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文化歷史理論和最近發展區都是

文化歷史理論和最近發展區都是

發布時間:2021-03-07 00:09:36

① 如何理解維果茨基的最近發展區理論

微果刺激的最近發展區理論,所以很多的名人發展出來的可能是一些我們想像不到的。

② 教育心理學中是誰提出學習的關鍵期理論

奧地利生態學家康羅德·洛倫茲。

在對鳥類自然習性的觀察中,發現剛孵出的幼鳥,如小雞、小鵝等,會在出生後很短的一段時間內學會追逐自己的同類或非同類,過了這段時間便再也不能學會此類行為或印刻自己的母親,而這段時間是很短的,故稱為人類的關鍵期,又稱最佳期、敏感期、臨界期、轉折期。

(2)文化歷史理論和最近發展區都是擴展閱讀:

1、關鍵期指對特定技能或行為模式的發展最敏感的時期或者做准備的時期。個體發育過程中的某些行為在適當環境刺激下才會出現的時期。如果在這個時期缺少適當的環境刺激,這種行為便不會再產生。

2、洛倫茲(1903-1989),奧地利動物學家、習性學創始人之一,開始了在自然條件下觀察動物行為的方法,對鳥類行為的研究作出了獨特貢獻,並提出了動物本能行為的固定行為模式和動物學習的「印記」等概念。1966年當選為國家科學院院士,1973年與K.弗里希、N.廷伯根共同獲得諾貝爾生理學獎。

③ 最近發展區理論的維果斯基簡介

(Lev Vygotsky,1896-1934)亦有翻譯為維果茨基,前蘇聯心理學家,「文化-歷史」理論的創始人。專1917年畢業於莫斯科大學屬法律系和沙尼亞夫斯基大學歷史哲學系。1924年到莫斯科心理研究所工作。維果斯基對人的高級心理機能進行了研究,並在1925年發表了《意識是行為主義心理學的問題》,明確提出研究意識問題對科學心理學的重大意義。1934年維果斯基因患肺結核逝世,年僅38歲。維果斯基一生留下180多種著作,其心理學思想至今仍有很大影響。

④ 維果斯基的著作有哪些

1、文化-歷史理論,

維果斯基他將人的心理機能區分為低級心理機能和高級心理機能兩類。前者的發展受個體的生物成熟所制約,後者的發展則受社會文化-歷史所制約。心理實質是社會文化歷史通過語言符號的中介而不斷內化的結果。

2、維果斯基的心理發展觀,

所謂心理發展就是指:一個人的心理是在環境與教育的影響下,在低級心理機組的基礎上,逐漸向高級心理機能的轉化過程。

心理機能由低級向高級發展的標志是什麼?維果斯基歸納為四個方面的表現:

(1)心理活動的隨意技能

(2)心理活動的抽象—概況技能

(3)形成以符號或詞為中介的心理結構

(4)心理活動的個性化

(5)提出內化學說

維果斯基在分析智力形成的過程,提出內化學說,維果斯基是提出內化學說最早提出者之一。他指出,教學的最重要特徵是便是教學創造著最近發展區這一事實,也就是教學激起與推動學生一系列內部發展的過程,從而使學生通過教學而掌握的全人類的經驗內化為兒童自身的內部財富。該理論的基礎就是他的工具理論。

3、教學與發展的關系

維果斯基在其發展觀中提出了教學與發展,特別是教學與智力發展的關系的思想。在教學與發展的關繫上,維果茨基提出了三個重要的問題:一個是「最近發展區」思想;一個是教學應走在發展的前面;一個是關於學習的最佳期限問題。我們將重點介紹最近發展區的相關理論。

維果斯基的最近發展觀理論

(一)最近發展區理論提出的背景

維果斯基認為以往的發展觀,存在種種不足,並不能夠真正揭示人類心理本質上不同於動物的那些高級心理機能。他認為,人類的心理發展具有兩個重要特點。第一,我們人類所特有被中介的心理機能不是從內部自發產生的,它們只能產生於人們的協同活動和人與人的交往之中。第二,人所特有的新的心理過程結構最初必須在人的外部活動中形成,隨後才可能轉移至內部,成為人的內部心理過程的結構。可以看出,在維果斯基的理論體系中,突出了社會、文化以及歷史的制約性。他認為,由於人類對工具的使用,從而引起了人的新的適應方式,即物質生產的間接的方式,進一步地,從物質到精神,人類也發展出了語言、文字、符號等精神生產的工具。

由此出發,他對人類心理發展的一般原因作出了回答。他認為,促使心理發展的原因在於:(1)起源於社會—文化—歷史的發展,人類的發展是受到社會規律制約的;(2)兒童是在於與成人的交往過程中才學會語言的,並且最終通過語言這一個重要的中介環節,掌握新的心理機能;(3)高級心理機能是人類心理結構不斷內化的結果。

正是基於自己的社會—文化—歷史學說,維果斯基在這個基礎之上提出了自己的最近發展區的觀點。可以說,如果希望深入的了解維果斯基的最近發展區的思想,我們首先必須明白,維果茨基的「最近發展區」正是對兒童智力發展的一般原理上的深刻洞察,才使得他的理論得以獨樹一幟

⑤ 課程與教學論研究的經驗自然主義流派進行了什麼研究

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特別是從19世紀以來,課程與教學論孕育出了眾多的流派,在理論上和實踐上均產生了比較大的影響。這里,擬對八種影響比較大的現代課程與教學理論流派進行簡要分析介紹。

一、赫爾巴特主義課程與教學論
赫爾巴特主義課程與教學理論是一種歷史最悠久、影響最廣泛的理論流派,常被人稱為「傳統教育」課程與教學理論,創始人主要是赫爾巴特,實踐者和發展者是他的學生齊勒(Ziller, J., 1817-1882)和賴因(Rein,W., 1847-1929)。它的主要內容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關於教育目的
教育的必要目的是培養道德人,教育的選擇目的是培養兒童多方面的興趣和一切能力的和諧發展。前者的實質是人對現存制度的服從和迎合傳統,後者的實質是為了使兒童的發展與現實和未來社會分工就業匹配起來。
(二)關於教育目標
教育的最高目標是培養兒童的德性,較近的目標是培養兒童多方面的興趣,包括經驗的、思辨的、審美的、同情的、社會的和宗教的六種興趣。這樣就在課程與教學層面上,把其提出的有些內在矛盾的教育目的觀念統一了起來。
(三)關於課程形態
建構起來了規范化的「學科」課程與教學形態,追求古典人文學科與現代實科相結合。科目設置主要有自然(博物)、物理、化學、地理、數學、邏輯、文法、自然哲學、文學、音樂、繪畫、雕刻、古典語、現代外語、本國語、歷史、政治、法律、神學等19個。
(四)關於課程橫向結構
面對分科導致的知識割裂問題,赫爾巴特主義提出並實踐了科目主題中心整合法。赫爾巴特首先提出了統覺心理學的整合原理,齊勒繼承了赫爾巴特的衣缽,建構起了以「歷史、文學、宗教」為中心和以歷史為核心的課程整合法。
(五)關於教學方法
赫爾巴特認為,兒童要擴大觀念就得依靠經驗的積累,並主要地在教學中獲得知識。立足於統覺心理學的基礎,他將教學分成了四個階段,後經其弟子引申發展,形成著名的「五段教學法」,長期風行於歐美學校教育理論和實踐之中。五段教學法包括:(1)「預備」,即問題的提出,教學目的和目標的說明等;(2)「提示」,即新材料的傳授;(3)「比較」,通過新舊知識的比較,使它們實現聯合;(4)「總括」,即在比較的基礎上,知識還不系統,需要一種靜止的審思活動,尋求結論和規律。(5)「應用」。

