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古代羅盤的發展歷史

古代羅盤的發展歷史

發布時間:2021-03-06 22:40:38

① 指南針的發展史

指南針發展的四個階段:

一、司南

早在兩千多年前漢(公元前206-公元220年),能工巧匠把磁石打磨鑿雕成一個勺形,放在青銅製成的光滑如鏡的底盤上,再鑄上方向性的刻紋。這個磁勺在底盤上停止轉動時,勺柄指的方向就是正南,勺口指的方向就是正北,這就是我國祖先發明的世界上最早的指示方向的儀器,叫做司南。

二、古代羅盤

後來古人又在司南的基礎上製作了古代羅盤。這時的羅盤已很像現在使用的指南針了,它具有指方向的磁針和顯示方位的刻度盤。把羅盤裝在船上,可以為人們航海指引方向。

三、指南魚

大約在北宋初年,由於軍事和航海等需要和材料與工藝技術的發展,先後利用人造的磁鐵片和磁鐵針以及人工磁化方法製成了在性能和使用上比司南先進的指南魚。

四、指南針

在指南魚發明後不久,又發明了一種意義更重大、製法更簡單、使用更方便和用途更廣泛的指南針。最早是北宋的著名政治家和科學家沈括在其著作《夢溪筆談》(公元1086年)中記述的,大意是利用天然磁石磨鐵針,受磨的鐵針就能指向南方。還記述指南針並不完全指南,而是略微東。這就是磁偏角現象。

(1)古代羅盤的發展歷史擴展閱讀

原理:磁極間的相互作用,同名磁極互相排斥,異名磁極互相吸引。 地球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磁體,叫地磁體,地磁體的南極在地理的北極附近,地磁體的北極在地理的南極附近,因此地球上的小磁針靜止時總是一端指南,一端指北。

用法:把指南針平放、周圍不要有磁場干擾,待指針擺動停止後,看指針,南、北指針對應的方向就是南北;如果標有N和S,那N是北,S是南。

② 羅盤最早出現在哪個朝代

羅盤最早出現的年代,據文獻記載,是在宋代。

③ 古代羅盤

風水術語——羅盤 羅盤是理氣宗的操作工具,主要由位於盤中央的磁針和一系列同心圓圈組成,每一個圓圈都代表著中國古人對於宇宙大系統中某一個層次信息的理解
羅盤
在指南針發明以前,古人是用天星來辨別方位的,晚上通過觀察北極星定方位,白天通過日影來分辯方位。很早的時候,我們的祖先就發明了指南車和日圭用來分辨地平方位。日圭就是最早的羅盤。 在指南針發明以前,地平方位不可能劃分得很細。只能用北、東北、東、東南、南、西南、西、西北八個大方位來描述方向和方位。風水術上用八卦來表示:坎卦代表北方,艮卦代表東北方,震卦代表東方,巽卦代表東南方,離卦代表南方,坤卦代表西南方,兌卦代表西方,乾卦代表西北方。 日圭定位則將地平面均分為十二個等份,用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來表示方位。 隨著加工業的發展,磁針由原來的匙行轉變為針形,並由水浮磁針轉變為用頂針,使指南針的測量精度發生了質的變化。唐代,楊筠松將八卦和十二地支兩大定位體系合而為一,並將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除了表示中宮位置的戊、己二干外,全部加入地平方位系統,用於表示方位。於是, 地平面周天三百六十度均分為二十四個等份,叫二十四山,每山佔一十五度,三山為一卦,每卦佔四十五度。二十四山從唐代創制後,一直保留到現在。所以,地盤二十四山是楊盤的主要層次之一。 北方三山壬、子、癸,後天屬坎卦,先天屬坤卦; 東北三山丑、艮、寅,後天屬艮卦,先天屬震卦; 東方三山甲、卯、乙,後天屬震卦,先天屬離卦; 東南三山辰、巽、巳,後天屬巽卦,先天屬兌卦; 南方三山丙、午、丁,後天屬離卦,先天屬乾卦; 西南三山未、坤、申,後天屬坤卦,先天屬巽卦; 羅盤
西方三山庚、酉、辛,後天屬兌卦,先天屬坎卦; 西北三山戌、乾、亥,後天屬乾卦,先天屬艮卦。
楊盤
楊公作為贛南楊公風水術的祖師,不但創造了完整的風水理論,對風水術的工具羅盤也進行了合理的改造。 地盤二十四山盤是楊公創制的,楊公之前沒有完整的二十四山盤,只有八卦盤和十二地支盤。漢代的羅盤最然也有、八卦、地支和天乾的標記,但不是均分度數,而是將天干、八卦和十二地支分成三層,所佔度數不一致。楊公將其重新安排,把八卦、天干、地支完整地分配在平面方位上,是一個劃時代的創造。 地盤二十四山的挨星盤,即七十二龍盤,是楊公晚年創制的。楊公通過長期的堪輿實踐發現:陰陽五行普遍存在於四面八方,陰陽五行的分布按照八卦五行屬性來確定與實際情況不符,用陰陽龍來格龍過於粗糙,通過反復研究,為十二地支配上天干,用納音五行來表達龍的五行屬性,稱為「顛顛倒」五行。《青囊奧語》中「顛顛倒,二十四山有珠寶;倒倒顛,二十四山有火坑」中所說的「顛顛倒」就是指七十二龍的納音五行。
漢代羅盤
天盤也是楊公創制的。楊公在堪輿實踐中發現用地盤納水有較大的誤差,根據天道左旋,地道右旋的原 羅盤
理,創制了天盤雙山用於消砂納水。羅盤中只有天盤是雙山,其他盤是沒有雙山的。古人認為,龍是從天上來的,屬於天系統,為陽。水在地中流,屬於地系統,為陰。由於天地左右旋的相對運動而產生的位移影響,所以用於納水的天盤理應右移,故楊公將其在地盤的方位上向右旋轉移位7.5 °。 雙山五行是三合五行,天盤壬子同宮,癸丑同宮,艮寅同宮,甲卯同宮,乙辰同宮,巽巳同宮,丙午同宮,丁未同宮,坤申同宮,庚酉同宮,辛戌同宮,乾亥同宮。雙山正中正對地盤的十二地支中央。十二地支按照生旺墓三合成局,即申子辰三合水局,寅午戌三合火局,巳酉丑三合金局,亥卯未三合木局。辰戌丑未分別是水、火、金、木的墓庫,是龍水陰陽交媾的重要場所,稱為四大水口。 所以,地盤、天盤和七十二龍盤三者合在一起被俗稱為「楊盤」。 後來宋代賴布衣引進二十八宿天星五行,增設了人盤,專用與消砂出煞。人盤的二十四山比地盤二十四山逆時針旋轉了7.5度。 人盤又叫做「賴盤」。

