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項目管理監理的發展歷史

項目管理監理的發展歷史

發布時間:2021-03-06 19:35:28

⑴ 監理的發展歷程

工程監理制度

我國於1988年開始工程監理工作的試點,1996年在建設領域全面推行工程監理制度。自提出推行工程監理制度,經歷了准備階段(1988年)、試點階段(1989-1992年)、穩步發展階段(1993-1995年)以及全面推廣階段(1996年-至今)四個發展階段。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也反映出很多問題。

試點階段(1988~1992)

1988 年 7 月 25 日,建設部發布《關於開展建設監理工作的通知》,提出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建設監理制度;同年 11 月 28 日,建設部又發出了《關於開展建設監理試點工作的若干意見》,決定建設監理制先在北京、上海、南京、天津、寧波、沈陽、哈爾濱、深圳八市和能源、交通的水電與公路系統進行試點。1991 年 12 月 16 日,建設部侯捷部長在全國建設工作會上指出,建設監理試點工作已在全國 25 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 15 個工業、交通部門開展,實施監理的工程在提高質量、縮短工期、降低造價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效果。

穩步發展階段(1993~1995 年)

1992 年,我國為工程監理制定了一系列的規章制度,包括《工程建設監理單位資質管理試行辦法》、《監理工程師資格考試和注冊試行辦法》、《關於發布建設工程監理費有關規定的通知》。到 1992 年底,全國有 28 個省、市、自治區及國務院的 20個工業、交通等部門先後開展了建設監理工作,累計對 1636 項、投資額 2396 億元的工程項目實施監理。1993 年,在全國第五次建設監理工作會議上,建設部全面總結了監理試點的成功經驗,根據形勢發展的需要和全國監理工作的現狀,部署了結束試點、轉向穩步發展階段的各項工作。1995 年 10 月,建設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印發了《工程建設監理合同》示範文本;同年 12 月,建設部、國家計委頒發了《工程建設監理規定》。

全面推行階段(1996年開始至今)

從1996 年開始,在全國全面推行建設工程監理制度。1997 年 11月 1 日,第八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八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築法》,《建築法》第三條規定:「國家推行建築工程監理制度。」這是我國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對工程監理作出規定。2000 年 1 月 30 日發布施行的《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 279 號),對工程監理單位的質量責任和義務作出了具體的規定。2004 年 2 月 1 日起施行的《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 393 號),對工程監理承擔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的監理責任作出了規定。截至 2009 年 12 月底,全國共有監理企業 5867 多家,其中綜合資質 55 家,甲級 2050 家,乙級及以下 3762 家,國家注冊監理工程師 11 萬餘人,監理從業人員超過 56 萬人。監理工作覆蓋了房屋建築、市政公用工程、冶煉、石油化工、水利水電、電力、公路、港航、通信等眾多類別的工程項目。


