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亳州蒙城深厚的歷史文化

亳州蒙城深厚的歷史文化

發布時間:2021-03-07 02:15:43

1. 安徽亳州有哪些歷史文化

1、花戲樓,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位於亳州市花戲樓路專,渦水南屬岸,原名大關帝廟,又稱山陝會館,是一座建於清康熙年間的專供演戲的建築。

2、曹操地下運兵道,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為國家AAAA級景區。位於亳州市人民路老城區地下,以大隅首為中心,向四面延伸,分別通達城外。

3、曹操宗族墓群,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曹操宗族墓群覆蓋著亳州近12公里的地方,已開出來的有董園二號墓和章園一號墓。據考證董園二號墓是曹操的祖父曹藤之墓,章園一號墓為曹操父親曹嵩之墓。

4、曹騰墓,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市區魏武大道路西的曹氏家族墓群北側,是曹操祖父曹騰的墓葬。

5、尉遲寺,新石器時代聚落遺址,2001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蒙城縣許疃鎮畢集村東,它是父系氏族晚期部落聯盟首領所居住的村寨或城堡,被史學界稱為"中國原始第一村",被評為1994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6、華祖庵是後人祭祀東漢神醫華佗的廟祠,安徽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市區曹魏遺跡鬥武營和先醫廟、神農氏衣冠冢之間。

