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鄂倫春族的傳統文化藝術有哪些
以下可做參考:鄂倫春族的傳統文化藝術
鄂倫春族音樂藝術
鄂倫春族無論男女老少都能歌善舞,他們常常將詩歌、音樂、舞蹈結合在一起,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民歌曲調種類很多,風格多樣,即興填詞,隨編隨唱。鄂倫春族的民歌多是以山歌即「贊達溫」曲調為主。這些曲調高亢圓潤,略帶顫音,一般都是固定的。歌詞可即興添加,曲調亦允許自由發揮,喜怒哀樂完全可以通過音調的節奏來抒發。「贊達溫」的演唱方式有對唱、重唱、獨唱、合唱等,演唱中常襯以「那依耶」、「希那耶」等,顯得旋律悠揚婉轉,動人心弦。有代表性的有《渡口情歌》等。
鄂倫春族主要分布於內蒙古自治區的呼倫貝爾盟鄂倫春自治旗、布特哈旗和黑龍江省呼瑪、遜克、愛輝、嘉陰等縣。「鄂倫春」一詞有兩種含義:「使用馴鹿的人」和「山嶺上的人」。鄂倫春民族有自已的語言,一般通用漢語文。
鄂倫春族文學民間藝術
民間傳說又可分為「氏族傳說」、「英雄傳說」、「歷史傳說」、「風物傳說」和「民俗傳說」等多種;其中《九姓人的來歷》對鄂倫春族主要的九個姓氏的來歷做了生動的解說,在民間為廣大群眾耳熟能詳。鄂倫春族是一個富有講故事傳統的民族,歷來有著許多受人尊重的民間故事家,他們所講述的大量的「神幻故事」、「婚戀故事」、「狩獵故事」、「動物故事」、「生活故事」和「幽默故事」等,異常地生動感人。
鄂倫春族民間還有一種傳統的說唱故事的形式,其中邊說邊唱的一種叫做「摩蘇昆」,完全型的敘事歌叫做「堅珠恩」。目前由民間文學工作者搜集整理出來的說唱故事已有十篇左右,主要的篇目有《鹿的傳說》、《雙飛鳥的傳說》、《波爾卡內莫日根》、《阿爾旦滾滾蝶》和《英雄格帕欠》等。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之後,鄂倫春族開始有了自己的書面文學創作,敖長福、孟淑珍、白石等一批鄂倫春族作家已經躋身於中國的多民族文壇。
中國鄂倫春族的文學,主要是傳統的民間口頭文學,同時也包括晚近時期出現的新型的書面文學。
在鄂倫春族民間,自然神話、動物神話、人類及民族起源神話、薩滿神話都很豐富。古老的族源神話《恩都力創造了鄂倫春人》說,創造之神恩都力莫日根用飛禽的骨肉做出男人女人,再讓他們結合,於是就有了鄂倫春人。
鄂倫春族民間藝術音樂樂器
形狀類似鑷子,呈橢圓形。音量不大,音域較窄。吹奏時,用手指輕輕撥動琴尖,發出震顫聲。它能夠吹奏各種曲子,也可摹仿各種鳥鳴聲。可獨奏,也可合奏。鄂倫春族有自己的民族樂器,主要是「朋奴化」(鐵制的一種口琴)和「文土文」(手鼓)。此外鹿哨、狍哨既是生產工具,也是早期的樂器。鄂倫春族在載歌載舞時,常有這些樂器伴奏。
「朋奴化」 :即口弦琴,鄂倫春族主要的樂器。
鄂倫春族狩獵文化
鄂倫春族狩獵文化是鄂倫春族世代從事狩獵生產,這是鄂倫春人最重要的生產活動,是他們生活資料的主要來源。鄂倫春族熟悉各種野獸的習性,並能根據其特點和活動規律採取不同的捕獵,他們的狩獵工具主要是槍、馬、狗,以及弓箭、扎槍等。 鄂倫春族的游獵生活並不是在茫茫的大森林中漫無邊際的游動,而是有固定的范圍和一定的規律。他們一般以氏族為中心,在一條或幾條河的流域范圍內活動。冬季的住地比較固定,春、夏、秋季隨著主要狩獵對象棲息地的不同而遷徙。
鄂倫春族狩獵有一定的組織形式。大致分為以「烏力楞」(子孫)為單位的集體出獵,以「安額」為單位的狩獵小組和個體狩獵三種形式。「烏力楞」是同一父系的幾代子孫,是以同一血緣關系的人組織起來的狩獵組織,在生產力十分低下,只能使用弓箭、扎槍等原始工具的時期里,人們要獵取獵物,尤其是獵取兇猛的動物時,只有靠集體的力量才有可能。
長期的游獵生活使鄂倫春人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不僅每個獵人精騎善射,而且對各種野生動物的習性和活動規律也都了如指掌,掌握了一套獨特的狩獵方法。一個成熟的獵手見到野獸的蹤跡後,就能看出此動物所走的方向、時間長短,甚至判斷出公母來,准確地判斷出動物在什麼方位,根據山形、風向去尋找,十有八九能獵到。狩獵具有一定的季節性。春季的二、三月份為鹿胎期,夏季的六、七月份為鹿茸期,秋季的九、十月份為鹿尾期,落雪後的冬季為打皮子和打肉期,是打獵的黃金季節,統稱為「紅圍」期。鄂倫春人的狩獵方法有很多種,對每種動物都有一套獵取方法。