⑵ 工程監理的發展歷程

建設監理制度穩健起步
1988年8月12日至13日,原建設部在北京召開建設監理試點工作會議(即第一次全國建設監理工作會議),研究落實《通知》的要求,商討監理試點工作的目的、要求,確定監理試點單位的條件等事宜。
1988年10月11日至13日,原建設部在上海召開第二次全國建設監理工作會議,進一步商討選擇哪些城市作為建設監理制度的試點,經討論後確定了作為試點的8市2部,即將北京、天津、上海、哈爾濱、沈陽、南京、寧波、深圳市和原能源部的水電系統、原交通部的公路系統作為監理試點。根據會議精神,原建設部於1988年11月12日制定印發了《關於開展建設監理試點工作的若干意見》。據此,試點地區和部門開始組建監理單位,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幫助監理單位選擇監理工程項目,逐步開始實施建設監理制度。
原交通部作為建設工程監理制的試點單位,利用世界銀行貸款先後修建了很多基礎交通設施,如陝西省西安至三原一級公路、京津塘高速公路和天津港東突堤工程。在以上工程修建中,承包方按照國際通行的FIDIC(菲迪克)合同條款要求,都實行了國際招標及工程監理制,從而逐步形成了適合中國國情的交通建設工程監理模式。從第一批交通建設項目實行工程監理制的20年來,交通建設的工程監理制度,經過開始試點、穩步發展、全面推行三個階段,逐步成熟完善。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和交通事業的持續、快速發展,建設監理制度已成為中國公路、水運工程建設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所起的作用也越來越明顯。
著名經濟學家胡鞍鋼教授認為,交通建設是中國建設管理體制改革的先行領域之一,幾代交通系統的領導同志、管理人員、科研人員和建設監理人員為引進、消化和吸收FIDIC(菲迪克)條款,為中國特色的建設管理體制的改革和創新,為建設工程的監理制度,付出了畢生心血。
中國監理協會提供的資料顯示,為了完善中國的監理體制,在工程監理方面積累更多的經驗,1989年1月9日至17日,原建設部首次組織建設監理考察團赴新加坡考察。新加坡先進的建設監理制度,特別是完整的法規體系給了我們很多有益的啟示。同年9月8日至16日,原建設部、原冶金部和江蘇省南京市建委組成中國建設監理考察團前往法國進行考察。法國於1929年開始實行建設監理制度,幾十年來,他們在工程質量監理方面積累了非常豐富的經驗。上述兩次考察都為中國的建設監理制度的創新與發展提供了很好的借鑒。
1989年5月10日至17日,原建設部建設監理司在安徽合肥舉辦建設監理研討班,就建設監理試點各階段的理論、政策和工作中的具體問題進行了研究和論證,尤其是對監理單位的組織模式、監理人員的稱謂和監理方法,跨地區承攬監理任務的管理,以及與質量監督的關系等問題進行了深入地探討,從而初步理清了建設監理工作的思路。
1989年7月28日,原建設部頒發了《建設監理試行規定》。這是中國開展建設監理工作的第一個法規性文件,它全面地規范了參與建設監理各方的行為。
為了及時總結試點經驗,指導建設監理試點工作健康發展,1989年10月23日至26日,原建設部在上海召開了第三次全國建設監理工作會議,總結了8市2部監理試點的經驗。試點經驗歸納為:實行監理制度的工程在工期、質量、造價等方面與以前相比均取得了更好的效果;3年的試點工作充分證明,實行這項改革,有助於完善中國工程建設管理體制;有助於促進中國工程的整體水平和投資效益;要組建一支高水準的工程建設監理隊伍,把工程監理制度穩定下來。 建設監理制度穩步發展
1993年5月,第五次全國建設監理工作會議召開,標志著中國建設監理制度走向穩步發展的新階段。
第五次全國建設監理工作會議總結了中國4年多來監理試點的工作經驗,宣布結束試點工作,進入穩步發展的新階段。會議提出新的發展的目標:從1993年起,用3年左右的時間完成穩步發展階段的各項任務;從1996年開始,建設監理制度走向全面實施階段;到20世紀末,中國的建設監理事業爭取達到產業化、規范化和國際化的程度。會議同時提出穩步發展階段的主要任務是:健全監理法規和行政管理制度;大中型工程項目和重點工程項目都要實行監理制;監理隊伍的規模要和基本建設的發展水平相適應,基本滿足監理市場的需要;要有相當一部分監理單位和監理人員獲得國際同行的認可,並進入國際建築市場。
會後,國內各地區、各部門立即著手部署工作,其中北京市、上海市,原水電部和原煤炭部等地區和部門,已決定由試點階段進入全面推行階段,所有新開工程項目都實行監理制度。深圳市更進一步作出規定:凡總投資額超過100萬元的工程項目,都必需實行監理制度。原機械部、原煤炭部、有色金屬總公司等也向本系統發出通知,今後新建項目不再批准成立新的工程指揮部或組建新的籌建班子,一律委託系統內具有相當資質的監理單位進行監理。
1993年,全國已注冊的監理單位達886家,從業者約4.2萬人。在監理隊伍中,還涌現出一批甲級資質的監理單位。根據原建設部1993年第16號部長令——《工程建設監理單位資質管理試行辦法》,原建設部首次認定了59家甲級資質的監理單位。此後,兼職承擔監理業務的單位逐漸減少,專職承擔監理業務的單位不斷增多。
在總結試點經驗的基礎上,結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特點,原建設部也對1989年頒發試行的《建設監理試行規定》進行了多次討論與修改。
中國建設監理協會提供的資料顯示,中國建設監理協會經原建設部、民政部批准,於1993年上半年正式成立,並於同年7月在北京召開成立大會。中國建設監理協會的成立標志著中國建設監理行業基本成形,並走上自我約束、自我發展的道路。
到1994年底,全國已有29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國務院所屬的36個工業交通原材料等部門在推行監理制度。其中北京、天津、上海3市及遼寧、湖北、河南、海南、江蘇等省的地級以上城市全部推行了監理制度。全國推行監理制度的地級以上城市153個,佔全國196個地級城市的76%。全國大中型水電工程、大部分國道和高等級公路工程都實行了工程監理,建築市場初步形成了由業主、監理和承建三方組成的三元主體結構。 建設監理制度全面推行
1995年12月15日,原建設部和原國家計委印發《工程建設監理規定》的通知,自1996年1月1日起實施。同時廢止原建設部1989年7月28日發布的《建設監理試行規定》。
建設工程監理制於1988年開始試點,5年後逐步推行。1997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築法》(以下簡稱《建築法》)規定,國家推行建設工程監理制度,從而使建設工程監理制度進入全面推行階段。