二、兒童社會活動中心課程與教學論
從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開始,美國興起的進步教育運動,對赫爾巴特主義課程與教學論進行了徹底的批判和超越,進而建立和發展起了兒童社會活動中心課程與教學論。兒童社會活動中心課程與教學論,徹底否定各種以學科主題為中心的傳統觀點,主張以學生興趣、愛好、動機、需要等為價值取向,以兒童社會活動為中心來研製課程和組織教學。它的代表人物,最著名的有杜威。其基本觀點包括:
(一)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兒童發展
杜威批判傳統教育目的來自教育之外,是社會強加給教育的。他提出,教育在自身之外,是沒有目的的。「教育即發展(ecation as growth)」,這就是說,教育的自身目的是促進兒童的身心發展。
(二)課程與教學的實質是經驗
杜威以他的經驗自然主義哲學思想作為手術刀,對強調一切從兒童出發的極端「兒童中心」論與強調一切從課程與教學出發的「科目中心」論進行了解剖批判,指出它們均走進了割裂兒童與課程的極端的、片面的誤區。他堅持用整體的、變化發展的和聯系的觀點來看待兒童與課程,這樣它們便成了一個整體、具有統一性。他分析道:「我們認識到,兒童和課程僅僅是構成一個單一的過程的兩極。正如兩點構成一條直線一樣,兒童現在的觀點以及構成各種科目的事實和真理,構成了教學。從兒童的現在經驗進展到以有組織體系的真理即我們稱之為各門科目為代表的東西,是繼續改造的過程。」[1]這樣,實質上兒童與課程並不是分裂的,而是有機統一在一起的,它們的統一點就是經驗。
(三)社會活動是課程與教學的中心
針對已有的科目主題中心論的偏頗,杜威宣稱:「學校科目相互聯系的真正中心,不是科學、不是文學、不是歷史、不是地理,而是兒童本身的社會活動。」[2]通過兒童的社會活動,從而實現教材里的成人經驗內化到兒童自身經驗之中。教師、課本和課堂都不再是中心了,課程與教學中各個科目的聯絡中心也變了,變成了兒童的社會活動。這些社會活動,又被叫做「作業」,它們既是社會生活中存在的,也是家庭生活里不可缺少的,還是學校可以組織進行的。合乎這三個條件的,當時主要是縫紉,建築,木工和烹飪等。
(四)以活動為課程與教學的根本形態
20世紀30年代,美國進步教育協會為了將新的理論形態的活動課程與教學轉變為實踐形態,組織實施了史稱「八年研究」的課程與教學改革運動,促使美國中小學幼兒園普遍實施了活動課程與教學。這一理論和實踐模式,以後逐步傳播到東西方許多國家,逐步占據了課程與教學的主導地位。

三、發展主義課程與教學論
發展主義課程與教學論,是前蘇聯著名心理學家和教育家贊可夫(Занков,Л.В. 1901-1977),從20世紀50年代末開始,經過長達20年的大規模學校實驗,總結升華形成的。贊可夫突出的主題是「教學與發展」,所以這一理論也突出地表現了贊可夫格外強調學生發展的特徵。這一理論主要內涵包括:
(一)作為理論基礎的「文化——歷史」理論和「最近發展區」學說
維果茨基(Выготский,Л.С.,1896-1934)以實驗為基礎,天才地提出了心理學的歷史原理和意義原理。進而在發現了兒童自生概念向科學概念的發展趨向後,他敏感到了兒童發展過程本身所具有的生長可能性。於是,他大膽地用以觀照兒童的智力發展,提出,在兒童的發展中,存在著兩種水平,第一種是兒童的現有發展水平;第二種水平則是指兒童能夠做到、但不能獨立地而只能是根據模仿來做到的那個區域,它是兒童在以後能獨立完成的,所以應包括在兒童現有發展水平之中。這一區域,就被維果茨基命名為最近發展區。
(二)教育教學的根本功能是促進學生的一般發展
贊可夫所說的一般發展,基本涵義有三:一是指個性發展而不僅僅是智力發展,二是指心理一般發展而不是指身心的一般發展,三是包括動機、情感和意志的發展。但是,在他的實驗中,能夠操作並實際操作了的發展內容,主要仍然僅僅是智力發展。所以,這一理論實質上打上了深深的科學主義烙印。
(三)教學創造兒童的最近發展區
兒童的最近發展區只是可能的,而不是必然的。在兒童的發展歷程中,教學創造著最近發展區
(四)課程與教學設計的五大基本原理
贊可夫以發展為目的的課程與教學