④ 羅盤又叫羅經儀,它的歷史淵源是什麼

羅盤,又叫羅經儀,是用於風水探測的工具,理氣宗派常用的操作工具。羅盤主要由位於盤中央的磁針和一系列同心圓圈組成,每一個圓圈都代表著中國古人對於宇宙大系統中某一個層次信息的理解。中國古人認為,人的氣場受宇宙的氣場控制,人與宇宙和諧就是吉,人與宇宙不和諧就是凶。於是,他們憑著經驗把宇宙中各個層次的信息,如天上的星宿、地上以五行為代表的萬事萬物、天乾地支等,全部放在羅盤上。

指南針的前身叫「司南」,最早的記載見於公元前三世紀的《韓非子·有度篇》。那時,人們談到磁石吸鐵現象時,認為有「慈母懷子」之意,所以曾把「磁」寫作「慈」。司南像家用的勺,底部成半球型,為的是便於放在刻有「干支」刻度的盤上時減少摩擦力,易於轉動。公元12世紀的宋代,朱彧在《萍洲可談》,徐兢在《高麗圖經》中,都談到航海用指南針。有人說,航海指南針為時還要早,因為根據南朝梁沈約的記錄,晉代已有「指南舟」的出現。(又據日本,書記卷二十六齊明天皇四年(唐高宗顯慶三年,公元658年)說:「阿部引田臣比羅夫討伐肅慎(渤海國)――沙門智逾造指南車。」