截至1995年底,全國29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國務院所屬的39個工業、交通等部門推行了建設監理制度。已成立監理單位1500多家,監理工作的從業人員達8萬餘人。全國大中型水電工程、鐵路工程、大部分國道和高等級公路工程都實行了工程監理制度。全國實行監理制度的工程投資規模達5000多億元,覆蓋率平均約為20%。
截至1996年底,全國共有工程建設監理單位2100多家,比1995年增加了27%,其中甲級資質的監理單位123家。全國從事監理工作的人員共10.2萬餘人,比1995年增加了23.5%,其中具有中級及其以上技術職稱的人員有7.54萬餘人;全國約4.3萬人參加了原建設部指定院校的監理培訓。當時,取得原建設部、原人事部確認資格的監理工程師的人數達2963人,經過注冊的監理工程師也有1865人。加上各地區、各部門自行培訓,監理工作人員基本能持證上崗。在一些外資、合資項目的監理工作中,中國監理人員已經成為主力。
1996年,國內多數地區都有了自己的工程監理規章。北京、湖北、海南、黑龍江、重慶、河北等6省市以政府令的形式頒布了工程監理法規;廣東、山西、山東、廈門等5省市以政府文件發布了工程監理規定;其餘地區多數以建委(建設廳)名義印發了工程監理辦法或實施細則。深圳市還以地方人大常委會的名義頒布了工程監理條例。
1996年全國開展監理工作的地級市達到238個,佔全國269個地級市的88.4%,地級城市已經普遍推行建設監理制。
1997年度中國工程建設的總投資額為2.46萬億元,實行監理制度的項目投資超過1.02萬億元,監理制度覆蓋面達41.7%。北京、黑龍江、山西、河北、湖北、廣東、海南、山東等8省市和水電、水利、石化、煤炭、鐵道、交通、電子等6個部門規定,新開工的相應規模工程項目要全部實行監理制度。
1999年,中國的建設監理部門圍繞著貫徹《建築法》、《招標投標法》、《合同法》和《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及落實朱鎔基總理關於監理工作的指示,狠抓了監理隊伍的建設,強調監理工作的規范化和監理人員水平的提高。
1999年5月13至14日,原建設部與人事部舉行了全國監理工程師執業資格考試,這是繼1997年首次全國監理工程師考試以來的第三次全國性監理考試,共有3萬多人報名參加考試,約有6000多人通過考試取得了監理執業資格,使全國具有監理執業資格的人達到3.06萬多人。
2000年7月,原建設部與中國建設監理協會共同組織召開了監理企業改制工作研討會,與監理企業及各方人士共同研討了監理企業改制的有關問題,還著手修改了《工程建設監理單位資質管理辦法》。 建設監理制度逐步完善
雖然建設監理制度已經在全國范圍內推行,但業主、施工單位和質量監督機構對實行工程監理的意義及其重要性還是缺乏認識,對監理人員的地位及與各方的關系也不甚了解。有些業主認為監理人員是自己的雇員,必須為自己的利益著想,按自己的要求辦事。質量監督機構認為監理人員代替了自己的職能,因而忽視了對工程質量的監管。由於對監理人員工作的模糊認識,使工程建設各方在關系的協調上不順暢,監理人員的決定不能實施,監理效果不夠理想,工程質量監督工作出現漏洞。當工程出現質量問題時,還容易出現互相推諉扯皮的現象。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從1992年2月1日施行《工程建設監理單位資質管理試行辦法》開始,到2008年5月,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聯合發布《建設工程監理合同示範文本(徵求意見稿)》。政府及相關部門也相繼出台了許多與建設工程監理關系密切的法律、法規、規章、規范。如《建築法》、《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工程監理企業資質管理規定》、《建設工程監理規范》和《房屋建築工程施工旁站監理管理辦法(試行)》等。
上述法律法規各有其作用,其中,《建築法》的實施,為維護建築市場的秩序,保證建築工程的質量和安全提供了法律保障,也為建築工程的監督管理提供了法律依據。《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為工程質量提供了詳盡的規范,彌補了以往一些質量管理規定因籠統而產生的漏洞,可操作性得到極大提高。《工程監理企業資質管理規定》明確了從事建設工程監理活動的企業取得工程監理企業資質的合法程序。《建設工程監理規范》進一步明確了工程監理的定義,解決了建設單位與施工單位之間信息不對稱和專業化監督管理缺失的問題。《房屋建築工程施工旁站監理管理辦法(試行)》明確了旁站監理人員的職責和獎罰辦法,使其在旁站的監理過程中及時發現並處理問題,進一步細化了監理人員的工作職責。
上述法律、法規、制度的制定和完善,規范了中國的建設工程的的監理市場,進一步明確了監理人員的權利和義務。業主與監理之間是通過工程建設監理合同建立起來的一種委託與被委託的關系,雙方都要在合同約定的范圍內行使各自的權利,承擔相應的責任。取得從業資格的監理人員接受業主的委託對項目的實施進行監理,但監理人員不是業主在項目上的利益代表,必須依據工程建設監理合同、設計文件、相關規范、規定及相關法律對項目實施獨立、科學、公正的監理。業主有權要求更換不稱職的監理人員或解除監理合同,但不得干預和影響監理人員的正常工作,不得隨意變更監理人員的指令。監理人員接受業主的委託,對項目的實施進行監督與管理,要對業主負責。監理人員的一切監理行為必須以監理合同和工程承包合同為依據,以實現三個控制為目標,以監理人員的名義獨立進行,在業主與承包商之間要做到不偏不倚、獨立、客觀、公正。
實行建設監理制度是中國建設領域的一項重大改革,是中國對外開放、國際交往日益擴大的結果。通過實行建設監理制度,中國建設工程的管理體制開始向社會化、專業化、規范化的先進管理模式轉變。這種管理模式,在項目法人與承包商之間引入了建設監理單位作為中介服務的第三方,進而在項目法人與承包商、項目法人與監理單位之間形成了以經濟合同為紐帶,以提高工程質量和建設水平為目的的相互制約、相互協作、相互促進的一種新的建設項目管理運行機制。這種機制為提高建設工程的質量、節約建築工程的投資、縮短建築工程的工期創造了有利條件。
經過20年的發展歷程,監理制度已逐步走向成熟,在中國國民經濟建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勇於創新的監理人正以嶄新的面貌積極開拓國際工程服務市場,加快推進中國工程監理事業的國際化進程,為建設事業美好的明天作出貢獻.

