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徐聞古港的探索興衰謎團
徐聞「大漢三墩旅遊區」建設如火如荼之際,人們不但關注三墩那秀麗的風景,而且更關注三墩那段興衰史。因為三墩一帶作為漢代絲綢之路最早的始發港之一的徐聞港,在歷史上曾經是興旺繁榮的古港口,從當時徐聞漢港所設郡治的管轄范圍來看,可以說當時徐聞漢港是一個相當大規模的大城市。因而人們不禁要問:當時那麼繁榮興旺的徐聞港後來為什麼變成一個衰落的港口呢?為揭開徐聞古漢港的興衰之迷,筆者查閱了相關文獻資料,現整理出來,和大家一起探索徐聞漢港興衰的歷史謎團。
徐聞是我國古代重要的南疆重鎮,陸路驛站、海道要津和濱海縣治、郡治,並且曾經是廣東和廣西部分地區及整個海南島的政治、經濟、軍事和文化中心,合浦置郡始於漢武帝元鼎元年,郡治就在徐聞縣漢港。據《後漢書?郡國志》載,合浦郡轄徐聞(今雷州半島全境)、合浦(今廣西南部沿海一帶)、高涼(今陽江、茂名、湛江的廉江、吳川一帶)、臨允(今新興)、朱盧(今海南)五縣,轄地范圍西起東興、東達新興和陽江、南至雷州半島和整個海南島、北到廣西玉林,基本與後來的南北朝越州郡版圖一致。另據《方輿紀要》雲:「南濱大海距交州,固兩粵之蕃控蠻夷之襟要。」說明徐聞地的地理位置很重要,由此也控制住瓊州海峽和北部灣海域,從而奠定漢代嶺南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心。也是我國古代對外貿易最早的通商口岸之一。徐聞港從漢代興起後,一直到三國、東晉南北朝時,對外通商貿易都相當發達。由於東漢前期(公元前117年前後)匈奴佔領河西走廊以西大部分地區,因此,中西方的陸路交通受到阻塞,以至南方海路交通顯得更加重要。而徐聞港地處瓊州海峽,是當時船舶沿岸航行到東南亞各國的必經之地,在歷史上發揮過重要作用。此後由於陸地的延伸和航海技術的進步,以及陸路交通的發展,使徐聞港不再是航行東南亞各國的必經之路了。雖然二干多年來名稱依存。但當年的港口舊址,已經是滄海桑田,湮沒無聞了。
那麼,是什麼原因促其興旺,又是什麼原因使其衰落的呢?
中山大學教授沈榮嵩曾在《嶺南文史》撰文認為,港口的興衰是隨著社會政治經濟條件和自然條件的變化而演變的。沈教授從歷史記載和考古研究中發現,徐聞港作為我國對外貿易口岸,在兩漢時期比較發達,其主要原因有兩個方面:
一、西漢時期政治穩定,經濟繁榮;開創了官方的海外貿易,使徐聞港成為對外貿易的重要口岸。
由於秦始皇打通五嶺統一中國以後,在西漢時期才鞏固起來。漢王朝前期採取一系列獎勵農耕,減免賦稅,與民休養生息的政治經濟措施,經過五六十年相對穩定時期,使國民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到了漢明帝時,已是「天下安平,百姓殷富。」社會經濟的繁榮,必然促進工商業和交通運輸及對外貿易的發展。兩漢時期國內不設關禁,商業通行無阻。從漢武帝擴展疆域以後,又開創了官營的海外貿易。漢王朝經常派遣直屬宮廷的黃門譯長,率同應募的船員們,帶著黃金和絲織物,從徐聞或合浦上船,出海遠航,和海外國家進行官方的外交活動和貿易,交換明珠、寶石及其它奇石異物等珍寶而歸,以滿足宮廷的需要。因此,西漢時期的經濟繁榮,是徐聞港繁榮發展的重要條件。
二、徐聞港的地理位置有利於當時的海上交通貿易。
徐聞港地處我國大陸南端,扼守瓊州海峽,是當時船舶沿岸航行的必經之地,是我國與海外交通接觸最早的地區。是兩漢時期我國商船駛往東南亞和印度洋的出發港,也是大秦(羅馬)天竺(印度)波斯等國的船舶到達中國的目的港。由於兩漢時期對海外貿易有嚴格的限制,只允許在邊境的幾個港口:徐聞、合浦及越南沿海進行互市貿易。同時,兩漢時期在徐聞派駐有左右侯官,掌管軍政事務和對外貿易,在那裡屯積著大量的貨物和海外商人進行交易。並且許多遠洋的中外船舶也在此港停靠,補充淡水、食品和貨物。因此,徐聞港在兩漢時期成為重要的貨物中轉港和集散地。