⑥ 現代教學的5大理論是什麼

從19世紀以來,教學論孕育出了眾多的流派,在理論上和實踐上均產生了比較大的影響,促使教學觀念正在從傳統向現代轉變。這里,擬對八種影響比較大的現代教學理論流派進行簡要分析介紹。 一、赫爾巴特主義教學論赫爾巴特主義教學理論是一種歷史悠久、影響廣泛的流派,常被人稱為「傳統教育」教學理論,創始人主要是赫爾巴特,發展者主要是他的學生齊勒(Ziller, J., 1817-1882)和賴因(Rein,W.,1847-1929),其主要內容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關於教育目的 他們堅持,教育的必要目的是培養道德人,教育的選擇目的是培養兒童多方面的興趣和一切能力的和諧發展。前者的實質是人對現存制度的服從和迎合傳統,後者的實質則是為了使兒童的發展與現實和未來社會分工就業匹配起來。(二)關於教育目標 他們認為,教育的最高目標是培養兒童的德性,較近的目標是培養兒童多方面的興趣,包括經驗的、思辨的、審美的、同情的、社會的和宗教的六種興趣。這樣就在教學層面上,把其提出的有著內在矛盾的教育目的觀念統一了起來。(三)關於課程形態 他們建構起來了規范化的「學科」課程與教學形態,追求古典人文學科與現代實科相結合。主要設置有自然(博物)、物理、化學、地理、數學、邏輯、文法、自然哲學、文學、音樂、繪畫、雕刻、古典語、現代外語、本國語、歷史、政治、法律、神學等19個科目。(四)關於課程橫向結構 面對分科導致的知識割裂問題,赫爾巴特主義提出並實踐了科目主題中心整合法。赫爾巴特首先提出了統覺心理學的整合原理,齊勒繼承了赫爾巴特的衣缽,建構起了以「歷史、文學、宗教」為中心和以歷史為核心的課程整合法。(五)關於教學方法 赫爾巴特認為,兒童要擴大觀念就得依靠經驗的積累,並主要地在教學中獲得知識。立足於統覺心理學的基礎,他將教學分成了四個階段,後經其弟子引申發展,形成著名的「五段教學法」,長期風行於歐美學校教育理論和實踐之中。五段教學法包括:(1)「預備」,即問題的提出,教學目的和目標的說明等;(2)「提示」,即新材料的傳授;(3)「比較」,通過新舊知識的比較,使它們實現聯合;(4)「總括」,即在比較的基礎上,知識還不系統,需要一種靜止的審思活動,尋求結論和規律。(5)「應用」。 二、兒童社會活動中心教學論 從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開始,美國興起的進步教育運動,對赫爾巴特主義教學論進行了徹底的批判和超越,進而建立和發展起了兒童社會活動中心教學論。兒童社會活動中心教學論,徹底否定各種以學科主題為中心的傳統觀點,主張以學生興趣、愛好、動機、需要等為價值取向,以兒童社會活動為中心來研製課程和組織教學。它的代表人物,最著名的有杜威。其基本觀點包括:(一)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兒童發展 杜威批判傳統教育目的來自教育之外,是社會強加給教育的。他提出,教育在自身之外,是沒有目的的。他主張「教育即發展(ecation as growth)」,就是說,教育的自身目的是促進兒童的身心發展。(二)課程的實質是經驗 杜威以他的經驗自然主義哲學思想作為手術刀,對強調一切從兒童出發的極端「兒童中心」論與強調一切從教學出發的「科目中心」論進行了解剖批判,指出它們均走進了割裂兒童與課程的極端的、片面的誤區。他堅持用整體的、變化發展的和聯系的觀點來看待兒童與課程,這樣它們便成了一個整體、具有統一性。他說:「我們認識到,兒童和課程僅僅是構成一個單一的過程的兩極。正如兩點構成一條直線一樣,兒童現在的觀點以及構成各種科目的事實和真理,構成了教學。從兒童的現在經驗進展到以有組織體系的真理即我們稱之為各門科目為代表的東西,是繼續改造的過程。」[1]這樣,實質上兒童與課程並不是分裂的,而是有機統一在一起的,它們的統一點就是經驗。(三)社會活動是教學的中心 針對已有的科目主題中心論的偏頗,杜威宣稱:「學校科目相互聯系的真正中心,不是科學、不是文學、不是歷史、不是地理,而是兒童本身的社會活動。」[2]通過兒童的社會活動,從而實現科目主題里的成人經驗內化到兒童自身經驗之中。教師、課本和課堂都不再是中心了,教學中各個科目的聯絡中心也變了,變成了兒童的社會活動。這些社會活動,又被叫做「作業」,它們既是社會生活中存在的,也是家庭生活里不可缺少的,還是學校可以組織進行的。合乎這三個條件的,當時主要是縫紉,建築,木工和烹飪等。(四)以活動為課程與教學的根本形態 20世紀30年代,美國進步教育協會為了將新的理論形態的活動課程與教學轉變為實踐形態,組織實施了史稱「八年研究」的課程改革運動,促使美國中小學幼兒園普遍實施了活動課程與教學。這一理論和實踐模式,以後逐步傳播到東西方許多國家,逐步占據了教學的主導地位。 三、發展主義教學論 發展主義教學論,是前蘇聯著名心理學家和教育家贊可夫(Занков,Л.В. 1901- 1977),從20世紀50年代末開始,經過長達20年的大規模學校實驗,總結升華形成的。贊可夫突出的主題是「教學與發展」,所以這一理論也突出地表現了贊可夫格外強調學生發展的特徵。這一理論主要內涵包括: (一)作為理論基礎的「文化——歷史」理論和「最近發展區」學說 維果茨基(Выготский,Л.С.,1896-1934)以實驗為基礎,天才地提出了心理學的歷史原理和意義原理。進而在發現了兒童自生概念向科學概念的發展趨向後,他敏感到了兒童發展過程本身所具有的生長可能性。於是,他大膽地用以觀照兒童的智力發展,提出,在兒童的發展中,存在著兩種水平,第一種是兒童的現有發展水平;第二種水平則是指兒童能夠做到、但不能獨立地而只能是根據模仿來做到的那個區域,它是兒童在以後能獨立完成的,所以應包括在兒童現有發展水平之中。這一區域,就被維果茨基命名為最近發展區。(二)教育教學的根本功能是促進學生的一般發展 贊可夫所說的一般發展,基本涵義有三:一是指個性發展而不僅僅是智力發展,二是指心理一般發展而不是指身心的一般發展,三是包括動機、情感和意志的發展。但是,在他的實驗中,能夠操作並實際操作了的發展內容,主要仍然僅僅是智力發展。所以,這一理論實質上打上了深深的科學主義烙印。(三)教學創造兒童的最近發展區 兒童的最近發展區只是可能的,而不是必然的。在兒童的發展歷程中,教學創造著最近發展區。(四)教學設計的五大基本原則 贊可夫以發展為目的的教學論,提出了五大原則,即高難度原則,高速度原則,以理論知識為主的原則,使學生理解教學過程的原則和使全體學生、包括差生都得到發展的原則。 四、結構主義教學論 結構主義教學論,主要依據是結構主義心理學,最著名的代表人物是布魯納。結構主義教學論的基本原理為: (一)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養社會精英 結構主義教學論,是在20世紀50年代蘇美爭霸世界的背景下產生的。