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中央關於中醫發展歷史

中央關於中醫發展歷史

發布時間:2021-03-06 14:03:49

『壹』 中醫有多少年的歷史了

中醫的歷史來有5000年了,中醫誕生自於原始社會,春秋戰國時期中醫理論已基本形成,之後歷代均有總結發展。

中醫產生於原始社會,春秋戰國中醫理論已經基本形成,出現了解剖和醫學分科,已經採用「四診」,治療法有砭石、針刺、湯葯、艾灸、導引、布氣、祝由等。自古以來就有「醫道相通」的說法。這種影響最早可以追溯到黃老道家的典籍——《黃帝內經》,它是中國傳統醫學四大經典著作之一,也是我國醫學寶庫中成書最早的一部醫學典籍。

同時是研究人的生理學、病理學、診斷學、治療原則和葯物學的醫學巨著。在理論上建立了中醫學上的「陰陽五行學說」、「脈象學說」「藏象學說」、「 經絡學說」、「病因學說」「病機學說」、「病症」、「診法」、論治及「養生學」、「運氣學」等學說,後來的中醫學和養生學則在先秦道家思想的基礎上,開始用陰陽五行解釋人體生理,出現了「醫工」,金針,銅鑰匙等。

『貳』 2019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促進中醫葯傳承創新發展的意見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切實把中醫葯這一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繼承好、發展好、利用好。
《意見》主回要包括以下幾答個方面:
一、健全中醫葯服務體系
二、發揮中醫葯在維護和促進人民健康中的獨特作用
三、大力推動中葯質量提升和產業高質量發展
四、加強中醫葯人才隊伍建設
五、促進中醫葯傳承與開放創新發展
六、改革完善中醫葯管理體制機制

『叄』 中醫的發展史

中國歷史上有「神農嘗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的傳說,反映了古代勞動人民在與自然和疾病作斗爭的過程中發現葯物、積累經驗的艱苦過程,也是中葯起源於生產勞動的真實寫照。

早在夏商周時期(約公元前22世紀末——前256年),中國就已出現葯酒及湯液。西周(約公元前11世紀——前771年)的《詩經》是中國現存文獻中最早記載有葯物的書籍。現存最早的中醫理論典籍《內經》提出了「寒者熱之,熱者寒之」,「五味所入」,「五臟苦欲補瀉」等學說,為中葯基本理論奠定了基礎。

現存最早的葯學專著《神農本草經》是秦漢時期(公元前221——公元220年)眾多醫學家搜集、總結了先秦以來豐富葯學資料而成書的。本書載葯365種,至今尚為臨床所慣用。它的問世,標志著中葯學的初步確立。

在3000多年前的殷商甲骨文中,中國已經有關於醫療衛生以及十多種疾病的記載。周代已經使用望、聞、問、切等診病方法和葯物、針灸、手術等治療方法。秦漢時期,形成了《黃帝內經》這樣具有系統理論的著作。此書是現存最早的一部中醫理論性經典著作。張仲景所著的《傷寒雜病論》,專門論述了多種雜病的辨證診斷、治療原則,為後世的臨床醫學奠定了發展的基礎。漢代外科學已具有較高水平。據《三國志》記載,名醫華佗已開始使用全身麻醉劑「麻沸散」進行各種外科手術。

『肆』 中醫發展歷史的重要轉折點

神農嘗百草,中醫開端。
扁鵲發明望聞問切四診法。
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是世界上版第一部理權/法/方/葯完備的醫學典籍。

華佗發明了麻葯,首創外科手術。發明了五禽戲。

皇甫謐:著有《甲乙經》,總結了晉以前的針炙學成就,另著有《帝王世紀》等。
葛洪:《抱朴子》,內篇論丹方葯術
孫思邈:千金方

朱震亨:元朝醫學家,主張「因病以制方」,有《格致余論》、《傷寒辯疑》等
李時珍:明朝醫學家,窮搜博採,歷三十年,三次易稿而成《本草綱目》,為我國醫學史上一大巨著。
葉天士:清醫學家。著《溫熱論》,對治奇經、脾胃、兒科等病尤為擅長,尚有《葉案存真》、《末刻本醫案》。
因為漢醫的理論,比如五行/內丹/經絡等理論都很虛無縹緲,到後來很容易同民間神巫結合,到後來形成了中醫的糟粕。