2. 安徽蒙城的歷史來歷

五帝時期 距今約4500年至4000年,「尉遲寺人」,沿北淝河擇高地而居。從出土的農耕文物判斷,他們已與中原華夏的高辛氏族和禹氏族,有了融合關系。 夏 《禹貢》:屬豫州之域。巴、過、戈氏族居於渦、淝間。 商 北冡山,乃《詩經·殷武》所記之景山;乃《竹書紀年》:盤庚自奄遷都的「北冡」;明嘉靖《壽州志》:「北冡」為商湯會盟之地; 《國語》記為「蕭蒙」之「蒙」;故蒙古稱景亳,湯的初都。今古城垣猶存,且有「殷社」古碑。 商時,蒙境有冡、嵇二方國。明萬曆《蒙城縣志》雲:「蒙為國,且數千年,舊故無志,於壽陽志中見之。」舊志又稱:商時為「北冡」。羅泌《路史》辯:「北冡,蒙字爾」。故「北冡」乃蒙也。 西周 為蒙國(見《阜陽地區志》)。 春秋 蒙國和蕭國(今蕭縣境)被宋國並吞,為宋「蕭蒙」之地(《國語·楚語下》雲:「宋有蕭蒙」)。宋昭公曾將「蕭蒙」封給其弟公子鮑,鮑即宋文公。宋楚反復爭奪「蕭蒙」,「蕭蒙」歸屬不定。 戰國 「蕭蒙」屬楚。莊子出生之「蒙」,即「蕭蒙」之蒙。 戰國末,楚於蒙故邑(今檀城)置蒙縣。 秦 蒙縣屬泗水郡(一說屬碭郡)。 西漢 置山桑縣,屬沛郡,治所仍為今檀城。 東漢 光武封橫野大將軍王常為山桑侯,建山桑侯國。王常子王廣時,國除,復置山桑縣,屬汝南郡。 三國 屬魏國豫州譙郡,後劃歸汝陰郡。 西晉 屬譙郡。 東晉 屬譙郡。 北魏 取南朝宋淮北之地後,廢山桑,於皇興年間(467年-470年),置渦陽縣,屬魏譙州南焦郡,治所遷至今蒙城渦河北岸漆園故址。 太和(477年-499年)中,改譙州為渦州,渦陽為州治(見《水經注》)。 景明(500年-503年)中,置渦陽郡(渦陽為郡治)。 梁大通元年(527年),梁取渦州,改置西徐州,渦陽仍為州治,治所遷至渦河南岸。梁同時置北新安郡(治今渦陽蒙關店)。 東魏 武定六年(548年),東魏取梁之西徐州、北新安郡,復置譙州、譙郡、渦陽縣,改北新安郡為蒙郡,轄蒙(蒙關店)、勇山(今渦 陽丹城集)二縣(見《輿地廣記》、《安徽建置沿革》)。 北齊 廢蒙郡,保留蒙縣。 北周 仍為譙州、譙郡、渦陽縣(治今蒙城縣)。蒙縣、勇山廢,並入渦陽縣。 隋 開皇初,廢郡,渦陽縣屬譙州。 開皇十六年(596年),改渦陽縣為淝水縣(治所今芮集),屬譙州。 大業七年(611年),復改淝水縣為山桑縣,屬譙州。 唐 貞觀十七年(643年),山桑縣屬河南道亳州。 天寶元年(742年 ),改山桑為蒙城縣(治所遷至今蒙城。縣名沿襲迄今,故以下只記隸屬變化),屬河南道亳州。 五代 屬亳州。 北宋 屬淮南東路亳州。 政和六年(1116年),屬安豐軍(治壽州)。 金 屬南京(開封)路壽州。 元 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屬河南行省(治開封)安豐路(治壽州)。 至政二十六年(1366年),屬江南行省(治今南京)安豐路。 明 屬南京鳳陽府壽州。 清 順治二年(1645年),屬江南省鳳陽府壽州。 康熙十五年(1676年),建安徽省,蒙城屬安徽省鳳陽府壽州。 雍正十三年(1735年),屬安徽省穎州府。 民國 元年(1912年),屬安徽省壽州。 三年,屬安徽省淮泗道(道尹駐泗縣)。 十七年,直屬安徽省。 二十一年,屬安徽省第六行政督察區(治泗縣)。 二十七年(1938年),屬安徽省第三行政督察區(治阜陽)。 二十七年六月,中國共產黨建立板橋區抗日民主政府。 三十三年(1944年)十二月,蒙城北境建立宿蒙縣,屬中共淮北路西第二行署。 三十四年十二月,宿蒙縣屬華中區第八行署。 三十六年六月,宿蒙縣屬豫皖蘇區第三行署。 十一月,縣南境中共建立蒙城縣,屬豫皖蘇區第六行署。 新中國時期 1949年3月,裁撤宿蒙,宿懷、蒙城(渦河南)、雪渦四個邊區縣,建立蒙城縣,原蒙城轄區恢復。屬豫皖蘇區第六行署,4月,屬皖北行署阜陽專區。 1952年4月,屬安徽省阜陽專區。 1971年3月,屬安徽省阜陽地區。 2000年6月,屬安徽省亳州市。 2009年,現轄3街道辦事處,14鎮,3個鄉,1個林場。 *街道辦事處:城關街道辦事處 莊周街道辦事處 漆園街道辦事處 *鎮:壇城鎮、雙澗鎮、小澗鎮、三義鎮、樂土鎮、柳林鎮、許町鎮、大興鎮、岳坊鎮、楚村鎮、立倉鎮、范集鎮、馬集鎮、板橋集鎮。 *鄉:籬笆鄉、王集鄉、小辛集鄉。 *林場:白楊林場。 2000年,蒙城縣轄18個鎮、5個鄉。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1106749人,其中: 城關鎮 90815 雙澗鎮 56001 小澗鎮 56884 漆園鎮 55778 壇城鎮 36146 范集鎮 38050 許町鎮 43407 板橋集鎮 66153 馬集鎮 39789 田橋鎮 16413 岳坊鎮 50579 柳林鎮 34775 立倉鎮 46385 常興鎮 36358 楚村鎮 42833 樂土鎮 47165 三義鎮 60939 籬笆鎮 52779 王集鄉 40603 移村鄉 23990 小辛集鄉 41003 呂望鄉 26121 羅集鄉 40641 白楊未批鎮 17108 莊周虛擬鄉 46034 2004年底,蒙城縣轄18個鎮、5個鄉:城關鎮、雙澗鎮(副縣級)、小澗鎮(副縣級)、漆園鎮、壇城鎮、范集鎮、許町鎮、板橋集鎮、馬集鎮、田橋鎮、岳坊鎮、柳林鎮、立倉鎮、常興鎮、楚村鎮、樂土鎮、三義鎮、籬笆鎮、王集鄉、移村鄉、小辛集鄉、呂望鄉、羅集鄉;白楊林場。 2006年,經省政府同意,省民政廳下發《關於同意蒙城縣鄉鎮行政區劃調整的批復》。4月5日,蒙城縣鄉鎮行政區劃調整工作全面展開。全縣鄉鎮由原來的25個調整為15個,平均人口由原來的5萬人增至8萬人以上,鄉鎮平均面積由原來的84平方千米增至140平方千米。 蒙城縣轄13個鎮、2個鄉:城關鎮(漆園鎮並入)、雙澗鎮、小澗鎮、壇城鎮、許町鎮、板橋集鎮、馬集鎮、岳坊鎮、立倉鎮、楚村鎮、樂土鎮、三義鎮、籬笆鎮、王集鄉、小辛集鄉。

