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國歷史的發展過程
奴隸社會:夏(產生) —— 商(發展) ——西周+春秋戰國(結束)
封建奴隸社會:秦(確立)——西漢(鞏固)——隋唐(完善)——宋(加強)——元(強化)——明(發展)——清(頂峰)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鴉片戰爭(開始淪為)——第二次鴉片戰爭(進一步加深)——甲午戰爭(大大加深)——八國聯軍侵華(完全確立)
② 理塘縣的歷史沿革
理塘來縣唐屬吐蕃,元初自置李塘城。元至元九年(1272年)置李唐州,後設奔不兒亦失剛招討使
司。
元二十五年(1288年)設錢糧總管府。
明置里塘宣撫司,後為扎兀東思麻千戶所;明末清初為固始汗屬地。
清雍正七年(1729年)置宣撫司。清光緒2年改土歸流,置裹化縣,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置理化縣;宣統三年(1911年)奏准置里化廳,轄稻壩、定鄉、順化等縣,土司制度始於元,至清而興。
民國元年(1912年)設里化府,民國三年(1914年)置理化縣。民國元年(1912年)設理化府,1913年改置理化縣。
1950年5月31日理化縣解放,翌年5月更名為理塘縣。
1997年,理塘縣轄1鎮18鄉,2000年,理塘縣轄1個鎮、23個鄉。
③ 中國歷史發展過程
中國,是以華夏文明為源泉、 中華文化為基礎,並以漢族為主體民族的多民族國家,通用漢語、漢字,漢族與少數民族被統稱為「 中華民族」,又自稱為炎黃子孫、龍的傳人。
中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有著悠久的歷史,距今約5000年前,以中原地區為中心開始出現聚落組織進而形成 國家,後歷經多次民族交融和朝代更迭,
直至形成多民族國家的 大一統局面。20世紀初辛亥革命後,君主政體退出歷史舞台,共和政體建立。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在中國大陸建立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政體。
中國文化淵遠流長,是東亞文化圈的文化宗主國,在世界文化體系內佔有重要地位,由於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條件的差異,人文、經濟方面也各有特點。傳統文化藝術形式有 詩詞、戲曲、書法、國畫等,而春節、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陽等則是中國重要的傳統節日。
(3)理塘縣歷史發展過程擴展閱讀
中國的文化
文學
從先秦始,詩經、楚辭、漢賦、晉書、唐詩、宋詞、元曲、明清章回小說、民國雜文,描繪了中華古代文學史的燦爛。
經史子集是傳統中國的學問。東晉李充正式確定甲乙丙丁即經史子集次序,但尚未直接用經史子集之名。唐初編成《隋書·經籍志》,這是正式以經史子集為類名的四部分類法中現存的第—部目錄。它分經史子集4部,下分40細類,
經史子集各部書籍六萬九千五百七十餘卷,譯本書千三百二十餘冊,釋藏七千零&八卷,書畫圖象等約二百餘種。其外又有藝術志、道書志、書志、畫志、通為八目。
繪畫
中國畫在中國被稱國畫,主要是用毛筆、軟筆或手指,用墨和國畫顏色在帛或宣紙上作畫。
中國畫按照內容可分為花鳥畫、山水畫及人物畫;按照技巧可分為工筆畫、寫意畫、重彩畫、水墨畫、白描畫、壁畫、內畫;按照藝術層次可分為具象國畫和抽象國畫等。
中國畫擅長寫意,其重在神似不重形似,強調觀察總結不強調現場臨摹,運用散點透視法不用焦點透視法,重視意境不重視場景。