『伍』 誰知道有沒有關於中醫發展歷史的書籍文獻啊

中醫學術發展史

一個國家民族的醫葯學能以其獨特的傳統綿亘發展了兩千餘年而歷久不衰,這版在世界權上是絕無僅有的;而一種醫葯學能與其民族的歷史、文化、科技、哲學等如此緊密地含有存結合,更是絕非偶然。
中醫葯學是由生活在「九州」土地上的中華民族在東方哲學思想的啟迪和指導下,並與古代自然科學交融、滲透、結合的過程中成長、發展起來的。前賢對於醫學問題,始終從自己的背景和立場,由特定的視角進行觀察認識,並以其特有的思維方式進行推理和論斷,從而使中醫葯學發展為這種獨特的模式。這是中華民族對人類的貢獻,是世界之瑰寶。
中醫學術發展史的撰寫乃屬於草創,編者的寫作依據是歷代的醫學文獻。這些學術資料大都為醫學家所手著,應當說這是較為真實、可靠的。
http://book.zyy123.com/gj/2008-04-13/4037.html

『陸』 中醫的發展史,你都有哪些了解呢

中醫發展史是研究中醫學的起源、形成、發展過程和發展規律的一門科學。

中醫發展史是中醫學基礎理論學科之一,是中醫學與歷史學相結合的一門邊緣學科,又是與社會科學有著極為密切聯系的綜合性學科。它涉及到中醫學通史、斷代史、專科史、疾病史、學術發展史、學術思想史、各家學說、學術流派和中國哲學史、文化史、科學技術史、經濟史等基礎理論、相關學科及中醫臨床各個學科。

中醫發展史的主要任務是研究探討中醫學的起源,中醫理論體系的形成和發展過程,社會背景、人文因素、科學技術與文化、醫政、中醫教育、流行病、國外醫葯等對中醫學發展的影響,不同時期中醫各科的特點及突出成就,主要中醫學說及學術流派形成的源流、內涵、發展與完善及其對後世的影響等。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突出闡明中醫學的發展軌跡,中醫學的實踐和理論在發展過程中的辯證關系,著重於研究中醫學各個歷史時期發展的外部因素及其內在的發展規律。因此學習中醫發展史對於認識現實,預見未來,汲取歷史經驗與教訓,明確中醫學發展方向,具有重要的意義。

中醫發展史在吸取《中國醫學史》《中國醫學通史》《中國醫葯簡史》《中醫近代史》《中國針灸史》《針灸推拿史》《葯學發展簡史》《中醫骨傷科發展史》《中外醫學交流史》《中醫學術發展史》《中國針灸學術史大綱》《中醫葯文化學》《中國醫學文化史》《中醫各家學說》、《中醫臨床醫學流派》等教材及專著優點的基礎上,減少交叉重復,突出以史為鑒,著重於研究探討中醫學發展進程中發展較快的動力,停滯不前的原因;影響中醫學發展的因素(如政治、經濟、文化、科技、哲學、地域環境及外國醫學等);主要中醫學說形成的源流、內涵及其對後世的影響等。

中醫學是我國人民在生產、生活以及同疾病作斗爭實踐中的經驗總結,具有獨特的理論體系,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中醫學的發展經歷了從遠古至春秋、戰國至秦漢、晉唐、宋金元、明清及20世紀6個時期。

遠古至春秋時期為原始的中醫葯起源和經驗積累階段,人們對疾病的認識極其膚淺。戰國至秦漢時期,諸子蜂起,百家爭鳴,《黃帝內經》《黃帝外經》《白氏內經》《白氏外經》《白氏旁篇》《扁鵲內經》《扁鵲外經》《五十二病方》《傷寒雜病論》相繼問世,尤其是《黃帝內經》及《傷寒雜病論》奠定了中醫學的理論與臨床基礎。

晉唐時期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用葯經驗,諸多方書保存並記載了大量的方劑與葯物,為金元時期的醫學創新奠定了基礎。