狩獵文化是鄂倫春族文化的重要特點,他們的宗教信仰、衣食住行、風俗文化都體現了狩獵民族的特徵。如鄂倫春人的服裝,雖然受環境和自然條件的制約,比較單一。但是鄂倫春人民靠勤勞和智慧,創造了獨特、完美的狍皮文化;頭戴狍頭皮帽,身著狍皮衣褲,腳穿狍腿皮靴,這些皮製服裝做得實用、美觀,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鄂倫春族傳統的食物主要是野獸肉和魚,其中食用最多的是狍子肉,其次是鹿、犭罕 、熊和野豬肉。鄂倫春人的傳統住宅是「斜仁柱」,即撮羅子。交通工具有滑雪板、爬犁、馬匹、樺皮船、大軲轆車等。
鄂倫春族是我國歷史悠久、勤勞勇敢智慧的典型狩獵民族,也是人口最少、定居最晚的民族之一。鄂倫春族狩獵文化表現方式為崇拜自然、游動遷徙的生存方式,是自然環境與社會生活環境的產物。2008年,「鄂倫春族狩獵文化」被批准為第二批黑龍江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
鄂倫春族舞蹈文化
鄂倫春族自古信仰原始「薩滿教」,北方深山中的黑熊是他們敬仰的圖騰。他們認為:遠古時期,鄂倫春人與熊有著血緣關系而把熊稱為「祖父」和「祖母」。鄂倫春民族是個性格爽朗、豁達,喜愛歌舞的民族。他們的民歌多為自編自唱的即興歌曲,而舞蹈內容和動態也因生活地域及方式的特殊,形成了以模擬動物姿態和生活動作為主的特點。多是反映狩獵和採集生產的。
如「依哈嫩舞」,表現獵人打到野獸以後,高興地把獵物往馬背上馱的情景。紅果舞表現了婦女採集紅果的勞動。也有模仿鳥獸動作的舞蹈,如「黑熊搏鬥舞」,「野豬搏鬥舞」和「樹雞舞」都是模仿這些飛禽走獸的動作或吼聲而創作的舞蹈。舞曲常以「介回、介回」、「額呼德呼」等襯詞,還以「哲嘿哲」、「加嘿加」等作節奏呼號。其舞蹈大體可分為娛樂舞、氏族舞、宗教舞三種。
「依和納仁」舞
只在三年舉行一次的氏族會議上跳的舞蹈。是一種祭祀性的氏族舞蹈。一般由11人跳,10人圍成一圈,有1人站在圈中央。舞蹈開始後,大家先開始蹲著做小蹦跳的動作,之後站起來,外圍的人手拉手邊跳躍邊向左圍繞圈中央的人轉,中間的人邊舞邊唱,外圍的人隨聲應和。跳這種舞時,男女老少都參加,並著節日的盛裝,有的還要帶上假面具。(農歷網www.nongli.com)
「黑熊搏鬥」舞
是模仿黑熊搏鬥的一種舞蹈。多有3個人跳,不分年齡和性別。雙膝半蹲,上身稍向前傾,雙手扶膝,雙腿連續蹲跳,搖擺頭和雙肩。口中不斷發出「哼姆!哼姆!」模仿熊的吼叫聲。整個舞蹈剛勁有力,反映了鄂倫春人剽悍、剛韌的個性。
「樹雞」舞
鄂倫春族的另一個《樹雞舞》,也是充滿無限情趣,可供任何人,尤其是兒童參與的競賽類游戲舞蹈。開始時,參加者列一橫排,雙手放在深蹲的雙膝上。裁判在距起點大約10米處進行裁決。一聲令下,起點的人們先齊聲高唱:「誰要是最先到達終點,誰就是梅花鹿;誰要是半路逃跑,誰就是兔子;誰要是跳到一半就發笑,誰就變成臭李子;誰要是落在最後,誰就是又胖又笨又懶的樹雞!」歌聲一落,人們便開始以雙腳用力向終點跳去。蹦跳在前邊的佼佼者,在途中還可以兩臂的上下擺動、快速蹦跳、旋轉等姿態模仿「樹雞」,以顯示自己的能力和取笑落後者。但真正誰是又懶又笨的「樹雞」,要在游戲最後的歡笑中才能揭曉。
此外,鄂倫春族在慶祝狩獵豐收時,一定要跳模擬狩獵過程的《依哈嫩舞》。這個舞蹈可由雙人或多人進行,動作的前半段由參與者,模擬狩獵過程中的牽馬、揚鞭策馬賓士、瞭望、下馬、射擊、揀拾獵物、返回住地等系列動作。然後,所有在場的人們伴著優美的歌聲,圍成圓圈做沿逆時針方向的側步行進舞蹈,以此來表達人們的和諧生活與歡暢心情。
㈡ 求鄂倫春族民族服飾特點
在長期的游獵生活中,鄂倫春人獨具匠心,創造了極富民族特色的狍皮服飾文化。狍皮不僅經久耐磨,而且防寒性能極好。不同季節的狍皮,可以製作各種不同的衣著。如秋冬兩季的狍皮毛長而密,
皮厚結實,防寒力強,適宜做冬裝。夏季的狍皮毛質稀疏短小,適宜做春夏季的衣裝。
鄂倫春族的服裝以袍式為主,主要有皮袍、皮襖、皮褲、皮套褲、皮靴、皮襪、皮手套、皮坎肩、狍頭皮帽等,最具特色的是狍頭皮帽,這種帽子幾乎不離身。
這種狍頭皮帽是用完整的狍子頭皮製作而成。其方法是:將狍子頭皮剝下、熟好,把眼圈的兩個窟窿鑲上黑皮子,再把兩個耳朵割掉,用狍皮做兩只假耳朵縫上,狍角照舊保留即可。這種帽子不僅保暖禦寒,而且還是狩獵的極好偽裝。據說如果不換上兩只假耳朵,獵人在遠處就會誤認為是真狍子而出現誤傷,體現了鄂倫春族老鄉的智慧。
皮袍:鄂倫春語叫「蘇恩」。多以冬季獵獲的狍子皮縫制而成,分男女皮袍兩種。男皮袍稍短些,一般到膝蓋,前後開衩。女皮袍較長,左右開衩,在袖口、衩口、下擺處都綉有花草和花紋。男子多系皮帶,女子多系彩色的布腰帶,中老年婦女一般系素色腰帶。