⑤ 知道羅盤最早起源於那裡嘛

風水羅盤,又稱羅經、羅庚、羅盤、羅鏡、經盤、羅經盤、子午盤、針盤。是風水師堪輿風水活動必不可少的重要測量工具。羅盤是風水操作的重要工具,它的基本作用就是定向。在我們認識風水理氣學問時,首先要學習以羅盤定向的基本方法。
羅盤學名為羅經,創自軒轅黃帝時代,後經過歷代前賢,按易經及河洛原理,參以日月五星七政及天象星宿運行原則,再察地球上山川河流,平原波浪起伏形態,加以修正改良製造而成,用於測定方位和勘察地形,堪與地師及海員大都稱它為「羅盤」或「羅庚」,很少稱為「羅經」。
羅盤的種類很多,常用的有三元盤、三合盤、三元三合兩用盤、易盤、玄空盤及各派所用戶的獨特盤。但無論是那門那派的羅盤,中間必有一層是二十四山方位的,從北方開始依次序排列分別是壬子癸、丑艮寅、甲卯乙、辰巽巳、丙午丁、未坤申、庚酉辛、戌乾亥等。共二十四個方位。
羅盤是由海底、內盤、外盤三大部件構成的,三大部件的質量都與羅盤的測量精度有密切關系。 羅盤面:最早由手繪手寫,而現在羅盤面大都以黃銅板製作,高檔羅盤用5厘、4厘銅盤精製;中低檔羅盤用1、2厘銅板製作,也有鋁板、紙板等製作。
方盤材料:分為高級中密度板、電木、樹脂、塑料、普通纖維板、石膏、木頭等。
高檔盤多以高級中密度板為材料,加以黃水處理,優點:羅盤重量輕、攜帶方便、旋轉靈活、不變形、不爆裂;缺點:怕長時間浸泡於水中(經防水處理可克服)。因為純手工製作,做工精細,產量少,價格稍高。
電木材質:半機械化生產,價格較低,羅盤重,攜帶不便,電木質量差的會變形,甚至爆裂
樹脂或塑料材質:半機械化製作,價格底、多為初學者使用或用於避邪當裝飾品用。羅盤重,易爆裂,易變形,易破碎(落地就破碎)
經天緯地的神秘工具 風水師探尋吉地,除靠眼睛觀察外,還要使用一些工具,其中最主要的是羅盤,被尊奉為"羅經",取包羅萬象、經緯天地之義。羅盤的出現及其復雜化,有一個長期的過程。三代時期,人們通過占卜選擇宮室基址,選定後,需要確定右心,當時大概是依靠揆日瞻星來測定的。《詩·國風·定之方中》有雲:"定之於中,作於楚宮,揆之以日,作於楚室"。據解釋,定即定星,又叫營星,當豐歷十月的時候,此星在黃昏時分出現在天之正中,古人認為這時可以營建宮室。"揆之於日",就是依靠日影測定東西南北方位,這實際上就是"土圭法"。從甲骨文的有關資料來看,商代已掌握了這種技術,卜辭中有"臬"字,是樹立木竿以為標桿,"甲"字是木午上端有交橫木,"丨""*"二字是指立木,"士"如木棒插土之形,這些東西都可用來測量日影。至周代,應用更廣,《周禮》一書中多次提到土圭,如《夏官·司馬》說:"土方氏掌土圭之法以致日影,以土地相宅,而建邦國都。"土圭究竟如何使用,從《冬官·考工記下》的記載可以推知:"匠人建國,水地以縣(懸),置*以縣(懸),*以景,為規,識日出之景與日入之景,晝參諸日中之景,夜考之極星,以正朝夕陽。""水地以縣,"就是觀察木桿的影子,"為規",就是以柱長為半徑、柱立處為圓心畫圓,"識日出之景與日入之景",就是測量日出日入的影子,"晝參諸日中之景,夜考之極星,以正朝夕",就是白天依據太陽的影子,晚上依據極星,以則定方位的正確性。可見,所謂土圭法,就是在水平的地中央豎柱,並通過懸繩使之垂直於地面,然後觀察太陽在日出與日落時柱子在水平地面上的投影,這兩個影子以柱為圓心、柱長為半徑所畫的圓的兩交點線即正東西方向,再參考正午時的柱影或夜晚極星的方位來校正。戰國時期,人們根據磁石指南的特性,發明了司南。《韓非子·有度》說:"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鬼穀子·謀》亦謂:"鄭人之取玉也,載司南之車,為其不惑也。"可知當時司南已得到普遍運用。司南是最早的指南針,形制比較簡單,主要是由勺和*組成。勺用磁鐵製做,底部呈圓形,可以在平滑的盤上自由旋轉,當勺靜止時,勺柄就指南方。*是一個方形盤,用銅質或木質材料製成,盤的四周刻有天干、地支和八卦,其中天干中戊已應在中心不刻,八天干、十二地支再加上乾坤巽艮四維共有二十四向,作為司南的定向。在漢代,"六壬術"很盛行,這是以陰陽五行學說為依據的一種占卜術。水、火、木、金、土五行之中,以水為首;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十天干中,壬、癸皆屬水,壬為陽水,癸為陰水,舍陰取陽,故名為"壬";在六十甲子中,壬有六位,即壬申、壬、午、壬辰、壬子、壬戌,故名"六壬"。當時,人們創造了一種供六壬占卜使用的工具,這就是六壬式盤,近代考古中屢次出土六壬式盤,現存尚有七具。六壬式盤分為天盤與地盤兩部分,天圓地方,天盤嵌在地盤當中,中有軸可以自由轉動。北宋楊維德《景佑六壬神定經》記載造式之法雲:"天中作斗杓,指天罡,次列十二辰、中列二十八宿。四維局。地列十二辰、八干、五行、三十六禽。天門、地戶、人門、鬼路,四隅訖。"也就是說,天盤中央為北斗七星,次列十二辰或十二神將(十二月將為:征明,亥將,正月將;天魁,戌將,二月將;從魁,酉將,三月將;傳送,申將,四月將;勝先,未將,五月將;小吉,午將,六月將;太一,巳將,七月將;天罡,辰將,八月將;太沖,卯將,九月將;功曹,寅將,十月將;大吉,丑將,十一月將;神後,子將,十二月將。)象徵十二月,外列二十八宿,代表列宿。地盤列天干,代表五行:東方甲乙木,南方丙丁火,西方庚辛金,北方壬癸水,中央戊己土,分寄於天、地、人、鬼四隅。地盤上的十二辰,象徵八方及日出之方位。楊維德所言是後來形制,較漢制稍繁。從出土實物看,漢代六壬式盤天盤中繪北斗七星,周邊有兩圈篆文,外圈為二十八宿,內圈為十二個數字,代表十二月將。地盤有三層篆文,內層是八干四維,中層為十二支,外層為二十作宿。使用時,轉動天盤,以天盤與地盤對位的干支時辰判斷吉凶。在初期,六壬式盤大約只用於卜算做某事日子的吉凶,後來其用途不斷推廣,也用於判斷方位的吉凶,與風水術發和關聯。《唐六典》卷十四記六壬術用於九個方面,"一曰嫁娶,二曰發病,三曰歷法,四曰屋子宇,五曰祿命,六曰得官,七曰祠祭,八曰發病,九曰殯葬",其中第四和第九個方面肯定與風水有關。在唐代或其後出現的《黃帝宅經》中,以陰陽八卦配干支,分為二十四路為建宅的指導原則,是將六壬式盤應用到相宅中。該書中載有陰陽二宅圖並有較詳細的說明,陽宅圖如下所示。 書中說:"二十四路者,隨宅大小中院分四面,作二十四路,十干(應為八干,戊己不用)、十二支、乾、艮、坤、巽,共為二十四路是也。""二十四路"又稱"二十四山",也就是住宅四面的二十四個方位,其表示法與司南同。據《宅經》解釋,乾、震、坎、艮以及辰屬於陽位,坤、巽、離、兌以及戌屬於陰位,陽以亥為首,巳為尾,陰以巳為首,亥為尾,所有方位均與吉凶有關,順之者"一家獲安,榮華富貴",逆之則"家破逃散,子孫絕後"。 大約在晚唐時期,羅盤發明出來,並被廣泛用於風水。卜應天《雪心賦》中有"立向辨方,應以子午針為正"之說,據後人解釋,子午針就是指南針。