宋金元時期,戰爭連綿,尤其是宋金對峙,飢餓驚恐勞役,疫病流行;濫用《局方》,用葯多偏溫燥,墨守《傷寒論》成規,操古方治療今病,難以滿足臨床需要;加之統治者對人們的思想束縛相對較少,文仕通醫,文人從醫,使中醫學隊伍擴大,文化素質明顯提高,為基礎理論的創新,臨床醫學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因此劉完素、張元素、張從正、李杲、王好古、朱震亨等爭創新說,提條件。因此劉完素、張元素、張從正、李杲、王好古、朱震亨等爭創新說,提出「六氣皆能化火」,「臟腑辨證說」,「歸經學說」,「內傷脾胃,百病由生」,「病由邪生,攻邪已病」,「陰證論」,「相火論」,「陽常有餘,陰常不足」等,出現了「新學肇興」的大好局面,基礎理論和臨床各科都取得長足的發展與進步,諸多流派紛呈,故有「醫之門戶分於金元」之說。

明清時期處於封建社會的晚期,社會發展呈現錯綜復雜的局面,中醫學依靠「金元醫學」之慣性繼續向前發展。中醫學理論體系漸臻成熟,臨床各科診治水平明顯提高,溫補之法盛行,經典著作考釋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尤其是溫病學說的形成及《本草綱目》的問世,則反映了中醫學的新成就。大力推行人痘接種以預防天花,更是中國乃至世界醫學史上光輝燦爛的一頁。但是晚清閉關自守,濃厚的尊經風氣,以及西醫傳入,使中醫學停滯於既有的「完美」,對其以後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

20世紀前半葉,社會文化背景十分復雜,中醫學的發展處在一個特殊的歷史階段,不但得不到政府的重視和支持,還受到歧視和限制,因此中醫學在學術革新和抗爭運動相互交織的極其困難條件下緩慢地發展,「改良醫學」成為這一時期中醫學變遷的總基調。編纂刊行中醫學叢書、全書、工具書及醫案醫話,對保存、傳播、普及中醫學起到了積極的作用。民間中醫教育的迅速發展,許多中醫葯學術團體的成立,大量中醫葯報刊的出版等,為後半葉中醫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部分醫家從事溝通中西醫之間的工作,形成中西醫匯通思潮和學派。

20世紀後半葉政府極為重視中醫學的發展,積極建立中醫葯和針灸研究機構,大力發展中醫學教育,在全國興辦中醫醫院,成立中醫葯學術團體,大規模校勘整理出版中醫古籍,出版中醫葯報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使中醫學進入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時期,並且逐步走向世界。