狍皮帽:大興安嶺森林氣候寒冷,鄂倫春人大部分時間要戴著狍頭帽。這種帽是用一副完整的狍子皮縫制而成。將狍子頭皮剝下後,曬干,按原狀襯上布或者皮,眼睛的圓洞用黑皮子鑲上,有的還將兩只角保留下來。鄂倫春人選擇狍頭作偽裝的皮帽,頗具匠心。狍子為大獸中的弱者,特別是猞狸、狼、東北虎、北極孤、棕熊、金雕、東北豹的捕食對象。鄂倫春人持槍趴在灌木叢里,微露狍頭皮帽,儼然如一隻狍子卧在那兒,誘惑狍子或其它野獸,當野獸出現時便出其不意地扣動扳機,無不成功。
皮被:鄂倫春語稱為「烏拉」,多由冬季的狍子皮製成,一種是用幾張皮子縫合而成的,如同普通棉被。一種是筒狀的,適宜動機進山狩獵時使用,禦寒、便攜。
㈢ 幫我介紹一下鄂倫春族的起源和歷史
鄂倫春」這一名稱於清初始見文獻記載。《清太祖實錄》卷五十一在一份奏報中首次提到「俄爾吞」;康熙二十二年(1683)九月上諭中稱之為「俄羅春」。此後才比較統一地以鄂倫春這名稱來稱呼他們。鄂倫春一詞有兩種含義.一為使用訓鹿的人,一為山嶺上的人。根據2000年全國人口普查統計,鄂倫春族人口數為8196。主要分布在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盟鄂倫春自治旗、布特哈旗、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以及黑龍江省呼瑪、愛輝、遜克、嘉蔭等縣。使用鄂倫春語,屬阿爾泰語系滿一通古斯語族通古斯語友。沒有本民族文字,一般通用漢語、也有部分鄂倫春族用蒙古文。
【歷史】
鄂倫春族的祖先也是「室韋」,即森林人。到了元代,稱之為「林中百姓」。明代泛指為「北山野人」,游獵於外興安嶺以南、烏蘇里江以東、西起石勒喀河,東至庫頁島的廣闊地區。17世紀中葉,沙俄殖民者侵入中國黑龍江流域,迫使鄂倫春人南遷,集中分布於大小興安嶺。然而1689年中俄尼布楚條約簽訂之後,直至不平等的中俄璦琿條約與北京條約簽訂以前,他們仍至外興安嶺以南廣大地區游獵,並且還參加清政府定期巡邏邊界等活動。只是19世紀中葉沙皇俄國侵佔了中國黑龍江以北、烏蘇里江以東地區以後,鄂倫春族人民才喪失被侵佔區域的廣大游獵場所。清廷對於鄂倫春族的統治,迭有變遷。康熙三十年(1691),清廷把鄂倫族分成「摩凌阿」與「雅發罕」兩部分,歸布特哈總衙門管轄。「摩凌阿鄂倫春」為騎馬鄂倫春之意,編入八旗組織,用以南征北戰。「雅發罕鄂倫春」意為步行的鄂倫春,指失去馴鹿尚未得到馬匹仍在游獵的鄂倫春族,分設庫瑪爾、畢拉爾、阿力、多布庫爾、托河5路,路下分8佐,每佐設鄂倫春族佐領1人。每年清廷派「安達」進山一次,征取貢貂。光緒八年(1882),清廷廢布特哈總管衙門,設立興安城總管衙門,專管5路鄂倫春族。光緒十九年,興安城總管衙門裁撤,將原來5路合並為4路16佐(阿力、多布庫爾兩路合並,其餘未動),分屬黑龍江、墨爾根、布特哈、呼倫貝爾4城副都統衙門。
軍閥統治時期,只是廢除了八旗組織的內容,4路16佐的機構基本上沒有變動。管轄系統上,其中3路劃歸黑龍江省督辦公署管轄,l路劃歸海拉爾蒙古衙門管轄。「九一八」事變後,日本侵略者將鄂倫春族名義上分別置於偽黑龍江省和興安北省管轄。
在日本帝國主義統治期間,鄂倫春族人民奮起反抗,鄂倫春族子弟參加了東北抗日聯軍,英勇參戰。用自己的鮮血保衛祖國和本民族的生存。1945年8月獲得解放。1951年10月1日,內蒙古自治區鄂倫春族自治旗建立。
【社會經濟】
17世紀中葉,鄂倫春族的社會發展還停留在被稱為「烏力楞」的父系家族化公社階段。當時氏族組織雖仍然存在,但社會的基本經濟單位已不是氏族,而是「烏力楞」。每一個「烏力楞」包括著同一祖先若干代子孫的一些小家庭。「烏力楞」的家族長稱為「塔坦達」,其內部生產資料是公有的,過著共同勞動、平均分配的原始共產制生活。17世紀中葉以後,清廷對鄂倫春族的管轄制度更趨嚴密,鄂倫春與滿、漢等族的經濟交流也得到了發展,鐵質工具、槍支的輸入,以及狩獵產品同農牧手工產品交換的發展,逐步在鄂倫春族社會內部引起了一系列的變革。除獵場、森林、河流仍屬於公有而外,一些重要的生產資料已由公有演變為私有,勞動組織和分配製度也起了相應的變化。由於原來孕育在「烏力楞」內部的個體家庭的崛起,終於導致了「烏力楞」由血緣組織演變成為地緣組織,氏族制度已經走到了盡頭。一夫一妻制的小家庭逐漸成為社會經濟的基本單位。到1945年8月解放前,鄂倫春族的社會已進至毗鄰公社階段。