④ 請問四川的古,近代史有哪些
200多萬年前,四川便開始有了人類活動,距今25000年前開始出現文明,並形成了以三星堆文明為代表的高度發達的古蜀文明。秦王朝統治四川後,四川逐漸融入中原文化,在中國歷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
古蜀文明
根據考古發現,200多萬年前舊石器時代早期,四川便開始有了人類活動。四川境內有已被命名的舊石器時代文化遺址四處。距今7~8千年的時候,四川地區逐漸進入新石器時代。新石器時代遺址分布很廣,目前已發現200多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廣漢三星堆遺址、廣元營盤梁遺址、西昌禮州遺址等。
約4~5千年前,四川地區進入上古傳說時期,這一時期大約同中原的夏、商、周時期相當。此時的古史傳說內容主要關於上古四川先王世系和活動,較著名的有大禹導江、杜宇化鵑、長苰化碧等。盡管沒有史料記載,但三星堆、金沙、十二橋等遺址的考古發掘和口頭傳說證明,最遲到商代,成都平原已經進入奴隸社會。
商周時期,在成都平原建立的奴隸制政權蜀國可能與古史傳說中的「三代蜀王」——蠶叢、柏灌、魚鳧有關。大約在夏商之際,蜀人部落從今茂縣一帶遷徙至成都平原。「三代蜀王」之後,大約相當於中原西周時期,杜宇王朝建立,其間蜀國的都城遷至郫邑(今郫縣),杜宇王朝採用君主世襲制,勢力強大,其勢力基本覆蓋了整個四川盆地。大約相當於春秋早期,杜宇氏禪位於治水有功的蜀相鱉靈,鱉靈建立了開明王朝。
戰國至三國
開明王朝定都於廣都(今雙流),起初國力強盛,大約在公元前4世紀,開明九世開始仿效華夏禮樂制度,並把都城從廣都遷往成都。秦惠文王更元九年(前316年),秦國為統一天下做准備,從石牛道討伐蜀國。
秦攻佔蜀國後,設蜀、漢中兩郡。四川地區逐步實行秦國的制度,開始進入封建社會。秦昭襄王至秦莊襄王年間(前227年~前247年),李冰擔任蜀郡太守,採取了許多開發蜀地的重大措施,比如修建都江堰,疏通檢、郫二江(今南河、錦江),使成都平原日漸富饒,為秦始皇統一中國提供了重要的物質保證。
西漢以後四川地區社會、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繁華程度超過關中地區而被譽為「天府之國」,美稱相沿至今。漢景帝年間,文翁出任蜀郡太守,在成都建立中國首個官辦學堂「文翁石室」,從此蜀地學風大盛,可與齊魯地區相媲美。西漢末,公孫述占據益州,國號「成家」,建都成都。
東漢末,益州又被劉焉劉璋父子割據(189年~214年)。後來,劉備在成都稱帝,史稱「蜀漢」(221年~263年)。蜀漢疆域包括今重慶、四川、雲南大部,貴州全部,陝西和甘肅小部。形成魏、蜀、吳三國鼎立的局面。蜀漢丞相諸葛亮勵精圖治,使蜀國社會經濟得到很大發展。
兩晉至隋唐
蜀漢後主炎興元年(263年),蜀國被魏國所滅。不久,司馬炎建立晉朝。西晉後期,永興三年(306年),李雄在成都稱帝,國號「大成」。至東晉咸康四年(338年)時,李雄侄李壽又改國號為「漢」,歷史上因之合稱為「成漢」。成漢是「十六國」中最早建立的國家,其全盛時疆土覆蓋四川盆地及周邊部分地區。
東晉永和三年(347年)至隋開皇元年(581年)四川並入隋朝版圖,四川地區先後受東晉,前秦,樵縱,南朝的宋、齊、梁,北朝的西魏、北周共8個政權的統治。由於政治動盪,戰亂頻繁,社會經濟基本處於停滯狀態。
隋唐時期,四川地區社會安定,經濟進入全盛時期,有「揚(今江南地區)一益二」之說。安史之亂時,唐玄宗曾入蜀避難。之後又有多位唐朝君主入蜀避難,如唐德宗避朱砒之亂,唐僖宗避黃巢起義。
唐天佑四年(907年),唐朝被覆滅,王建、孟知祥先後在四川地區建立起前蜀、後蜀政權,分別歷時18年、31年。前蜀、後蜀前期都採取休養生息政策,由於沒被捲入中原爭斗,四川一度成為全國最為繁榮的地區。北宋乾德三年(965年),宋軍滅後蜀。