至於徐聞港衰變的原因,沈教授認為是由四個原因構成的:
一、東漢後期,政治進入黑暗時期,地方官吏和豪強集團的斗爭日益加劇,經歷了一場大混戰,最後形成以曹操、劉備、孫權為首的魏、漢、吳三國的割據局面。政治上的動盪,必然造成經濟衰退,也一定影響對外貿易的開展和貿易政策的改變。同時在三國時代,交趾(即越南)一度反叛,攻打合浦等地;使徐聞、合浦至東南亞各國的航路受到嚴重阻礙,以至使徐聞這個繁榮的貿易中轉港受到嚴重影響。
二、晉代以後,番禺(廣州)港已逐漸取代徐聞、合浦,成為我國最大的對外貿易口岸。秦通五嶺,珠江三角洲已日漸開發,番禺已成為西江、北江、東江的三江貨物集散地,而且梅嶺孔道的暢通使廣東與中原的聯系和商業貿易往來日益頻繁。加上航海技術的進步、船舶噸位增加、抗風能力加強,不必急於舍舟就陸,以至番禺(廣州)就逐步取代徐聞、合浦成為我國交通海外諸國的主要港口。
三、遠洋航路改變,使徐聞不再成為中轉港了。《新唐書?地理志》確切地記載了,唐貞觀年間(785—805)宰相賈耽所記述的從廣州出發到印度洋的航路。這條航路,大部分航船乘東北季風從海南島東部海面經七洲洋直下南中國海,通過馬六甲海峽到印度洋。唐代以後,航經徐聞港的遠洋船已顯著減少,以至使徐聞港逐步衰落。
四、受自然因素影響。徐聞古港討網港(即現在的三墩港)逐漸被泥沙淤積,以至日久之後變成荒墟。
時過境遷,徐聞古港畢竟已成歷史遺跡,而發展與漢港相關的旅遊產業,合理有效的地開發利用漢港的文化資源,使之成為當地百姓的致富資源,恐怕是漢港遺址對現實的最大貢獻。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隨著「大漢三墩旅遊區」建設的日趨完善,徐聞漢港又將為天下聞!
⑵ 請問徐聞的「大漢三墩」好玩嗎那裡有什麼特點有沒有燒烤處謝謝…
我知道的是一個風景文化旅遊區,好不好玩要自己玩過才知道,燒烤就沒有,特色餐就有,烤全羊,烤雞,不過要提前預定,因為只安排在晚上,預定電話XXXX
⑶ 大漢三墩旅遊區的介紹
「大漢三墩」旅遊區位於徐聞縣南山鎮的三墩海域和仕尾、二橋、南山村地域,由一專片海面、一個彎海港、三屬個島嶼、三個漁村組成,總面積約 10 平方公里。旅遊區將以「漢代海上絲綢之路」文化為主題,演繹大漢絲路古港遺風,並依託自然生態環境,漁村人文風情,以天然美妙、神奇有趣、文化悠久的風格,打造一個獨特的鄉村文化休閑旅遊區。
⑷ 廣東省湛江市徐聞縣南山鎮大漢三墩旅遊區有博物館嗎
湛江市徐聞縣南山鎮大漢三墩旅遊區沒有博物館
⑸ 大漢三墩旅遊區的簡介
「大漢三墩抄」旅遊區旅遊資源豐富,有著千年的古港文化、自然的生態環境、獨特的人文風情,市場條件成熟。把該旅遊區打造成為風景優美的景區,是歷史的呼喚,時代的選擇,發展的需求,是徐聞縣開展「旅遊強縣」工作的一項重要舉措,徐聞縣委縣政府統一部署,舉全縣之力,建設「大漢三墩」旅遊區,為打造徐聞的特色旅遊品牌做出應有的貢獻。
⑹ 徐聞的"大漢三墩"好玩嗎
還可以吧。附近還有火車輪渡碼頭,可以看火車上船。
⑺ 誰能給我介紹一下徐聞大漢三墩的旅遊景點
1樓的 三墩早就建好迎客了 只是還有部分工程 還在繼續而已網路地圖
本數據來源於網路地圖,最終結果以網路地圖最新數據為准。
⑻ 大漢文化遺址在哪個省
大漢三墩旅遊區位於廣東省徐聞縣南山鎮,即漢代海上絲綢之路始發港遺址所在地,回緊靠粵海鐵路北港碼答頭,規劃面積達 10平方公里。於漢元鼎 6 年(公元前 111 年)置縣,歷史文化積淀深厚。2001年,漢代徐聞港被確認為「海上絲綢之路最早始發港之一」。大漢三墩旅遊區以「漢代海上絲綢之路文化」為主題,結合紅樹林、墩島、湖泊、漁村等自然生態風光的旅遊區。
⑼ 有誰知道徐聞大漢三墩旅遊區的門票是多少錢啊
平常只要5元一個人,小車5元停車,大概就這樣吧,我很久沒去了,那裡感覺不大好玩,如果去徐聞的話,去龍泉保護區吧,那裡免費,感受一下大自然,那裡有很多名樹,很有看頭!