鄂倫春族人民主要居住在大興安嶺山林地帶,地勢在海拔500—1500米之間,正是高寒山區,全年平均氣溫在攝氏零下20度左右。莽莽興安嶺棲息著鹿、狍、犴、虎、豹、野豬、熊、狐狸、猞猁、水獺等野生動物,縱橫交錯的河流,生長著各種魚類。這優越的自然環境最好的天然獵場,為狩獵的鄂倫春人提供了豐富的衣食之源。建國前,鄂倫春族的主要生產活動是狩獵,輔之以捕魚、採集和手工業。社會內部只有男女老少之間的自然分工,還沒有形成社會分工。在1000多年前,就有關於鄂倫春族是狩獵民族的記載。狩獵主要是男的事情,有時婦女也隨同出獵。狩獵工具有槍支、馬匹和獵犬。主要採取集體狩獵方式,但已不是以「烏力楞」為單位,而是根據自願臨時組織起一個或幾個「阿那格」分頭進行。所獲獵物在「阿那格」內平均分配,但獸肉的分配則是一直保持在「烏力楞』』內平分。同一「烏力楞」內未參加出獵的鰥寡孤獨,一般比獵手分得要多。外來客人如果遇上分配,也照例可以分得一份。個體狩獵雖已出現,但為數極少。狩獵所獲是鄂倫春族衣食的主要來源。捕魚多用「擋集子」方法集體進行;也有的乘樺皮船叉魚;用網捕魚是從別的民族中傳入的。捕魚大都由男子負責,採集則多由婦女承擔。捕獲的魚類,採集的野菜、野果,是鄂倫春族食物的一種重要補充,如一時食用不完,即把它曬干貯存起來,以備獵獲物缺少時食用。
鄂倫春族的手工業主要有皮毛製品和樺皮製品;多由婦女製作。對在不同季節打獵所得的獸皮,她們按其性能和部位,縫製成適宜於不同季節穿用的服裝;將從樺樹上剝下的整張樺皮,加工製成適合於不同用途的器皿。婦女們在這些皮毛製品和樺皮製品上面綉的或雕的各種圖案。最能反映狩獵文化的傳統特色。此外,男子還用手工製作骨器、木器和鐵器。
近代以來,農業在部分地區的鄂倫春人中有了萌芽。清末及辛亥革命以後一段時期,政府強制推行「棄獵歸農」政策,鄂倫春地區的農業有了初步發展。但從事農業非鄂倫春人所習慣,加之日本帝國主義統治時期的嚴重摧殘,到1939年,鄂倫春地區的農業已被破壞凈盡。
各個部分鄂倫春族之間由於從事著大體相同的生產,基本上沒有什麼交換關系,交換多與其他民族進行。開始是偶然的,以後逐漸成為經常的,並由此打開了鄂倫春社會自然經濟的大門,促進了私有制的形成和發展。
盡管鄂倫春族在歷史發展中有著許多優良傳統,但由於長期以來的民族壓迫,特別是日本侵略者推行的種族滅絕政策,使鄂倫春族人口銳減,到1945年8月獲得解放的前夕,鄂倫春族只剩下1千餘人,境遇悲慘。抗日戰爭勝利以後,東北地區的鄂倫春族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建立了人民政權,於1951年10月1日成立了鄂倫春自治旗和多處民族鄉。國家給予鄂倫春以特殊照顧,撥出大批資金,於1953年開始建築新房,逐步實現了定居。現在綠樹成蔭的新村裡幢幢整齊明亮的大瓦房以及學校、商店等代替了昔日的「仙人柱」。興安嶺上出現了電燈通明的新城鎮。狩獵的土槍已換成步槍和半自動步槍。相繼興建了養鹿、養豬、養牛、養蜂場。每年向國家提供上千兩鹿茸。農田耕作已使用多種農業機械,糧食總產量成倍增長。以往馬是主要交通工具,現在築起公路,通了汽車,鐵路也通向鄂倫春的一些新城鎮。過去連文字都沒有的鄂倫春族人民,如今已普及了中學教育,不少青年上了大學;有了電影隊、文藝隊、俱樂部、廣播站,本族豐富的民間歌舞搬上了舞台與銀幕。舊社會鄂倫春族地區無醫無葯,開花、傷寒等傳染病流行。患婦女病的竟達婦女總數的80%以上,而今天鄉有衛生院,大隊有衛生所,村有衛生員,天花、傷寒等傳染病已絕跡,人口成倍增長。特別是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鄂倫春族人民的各項生產迅速發展,收入大為增加,生活顯著改善。他們不僅大力發展農、牧、副業等生產,而且肩負護林防火的重任,護衛大小興安嶺森林的安全,為保障木材源源不斷地運出供應國家建設作出了貢獻。
【服飾】
在長期的游獵生活中,鄂倫春人獨具匠心,創造了極富民族特色的狍皮服飾文化。狍皮不僅經久耐磨,而且防寒性能極好。不同季節的狍皮,可以製作各種不同的衣著。如秋冬兩季的狍皮毛長而密,
皮厚結實,防寒力強,適宜做冬裝。夏季的狍皮毛質稀疏短小,適宜做春夏季的衣裝。
鄂倫春族的服裝以袍式為主,主要有皮袍、皮襖、皮褲、皮套褲、皮靴、皮襪、皮手套、皮坎肩、狍頭皮帽等,最具特色的是狍頭皮帽。
這種帽子用完整的狍子頭皮製作而成。其方法是:將狍子頭皮剝下、熟好,把眼圈的兩個窟窿鑲上黑皮子,再把兩個耳朵割掉,用狍皮做兩只假耳朵縫上,狍角照舊保留即可。這種帽子不僅保暖禦寒,而且還是狩獵的極好偽裝。據說如果不換上兩只假耳朵,獵人在遠處就會誤認為是真狍子而出現誤傷。
【文化藝術】
在長期的狩獵生產和社會實踐中,鄂倫春人創造了豐富多彩的精神文化,有口頭創作、音樂、舞蹈、造型藝術等。 口頭創作是鄂倫春人主要的文學形式。他們的神話、傳說、民間故事、歌謠等廣泛地涉及了民族歷史、社會、狩獵採集、風土人情、生活習俗等各個方面的內容。古老的族源神話《恩都力創造了鄂倫春人》、神話《倫吉善和阿伊吉倫》、《白衣仙姑》、《吳達內的故事》等,涉及鄂倫春先民對人類起源的探索及對祖先的生活、英雄人物業跡的描述和歌頌。鄂倫春族的「扎恩達勒」(民歌),多以固定的曲調即興編詞歌唱,種類繁多,風格多樣。尤其是新民歌,內容更為豐富。顏語、謎語,是後期發展起來的文學形成,是生產勞動的反映,是生活經驗的總結和智慧的結晶。這些口頭文學豐富了中華民族文學藝術的寶庫。