宋元至明清
宋、元時期在四川地區曾發生多次大規模的農民起義,比如王小波、李順起義。盡管如此,與全國其他地區相比,四川地區仍較安定,使得社會經濟繼續發展,成為兩宋抵抗金、蒙的大後方。元初四川地區長達半個世紀的戰亂,使經濟遭到巨大破壞。
明洪武四年(1371年),明朝發兵將四川地區並入明朝版圖,轄區除現在的四川、重慶外,還包括今貴州省遵義和雲南東北部及貴州西北部。明末張獻忠農民起義軍人川,在四川建立「大西」政權(1644年~1646年),以成都為西京。清初的30多年間,四川一直處於戰亂之中,直至康熙二十年(1681年)才進入穩定時期。嘉慶元年(1796年),四川爆發川楚陝白蓮教大起義,歷時9年清廷才將起義鎮壓下來。
宋末至清初,四川地區在空前的戰亂下,人口銳減,經濟調敝。於是,朝廷在明初與清初兩次推行大規模的移民運動,歷稱「湖廣填四川」。兩次移民運動使人口缺乏的四川獲得大批勞動力,社會經濟得到迅速恢復。
近代
1840年,鴉片戰爭揭開中國近代史的序幕,但直至1895年,李鴻章和日本政府代表伊藤博文簽訂《馬關條約》,其中規定增開四川的門戶重慶為通商口岸,才算真正步入近代。四川社會自然經濟逐步崩潰並且半殖民地化,民族資本主義在四川開始萌芽。
19世紀60年代,石達開入川,之後又爆發成都教案,以及義和團起義。在四川爆發的保路運動成為辛亥革命的導火索。1911年,成都獨立成立軍政府;民國元年(1912),撤銷道一級建置,改為省直轄府、州、廳、縣。1913年袁世凱企圖恢復帝制,實行「軍民分治」,廢省改道,將四川地區分為川西、上川南、下川南、川北、川東和邊東、邊西7道,後改盆地5道名為西川、建昌、永寧、嘉陵、東川。同時廢府、州、廳建置,將縣直隸於道。1914年,裁去邊東、邊西兩道,劃康定縣以西30個縣為川邊特別區域(包括金沙江以西的昌都地區),受四川省節制。
民國時期,川內軍閥混戰,從1912年至1933年止,大小戰爭不下480多次。四川大小軍閥各霸一方,各自為政。1935年,國民黨中央軍入川,為了「剿共」及嚴密監視地方的革命活動,仿效在鄂、豫、皖等省縮小政區的辦法,把四川劃分為18個行政督察區及西康行政督察區(原川邊特別區),另設成都市(1928)和重慶市(1929)。1939年實行新縣制,編組保甲,劃分鄉鎮。同年,又將原西康行政督察區和四川所屬第十七、十八行政督察區合並,設立西康省,實行川、康分治。同年,增設自貢市。
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工農紅軍一、二、四方面軍先後長征進入四川。紅四方面軍於1932年12月至1935年4月,在四川東北及與陝西接壤地區,建立了川陝革命根據地,面積約42,000多平方公里,人口達700萬,是當時全國第二大革命根據地。
抗日戰爭爆發,中國沿海沿江的各類工礦企業、高等學校和文化團體也紛紛內遷至四川,四川再次成為中國的大後方。同時300萬川軍出川抗戰,為抗日戰爭作出了傑出的貢獻。
1949年12月10日,蔣介石攜其子蔣經國,從成都飛往台灣,隨後四川和西康相繼更換政權。
現代
1949年12月,四川地區解放。1950年1月,中央將四川、貴州、雲南及西藏劃為西南區,在重慶市設立中共中央西南局、西南軍政委員會和西南軍區,分別由鄧小平同志任西南局書記、劉伯承同志任軍政委員會主席、賀龍同志任軍區司令員,統一領導西南區的工作。同時,將四川地區劃分為川西、川東、川北、川南4個行署和重慶市及西康省,均直屬大區領導。4個行署和西康省共轄21個專區、6個市、191個縣。
1952年9月1日,中央決定撤銷西南軍政委員會和4個行署區,恢復四川省的建制,成立四川省人民政府,並將重慶由中央直轄市改為省轄市。同年10月,將「分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更名為「區專員公署」。1954年2月,中共中央西南局撤銷。