它熱衷於追求教育的卓越性,追求教育培養大量社會精英,特別是培養大批科技精英。(二)一個大膽的假設 布魯納提出,任何學科都能夠用在智育上是正確的方式,有效地教給任何發展階段的任何兒童。這個大膽假設往往被人誤解,然而它的實質是,使問題配合學生的能力,或者找出該問題的某方面以便做出這種配合。它要求內容的選擇和組織,與課程和教學實施方式相配合,形成「在智育上是正確的方式」。(三)以學科結構為教學中心 布魯納主張,不論我們教什麼學科,務必使學生理解學科的基本結構。所謂學科的基本結構,就是學科的基本原理、基礎公理和普遍性主題。學科的結構不是只有單一的模式,故可重組為各種特殊的結構。學科的基本結構的教育價值是豐富的,主要表現在四方面:⑴懂得基本結構可以使學科更容易理解;⑵有利於識記,特別有利於意義識記;⑶能促進知識技能的遷移;⑷可以溝通高級知識與初級知識。(四)重視培養兒童的直覺思維 直覺是不經過復雜智力操作的邏輯過程而直接迅速地認知事物的思維活動,它是直接觀察而不是間接認識,可經由某種捷徑而不循慣常的邏輯法則快速地進行。直覺在生活實踐中具有重要價值,也是創造活動的重要特徵。邏輯思維是重要的,直覺思維也是重要的。已有的教育和教學,忽視了兒童的直覺思維,所以要格外重視兒童直覺思維的挖掘、運用和培養。直覺與學科基本結構之間,存在辯證關系。直覺有助於理解和把握基本結構,但是直覺好的人可能生來有些特殊,不過只有以牢固的、熟悉的學科知識作為背景或基礎,直覺的創造性特徵才能有所作為。(五)提倡發現學習法。發現學習,是人通過獨立思考、改造材料、自己掌握原理原則的一種學習方式。發現學習法的優點主要有四個方面:(1)有利於掌握知識的體系和學習方法;(2)有利於啟發學生的內在學習動機、提高學習的自信心;(3)有利於培養學生的發現與創造的態度和探究的思維定勢;(4)有利於知識、技能的鞏固和遷移。(六)建構起了螺旋型課程 到20世紀50年代末,布魯納首次提出了螺旋型課程的概念。螺旋型課程,實質上就是在課程內容組織上採取的螺旋排列方式,這種排列方式按照學習的鞏固性原理,在相鄰的兩個以上主題、單元、年級或階段里安排內容相同但深度或廣度不同的內容,以便讓學生逐步深入學習某門課程或某門課程的一個方面。布魯納主張以螺旋型課程來組織和實施學科的基本結構,通過螺旋型課程,促進兒童對學科基本結構的學習和掌握。 五、範例教學論 以德國著名的教育家瓦根舍因(Wagenschein,M., 1896-?)和克拉夫基(Klafki, W., 1927- )為代表提出來的「範例教學論」,與發展主義教學論以及結構主義教學論一起,構成了二次大戰後五、六十年代世界上最有影響的三大教學論流派。所謂範例教學,就是通過典型的事例和科目主題中關鍵性的問題的教授、探索,來帶動學生理解普遍性的材料和問題。在二次世界大戰以後,許多國家都通過擴充教材內容、增加課時來適應社會發展的要求,結果導致中小學的課程變得十分龐雜,學生負擔加重,學生的智力活動受到窒息,教學質量下降。實際上,精神世界的各種固有的現象(規律),可以依靠個別真正能為學生所理解的事例來說明。這就啟示人們,要克服傳統教學的弊端,就要重視、重構教學內容,選擇學科材料中最典型的材料,形成認識的「稠密區」或「島嶼」。在這個稠密區里,各種知識匯集、交融,通過對這個稠密區的探究、思考,形成一種整體的認識結構,就能夠達到把握其他各種材料的目的。 (一)選擇範例的原則 選擇範例需要遵循三個基本原則,即基本性、基礎性和範例性。所謂基本性,就是指教給學生的內容應當是一門學科的基本要求,如基本概念、基本知識結構、基本原理、基本規律等。基本性的著眼點在於教材的客觀內容。所謂基礎性,就是著眼於學生基礎,學生的基本經驗和智力發展的水平。教學內容的選擇應當切合學生的生活經驗,適應學生的知識水平和智力的發展水平,同時,又要通過教學,促進學生智力的發展。所謂範例性,就是指所選擇的例子必須像一面「鏡子」那樣,能夠反映某一階段教學的全部材料,使學生窺一斑見全豹。例如教力學原理時,可以用「杠桿」這樣一個被廣泛應用的工具作為實例,來推導出力的公式來。「範例」的另一層意思還指某一範例對認識其它事物具有啟發性,例如講熱帶森林,以非洲的熱帶森林為典型,通過非洲森林同其它森林的同異比較,來認識熱帶森林的特徵。在範例教學中,往往打破原有的學科體系,用課題形式來代替相同的系統教材。如在語文教學中,一個課題可以是一篇範文或一首詩,也可以由許多文學作品組成;在物理教學中,可以把「自由落體」現象作為一個課題,從中引出關於質量、能量守恆、慣性定律和萬有引力等概念和規律來;在歷史教學中,可以打破年代式的課目結構,選擇典型人物、典型事件加以組串。範例教學的課題選擇不能是隨意的,而應當是引導學生發現規律的突破點,這個突破點又是整個教學鏈上的關鍵點,能夠同前後的課題、同學生橫向的知識發生有機的聯系。每個課題既是相對獨立而完整的,又是彼此有內在聯系的。這樣,一個課題接著一個課題,學生就能夠把握學科內容,能夠發展智力和能力。為了實現上述要求,教師必須對教學內容作教學論的分析。克拉夫基指出,這種分析包括以下五個方面:1、基本原理的分析。分析該特定課題所表示和闡明的內容有哪些是重要的、帶有普遍意義的,並通過這些內容的教學使學生「範例性」地把握那些基本現象和基本原理。2、智力作用的分析。分析課題對學生有何種現實意義,使學生在這個課題中能開展何種智力活動。3、未來意義的分析。分析課題對學生今後生活有何種意義。只有具有未來意義的課題才能使學生有興趣。對一些不能直接看到其意義的課題,教師應該對學生進行啟發。4、內容結構的分析。要分析課題在全部內容中的位置並對本身進行細致分析,分析課題的內容要素,要素之間的聯結、層次,難點和重點等。5、內容特點的分析。即課題有哪些特點能引起學生興趣和認知的沖突,通過什麼手段才能有效地突現課題等。 (二)範例教學的程序和方法 範例教學的程序一般有四個階段:第一階段:教師用特例,以具體直觀的方法,範例地闡明「個」,使學生認識某一事物的本質特徵。第二階段:根據範例「個」所獲得的知識,推論特點,分析掌握整個「類」的特徵,使對「個」的認識上升為對「類」的認識。第三階段:範例地掌握規律和范疇的階段,即根據對「個」所獲得的認識,進一步過渡到對「類」的認識,從而達到對更本質的關系——規律的認識。第四階段:範例地獲得關於世界的關系的經驗,認識更為抽象或總結性的規律。這四個階段僅是範例教學的一般程式。其實,同傳統教學相比,範例教學的本質特徵並不是在於教學過程上的區別,更重要的區別在於它的教學目標——教養性教學目標。這種教養性目標包括,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培養學生的獨立能力。 六、社會改造主義教學論 社會改造主義(Social Reconstructionism)教學論,又被稱為社會中心教學論。