3. 安徽省毫州市的名勝古跡和歷史故事

亳州有國家、省、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0餘處;其中省以上保護單位22家,占安徽全省的三分之一。1986年被命名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1998年被評為「全國首批優秀旅遊城」。
戲樓: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位於亳州市花戲樓路,渦水南岸,原名大關帝廟,又稱山陝會館,是一座建於清康熙年間的專供演戲的建築。
曹操地下運兵道: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亳州市人民路老城區地下,以大隅首為中心,向四面延伸,分別通達城外。
曹操宗族墓群: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曹操宗族墓群覆蓋著亳州近12公里的地方,已開出來的有董園二號墓和章園一號墓。據考證董園二號墓是曹操的祖父曹藤之墓,章園一號墓為曹操父親曹嵩之墓。
古井酒文化博覽園: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全國工業旅遊示範點,2013年5月國務院公布其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為仿明清宮廷建築,博物館建於一九九四年,佔地3200平方米,建築面積2200平方米。
華祖庵: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為國家AAA級旅遊景區, 位於亳州市永安街,相傳曹操悔恨殺死同鄉名醫華佗所建。

曹操公園:國家AAA級旅遊景區,位於亳州市中心,魏武大道與芍花路交口處,西與亳州博物館相鄰,是在曹氏宗族墓——曹四孤堆文化保護單位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公園內建造了曹操紀念館,是亳州市最大的公園。
白鷺洲風景區:國家AAA級旅遊景區,位於亳州市利辛縣城東南18公里處。水面600畝。
亳州博物館:為仿漢城堡式建築,是在原三國攬勝宮基礎上改建而成 ,正式對外免費開放。該管建築面積5200平方米,室內陳列面積2800平方米,文物庫房建築面積1200平方米,館藏文物2071件套。

南京巷錢庄: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亳州市北關南京巷19號,是以貨幣為經營對象的民間金融機構舊址,1998年5月,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為全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白衣律院:又名白衣庵,因供奉白衣大士觀世音而得名,位於譙城區交通路17號,是安徽省重點開放寺院和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白衣律院傳戒律宗,是中國四大律院之一,寺內供奉有佛祖舍利子。民國時期,白衣律院為全國僧侶舉行大規模三壇大戒三次。
興華農業綜合示範庄園:三星級農家樂,始建於1997年,地處亳州市渦陽縣城西郊7.5公里處,省道307線南側1.5公里處,陳大鎮境內。

新四軍紀念館:國家AAA級旅遊景區,坐落於亳州市渦陽縣新興鎮,距縣城20公里,北與河南省永城市接壤,是安徽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省國防教育基地、省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亳州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店集鎮柘王宮遺址:位於渦陽縣店集鎮西。傳為古時候侯爵的封地,建有三宮六院、72眼井。考古證實為北宋時期遺址,現為安徽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店集鎮歷史悠久,文物古跡較多。戰國時期店集屬楚地,傳說楚懷王為鎮守邊疆,以防齊患,封宗室於此地,建宮立殿,即柘王殿,又稱柘王宮,有「三宮六院七十二眼井」之說。宮殿昔日的容顏隨宦海沉浮被無情的歲月早已剝去,但遺址遺跡尚存,留下了大片庄阜高地和眾多古井,足以想像當時宮殿的雄偉和浩大。1959年春地質勘探隊曾在此高地上建鐵塔一座,高30餘米,引來眾多人觀看,並猜測其用意,但一直沒有準確答案。50多年來,這座雄偉的鐵塔卻成了遺址的導向標,也給古老的店集鎮增添了神秘的色彩。1930年在此高地南、運糧河北60米處,還殘存一處磚瓦結構的天齊閣(俗稱「天閣」),1940年店集小學師生扒天齊閣殘屋建校時,扒出一把七星寶劍;1958年秋,人民公社組織起「衛星田專業隊」,數百名勞力在高埠廢墟上搞深翻,挖出不少古磚瓦、石磨和毀壞的陶器等;1975年11月店中生產隊社員程廣林等4人在鐵塔南邊取土時挖出一青色古壇,壇內現大量金銀器物。消息走漏後,被當時公社人員叫去訓誡上繳,一直送到阜陽有關單位管理。據統計,挖出金釗3件,金泡、金器71件,銀叉、碎銀子計6240克。至於那72眼古井,年長的老人還能說出一部分井的大致位置,有的年輕時為了抗旱還下去掏挖過這部分古井。他們盼望挖到寶物,所以爭著下去掏井,並不準外村人下去。他們說,井口雖小,但下面很深很大,人下去磨杴綽綽有餘。他們挖出過古磚古瓦、古瓷花罐、人的頭骨、動物的骨頭等,他們也不知是不是寶物,都不知去向。
古老的運糧河依然有美麗的傳說。據說,住在店集鎮的楚宗室的女兒嫁給高公崔老家一戶官宦之家。為了向女兒家運送東西方便,楚宗室官員便令百姓挖一條河通往崔老家,取名運糧河。此河歷經2000多年,雖經局部改道,古河址斷斷續續仍在;它起於崔老家,穿過界洪河,流入干溪溝,長約5公里。在上世紀七十年代疏浚此河時,挖出了古沉船,一見風很快風化。離柘王殿遺址不遠,現王寨村南運糧河邊有一片窪地,原是大水灣,說是當年停靠船隻的地方。至今清流不絕,綠波粼粼,一直哺育著兩岸生靈。境內的干溪溝、羅溝、雙慶溝等水系。給店集鎮構成了豐富的水資源,經由西淝河流入淮河。
尉遲寺遺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亳州市蒙城許町鎮境內國內保存較為完整、規模較大,以大汶口文化為主的原始社會聚落遺存。