『柒』 關於中醫的起源的描述

中醫學不是指中國的醫學,而僅指中國的傳統醫學。中醫學是研究人體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診斷和防治等的一門科學,它有獨特的理論體系和豐富的臨床經驗。中醫學的理論體系是受到古代的唯物論和辯證法思想——陰陽五行學說的深刻影響,以整體觀念為主導思想,以臟腑經絡的生理、病理為基礎,以辨證論治為診療特點的醫學理論體系。
中醫的基礎理論是對人體生命活動和疾病變化規律的理論概括,它主要包括陰陽、五行、運氣、臟象、經絡等學說,包括病因、病機、診法、辨證、治法、預防、養生等內容。
中醫臨床的診斷方法包括望診、聞診、問診、切診四種方法,稱為四診。四診各有其獨特作用,不能相互取代,在臨床上必須綜合運用,才能對病症做出正確的判斷。
中醫臨床的治療方法主要包括針灸療法、刮痧療法、推拿、拔罐療法等。針灸療法是指針刺或火灸人體穴位來治療疾病;刮痧療法是使體內的痧毒,即體內的病理產物得以外排,從而達到治癒痧證的目的;推拿在人體經絡腧穴及一定部位上施以特定的操作手法或肢體活動來防治疾病和保健強身的方法;拔罐療是能使施治部位造成充血現象,從而產生治療作用。
中醫有著悠久的歷史,發源於黃河流域,很早就建立了學術體系。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歷代都有不同的創造,涌現了許多名醫,出現了許多重要學派和名著。
早在夏商周時期,中國就已出現葯酒及湯液。
周代已經開始使用望、聞、問、切等診病方法和葯物、針灸、手術等治療方法。
秦漢時期形成了現存最早的中醫理論典籍《黃帝內經》,系統總結了在此之前的治療經驗和醫學理論,對人體的解剖、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診斷、治療與預防,做了比較全面的闡述,初步奠定了中醫學的理論基礎。之後成書的《難經》是一部與《黃帝內經》相媲美的古典醫籍,是《黃帝內經》很好的補充。
秦漢以來,交通日漸發達,各偏遠地區的葯材不斷進入中原,從而豐富了人們的葯材知識,現存最早的葯學專著《神農本草經》即是當時流傳至今的,長期臨床實踐和現代科學研究證明:該書所載葯效大多是正確的,如麻黃治喘,黃連治痢,海藻治癭等。它的問世,標志著中葯學的初步確立。
東漢時期,著名醫家張仲景著成了《傷寒雜病論》,該書為臨床醫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後世又將該書分為《傷寒論》和《金匱要略》,基本上概括了臨床各科的常用方劑,被譽為「方書之祖」。 漢代外科學已具有較高水平。據《三國志》記載,名醫華佗已開始使用全身麻醉劑"麻沸散"進行各種外科手術。
魏晉南北朝到隋唐五代,脈診取得了突出的成就。晉代名醫王叔和所著的《脈經》歸納了24種脈象。
隋唐時期,唐政府組織蘇敬等二十餘人集體編修本草,名為《唐·新修本草》(又名《唐本草》)。這是中國古代由政府頒行的第一部葯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國家葯典。它比歐洲紐倫堡政府公元1542年頒行的《紐倫堡葯典》早883年。唐代醫家孫思邈著成《備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對臨床各科、針灸、食療、預防、養生等均有論述,尤其在營養缺乏性疾病防治方面,成就突出。
宋代,中醫教育受到重視。宋政府設立「太醫局」,作為培養中醫人材的最高機構。王惟一著有《銅人腧穴針灸圖經》,設計鑄造銅人兩具,精細刻制了十二經脈和354個穴位,作為針灸教學和考試醫師之用。另外,宋政府專設「校正醫書局」,有計劃地對歷代重要醫籍進行了搜集、整理、考證和校勘,當今醫學古籍《素問》、《傷寒論》、《金匱要略》、《針灸甲乙經》、《諸病源候論》、《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和《外台秘要》等,都是經過此次校訂、刊行後流傳下來的。
明清以來,明醫葯學家李時珍歷時27年,參考文獻800餘種,寫成了《本草綱目》,收載葯物1,892種,附方10,000多個,成為中國本草史上最偉大的集成之作。對中國和世界葯物學的發展做出了傑出的貢獻。當時,西方醫學開始傳入中國,逐漸形成中醫、西醫、中西醫結合並存的局面。一些醫家逐漸認識到中西醫各有所長,因此試圖把兩種學術加以匯通,逐漸形成了中西醫匯通學派,也取得了輝煌的成就。

『捌』 中醫的發展史是什麼

中醫誕生於原始社會,春秋戰國時期中醫理論已基本形成,之後歷代均有總結發展。除此之外對漢字文化圈國家影響深遠,如日本漢方醫學,韓國韓醫學,朝鮮高麗醫學、越南東醫學等都是以中醫為基礎發展起來的。

中醫承載著中國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爭的經驗和理論知識,是在古代樸素的唯物論和自發的辨證法思想指導下,通過長期醫療實踐逐步形成並發展成的醫學理論體系。

中醫學以陰陽五行作為理論基礎,將人體看成是氣、形、神的統一體,通過「望聞問切」四診合參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機及人體內五臟六腑、經絡關節、氣血津液的變化、判斷邪正消長,進而得出病名,歸納出證型,以辨證論治原則,制定「汗、吐、下、和、溫、清、補、消」等治法,使用中葯、針灸、推拿、按摩、拔罐、氣功、食療等多種治療手段,使人體達到陰陽調和而康復。

2018年10月1日,世界衛生組織首次將中醫納入其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醫學綱要。

