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小學傳統文化教育有趣的活動有哪些
中國傳統文化有哪些
中國書法、篆刻印章、中國結、京戲臉譜、皮影、武術
秦磚漢瓦、兵馬俑、桃花扇、景泰藍、玉雕、中國漆器、紅燈籠(宮燈、紗燈) 木版水印、甲骨文、鍾鼎文、漢代竹簡
茶、中葯、文房四寶(硯台、毛筆、宣紙、墨)、四大發明 豎排線裝書、剪紙、風箏
佛、道、儒、法寶、陰陽、禪宗、觀音手、孝服、紙錢 樂器(笛子、二胡、鼓、古琴、琵琶等)
龍鳳紋樣(饕餮紋、如意紋、雷紋、回紋、巴紋)、祥雲圖案、中國織綉(刺綉等)、鳳眼 彩陶、紫砂壺、蠟染、中國瓷器 古代兵器(盔甲、劍等)、青銅器鼎 國畫、敦煌壁畫、山清水秀、寫意畫、太極圖 石獅、飛天、太極
對聯、門神、年畫、鞭炮、謎語、餃子、舞獅、中秋月餅 鳥籠、盆景、五針松、毛竹、牡丹、梅花、蓮花 大熊貓、鯉魚、芭蕉扇、風箱 黑頭發黃皮膚、丹鳳眼
紅旗、天安門、五角星、紅領巾、紅太陽、長江、黃河
唐裝、綉花鞋、老虎頭鞋、旗袍、肚兜、斗笠、帝王的皇冠、皇後的鳳冠 泥人麵塑、鋤頭、清朝大辮子、銅鏡、大花轎、水煙袋、鼻煙壺、筷子 華表、牌坊、長城、園林、寺院、古鍾、古塔、廟宇、亭、井、黃土、民宅 漢字、數字8、6、4
唐詩、宋詞、《三十六計》、《孫子兵法》、《西遊記》、《紅樓夢》、《三國演義》、《水滸傳》、《詩經》
金元寶、如意、燭台、羅盤、八卦、司南、棋子與棋盤、象棋、圍棋
黃包車、鼻煙壺、鳥籠、長命鎖、糖葫蘆、玉佩、鷲、千層底、刺綉、絲綢、檐 另外我國有各種各樣的傳統節日,很多事情有各種禮儀和習俗…… 每個地方還有地方和民族的特色。
剪紙
剪紙是中國最為流行的民間藝術之一,根據考古其歷史可追朔到公元六世紀,但人們認為它的實際開始時間比這還要早幾百年。剪紙常用於宗教儀式,裝飾和造型藝術等方面。
在過去,人們經常用紙做成形態各異的物像和人像,與死者一起下葬或葬禮上燃燒,這一習俗在中國境外有時仍可見到。剪紙藝術一般都有象徵意義,也是這種儀式的一部分;此外剪紙還被用作祭祀祖先和神仙所用供品的裝飾物。
現在,剪紙更多地是用於裝飾。剪紙可用於點綴牆壁、門窗、房柱、鏡子、燈和燈籠等,也可為禮品作點綴之用,甚至剪紙本身也可作為禮物贈送他人。人們以前還常把剪紙作綉花和噴漆藝術的模型。
剪紙不是用機器而是由手工做成的,常用的方法有兩種:剪刀剪和刀剪。顧名思義,剪刀剪是藉助於剪刀,剪完後再把幾張(一般不超過8張)剪紙粘貼起來,最後再用鋒利的剪刀對圖案進行加工。刀剪則是先把紙張折成數疊,放在由灰和動物脂肪組成的松軟的混和體上,然後用小刀慢慢刻劃。剪紙藝人一般是豎直握刀,根據一定的模型將紙加工成所要的圖案。和剪刀相比,刀剪的一個優勢就是一次可以加工成多個剪紙圖案。
在農村,剪紙通常是由婦女、姑娘們來做。在過去,這可是每個女孩所必須掌握的手工藝術,並且還被人們來品評新娘的一個標准。而職業的剪紙藝人則常常是男人,因為只有男人才能在作坊里一起勞作並掙工錢。
生活中的傳統文化——京劇臉譜
我國很早就出現了京劇臉譜,京劇是一種中國才有的藝術,在幾百年前就有了。一看到塗紅畫綠的臉譜,你一定會想到戲曲。