萬佛塔: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級旅遊景區,位於亳州市蒙城縣城中心,因塔身內外嵌砌琉璃小佛近萬軀而得名。此塔為宋代建築風格,八角十三層樓閣式磚塔,高42.2米,造型優美,並被載入《中國名勝詞典》。
鄭店子風景區:國家AAAA級風景區,位於亳州市城市西北角鄭店子 是渦河和洪河的交匯處,兩河與西一環路一起圍合的三角地帶,號稱「森林中的村落」。三角洲佔地面積約50公頃,三角洲旅遊區控制范圍約210公頃(2.1平方公里)。
陳摶廟景區:希夷故里,為亳州譙城區城南宋湯河南岸陳家營村。為紀念陳摶,後人在其故居建廟敬祭,後故居和廟祠均毀。2007年,亳州市政府斥資重建。2010年被全國旅遊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評為「AAA級旅遊景區」。
薛閣塔:在亳州老城東南,是一座磚塔。直椎式八角開,共七層,高34.15米,周圓23.36米。塔座由八塊青石奠基。塔一二層為仿木結構,每角砌磚為方柱,高3.5米。柱上仿高50公分。

江寧會館:位於亳州市古泉路北側,是南京葯材商人為經商方便,清嘉慶12年(1807年)在圓覺寺的基礎上集資改建而成。--網路

4. 安微省亳州市有哪些歷史遺跡!!

"曹操運兵道":曹操地下運兵道,位於亳州市老城區地下,以大禹首為中心,向四面延伸,分專別通達城外。屬運兵道始建於東漢末年,相傳為曹操所建。整個地道經緯交織,縱橫交錯、布局奧妙,規模宏大,目前已發現長近八千米,它遠遠超過地面上保留的一座古老城池的價值。被譽為「地下長城」。2001年6月25日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5. 安徽省亳州市被稱為歷史文化名城都有什麼

風俗文化:

武術:亳州地處中原,武風昌盛。鄉民多習武,特別是回民練武成風。亳州歷史上武 人輩出,"五禽戲"、"晰揚掌"產生於亳州,"六合八法拳"由亳州人所創。

剪紙:亳州的舊時大戶人家閨女出嫁,每件嫁妝都貼有色彩鮮艷、構圖新穎的剪紙,亳州一些人家的室內和 許多單位的會議室,都飾以民間特色的剪紙。

高蹺:亳州高蹺是人踩在木棍上表演,通常是訓練有素的團體。

鬼會:也叫大班會,是一種鬼戲,每逢正月十五鄉間大班會演出。

三斗:亳州社會有很多消遣娛樂活動,如斗雞、鬥蟋蟀、斗鵪鶉、踢毽子、聽書、聽戲、養鳥、養花、下棋、搓麻將等,最有特色的是前三種,被稱為"民間三樂"。

肘擱:是亳州民間舞蹈的一種,已有數百年歷史。肘擱分"座子"和"架子"兩部分。"座子"由體格強壯者擔任,回族尚武,故多由回民擔任。

地方戲:二夾弦劇種起源於河北,發展於山東菏澤,流傳於蘇、魯、豫、皖四省邊界地區,解放後在亳縣受到重視,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梆劇,是亳州的特色劇種。近似豫劇,是亳州最受歡迎的一劇種。

