃水每泛,城門關閉,水在城外淤積大量泥沙,久而久之,形成了城內低、城外高的地貌。因此,當李自成扒開黃河後,黃河水狂瀉南奔,淹沒了睢州城,使之成為一個湖泊,就是今天的睢縣西湖。睢州西湖水下是城,水上是湖,湖面呈一規則的長方形,這在全國數以萬計的大小湖泊中是罕見的。
二十、湖北天門西湖
天門西湖之謂西湖不知始於何年,但從茶聖陸羽詩文中可得出,西湖之稱至少在唐代就有。天門西湖與茶聖陸羽有著深厚的淵源和數不清的美麗傳說。據《天門縣志》記載,東漢中葉,西湖覆釜洲上(今為石油公司油庫)就建有龍蓋寺,到唐時更名為西塔寺,宋時謂之廣教院,明清仍稱西塔寺。以後天門人民圍繞西湖不斷修建出許多人文景觀和自然景點。歷史中的竟陵10景,西湖成為其中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西湖美景引出不少動人的傳說和優美的詩句。
二十一、河南許昌西湖
許昌「小西湖」,因當年蘇東坡曾贊其「西湖雖小亦西子」而享有美譽。據史料記載,隋唐時,小西湖已是碧水如鏡,樹木蔥郁,溢彩泛舟,風景宜人。至宋代,更成為著名政治家、文學家歐陽修、范仲淹、司馬光、蘇軾等人的覽勝、講學之地。據傳,當年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時,就是將漢獻帝囚禁在今許昌西湖湖畔
二十二、河南汝州西湖
西湖村位於河南省汝州市西北夏店鄉境內,距汝州市區26千米處。汝州直達白窯(伊川)公交車,穿村而過,每40分鍾一班,交通極為便利。 西湖村始建於1974年,當時僅有120多口人,建村近40年來,在歷屆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鄉干群抓住機遇,迎難而上,取得了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如今,全村4個村民組,400口人。 以農業為主,旱澇保收,是全鄉的富裕村。
二十三、濟南大明湖
大明湖歷史悠久,湖名見諸文字已有一千四百多年,早在北魏年間,著名地理學家酈道元所著《水經注·濟水注》中便有記載:「濼水北流為大明湖,西即大明寺,寺東、北兩面則湖。」文中所指大明湖位置在今五龍潭一帶,而現今大明湖一帶水域則名「歷水陂」。另有史料記載,那時的大明湖稱歷下波或歷水波,南至濯纓湖,北至鵲山和華不注山,也就是說現在的大明湖、五龍潭和北園是相連的一個大湖,湖闊數十里,平吞濟濼。六朝時,因湖內多生蓮荷,曾名「蓮子湖」,隋唐時它既名「蓮子湖」又名「歷水陂」。宋代時又有「西湖」之稱。 大明湖是濟南三大名勝之一,是繁華都市中一處難得的天然湖泊,也是泉城重要風景名勝和開放窗口。它位於市中心偏東北處、舊城區北部。大明湖是一個由城內眾泉匯流而成的天然湖泊,面積甚大,幾乎佔了舊城的四分之一。市區諸泉在此匯聚後,經北水門流入小清河。現今湖面46公頃(690畝),公園面積86公頃(1290畝),湖面約佔百分之五十三,平均水深2米左右,最深處約4米。蛇不見,蛙不鳴;久雨不漲,久旱不涸是大明湖兩大獨特之處。2009年,大明湖榮膺中國世界紀錄協會中國第一泉水湖。 大明湖景色優美秀麗, 湖上鳶飛魚躍,荷花滿塘,畫舫穿行,岸邊楊柳蔭濃,繁花似錦,遊人如織,其間又點綴著各色亭、台、樓、閣,遠山近水與晴空融為一色,猶如一幅巨大的彩色畫卷。大明湖一年四季美景紛呈,尤以天高氣爽的秋天最為宜人。春日,湖上暖風吹拂,柳絲輕搖,微波盪漾;夏日,湖中荷浪迷人,蔥綠片片,嫣紅點點;秋日,湖中蘆花飛舞,水鳥翱翔;冬日,湖面雖暫失碧波,但銀裝素裹,分外妖嬈。 大明湖水色澄碧,堤柳夾岸,蓮荷疊翠,寧榭點綴其間,南面千佛山倒映湖中,形成一幅天然畫卷, 沿湖的亭台樓閣,水榭長廊參差有致,湖的南面有清宣統年間仿江南園林建造的遐園。