社會改造主義教學論,是從進步主義(Progressivism)教育中逐漸分化出來的,其早期的代表人物有克伯屈(Kilpatrick,W.H.)、拉格(Rugg,H.)和康茨(Counts, G.S.)等;20世紀50年代後,使改造主義以新的面貌出現並引起人們關注的是布拉梅爾德(Brameld, S.)。社會改造主義教學論主張: (一)教育的根本價值是社會發展 社會改造主義批判學生中心教學論過於注重學生的個人需要、興趣、自由以及活動,沒有考慮到社會變革的需要;在教育和教學中,學生中心教學論僅注意過程從而忽視了結果,只注意了手段而忽視了目的。社會改造主義認為,學校教學的價值,最終是社會的價值,教學乃是實現未來理想社會的運載工具(vehicle)。(二)教育的根本目的在於改造社會 社會改造主義指出:學生中心教學實質上是幫助學生「適應」而不是「改造」社會。社會改造主義也強調教學的經驗性質,主張經驗是第一位的,但卻堅定地認為,經驗是團體的而非個人的,所以社會改造主義格外強調的是團體經驗。團體經驗實質在於改造社會,因此,教育的目的是推動社會的變化,設計並實現理想的社會。教學設計不應從學生掌握知識、發展智力和人格出發,而應從社會改造的要求出發,使教學在統一的社會整體內完整地聯系起來。從而通過教學實施後,幫助學生擺脫對社會制度奴隸般地服從,明確社會改革的需要,形成參加各種社會運動、塑造新的社會秩序和社會文化的能力,從而成為改造社會、推進社會發展的主人。(三)超越科學技術主宰教學的現狀 社會改造主義認為,傳統的課程是一個不相連貫的學科主題(subject matter)的大雜燴,其內容過分強調了技術,而忽視了人類團體的其他經驗。所以要實現社會發展的教育價值和社會改造的教育目的,就必須加強美學、道德、社會和人文方面的教學。(四)構建社會問題中心的「核心課程」 社會改造主義批判兒童中心教學論誇大了兒童個人的自由,主張把教學的中心放到社會現實問題、社會改造和社會活動上;主張教學應由教育者按照社會需要來決定,而不是由學生自己來決定;應以解決實際的社會問題的邏輯而不是學科知識的邏輯為主線來組織教學,使教學同社會生活聯系起來,增強學生適應和改造社會生活的能力。 七、人本主義教學論 人本主義教學論,是以人本主義心理學為基礎,在批判結構主義教學論存在的嚴重問題中,逐步發展起來的,最著名的代表人物是馬斯洛(Maslow,A.H., 1908-1970)和羅傑斯。人本主義教學論的主要觀點有: (一)教育的根本價值是實現人的潛能和滿足人的需要 人本主義敏銳地指出,結構主義教學論對培養社會和科技精英的目的追求,導致了人的「畸形化」,遺失了人的價值。因此,教學必須走出英才教育思想的籠罩,建立新的教育價值。人本主義指出,人是具有心理潛能的,潛能的實現具有內在的傾向性;需要是潛能的自然表現,潛能是價值的基礎,需要表現著價值;所以,教學的教育價值不是別的,就是實現人的潛能和滿足人的需要。 (二)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養「完整人」 人本主義教學論指出,結構主義教學培養出來的,是人格不健全的人;其大肆鼓吹的學科分化,其實是倒行逆施;而且,科學邏輯與學習邏輯同一性是值得懷疑的,探究-發現學習也存在著適切性的問題。人本主義提出,教育的目的是培養人格健全、和諧發展和獲得自由的「完整人(whole man)」。這樣的「完整人」,首先是多種多樣的潛能得以發揮,表現為各個層次的需要得以和諧實現;其次是情意發展與認知發展的和諧統一,包括情意、感情和情緒的發展,認知、理智和行為的發展,以及情意與認知、感情與理智、情緒與行為發展的統一。(三)平行課程與並行課程 為了實現人本主義的教育價值和目的,需要建立和實施平行課程體系,包括學術性課程、社會體驗課程和自我實現課程。進而,一種人本主義的並行課程與教學整合模式也應運而生,它由知識課程、情意課程和體驗整合課程有機結合而成。(四)組織意義學習 羅傑斯指出,人類學習有兩種類型:一是無意義學習,比如無意義音節的學習,這類學習只涉及心智,不涉及感情或個人意義,與「完整人」無關;二是有意義學習,是指一種使個體的行為、態度、個性以及在未來選擇行動方針時發生重大變化的學習。這不僅是一種增長知識的學習,而且是與每個人的各部分經驗都融合在一起的學習。意義學習理論的基本觀點包括:⑴人類有一種天然的學習傾向。⑵意義學習通常是在學生認識到學習材料與自己的目的有關的情況下出現的。當學生看出他所學習的東西能夠保持和發展自我時,他就會進行意義學習。對學習的意義理解不同,會影響到學習的方向、分量和速度。⑶許多意義學習是通過學生的實際活動進行的。⑷學生的整個人(包括他的認知活動和情意活動)灌注其中的自發學習,往往是最持久和最深入的學習。自發學習的關鍵是獲得學習的自由。⑸凡是引起自我概念變化的學習往往對個體是一種精神威脅,因而容易遭到拒絕。自我概念是指一個人的價值觀、信念和基本態度。⑹意義學習在當代多變的世界中應是對學習過程的學習。 八、後現代主義教學論 伴隨著人們對現代化負效應的反思批判,各種後現代主義思潮席捲全球。與此相伴隨,從20世紀70年代以來,歐美逐步孕育起了後現代主義教學論。從80年代後期開始,全球許多教育家和課程與教學論學者都接受了後現代主義教學論的旨趣,從而形成了一股強勁的後現代教學思潮。其中,作為後現代主義教學論旗手的,有美國的著名教育家派納(Pinar,B.)和小多爾(Doll Jr.,W.E.)等。後現代主義教學論的意旨主要表現為:(一)「工具理性還原」的人性主張 後現代主義並不否定現代理性文明,而是希冀在繼續享用現代化帶來的文明成果的同時,醫治好現代化的人性疾患。美國學者貝斯特(Best, S.)和凱爾納(Kellner,D.)對後現代主義進行過比較全面的考察,結果表明,「後現代不僅已經介入我們所能設想的從人類學到企業管理到政治到科學的每一領域」,而且已經孕育出了「後現代總統制」、「後現代愛情」、「後現代心靈」、「後現代神學」、「後現代電視節目」等一系列當代大眾文化的各種不同主題[3]。集中到人性問題上,後現代主義旗幟鮮明地反對把人的本質理性化和抽象化,反對至高無上的理性主體。指出,傳統哲學以普遍性、同一性和理性為人的最高本質,以主體的普遍性壓抑對象的差異性,以同一性統治特殊性,以理性支配情感,只能使人成為喪失個性的、無血無肉無感情的抽象的人,從而壓抑了人的具體性、個體性。因此,理性是重要的,但不是至上的,只不過是「謀求人的幸福的工具。」[4](二)建構主義和經驗主義的認識論基礎 現實生活世界的意義和價值,是人在親身經驗和體驗中主動建構起來的。人們是以共同的歷史為背景,參與到彼此之間的活動和對話之中,通過多重解釋和轉換而尋求或創造意義和價值。教學就是為著人們以歷史性的體驗和反思,尋找和安置好自己在社會變化潮流之中的位置的。