⑶ 工程項目管理的起源與發展是什麼

項目復是由一組有起止制時間的、相互協調的受控活動所組成的特定過程,該過程要達到符合規定要求的目標,包括時間、成本和資源的約束條件。項目具有如下特徵:(1)項目是在一定的時間內完成一項具體的任務。(2)任務是在一定的約束條件下完成的。約束條件可能是時間的限制(在一定時間內完成),成本和經濟性的要求,勞動力、資金、設備、材料等資源消耗的限制。(3)項目是由各種各樣的活動構成的,這些活動之間互相關聯,具有一定的邏輯關系。所以項目是行為系統。工程項目是以完成一定的工程技術系統為任務的項目,是一個工程的建設(建造)過程。工程項目需要完成立項、設計、計劃、施工、驗收等活動,最終交付一個工程系統。

⑷ 項目管理的發展

從古代到近代無數項目的成功建設說明項目管理實踐歷史悠久。
--1910年代,Henry Gantt發明了甘特圖。
--1940年代,曼哈頓工程將項目管理側重於計劃和協調。
--1950年代,美國企業和軍方相繼開發出CPM、PERT、GERT等技術。
--1960年代前期,NASA在阿波羅計劃中開發了「矩陣管理技術」。
WBS、EVM、PPBS以及績效管理等相繼出現。
--1965年,國際項目管理協會IPMA在歐洲瑞士成立。
--1969年,美國項目管理協會PMI 在美國賓州成立。
--1984年,PMI推出嚴格的、以考試為依據的專家資質認證制度PMP。
--1987年,PMI公布PMBOK研究報告(並於1996、2000、2004年分別修訂)。
--1997年,ISO以PMBOK為框架頒布為ISO 10006 項目管理質量標准。
--1998年,IPMA推出ICB。
--1999年,PMP成為全球第一個獲得ISO 9001認證的認證考試。
( PMP如今已經被全球130多個國家引進和認可)
--2000年,國家外國專家局引進PMBOK,成為PMI在華唯一一家負責PMP資格認證考試的組織機構和教育培訓機構。
----------------------------------------------------------------------
一、 國際上項目管理的發展歷程

現在通行的看法認為,項目管理是二戰後的產物,主要是戰後重建和冷戰階段為國防建設項目而創建的一種管理方法。項目管理的發展基本上可以劃分為兩個階段:80年代之前被稱為傳統的項目管理階段,80年代之後被稱為現代項目管理階段。

1. 傳統項目管理發展階段

從四十年代中期到六十年代,項目管理主要是應用於發達國家的國防工程建設和工業/民用工程建設方面。此時採用的傳統項目管理方法主要是致力於項目的預算、規劃和為達到項目目標而借用的一些一般運營管理的方法,在相對較小的范圍內所開展的一種管理活動。當時的項目經理僅僅被看作是一個具體執行者,他們只是被動地接受一項給定的任務或工作,然後不斷接受上級的指令,並根據指令去完成自己負責的項目。從60年代起,國際上許多人對於項目管理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隨後建立的兩大國際性項目管理協會,即:以歐洲國家為主的國際項目管理協會(International Project Management Association--IPMA)和以美洲國家為首的美國項目管理協會(Project Management Institute--PMI),以及各國相繼成立的項目管理協會,為推動項目管理的發展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但是在這一傳統項目管理階段中,發達國家的國防部門對於項目管理的研究與開發占據了主導地位,他們創造的許多項目管理方法和工具一直沿用至今。例如,由美國空軍最早開發的項目計劃評審方法(Project Evaluation and Review Technique---PERT)、由美國國防部提出並推廣的項目工期與造價管理規范(Cost / Schele Control Systems Criteria--C/SCSC)等一大批項目管理的方法和工具現在仍然在廣泛地使用。

2. 現代項目管理階段

80年代之後項目管理進入現代項目管理階段,隨著全球性競爭的日益加劇,項目活動的日益擴大和更為復雜,項目數量的急劇增加,項目團隊規模的不斷擴大,項目相關利益者的沖突不斷增加,降低項目成本的壓力不斷上升等一系列情況的出現,迫使作為項目業主/客戶的一些政府部門與企業以及作為項目實施者的政府機構和企業先後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去研究和認識項目管理的基本原理,開發和使用項目管理的具體方法。特別是進入90年代以後,隨著信息系統工程、網路工程、軟體工程、大型建設工程以及高科技項目的研究與開發項目管理新領域的出現,促使項目管理在理論和方法等方面不斷地發展和現代化,使得現代項目管理在這一時期獲得了快速的發展和長足的進步。同時,項目管理的應用領域在這一時期也迅速擴展到了社會生產與生活的各個領域和各行各業,而且項目管理在企業的戰略發展和例外管理(這些都屬於企業高層管理者所做的管理工作)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例如,歐洲的ABB公司作為一個處於領先地位的全球性工程公司,其絕大部分工作都要求開展項目管理;IBM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計算機製造商之一,它公開承認項目管理是對其未來發展起關鍵作用的因素;摩托羅拉公司是世界上最成功的通訊設備和服務供應商之一,它在九十年代中期啟動了一個旨在改善其項目管理能力的計劃,這一計劃使公司獲得了很大的發展。今天,項目已經成為我們社會創造精神財富、物質財富和社會福利的主要生產方式(以前主要是運營和生產),所以現代項目管理也就成了發展最快和使用最為重要的管理領域之一。