1955年1月,四川省人民政府更名為「四川省人民委員會」。同年5月,將各「區專員公署」更名為「專員公署」。10月,撤銷西康省,將金沙江以東各縣並入四川省,以西的昌都地區劃歸西藏自治區。
為了加強四川西部高原少數民族聚居地區的建設,按照國家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的精神,先後設立了西康藏族自治區(後改甘孜藏族自治州)、四川藏族自治州(後改為阿壩藏族自治州)、涼山彝族自治州及木里藏族自治縣、鹽源彝族自治縣、茂汶羌族自治縣等一批自治州、縣。為了加強三線建設,於1965年以攀枝花礦區為中心,設立了渡口市。
1997年3月14日,八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批准設立重慶直轄市。管轄原重慶市、萬縣市、涪陵市和黔江地區所轄行政區域,共計43個區縣(市),總面積8.2萬平方公里,總人口3002萬人。川渝分治後,四川省的地級行政區降為19個,縣及縣級市、區179個,數量仍為全國第一。所幅員面積為48.5萬平方公里,佔全國的5.1%,居第5位;人口8356.5萬人,佔全國的6.8%,居河南、山東之後,列第3位。
2007年底,四川省轄18個地級市、3個自治州(共計21個地級單位),43個市轄區、14個縣級市、120個縣、4個自治縣(共計181個縣級單位)。
成都市:成華區、武侯區、青羊區、錦江區、金牛區、龍泉驛區、青白江區、新都區、雙流縣、郫縣、溫江區、大邑縣、金堂縣、蒲江縣、新津縣,都江堰市、彭州市、崇州市、邛崍市;
自貢市:自流井區、貢井區、大安區、沿灘區和榮縣、富順縣;
攀枝花市:東區、西區、仁和區、米易縣、鹽邊縣;
瀘州市:江陽區、納溪區、龍馬潭區、瀘縣、合江縣、敘永縣、古藺縣;
德陽市:旌陽區、中江縣、羅江縣,廣漢市、綿竹市、什邡市;
綿陽市:涪城區、遊仙區、江油市、三台縣、安縣、平武縣、梓潼縣、鹽亭縣、北川羌族自治縣;
廣元市:利州區、元壩區、朝天區、旺蒼縣、青川縣、劍閣縣、蒼溪縣;
遂寧市:船山區、安居區、蓬溪縣、大英縣、射洪縣;
內江市:市中區、東興區、資中縣、隆昌縣、威遠縣;
樂山市:市中區、五通橋、沙灣、金口河4個區,犍為縣、井研縣、夾江縣、沐川縣,峨邊彝族自治縣、馬邊彝族自治縣,峨眉山市
南充市:順慶區、高坪區、嘉陵區、南部縣、儀隴縣、西充縣、蓬安縣、營山縣,閬中市;
眉山市:東坡區,仁壽縣、彭山縣、洪雅縣、丹棱縣、青神縣;
宜賓市:翠屏區、宜賓縣、南溪縣、江安縣、長寧縣、高縣、珙縣、筠連縣、興文縣、屏山縣;
廣安市:廣安區、岳池縣、武勝縣、鄰水縣,華鎣市;
達州市:通川區、達縣、宣漢縣、開江縣、大竹縣、渠縣,萬源市;
雅安市:雨城區,蘆山縣、名山縣、天全縣、滎經縣、寶興縣、漢源縣、石棉縣;
巴中市:巴州區、通江縣、南江縣、平昌縣;
資陽市:雁江區、安岳縣、樂至縣,簡陽市;
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縣、理縣、茂縣、松潘縣、金川縣、黑水縣、馬爾康縣、壤塘縣、阿壩縣、若爾蓋縣、紅原縣、九寨溝縣、小金縣;
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縣、丹巴縣、爐霍縣、九龍縣、甘孜縣、雅江縣、新龍縣、道孚縣、白玉縣、理塘縣、德格縣、鄉城縣、石渠縣、稻城縣、色達縣、巴塘縣、瀘定縣、得榮縣;
涼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木里縣、鹽源縣、德昌縣、會理縣、會東縣、寧南縣、普格縣、布拖縣、金陽縣、昭覺縣、喜德縣、冕寧縣、越西縣、甘洛縣、美姑縣、雷波縣。
⑤ 碗的歷史演變過程