鄂倫春族能歌善舞,他們邊歌邊舞,表現勞動生活的豐富內容。《熊舞》、《野牛搏鬥舞》、《樹雞舞》、《依哈賴舞》、《紅果舞》等都是表現獵人對野獸、飛禽的觀察以及生產過程的模仿。「轉圈舞」是一種帶有自我娛樂性質的群眾性歌舞,男女都參加,邊唱邊跳。「假面舞」是融進了宗教內容的由「薩滿」跳的祈求狩獵獲得豐收的祭祀舞。
樂器有「朋奴化」(鐵制的一種口琴)、「文土文」(手鼓)。鹿哨、狍哨既是生產工具,也是早期的樂器。鄂倫春族在載歌載舞時,常有這些樂器伴奏。
【建築】
「斜人柱」是鄂倫春語,意為「木桿屋子」。它是一種用二三十根五六米長的木桿和獸皮或樺樹皮搭蓋而成的很簡陋的圓錐形房屋。斜人柱的搭建十分簡單:先用幾根頂端帶枝杈、能夠相互咬合的木桿支成一個傾斜度約60度的圓錐形架子,然後將其它木桿均勻地搭在這幾根主架之間,使之形成一個傘狀的骨架。上面再覆蓋上狍皮或樺樹皮,一架夏可防雨,冬能禦寒的「斜人柱」就建成了。斜人柱的頂端要留有空隙,以便裡面生火時通風出煙,又可採光。南側或東南還要留出一個讓人出進的門。斜人柱上的覆蓋物要根據季節的更迭而變換。冬天氣候寒冷,多用狍皮覆蓋。一架斜人柱約需狍皮五六十張。到了春天,天氣漸暖,就可以換蓋樺樹皮了。斜人柱多搭建在山坡的背風向陽處,而夏天則多搭在地勢較高、通風涼爽的地方。
斜人柱結構簡單,拆蓋極為容易,所用原料幾乎俯首即拾。它是鄂倫春族游獵生活的產物。定居以後,鄂倫春人大都已住上了寬敞明亮的磚瓦或土木結構的房屋,這種較為原始的活動性住房只有在秋冬季外出狩獵時才偶爾搭建,用以棲身或暫避風寒。
【禮儀】
鄂倫春族很注重禮儀,尊老愛幼是傳統。無論在什麼場合,都必須讓老者坐在正位,飲酒要由老人開杯,吃肉吃飯要等老人舉刀動筷後,其他人才能動。
鄂倫春族好客,賓友光臨,除好酒好肉接待外,客人臨別之際,還要饋贈自家的土特產。鄂倫春族待客純朴、誠懇,獵人馱肉歸來,不管相識與否,只要你說想要一點肉,主人立即把獵刀交給你,從何部位割,割多少,都由客人自己動手,主人十分慷慨大方。
【生活習俗】
鄂倫春族的物質生活極具特色。除食肉、衣皮外,過去的住所「仙人住」亦是狩獵文化的一種創造。「仙人柱」形同半張開的雨傘,由30多根樹桿塔成,外面夏季覆蓋樺皮,冬季覆蓋獸皮,可很快塔成,可隨時拆卸。「仙人柱」入門正對面的上方和左右兩側,專供人們坐卧,但有嚴格的規定。「仙人柱」中央終日燃燒著篝火,用以熟食和取暖。「仙人柱」後面的樹桿上懸掛著盛有神象的樺皮盒子,一般不準婦女接觸。
鄂倫春族基本上實行一夫一妻制婚姻。實行嚴格的氏族外婚,各互相通婚的氏族成員之間,大多親上加親。家庭中男女地位不過分懸殊,唯財產繼承權一般屬於男子。一個家庭兩代人共居的較多,如果人口過多,常常是長子結婚後在父母居處附近另立一「仙人柱」。婦女生育不得在原來的「仙人柱」內,須到遠處設立產房,男人也不得入內接近,滿月後才回家。以往,人死後一般行天葬(即風葬)。下山定居後,一般行土葬。
鄂倫春族婦女絕活是給獵手製作「密塔哈」(狍頭帽子)。這帽子是用整狍子的頭顱,去掉骨肉後,保留狍頭上的毛、角、耳朵、鼻子和口,精心鞣製而成。戴上這種帽子可以誘惑獵物。鄂倫春人座森林、走森林、吃森林、穿森林。衣、食、住、行都來自大森林的賜予。
鄂倫春族遷到黑龍江南岸以來,馬是主要的交通工具。1990年鄂倫春馬隊曾給入侵的沙俄侵略軍以沉重打擊。夏天,河流里以樺皮船作為交通工具。現在鄂倫春族居住的地區已通了火車、汽車,交通更加方便了。
【食俗】
過去一直以各種獸肉為主食,一般日食一、兩餐,用餐時間也不固定。近年來,鄂倫春族的日常飲食多了許多米面品種,麵包餃子也很常見。
鄂倫春族食肉面很廣,除森林裡各種野獸外,還捕食飛禽和河裡的魚類。食用最多見的是狍肉,其次是犴肉,把犴鼻視為美味佳饌。
鄂倫春族的成年男子都好飲酒,所飲用的酒有兩種,一種是馬奶酒,用馬奶、小米和稷子米放在一起,發酵一星期,然後用蒸酒器蒸,家家都能自釀;另一種是白酒,大都是由外地輸入。
【節慶】
每年臘月二十三和春節的早晨,鄂倫春族家庭都要拜火神,向篝火燒香,並扔進一塊肉和灑下一杯酒,當客人來拜年時,也要先拜火,然後往火里扔一塊肉和一杯酒(多由客人自帶)。
【宗教信仰】