中國的戲曲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藝術,它有音樂、美術、雜技等多種因素。人物的造型包括頭、面部化妝和服裝兩大部分。比如眉毛的勾畫就有雲紋眉、火焰眉、鳳尾眉、螳螂眉等多種畫眉毛的方法。這種就改變了眉毛的自然形狀,便成為圖案化的眉毛了。眼睛也有很多很多的方法來畫,有蝶翅眼、喜鵲眼等很多樣子。
臉譜是每一種顏色的臉都具有特定的象徵意義:紅色表示赤膽忠心;紫色表示智勇剛義;黃色表示武將驍勇善戰、殘暴、文士內有心計;綠色表示俠骨義腸、性格暴躁;藍色表示剛直勇猛;黑色表示忠耿正直;白色表示陰險奸詐;粉紅色表示老年梟雄;金和銀色多用在神、佛、鬼怪,象徵虛幻。
京劇臉譜藝術經過了長期無數人的努力終於有了今天五彩繽紛、輝煌燦爛的藝術境地,成為世界藝苑一奇葩。
生活中的傳統文化——貼門神
舊時農歷新年貼於門上的一種畫類。門神是道教和民間共同信仰的守衛門戶的神靈,舊時人們都將其神像貼於門上,用以驅邪避鬼,衛家宅,保平安,助功利,降吉祥等,是民間最受人們歡迎的保護神之一。道教因襲這種信仰,將門神納入神系,加以祀奉。
生活中的傳統文化——中國結
中國結是中國特有的民間手工編結裝飾品,中國結經過幾千年的結藝演變現已成為廣大群眾喜愛的精製華美的藝術品。
中國結最大的特點是每個結從頭到尾都是用一根線編制而成,每個結都有它的編造規律,每個結又都根據其形、意而命名,如果把不同的結相互結合,再與其他的吉祥飾物搭配起來便形成了造
型獨特,絢麗多彩,內涵豐富的中國傳統吉祥裝飾品,不同造型的組合表示一種強烈濃郁的美好祝福,贊頌與傳達忠心至誠的祈禱和美好心願,每個結都體現著我們中國人的聰明才智,願我國的民族文化藝術發揚光大走向世界。
生活中的傳統文化——皮影戲
中國皮影戲歷史悠久,相傳起源於漢朝(公元前200年),興盛於隋唐,到公元十世紀宋朝進入極盛時代,著名的《清明上河圖》上已有多處皮影戲演出情景。據考證,陝西關中地區為皮影發祥地,至今仍在民間流傳。
皮影俗稱「燈影戲」,又有「電影始祖」之美稱。是中華民族傳統戲劇之一相傳皮影起源於漢代(公元前200年),興於隋、唐、宋、十三世紀穿入西方.
陝西是皮影發源地,尤其在關中一帶(西安)十分廣泛,僅傳統戲劇目就有數百本,唱腔就有幾十種之多。
皮影戲的演出,東路唱腔以碗碗腔花腔為主。而西路唱腔則以弦板、秦腔為主。皮影的製作: 皮影製作十分精細、皮影選用上等牛皮,經刮、磨、洗、刻、著色等二十四道工序手工雕刻3000餘刀而成。皮影的藝術創意汲取了中國漢代帛畫、畫像石、畫像磚和唐、宋寺院壁畫之手法與風格。中國不少地區都有皮影,其中陝西皮影造型精巧別致,刻工細膩,施色考究,堪稱中國皮影的上乘之作,具有極高的觀賞和收藏價值。演出時用細長棍支撐牽製表演。 皮影的演出:
物體遮光成影的現象早為古人察知,「雲破月來花弄影」能成美麗形象;竹影映窗啟發墨竹技法,李白「對影成三人」的名詩都是觀察自然光影情趣的藝術加工。
早在兩千多年前《墨子》書中已對光影現象作科學研究,群眾則早已用紙或皮張剪成人形,以光投射其影於牆取樂,唐人小說即有術士剪紙成月形貼於壁上並引唐明皇游月宮的神話,即是民間影戲的反映。為使影子活動而加關節,為讓影像美觀而加鏤刻成花,為求影像空靈而用處理成半透明的驢皮加彩,發展成皮影戲。
過年的來歷
今年是農歷大年三十呢,大家都會歡歡喜喜地過年,但恐怕不少人都不知道過年的來歷吧。今天我就告訴大家!