現代項目管理在這一階段的高速發展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其一是項目管理的職業化發展,其二是項目管理的學術性發展。在職業化發展方面,這一階段的項目管理逐步分工細劃,形成了一系列的項目管理的專門職業。例如,專業項目經理、造價工程師、建立工程師、營造師等等。同時,在這一階段還誕生了一系列的項目管理職業資格認證體系。例如,美國項目管理協會(PMI)和國際項目管理協會(IPMA)主辦的項目管理專業人員職業資格認證,美國造價工程師協會(Association of American Cost Engineers—AACE)主辦的造價工程師資格認證,英國皇家特許測量師協會(Royal Institute of Chartered Surveyor—RICS)主持的工料測量師、營造師資格認證等等。這些工作極大地推動了項目管理職業的細分和職業化的發展。例如,國際項目管理協會(IPMA)開展的項目管理專業人員資格認證就分為A,B,C,D四個級別,其中A級是工程主任級證書、B級為項目經理級證書、C級為項目管理工程師級證書、D級為項目管理技術員級證書,對不同資格證書的要求也各異,獲得證書者分別可負責大項目或國際項目、一般項目、一般項目的主要工作和一般項目工作的管理;雖然這些項目管理人員資格認證的側重有所不同,方法有所不同,但是都為推進項目管理的職業化發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現在,項目經理已經不再被認為是項目的執行者,他們擁有了正式的頭銜和更大的權利與責任。他們不僅要實施項目,而且要他們參與項目決策,要與項目業主/客戶一起高效率地工作,全面開展項目管理,並且要對項目的經濟財務結果負責。現在的項目經理已經成為真正的項目負責人和企業中的主角,並且是一項非常熱門的職業。例如,項目管理現在已經成為美國的優選職業之一,根據統計數據,在美國從事項目管理工作的初級工作人員的年薪在4.5萬-5.5萬美金,中級人員在 6.5萬-8.5美金,高級人員為 11-30萬美金 ,比一般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都要高。

現代項目管理階段在項目管理的學術發展方面主要體現在項目管理專業教育體系的建立和項目管理理論與方法的研究方面。在現代項目管理階段,國際上有許多大學相繼建立和完善了項目管理專業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體系,美國的大學不但設立有項目管理的碩士學位,而且這種碩士學位大有取代工商管理碩士(MBA)專業學位的趨勢。 在這一階段有許多項目管理的研究機構先後建立了起來,這些研究機構、大學、國際和各國的項目管理專業協會以及一些大型企業共同開展了大量的項目管理理論與方法的研究,並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像美國項目管理協會(PMI)、美國造價管理協會(AACE)等組織提出的項目管理知識體系 (Project Management Body of Knowledge )、項目全面造價管理(Total Cost Management)、項目風險造價管理、已獲價值管理(Earned Value Management)、項目合作夥伴式管理(Partnering Management)等等都是在這一階段創立和發展起來的。通過這一階段的學術發展,今天的現代項目管理在項目的范圍管理,時間管理,成本管理,質量管理,人力資源管理,溝通管理,采購管理,風險管理和集成管理等方面已經形成了專門的理論和方法體系。另外,在這一階段,國際標准化組織還以美國項目管理協會(PMI)的項目管理知識體系指南(Guide to Project Management Body of Knowledge )等文件為框架,制訂了關於現代項目管理的標准(ISO10006)。所有這些現代項目管理在職業化和在學術性方面的發展,使得項目管理的理論和方法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⑸ 簡述項目管理的發展歷史。

從古代到近代無數項目的成功建設說明項目管理實踐歷史悠久。
--1910年代,Henry Gantt發明了甘特圖。
--1940年代,曼哈頓工程將項目管理側重於計劃和協調。
--1950年代,美國企業和軍方相繼開發出CPM、PERT、GERT等技術。
--1960年代前期,NASA在阿波羅計劃中開發了「矩陣管理技術」。
WBS、EVM、PPBS以及績效管理等相繼出現。
--1965年,國際項目管理協會IPMA在歐洲瑞士成立。
--1969年,美國項目管理協會PMI 在美國賓州成立。
--1984年,PMI推出嚴格的、以考試為依據的專家資質認證制度PMP。
--1987年,PMI公布PMBOK研究報告(並於1996、2000、2004年分別修訂)。
--1997年,ISO以PMBOK為框架頒布為ISO 10006 項目管理質量標准。
--1998年,IPMA推出ICB。
--1999年,PMP成為全球第一個獲得ISO 9001認證的認證考試。
( PMP如今已經被全球130多個國家引進和認可)
--2000年,國家外國專家局引進PMBOK,成為PMI在華唯一一家負責PMP資格認證考試的組織機構和教育培訓機構。
----------------------------------------------------------------------
一、 國際上項目管理的發展歷程

現在通行的看法認為,項目管理是二戰後的產物,主要是戰後重建和冷戰階段為國防建設項目而創建的一種管理方法。項目管理的發展基本上可以劃分為兩個階段:80年代之前被稱為傳統的項目管理階段,80年代之後被稱為現代項目管理階段。

1. 傳統項目管理發展階段

從四十年代中期到六十年代,項目管理主要是應用於發達國家的國防工程建設和工業/民用工程建設方面。此時採用的傳統項目管理方法主要是致力於項目的預算、規劃和為達到項目目標而借用的一些一般運營管理的方法,在相對較小的范圍內所開展的一種管理活動。當時的項目經理僅僅被看作是一個具體執行者,他們只是被動地接受一項給定的任務或工作,然後不斷接受上級的指令,並根據指令去完成自己負責的項目。從60年代起,國際上許多人對於項目管理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隨後建立的兩大國際性項目管理協會,即:以歐洲國家為主的國際項目管理協會(International Project Management Association--IPMA)和以美洲國家為首的美國項目管理協會(Project Management Institute--PMI),以及各國相繼成立的項目管理協會,為推動項目管理的發展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但是在這一傳統項目管理階段中,發達國家的國防部門對於項目管理的研究與開發占據了主導地位,他們創造的許多項目管理方法和工具一直沿用至今。例如,由美國空軍最早開發的項目計劃評審方法(Project Evaluation and Review Technique---PERT)、由美國國防部提出並推廣的項目工期與造價管理規范(Cost / Schele Control Systems Criteria--C/SCSC)等一大批項目管理的方法和工具現在仍然在廣泛地使用。