華佗五禽戲:是以模仿動物動作和神態為主要內容的組合動功。"五"是一個約數,並非限於五種功式;"禽"指禽獸,古代泛指動物;"戲"在古代是指歌舞雜技之類的活動,在此指特殊的運動方式。

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花戲樓、曹操運兵道、曹氏宗族墓群、萬佛塔、尉遲寺遺址、南京巷錢庄、古井貢酒釀造遺址。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二夾弦、五禽戲、老子傳說、九醞春酒法。

省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華祖庵、天靜宮、道德中宮、江寧會館、莊子祠、湯王陵、陳摶廟、、薛閣塔、伍奢冢遺址、紀家塔、張樂行故居、捻軍會盟舊址、新四軍第四師司令部舊址、東岳廟、紅城子遺址、明王台。

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幫鼓舞、捻軍歌謠。

著名人物

亳州著名人物有名揚四海的道家學派創始人老子,一代聖哲莊子,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曹操,發明了"麻沸散"和"五禽戲"的神醫華佗,都是亳州人。歐陽修、曾鞏等文壇巨子也曾相繼在亳州為官。

6. 安徽省亳州市具體資料,地理位置,歷史文化

亳州市位於安徽省西北邊陲,三面與河南省接壤,面積2226平方公里,轄19個鎮、7個鄉、3個市區。 亳州市是座古城,有3700多年的歷史。商湯建都於亳;三國時是曹魏的陪都;元末小明王韓林兒稱帝於此。因而亳州以「三朝古都」而名揚天下。亳州西周時稱焦,戰國時稱譙,北周時始稱亳州。1948年亳州解放,成立亳州市,1949年市縣合並為亳縣。1986年經國務院批准撤縣建市,同年又被國務院批准為對外開放和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http://www..com/s?wd=%B0%B2%BB%D5%CA%A1%D9%F1%D6%DD%CA%D0%BE%DF%CC%E5%D7%CA%C1%CF%A3%AC%B5%D8%C0%ED%CE%BB%D6%C3%A3%AC%C0%FA%CA%B7%CE%C4%BB%AF 參照這個網站去看看