遐園內曲橋流水,幽徑迴廊,假山亭台,十分雅緻,被稱為「濟南第一庭園」湖邊假山上建有浩然亭,登臨其上,大明湖的景色一覽無余。湖對面北岸高台上有元代建的北格閣,依閣南望,遠山近水,樓台煙樹,皆成圖畫。清代書法家鐵保留下的「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名句,繪聲繪色地道出了大明湖的佳絕之處。 大明湖名聞遐邇,遊客眾多,每年接待國內外遊客約二百萬人次,在濟南諸公園中最多。大明湖歷史悠久,景色秀美,名勝古跡周匝其間,湖畔有歷下亭、鐵公祠、南豐祠、匯波樓、北極廟和遐園等多處名勝古跡,其中歷下亭、鐵公祠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尤其大明湖乃繁華都市之中的天然湖泊,實屬難得。
二十四、北京昆明湖(西湖)
昆明湖位於北京的頤和園內。原為北京西北郊眾多泉水匯聚成的天然湖泊,曾有七里濼、大泊湖等名稱。昆明湖的前身叫瓮山泊,因萬壽山前身有瓮山之名而得名瓮山泊。瓮山泊因地處北京西郊,又被人們稱為西湖。
Ⅳ 華北鄉間廟會
即「浚縣正月古廟會」,是河南省浚縣的大型民間傳統集體活動,活動貫穿於每年的整個農歷正月,
一直到二月都熙熙不散,有「華北第一大古廟會」之稱。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浚縣民間社火
浚縣民間社火有著深厚的歷史淵源和文化底蘊,最初是人們用來祭祀神靈,祈求風調雨順、人壽年豐的朝拜活動,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將戲劇中的人物、音樂、舞蹈融於社火表演,逐漸成為當地民眾自娛自樂的民間文化活動。浚縣社火的傳統形式主要有舞獅、高蹺、秧歌、旱船、竹馬、龍燈、台閣和背閣、抬老四、頂燈、大頭舞、散河燈等。舞獅是傳統項目之一,主要形式有獅子滾綉球、滾翻、撲食、抖鬃、梳毛、竄火圈、追逐、爬行、雙獅爭球等。浚縣舞獅同別的地方不同的是,表演時獅子在前,後跟武術隊。武術隊俗稱「刀槍把子」,真刀、真槍,真拼實打的童子功,顯示出瓦崗軍駐扎大伾山時在浚縣民間帶出的習武雄風。高蹺表演者(20~30人)邊走邊舞,扮演人物多取自民間故事或戲劇。民國初年,浚縣高蹺隊把天津的高蹺表演技巧和湖南的小曲調揉為一體,形成了獨特的表演風格。當地民眾農閑時排練,逢年過節或重大喜慶時演出。最熱鬧的是正月初九和十六的拜山,初九祭拜大伾山,十六祭拜浮丘山,祭拜那天,從早上四點開始,四鄰八鄉幾十支社火隊早早趕來,一一擺開了架勢,各自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領,你耍高蹺,我扭秧歌,他練背閣,嗩吶吹,鑼鼓響,空氣都是熱鬧的,一時間,鑼鼓喧天,人聲鼎沸,震耳欲聾。
浚縣古稱黎,西漢置黎陽縣,宋改為浚州,明改州為縣,縣城始建於明代,現存部分城垣,浚縣擁有濃厚的歷史文化,美麗的自然風景,更重要的是在浚縣歷史文化和風景完美的結合在了一起,讓人們在觀賞自然景觀的時候受到歷史文化的熏陶。
浚縣是與鄭州市一起,於1994年被國務院命名批準的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是河南省七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唯一一家縣級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是省政府1987年首批公布的省級風景名勝區, 2003年7月被國家旅遊局公布為AAAA級旅遊景區。