鄂倫春族信仰具有自然屬性和萬物有靈觀念的薩滿教。這種宗教與該民族特有的原始觀念是緊密地結合在一起的。他們的宗教形式,表現為自然崇拜、圖騰崇拜和祖先崇拜,「薩滿」(巫師)是溝通神人之間的使者。薩滿教信奉的神靈相當多。鄂倫春族崇拜的自然神有太陽神、月亮神、北斗星神、火神、天神、地神、風神、雨神、雷神、水神、青草神、山神等等。除自然崇拜外,鄂倫春先民還崇拜「牛牛庫(熊)」、「老瑪斯(虎)」圖騰,鄂倫春人忌諱直乎熊、虎名、而是稱它「寶日坎(神)」、「諾彥(官)」、「烏塔其(老爺)」。鄂倫春族對祖先崇拜十分盛行,而且現在亦如此。
【天文歷法】
過去鄂倫春人的歷法十分原始、簡單。他們辨別方位是根據太陽的位置、星辰(北斗星)的位置、山脈的走向以及河流的流向。記月的方法是以月亮的圓缺為標准。從月出到月圓到月落,循環12次即為一年。記日的方法是:在一根繩子上穿30個小木棍,從正月初一開始,一天拔一根,30根為一月,重復12次為一年。對四季的劃分主要以氣候的循環為依據。「額魯開依」,冰雪融化,即為春天;「昭內」,是青草長出來的季節,即為夏天;「保緣」,草木枯黃,即為秋天;「托」,是落雪的季節,即為冬天。
鄂倫春人經過長期觀察,積累了一些氣象方面的經驗。他們認識到了有日環和月環的月分雨雪大;冬天刮南風預示要降雪;雲彩發黃要大旱;春蘆魚膽膨脹,河水要上漲等。
㈣ 介紹鄂倫春民族服裝的作文
鄂倫春民族服裝
鄂倫春族的服裝為長袍式,狍皮「蘇恩」(皮袍)樣式講究,大襟、袍邊、袖口用淺色薄皮鑲邊,女式皮袍上綉花。因過去主要從事游獵,服飾多以鹿、狍、犴皮製作。領口、袖口、襟邊、大袍開衩處均有刺綉、補花等裝飾,常用雲紋、鹿角紋等。去毛的狍皮衣是夏天的上裝,冬季袍的下擺常鑲上黑白相間的皮毛做裝飾,有的鑲上猞猁和狐狸皮領邊,既耐磨又美觀。為了便於騎馬,狍皮衣都有開衩。紐扣早先用鹿、犴骨或硬木等製成。腰間男子扎皮帶,婦女則扎各種不同顏色的布帶。
「額勒開依」(皮褲)冬季是帶毛的,是用冬天打的狍皮製成,春秋季穿的皮褲一般用秋天獵獲的狍皮製成,夏天穿的皮褲無毛,多為皮板,膝部飾以圖案綉花。
男子出獵時,穿狍皮衣、皮褲,戴狍頭皮帽,穿烏拉。現今日常已普遍著布衣、膠鞋,但出獵時仍多著皮衣。
服飾圖案主要有幾何紋、植物紋、動物紋三種:
幾何紋,數量最多,主要有圓點紋、三角紋、水波紋、浪花紋、半圓紋、單回紋、雙回紋、丁字紋、方形紋、渦紋等。多半依個人需要大量組合,以產生新的圖案節奏和旋律。
植物紋,數量居次,以葉子紋、樹形紋、花草紋、花蕾紋等為主,其中南綽羅花紋樣尤為突出,運用甚廣。鄂倫春語「南綽羅花」意為「最美的花」,象徵純潔的愛情。多用於姑娘嫁妝的,以示愛情純真幸福。花形呈「十」字架,以雲卷變形紋表示。
動物紋,數量最少,主要有雲卷蝴蝶紋、鹿形紋、鹿頭雲卷紋及馬紋。還有借鑒他民族的紋樣,如「壽」字紋等。
鄂倫春族的皮帽
鄂倫春人頭上戴的「密塔哈」(狍頭帽)是用狍頭皮原樣縫制的,保留了狍角和雙耳,眼珠部位嵌以黑皮。婦女多喜歡戴猞猁皮帽子,上縫各種裝飾和彩穗;姑娘戴綴有珠子、貝殼、扣子等裝飾的頭帶。製作時,把耳朵剁掉,換上狍皮縫制的假耳朵,把眼圈用黑皮子鑲上,毛、角、鼻、嘴仍然保留,獵人戴在頭上,不僅防寒,還可偽裝自己,誘惑野獸。女帽鑲有花邊,頂端綴著紅綠線穗。鄂倫春人的裝飾和服飾染色具有濃郁的民族風格。皮袍開衩處及手套上多喜歡用紅、綠、黃色縫綉出色彩艷麗的花紋圖案。年輕人穿用的衣服、褲子和手套,多用柞樹煮水揉染成黃色。
鄂倫春族的鞋
鞋主要有三種:「奇哈米」、「奧勞其」、「溫得」。「奇哈米」是用狍腿皮做靿兒、狍脖子皮做底的半高靿皮鞋。「奧勞其」是布靿兒皮底的,布靿是多層布縫制而成。「溫得」是鹿腿皮做靿兒,鹿皮或靿皮做底,靿至膝的高靿皮靴。冬天,腳上常穿帶毛的「道團安」(狍皮襪子)。
鄂倫春族的手套
「給巴黑」是鄂倫春族冬季戴的用狍皮縫制的五指手套,還有一種類似手悶子的叫「考呼路」。手套一般很講究,邊口多鑲有灰鼠皮邊和花邊,手背上綉有各種花紋。「考呼路」一般很長,可以套在衣袖上,然後用皮條扎住。春秋季則戴皮板五指手套或皮巴掌。
㈤ 滿族蒙古赫哲鄂倫春鄂溫克少數民族服飾共同特點是什麼
要說共同特點,主要的共同點就是保暖。你可以看到這幾個北方民族的服飾都是高領款式,內而且都是緊容袖口,滿族與赫哲族還有馬蹄袖。他們也都喜歡穿長靴。說明都是為適應北方寒冷氣候。
再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適於騎射。過去這幾個民族從事的經濟或是游牧,或是漁獵,騎馬射箭是比被技能。所以他們的衣襟都是緊貼側邊縫,目的就是為在射箭時衣襟不至阻礙彈出的弓弦。滿族與鄂溫克族長袍的下擺做前後開叉也是為了騎馬方便。
另有一個共同特點是重妝飾。因為歷史上他們的游牧或游獵生活經常要遷徙,沒有長期的定居地。所以家裡的財富不能固定儲存,於是他們習慣把財富換成珠寶首飾隨身攜帶。
㈥ 簡述鄂倫春族的民俗