希望採納

7. 蒙城的傳統習俗作文550字 - 百度

今日蒙城縣,是古代蒙縣而來。蒙很早就為縣級行政單位了,在後漢(公元25~220年)時代,「蒙」稱「蒙城」,《後漢書•郡國志》記載得很明白:豫州,梁國有九城:其中有「蒙」城。因此,「蒙」自後漢起,就稱為「蒙城」。後漢的郡和郡國的縣級行政單位都稱城,特別是過去單字的縣,如「蒙」、「項」、「虞」等等,此後也成了「蒙城」、「項城」、「虞城」了,以後再恢復縣制稱呼,「蒙」就成了「蒙城縣」, 「城」字被保留了下來。
晉代學者張湛曾經作《列子注》這本書,張湛明確寫道:「莊子,宋之蒙城人,為梁漆園吏。」可見,晉代仍沿稱蒙為「蒙城」。蒙城這個地名,當起自後漢。漢晉以後,唐以前,蒙城地名有過變動,蒙城曾被叫做「山桑」,山桑侯國,但稱做山桑前後,「蒙城」也是不斷反復出現在史志上的。但自唐代天寶元年(公元742年),蒙城重新被確認至今為「蒙城縣」,1000多年中沒有變化。所以,有的學者不辨史志,武斷蒙城自唐代開始才有的,不符史實。
「蒙」是春秋戰國就有的縣級行政單位,在後漢,稱為蒙城,從唐朝至今,蒙城這一名稱始終不變。蒙城算得上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了。
「蒙」是莊子故里,首先提出的也是司馬遷。《史記•老子韓非列傳》中附有莊子傳,開頭一句就是「莊子者,蒙人也,名周。」後漢時「蒙」為「蒙城」,莊子自是蒙城人了。
對此,宋代二位大文豪王安石(公元1021~1086年)、蘇東坡(公元1036~1101年)均予以確認。
《蘇東坡全集》中有一篇《莊子祀堂記》,是為蒙城人建莊子祀堂而寫的。文章一開頭,即為「莊子,蒙人也。」這塊碑近年在蒙城出土,雖為殘碑半塊,存原文186字,經有關專家認定,碑文文字當是蘇東坡親筆所寫。
《王文公文集》中有一首詩:《蒙城清燕堂》
「清燕新詩得自蒙,行吟如到此堂中。吏無田甲當時氣,民有莊周後世風。
庭下早知閑索木,坐間遙想御絲桐。飄然一往何時得,俯仰塵沙欲作翁。」
這首詩是王安石為時任蒙城縣令的蘇舜欽(公元1008~1048年)大學士寫的。可見,在宋代以前「莊子,蒙人」,這蒙就是蒙城,是沒有爭議的。
莊子故里「蒙」的爭議是從明代開始的。明代嘉靖年間一個叫陸應陽的人寫了一本《廣輿記》,把商丘東北的「蒙澤」說成是「蒙」,因為許多人都說莊子是宋國人,宋國國都在商丘,所以他尋找蒙地只在商丘附近找尋,而忽視了宋國最南部的一個真正的蒙,因而造成近現代人關於莊子故里「蒙」的筆墨官司。
根據我對宋國的考察,宋國在春秋戰國時代,其地域也是比較廣大的,它的東南界直到今宿縣、蒙城一帶,當莊子的時代,宋國南部已被楚國佔有。公元前523年「楚平王六年,使太子建居城父,守邊。」(《史記•楚世家》)楚國的北界已經到達亳州南之城父。莊子生存於世的時候,蒙縣已經屬楚國。但是,宋國最後一位君王宋王偃「十一年(公元前318年),東敗齊,取五城;南敗楚,取地三百里。」(《史記•宋微子世家》)宋王偃向南取地三百里,如果從城父算起,正包括今蒙城全境,宋的故地「蒙」又回復到了宋國。到公元前286年,三國伐宋,宋亡,今之蒙城之地又入楚。 莊子生於公元前369年,此時蒙地為楚,宋王偃向南取地三百里之時,當莊子52歲,蒙復歸於宋國,莊子83歲去世,正是三國滅宋之年。所以說,莊子是楚人,是宋人,都是對的。司馬遷寫《史記》,關於莊子一節,文字簡短,也只能說「莊子者,蒙人也」。漢代,蒙縣屬梁國。劉向《別錄》說莊子「宋之蒙人」,《史記•索引》說《地理志》蒙縣屬梁國,近代人說「老、庄文化是楚文化」,這些說法都是無可厚非的,都是正確的,都是指同一個地方,即今天屬於渦淮地區的蒙城。商丘及其東北,至宋國滅亡,莊子去世前,從未入過楚國,如莊子是商丘人,又哪來莊子是楚人,又怎能與楚文化結緣

8. 蒙城創建多少年我想知道它悠久的文化歷史

蒙城縣自唐天寶元年(742年)創設時就承續隋初的渦陽縣,開皇中易名肥水縣,大業時易名山桑縣的舊疆。清同治三年(1864年)正月,劃原屬蒙城縣田橋以西約700平方公里土地入新設的渦陽縣,是該縣行政區域的第一次大削減。1965年7月9日,將該縣所屬望疃區的望疃、周集、中疃、高隍、蔣疃、蘆溝6個公社,即張寨以西約240平方公里劃入新設的利辛縣,是該縣疆域的第二次大削減。該縣疆域變遷的還有民國37年(1948年)6月,將岳坊、馬集一帶劃入渦陽縣蒙西區。1938年3月,將該縣棗木橋劃入懷遠縣,古路崗劃屬鳳台縣,共約劃出50平方公里。1984年6月30日,將原屬蒙城縣茨淮新河以南老大興集及瓦房、香山、趙王、大劉、水牛周等村計30平方公里劃入鳳台縣;將原屬鳳台縣的谷堆李、劉園村約1平方公里劃入蒙城縣。經過上述變遷,形成今天的縣域。