《九天玄女青囊海角經》說:"玄女晝以太陽出沒而定方所,夜以子宿分野而定方氣,用蚩尤而作指南,是以得分方定位之精微。始有天支方所、地支方氣,後作銅盤合局二十四向,天干輔而為天盤,地支分而為地盤。"這段話所說羅盤起源出於神話附會,但從中可以知道羅盤的最初型制,是由天盤和地盤組成,上面主要刻有二十四向。大體說來,羅盤是司南與六壬式盤結合的產物,其後在風水家們的手中變得越來越復雜,越來越神秘。天盤和地盤是風水羅盤的兩大部年,象徵著天圓地方。地盤是正方形,中間鑿有一個凹圓;天盤為圓形,盤底略凸,置於地盤的凹圓上可以旋車,中間裝有一根指南針,也叫磁針、金針。從各種風水書上所載及實物來看,風水羅盤的型制很多,簡單的只有二三層,復雜的有多至四十餘層者。如羅經圖分五層:一層天池,風水家認為天池是羅經中之太極,中藏金水,動而陽,靜而陰;二層先天八卦,又名內盤,所指適當子午之正;三層後天八卦;四層正針二十四位,分陰龍和陽龍,陰龍是亥、丑、艮、卯、巽、巳、丙、丁、未、庚、酉、辛,陽龍是壬、子、癸、寅、甲、乙、震、午、坤、申、戌、乾;五層七十二穿山,即六十甲子加上八天乾和四維,共七十二,以應七十二候。據王振鐸先生研究,羅盤可以按製造地域劃分為沿海和內地兩大式,前者如福建之洋州、廣東之興寧,後者如江蘇之蘇州、安徽之休寧等。下面以休寧所制的羅經盤為例,略作介紹,羅盤中的概念前面已解釋過的,茲不再熬。 第一層是天池,即太極。磁針居於中,紅頭指向南方,黑頭指向北方。風水家認為,太極化生萬物,一為太極,二為兩儀(陰陽、乾坤),三為三才(天、地、人),四為四象(東、西、北),五為五行(金、木、水、火、土),六為六甲(甲子、甲戌、甲申、甲午、甲辰、甲寅),七為七政(日、月、五緯星),八為八卦(乾、坤、艮、巽、震、坎、兌、離),九為九星(貪、巨、祿、文、廉、武、破、輔、弼),十為洛書成數九加一。在風水理論中,天池與金針非常重要,立規矩、權輕重、成方圓,莫不由之而定,金針動而為陽,靜面為陰,子午中分為兩儀,兩儀合卯酉為四象,四旬合四維為八卦,八卦定方位,於是天道成,地道平,人道立。 第二層是先天八卦(多數羅盤為後天八卦)。 第三層是九星,有兩種提法:一種以唐代楊筠松《撼龍經》所說為代表,名為貪狼星、巨門星、祿存星、文曲星、武曲星、廉貞星、破軍星、左輔星、右弼星;一種以宋代廖*《九星轉變》所說為代表,名為太陽星、太陰星,金水星、木星、天財星、天罡星、孤曜星、燥火星、掃盪星。本羅盤所刻為箭者,簡稱貪、巨、祿、文、武、廉破、輔、弼。九星與二十四山向、五行相配合,組成艮丙貪狼木、巽辛巨門土、乾甲祿存土、坤乙輔弼木、坎辰申癸破軍金、兌丁巳丙武曲金、離壬寅戌文曲水、震庚亥未廉貞火。 第四層是天星,共二十四個,即天皇、天廄、天鬼、天乙、少微、天漢、天關、天帝、南極、天馬、太微、天屏、太乙、天罡、天官、天苑、天*、天市、天廚、天漢、天壘、天輔。《易》曰:"在天成象,在地成形。"風水家認為二十四天星下映二十四位,星有美惡,故地有吉凶。如天皇在亥上應紫微,艮應天市,酉應少微,丙應太微,為"四垣",乃為天星之最貴,又稱"天星四貴",除少微外,三貴均有立國建都之驗。凡星下照地穴,金木水火土合局則吉,不合局則不吉。 第五層是地紀二十四位,即二十四向,這是內盤,又稱正針。二十四位上應天時二十四節氣,下行地中二十四山方,其排列次序是:正北坎卦壬子癸、東北艮卦丑艮寅、正東震卦甲卯乙、東南巽卦辰巽巳、正南離卦丙午丁、西南坤卦未坤申、正西兌卦庚酉辛、西北乾卦戌乾亥。在風水術中,二十四向用來定山向,辨水向。盤中指數如指某節氣,則生氣臨在其對應的一方。另外,以洛書之數推卦氣的陰陽,如乾南得九,坤北得一,離東得三,坎西得七,皆為奇數,故該四卦為陽,所納之干支亦為陽,即乾納甲,坤納乙,離納壬寅戌,坎納癸申辰,均用紅字標示,余為陰,用黑字標示,故又稱紅黑陰陽。 第六層是二十四節氣,立春始艮,大寒終丑,以推五過金、木、水、火、土,以察少陰、少陽、太陰、太陽。 第七層是七十二穿山,分布於二十四位之下,第位分三龍十二支,如與亥位對應為丁亥、巳亥、辛亥,與子位對應為丙子、戊子、庚子等。穿山即穿定來龍,搞清了來龍屬何干支,才可辨別吉凶,如亥山只可坐丁亥、辛亥兩方,子山只可坐丙子、庚子兩方。八干四維處於空格中,如指數在此幾格為凶。 第八層是分金,在正針二十四山之下,每山各設五位,合為一百二十,用以避免孤虛龜甲。 第九層是中盤人極二十四位,又稱中針人盤,子午對准內盤的壬子和丙午之間,處於二十四山方位向右錯開半路,指向北極子午。風水家認為中針上關天星厘度氣運進退,下關山川分野地脈賴否。 第十層與第八層相同,但錯開。 第十一層是透地六十龍。風水家認為,透加管吹灰,氣由竅出。五氣行之地,發生萬物。地有吉氣,土隨而起。氣透於地中,氣雄則地隨之而高坐,氣弱則地隨之而平狀,氣清則地隨之而秀美,氣景則地隨之而凶惡。 第十二層是口訣,配合透地六十龍解釋吉凶 第十三層是十二次。 第十四層是十二分野。 第十五層是外盤縫針,子午對准內盤的子癸、午丁之間,處於二十四山方位向左錯開半路,指向*影子午。 第十六層與第八層相同,但錯開。 第十七層與第十一層相同,但錯開。 第十八層是宿度五行。 第十九層是周天宿度,即二十八宿。 以上介紹的是一個十九層羅盤的情況,至於三十餘圈、四十作圈的羅盤,又加上八煞黃泉、八路四路黃泉、陰陽龍、劫煞取用、透地奇門、秘授正針二百四十分數、納音五行、登明十二將等等名目,不要說局外人看起來目迷神眩,就是一般的風水師也未必弄得明白。如果將風水羅盤簡化一下,其基本框架不外乎三盤三針:即內盤正針,起指南針的作用,所指方向為磁極子午;人盤中針,指向北極子午;外盤縫針,指向臬影子午,與正針之間形成磁偏角,用以確定正南方向。其餘層次,或多或少,都是微調輔佐的數據,且其功用在風水中說法不同。 清乾隆時期的餐霞道人說過:"羅經是堪輿之指南,無羅經則山向何由分,方位何由定。"佛隱《風水講義》也說:"羅經為堪輿家之秘寶,挨星度,正方位,分金定穴,端賴乎是,所以列為陰宅之關鍵,研究是道者,必先洞悉羅經之妙用。"羅盤使用的關鍵是看針,根據天池內磁針的晃動情況判斷吉凶。風水家歸納出"羅盤八奇":一搪,懼也,浮而不定,不歸中線,說明地下有古板古器;二兌,突也,針橫水面,不歸子午,其下必有金屬礦質或鐵器;三欺,詐也,以磁石引之,針轉而不穩;四探,擊投也,落針而半沉半浮,上不浮面,下不沉底,或一頭沉一頭浮;五沉,沒也,說明地下有銅器;六遂,不順也,針浮而亂動;七側,不正也,偏東偏西,不歸中線;八正,收藏中線。前七種情況均不吉,只不過第八種針歸中線為吉。風水師如果格水的方向,就用羅盤(托盤)正中的紅線(有的用白線)指定水口交合之處,再轉動圓羅盤,使磁針與天池海底線平行,再看紅線在圓盤上指的是什麼字,就可以根據風水理論推定方位之吉凶,若方向不合適,就調整羅盤,直到吉為止。格龍砂、穴位、建房屋等,都採用相同方式。