⑦ 有2010年山東省教師資格考試真題嗎謝謝

沒有2010年的,09年的參考一下吧!
2009年山東教師資格考試中學教育心理學考試試題

發布時間:2011-01-21 閱讀次數:340 次
一、不定向選擇題。(在每小題的五個備選答案中,選出正確的答案,並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分別填在題乾的括弧內,多選、少選、錯選均不得分。每小題1分,本題總分30分)
1.如果一個人喜歡富有創造性地、有安排、有計劃的解決問題,凡事樂於自己制定規則,喜歡以自己的做事方式行事,喜歡沒有預先建構好的問題,喜歡自己去搭建結構並決定如何去解決問題,喜歡自己去搭建結構並決定如何去解決問題,喜歡基於創造性和建構性計劃的活動,則這個人的思維風格屬於( )。
A.自由開放型 B.保守拘謹型 C.主動獨立型 D.被動執行型 E.分析評判型
2.研究發現,專家型教師與新教師的差異,主要表現在( )。
A.課前指導 B.課堂教學過程 C.課後評價 D.課時計劃 E.學年計劃
3.根據埃里克森的人格發展階段理論,中學生要解決的矛盾是( )。
A.信任與不信任的矛盾 B.勤奮感對自卑感的矛盾 C.同一性對同一性混亂的矛盾
D.自主對羞怯、懷疑的矛盾 E.親密對孤獨的矛盾
4.現有的影響較大的教育理論有( )。
A.桑代克的聯結說 B.布魯納的認知結構學習理論 C.皮亞傑的認知發展理論
D.維果斯基的發展理論 E.埃里克森的心理社會發展理論
5.在實際教學中,教師不能突襲(比如,應該學習新知識,卻進行考試),不利於學生學習,這種做法依據是學習的( )。
A.准備率 B.練習率 C.效果率 D.刺激 E.條件反射
6.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認為學習的實質在於( )。
A.獲得知識 B.習得學習方法 C.主動形成認知結構 D.建立知識系統 E.了解新生事物
7.如果一個人情緒消極,對生活感到全無樂趣,覺得自己的活動沒有價值,這種人患有( )。
A.焦慮症 B.抑鬱症 C.強迫症 D.恐怖症 E.性格障礙與人格缺陷
8.人們對自己是否能夠成功地進行某一成就行為的主觀推測和判斷是( )。
A.學習需要 B.動機歸因 C.成就動機 D.學習動機 E.自我效能感
9.智力的群體差異包括( )。
A.性別差異 B.年齡差異 C.種族差異 D.智商分數差異 E.同齡團體差異
10.在英語學習中,學生在學習eye(眼)和ball後學習eyeball就比較容易,這種現象屬於( )。
A.一般遷移 B.負遷移 C.水平遷移 D.垂直遷移 E.正遷移
11.構成品德心理結構的基本成分是( )。
A.知 B.情 C.意 D.行 E.態度
12.原認知知識包括( )。
A.關於個體內差異的認識 B.對任務的認識 C.對有關學習策略及其使用方面的認識
D.關於個體間差異的認識 E.對個人作為學習者的認識
13.創造性地培養,常用方法有( )。
A.提供具有創造性地榜樣 B.頭腦風暴訓練 C.自我設計訓練 D.發散思維訓練
E.推測與假設訓練
14.心智技能形成過程中各階段順序是( )。
A.原型操作、原型定向、原型內化 B.原型操作、原型內化、原型定向
C.原型內化、原型定向、原型操作 D.原型內化、原型操作、原型定向
E.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內化
15.在操作形式中,把模仿階段習得的動作固定,並一體化稱為( )。
A.操作模仿 B.操作整合 C.操作熟練 D.原型定向 E.原型內化
16.對有效完成任務所需的技能、策略及其來源的意識稱之為( )。
A.認知策略 B.元認知策略 C.元認知知識 D.元認知控制 E.元認知計劃
17.根據馬斯洛的需要層次說,人的需要可分為生長需要和缺失需要,下列所列需要屬於缺失需要的是( )。
A.飲食需要 B.力避下崗的需要 C.被人尊重的需要 D.審美的需要 E.尋找歸屬和愛的需要
18.問題的基本特點是( )。
A.目的性 B.認知性 C.序列性 D.外顯性 E.擴展性
19.一般認為,態度和品德的形成過程經歷如下階段( )。
A.依從 B.服從 C.認同 D.內化 E.完善
20.當一個人熟悉了某種事物潛在作用,這種阻礙理解的因素是( )。
A.已有的知識經驗 B.問題特徵 C.功能固著 D.原型啟發 E.變式
21.我國心理學界一般認為,品德的心理結構包括( )。
A.認識 B.情感 C.控制 D.行為 E.干預
22.技能的基本特點是( )。
A.技能是通過遺傳獲得的
B.技能是通過學習或練習而形成的,不同於本能行為
C.技能是由一系列動作及執行方式構成的
D.技能是通過系統的學習與教學而形成的
E.技能中的各動作要素及其執行順序要體現活動本身的客觀法則的要求,不是一般的習慣動作
23.知識的表徵存儲方式有( )。
A.命題網路 B.產生式系統 C.圖式 D.認知方式 E.概念網路
24.下列那些原則和策略是奧蘇貝爾提出的( )。
A.逐分原則 B.整合協調原則 C.先行組織者原則 D.小步子原則 E.及時反饋原則
25.根據適當過渡學習原理,要想使記憶效果達到最好,學習的熟練程度應達到剛好能夠回憶出來的次數的( )。
A.100% B.120% C.150% D.200% E.250%
26.維果斯基的發展觀的基本內容包括( )。
A.文化歷史發展理論 B.心理發展觀 C.內化學說 D.最近發展區理論
E.心智技能按階段形成理論
27.在心理學上,一般將教師的期望的預言效應稱之為( )。
A.羅森塔爾效應 B.霍桑效應 C.暈輪效應 D.馮雷斯托夫效應
E.約翰亨利效應
28.當學生違反校規校紀時,我們會給他一個處分,經過一段時間教育,發現該生表現越來越好,為了鞏固其良好行為,才撤銷了處分,這種做法在心理學上叫( )。
A.消退 B.懲罰 C.負強化 D.抑制 E.正強化
29.下列哪些強化程式是延緩式強化( )。
A.定時距式 B.變時距式 C.定比率式 D.變比率式 E.每次都給學生強化
30.學與教相互作用的過程是一個系統過程,它有一些子系統構成的,這些子系統包括( )。
A.學習過程 B.教學過程 C.評價過程 D.反思過程 E.反饋過程
二.填空題。(共15題,每題1分,根據所學知識將**填在每題橫線上,本題總分15分。)
31.教育心理學研究的核心內容是( )。
32.個體通過與環境相互作用後獲得的信息及其組織,在心理學上稱之為( )。
33.應用一系列的認知操作,從問題的起始狀態到達目標狀態的過程稱之為( )。
34.個體依據一定的社會道德行為規范、行動時表現出來的比較穩定的心理特徵和傾向,在心理學上稱之為( )。
35.學習遷移的形式訓練說的心理學基礎是( )。
36.引起、維持和指引個體學習活動的心理動因或內部動力稱為( )。
37.操作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徑是( )。
38.學習者為了提高學習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識的制定的有關學習過程的方案稱為( )。
39.如果一個學生無論什麼事情,都出現「你要我遵守,你也要遵守;你讓我做好,你也得做好」,則該學生道德發展處於( )。
40.按照我國心理學家關於個體心理發展的分類11、12歲到14、15歲這一期間屬於( )。
41.曾被一條大狗咬過的人,看見小狗也產生恐懼,這種現象心理學上叫( )。
42.知識建構的基本機制是( )。
43.通過學習而形成的,影響個人行為選擇的內部准備狀態或反應傾向性,心理學上稱為( )。
44.按照奧蘇伯爾的觀點,個體有自己的工作或學業成就而獲得相應的地位的願望叫( )。
45.人們對自己是否能夠成功地進行某一成就行為的主觀推測和判斷是( )。
三.辨析題(共5題,每題5分,請先判斷正誤,然後說明原因,本題總分25分。)
46.教育心理學是應用心理學的一種,是心理學一般原理在教育中的應用。( )
47.根據維果斯基的的觀點,教學必需要考慮學生已經達到的水平,而且任何教學也必須著眼於學生的已有水平。( )
48.根據斯金納的操作條件反射理論,強化分正強化和負強化,無論正強化還是負強化,其作用都是改變同類反映在將來發生的概率。 ( )
49.直觀是知識掌握的開端環節,是感性知識的重要來源,是理解抽象的科學知識的起點,因此,無論在什麼情況下,教學都必須從直觀開始。( )
50.有結構問題的解決過程與無結構問題的解決過程相同,但各自的解決特點不同。( )
四.簡答題。(共4題,每題5分,本題總分20分。)
51.什麼叫觀察力?中學生觀察力的發展有什麼特點?
52.什麼叫有意義學習,有意義學習的條件有哪些?
53.中學生品德發展的基本特徵有哪些?
54.影響創造性的個性因素有哪些?
五.論述題。(共2題,每題15分,本題總分30分。)
55.結合中學實際,論述如何激發學生學習動機?
56.假設現在要傳授學生「直角三角形」概念,根據概念教學原則,應該從哪些方面入手進行教學?