中醫歷史

中醫,即相對西醫而言。在西方醫學沒有流入中國以前,中醫基本不叫中醫這個名字,而是有獨特且內涵豐富的稱謂。

中醫產生於原始社會,春秋戰國中醫理論已經基本形成,出現了解剖和醫學分科,已經採用「四診」,治療法有砭石、針刺、湯葯、艾灸、導引、布氣、祝由等。自古以來就有「醫道相通」的說法。這種影響最早可以追溯到黃老道家的典籍——《黃帝內經》,它是中國傳統醫學四大經典著作,也是我國醫學寶庫中成書最早的一部醫學典籍。同時是研究人的生理學、病理學、診斷學、治療原則和葯物學的醫學巨著。在理論上建立了中醫學上的「陰陽五行學說」、「脈象學說」「藏象學說」、「 經絡學說」、「病因學說」「病機學說」、「病症」、「診法」、論治及「養生學」、「運氣學」等學說,後來的中醫學和養生學則在先秦道家思想的基礎上,開始用陰陽五行解釋人體生理,出現了「醫工」,金針,銅鑰匙等。東漢出現了著名醫學家張仲景,他已經對「八綱」(陰陽、表裡、虛實、寒熱)有所認識,總結了「八法」。華佗則以精通外科手術和麻醉名聞天下,還創立了健身體操「五禽戲」。唐代孫思邈總結前人的理論並總結經驗,收集5000多個葯方,並採用辨證治療,因醫德最高,被人尊為「葯王」。唐朝以後,中國醫學理論和著作大量外傳到高麗、日本、中亞、西亞等地。兩宋時期,宋政府設立翰林醫學院,醫學分科接近完備,並且統一了中國針灸由於傳抄引起的穴位紊亂,出版《圖經》。金元以降,中醫開始沒落。明清以後,出現了溫病派時方派,逐步取代了經方派中醫。在明朝後期成書的李時珍的《本草綱目》標志著中葯葯理學沒落。同一時期,蒙醫、藏醫受到中醫的影響。在朝鮮東醫學也得到了很大的發展,例如許浚撰寫了《東醫寶鑒》。

自清朝末年,中國受西方列強侵略,國運衰弱。同時現代醫學(西醫)大量湧入,嚴重沖擊了中醫發展。中國出現許多人士主張醫學現代化,中醫學受到巨大的挑戰。人們開始使用西方醫學體系的思維模式加以檢視,中醫學陷入存與廢的爭論之中。同屬中國醫學體系的日本漢方醫學、韓國的韓醫學亦是如此。2003年「非典」以來,經方中醫開始有復甦跡象。

在文化大革命期間,中醫作為「古為今用」的醫學實例得到中國共產黨政策上的支持而得以發展。現代,中醫在中國仍然是治療疾病的常用手段之一。在國際上,針灸引起醫學界極大興趣。針灸已被證實在減輕手術後疼痛、懷孕期反胃、化療所產生的反胃和嘔吐、牙痛方面是有效的且其副作用極低,然而,對慢性疼痛,背部疼痛以及頭痛,數據顯示出模稜兩可或者爭議性。WHO認為很多針灸和一些草葯的有效性得到了科學雙盲研究的較強支持,但是對於其它的傳統療法還需要進行進一步研究,而且不能忽視未經研究的傳統療法存在的安全性及危險性等問題。WHO在2002年5月26日發表「2002-2005年傳統醫葯研究全球策略」,邀請全球180餘國將替代醫學納入該國的醫療政策。

上世紀90年代發起的現代中醫基礎理論的原始創新、革命。中醫新哲學觀中醫三個哲學觀:整體觀、辨證觀,及新挖掘出的中醫第三哲學觀:相似觀-分形論。

2018年10月1日,世界衛生組織首次將中醫納入其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醫學綱要。新納入的中醫傳統醫學的相關信息將寫入第11版全球醫學綱要第26章內,該章節主要闡釋傳統醫學的分類體系,將於2022年在世衛組織成員國實施。

『玖』 中醫葯事業發展的文件有哪些

《中華人民共和抄國中醫葯條例襲》
《中醫葯創新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醫葯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
《醫葯衛生體制改革近期重點實施方案(2009-2011年)》
《關於扶持和促進中醫葯事業發展的若干意見》
《醫葯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
《「十二五」期間深化醫葯衛生體制改革規劃暨實施方案》

『拾』 2019國家對於中醫葯的發展政策規劃有哪些

國務院頒抄布了2019年第10號文發布了關於加強葯材種植的規劃。

其中規定了發展目標:

到2020年,建立道地葯材標准化生產體系,基本建成道地葯材資源保護與監測體系,加快建設覆蓋道地葯材重點產區的生產基地。

到2025年,健全道地葯材資源保護與監測體系,構建完善的道地葯材生產和流通體系,建設涵蓋主要道地葯材品種的標准化生產基地,全面加強道地葯材質量管理,良種覆蓋率達到50%以上,綠色防控實現全覆蓋

閱讀全文

與中央關於中醫發展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