⑥ 古代羅盤有什麼用途

【主回答】

羅盤一種風水探測工具,地理學專用儀器。

【(6)古代羅盤的發展歷史擴展閱讀】

羅盤,又叫做羅經、羅庚、羅經盤等,是現代指南針的前身,按照易經以及河洛的原理,參照日月五星七政以及天象星宿運行的原則,觀察地球上山川河流、平原波浪起伏的形態,對羅盤進行改良製作,用於測定方位與勘察地形。

羅盤中的「卯」代表東方,「午」代表南方。「酉」代表西方,「子」代表北方,「巽」代表正東南,「坤」代表正西南,「乾」代表正西北,「艮」代表正東北。

羅盤的種類很多,最常用的有三元盤、三合盤、三元三合兩用盤、易盤、玄空盤以及各派所用的獨特盤羅盤。羅盤是風水是我從事風水活動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其實論起羅盤的作用,很多人想到的就只是道士們看風水的作用,其實,根據不同的使用方法,羅盤還有許多鮮為人知的作用。

如今市面上的羅盤有三種,分別為三元羅盤、三合羅盤和三元三合綜合羅盤。學習風水當以選擇三元三合綜合羅盤為上。羅盤的形狀為內圓外方,並且羅盤中的內圓通盤能夠轉動,在內圓周圍必定有360°的刻度而且在外方的周圍四條邊上有兩條固定的十字經緯線。

因風水流派眾多且相互之間存在差異,其各自使用的羅盤也不同,因此羅盤又分為很多種類,常用的有三元派的「三元盤`三合派的「三合盤」和三元派與三合派通用的綜合盤——三元三合兩用盤。其中,三元盤又叫「蔣盤」,盤上有先天八卦、後天八卦,總共64卦。三合盤也叫「楊公盤」,盤上主要有三層二十四山向。形勢派主要用三元盤,理氣派則常用三合盤,但現代風水多是形勢與理氣相結合所以大多採用綜合盤。其他常見的羅盤還有易盤、玄空盤及各派所用的獨特盤,但無論是哪一門派的羅盤,中間必須有一層是二十四山方位的,從北方開始,依次序排列分別是壬子癸、丑艮寅、甲卯乙、辰巽巳、丙午丁、未坤申、庚酉辛、戌乾亥二十四位。

從我國羅盤的產地來說,台灣產最佳,香港產次之,大陸產則更次之;如果初學者手上暫無羅盤,建議大家不妨先買一個大陸產的羅盤使用,如果以後有機會的話一定要買個台灣產的羅盤。大陸產的羅盤無論轉動的手感及磁針的精準度都與台灣產的羅盤無法相比,所以在購買羅盤時最好找一個磁針度數較為精準的羅盤來校對磁針或者360°刻度的准確性,看一下在測量同樣方位的物體時,磁針度數有無偏差。

⑦ 誰知道羅盤的原理和發明者

羅盤

羅盤是理氣宗的操作工具,主要由位於盤中央的磁針和一系列同心圓圈組成,每一個圓圈都代表著中國古人對於宇宙大系統中某一個層次信息的理解。

中國古人認為,人的氣場受宇宙的氣場控制,人與宇宙和諧就是吉,人與宇宙不和諧就是凶。於是,他們憑著經驗把宇宙中各個層次的信息,如天上的星宿、地上以五行為代表的萬事萬物、天乾地支等,全部放在羅盤上。風水師則通過磁針的轉動,尋找最適合特定人或特定事的方位或時間。

盡管風水學中沒有提到「磁場」的概念,但是羅盤上各圈層之間所講究的方向、方位、間隔的配合,卻暗含了「磁場」的規律。

羅盤的發明和應用是人類對宇宙、社會和人生的奧秘不斷探索的結果。羅盤上逐漸增多的圈層和日益復雜的指針系統,代表了人類不斷積累的實踐經驗。當然,這些經驗是否全面和正確還有待於進一步研究,但是羅盤上所標示的信息卻蘊含了大量古老的中國智慧。

羅盤
(1927.10—)福建閩侯人。擅長連環畫、中國畫。1950年開始在上海美術工作者協會、華東人民美術出版社從事連環畫創作,上海人民出版社連環畫創作室副主任。作品有《草上飛》、《戰上海》、《紅岩》(合作計八冊)等。
羅盤由三大部分組成:
一、天池:也叫海底, 亦就是指南針。 羅盤的天池由頂針、磁針、海底線、園柱形外盒、玻璃蓋組成,固定在內盤中央。圓盒底面印中央有一個尖頭的頂針,磁針的底面中央有一凹孔,磁針置放在頂針上。指南針有箭頭的那端所指的方位是南,另一端指向北方。
天池的底面上(海底)繪有一條紅線,稱為海底線,在北端兩側有兩個紅點,使用時要使磁針的指北端與海底線重合。