⑧ 20世紀六七十年代以來,出現過哪些教學流派他們的教學原則分別是什麼

一、赫爾巴特主義教學論赫爾巴特主義教學理論是一種歷史悠久、影響廣泛的流派,常被人稱為「傳統教育」教學理論,創始人主要是赫爾巴特,發展者主要是他的學生齊勒(Ziller, J., 1817-1882)和賴因(Rein,W.,1847-1929),其主要內容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關於教育目的 他們堅持,教育的必要目的是培養道德人,教育的選擇目的是培養兒童多方面的興趣和一切能力的和諧發展。前者的實質是人對現存制度的服從和迎合傳統,後者的實質則是為了使兒童的發展與現實和未來社會分工就業匹配起來。
(二)關於教育目標 他們認為,教育的最高目標是培養兒童的德性,較近的目標是培養兒童多方面的興趣,包括經驗的、思辨的、審美的、同情的、社會的和宗教的六種興趣。這樣就在教學層面上,把其提出的有著內在矛盾的教育目的觀念統一了起來。(三)關於課程形態 他們建構起來了規范化的「學科」課程與教學形態,追求古典人文學科與現代實科相結合。主要設置有自然(博物)、物理、化學、地理、數學、邏輯、文法、自然哲學、文學、音樂、繪畫、雕刻、古典語、現代外語、本國語、歷史、政治、法律、神學等19個科目。(四)關於課程橫向結構 面對分科導致的知識割裂問題,赫爾巴特主義提出並實踐了科目主題中心整合法。赫爾巴特首先提出了統覺心理學的整合原理,齊勒繼承了赫爾巴特的衣缽,建構起了以「歷史、文學、宗教」為中心和以歷史為核心的課程整合法。(五)關於教學方法 赫爾巴特認為,兒童要擴大觀念就得依靠經驗的積累,並主要地在教學中獲得知識。立足於統覺心理學的基礎,他將教學分成了四個階段,後經其弟子引申發展,形成著名的「五段教學法」,長期風行於歐美學校教育理論和實踐之中。

三、發展主義教學論 發展主義教學論,是前蘇聯著名心理學家和教育家贊可夫(Занков,Л.В. 1901- 1977),從20世紀50年代末開始,經過長達20年的大規模學校實驗,總結升華形成的。贊可夫突出的主題是「教學與發展」,所以這一理論也突出地表現了贊可夫格外強調學生發展的特徵。這一理論主要內涵包括: (一)作為理論基礎的「文化——歷史」理論和「最近發展區」學說 維果茨基(Выготский,Л.С.,1896-1934)以實驗為基礎,天才地提出了心理學的歷史原理和意義原理。進而在發現了兒童自生概念向科學概念的發展趨向後,他敏感到了兒童發展過程本身所具有的生長可能性。於是,他大膽地用以觀照兒童的智力發展,提出,在兒童的發展中,存在著兩種水平,第一種是兒童的現有發展水平;第二種水平則是指兒童能夠做到、但不能獨立地而只能是根據模仿來做到的那個區域,它是兒童在以後能獨立完成的,所以應包括在兒童現有發展水平之中。這一區域,就被維果茨基命名為最近發展區。(二)教育教學的根本功能是促進學生的一般發展 贊可夫所說的一般發展,基本涵義有三:一是指個性發展而不僅僅是智力發展,二是指心理一般發展而不是指身心的一般發展,三是包括動機、情感和意志的發展。但是,在他的實驗中,能夠操作並實際操作了的發展內容,主要仍然僅僅是智力發展。所以,這一理論實質上打上了深深的科學主義烙印。(三)教學創造兒童的最近發展區 兒童的最近發展區只是可能的,而不是必然的。在兒童的發展歷程中,教學創造著最近發展區。(四)教學設計的五大基本原則 贊可夫以發展為目的的教學論,提出了五大原則,即高難度原則,高速度原則,以理論知識為主的原則,使學生理解教學過程的原則和使全體學生、包括差生都得到發展的原則。