相傳古時侯有一種叫「年」的怪獸,頭長尖角,兇猛異常。「年」一直深居海底,在除夕的時候就會爬上岸來吞食牲畜傷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大家都扶老攜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的傷害。
直到有一年除夕,大家像往常一樣逃離村莊的時候,有位白發老人留了下來。當「年」准備闖進村肆虐的時候,突然傳來一陣爆竹聲,「年」混身顫栗,再也不敢進村了。然後那位白發老人身披袍出現在「年」的面前,「年」竟然倉惶而逃了。
原來,「年」最怕紅色,火光和炸響。從此以後,每到除夕,家家戶戶都貼紅對聯,燃放爆竹,戶戶燈火通明,守更待歲。
❷ 師家河小學舉行了「暖心冬至 弘揚傳統」活動,你知道冬至的傳統文化嗎
對於冬至,相信大家都非常的重視,在冬至這一天,其實有許多地方都有吃餃子吃餛飩的習俗。也有一些地方,在這一天會吃湯圓或者是紅豆飯。而冬至作為我國的一個傳統的節日,那麼家永遠都會是這個節日的主題。
對於我們而言,一個民族的長盛不衰,靠的就是歷史的悠久和文化的綿延不絕,所以對於古時候老祖宗的那些智慧和風俗大家應該有所了解,這樣的話也會讓我們看到這個古代的文化蘊藏。同時也希望在逐漸的演變之下,也希望大家在這一個節日中去吃餃子吃餛飩,或者是做一些活動時,都能夠想到冬至的含義,並且也要感謝這幾千年的文化歷史,讓我們有這樣的一個體驗。
❸ 《紅色文化進校園活動觀後感》涉縣第一實驗小學
為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發揚革命傳統,結合我校特點圍繞專 「紅色文化進屬校園」 的主題組織學生參觀古田會議址、古田紀念館、主席園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利用少先隊活動課觀看紅色影片、誦讀紅色著作、學唱紅色歌曲;通過校廣播進行紅色文化宣傳;組織學生結合參觀學習完後寫一篇心得, 編好一份紅色手抄報等一系列有關的活動,使學生更深入的了解閩西革命歷史,學習革命先輩的光輝事跡和革命精神,堅定理想信念,孩子們無處不在紅色文化中潛移默化受到熏陶,對學生進行了一次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
❹ 新春佳節 生活豐富多彩。請你為校廣播站寫一篇新聞,報道城鄉人民在節日期間開展的文化娛樂活動 500字
吉鼠乘風去,金牛拜年來。為讓群眾過上歡樂、祥和的新春佳節,我市花山、雨山和金家莊三個城區組織了豐富多彩的文化娛樂活動。處處歌如潮、舞如海,呈現出嶄新的文明新風。1月27日下午,市新天地廣場人頭攢動,熱鬧非凡,來自四面八方的居民紛紛朝這里涌來。14點30分,舞蹈《喜新年》拉開了花山區金牛迎新春廣場文藝演出的序幕。連日來,我市花山、雨山和金家莊三個城區分別開展的群眾文化活動精彩紛呈,給城鄉居民送去了豐富的、健康的、積極向上的節日文化快餐。
花山區結合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和如何鞏固創建成果,舉辦了一系列的文藝活動,營造出濃厚的節日氣氛。在金牛迎新春廣場文藝演出中,霍里鎮農民帶來的黃梅戲表演唱《鬧花燈》,表達了我市廣大農民朋友對日益繁榮昌盛偉大祖國的熱愛之情,解放街道居民自編自演的節目木蘭拳、劍組合《春風家園》,褒揚了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通過文明創建共同建設和諧馬鞍山的新生活。該區還開展了以文明創建為主要內容的燈謎競猜活動,達到了宣傳文明創建、構建和諧社區、慶祝佳節的良好效果。
雨山區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為根本,緊密結合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以深入挖掘歷史文化內涵,廣泛開展以社區廣場文藝演出和當地民俗等為重點的群眾性文化活動,使人民群眾在歡樂祥和的節日氛圍中,弘揚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培育民族情感和愛國情懷。在精心策劃組織春節期間的文化系列活動中,他們樹立「文化為民、文化惠民」理念,堅持把先進文化和高雅藝術送到基層群眾中去,先後舉辦了不同特色的節日文化活動。安民街道開展了迎春音樂會、送春聯和猜謎、象棋撲克比賽等活動。此外,雨山區為進一步豐富農村文化生活,專門在今年春節期間開展了送電影進鄉村活動,分別在向山鎮、佳山鄉和銀塘鎮放映露天電影40多場次,為鄉村農民送去了豐富的精神食糧。
金家莊區以「我參與、我奉獻、我展示、我快樂」為主題,利用各種形式,廣泛開展了生動活潑的群眾文化活動,為廣大居民提供了休閑娛樂、愉悅身心、陶冶情操、增進健康的平台。大年初二,該區在幸福廣場舉辦的金牛鬧新春大型廣場文藝演出活動,使整個老市區熱鬧得紅紅火火,其樂融融。這場廣場文藝演出是該區送給居民的節日禮物。「我們感恩,我們親愛的祖國,祖國富強了,我們就有幸福美滿的家園。」演出中,越劇、黃梅對唱《十八相送》唱出了在場所有人的心聲。每逢佳節倍思親,春節的這一份思念當然會更深切。此時此刻,大家一齊想到了父母、爺爺、奶奶,還有遠在他鄉的親人。人如海、歌如潮,我們放聲歌唱,歌唱我們的新時代,歌唱我們幸福美滿的新生活。歌舞《美麗的城市馬鞍山》將整台廣場文藝演出推向了高潮
❺ 如何對小學生開展中國傳統文化教育徵文
優秀傳統文化蘊含著豐厚的民族精神和道德理念,是我們在新時代進行青少年道德建設
的重要思想養分,在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的青少年進行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理
想信念等方面的教育有著極為重要的導向作用。因此,我們要深入挖掘和利用傳統文化中的
精髓,積極尋找優秀傳統文化與現代化建設的結合點,賦予它新的時代氣息,使其成為新時