2. 現代項目管理階段

80年代之後項目管理進入現代項目管理階段,隨著全球性競爭的日益加劇,項目活動的日益擴大和更為復雜,項目數量的急劇增加,項目團隊規模的不斷擴大,項目相關利益者的沖突不斷增加,降低項目成本的壓力不斷上升等一系列情況的出現,迫使作為項目業主/客戶的一些政府部門與企業以及作為項目實施者的政府機構和企業先後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去研究和認識項目管理的基本原理,開發和使用項目管理的具體方法。特別是進入90年代以後,隨著信息系統工程、網路工程、軟體工程、大型建設工程以及高科技項目的研究與開發項目管理新領域的出現,促使項目管理在理論和方法等方面不斷地發展和現代化,使得現代項目管理在這一時期獲得了快速的發展和長足的進步。同時,項目管理的應用領域在這一時期也迅速擴展到了社會生產與生活的各個領域和各行各業,而且項目管理在企業的戰略發展和例外管理(這些都屬於企業高層管理者所做的管理工作)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例如,歐洲的ABB公司作為一個處於領先地位的全球性工程公司,其絕大部分工作都要求開展項目管理;IBM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計算機製造商之一,它公開承認項目管理是對其未來發展起關鍵作用的因素;摩托羅拉公司是世界上最成功的通訊設備和服務供應商之一,它在九十年代中期啟動了一個旨在改善其項目管理能力的計劃,這一計劃使公司獲得了很大的發展。今天,項目已經成為我們社會創造精神財富、物質財富和社會福利的主要生產方式(以前主要是運營和生產),所以現代項目管理也就成了發展最快和使用最為重要的管理領域之一。

現代項目管理在這一階段的高速發展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其一是項目管理的職業化發展,其二是項目管理的學術性發展。在職業化發展方面,這一階段的項目管理逐步分工細劃,形成了一系列的項目管理的專門職業。例如,專業項目經理、造價工程師、建立工程師、營造師等等。同時,在這一階段還誕生了一系列的項目管理職業資格認證體系。例如,美國項目管理協會(PMI)和國際項目管理協會(IPMA)主辦的項目管理專業人員職業資格認證,美國造價工程師協會(Association of American Cost Engineers—AACE)主辦的造價工程師資格認證,英國皇家特許測量師協會(Royal Institute of Chartered Surveyor—RICS)主持的工料測量師、營造師資格認證等等。這些工作極大地推動了項目管理職業的細分和職業化的發展。例如,國際項目管理協會(IPMA)開展的項目管理專業人員資格認證就分為A,B,C,D四個級別,其中A級是工程主任級證書、B級為項目經理級證書、C級為項目管理工程師級證書、D級為項目管理技術員級證書,對不同資格證書的要求也各異,獲得證書者分別可負責大項目或國際項目、一般項目、一般項目的主要工作和一般項目工作的管理;雖然這些項目管理人員資格認證的側重有所不同,方法有所不同,但是都為推進項目管理的職業化發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現在,項目經理已經不再被認為是項目的執行者,他們擁有了正式的頭銜和更大的權利與責任。他們不僅要實施項目,而且要他們參與項目決策,要與項目業主/客戶一起高效率地工作,全面開展項目管理,並且要對項目的經濟財務結果負責。現在的項目經理已經成為真正的項目負責人和企業中的主角,並且是一項非常熱門的職業。例如,項目管理現在已經成為美國的優選職業之一,根據統計數據,在美國從事項目管理工作的初級工作人員的年薪在4.5萬-5.5萬美金,中級人員在 6.5萬-8.5美金,高級人員為 11-30萬美金 ,比一般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都要高。

現代項目管理階段在項目管理的學術發展方面主要體現在項目管理專業教育體系的建立和項目管理理論與方法的研究方面。在現代項目管理階段,國際上有許多大學相繼建立和完善了項目管理專業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體系,美國的大學不但設立有項目管理的碩士學位,而且這種碩士學位大有取代工商管理碩士(MBA)專業學位的趨勢。 在這一階段有許多項目管理的研究機構先後建立了起來,這些研究機構、大學、國際和各國的項目管理專業協會以及一些大型企業共同開展了大量的項目管理理論與方法的研究,並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像美國項目管理協會(PMI)、美國造價管理協會(AACE)等組織提出的項目管理知識體系 (Project Management Body of Knowledge )、項目全面造價管理(Total Cost Management)、項目風險造價管理、已獲價值管理(Earned Value Management)、項目合作夥伴式管理(Partnering Management)等等都是在這一階段創立和發展起來的。通過這一階段的學術發展,今天的現代項目管理在項目的范圍管理,時間管理,成本管理,質量管理,人力資源管理,溝通管理,采購管理,風險管理和集成管理等方面已經形成了專門的理論和方法體系。另外,在這一階段,國際標准化組織還以美國項目管理協會(PMI)的項目管理知識體系指南(Guide to Project Management Body of Knowledge )等文件為框架,制訂了關於現代項目管理的標准(ISO10006)。所有這些現代項目管理在職業化和在學術性方面的發展,使得項目管理的理論和方法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引自ITPub)