大伾山風景區包括大伾山、浮丘山這兩座在千里平原上突起的秀麗青石山峰。雖然海拔只有135米,但因當年大禹治水登臨此山,被載入 我國最早的史書《尚書.禹貢》篇中,歷代稱為「禹貢名山」。現有大石佛等國保級文物1處10項,省保級文物8處,歷代摩崖題刻460餘處,漢唐古柏400餘株。如果您到大伾山風景區旅遊觀光,其深刻的歷史文化內涵會使您回味無窮,流連忘返,優美的山頂風光又會使您如入仙境,飄飄欲仙。
歷史上,有十幾位帝王將相親臨大伾山,一旦您踏入山門,您就會感受到充盈於山山石石之間的王者之氣。在草叢石徑中,說不定,一不留神就會踩上某一位皇帝當年留下的足跡。大伾山又以其獨特的地理優勢,吸引了無數歷史名人或登臨高歌,或賦詩摩崖。千百年來,有王維、范成大、王陽明等二十多位著名詩人墨客留下膾炙人口的詩篇。名人大家的到來,極大的提高了大伾山的文化品位,並為其賦予了永久的魅力。
我國最早史書《尚書•禹貢》記載:禹王疏河「東過洛,至於大呸」。大伾山當享「禹貢名山」之美名。目前,大伾山上有國保級文物7項,道觀佛寺古代建築群7處,名亭8座,石窟6處,各式古建築138間,隨山築勢,錯落有致,各具特色。其中有後趙時依山鑿就的大石佛,高22.29米,為「全國最早,北方最大」的摩崖造像。2001年,大石佛與周圍的摩崖石刻一起被國務院公布為國保單位。佛足在佛樓地面下丈余 ,「八丈佛爺七丈樓」成為奇觀;始建於北魏的天寧寺,規模宏大,年代最早。寺內有藏經閣,原藏明代南藏經6053卷,為宗教典籍珍品。宋代徽宗皇帝欽封為「康顯候」的龍洞;清代的萬仙閣,集我國道教文化之大成,被專家譽為「華北道教藝術殿堂」宋代的天齊廟、太平興國寺、元代的觀音岩、明清的陽明書院、呂祖祠、禹王廟、張仙洞等一處處佛寺道觀為大呸山增添了古老而又神秘的色彩。故帝王將相,文人學士登山攬勝者代不乏人。魏文帝曹丕到此,寫《黎陽作》四首,劉楨作《黎陽山賦》。光武帝劉秀,唐代李世民、駱賓王、王維、洪經綸、岑參、賈島、楊巨源、宋代范成大,明代王陽明、王越、盧楠、李攀龍、王鐸、盧象升,清代程頤等皆曾登臨大伾山吟詩作賦,揮筆題記,今山上有摩崖碑刻460餘處(塊),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頗高。
景區內現有佛道建築9處,亭台樓閣、寺廟宮觀遍布兩山。北魏的天寧寺,因保存有八丈石佛七丈樓而聞名遐邇。大石佛高22.29米, 已1600餘年, 全國最早, 北方最大,是河南旅遊精品。它所包含的宗教文化、石刻藝術、歷史政治等早已引起專家學者的驚嘆。2001年6月被國務院公布為國保文物,唐代的石刻瑰寶千佛洞是中原石刻藝術的精典之作。道教的聖地碧霞宮始建於明代,規模宏大,構造精美,萬仙客用懸塑、壁塑等手法、塑造出道家典籍中記載的神仙人物3千餘位成為集中國官方與民間神仙人物之大成的藝術殿堂。一處處保存完好的名勝古跡和一幅幅歷史畫卷,再現了宗教文化在中原傳播、發展的歷程。特別是一年一度的正月古廟會, 長達月余,朝拜者蜂擁而至,人如潮湧,高潮日達20萬人,為宗教文化和經濟信息的傳播推波助瀾。
大伾山是最早見於史書記載的名山之一,山上松柏競翠,寺廟幽幽王陽明、王鐸等名人摩崖石刻琳琅滿目,四季風光變化不同。「全國最早,北方最大」的大石佛,千年古剎天寧寺,清靜幽雅呂祖詞等一處處佛寺道觀為大伾山增添了古老而又神秘的色彩。與大伾山相望的浮丘山,綽約多姿妙景無窮,山上的千佛洞生動地反映了盛唐時期的石刻藝術特色,佔地一萬多平方米的碧霞宮,結構嚴謹,風格獨特,
「十里城池半入山」,至今保存完好的明清民居依然顯示著古城的風貌.衛水河到了這里被一分為二,如同兩條玉帶,蜿蜒而來,飄逸而去,為風景區平添了許多靈秀之氣。河上古橋飛架,岸邊楊柳依依,兩河之間有琵琶形小島,濃陰如蓋。島上河邊,幾多情韻。