碗的歷史演變過程:碗作為人們日常必需的飲食器皿,碗的起源可追溯到新石器時代泥質陶制的碗,其形狀與當今無多大區別,即口大底小,碗口寬而碗底窄,下有碗足。高度一般為口沿直徑的二分之一,多為圓形,極少為方形。
不斷變化的只有質料,工藝水平和裝飾手段。一般用途是盛裝食物,碗因為其體積較鍋、盂小而可用手端盛。上闊下窄的形態,放在平地上是不穩定的,考古學家推測,古人對碗的使用,可能是最初放在地上挖出的坑之內的。
考古發現和史料記載,最早的瓷碗是原始的青瓷製品,基本形狀為大口深腹平底,使用於商周至春秋戰國時期。
以後隨著時代的演進,制瓷工藝的逐步改善以及人們的審美和實用要求的提高,碗的形狀、紋飾、質量也越來越精巧,使用分工也越來越具體多樣,如飯碗、湯碗、菜碗、茶碗等。不同時期的瓷碗,其形狀、釉水、紋飾是有著明顯差別的。
(5)理塘縣歷史發展過程擴展閱讀:
中國碗的進化史:
在茹毛飲血的原始社會,人們獲得食物的方式主要是狩獵。但狩獵也要看運氣,運氣好時,出門就能遇見野兔撞死在樹樁上;運氣差時,一整天甚至好幾天都捕不到任何飛禽走獸。於是,所有人不得不飢一頓飽一頓、有上餐沒下餐地過日子。
直到智慧的先民成功地種植繁育了粟等穀物,人們才逐漸告別了不穩定的狩獵生活,開始了相對穩定的以種植為主的農業生活。
對於穀物的烹飪,就不能像肉一樣用火烤,人們一點點摸索、一次次嘗試,終於發現可以加水煮著吃。當然,水加得少了,煮出來的是米飯;水加得多了,煮出來的是稀飯。但不論是米飯還是稀飯,總得拿個容器盛著吃——於是,碗應運而生。
考古研究發現,早在新石器時代早期,就已經有了陶制碗的雛形,而在新石器時代的中期至晚期,灰陶、黑陶、彩陶制的陶碗已屢見不鮮,甚至在河姆渡遺址還出土過木製的碗。在我市金台區金陵河西岸的北首嶺遺址,就出土過幾件新石器時代中晚期的陶碗。
北首嶺遺址是仰韶文化早期的代表,共出土包括石器、陶器、骨器在內的生活器具 5000餘件,其中跟飲食相關的,除了碗,還有鼎、甑、盆、壺、瓶、缽等。出土的碗與今天的碗造型相似,普遍開口較大、足底較小,有的碗內外壁略帶紋飾。
在夏、商、周三代,隨著文明的發展,飲食的內容越來越豐富、形式越來越講究,而碗已成為人們主要的餐具之一。即使在青銅文明高度發達的商周時期,陶碗仍是老百姓吃飯必備家什。
⑥ 武陵山區的歷史發展過程
因在地質與地形、自然條件、經濟生活、民族文化等方面,武陵山區相對自成一體,各民族長期交錯雜處、共同生活基礎上形成了許多共性,被費孝通先生概括成「武陵山民族走廊」。
歷史上,這個地方一直是苗族、土家族、漢族等民族的聚居地,民族關系復雜。但是,各民族都把國家統一作為最高的價值追求,「大一統」理念深入人心。同時,歷代王朝都對武陵山民族地區採取特殊的治理政策,「修其教不易其俗,齊其政不易其宜」,創建了帶有自治色彩的管理制度。這樣的歷史文化傳統,為民族區域自治提供了豐富的歷史經驗和依據。
清代以來,該地就成為學術研究的重要對象,每個時代都有重要的著述流傳於世:康熙初年的《撫苗錄》、乾隆年間的《楚南苗志》、嘉慶年間的《苗防備覽》、光緒年間的《湖南苗防屯政考》、民國年間的《湘西苗族調查報告》等等,都已經成為我國學術史上不朽的著作。同時,每個時代還有大量地方誌書、私家著述、民間抄本、宗教經師們的經書、以及各個檔案館里收藏的數以萬計的檔案資料等。這些文獻資料全方位地反映了歷史上湘西民族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情況,體現了當地各民族與漢民族的政治、經濟、文化交流和聯系,體現了歷史上中央政府對湘西的開發和管理。這是一筆珍貴的文化遺產和取之不竭的文化資源。