⑹ 項目管理的歷史

項目管理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發展起來的重大新管理技術之一,最早起源於美國。有代表性的項目管理技術比如關鍵性途徑方法(CPM)和計劃評審技術(PERT),甘特圖(Gantt chart)的提出,它們是兩種分別獨立發展起來的技術。
甘特圖(Gantt chart)又叫橫道圖、條狀圖(Bar chart)。它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發明的,以亨利·L·甘特先生的名字命名,他制定了一個完整地用條形圖表進度的標志系統。
其中CPM是美國杜邦公司和蘭德公司於1957年聯合研究提出,它假設每項活動的作業時間是確定值,重點在於費用和成本的控制。
PERT出現是在1958年,由美國海軍特種計劃局和洛克希德航空公司在規劃和研究在核潛艇上發射「北極星」導彈的計劃中首先提出。與CPM不同的是,PERT中作業時間是不確定的,是用概率的方法進行估計的估算值,另外它也並不十分關心項目費用和成本,重點在於時間控制,被主要應用於含有大量不確定因素的大規模開發研究項目。
隨後兩者有發展一致的趨勢,常常被結合使用,以求得時間和費用的最佳控制。
20世紀60年代,項目管理的應用范圍也還只是局限於建築、國防和航天等少數領域,但因為項目管理在美國的阿波羅登月項目中取得巨大成功,由此風靡全球。國際上許多人開始對項目管理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並逐漸形成了兩大項目管理的研究體系,其一是以歐洲為首的體系——國際項目管理協會(IPMA);另外是以美國為首的體系——美國項目管理協會(PMI)。在過去的30多年中,他們的工作卓有成效,為推動國際項目管理現代化發揮了積極地作用。
項目管理發展史研究專家以20世紀80年代為界把項目管理劃分為兩個階段。
項目管理(Project Managementpm)是美國最早的曼哈頓計劃開始的名稱.。後由華羅庚教授50年代引進中國(由於歷史原因叫統籌法和優選法)。台灣省叫項目專案。 在冷戰的史普托尼克危機(蘇聯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之前,項目管理還沒有用做一個獨立的概念。在危機之後,美國國防部需要加速軍事項目的進展以及發明完成這個目標的新的工具(模型)。 在1958年,美國發明了計劃評估和審查技術(PERT),作為的北極星導彈潛艇項目。與此同時, 杜邦公司發明了一個類似的模型成為關鍵路徑方法(CPM)。 PERT 後來被工作分解結構(WBS)所擴展。軍事任務的這種過程流和結構很快傳播到許多私人企業中。
隨著時間的推移,更多的指導方法被發明出來,這些方法可以用於形式上精確地說明項目是如何被管理的。這些方法包括項目管理知識體系(PMBOK),個體軟體過程(PSP),團隊軟體過程(TSP),IBM全球項目管理方法(WWPMM),PRINCE2. 這些技術試圖把開發小組的活動標准化,使其更容易地預測,管理和跟蹤。
項目管理的批判性研究發現:許多基於PERT的模型不適合今天的多項目的公司環境. 這些模型大多數適合於大規模,一次性,非常規的項目中. 而當代管理中所有的活動都用項目術語表達。所以,為那些持續幾個星期的「項目」(更不如說是任務)使用復雜的模型在許多情形下會導致不必要的代價和低可操作性。因此,項目識別不同的輕量級的模型,比如軟體開發的極限編程和Scrum技術。為其他類型項目而進行的極限編程方法的一般化被稱為極限項目管理。

⑺ 項目管理的發展歷程在哪幾個階段

我國對項目管理的理論研究和管理實踐起步較晚,尤其是在現代項目管理方面,不管從現代項目管理的職業化發展,還是從現代項目管理的學術性發展,以及現代項目管理的實踐方面,我們都與國際發達國家存在著一定的差距。

1. 我國在傳統項目管理方面發展歷程

我國在傳統項目管理方面的研究和實踐起步早,但是後需的發展卻十分緩慢。我國早在2000多年前就已經開始了項目管理的實踐,並且創造了許多很好的傳統項目管理方法。例如,我國戰國時期的都江堰工程從工程項目設計和項目施工等各個方面都使用了系統思想,創造出了舉世公認的都江堰分洪與灌溉工程項目。在工程項目管理方面,由於宮廷建設項目的實施管理,很早就有了自己的「工料定額」和「工時」、「造價」管理方法,並且許多朝代的「工部」都有相應的「國家標准」。但是,我國自宋朝以後開始在科技和管理方面走了下坡路,未能跟上世界科技與管理的快速發展,所以我們在項目管理的理論和方法方面開始落後於世界發達國家。尤其是從清朝以後到解放以前,我們與世界發達國家在科技和管理方面逐步拉開了距離,從而使我們在傳統項目管理方面一直處於落後的地位。

2. 我國現代項目管理在學術方面的發展

在現代項目管理的學術發展方面,盡管我國一些高校和研究機構在70年代末就開始做這方面的引進和介紹工作,但是現代項目管理作為管理科學的一個分支,到1997年國家教育部新修訂的學科目錄中還沒有列入,至今尚未設立專門的學科。盡管有些高校已經在嘗試開設現代項目管理的課程和培養現代項目管理的人才,但是國家至今尚未設立這樣的高等教育本科和研究生專業。到目前為止,我國還沒有一個正式出版發行的現代項目管理的專業刊物,我國現已出版的項目管理教材和書籍基本上都是針對工程建設項目或投資項目管理的,除了少數翻譯的書籍,尚沒有真正意義上的針對一般項目管理的現代項目管理教科書。我國到1991年才成立了全國性的項目管理協會——中國項目管理研究會,而且還只是一個掛靠在相關一級學會下面的一個二級學會,由於資金缺乏和缺少支持等原因,研究會到2000年總共開過三次學術年會和兩次國際研討會。