⑽ 大漢三墩旅遊區的特點
走進徐聞「大漢三墩」,看到三墩岩灘天然的玄武岩畫廊,大漢絲路古港遺風,藏著活動小蟹小蝦的紅樹林,富有詩情畫意的淡水湖泊,見證二千年文明昌盛的漢磚瓦片。所有這些迷人的三墩景象,千年古港,遺風難掩,吸引來大批外地遊人到此遊玩。他們興致地用攝相機拍照,拍三墩海島、玄武岩石、古港、還有漁船、漁網、農家,舒心地遊玩,處處流連忘返,趣味無窮。當晚霞西起,漁船歸來時,他們便到農家與漁夫吃上剛剛打撈起來煮熟的新鮮魚湯。據村民介紹,每天都有成批遊人慕名前來「大漢三墩」遊玩。
仕尾村有一百多戶漁民,世代以捕魚為生,千年傳承的文化造就了淳樸的民風,使人倍感親切。村民日出而做日落而息,空閑時編織魚網,小孩無憂玩耍,姑娘們忙碌的窈窕身影,使海、人、天和於一幅畫面中,演繹著人們憧憬的美好生活。筆者跟隨遊人踏進仕尾村,看到清澈見底的海水,水中柔軟的細沙,玄武岩畫廊中的神龜石,使人沖動有揮臂暢游之意,匆忙拿起攝相機來拍照;海邊遠望天水一色,海闊天空,使人心曠神怡。礁石間活動著小蟹小蝦,生長著各種貝類生物,還有紅樹林、淡水湖泊不時飛落的海鳥,這個漁村充滿了迷人的韻味。
當遊人踏上漢堤,放眼遠望古港、三墩、滿載歸來的漁船,總會讓人無不想起二千年前繁榮昌盛的漢代徐聞港,重樹漢代雄風之信心。遊人沿著淡水湖泊的環湖路,踏上二石橋頂,舒心觀賞荷塘的蓮藕、海鳥,椰林環湖、候島鳴叫,宛如一幅人與大自然和諧相處的畫倦。在漢代郡縣治所在地二橋村,隨處可拾到漢磚碎瓦,讓遊人親身見證漢代徐聞的輝煌歷史。
當晚霞西起,漁船歸來時,遊人可以到農家與漁夫共餐,吃上剛剛打撈起來煮熟的新鮮魚湯,在皎潔月光照耀下,觀看到村前不遠的北港輪渡碼頭、「小蓬萊」三墩島、海鳥小蟹靠棲的紅樹林,還有繁忙的古港碼頭,總會把一天的疲勞通通拋向雲宵。
遊人飽嘗了自然風韻、領略一番漁村民風後,便坐在漁村富有特色的網床上,迎著習習海風,與漁民們拉起了家常。遊人興趣問起當地拜石俗的由來,據說,自漢朝開始,村裡人便把石頭當土地爺世代供奉,每逢外出打魚都會前來奉拜,以保平安出海,滿載歸來。迷人的景色、美麗的傳說,還有濃濃漁家風情,讓遊人只能懷著意猶未盡的心情離開漁村。
據當地群眾說,自旅遊區開發建設以來,大批遊人慕名而來,有來自廣州、深圳等大城市,也有來自山東、廣西等地,他們遊玩海攤、湖泊,吃住在農家,飽受千年漢港遺風陶冶,個個都有說不出的開心和愉快。
「大漢三墩」旅遊區位於該縣南山鎮二橋村委會,由一片海面、一個海港灣、三個島嶼、三個漁村組成,總面積約10平方公里。這里有濃郁的漁家風情、厚重的文化底蘊、優美的自然風光。7月8日,該旅遊區開始動工建設。隨著「大漢三墩」旅遊區的深入開發,基礎設施配套,旅遊景觀完善,三墩古港將會迎來八方遊客。
目前,該旅遊區基礎設施建設如火如荼,大部分重點工程基本俊工,其它的也緊鑼密鼓加快施工。據了解,該旅遊區將以「漢代海上絲綢之路」文化為主題,演繹大漢絲路古港遺風,並依託自然生態環境,漁村人文風情,以天然美妙、神奇有趣、文化悠久的風格,打造一個獨特的鄉村文化休閑旅遊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