期青少年思想道德規范的基礎。
一、家庭要發揮源頭作用,將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納於日常生活之中。
家庭是青少年的第一課堂,家長是其子女的第一任老師,家庭對孩子的影響是潛移默化
的,也是根深蒂固的。重視家庭德育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然而過去作為孩子啟蒙的傳統
文化教育,現在被許多家庭放置到一個可有可無的角落,家長們更加強調知識的傳授而忽略
道德的教育,更加重視物質財富而輕視高尚的道德情操,認為孩子只要學習成績好就行了。
青少年時期正是人的價值觀形成時期,其思想品德可塑性很強,對事物的真假優劣辨別能力
不夠,因此我們要將中華民族特有之誠信守約、勤勞儉朴、扶弱濟貧、尊老愛幼這些傳統美
德融入日常情態之中,通過家長們的言傳身教對青少年進行教育,加強青少年品德修養。教
育引導青少年熱愛傳統文化,豐富歷史知識,拓展人文思想,塑造優秀的行為品格都有著重
要的促進作用。另外,家長對傳統文化的認知度會直接影響到青少年對傳統文化的態度,家
長們也可以通過古典文學沙龍、傳統服飾的美學研究、中華戲曲欣賞等來增強自己對傳統文
化的感性認識和興趣,通過積極參與學校組織的家長學校、親子互動等活動,進一步促進教
育觀念的轉變和親子關系的調適,從而增強家庭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效果。
二、學校要發揮紐帶作用,將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放在重要的位置上。
學校是傳統文化教育的主渠道、主陣地,有著先導與示範作用。由於社會上功利主義的
盛行,使學校的辦學方向也要不斷地加以調整以迎合社會的需求,重教輕德,重分數,忽視
思想道德建設,在幫助學生樹立遠大理想和正確人生觀方面做得不夠,沒有將優秀傳統文化
教育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學生們普遍存在吃苦耐勞精神差,不善於團結與協作,精神困頓,
缺乏必要的應對生活的精神素養和能力,缺少助人為樂的品質和行為,這無疑與傳統價值觀
在現行教育中的缺位有著很大的關系。因此學校要立足於「先做人、後成才」的德育觀點,
一方面努力推進讓優秀傳統文化走進課程、走進課堂,在校園內營造熱愛優秀傳統文化的良
好風氣。
學校要組織編寫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符合不同階段學生特點的中華傳統美德教材,
在小學生中講故事,在中學生中講規范,在大學生中講理論,將民間游戲作為學生體育課的
教學內容,讓優秀傳統文化資源在整個教育體系中占據一個相對合理的地位;要經常播放古
曲、古樂,把古代先賢的語錄貼在校園里,把傳統教育寓於校園環境、校園文化之中;要整
合團隊和政教的力量,形成合力,將團隊活動與學生的日常行為規范的要求相結合,與「八
榮八恥」教育相接合,開展中小學生傳統美德教育。要發揮共青團、少先隊獨特的政治優勢
和組織優勢,
將優秀傳統文化的教育內容糅合進豐富多彩的團隊活動,
並通過組織學生社團、
興趣小組等方式研究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另一方面要積極探索將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引入社
區、引入家庭,因地制宜地以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開展教育。
學校要加強與社區少先隊工作
委員會聯系,把青少年優秀傳統文化教育作為社區少先隊工作的重要內容,充分發揮社區的
綜合依託優勢,開展
「傳統游戲節」、「采民俗風、學民間藝、弘民族魂」等豐富多彩的活
動,用優秀傳統文化引導、熏陶、感染青少年。指導家庭傳統文化教育,通過召開家長會、
交流會等活動,促進家長素質的提高,用家長素質的提高去帶動影響青少年。
三、社會要發揮平台作用,共同營造崇尚優秀傳統文化的良好氛圍。
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加強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是一項關繫到國家前途和民族命運的希望
工程,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項刻不容緩的任務,需要全社會的關心、支持和參與,共同為青少
年搭建優秀傳統文化平台。
一、要積極開展優秀傳統文化的研究和保護工作
。教育局、教育
科研所、教育學會、高等學校及共青團等有關部門要組織力量,對傳統文化進行認真研究和
系統整理,編寫教材與課外讀物,對學校、家庭、社區傳統文化教育進行宏觀指導、組織與
管理,組織、指導開展傳統文化教育活動,組織傳統文化教育經驗交流;要不斷完善傳統文
化保護的法律體系,切實做好有關法律條文的司法解釋,依法保護傳統文化;文化部門要認
真實施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工程,切實加強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工作。
二、要充分發揮新聞媒體
的作用,加強對優秀傳統文化的宣傳。
報刊、廣播、電視和互聯網等新聞媒體要把優秀傳統
文化宣傳作為重要任務,開設專題、專欄,通過新聞報道、文藝晚會、言論評論、專家訪談、
群眾討論和公益廣告等多種形式,多側面、多角度地宣傳介紹優秀傳統文化;運用現代傳媒
手段和文化經營模式,把我們富有內在特色的傳統文化以全新的形象展現在青年人面前,把
優秀傳統文化開發、創作、編輯、出版成為青少年喜愛的讀物和視聽產品,藉助童謠、民諺、
民間故事、民謠、卡通、版畫等多種藝術形式激發青少年對優秀傳統文化的興趣;各級團組
織和少先隊組織要利用各種傳統節日開展各種別開生面的活動,