3. 我國現代項目管理在職業化方面的發展

在項目管理的職業化方面我們至今還沒有建立起自己的職業項目經理職業資格認證的制度和方法。雖然我國現在已經有了自己的造價工程師和監理工程師的職業資格認證和注冊制度和辦法,但是這些是由國家人事部和建設部以及相關協會共同推出的,主要是針對工程建設項目管理的職業資格認證和注冊制度與方法,而不是面向一般項目管理的職業項目經理的認證制度和方法。綜上所述可以看出我國在現代項目管理的職業化和學術發展方面與國際上還是存在很大差距的。現代項目管理這個學科和專業的重要性和現實意義還沒有在我國的各個方面引起足夠的重視,我們還需要在這一方面做進一步的研究和推動,以便使我國的現代項目管理職業化和學術發展能夠盡快地與國際發達國家接軌,並逐步走向成熟。

4. 我國現代項目管理在實踐方面的發展

我國的項目管理實踐也開展的非常晚,從80年代後期我國才在建築業和國內工程建設項目的管理體制和管理方法上做了許多重大的改革,才開始借鑒和採用一些國際上先進的現代項目管理方法。最先開展現代項目管理實踐的項目是我國的魯布革水電站項目,它是利用世行貸款項目,它在1984年首先採用國際招標和項目工期、質量、造價等的辦法所開展的現代項目管理的實踐,結果是大大縮短了項目的工期,降低了項目造價,取得明顯的經濟效益。此後,我國的建設部、電力部、化工部、煤碳部等政府部門在許多政府性項目上先後採用了承包商項目經理管理體制,我國財政部、農林部等政府部門也結合世行貸款開展了一些項目管理的培訓。我國財政部於1994年向世界銀行申請了一筆IDF贈款,專門用於項目管理的人才培養,建立了項目管理培訓網,至今舉辦國內外培訓班20餘期,培訓了來自十多個省市的各種層次項目管理幹部500多人。但是這些主要都是針對工程建設項目管理的,因為世界銀行主要關注的是它們貸款投資的工程項目管理,而不是面向一般項目管理的現代項目管理。

我們必須承認我國的現代項目管理理論與實踐水平與國際水平現在還有相當大的差距,不管是從學術研究和專業教育方面,還是職業化發展與管理實踐方面,現階段我們需要各方面能夠共同努力去做好各種引進、消化、培養人才、開展學術研究等方面的工作,進一步還需要研究中國國情下的現代項目管理的特殊性問題,逐步形成有中國特色的現代項目管理理論和方法體系,以及相應的職業化和學術發展道路。實際上現在的韓國、日本、俄羅斯、波蘭、越南等國家都在積極探索、研究和發展自己的項目管理模式、項目管理理論和方法。另一點值得注意的是,在我們致力與國際接軌的同時,國際上現代項目管理的理論和方法還在迅速發展,還在不斷地提出一些新的理論、概念和方法。我們迫切需要一個由官、產、學、研共同合作的體制和專業性與學術性的組織,以便從組織上保障我們能夠與國際現代項目管理的發展保持一致,從而不斷地促進我國現代項目管理的全面發展。

⑻ 項目管理專業的發展歷史

項目管理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發展起來的重大新管理技術之一,最早起源於美國。有代表性的項目管理技術比如關鍵性途徑方法(CPM)和項目評估和反思(PERT)技術,它們是兩種分別獨立發展起來的技術。
其中CPM是美國杜邦公司和蘭德公司於1957年聯合研究提出,它假設每項活動的作業時間是確定值,重點在於費用和成本的控制。
PERT出現是在1958年,由美國海軍特種計劃局和洛克希德航空公司在規劃和研究在核潛艇上發射「北極星」導彈的計劃中首先提出。與CPM不同的是,PERT中作業時間是不確定的,是用概率的方法進行估計的估算值,另外它也並不十分關心項目費用和成本,重點在於時間控制,被主要應用於含有大量不確定因素的大規模開發研究項目。
隨後兩者有發展一致的趨勢,常常被結合使用,以求得時間和費用的最佳控制。
20世紀60年代,項目管理的應用范圍也還只是局限於建築、國防和航天等少數領域,但因為項目管理在美國的阿波羅登月項目中取得巨大成功,由此風靡全球。國際上許多人開始對項目管理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並逐漸形成了兩大項目管理的研究體系,其一是以歐洲為首的體系——國際項目管理協會(IPMA);另外是以美國為首的體系——美國項目管理協會(PMI)。在過去的30多年中,他們的工作卓有成效,為推動國際項目管理現代化發揮了積極地作用。
項目管理發展史研究專家以20世紀80年代為界把項目管理劃分為兩個階段。
項目管理(project management pm)是美國最早的曼哈頓計劃開始的名稱.。後由華羅庚教授50年代引進中國(由於歷史原因叫統籌法和優選法)。在台灣省叫項目專案。
項目管理是「管理科學與工程」學科的一個分支,是介於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之間的一門邊緣學科。

⑼ 監理行業的起源和發展

為適應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客觀需要,我國自1988 年開始實行建回設監理制度,給我國工答程建設領域帶來深刻的變化,在提高工程質量、投資效益、規范建設行為等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但在過去長期計劃經濟的影響下,我國的建設監理行業還在經營機制、人員素質、管理制度等諸多方面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在當前我國加入WTO 的新的歷史形勢下,隨著國外有實力的監理企業進入國內市場及我國的監理企業走出國門參與市場競爭,我國建設監理行業面臨嚴峻的考驗,但挑戰和機遇並存,我們應該分析問題、找出差距、制定策略為我國的監理行業尋求一條良性發展之路。

閱讀全文

與項目管理監理的發展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