⑨ 幼兒教育學基礎的一些名詞解釋:1最近發展區2整個教學法3文化4直觀形象法5行動操練發6近期目標7幼兒常規

維果斯基的「最近發展區理論」,認為學生的發展有兩種水平:一種是學生的現有水平,指獨立活動時所能達到的解決問題的水平;另一種是學生可能的發展水平,也就是通過教學所獲得的潛力。兩者之間的差異就是最近發展區。教學應著眼於學生的最近發展區,為學生提供帶有難度的內容,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揮其潛能,超越其最近發...展區而達到下一發展階段的水平,然後在此基礎上進行下一個發展區的發展。 維果斯基提出「最近發展區」這一概念之前,人們在認識教學與兒童發展之間的關繫上,存在著很大的分歧。這種分歧主要表現為以下三種不同的意見: 第一種觀點是「無關論」,即認為教學與兒童發展是兩個不同性質、基本各不相乾的過程。教學既不會推動兒童的發展,也不會改變兒童發展的方向,最多隻是利用兒童智力發展的成果。這也就是說,教學最多盡量考慮兒童現有的發展水平,努力使教學的難度、進度與兒童現有的智力水平相當就可以了。這一觀點的代表人物是皮亞傑。 這一觀點有其合理性,亦有其客觀事實根據。教學的確需要首先考慮兒童現在已經達到的發展水平,但把發展作為教學的前提,在教學中僅僅考慮兒童已經達到的發展水平,抹殺教學可以發揮的積極作用,也是不符合現實情況的。因為受過教育和沒有受過教育的人,其認知發展不可否認地存在明顯差異。維果斯基從其社會——歷史——文化理論的基本觀點出發,認為兒童的發展絕對不是一個獨立的、自發發展的過程,可以說沒有教學,沒有兒童與社會環境(包括成人與同伴)的交互作用,兒童就無從獲得社會生存所需要的高級心智功能。可見,維果斯基首先肯定了教學(典型的外部社會環境形式)對兒童發展的積極促進作用,肯定了「教學是兒童後天的、歷史的特徵之發展過程中內在必需和普遍的因素」。 第二種觀點是「同一論」,即認為教學與兒童發展是同一個過程。有教學的地方就有兒童的發展,並且對兒童來說,所謂發展,即是「各種習慣的積累」,學會在外界刺激和正確反應之間建立起聯結。這種觀點的典型是以華生和桑代克為代表的行為主義學派。 這一觀點雖然重視了教學對兒童發展所起的積極作用和決定作用,但卻將這種積極作用簡單地歸結為外部灌輸與被動吸收,完全忽略了兒童發展的主動性與特殊性,忽略了兒童發展的內部心理過程,忽略了從外部作用轉化為兒童心理所必需的中介,也是不正確的。對此,維果斯基贊成皮亞傑的觀點,即兒童的發展必然是兒童主動建構的過程與結果,絕不可以用外部教學來代替或掩蓋兒童的發展。這也正是「最近發展區」概念包含的第二層基本含義,它肯定了兒童在與成人或更有能力的同伴社會互動中的平等地位,享有平等地表達和交流自己思想、情感的機會和自由,即「主動的兒童與積極的社會環境合作產生發展」。 第三種觀點是「折中論」,即認為教學與兒童發展既相互獨立,又相互聯系。所謂相互獨立,指教學與發展畢竟是兩個不同性質的過程,「發展直接依賴的是神經系統的成熟,而不是教學」;所謂相互聯系,指教學可以讓兒童形成一系列新的行為方式,推動兒童的發展,同時兒童的發展又使一定形式的教學成為可能。考夫卡是這種觀點的代表。 這種「折中論」看起來十分的辯證統一,但由於它只是指出了兩者既相互獨立又相互聯系的關系,而「未能正確指出教學是怎樣給發展帶來原則上的新東西的」,即未能真正解釋教學對兒童發展發揮積極促進作用的條件、途徑與機制,所以實際上還是未能真正解釋教學與發展之間存在的辯證統一關系:兩者由於缺乏聯系的中介而未能真正地統一起來。這正是維果斯基提出「最近發展區」概念想要包含的第三層基本含義,即在肯定教學對發展起積極作用的基礎上,在肯定兒童是自身發展的主體的基礎上,用「最近發展區」這一概念來揭示教學促進兒童發展的條件、途徑與機制。 就條件而言,維果斯基認為教學要想對兒童的發展發揮主導和促進作用,就必須走在兒童發展的前面,為此,教師必須首先確立兒童發展的兩種水平:一是兒童已經達到的發展水平,一是兒童可能達到的發展水平,即兒童在他人幫助下能夠達到的發展水平。由於在他人幫助下。兒童表現出了更高的智力水平,與其已經達到的認知水平之間存在一段差距,維果斯基將這一差距稱之為兒童的「最近發展區」。它意味著兒童在最近的將來可能達到的發展水平,包含著兒童發展的潛能,可以用來標志兒童發展的趨勢。而潛能正是發展的可能性,代表著發展的蓓蕾,正是教學可以利用的、來自兒童發展內部的積極力量。如果教學能夠按照兒童的「最近發展區」來設計和實施,也就必然能促使兒童獲得「原則上為新的東西」,從而使教學既不僅僅跟隨兒童已有的發展成果,也不是對兒童的簡單機械灌輸,而是真正建立起教學與兒童發展之間的橋梁,所以維果斯基曾特別指出:「我們至少應該確定兒童發展的兩種水平,如果不了解這兩種水平,我們將不可能在每一個具體情況下,在兒童發展進程與他受教育可能性之間找到正確的關系」。 從上述分析可見,「最近發展區概念」與兒童的「最近發展區」是兩個不同的名詞。後者只是用來標志兒童發展的可能性與其現實水平之間的差距,而作為概念的「最近發展區」則有著更為豐富的內涵,實質是一種建立在批判與反思基礎上的、旨在揭示教學與兒童發展關系的理論觀點。了解並確定兒童的「最近發展區」只是其包含的基本內容之一,因為它只是教學發揮對兒童發展促進作用的前提條件。如何把這種促進作用變為現實,還需要「最近發展區概念」闡釋作用的途徑和機制。

閱讀全文

與文化歷史理論和最近發展區都是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