現代羅盤的海底繪有十字線,十字線頂部分別印有東南西北,使用時應使磁針的指北端指向海底十字線的北端,並使磁針與海底的南北線重合。
二、內盤:就是緊鄰指南針外面那個可以轉動的圓盤。內盤面上印有許多同心的圓圈,一個圈就叫一層。各層劃分為不同的等份,有的層格子多,有的層格子少,最少的只分成八格,格子最多的一層有三百八十四格。每個格子上印有不同的字元。羅盤有很多種類,層數有的多,有的少,最多的有五十二層,最少的只有五層。
羅盤的各種內容分別印刻在內盤的不同盤圈(層)上,是羅盤的主要構成部分。各派風水術都將本派的主要內容列入羅盤上,使中國的羅盤成了中國術數的大網路全書。
三、外盤
外盤為正方形,是內盤的托盤,在四邊外側中點各有一小孔,穿入紅線成為天心十道,用於讀取內盤盤面上的內容。天心十道要求相互垂直,剛買的新羅盤使用前都要對外盤進行校準才能使用。
指南針是測量地球表面的磁方位角的基本工具,廣泛用於軍事、航海、測繪、林業、勘探、建築等各個領域。
羅盤實際上就是利用指南針定位原理用於測量地平方位的工具,羅盤在風水上用於格龍、消砂、納水和確定建築物的坐向。

二、羅盤的演變簡史
在指南針發明以前,古人是用天星來辨別方位的,晚上通過觀察北極星定方位,白天通過日影來分辯方位。很早的時候,我們的祖先就發明了指南車和日圭用來分辨地平方位。日圭就是最早的羅盤。
在指南針發明以前,地平方位不可能劃分得很細。只能用北、東北、東、東南、南、西南、西、西北八個大方位來描述方向和方位。風水術上用八卦來表示:坎卦代表北方,艮卦代表東北方,震卦代表東方,巽卦代表東南方,離卦代表南方,坤卦代表西南方,兌卦代表西方,乾卦代表西北方。
日圭定位則將地平面均分為十二個等份,用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來表示方位。
隨著加工業的發展,磁針由原來的匙行轉變為針形,並由水浮磁針轉變為用頂針,使指南針的測量精度發生了質的變化。唐代,楊筠松將八卦和十二地支兩大定位體系合而為一,並將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除了表示中宮位置的戊、己二干外,全部加入地平方位系統,用於表示方位。於是, 地平面周天三百六十度均分為二十四個等份,叫二十四山,每山佔一十五度,三山為一卦,每卦佔四十五度。二十四山從唐代創制後,一直保留到現在。所以,地盤二十四山是楊盤的主要層次之一。 北方三山壬、子、癸,後天屬坎卦,先天屬坤卦; 東北三山丑、艮、寅,後天屬艮卦,先天屬震卦;
東方三山甲、卯、乙,後天屬震卦,先天屬離卦; 東南三山辰、巽、巳,後天屬巽卦,先天屬兌卦;
南方三山丙、午、丁,後天屬離卦,先天屬乾卦; 西南三山未、坤、申,後天屬坤卦,先天屬巽卦;
西方三山庚、酉、辛,後天屬兌卦,先天屬坎卦; 西北三山戌、乾、亥,後天屬乾卦,先天屬艮卦。
三、羅盤上的哪些層次屬於楊盤?
楊公作為贛南楊公風水術的祖師,不但創造了完整的風水理論,對風水術的工具羅盤也進行了合理的改造。
地盤二十四山盤是楊公創制的,楊公之前沒有完整的二十四山盤,只有八卦盤和十二地支盤。漢代的羅盤最然也有、八卦、地支和天乾的標記,但不是均分度數,而是將天干、八卦和十二地支分成三層,所佔度數不一致。楊公將其重新安排,把八卦、天干、地支完整地分配在平面方位上,是一個劃時代的創造。
地盤二十四山的挨星盤,即七十二龍盤,是楊公晚年創制的。楊公通過長期的堪輿實踐發現:陰陽五行普遍存在於四面八方,陰陽五行的分布按照八卦五行屬性來確定與實際情況不符,用陰陽龍來格龍過於粗糙,通過反復研究,為十二地支配上天干,用納音五行來表達龍的五行屬性,稱為「顛顛倒」五行。《青囊奧語》中「顛顛倒,二十四山有珠寶;倒倒顛,二十四山有火坑」中所說的「顛顛倒」就是指七十二龍的納音五行。
漢代羅盤

天盤也是楊公創制的。楊公在堪輿實踐中發現用地盤納水有較大的誤差,根據天道左旋,地道右旋的原理,創制了天盤雙山用於消砂納水。羅盤中只有天盤是雙山,其他盤是沒有雙山的。古人認為,龍是從天上來的,屬於天系統,為陽。水在地中流,屬於地系統,為陰。由於天地左右旋的相對運動而產生的位移影響,所以用於納水的天盤理應右移,故楊公將其在地盤的方位上向右旋轉移位7.5 °。
雙山五行是三合五行,天盤壬子同宮,癸丑同宮,艮寅同宮,甲卯同宮,乙辰同宮,巽巳同宮,丙午同宮,丁未同宮,坤申同宮,庚酉同宮,辛戌同宮,乾亥同宮。雙山正中正對地盤的十二地支中央。十二地支按照生旺墓三合成局,即申子辰三合水局,寅午戌三合火局,巳酉丑三合金局,亥卯未三合木局。辰戌丑未分別是水、火、金、木的墓庫,是龍水陰陽交媾的重要場所,稱為四大水口。
所以,地盤、天盤和七十二龍盤三者合在一起被俗稱為「楊盤」。
後來宋代賴布衣引進二十八宿天星五行,增設了人盤,專用與消砂出煞。人盤的二十四山比地盤二十四山逆時針旋轉了7.5度。
人盤又叫做「賴盤」。