⑦ 甘孜州 歷史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位於青藏高原東南緣,四川省西部,俗稱康巴地區或康區。地處東經98°—102°,北緯28°-34°。東與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和雅安地區接壤,南與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和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毗連,西沿金沙江與西藏自治區昌都地區相鄰,北接青海省玉樹、果洛兩藏族自治州。
甘孜,古為羌地,唐屬吐蕃,是康巴藏區的主要組成部分,1950年成為新中國最早實行民族自治的一個州,是漢藏經濟文化交流的要沖。
自治州轄康定、丹巴、瀘定、九龍、道孚、爐霍、色達、甘孜、白玉、新龍、德格、石渠、雅江、理塘、稻城、鄉城、得榮、巴塘共十八個縣。面積十五萬三千餘平方公里,總人口約90萬,是以藏族為主體民族的多民族聚居區。州府康定,是全州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眾多的風景名勝和文物古跡,是州內重要的旅遊資源。「蜀山之顛」的貢嘎山,為世界第十一高峰。貢嘎冰川一直受到科學家的重視。貢嘎山從1980年對外開放以來,先後有美、日、英、瑞士、義大利、加拿大等國的登山隊前往攀登。瀘定海螺溝冰川森林公園、康定跑馬山和木格措,都是著名的風景旅遊區。海螺溝冰川森林公園,位於貢嘎山東坡,有低海拔現代冰川,有寬達1100米、落差1080米的大冰瀑布,有大流量的沸、熱、溫、冷泉水。溝內集中了從亞熱帶至寒帶的野生植物,並有400多種野生動物,屬於國家保護的珍貴動物有28種。海螺溝公園開放以來,中外旅遊者絡繹不絕。瀘定化林坪,曾是川藏古道上的重鎮,兵家必爭的關隘,也是古雅州至打箭爐必經之地,至今古營敵陣盤依然如舊,古道上留下的「拐子窩」記述著貧苦背夫的辛酸。舉世聞名的瀘定鐵索橋,解放後被國務院列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數次拔款維修,並建立了革命文物陳列館,展出紅軍奪橋史料。每年不少中外遊客前來參觀,州內幹部、群眾特別是青少年前往瞻仰,接受教育。
丹巴、康定、雅江等縣不少村、寨留存了許多古老的石砌高碉,展示了古代氐羌人的遷徒和流向。藏族文化古城德格印經院,擁有比較豐富、完整的藏文書版。
甘孜州是以藏族為主體,藏、漢、彝、羌、回等22個民族聚居區,有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民族文化和多姿多彩的民俗風情。州內德格與西藏拉薩、甘南夏河被稱為藏區的三大古文化中心,是藏文化的發祥地之一。古樸厚重的民俗風情,流派紛呈的藏戲,風格各異的鍋庄,弦子和踢踏舞蹈,獨樹一幟的藏族繪畫和雕塑,神奇奧妙的藏傳佛教等,使甘孜州獨具特色的民族傳統文化蒙上了一層神秘色彩,為世界人民所關注。
神奇的自然風光,博大精深的康巴文化和絢麗多彩的民族風情。甘孜州位於四川盆地與青藏高原的過渡帶上的橫斷山脈中段,地理位置特殊,嶺谷高差大,最低海拔為1000米,最高峰貢嘎山海拔7556米,其間高差達6556米(大渡峽谷到貢嘎山主峰軸線的水平距離僅29公里),金沙江、雅礱江、大渡河由北至南縱貫全境,形成了獨特的地形地貌和多樣化的生態環境。由於特大的高差,使這里形成了具備從河谷亞熱帶到高山永凍帶的垂直帶譜(共七個),也形成獨特的自然生態景觀。東部有以貢嘎山為中心的貢嘎山風景名勝區,地域涵蓋了康定、瀘定、九龍三縣,面積1萬1千餘平方公里,是中國最大的風景名勝區,是一處集現代冰川、雪峰、溫泉、原始森林、草原、高山湖泊、露天泉華、古冰川地貌及濃郁的康巴藏民族風情風俗為一體的國家級風景名勝區。