鄂倫春族主要分布在內蒙古自治區東北部的鄂倫春自治旗、扎蘭屯市、莫力達瓦旗、阿榮旗,黑龍江省的塔河、呼瑪、遜克、嘉蔭縣和黑河市。「鄂倫春」一詞有兩種含義:「使用馴鹿的人」和「山嶺上的人」。 鄂倫春民族有自己的語言,一般通用漢語文。信奉薩滿教,崇拜自然物。 新中國成立前,鄂倫春族還處於原始社會,社會內部尚未形成社會分工,只有男女老少之間的自然分工。社會生產以集體狩獵為主,採集和捕魚為輔。五十年代後,在政府的扶持下,鄂倫春人開始走出森林從事農耕和工業。
歷史
鄂倫春族是我國北方古老民族之一,「鄂倫春」是民族自稱,意為「山嶺上的人」,或「有馴鹿的人」。鄂倫春人長期以狩獵生活為主,採集和捕魚為輔。幾乎所有的男子都是優秀的騎手和百發百中的射手,他們對各種野獸的習性和生話規律了如指掌,有豐富的狩獵經驗。 最早生活在外興安嶺以南,黑龍江以北,西從貝加爾湖,東至庫頁島的廣闊地區,17世紀中葉,沙俄入侵,鄂倫春人中的一部分,從黑龍江以北陸續南遷到大小興安嶺,現分布在內蒙古鄂倫春自治旗、南木、黑龍江省十八站,白依那、黑河、遜克、嘉陰等地、人口已達6千餘人。20世紀40年代他們還是一個帶有原始公社殘余的游獵民族,獵獲物在部族內平均分配,保存著一些原始社會共同消費和平均分配的習慣,老、弱、傷、殘者不但分到一份,而且還要多一些。現在他們已經實現了定居的生活,告別了狩獵,成為森林和野生動物的保護者。鄂倫春人心靈手巧,能夠利用樺樹皮製作出精美的手工藝品----衣、鞋、盒、簍、桶、箱,甚至是輕巧的樺皮船。這些物品上有美麗的圖案,輕巧耐用,精緻大方。
節慶
每年臘月二十三和春節的早晨,鄂倫春族家庭都要拜火神,向篝火燒香,並扔進一塊肉和灑下一杯酒,當客人來拜年時,也要先拜火,然後往火里扔一塊肉和一杯酒(多由客人自帶)。
服飾
在長期的游獵生活中,鄂倫春人獨具匠心,創造了極富民族特色的狍皮服飾文化。狍皮不僅經久耐磨,而且防寒性能極好。不同季節的狍皮,可以製作各種不同的衣著。如秋冬兩季的狍皮毛長而密, 皮厚結實,防寒力強,適宜做冬裝。夏季的狍皮毛質稀疏短小,適宜做春夏季的衣裝。 鄂倫春族的服裝以袍式為主,主要有皮袍、皮襖、皮褲、皮套褲、皮靴、皮襪、皮手套、皮坎肩、狍頭皮帽等,最具特色的是狍頭皮帽。 這種帽子用完整的狍子頭皮製作而成。其方法是:將狍子頭皮剝下、熟好,把眼圈的兩個窟窿鑲上黑皮子,再把兩個耳朵割掉,用狍皮做兩只假耳朵縫上,狍角照舊保留即可。這種帽子不僅保暖禦寒,而且還是狩獵的極好偽裝。據說如果不換上兩只假耳朵,獵人在遠處就會誤認為是真狍子而出現誤傷。
飲食
過去一直以各種獸肉為主食,一般日食一、兩餐,用餐時間也不固定。近年來,鄂倫春族的日常飲食多了許多米面品種,麵包餃子也很常見。 鄂倫春族食肉面很廣,除森林裡各種野獸外,還捕食飛禽和河裡的魚類。食用最多見的是狍肉,其次是犴肉,把犴鼻視為美味佳饌。 鄂倫春族的成年男子都好飲酒,所飲用的酒有兩種,一種是馬奶酒,用馬奶、小米和稷子米放在一起,發酵一星期,然後用蒸酒器蒸,家家都能自釀;另一種是白酒,大都是由外地輸入。
建築
「斜人柱」是鄂倫春語,意為「木桿屋子」。它是一種用二三十根五六米長的木桿和獸皮或樺樹皮搭蓋而成的很簡陋的圓錐形房屋。斜人柱的搭建十分簡單:先用幾根頂端帶枝杈、能夠相互咬合的木桿支成一個傾斜度約60度的圓錐形架子,然後將其它木桿均勻地搭在這幾根主架之間,使之形成一個傘狀的骨架。上面再覆蓋上狍皮或樺樹皮,一架夏可防雨,冬能禦寒的「斜人柱」就建成了。斜人柱的頂端要留有空隙,以便裡面生火時通風出煙,又可採光。南側或東南還要留出一個讓人出進的門。斜人柱上的覆蓋物要根據季節的更迭而變換。冬天氣候寒冷,多用狍皮覆蓋。一架斜人柱約需狍皮五六十張。到了春天,天氣漸暖,就可以換蓋樺樹皮了。斜人柱多搭建在山坡的背風向陽處,而夏天則多搭在地勢較高、通風涼爽的地方。 斜人柱結構簡單,拆蓋極為容易,所用原料幾乎俯首即拾。它是鄂倫春族游獵生活的產物。定居以後,鄂倫春人大都已住上了寬敞明亮的磚瓦或土木結構的房屋,這種較為原始的活動性住房只有在秋冬季外出狩獵時才偶爾搭建,用以棲身或暫避風寒。
宗教
鄂倫春族信奉薩滿教。萬物有靈的宗教觀,導致鄂倫春人多神崇拜。鄂倫春人認為,自然界的山川樹木,風雨雷電和日月星辰都存在著神靈。出獵時每遇到古樹、高崖、洞窟都以為是山神「白那恰」的棲地不敢喧嘩,要叩首供肉,祈求平安豐收。
㈦ 鄂倫春族服飾的介紹
鄂倫春族均著寬肥大袍。因過去主要從事游獵,服飾多以鹿、狍、犴皮製作。領口、袖內口、襟邊、容大袍開衩處均有刺綉、補花等裝飾,常用雲紋、鹿角紋等。戴犴皮帽,女帽頂用氈子,上縫各種裝飾和彩穗;姑娘戴綴有珠子、貝殼、扣子等裝飾的頭帶。男子出獵時,穿狍皮衣、皮褲,戴狍頭皮帽,穿烏拉。現今日常已普遍著布衣、膠鞋,但出獵時仍多著皮衣。
㈧ 我國北方的滿族,蒙古族,赫哲族,鄂倫春族,鄂溫等少數民族服飾共有的特點是什麼