風水羅盤選擇、校準與調整

工具的質量好壞關繫到測量的精度,並直接影響立向布局的准確性。所以,要作好風水,必須知道什麼樣的羅盤才能在實際上使用。購買羅盤時可按照下面所詳列的要求去挑選。
羅盤是由海底、內盤、外盤三大部件構成的,三大部件的質量都與羅盤的測量精度有密切關系。
海底:
1、海底的園盒應是標準的園柱形,海底底部的定位十字線應正交,即呈九十度角。
2、頂針應固定在海底十字線的交點上,並與海底的底面垂直,頂針的尖頭不能有損傷,如果尖頭受損,磁針的轉動就會不靈活。
3、磁針必須通直,有足夠的磁性,兩頭的重量應一致。
4、海底蓋最好是玻璃,用有機玻璃或塑料做蓋子容易產生靜電,對磁針有吸附作用,會影響測量精度。
5、蓋上玻璃蓋時,倒轉海底,磁針應保持不掉下。將海底放入內盤時,應特別注意海底線的北要與內盤的子山正中對准。
內盤:
1、內盤上各圈層上的內容是風水羅盤的主要部分,要求盤面平整光滑、分格准確,字跡清晰。
2、地盤二十四山的子午卯酉應分別與周天三百六十度 0 度、 180 度、 90 度、 270 度重合,其他各盤都要按照羅盤的標准設置 各得其所。
3、內盤的內外園必須標准,放進外盤後,與外盤的間隙應保持在合適的范圍,寬緊適當,間隙太小則轉動不靈活,間隙太大則會影響測量精度。
4、內圈宜稍緊,以使海底固定不松動。內盤圓心應與海底同心。
外盤:
1、外盤必須是標準的正方形,四個邊不彎曲、歪斜,放置內盤的園凹的圓心應在外盤的幾何中心。
2、盤面應平整光滑。
3、天心十道是讀取內盤上各層內容的指示線,四個穿線孔必須分別定位於外盤四個邊的中心點上。
4、有水準泡的羅盤,當兩個水準泡的氣泡都在中心時,海底的磁針應與盤面平行。

二、外盤的校準與調整:
1、用標準的量角器,分別對外盤的四個外角進行測量,檢查是不是九十度,誤差如超過 0.1 度應進行打磨。
2、檢查天心十道線是否分別與四條外邊平行,如不平行,應適當調整穿線孔的位置。檢查四個穿線空是否分別位於四個外邊的中點,如果偏離中點,應重新開孔。
3、檢查天心十字線的交點是否對准磁針頂針的頂點。
4、分別用天心十道的四個端點對准內盤的周天 0 度,檢查其餘三個端點是否准確指向 90 度、 180 度、 270 度,如果有誤差,應詳細查清原因,適當調整穿線孔的位置至合格為止。

⑧ 請說出指南針的發展史

指南針發展的四個階段:

一、司南

早在兩千多年前漢(公元前206-公元220年),能工巧匠把磁石打磨鑿雕成一個勺形,放在青銅製成的光滑如鏡的底盤上,再鑄上方向性的刻紋。這個磁勺在底盤上停止轉動時,勺柄指的方向就是正南,勺口指的方向就是正北,這就是我國祖先發明的世界上最早的指示方向的儀器,叫做司南。

二、古代羅盤

後來古人又在司南的基礎上製作了古代羅盤。這時的羅盤已很像現在使用的指南針了,它具有指方向的磁針和顯示方位的刻度盤。把羅盤裝在船上,可以為人們航海指引方向。

三、指南魚

大約在北宋初年,由於軍事和航海等需要和材料與工藝技術的發展,先後利用人造的磁鐵片和磁鐵針以及人工磁化方法製成了在性能和使用上比司南先進的指南魚。

四、指南針

在指南魚發明後不久,又發明了一種意義更重大、製法更簡單、使用更方便和用途更廣泛的指南針。最早是北宋的著名政治家和科學家沈括在其著作《夢溪筆談》(公元1086年)中記述的,大意是利用天然磁石磨鐵針,受磨的鐵針就能指向南方。還記述指南針並不完全指南,而是略微東。這就是磁偏角現象。

(8)古代羅盤的發展歷史擴展閱讀

指南針,古代叫司南,主要組成部分是一根裝在軸上的磁針,磁針在天然地磁場的作用下可以自由轉動並保持在磁子午線的切線方向上,磁針的北極指向地理的北極,利用這一性能可以辨別方向。

常用於航海、大地測量、旅行及軍事等方面。物理上指示方向的指南針的發明有三類部件,分別是司南、羅盤和磁針,均屬於中國的發明。據《古礦錄》記載最早出現於戰國時期的磁山一帶。

指南針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在長期的實踐中對磁石磁性認識的結果。作為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它的發明對人類的科學技術和文明的發展,起了無可估量的作用。在中國古代,指南針起先應用於祭祀、禮儀、軍事和占卜與看風水時確定方位。

產生背景

地球是一個大磁體。地球的兩個極分別在接近地理南極和地理北極的地方。地球表面的磁體,當可以自由轉動時,就會因磁體同性相斥、異性相吸的性質指示南北——這個道理,古人不夠明白;但這類現象,古人已經發現。

⑨ 古代羅盤來歷

羅盤,又叫羅經儀,是用於風水探測的工具,理氣宗派常用的操作工具。羅盤主要由位於盤中央的磁針和一系列同心圓圈組成,每一個圓圈都代表著中國古人對於宇宙大系統中某一個層次信息的理解。

中國古人認為,人的氣場受宇宙的氣場控制,人與宇宙和諧就是吉,人與宇宙不和諧就是凶。於是,他們憑著經驗把宇宙中各個層次的信息,如天上的星宿、地上以五行為代表的萬事萬物、天乾地支等,全部放在羅盤上。風水師則通過磁針的轉動,尋找最適合特定人或特定事的方位或時間。盡管風水學中沒有提到「磁場」的概念,但是羅盤上各圈層之間所講究的方向、方位、間隔的配合,卻暗含了「磁場」的規律。


淵源演變


恩格斯在《機器、自然力和科學的應用》一書中說:「羅盤(指南針)打開了世界市場並建立了殖民地。」古代中國人的這項發明並首先用於航海,對資本主義產生和發展確實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磁針用之於航海,使佔地球四分之三的海域化為了通途。15世紀來,哥倫布航渡大西洋到達美洲大陸;16世紀初,麥哲倫船隊環航成功等,都和磁針的應用是分不開的。但磁針到底是何時是如何傳入歐洲的,國際學者們曾爭論了數百年之久。恩格斯在他的《自然辯證法》中對此做出了科學的結論,他指出:「磁針被阿拉伯人」從中國「傳到歐洲人手中,」是在「1180年左右。」