如舉辦「中華傳統經典名篇誦
讀比賽」、「青少年文化節」、
「藝術沙龍」等大型活動,傳播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
三、
要整合社會德育資源,加強德育教育基地建設。
宣傳部門和教育部門開辟的各類德育教育基
地,應結合實際充實傳統文化方面的內容,搞好建設,有組織、有計劃、有內容地開展優良
傳統文化與傳統美德教育;一些公益設施,如博物館、名人故居、各種紀念館,應向青少年
免費開放;加強青少年宮、青年中心等青少年活動陣地建設,邀請民間藝人擔任志願輔導老
師,利用雙休日及寒暑假開設民俗教育課程,教孩子們繪畫京劇臉譜、吹嗩
吶、抖空竹,在形式豐富的活動中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將優秀傳統文化的核心要義展現在青少年面前,加大優秀傳統文化在青少年中的影響力。
❻ 你認為開展中華優秀文化進校園系列活動有什麼意義
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具有重大意義。
1.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是深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和中國夢宣傳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在對中華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傳承中走出來的,具有深厚的歷史淵源和廣泛的現實基礎。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對於引導青少年學生更加全面准確地認識中華民族的歷史傳統、文化積淀、基本國情,認清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必然性,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理想信念,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歷史意義。
2.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是構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體系,推動文化傳承創新的重要途徑。當今世界,文化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顯,越來越成為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博大精深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盪中站穩腳跟的根基。青少年學生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加強對青少年學生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對於培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者和弘揚者,推動文化傳承創新,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具有基礎作用。
3.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基礎。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國內經濟社會轉軌轉型,深刻變革,現代傳播技術迅猛發展,世界范圍內各種思想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鋒更加頻繁,社會思想觀念日益活躍。青少年學生思想意識更加自主,價值追求更加多樣,個性特點更加鮮明,社會上一些不良思想傾向和道德行為,對青少年學生健康成長產生了不容忽視的影響。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對於引導青少年學生增強民族文化自信和價值觀自信,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重要作用。
4.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必須正視面臨的一系列困難和挑戰。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新世紀以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不斷加強,取得了顯著成效,對於培養學生良好思想品德和行為習慣,培育和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增強文化自覺自信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但是,面對新形勢、新要求,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還存在不少突出問題,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重要性的認識有待進一步提高,教育內容的系統性、整體性還明顯不足,重知識講授、輕精神內涵闡釋的現象還比較普遍,課程和教材體系有待完善,教師隊伍整體素質有待提升,全社會共同參與的教育合力有待加強等,有效解決這些問題,迫切需要進一步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