大伾山名勝風景區,由大伾山、浮丘山兩部分組成。大伾山上有呂祖祠、禹王廟、天寧寺、龍洞、觀音洞等。天寧寺的大石佛,倚山而坐,高八丈許,鑿於十六國後趙主石勒時期,素稱「八丈佛爺七丈樓」,是全國最早、北方最大的一尊大型摩崖造象。浮丘山上有碧霞宮、千佛洞、尼姑山等。浚縣的古城牆、端木子貢祠、三國古戰場、明代軍事家王越墳、徐懋功和李密的墓,皆分布在古城周圍。此外,風景區內還有不同歷史時期的摩崖題記460餘塊。如唐代的《大伾山銘》、後周的《准敕不停廢記》以及歷代名家的書法作品等。
浚縣古廟會素有「華北第一古廟會」之稱,有著千餘年的歷史。在河南民俗經典、首批河南「老字型大小」、首批河南古代暨近代民居民間建築保護名錄(公示名錄)中,大伾山古廟會被列入「河南民俗經典」公示名單。大伾山廟會因會期長,規模大,廟會被文化部、財政部公布為「中國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工程」,每年的正月,都會有大量來自海內外的遊客光臨古廟會,一千多年來一直是周圍地區宗教文化、娛樂活動的中心;因而正月古廟會聲勢浩大,長達月余,日客流量逾20萬人。
春節將至,一到正月里,浚縣的古廟會又該熱鬧起來了, 正月初一開始,歷時一個月的浚縣大伾、浮丘兩山廟會盛大開幕。浚縣廟會始於後趙,至今已有1600年歷史,與山東泰山廟會、山西白雲山廟會、北京妙峰山廟會並稱華北地區四大廟會,融民間藝術、宗教信仰、物資交流、文化娛樂為一體,時間從正月初一到二月二,會期長,規模大,保持著明清特色,吸引著晉冀魯鄂皖周邊20個省市以及海內外的數百萬香客遊人。高潮一個是初九到東山即大伾山,一個是十六到南山即浮丘山,正月十六是古廟會的最高潮,這一天民間社火隊及一些藝術表演團體在兩山之間走高蹺、耍獅子、舞龍、跑旱船、放火銃、耍雜技、唱戲曲,鑼鼓震天,熱鬧非凡,形成一道十分亮麗的中原文化景觀。屆時商家趕集,人流如潮,是觀瞻豫北一帶純朴民風民俗的絕好機會。
Ⅵ 杭州是一座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的城市。一草一木、一屋一椽,無不帶著歷史文化的印記。回答下列各題:
小題1:B 小題1:D 小題1:A Ⅶ 中國古都文化聖地都有哪些
1.周庄世界最具魅力水鄉 Ⅷ 盤門有哪些歷史淵源,文化特產和自然景觀,
盤門位於江蘇省蘇州市城西南隅,1963年被列為蘇州市文物保護單位,1982年被列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05月25日,盤門作為元代古建築,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盤門景區位於蘇州古城西南隅,古跡眾多,人文景觀豐富。 Ⅸ 浙江藏著一處「天下第一奇觀」,有什麼歷史淵源嗎 浙江紹興是一座非常美的城市,這里的人文資源非常豐富。最出名的應該是魯迅故里了,還有那因釵頭鳳而知名的沈園,都彌漫著濃濃的歷史文化氣息。 Ⅹ 海南的景點有哪些推薦推薦。 海南景點推薦蜈支洲島、三亞亞龍灣、分界洲島旅遊區、海南熱帶野生動植物園、海南博鰲水城旅遊景區。 1、蜈支洲島 國家5A級旅遊景區--分界洲生態文化度假區座落於海南省海口三亞東線高速公路牛嶺15號出口處,是一個較有熱帶海島風情特色的海島型景區。因特殊的地理位置、氣候特徵、海島地形、地域文化等,分界洲有「美女島」、「觀音島」、「無名島」、「睡佛島」、「冰火島」之譽。分界洲良好的海洋生態環境也吸引了新人們來這里參加浪漫的海底婚禮。 與歷史文化淵源深厚自然景觀流連忘返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