夏為禹貢豫州之域,商為湯都,稱北冡。西周稱漆邑。公元前595年歸楚,稱楚北地漆園。
秦屬碭郡。漢初,分西北境為梁國蒙縣,東南境為沛郡山桑縣。三國時,屬魏譙郡山桑縣。東晉僑置蒙縣,仍屬譙郡。
南北朝時,屬宋山桑縣。南齊仍為山桑縣。
北魏皇興元年(467),廢山桑縣建置渦州,為州治所。在漆園故城建置渦陽縣。
北魏太和年間(477—499)置南兗州於渦陽(今蒙城渦河北劉寨)。
梁大通二年(528),梁改置渦州為西徐州,後置北新安郡,均為州、郡治所。
東魏武定八年(550),置南譙州,仍以渦陽為治所,並山桑、蒙縣為蒙郡。北齊復稱蒙縣。
隋開皇十六年(595),稱淝水縣;大業七年(611),改淝水縣為山桑縣。
唐天寶元年(742),正式定名為蒙城縣。此後,雖歸屬屢有變更,但縣名一直沿用未變。
五代時,為河南道亳州蒙城縣。
宋代,先後屬安豐軍、亳州、壽州。

交通區點陣圖
元代,屬總管府安豐路。明代,屬南直隸鳳陽府。
清代,先後屬亳州、潁州。
民國元年(1912),屬安徽省壽州。
民國3年6月,屬安徽省淮四道(道尹駐泗縣)。
民國17年3月,直屬安徽省。
民國21年10月,屬安徽省第六(泗縣)行政督察區。
民國27年6月,屬安徽省第三(阜陽)行政督察區。6月中國共產黨建立板橋區抗日民主政府。
民國33年12月,蒙城縣北境歸宿蒙縣,屬淮北路西第二行署。
民國34年12月,宿蒙縣屬華中區第八行署。
民國36年6月,宿蒙縣屬豫皖蘇區第三行署。11月,縣南境歸蒙城縣,屬豫皖蘇區第六行署。
民國38年3月,裁撤宿蒙、宿懷、蒙城(渦河南)、渦陽4個邊區縣,設蒙城縣,原蒙城轄區恢復,屬豫皖蘇區第六行署。4月12日,屬皖北行署阜陽專區。1952年4月12日,屬安徽省阜陽專區。
1971年3月29日,屬安徽省阜陽地區。
1996年,阜陽地區改市,屬安徽省阜陽市。
2000年6月,地級亳州市建立,屬安徽省亳州市。

9. 蒙城地域文化習俗調查報告800字作文

莊子曰:水之積復也不制厚,其負大舟也無力。一個地方如果沒有厚重的歷史文化,那麼這個地方必然根底浮淺,成為世人遺忘的角落,難得具有發展潛力。所以,近年來,各地對地域文化的開發研究極為關注,方興未艾的旅遊文化、飲食文化、服飾文化、酒文化、茶文化、建築文化、宗教文化等等,都展現出驚人的發展效益。這在較大程度上提高了地方的知名度,增進了產品的文化含量和品位,促進了當地產業的發展。最近,湖北安陸和四川江油為李白故里爭得不可開交,都希望李白是自己本土人,都想增進本土的文化含量,發展地方經濟。可見,地域文化越來越引人注目。
孔子曰:言之無文,行而未遠。一個荊州人,如果不知道三國人物、荊州花鼓、劃龍船、吃粽子等,必然不配稱作文化人。一個文化蒼白的人,即便誇誇其談,若要登大雅之堂,受人稱羨,贏得尊榮,無異於天方夜譚。作為一名中學生,要想增進一定的文化涵養,使作文有深厚的文化底蘊,鮮明的個性特徵,就必須了解、學習乃至研究地域文化,這樣,我們無論是說話還是寫作,才有可能出口成章、言之有物,滔滔不絕、言之有序,引經據典、言之有據,聲情並茂、言之有情。

10. 亳州和哪些歷史文化名人有淵源

華佗:東漢抄亳州人。「神醫」。「外科之祖」發明中葯麻醉劑——麻沸散。創造「五禽之戲」。

曹操:三國亳州人。魏武帝。 文學上也有較高成就,其詩今存20餘首樂府詩。昂揚之精神,宏偉氣魄與慷慨不平之感情,形成其特有的風格,對五言詩發展貢獻較大。散文有40餘篇。詩文皆為後世傳誦。

庄 子:戰國蒙城人。著名哲學家、文學家。著作《莊子》亦稱《南華真經》,內篇集中代表莊周思想;外篇、雜 篇則是以後莊子學派言論匯編。《史記》有傳,蒙城有莊子祠。

閱讀全文

與亳州蒙城深厚的歷史文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