該區內海螺溝景區以亞洲東部低緯度、低海拔冰川、高溫沸泉、原始森林為主要特色,高1080米、寬1100米的大冰瀑布舉世罕見;跑馬山因一首《康定情歌》蜚聲海外,高山湖泊木格措景區、伍須海景區、人中海景區,距大都市最近的塔公草原景區,貢嘎山西坡的貢巴冰川、巴旺冰川都是貢嘎山風景名勝區中的一顆顆明珠。南部有一個叫「三怙主神山」的地方,它是由三座獨立並呈「品」字形排列的三座雪山(海拔6032米、5958米、5958米)組成,三座神山之間的寬谷上流淌蜿蜒的小溪,小溪通過冰水瀑布與雪峰和冰川相連,山間鑲嵌著一個個美麗的海子,原始森林象衛士一般守護著神山,每到秋日,千里群山一片金黃,1929年美籍奧地利人約瑟夫·洛克(生物學家、地理學家、探險家)來到這里,他看到了「這片尚不為外人所知的地方有世界上最美麗的雪山,這里是中國藏族心中的聖地」,並於1929年至1932年在美國《地理雜志》陸續發表文章和圖片,把這片「香格里拉」聖境介紹給世人,這就是亞丁;以亞丁為中心的康南香格里拉旅遊區是香格里拉核心區中的核心,它主要景點有中國最大的古冰帽海子山、神秘的格聶山、神奇的措普湖和茶洛間隙噴泉、太陽谷、尼丁峽、長青春科爾寺等,這里還是巴塘弦子、熱巴的故鄉。而德格的新路海/雀兒山景區卻形如瑤池,是雄獅大王嶺·格薩爾王王妃沐浴梳妝的地方。甘孜州是一個以藏族為主體民族的少數民族自治州,是我國藏區的重要組成部分,該地區是我國早期民族頻繁遷徒的「民族走廊」的腹心地帶,又是內地通往西藏的交通樞紐和漢藏貿易的中心。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多種文化在這里相互碰撞、相互吸納,從而形成了既有其它藏區相同的藏族文化共性,又具有自身多元性文化的歷史印記的鮮明特徵。這里有藏族三大文化中心之首的德格印經院,有根植於康巴大地的世界最長英雄史詩《嶺·格薩爾王傳》及其主人公格薩爾的故里阿須,有完整保持傳統習俗的丹巴嘉絨風情,有《康定情歌》的故鄉康定及「茶馬互市」形成的鍋庄文化;如果說布達拉宮建築是世界建築中的典範,那麼康巴的民居則可稱為建築中的藝術品,被稱為「康巴名片」,康巴民居樣式多樣化,有的重外表,有的則重內飾,如進入道孚民居則有進入宮殿之感,而丹巴民居則與環境和諧統一,有「天人合一」之感,丹巴古碉則是建築史上的奇跡;全州500餘座涵蓋藏傳佛教五大教派的大廟和睦共處,共求發展,成為康巴地區獨特的藏傳佛教文化,八邦寺、更慶寺、呷拖寺、丁青寺、長青春科爾寺都是在藏區享有很高聲譽的寺廟;是康巴人創造了這片聖地的文化,是慓悍的康巴漢子和美麗多情的康巴姑娘譜寫了這片土地上的故事。
⑧ 三條石的發展歷史
元代,隨著漕運的發抄展,天津的經濟就以沿河貿易為特點日漸發達,三岔河口一帶成為天津的經濟中心。 三條石地區正與這一地帶毗鄰,受其影響,1860年前這里出現了為船家、商客服務的打鐵匠人,他們季節性地在此聚集。1860年以後,第一家手工作坊——秦記鐵鋪在此「定居」,是最早的鑄鐵手工作坊。
1900年,天津開埠後,受外來資本主義勢力的影響,三條石地區鐵業出現了為國外租界的建築設施服務的鐵工製造。截至1914年三條石鐵工作坊達10多家。
1915至1930年,三條石地區鑄鐵、機器業發展到興盛時期。最初的加工配套生產逐漸明顯的分為兩業——鑄鐵業和機器業。許多鐵廠擴大生產規模,在本市和外地設立分號。例如:當時頗有名氣的郭天祥機器廠曾在山東濟南、河南安陽建立分號擴大經營。到1937年前,三條石「兩業」工廠達300餘家,成為當時有名的「鐵廠街」。
「七·七事變」後,三條石地區「兩業」的自身發展受到破壞。為了維持生產,一些廠家被迫改產,接受日商的加工訂貨,大部分廠家停工,生產日趨衰落。
⑨ 中國歷史發展的過程
封建社會——西周、春秋
游士社會——戰國
郎吏社會——西漢至東漢中葉
門第社會——東漢中晚期至隋
科舉社會——隋至清末
現代社會——辛亥革命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