指南針的前身叫「司南」,最早的記載見於公元前三世紀的《韓非子·有度篇》。那時,人們談到磁石吸鐵現象時,認為有「慈母懷子」之意,所以曾把「磁」寫作「慈」。

司南像家用的勺,底部成半球型,為的是便於放在刻有「干支」刻度的盤上時減少摩擦力,易於轉動。公元12世紀的宋代,朱彧在《萍洲可談》,徐兢在《高麗圖經》中,都談到航海用指南針。有人說,航海指南針為時還要早,因為根據南朝梁沈約的記錄,晉代已有「指南舟」的出現。(又據日本,書記卷二十六齊明天皇四年(唐高宗顯慶三年,公元658年)說:「阿部引田臣比羅夫討伐肅慎(渤海國)――沙門智逾造指南車。」指南車系供航海討伐肅慎之用,當時,比羅夫率舟180艘出征。同書,天智天皇六年(唐高宗乾封二年,公元667年)說:「倭漢沙門智由獻指南車。」「倭漢沙門」指中國籍歸化日本的僧人。)到南宋時,製成了獨立儀器羅盤(用指南針指明磁子午線方向的裝置叫羅盤),普遍應用於航海。

西洋介紹羅盤的書最早見於13世紀初,比《萍洲可談》等書的記載要晚100年。宋代沈括的《夢溪筆談》中,記載了水浮針和磁針偏角。而哥倫布在第一次橫渡大西洋時才發現磁針的偏角,比沈括的記載要晚400多年。近代各國艦船上通用的是液體磁羅經,這是航海技術上的重要創造。這項設計,是在歐洲傳統旱羅經基礎上,吸取了我國800年來浮針的技術,使磁羅經日趨完美的。這當是中西科學技術交流的一項重要成果。

——李二和《海上七千年》

在指南針發明以前,古人是用天星來辨別方位的,晚上通過觀察北極星定方位,白天通過日影來分辨方位。很早的時候,我們的祖先就發明了指南車和日晷(gui)用來分辨地平方位。日晷(gui)就是最早的羅盤。

在指南針發明以前,地平方位不可能劃分得很細。只能用北、東北、東、東南、南、西南、西、西北八個大方位來描述方向和方位。風水術上用八卦來表示:坎卦代表北方,艮卦代表東北方,震卦代表東方,巽卦代表東南方,離卦代表南方,坤卦代表西南方,兌卦代表西方,乾卦代表西北方。

日晷(gui)定位則將地平面均分為十二個等份,用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來表示方位。

隨著加工業的發展,磁針由原來的匙形轉變為針形,並由水浮磁針轉變為用頂針,使指南針的測量精度發生了質的變化。唐代,楊筠松將八卦和十二地支兩大定位體系合而為一,並將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除了表示中宮位置的戊、己二干外,全部加入地平方位系統,用於表示方位。於是, 地平面周天三百六十度均分為二十四個等份,叫二十四山,每山佔一十五度,三山為一卦,每卦佔四十五度。二十四山從唐代創制後,一直保留。所以,地盤二十四山是楊盤的主要層次之一。 北方三山壬、子、癸,後天屬坎卦,先天屬坤卦; 東北三山丑、艮、寅,後天屬艮卦,先天屬震卦;

東方三山甲、卯、乙,後天屬震卦,先天屬離卦; 東南三山辰、巽、巳,後天屬巽卦,先天屬兌卦;

南方三山丙、午、丁,後天屬離卦,先天屬乾卦; 西南三山未、坤、申,後天屬坤卦,先天屬巽卦;西方三山庚、酉、辛,後天屬兌卦,先天屬坎卦; 西北三山戌、乾、亥,後天屬乾卦,先天屬艮卦。

楊盤

楊公作為贛南楊公風水術的祖師,不但創造了完整的風水理論,對風水術的工具羅盤也進行了合理的改造。

地盤二十四山盤是楊公創制的,楊公之前沒有完整的二十四山盤,只有八卦盤和十二地支盤。漢代的羅盤雖然也有、八卦、地支和天乾的標記,但不是均分度數,而是將天干、八卦和十二地支分成三層,所佔度數不一致。楊公將其重新安排,把八卦、天干、地支完整地分配在平面方位上,是一個劃時代的創造。

地盤二十四山的挨星盤,即七十二龍盤,是楊公晚年創制的。楊公通過長期的堪輿實踐發現:陰陽五行普遍存在於四面八方,陰陽五行的分布按照八卦五行屬性來確定與實際情況不符,用陰陽龍來格龍過於粗糙,通過反復研究,為十二地支配上天干,用納音五行來表達龍的五行屬性,稱為「顛顛倒」五行。《青囊奧語》中「顛顛倒,二十四山有珠寶;倒倒顛,二十四山有火坑」中所說的「顛顛倒」就是指七十二龍的納音五行。

漢代羅盤

天盤也是楊公創制的。楊公在堪輿實踐中發現用地盤納水有較大的誤差,根據天道左旋,地道右旋的原理,創制了天盤雙山用於消砂納水。羅盤中只有天盤是雙山,其他盤是沒有雙山的。古人認為,龍是從天上來的,屬於天系統,為陽。水在地中流,屬於地系統,為陰。由於天地左右旋的相對運動而產生的位移影響,所以用於納水的天盤理應右移,故楊公將其在地盤的方位上向右旋轉移位7.5 °。

雙山五行是三合五行,天盤壬子同宮,癸丑同宮,艮寅同宮,甲卯同宮,乙辰同宮,巽巳同宮,丙午同宮,丁未同宮,坤申同宮,庚酉同宮,辛戌同宮,乾亥同宮。雙山正中正對地盤的十二地支中央。十二地支按照生旺墓三合成局,即申子辰三合水局,寅午戌三合火局,巳酉丑三合金局,亥卯未三合木局。辰戌丑未分別是水、火、金、木的墓庫,是龍水陰陽交媾的重要場所,稱為四大水口。

所以,地盤、天盤和七十二龍盤三者合在一起被俗稱為「楊盤」。

後來宋代賴布衣引進二十八宿天星五行,增設了人盤,專用與消砂出煞。人盤的二十四山比地盤二十四山逆時針旋轉了7.5度。

人盤又叫做「賴盤」。

閱讀全文

與古代羅盤的發展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