這個其實有很多門道的,建議您去一些網站看看,推薦一個:青年滿洲論壇,那裡面有服飾的版版塊,你可以去權提問,會有個很厲害的斑竹給你解答~~還有少數民族兄弟版塊,你可以直接去問問少數民族兄弟們,然後綜合整理一下~~希望採納~
㈨ 中國傳統服飾歷史文化悠久,具體的來歷和特色是什麼
【由來】漢服,又稱漢衣冠,中國漢族的傳統服飾,又稱為漢裝、華服,是從黃帝即位(約西元前2698年)至明末 (公元17世紀中葉)這四千多年中,以華夏禮儀文化為中心,通過歷代漢人王朝推崇周禮、象天法地而形成千年不變的禮儀衣冠體系。自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漢服已具基本形式,歷經周朝禮法的繼承,到了漢朝形成完善的衣冠體系並普及至民眾,還通過儒教和中華法系影響了整個漢文化圈。漢人、漢服、漢語、漢俗由此得名。日本、朝鮮、越南均曾頒布法律效仿漢衣冠制度。
【特點】交領、右衽、系帶
【作用】漢服是漢民族傳承四千多年的傳統民族服裝,是四書五經中的冠服系統,以儒教聖經《詩經》、《尚書》、《周禮》、《禮記》、《易經》、《春秋》、大唐《開元禮》、二十四史輿服志和其他經史子集為基礎繼承下來的禮儀文化的必要組成。漢服體系展現了華夏文明的等級文化、親屬文化、政治文化、重嫡輕庶、重長輕幼以及儒家的仁義思想。在中國古代的宗法文化背景下,服飾具有昭名分、辨等威、別貴賤的作用,為吉禮、凶禮、賓禮、軍禮、嘉禮的禮服。除去國家大事的禮儀,普通漢人的家禮包括冠婚喪祭四禮。四書五經對漢服禮服有詳細的描述。
一、漢服的由來
漢服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民族服飾之一。
在未有考古實物支持的年代之前,漢服最早的出現應該是殷商時期。
約五千年前,中國在新石器時代的仰韶文化時期,就產生了原始的農業和紡織業,開始用織成的麻布來做衣服,後又發明了飼蠶和絲紡,人們的衣冠服飾日臻完備。殷商以後,冠服制度初步建立,西周時,服飾制度逐漸形成。周代後期,由於政治、經濟、思想文化都發生了急劇的變化,特別是百家學說對服飾的完善有著一定的影響,諸侯國間的衣冠服飾及風俗習慣上都開始有著明顯的不同。並創造深衣。冠服制被納入了「禮治」的范圍,成了禮儀的表現形式,從此中國的衣冠服制更加詳備。客觀上的漢族人某些歷史階段的民族服裝例如漢化旗裝/旗袍/馬褂等絕對不可以被稱作「漢服」,因為它們與真正的漢服沒有正常的演變銜接過程。
二、漢服的五大基本特點
(1)歷史性
雖然剃發易服的暴力強制已經消失,漢服趨向於復興,但已不可能成為常服。因為,為了減少交流阻力,落後民族習慣於按發達民族的習慣改變外貌。
(2)傳承性
傳承性即漢服歷史具有傳承性。在這漫長的時間中,漢服歷史的發展一直遵循著代代相傳,世世相襲的特點,這體現了漢服歷史發展的傳承性。
(3)多樣性與同一性
多樣性與同一性是指漢服款式的多樣性與漢服型制(或樣式)的同一性。作為一個擁有千年歷史的事物,漢服從來就不是一種款式,「上衣下裳」,「深衣」,「襦裙」等豐富多彩的款式體現了作為一種悠久的民族服飾應有的多樣性。雖然漢服歷來款式豐富,但漢服的基本形制(或樣式)「交領右衽,不用扣子,而用繩帶系結」的特點卻是千古未便的,這就是漢服的同一性。同一性與多樣性的統一是漢服的一大特色。
(4)完備性
完備性是指漢服自身內部體系的完備性。經過千年的發展,漢服已經是一種成熟的服飾了,它不但內部種類豐富,工藝考究,而且漢服的配飾也非常繁多而豐富。
(5)相融性
相融性是指漢服與傳統文化的相融性,漢服在很大程度上就已經被視為正宗傳統文化的象徵了,而且漢服本身就處處體現著傳統文化,漢服與傳統文化是和諧的一家。
三、漢服的作用:
漢服是服裝,還是漢族文化的體現
㈩ 鄂倫春的小朋友的服飾有什麼特點,請你猜猜他生活在我國的什麼地區結合這個地區的自然環境、氣候,說說
其實現在全國抄各地的衣服都差不多,不過鄂倫春族生活在東北內蒙古自治區和黑龍江省交接處的大小興安嶺中,屬山區民族,氣候較寒冷,接近寒帶,一年四季常見雪封。
鄂倫春人善狩獵,號稱馴鹿的人」。鄂倫春族人普遍信仰薩滿教,崇拜自然物,相信萬物有靈。鄂倫春人可以持獵槍,這也是國家對少數民族的保護政策。
至於服裝嘛,他們有自己的民族特色,常常可以看到典型的民族服飾。大衣叫「蘇恩」,是冬天穿的皮袍,用狍皮精心縫制,狍皮為面、毛為里,穿起來非常暖和。皮靴叫「其克密」,是用16隻狍腿的皮拼製成的短靴,以野豬皮或熊皮做底,以狍筋代線縫制。在雪地上穿著適用,輕便保暖。「滅塔哈」,是用狍頭做的皮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